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太學,文翁興學,鴻都門學時間順序
文翁興學然後是,太學,最後是鴻都門學
公元前124年,為了培養和選拔精通儒經的治術人才,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下詔在長安設太學,置博士弟子,這是漢代正式成立太學之始。公元前141年,西漢漢景帝時蜀郡太守文翁大力發展當地教育事業,史稱「文翁興學」。鴻都門學是東漢漢靈帝在洛陽辦的學校
『貳』 太學首先建立在什麼 戰國時期 春秋晚期 還是西漢 還是東漢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的一種大學,始設於漢代。上古的大學,稱為成均、上庠。 董仲舒:「五帝名大學曰成均」,鄭玄:「上庠為大學,在王城西郊。」至於夏商周,大學在夏為東序,在殷為右學,在周有東膠,而周朝又曾設五大學:東為東序,西為瞽宗,南為成均,北為上庠,中為辟雍。到了漢代,在京師設太學,為中央官學、最高學府,太學祭酒兼掌全國教育行政。隋代以後改為國子監,而國子監內同時也設太學。
太學是漢代出現的設在京師的全國最高教育機構。西漢早期,黃老之學盛行,只有私家教學,沒有政府設立的傳授學術的學校。漢武帝罷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後,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始在長安建立太學。最初太學中只設五經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從武帝到新莽,太學中科目及人數逐漸加多,開設了講解《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周官》《爾雅》等的課程。漢元帝時博士弟子達千人,漢成帝時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為了樹立自己的聲望,並籠絡廣大的儒生,在長安城南興建辟雍、明堂,又為學者築舍萬區。博士弟子達一萬餘人,太學規模之大,實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還歲課博士弟子,入選的可補官。
『叄』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孔廟佔地22000平方米,有三進院落。中軸線上得建築依次為先師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前院東面有碑亭、神廚、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齋所,並有持敬門與國子監相通。兩側排列著198通元、明、請三代進士題名碑,可有51624名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是研究我國科舉制度的珍貴實物材料。大成門外有乾隆石鼓和與之有關的兩座清代石碑。中院的主要建築為東西廡和13座御碑亭;後院崇聖祠獨立成院,集合成北京孔廟完整的古建築群體。
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又稱「太學」「國學」。它始建於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 1287年),明代永樂,正統年間曾大規模修葺和擴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組皇家建築,形成現在的規制。國子監整體建築座北朝南,為三進院落,佔地面積二萬七千多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集賢門(大門)太學門(二門)琉璃牌坊,辟雍殿,彝倫堂,敬一亭。古代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稱為「監生」。國子監不僅接納全國各族學生,還接待外國留學生,為培養國內各民族人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積極的作用。國子監主體建築經歷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學府校址,國子監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建築風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 要追溯孔廟的歷史,當然是源遠流長。史載,魯哀公在孔子去世後第二年(前478年),魯哀公下令在曲阜闕里孔子的舊宅立廟。將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保存起來,並且按歲時祭祀。這樣說來,歷史上第一座孔廟距今已有2488年了。
孔廟,又稱文廟,先師廟,是祭祀孔子的聖廟。在中國,孔廟遍布各地,但孔氏家廟全國僅有兩處,一在山東曲阜,一在浙江衢州。而北京孔廟規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舉行國家祭孔的場所。除中國外,日本、韓國、東南亞乃至歐美各國也都建有孔廟。
京城唯一保存四座牌樓的古巷――國子監街
北京歷史上重要的街巷,常以牌樓為主要標志。然而隨著城市的變遷,幾乎已將這種標志沖刷殆盡。現今京城,唯一仍依清代規格保留下來的古老標志的街巷,僅存於安定門內國子監街(又名成賢街)。橫貫街巷四座一間式彩繪牌樓,將這條濃蔭蔽日的小街,點綴的分外古樸庄肅,著名的北京孔廟就坐落在這條街巷的東端。
由於孔子被譽為聖人,明代以後還享有某些與皇帝相等的待遇,故而在孔廟大門外東西兩側二十米處,各設一座清代下馬碑,碑身正背兩面,分別鐫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滿、漢、蒙、回、藏、托忒六種文字。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即便皇帝親臨,也要下輦步行,以表廟門森嚴、聖賢至上,孔子地位之尊。同時在孔廟大門前還設有鑲嵌琉璃雕花磚影壁一座,以示孔廟的威嚴。
左廟右學―北京孔廟和國子監的興建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後,為了加強思想統治,籠絡漢族民心,下令襲歷代舊典,命宣撫王楫於金樞密院建宣聖廟,祭祀孔子。據《元史·哈刺哈孫傳》:「京師久闕孔子廟,而國學寓他署,乃奏建「廟學」。元成宗鐵木耳大德六年(1302年),在今址建廟,元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西鄰國子監,(又稱「太學」)構成左廟右學規制。
北京孔廟,佔地22000多平方米,以大成殿為中心,南北成一條中軸線,三進院落,建築左右對稱,主體建築依序為先師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經歷代多次擴建修葺,至民國五年(1916年),才最後竣工。至此,北京孔廟形成現今的規模和布局,成為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的全國第二大孔廟。
國子監古代又稱為太學,其歷史其實更為久遠,傳說中的五帝時期便有了太學雛形,而夏商周也有各自名稱,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周代天子有五學,分別為東西南北四學(即東序、瞽宗、上庠、成均)加上中央之學即辟雍。公元前124年,漢武帝設太學,立五經博士。直至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才正式設立國子監,並開設進士科,開創了科舉取士的先河。
國子監始建於13世紀的元朝(1287年),是元、明、清三代國家管理教育的行政機關和最高學府,至今已有7百多年歷史。
國子監作為古代中央大學,歷來倍受國家重視,多有修建,尤其是經明永樂、正統年間分別進行的大規模修繕,清乾隆年間增建辟雍後,形成了今天的建築規模和格局。民國時期和新中國建立後,也曾對國子監進行過不同程度的修繕,致使這座古老的大學至今保存完好。196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子監平面整體呈南北走向的長方形,由三進大型院落組成,佔地面積2萬7千多平米,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集賢門、太學門、琉璃牌坊、辟雍殿、彝倫堂、敬一亭。主體建築兩側有 「二廳六堂」、御碑亭、鍾鼓亭等,形成傳統的對稱格局。國子監前院東側由「持敬門」於孔廟相通。
國子監招收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其中包括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國子監又是全國唯一可以接受外國留學生的學校:琉球、日本、朝鮮、越南、泰國、俄羅斯等國的學生,也曾在國子監讀書。國子監為培養全國各族學生成長,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發揮過積極的重要作用。
196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至2005年,隨著首都博物館和首都圖書館及少兒館陸續遷出,孔廟和國子監又重新歸於一體。2008年奧運會前夕,市委市政府和文物局又專門斥巨資對其進行了大規模修繕,才終於有了今天孔廟和國子監煥然一新的面貌。2008年6月,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正式成立並全面對外開放。
孔廟和國子監的歷史意義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作為元明清三代皇家祭孔的重要場所,以及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曾經擔負著如同現代北大、清華、中央黨校以及教育部等的文化教育職能。1901年傳統的書院被改為學堂(如京師大學堂),而後1905年,讀經被廢止,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也被廢除。孔廟和國子監的教育和行政職能也趨於式微,孔子、儒學教育全面弱化。黨和國家領導人充分意識到傳統文化對重塑國民精神的重要性,現代教育改革也逐步開展,漸漸加大傳統文化、儒學及其精神在教學內容中的比重。比如,初中課本加入了一二十條《論語》,高中開設先秦諸子選修課。從而,孔子、儒學從體制外逐漸轉到體制內,盡管是部分引進。我們今後應該繼續努力加大傳統文化元素的比重。
孔廟國子監是北京乃至全國的國學聖地。為全面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加快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發展,推進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建設,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及《關於大力推動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發展的意見》,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孔廟、國子監為中心的國學文化展示區。並特別強調,要對孔廟、國子監進行文化功能復興,修建高規格、高品位、高質量的「進士題名碑展示廊」和「十三經碑林展示廊」,進一步提升文物環境和基礎設施品質,建設世界儒學研究、傳播中心,舉辦有影響力的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要以展示弘揚民族文化為核心,辦好傳統特色文化活動。首先是策劃推出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等傳統文化活動。其次是推廣節慶文化,將現代文化活動與傳統民族節日相結合,利用春節、元宵、端午、中秋舉辦大型節慶活動,吸引北京友好城市和有相同節慶國家的文化組織參加。
『肆』 太學的歷史意義
太學,始創於西漢武帝時期,鼎盛於東漢。其後,經曹魏、西晉,洛陽太學至北朝末衰落,歷時六、七百年,是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第一所國立中央大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堪稱我國教育史上的奇葩。
自西漢武帝草創太學,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其在學人數,至西漢末仿孔子弟子三千,太學亦設員三千。王莽時天下散亂「禮樂分崩,典文殘落」,「四方學士多懷協圖書,遁逃林藪」,太學零落。當東漢光武帝劉秀稱帝後,戎馬未歇,即先興文教。於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起營太學,訪雅儒,采求經典闕文,四方學士雲會京師,於是立五經博士。在洛陽城南開陽門外建太學,距皇宮8里,學業重開。劉秀曾多次親幸太學欽鑒諸博士相互論難,考究諸生學業,觀看學生的「雅吹擊磐」等娛樂活動,並物質獎勵博士弟子以勸學。明帝時,據《後漢書》儒林傳和樊准傳載:明帝「游意經藝,每鄉射禮畢,正坐自講,諸儒並聽,四方欣欣」。一次為諸儒講論經典,「諸儒執經問難於前,冠帶縉紳之人圜橋而觀聽者蓋億萬計」,太學聲譽日高,匈奴亦遣人來洛陽學習。因為入學者多,又為功臣子孫另立屋舍以授其業。安帝時,「薄於藝文」,學宮頹廢。順帝繼位後採納翟酺建議,修繕太學,開拓房舍,「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其講堂長十丈、廣二丈(一說三丈)。竣工後,將試明經下第者全部補入太學,並大量吸收公卿子弟為諸生,還破格招收了有成就的童子入學。自此,各地負書來學者雲集京師,學生人數大增。順帝死後,在梁太後執政期間,太學更獲得迅速發展。她曾詔令自大將軍以下至六百石官員皆遣子受業。並規定每年以春三月、秋九月舉行兩次鄉射大禮,以太學生充當禮生,盛況空前。自此,遊子日盛,學生人數猛增至三萬多。由於學生來自各地,師承不同,所受經書難免章句有誤,更有私行賄賂太學校書機構而增添書經文字以全私文者。為此,靈帝在熹平四年詔令當代名儒蔡邕、馬日磾等正定五經文字,由蔡邕以八分隸書書寫刊刻於碑以相參檢,碑高一丈許,廣四尺,共四十六枚。「駢羅相接」,立於太學門外,以瓦屋覆之,四面欄樟,開門於南,河南郡設卒看守。碑落成之時,其觀視摹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滿大街小巷。經學之盛,於斯為美。宋蘇軾曾贊譽曰:「學莫盛於東漢,士數萬人,噓枯吹生」,把當時生氣勃勃的盎然景象表達得淋漓盡致。
自董卓之亂,太學被毀,典策文章,竟共剖散。當魏文帝曹丕稱帝後,才又掃除太學灰碳,補石碑之缺,備博士員,開始招收弟子。至魏齊王曹芳正始年間又以古文、篆、隸三體刊刻石經《尚書》、《春秋》二部,以供取正。太學自曹魏在廢墟上重建,至晉武帝時再次「廓開太學,廣延群生,天下磷萃,遠方幕訓,東越於海,西及流沙,並時集至,萬有餘人「。晉武帝曾三臨太學並行大射禮,王公卿士、博士助教,並治禮掌故、弟子門人咸在列位。又設宴班饗,對學生的「勤學務禮,遵修舊典」大加贊賞。對學校各級官員,下及學生、樂工,厚施豐備。「人知所勸,宇承風,莫不景慕」,並與咸寧四年(公元278年)十月二十日立碑頌德,此即《三臨辟雍碑》,太學再次發展進入高潮時期。西晉滅亡後,太學復又被毀。時至北魏, 自孝文帝遷都洛陽,才又重建太學,連同國子學、四門學、小學,設博士達四十人之多。由此,經術彌顯,學業大盛。培養的人才也年年相逾。直到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太學在洛陽才告衰落。
在教育上,洛陽太學之所以顯示出勃勃生機,當來源於對三代教育的借鑒和在文化被禁錮後力量的迸發。夏、商、周三代主要是學在官府的貴族教育,師長多為退職官員,缺乏青春活力。而當時又是「世卿世祿」的體制,對教育的需求只是維持而不是發展。春秋時期社會正在發生根本變革,對人才的需要量增加,教育也終於沖破「學在官府」的局面。出現私人講學之風。至戰國,更出現了學術思想領域的百家爭鳴的局面。儒、墨、道、法諸家相較,儒家以有孔學六經而尤為顯赫。至秦專崇法家,焚書坑儒,對文化的摧殘、禁錮,使教育向前沖擊的力量暫時隱藏起來。當漢代尤其是在東漢敦倡儒學的條件下,這種力量便以比以前更大的力量爆發出來。東漢的太學教育,在很多方面都顯示了對以往教育弊端的抗擊和對於曾被遏制的教育革新的繼承和發揚。
『伍』 太學是如何建立的
漢代出現的設在京師的全國最高教育機構。西漢早期,黃老之學盛行,只有私家教學,沒有出現傳授學術的學校。漢武帝罷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後,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始在長安建立太學。最初太學中只設五經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從武帝到新莽,太學中科目及人數逐漸加多,開設了講解《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周官》《爾雅》等的課程。元帝時博士弟子達千人,成帝時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為了樹立自己的聲望,並籠絡廣大的儒生,在長安城南興建辟雍、明堂,又為學者築舍萬區。博士弟子達一萬餘人,太學規模之大,實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還歲課博士弟子,入選的可補官。
東漢建武五年(公元29),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城東南的開陽門外興建太學。後來漢明帝劉庄還到太學行禮講經。順帝永建元年(126),對太學進行了重修和擴建,費一年時間,用工徒十一萬二千人,建成兩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學生稱之為太學生。其後,太學生人數多至三萬人。靈帝熹平四年(175),為了刊正經書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經,樹立於太學門外,全國各地來觀看和抄錄經文者,絡繹於途。
『陸』 漢代與西周的太學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1.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太學之名始於西周。夏、商、周,大學的稱謂各有不同,五帝時期的大學名為成均,在夏為東序,在商為右學,周代的大學名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2.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天人三策」,「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的建議,於京師長安設立太學。王莽時天下散亂「禮樂分崩,典文殘落」,「四方學士多懷協圖書,遁逃林藪」,太學零落。
當東漢光武帝劉秀稱帝後,戎馬未歇,即先興文教。
3.東漢太學始創於建武五年十月(公元29年),漢光武帝起營太學,訪雅儒,采求經典闕文,四方學士雲會京師洛陽,於是立五經博士。建武二十七年,建造的太學講堂"長十(丈)丈,寬三丈"。永建六年(130),漢順帝詔修:趕學,"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每年用工徒竟達11.2萬人,營建規模達到了空前的水平。至漢質帝時,太學生人數已有3萬餘人。
4.中文名
太學
性質
古代國立大學
最早朝代
西漢
來自
大戴記
太學起源
「太學」一詞西周時已經有了,《大戴記》中說:「帝入太學,承師問道。」西周太學又名大學,天子和諸侯均設之,「,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
5.不過辟雍和泮宮不是純粹的大學,這地方亦如宮廷,貴族們常在這里祭祀、舉行宴會、選拔武士、議定作戰計劃。打了勝仗,也到這里「獻俘」「告功」。這是因為:「古人宮室無多,凡祭禮、軍禮、學禮,及望氣、治歷、養老、習射、遵賢之典,咸行於明堂。而明堂、太廟、太學、靈台咸為一地。」
辟雍
上古雖然有太學,但明堂、太學混而不分,布政、祭祀、學習各種活動都攪和在一塊兒,不具備封建教育的專業性與系統性,這只能說是太學的萌芽。
6.
歷史淵源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的一種大學,始設於漢武帝元朔五年。上古的大學,稱為成均、上庠。 董仲舒:「五帝名大學曰成均」,鄭玄:「上庠為大學,在王城西郊。」至於夏商周,大學在夏為東序,在殷為右學,在周有東膠,而周朝又曾設五大學:東為東序,西為瞽宗,南為成均,北為上庠,中為辟雍。
7?到了漢代,在京師設太學,為中央官學、最高學府,太學祭酒兼掌全國教育行政。隋代以後改為國子監,而國子監內同時也設太學。
太學建築
太學是漢代出現的設在京師的全國最高教育機構。
8.西漢早期,黃老之學盛行,只有私家教學,沒有政府設立的傳授學術的學校。漢武帝罷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後,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始在長安建立太學。最初太學中只設五經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從武帝到新莽,太學中科目及人數逐漸加多,開設了講解《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周官》《爾雅》等的課程。漢元帝時博士弟子達千人,漢成帝時增至三千人。
9.王莽秉政,為了樹立自己的聲望,並籠絡廣大的儒生,在長安城南興建辟雍、明堂,又為學者築舍萬區。博士弟子達一萬餘人,太學規模之大,實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還歲課博士弟子,入選的可補官。
10.西漢
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長安設太學。太學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設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宣帝時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當政時又增至三十人。學生稱為「博士弟子」或「太學弟子」。太學初建時為50人,漢昭帝時增至100人,王莽時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賦役的特權。「博士弟子入選」,內由太常負責選擇,外由郡國察舉。
11.武帝還下令天下郡國設立學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統。太學和郡國學主要是培養統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傳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國子監,或同時設立,均為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
董仲舒
漢魏
東漢建武五年(公元29年),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城東南的開陽門外興建太學。後來漢明帝劉庄還到太學行禮講經。
12.漢順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對太學進行了重修和擴建,費一年時間,用工徒十一萬二千人,建成兩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學生稱之為太學生。其後,太學生人數多至三萬人。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為了刊正經書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經,樹立於太學門外,全國各地來觀看和抄錄經文者,絡繹於途。兩漢時太學在培養人才和促進文化發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13.但隨著政治的腐敗,太學生開始參與政治。西漢哀帝時,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學生千餘,以圖解救執法不阿的司隸校尉鮑宣。東漢晚期陳蕃、李膺等人反對宦官的黑暗統治,得到太學生的支持和響應,於是太學生也成為宦官打擊的對象(見黨錮),不少與黨人有牽連的人遭到禁錮。熹平元年,太學生被宦官逮捕和囚禁的達一千餘人。
『柒』 東漢的太學資料
漢靈帝時期,為了刊正經書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經,樹立於太學門外,全國各地來觀看和抄錄經文者,絡繹於途。但隨著政治的腐敗,太學生開始參與政治,遭到宦官的打擊的追捕,被捕幾千人,持續了十多年,一直到黃巾起義爆發才停止。
永康元年(167年)桓帝死,無子,竇太後與竇武定策,迎立桓帝從侄劉宏,是為靈帝,年十一,竇太後遂臨朝,以竇武為大將軍輔政,拜陳蕃為太傅,引用李膺、杜密共參政事,引起曹節等宦官不滿。次年,武、蕃密謀殺中常侍曹節、王甫等。事泄,曹節先發制人,劫持靈帝,頒詔捕武、蕃。竇武自殺,陳蕃被害,其門生、屬員多受株連,宦官勢焰又張。當時有很多名士為武、蕃訟冤,曹節等自然十分憎恨,乃謀興大獄、除異己,遂起第二次黨錮之禍。
建寧二年(169年),太監侯覽因地方官張儉曾檢舉己過,令其同鄉朱並上書密告張儉等二十四人陰謀造反。曹節等藉此勸年幼無知的靈帝布告天下,大捕黨人。曹節暗中指使有關的人奏請擴大追捕范圍,李膺、杜密、范滂等百餘人被捕死於獄中,六、七百人被禁錮,太學生被捕一千餘人。李膺、杜密、朱寓、荀昱、翟超、范滂等百餘人,大多拷問致死;在地方,稍有名望的人都被指為「鉤黨」,也有挾私仇而被濫入黨籍,牽連獲罪而至死、徙、廢、禁的達六七百人。
熹平元年(172年),竇太後死,宦官與朝臣對太後是否與桓帝合葬又起爭議。當時在朱雀門上出現標語:「天下大亂,曹節、王甫幽殺太後,公卿皆屍祿無忠言者。」於是宦官又令司隸校尉劉猛急捕,猛不肯,就以段代之,段捕黨人、太學生千餘人。五年又詔州郡,凡黨人的故吏、父子兄弟及五服以內的親屬,都免官禁錮。此次黨錮延續了十餘年,直到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事,才下詔赦免黨人和太學生。
後來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太學陷於停頓狀態。一直到魏文帝曹丕黃初年中,才恢復了洛陽的太學,有博士十九人,太學生百餘人。魏明帝時太學生增至千餘人。
『捌』 中國第一座太學在哪個朝代叫什麼名字
「太學」一詞西周時已有,《大戴記•保傅》記載:「帝入太學,承師問道。」西周的太學又名大學,天子和諸侯均設之,「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辟雍和泮宮亦如宮廷,貴族們常在這里舉行祭祀、宴會、選拔武士,議定作戰計劃等,打了勝仗,就到這里「獻俘」、「告功」。至漢代,太學獨立分化出來,成為專門傳經授業的學校。西漢的太學,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的官辦中央最高學府。它的出現,不僅延伸了中國殷周以來的教育階梯,而且健全了從中央到地方網路交織的教育體系。
『玖』 中國最早興辦太學的皇帝是誰
中國最早興辦太學的皇帝是漢武帝。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的一種大學,始設於漢武帝元朔五年。上古的大學,稱為成均、上庠。董仲舒:五帝名大學曰成均,鄭玄:上庠為大學,在王城西郊。
至於夏商周,大學在夏為東序,在殷為右學,在周有東膠,而周朝又曾設五大學:東為東序,西為瞽宗,南為成均,北為上庠,中為辟雍。
到了漢代,在京師設太學,為中央官學、最高學府,太學祭酒兼掌全國教育行政。隋代以後改為國子監,而國子監內同時也設太學。
(9)太學門的歷史有多久了擴展閱讀: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在長安設立了國家最高學府,取名太學,以五經博士為教授,置博士弟子50人。
歷經發展,到公元一世紀末的王莽掌政時期,太學弟子已多達一萬餘人,到公元二世紀的東漢中期,設立在洛陽的太學,就讀學生竟多達三萬人。
公元278年,晉武帝在太學之外,又設立更高一級的國子學,招收五品以上官員的子弟入學,而原來的太學,則招收六品以下的官員子弟。
『拾』 南京太學的歷史
此後,除在戰亂及新舊兩朝更替時出現暫時中斷外,南京官辦學堂歷代延綿不絕。
317年(晉建武元年)晉元帝司馬睿於建康(今南京)設太學,歷經宋、齊、梁、陳四朝建康太學綿延不斷。南朝宋時,建康太學分設文、史、儒、玄、陰陽五科學館,為世界上第一所分科制高等學府、教育與研究合一的大學。
在經過隋唐南京太學被取消,僅餘下地方性學校的低迷時期後,南唐在南京重新建立起太學,隨後順延至北宋江寧府學,南宋時期,建康成為行都,也設有國子監,元朝改集慶路學。
明朝定都南京,在原六朝皇家園林華林園舊址及南朝太學原址欽天山下建立起國子監。至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時,南京國子監監生達八千一百二十四人,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宏大的學府。到永樂年間,學生超過萬人,東亞南亞諸國均派留學生來南京國子監學習,故譯學盛興。那時在南京下關設有造船場,掀起了中世紀的航海事業。而在南京國子監後面的欽天山上,建有明朝皇家天文台——欽天監觀象台。這些都為南京國子監學生開闊眼界提供極大便利。
清朝建立後,南京國子監降格為江寧府學,仍然於明朝國子監舊址辦學。
1902年,江寧府學改辦為三江師范學堂,後更名兩江師范學堂,民國建立後,改辦成為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成為當時全國六大高師之首,旋即「高師改大」,易名國立東南大學,與國立北京大學一同成為當年全國僅有的兩所國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