⑴ 安徽歷史
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與江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安徽的歷史沿革
夏商周安徽分屬不同的部落(揚越、百濮)和諸侯國。西周出現了吳國、六國、舒國3個諸侯國。
東周出現了越國、楚國、吳國、蕭國、桐國5個諸侯國。春秋期間(前770年-476年),分屬宋國、楚國、蔡國、徐國。秦代實行郡縣制,境內長江以南屬會稽郡、九江郡,以北分屬泗水郡、碭郡、陳郡。
秦末至楚漢相爭期間,增置鄣郡、衡山郡、廬江郡,並為九江、西楚、衡山等諸侯國分領。西漢,安徽先後分屬為淮南國、廬江國、衡山國、六安國、荊國、淮陽國、梁國。東漢,省境長江以南屬揚州,以北屬徐州、豫州。
三國鼎立期間,分屬孫吳、曹魏二國。東晉時期,淮北地區分屬「五胡十六國」中的劉漢、後趙、前燕、前秦、後秦、後燕等國,常守舊制,仍為徐、豫(含東豫)2個州分領。
南北朝時期,宋、齊、梁、陳均先後收復過淮北地區,領有江南地區,並長期以江淮地區為南北紛爭的戰場。陳朝後期則以長江為限,江淮及以北地區分屬北齊、北周。南朝後期,安徽長江以北先後分屬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
隋唐隋統一中國後,境內分置廬江、譙郡、汝陰、淮南、鍾離、戈陽、同安、宣城、新安、歷陽。唐分中國為十道,安徽分屬河南道、淮南道、江南東道。
五代十國時期,淮北地區先後分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區)先後分屬吳國和南唐國。宋元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屬江南東路、京西北路、京東西路、淮南西路、淮南東路5個路。宋室南渡,宋金對峙,金人據有淮北,南宋據有淮南、江南。
元代實行行省制,安徽先後分屬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省。明朝,屬南直隸,安徽分屬廬州府(合肥)、鳳陽府、安慶府、太平府、池州府、寧國府、徽州府、徐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廣德府。鳳陽府為明朝的陪都明中都。
清初滅南明,廢南京,以南京原轄區域改設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含上海)、安徽二省,安徽省(巡撫衙門駐安慶)轄廬州府(今合肥)、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鳳陽府、徐州府、廣德府、和州府、滁州府。這是安徽建省之始,取安慶、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簡稱「皖」。
太平天國在安徽境內佔領區建政是採取省、郡(州)、縣三級管理體制,改清代的府為郡。
(1)安徽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安徽古代著名人物:
1、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鳳陽人,漢族,生於濠州鍾離(明朝建立後改為鳳陽),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3、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4、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5、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⑵ 安徽名稱的由來和歷史
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原江南省分為安徽,江蘇兩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
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位於中國大陸東部,屬於華東地區,介於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38′之間,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安徽得名於「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襟江帶淮,沿江通海,經濟繁榮,教育發達。地跨長江、淮河南北,新安江穿行而過,與江蘇、浙江、湖北、江西、山東、河南接壤,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里,轄境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佔全國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組成,境內湖泊星羅棋布,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
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徽商是中國古代三大商幫之一,明清時期,安徽商人就將貿易拓展到了東南亞、日本以及歐洲,留下「無徽不成商」的美名。
安徽自古重視科研教育,擁有敢闖創新的精神基因,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心、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
⑶ 安徽有多久的歷史(詳細點哦)
[文明源頭]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為成湯之部,古壽春(今壽縣)在春秋戰國時曾為楚國首都。
[歷史風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的建立從禹開始,禹的父親鯀是雄居大河南岸位於嵩高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領,富有賓士水土的經驗,在與堯舜斗爭中失敗。後來,禹在伊洛河一帶,糾正過去以塞為主的錯誤做法,改為以疏導為主,開展新的治水工程。他依據地勢的高下,疏導高地的川流積水,陂障窪地的藪澤散流,使肥沃的平原廣野能減少洪水泛濫的災難,散漫的流水又能積到一定的地方。禹賓士水土,發展生產,得到群眾支持,博得許多部落首領的擁護,確立了禹王權。為鞏固政權,禹又沿穎南下,在淮水中游的塗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懷遠縣境內),大會夏、夷諸部從多邦國或部落首領,這就是"塗山大會",標志著夏王朝正式建立。後來,禹的兒子啟在"釣台之享"大會正式廢除"禪讓制",開始了我國文明時代的歷史。今天,在塗山上還留有相傳建於漢代的禹王廟。
[藝苑奇葩]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流行於安慶、池州、徽州一帶,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之一,它以安慶地方語言為歌唱基礎,抒情見長,優美動聽,如行雲流水,富於韻味。黃梅戲劇目有大戲36本,小戲72出。唱腔100多種。伴奏樂器主要是高胡及民族樂器和鑼鼓。黃梅戲以安慶為中心迅速發展,合肥及安慶市均有黃梅戲劇團和學校,農村有業余劇團。著名演員有嚴鳳英、王少舫、馬蘭、韓再芬等。
一、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
1.休寧縣萬安古鎮
2.涇縣桃花潭鎮(原陳村古鎮)
3.濉溪縣臨渙古鎮
4.銅陵縣大通古鎮——和悅洲
(以上由歷史文化保護區更名為歷史文化名鎮)
5.肥西縣三河鎮
6.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
7.六安市金安區毛坦廠鎮
8.岳西縣響腸鎮
9.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
10.桐城市孔城鎮
11.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
12.亳州市譙城區城父鎮
二、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
1.績溪縣龍川村(原大坑口)——湖村——磡頭
2.績溪縣上庄——馮村
3.黃山市徽州區呈坎村
4.歙縣許村
5.黃山市徽州區唐模村
(以上由歷史文化保護區更名為歷史文化名村)
6.歙縣棠樾村
7.涇縣黃田村
8.固鎮縣垓下村
9.黟縣屏山村
10.黟縣南屏村
11.黟縣關麓村
12.涇縣查濟村
13.肥東縣瑤崗村
14.蚌埠市蚌山區孫家圩子村
15.歙縣雄村
16.休寧縣右龍村
17.休寧縣黃村村
18.績溪縣石家村
19.肥西縣小井庄村
20.歙縣昌溪村
21.歙縣瞻淇村
22.蚌埠市龍子湖區長淮衛村
23.肥西縣啟明村——新光村——鴿子籠村
24.鳳陽縣小崗村
三、安徽省歷史文化街區
1、黃山市屯溪區屯溪老街
2、東至縣東流古街
(以上由歷史文化保護區更名為歷史文化街區)
3、五河縣城關鎮順河街
⑷ 安徽的歷史沿革
安徽建省始於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由江南省分治而建,安徽省名由明清時期的安慶、徽州兩個府的首字合成。簡稱「皖」,以古皖國為名。 在原始社會末期,安徽境內的淮北、江淮地區為淮夷方國及南下部落所建方國的領地,江南地區則為吳越文化地區。 春秋戰國時期,眾多的方國、封國為北方大國和南方的吳、越、楚等北上的大國所兼並。
秦推行郡縣制,安徽境內所設縣邑先後為九江、泗水、碭郡、陳郡、會稽(吳)郡等一級地方行政區劃所分領。秦末至楚漢相爭期間,又增置鄣郡、衡山、廬江郡,並為九江、西楚、衡山等諸侯國分領,可考的縣在皖境內有25個縣。漢初,安徽境內仍為楚、淮南等異姓王封地,後為劉邦改封的同姓王淮南(後分為淮南、廬江、衡山國,後又從九江郡分設六安國)、荊(吳國,後又為江都等王國)、淮陽、梁國等分領。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設十三部州刺史作為中央的派出機構,安徽地區分屬豫、徐、揚3個州。3個州分領省境內所置74個縣(國)。 東漢實行州、郡、縣三級管理體制,今省境內仍為揚、豫、徐3個州分領。
三國時期,安徽境內分別為魏、吳國所設揚州及魏國徐、豫4個州分領。吳國揚州涉及安徽境內新都、廬江、丹陽3個郡在江淮南部及江南地區所設19個縣。兩晉南北朝時期,仍實行東漢以來的州、郡、縣三級管理體制。 東晉時期,淮北地區先後為「五胡十六國」中的劉漢、後趙(含冉魏)、前燕、前秦、後秦、後燕等國先後佔領,常守舊制,仍為徐、豫(含東豫)2個州分領。南北朝時期,宋、齊、梁、陳均先後收復過淮北地區,領有江南地區,並長期以江淮地區為南北紛爭的戰場。陳朝後期則以長江為限,江淮及以北地區為北齊、北周先後佔有。在南朝淪喪北方領土期間,安徽北境則先後為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據有。
隋前期廢郡,整飭各級區劃和管理體制,實行州、縣二級管理體制。今安徽境內設55個縣。大業初,改州為郡,實行郡、縣二級管理體制,並恢復漢州刺史分巡制度。今省境內設50個縣,涉及3個部州15個郡。唐前期,廢郡改州,實行州、縣二級管理體制。貞觀初,今安徽境內初設85個縣,涉及33個州。貞觀元年(627年),保留調整為44個縣,涉及15個州,涉及河南、淮南、江南3個道。中唐時期,道正式成為一級地方行政區劃,實行道、州、縣三級管理體制。天寶年間,改州為郡,則實行道、郡、縣三級管理體制。不久,復郡為州。晚唐時期,今境內仍設55個縣,涉及15個州(不含朱溫所設輝州),為4個節鎮分領。
五代十國時期,淮北地區先後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5個短命的小王朝分領,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區)先後為吳國和南唐國所據有。
北宋時期,實行路、府(州、軍、監)、縣(不帶縣的軍、監)三級管理體制。今安徽境內先後設64個三級行政區劃(62個縣2個監),先後涉及4個府13個州8個軍,計25個二級行政區劃,分屬5個路。宋、金對峙期間,南宋初領全省,後以淮河為限與金國對峙,江淮地區常為戰場,北方先後為金國(含偽楚、偽齊)、蒙古汗國和元朝所據。南宋先後在省境內設51個縣2個監,涉及3個府8個州7個軍,計18個二級行政區劃,為淮南東、淮南西、江南西3個路分領。
元朝實行行省、路(府、州)、散府(州、軍)、州(縣)四級管理體制。今安徽境內設60個縣,涉及11個路2個府10個州,分屬3個行省。 明朝實行三級管理體制。其中,南北兩直隸及十三布政使司為一級行政區劃,府、直隸州(廳)為二級行政區劃,散州和縣(廳)為三級行政區劃。今省境為南直隸西部地區,設49個縣7個散州,涉及鳳陽、廬州、安慶、太平、池州、寧國、徽州7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廣德4個直隸州,計11個二級行政區劃,其中鳳陽府為明朝的陪都稱明中都。清初承明制,改直隸南京為江南省,今安徽境內屬江南省西部地區,仍設56個散州和縣(不含已劃出的盱眙、英山、婺源3個縣,但含蕭、碭山2個縣),涉及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7個府及徐州、廣德、和州、滁州4個直隸州,計11個二級地方行政區劃。 清代實行道、府(直隸州、廳)、縣(散州、廳)三級管理體制。省境內共設54個州縣(4個散州,50個縣)。太平天國在安徽境內佔領區建政是採取省、郡(州)、縣三級管理體制,改清代的府為郡。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州、道,北京政府初期實行省、縣二級管理,今安徽境內碭山、蕭縣仍屬江蘇省,其餘60個縣仍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6月2日,全國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體制,碭山、蕭縣屬江蘇省徐海道;皖屬淮北地區及部分淮南地區屬淮泗道,江淮地區屬安慶道,江南地區屬蕪湖道。
南京政府初期實行省、縣二級管理體制。民國21年(1932年)4月2日,實行首縣制;10月10日,實行行政專員督察區(專區)制。 抗日戰爭期間,除國統區外,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省境建政完善的根據地共有皖中(江)、淮北、淮南3塊,其邊區政府(又稱行政公署)相當於省級,其下為專區,再下為市、縣。此外,日偽、汪偽政權也在淪陷區建省,今省境分屬淮海、安徽2個省,下設專區,再下為市、縣。安徽境內在中華民國後期共設62個縣1個市,計63個二級地方行政區劃。
解放初期,皖北地區分屬皖西、江淮、豫皖蘇邊區3個行政公署,下設專區,再下為縣、市。1938年4月3日,華東局電請中央批准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經中央批准,15日,撤銷3個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頒發第一號通知,公布皖北行署統轄的專區、市、縣。5月13日發第一號通知,公布皖南行署統轄調整後的專區、市縣。皖南、皖北2個行署行使省的權力,但比省的規格要小。行署下轄直轄市、專區,再下為縣及專轄市。
1952年8月7日,撤銷皖南、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合並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仍實行省、省轄市(專區,後稱行署)、縣(專轄市)又稱縣級市三級管理體制。 建制沿革一覽表時期 行政區名稱 管轄區域 西周 宋國、蔡國、徐國 吳國、六國、舒國 東周 宋國、楚國 越國、楚國、吳國、蕭國 秦 泗水郡、陳郡、碭郡 九江郡 西漢 沛郡、豫州、徐州 揚州 東漢 沛郡、豫州、徐州 揚州 三國 曹魏豫州、沛國、徐州、揚州 魏國揚州、吳國揚州 西晉 沛國、豫州、徐州 揚州 東晉、十六國 後趙、前秦 東晉 南北朝 北朝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南朝宋 南朝宋、齊、梁、北周 隋 汝陰郡、譙郡 鍾離郡、江都郡、歷陽郡、廬江郡、宣城郡,同安郡 唐 河南道 淮南道 五代十國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吳國、南唐國、後周 北宋 京西北路 淮南路(後分淮南西路、淮南東路) 金、南宋 金朝南京路 南宋淮南西路、淮南東路 元 河南江北行省 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 明 京師、南直隸) 京師、南直隸.宣城俯 清(太平天國) 江南省,安徽省 江南省,安徽省 中華民國 安徽省 安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皖北行署,皖南行署,安徽省 安徽
⑸ 安徽的懷遠有多少年歷史了
懷遠縣境內有荊、塗兩山夾淮對峙,又當渦、淮兩河匯流之處,形勢險要,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我國出現南北分裂對峙的局面時,這里經常成為爭奪角逐的戰場,因而這片地方的名稱,歷代迭經變更,歸屬亦有所不同。
懷遠歷史悠久,上可追溯到距今四千二百多年前。當我國還是原始社會的唐、虞時代,這里就設有塗山氏國。夏禹王娶塗山氏女為妻,他治水鑿山的遺跡至今猶在。禹五年(公元前2030年)在塗山南麓的一個村落大會天下諸侯,以後稱為「禹會村」。
夏、商兩代,全國分為九州(注1),這里屬徐州地(注2)。西周時徐州並入青州(注3),這里分屬青、揚(注3)二州地。春秋、戰國時,東周王朝名存實亡,諸侯各自為政,互相兼並,天下大亂,連年戰爭,這里歸屬無定,先後屬吳、楚之境。
秦代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以淮水為界,淮北為泗水郡(注5),淮南為九江郡(注6)。
西漢時,仍以淮水為界,這里設四個侯國(注7),兩個縣。在淮水南設當塗、曲陽兩侯國,屬九江郡;在淮水北設平阿、義成兩侯國和龍亢、向縣兩縣屬沛郡(注8)。王莽新朝時,當塗曾改名山聚,曲陽改名延平亭,平阿改名平寧。東漢時,當塗國復改為縣,沛郡改為沛國(注9),原設之縣未動,僅平阿、義成縣改屬九江郡。
三國時,地屬魏境,龍亢改屬汝陰郡(注10),義成、平阿、曲陽三縣屬淮南郡(注11)。當塗、向縣撤廢。
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88年),龍亢改屬譙國(注12),復設當塗,與義成、曲陽、平阿三縣,同屬淮南郡。東晉南遷,將當塗僑置於江南(即今之當塗縣境)。後改置馬頭郡。
南北朝時,爭奪劇烈,先屬南朝宋地,郡治未變,新設零縣。龍亢並人蘄縣。齊時,淮北地區盡失,屬北朝魏地,設已吾縣,屬馬頭郡(注一三)。以後南朝梁又佔領,除龍亢屬下蔡郡,已吾屬沛郡,義成屬臨淮郡(注14)外,又設葛山縣。其後復被北朝北齊占據,設荊山郡(注15)改原當塗為馬頭縣。已吾、義成並為臨淮縣,曲陽並人定遠。
隋朝將荊山郡撤廢,改設塗山縣屬鍾離郡(注16)。
唐代把塗山縣並入鍾離縣(注17),屬鍾離郡。五代十國時屬南唐,仍為鍾離縣。其後周世宗據有淮北時,在這里設「鎮淮軍」。
北宋仍因唐舊制。南宋時,淮北一度淪人金國之地,在這里改設荊山鎮。金亡後,南宋收復,復設荊山縣。寶佑五年(公元1257年)於此設「懷遠軍」(注18),轄荊山縣,地跨淮河兩岸。「懷遠」名稱亦自此開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2月懷遠軍投降元軍。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正月撤廢懷遠軍,與荊山縣合並,改稱懷遠縣,屬濠州(注19),隸於安豐路(注20)。從此懷遠縣名沿用至今。
明代初屬應天府(注21),後改屬鳳陽府。
清朝初屬江南省鳳陽府(注22),後改為安徽省鳳陽府。
辛亥革命後成立民國,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1914年——1928年),屬安徽省壽縣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安徽省阜陽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懷遠屬壽縣第十行政專區轄縣,直到懷遠縣解放。
抗日戰爭時期,懷遠縣部分淪入敵手。在共產黨領導下,建立了宿(縣)懷(遠)縣抗日民主政府。同時國民黨懷遠縣政府逃避到龍亢區的褚韓湖,懷遠縣城內則有偽懷遠縣政府盤踞。
解放戰爭期間,在縣境內渦河南北建立懷遠、宿懷兩縣人民民主政權。1949年1月17日懷遠全境解放,3月懷遠縣工農民主政府成立。全縣共轄城關、胡疃、河溜、包集、雙橋五個區,57個鄉。建國後行政區劃曾幾次作了局部調整。1952年5月,宮集區從鳳陽劃歸懷遠,改名為馬城區。1955年7月梅橋區桃園鄉的五個選區劃歸蚌埠市。同年9月西泉街劃歸鳳陽。1959年12月秦集公社劃歸蚌埠郊區,朱疃、耿集兩公社劃歸淮南市,1964年復劃歸懷遠。曹老集區於1950年由靈璧劃歸懷遠,更名新馬橋區,於1965年7月歸並固鎮縣。
懷遠縣1949年屬宿縣專署轄縣,1956年屬蚌埠專署轄縣,1961年恢復宿縣專署,仍為屬縣,1983年7月改屬蚌埠市轄縣。
⑹ 合肥有多少年歷史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而聞名海內外。自東漢末以來,合肥一直是江淮地區重要的行政中心和軍事重鎮。
合肥地名之來歷,有多種說法,但大多與淝河有關。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雲:「夏水暴漲,施(今南淝河)合於肥(今東淝河),故曰『合肥』。」唐人盧潘的《廬江四辨·合肥辨》根據《爾雅》對肥水的解釋提出另一種說法:東淝河、南淝河都發源於今肥西縣將軍嶺,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一條往西北,流經壽春注入淮河;一條往東南流經合肥入巢湖。《爾雅·釋水》說:「歸異出同流,(曰)肥」。二水皆曰肥,合於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肥。
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載:「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這是史籍中首次出現合肥地名。
⑺ 安徽的歷史文化有多久
安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省內發現的「和縣猿人」,距今已有約35萬年歷史。據科考,「和縣猿人」出現時間應不晚於「北京人」,甚至與「藍田人」相當。[1]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本省潛山縣的薛家崗又發現了距今約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痕跡,後來又在本省多處發現了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⑻ 安徽省安慶市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安慶(Anqing,Anking),又稱宜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安慶是安徽省省轄市、安徽省新興工業城市,總人口約604萬,其中市區約73萬人,面積1.54萬平方千米,轄迎江區、大觀區、宜秀區三區,桐城市一縣級市,宿松、樅陽、太湖、懷寧、岳西、望江、潛山七縣,共三區一市七縣。人口主要為漢族。南宋置安慶府。元改為路。明初改寧江府,後又復改安慶府。清及民國為安徽省治所,1912年置懷寧縣。1949年析懷寧縣城區及近郊設安慶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盛產水稻、棉花、油料、麻類、茶葉、柑橘、蠶桑等農作物以及家禽、家畜和水產品。礦產有大理石、石灰石、銅、磷礦石等。水能資源豐富。安慶是桐城派文學與黃梅戲的發祥地,是以石油、化工、輕紡、食品為主體經濟的中等工業城市。市花為月季,市樹為香樟。旅遊點以「五山二湖」(潛山天柱山,樅陽浮山、宿松小孤山、岳西司空山、市郊大龍山、花亭湖、石塘湖)為主。太平天國後期著名的安慶保衛戰、1907年徐錫麟刺殺清安徽巡撫恩銘、1908年11月馬炮營起義、1912年孫中山主持焚毀英商偷運的鴉片等,均發生在這里。
地理位置、人口區劃
安慶市位於長江下游北岸, 皖鄂贛三省交界處,是長江下游的第一個城市,也是萬里長江安徽段的第一個城市,東與安徽省池州市、銅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長江與江西省九江市相連,西界湖北省黃梅、蘄春、英山三縣,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
安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薛家崗和張四墩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見證了安慶的祖先自古就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慶軍為舒州安慶軍,「安慶」自此得名。安慶城始建於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宜城」,故安慶又別名「宜城」。
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民國二十六年(1938),安慶一直是安徽省省會和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豐十一(1861)年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製造了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艘機動船;清光緒年間陳獨秀在安慶舉辦藏書樓演說、創辦《安徽俗話報》,第一次試舉起「新文化」的旗幟;光緒三十三年(1907)、三十四年(1908)先後發生在安慶的徐錫麟巡警學堂起義和熊成基炮馬營起義,接連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和新軍起義的第一槍;安徽省的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家電報局、第一部電話、第一條官辦公路、第一個飛機場、第一個現代圖書館、第一所大學、第一張報紙……都誕生在這里。安慶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聖地」的美譽。是《孔雀東南飛》、「大喬小喬」、「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發生地,是統治中國文壇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劇鼻祖程長庚為代表的徽班成長的搖籃,是黃梅戲形成和發展的地方,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陳獨秀、佛教領袖趙朴初、道教領袖陳攖寧、「兩彈元勛」鄧稼先、中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將軍外交家」黃鎮、「雜技皇後」夏菊花、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等影響中國、聞名世界的傑出人物的故鄉。古皖文化、禪宗文化、戲劇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安慶生態優良,環境優美,是國家園林城市。安慶城北枕龍山,南臨長江,西依皖河,東接石塘、破罡諸湖,獅子山、鳳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鑲嵌其間,整個就像是一座大園林。城北的大龍山—石塘湖風景區,山景、水景、石景、樹景、洞景融為一體,別具特色;城西的陳獨秀陵園,林郁山靜,幽雅肅穆,令人嘆止;城南沿江岸建設的外灘公園、橋頭公園綿延近十公里,形成一條靚麗的風景線;城內的「世太史第」、「探花第」、「太平天國英王府」等古建築,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築風貌;特別是歷史悠久的菱湖公園與近年建設的蓮湖公園、市民公園、大湖風景區已連成一片,總面積近五平方公里,堪與杭州西湖媲美;建設在景區內的文化廣場、黃梅戲藝術中心、鄧石如碑館、黃梅閣、血衣亭、日本櫻花園、徽派盆景園、黃鎮紀念館和科技館、體育館、圖書館等建築物,以及程長庚、鄧石如、嚴鳳英、鄧稼先、陳延年等塑像,更是增添了一層文化的氛圍。城區綠化覆蓋率已達3 8.2 6%,綠地率達3 5.6 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8.O3平方米。
安慶山川秀美,物產豐饒,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不僅有天柱山、花亭湖等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有大龍山、小孤山、浮山、白崖寨、鷂落坪、妙道山、薛家崗等數十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或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而且是黃山、九華山、廬山等世界著名風景區之間的交通樞紐。潛山縣境的古南嶽天柱山,一柱擎天,萬岳歸宗,以雄奇靈秀著稱;岳西縣境的司空山,為佛教禪宗二祖慧可「遁跡修禪」之處,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宿松縣境的小孤山,聳立大江之中,世稱「海門天柱」;「白崖寨」則有「南國小長城」之名;樅陽縣境的浮山,幻若水上蓬萊,是典型的火山地質公園;市區的迎江寺振風塔,塔影橫江,有「過了安慶不說塔」之譽。安慶交通便捷,旅遊服務設施齊全。住宿優雅方便,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自古聞名。鰣魚、鱭刀魚、大閘蟹、墨子酥、油酥餅、桐城豐糕、懷寧貢糕、江毛水餃、雞湯炒米等特色食品讓人回味無窮,望江挑花、潛山舒席、宿松蠟染、岳西翠蘭茶葉等傳統工藝品或土特產品令人愛不釋手。滬蓉、東香、安合、合銅黃等高速公路干線、1 0 5、2 0 6、3 1 8三條國道和合九鐵路在市境交匯,已建成通車的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和建設中的安慶鐵路大橋,跨江與建設中的南京——安慶城際鐵路、沿江高速公路、安慶——景德鎮高速公路連接。安慶天柱山民航機場先期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航線,目前又在擴建之中。安慶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路已經形成。
安慶充滿生機,蓄勢待發,是一座潛力巨大、大有希望的城市。安慶區位優勢明顯,地處皖鄂贛三省交界處,是溝通三省並連接上海、武漢兩大經濟區的紐帶,是3000噸級海輪入江的終點港口。建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安慶作為全國重要的糧棉油、水產品和畜禽生產基地,作為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車零部件製造和紡織加工業基地,又被省列為皖江開發的重點開放城市之一,社會經濟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6年,全市地方生產總值達490億元,財政收入達45億元。農業繼續保持較高的發展水平,工業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輕紡、建材、機械四大支柱產業,涌現了安慶石化、華茂、環新、海螺、全力、鴻潤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基礎教育成為品牌,文化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城市供水、供電、供氣、公共交通通訊和商業服務等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安慶已與世界上1OO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關系,出口商品達2 0 O多種。
新的一年,在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建設和諧安慶的征途上,安慶市委市政府決心圍繞建設「千億安慶」、「活力安慶」、「和諧安慶」和文化強市的目標,以追趕跨越、奮力崛起為主題,以改革開放、自主創新為動力,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五大戰略」,強力推進「3231」工程,加快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發展質量,改善人民生活,扎扎實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保持和擴大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進一步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進程。安慶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身於改革和建設事業。
⑼ 「安徽」這個詞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也沒多少年,反正是從清朝時期開始的。
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原江南省分為安徽,江蘇兩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
這么說到現在為止,已經三百多年了。
⑽ 安徽省亳州市的歷史為多少年
亳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上古時,「亳」地屬古豫州,成湯為諸侯時即居於此。「亳」當時寫作「薄」。《漢書·地理志》有注雲:「亳同薄」。《史記》載:「自契至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商曾幾度遷都,人們將湯所都之地統稱為「亳」,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以南,安徽亳州以北),北亳(今山東曹縣一帶),西亳(今河南偃師一帶)。現在的亳州,系南亳故城域。周代,此地稱「焦」。秦統一中國,推行郡縣制,在此置譙縣,隸屬碭郡。秦末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後,由於一時難以取北面的彭城,便占據譙縣。西漢,譙縣隸屬豫州刺史部所轄之沛郡。東漢時,沛郡改為沛國。建安末年,析沛國之一部置譙郡,曹操以譙郡一帶為基地,不斷在軍事和經濟上擴充自己的力量。曹操在譙郡等地實行屯田,大力開展「軍屯」、「民屯」,促進了譙郡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魏文帝皇初二年(22l年),譙被封為「陪都」,與許昌、長安、洛陽、鄴並稱為五都。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南兗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 因南兗州地處古南亳近臨,故「遙取古南亳之名以名州」,改南兗州為亳州,亳州之名,始見於此。 隋唐時期,幾次更名,或亳州,或譙郡。明初,亳州降州為縣,隸屬潁州。弘治九年(1496年),亳縣又升為州。清初,亳州隸屬江南省鳳陽府。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劃為江蘇、安徽兩個布政使司。民國元年(1912年)亳州改為亳縣。民國37年(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1949年2月市、縣合並,恢復亳縣建制,隸阜陽行政公署。1986年3月撤亳縣建亳州市,其隸屬關系和轄區不變。1998年2月歸省直接管轄。2000年5月設立地級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