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合近代中國國防歷史,簡述應如何加強國防建設
1、強大的國防,是國家、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
2、正確處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是建設強大國防的重要前提;
3、科學技術是建設強大國防的根本動力;
4、人民群眾是建設強大國防的力量源泉;
5、堅持黨的領導和建立一支忠於黨、忠於人民的現代化革命軍隊是建設強大國防的根本保證。
6、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7、政治昌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
8、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
2. 關於中國近代軍事制度的發展
軍事後勤學理論認為,後勤體制是軍隊作為實施後方勤務工作而確立的組織體系和組織制度的總稱。它包括各級後勤機構的設置、構成、編制、隸屬關系和職權劃分等。依組織系統分,它包括陸軍後勤體制、海軍後勤體制等;以任務性質分,它包括後勤組織指揮體制、後勤保障體制等;以專業內容分,它包括物資財務體制、衛勤體制、運輸體制、維修體制等。
清代是中國古代軍制發展到最後階段並逐步向近代軍制轉變的時期,這一轉變突出體現在晚清時期。近代後勤體制建設以鴉片戰爭為起點,以太平天國運動為促進劑,以甲午戰爭為轉折點。鴉片戰爭以前,清政府主要依靠的仍是刀、槍、劍、戟等傳統兵器及生銹的"紅衣大炮",延續古代軍事後勤體制。1840年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其意義在於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帶給國人思想觀念的強烈沖擊。武器裝備的巨大落差使國人感到了自強禦侮的迫切性,林則徐、魏源等有識之士由此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戰略防禦思想,但未受到朝廷重視。因此,鴉片戰爭後的10年內,是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啟蒙和發展階段,軍隊的近代化建設並無多大成效。19世紀50年代初的太平天國運動使清軍遭受嚴重打擊,清政府不得不進口大量先進武器以維持其統治;同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洋務派官僚開展了一場"以制器為先"的"自強"運動,開始自製先進武器。從另一個側面講,新式武器裝備的採用,不但使後勤職能人員相應增加、物資消耗量上升,更從軍隊波及到國家的工業部門、交通運輸部門、財政部門,促使了軍事工業的建立、鐵路的修建,還促使軍費籌措機制和軍費消耗途徑的變化。可以說,軍事後勤保障內容的變化是引起晚清軍事後勤體制演進的重要原因。但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近代軍事後勤體制建設是迫於武器裝備的改變而被動進行的,缺乏全面考慮,沒有形成自上而下的、有序的後勤體系,不能適應近代戰爭的需要。甲午戰敗後,清政府著手改革軍制、編練新軍,近代軍事後勤體制初步建立。本文主要從後勤組織指揮體制與後勤保障體制兩個方面,對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期間軍事後勤建設的軌跡進行分析。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一、後勤組織指揮體制
後勤組織指揮體制是軍隊整個後勤系統組織編制、職能劃分和制度的統稱,是實施後勤保障的組織基礎。它由各級後勤指揮機關、專業勤務部門等組成。鴉片戰爭前,清代的中央後勤管理機構基本承襲明代,以兵、戶、工三部為管理後勤的中央機關。三部中涉及後勤的職掌分別是:兵部下設的武庫清吏司掌管兵器,職方清吏司掌天下輿圖,車駕清吏司掌驛傳郵符及牧馬之政令;戶部管理賦稅課征、倉庫收支等事,並設有專管用兵經費的軍需局;工部掌"修造權衡武備之事",關於火葯的存儲發放和戰船的修造等都屬其責,下設有製造庫,專攻冶金製造。三部關於後勤管理的意見往往由軍機處轉呈,皇帝旨意也由軍機處傳達。在太平天國以後,地方勢力逐步坐大,中央權威被削弱。到清末,中央後勤管理系統發生了一些重大的變化:由於洋務運動的展開,掌管洋務大權的總理衙門也執掌了相當一部分後勤事務大權,如海關、鐵路、郵電、兵工廠等,皆涉及到軍事後勤條件的改良和進步。隨著三部地位下降,地方督撫軍權和財力大增,在軍事後勤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這對戰爭期間部隊的統一後勤徵集與調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太平天國後,除中央的後勤組織與指揮體制有所改變外,軍隊的後勤組織體制也有了相當的變化。陸軍主要體現在湘軍、淮軍上,海軍則以北洋水師為代表。
1、湘、淮兩軍的軍事後勤組織指揮體制
湘軍與淮軍是晚清最重要的軍事集團,對近代中國的軍事、政治和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為鎮壓太平軍,曾國藩組建了一支新型地主武裝--湘軍,它的選將、招募、營制、餉章的制度都與綠營迥異,還裝備了洋炮,開了晚清"兵為將有"的先河。從太平天國到甲午戰爭,陸軍延續著湘、淮軍的體制。
湘、淮軍的後勤機關是糧台。在湘、淮軍組織內設有兩個機關,一個是主兵的營務處,一個是主餉械的糧台。糧台共分八所:文案所、內銀錢所、外銀錢所、軍械所、火器所、偵探所、發審所、采編所。糧台設總理事務一員,總攬事權,各所則分派委員負責。其主要任務是把通過多方籌措的糧餉、軍械等經水路或陸路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分發各路湘軍。糧台制與湘軍兵為將有的特點相應,其直接受命於曾國藩。在作戰過程中,又設立前敵、後敵糧台和轉運局,使糧台各部職責更加分明,提高了效率。淮軍仿效湘軍,在交通要道中樞建立了糧台,這些糧台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及捻軍起義中都起到了重要的後勤保障作用。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就後勤人員而言,是長夫制度的建立。1854年,曾國藩首創長夫制,即在軍營中專門設置後勤人員承擔軍中雜務,規定:"營官及幫辦人等,共享長夫四十八名。搬運火繩、子葯及一切軍裝等項,共享長夫三十名。……以上各項共長夫一百八十名,五百人一營,計百人用夫三十六名。"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戰斗人員與後勤人員職責分開,有利於提高戰鬥力與保持後勤保障的及時與效率。可看出,長夫只是與營伍相關的人員,而不在正式編制之內,是"夫"而非"兵"。長夫制由曾國藩首創,並為其它軍隊所效法,王爾敏先生評價說"長夫的職事性質,極類似現代的工兵,只是尚未臻於完美境地。就中國兵制而論,是一項極大的進步。湘淮軍之有長夫,當為中國專設工兵之濫觴。"這可以說是對長夫的重要性及其任務范圍的最好詮釋。
在後勤制度方面,湘軍也是嚴謹而有實效的。曾國藩的陸軍餉章影響到咸豐、同治間東南各省勇營,其後的淮軍和袁世凱的小站練兵也採用此項餉章,只是稍加變通而已。陸軍餉章確立薪水口糧之制:詳細額定了營官、幫辦、醫生、工匠及勇夫的薪糧,且立定限制,無論官大官小、官多官少,其月餉及長夫數依所帶兵人數而定。該制度的優點是:與綠營相比,增加了士兵的口糧,能使士兵專心操防,養一兵得一兵之用;防止冒濫,用以養廉。湘軍至同治元年共12年,人員達12萬,所用軍需不到3000萬兩,而綠營在咸豐三年以前的2年中,兵僅9.7萬,軍需銀開支達2510萬兩,可見軍需立限的成效。
2、北洋水師的後勤組織指揮體制
如果說陸軍後勤體制的進步主要體現在湘淮兩軍之上,那麼海軍的後勤改革則集中體現在北洋水師的建設之中。1885年增設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確定優先發展北洋水師,裝備先進外洋火炮,艦船也得到調整和加強。北洋水師是一支新型的現代化的艦船部隊,其作戰方式與舊式水軍極為不同,物資消耗量也極其驚人,在運行及維修方面均需要專業性的技術人才及機器工廠。李鴻章認為:"凡籌餉、練將、修船、制器、鑄造、軍火、置設天線以及儲備戎具煤斤,無一而非急務,且其中仿用西法者十居七八,尤為藝精理奧……,是以地方則有清訟、發審、保甲、水利、籌款、車船、厘金、徵信等局;海防則有練餉、支應、軍械、機器製造、電報、船塢工程等局,並分設營務處,建立水師,武備學堂及醫院、煤廠,使專責成而免貽誤。"他強調了軍費、軍械、電報、船塢工程等從地方到軍隊的後勤機構建設,也闡明了李鴻章的近代軍事後勤思想。1888年頒布了《北洋海軍章程》,這是一個適應近代海軍建設要求的章程,它是海軍軍制改革的先聲,對北洋海軍的後勤體制建設,提出:關於"水師後路各局",有負責維修艦船和旅順口鐵甲大石船塢,有專管兵船一切器具添置購買的船械局,有大沽木船塢,有專管海軍全軍俸餉的天津海防支應局,有專管水陸各軍軍火收發的天津軍械局,有專修船上零件之威海行營機器廠,有總理水師營務處,有旅順口、威海衛水師養病院等。
可見,甲午戰前,北洋水師已經設置了一套較完整的後勤機構,這是中國軍隊在後勤近代化方面邁出的第一步。各後勤機構專司一職,其運轉均要依據一定的組織規則,調撥軍械必先由各營局向北洋大臣請領,由督院發文至軍械局,再由軍械局交轉運局向軍械局領取發運。軍械的分布情況要按季向北洋大臣匯報。
二、後勤保障體制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後勤保障體制是軍隊實施物質供應、修理、運輸、醫療等保障的體制。從另一個方面說,後勤保障體制影響到後勤物質建設與供給的制度性來源,它又與後勤組織指揮體制相配合,使後勤建設與軍隊作戰形成內在聯系。
1、物質供應保障
物質供應保障分為實物保障和經費保障。武器裝備是物質保障的核心,在軍事後勤建設中處於重中之重的地位,對於清軍作戰能力的提高與軍事制度的變革有著原動力的作用。總體上講,清軍在後勤建設方面,走的是一條由外購進而仿造、自造的道路。在冷兵器和舊火器時代,武器裝備均由國家統籌生產、儲運和修理。在19世紀60年代以後,清軍對洋槍、洋炮及艦船的需求逐漸增加,而自身又無生產能力,因此只有外購和求借。1862年,曾國藩創立"安慶內軍械所",始造槍炮;1868年8月江南製造局造出了第一號中國輪船,取名"恬吉"。至此,中國近代武器裝備的籌措,開始走上自製之路。此後又建立了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金陵製造局、天津機器製造局、廣東製造局、湖北槍炮廠等近代兵工企業。國防工業的發展使清軍在武器裝備和海防近代化方面取得了可觀的成績。1888年,北洋艦隊正式成立時,擁有艦艇噸位數已成為當時世界上引人注目的海上力量。但由於外購與自造並存,購買自不同的國家,仿造不同品型的槍炮,在配件上很難兼容,因而造成了維修和補給的困難。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的武器裝備保障可以說是型號混雜、質量低劣、數量不敷。經費保障包括軍費籌措、分配、交換、儲備和消費。軍費的消耗途徑直接反映了軍隊近代化的進程:太平天國以前,軍費開支主要是軍餉;太平天國以後,大量軍費用於近代武器裝備的配備,軍餉開支只佔很少比例。經費保障與國家的財政制度緊密相聯。與前近代相比,清政府在財政方面的最大變化莫過於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 "就地籌款"制度的興起。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前,兵權、籌餉權歸中央節制,兵餉由戶部統一配給。太平天國運動中,湘、淮、練軍因勢而起,由於中央財政危機,各將帥就地籌款,形成了兵為將有的局面,清政府逐步失去了對兵權的控制。"吾輩行軍,必須親自籌餉,不可仰食於他人。"這樣,籌餉練兵制械等事,皆聽各省督撫各自為政。督撫專權不僅是晚清政治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對後勤體制的改革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僅使清政府難以擴大籌措軍費的渠道,也難以真正實現後勤指揮的統一。
從餉源種類上來講,清朝中前期,賦稅收入是軍費的基本來源。到洋務運動時期,由於購買先進武器裝備,開辦軍事工業,所需費用更是水漲船高,籌措軍費的辦法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餉源以地丁、漕政、鹽政、關稅、厘金為大宗。前兩者沒有什麼變化,鹽政加征,關稅收入因為進出口貿易額的增加和稅率變化都有了大幅增加。厘金則成為各地方軍費不可缺少的重要來源。湖北設局抽厘始於咸豐五年,兩年內,僅襄陽一局就共抽收銀14萬余兩。湖南設局抽厘先於湖北。經曾國藩努力,從1855年到1864年,湘軍基本上形成了三大餉源基地,即江西牙厘、湖南東征局半厘、廣東粵厘,厘金成為湘軍最穩定最主要的餉源。
2、交通運輸及通訊保障體制
清軍在運輸及轉運體制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代以來,隨著輪船、火車為工具的近代交通方式的採用,傳統運輸方式逐步退出了歷史舞台。曾國藩在湘軍中建立了水師,平時承運作戰物資,戰時用作水上攻擊。此後,屢經爭論,終於修築了為數不多的鐵路。加上台灣鐵路,從1881-1894年的十三年間,共修建鐵路僅300多公里。鐵路在陸運中所佔比率並不大,各省駐防的八旗軍和綠營兵所用軍需主要還是依靠人力畜力,其進步無疑是革命性的。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在通訊方面,1886年中國電報總局分立為北洋電報官局和電報商局,盛宣懷任電報商局總辦,其實他一直總攬中國電報全局。電報總局之下,沿線設若干分局,各局設董事、司事、管報生、工匠等;分局之下設訊房機房,沿途設巡電訊房,責成綠營兵巡視。1879年李鴻章試辦天津至大沽間的電報局,是一條試驗性軍用專線;1881年開通津滬線全長3000餘里,是中國第一條長途電報線,雖然其經營管理模式為官督商辦,但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國防軍事價值。但是,因經費有限,中國電報線路只有陸線,沒有海線,陸線易遭自然和人為的損壞,這一點從甲午戰爭可以得到印證。
三、影響與分析
鴉片戰爭以來,西方的堅船利炮不僅震驚了中國人的思想,也改變了戰爭的方式和進程,更對軍事後勤提出了與冷兵器時代完全不同的要求與挑戰。應該說,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前軍事後勤建設的成效,與前近代相比,已有了相當的進步。首先,後勤專業化的程度加強,後勤逐步與軍隊分離,不僅建立了專門的後勤機構,在後勤人員的配備上也與作戰人員各司其職。如湘淮軍的長夫制、北洋水師的後路各局等。其次,近代化的後勤組織與保障體系初步形成,如糧台、轉運局。在後勤保障方面:
其一,軍事工業的建立和發展為軍隊近代化武器裝備提供了保障,並觸及社會基礎工業。
其二,拓寬了軍費來源,以保障近代化軍隊建設的龐大支出。
其三,近代化的交通運輸和通訊手段在軍事後勤保障中運用。正是由於這些近代化的進步,使清政府擁有裝備一定數量西式槍炮的湘淮軍及新興的北洋水師,比綠營兵更能適應近代對外戰爭的需要。甲午黃海之戰是中國海軍以近代化方式進行海上作戰的典型,在陸路戰場還出現了步、騎、炮、工協同作戰的局面。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甲午戰爭是對近代以來清軍建設的綜合檢驗,其敗因是多方面的,從戰略上講,甲午戰爭是中日兩國綜合國力的較量,它的失敗有政治的和經濟的因素,但其直接原因仍是軍事上的,表明戰前的軍事後勤體制仍然存在諸多缺陷:
其一,也是最為致命的,各自為政,指揮不靈。由於各系統的軍隊以各自籌餉的方式來維持軍隊,並以此為基礎進行各自的軍事後勤建設,因而表面上各軍設置了不少後勤部門,但一旦大規模的戰事降臨,則出現協調不靈、各自為政的被動局面;兵為將有,令屬多門,互不統屬,中央軍事後勤體制與軍隊後勤體制權責交叉,缺乏自上而下的、強有力的後勤指揮機關,甲午戰爭時期清軍的迅速潰敗即證實了這一點。
其二,機構設置不全,重視力度不夠,導致後勤保障不力。甲午戰爭期間軍糧、槍械不能及時到位是清軍戰敗的重要原因。
其三,雖然洋務運動對於推動清軍武器裝備近代化有著不滅之功,但由於科技水平落後和基礎工業不發達,不能為軍工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原材料,武器裝備、交通、通訊等無法保障近代戰爭的需求。
其四,後勤體制與西方後勤體制相比較仍然有差距:長夫仍然是夫,而不是士兵;另外,按西方軍制,一個萬人左右的作戰單位都應有自己的後勤機關,中央則有統籌的後勤部,協調各軍各省區的後勤機關,宏觀調配。但由於清朝中央權力的衰落,軍事物資的調撥都控制於地方和實力派手中。這些缺陷使清軍最終在甲午戰爭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清政府下定決心,改革軍制,新的軍事後勤體制有了改弦更張的契機。
軍事後勤體制變革不僅受到當時人們思想認識水平的影響,也受到國家的軍事體制和國民經濟制度的制約。在宏觀上,軍事體制是國家組織制度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後勤體制又是軍事體制的重要一環,因此,後勤體制也會受到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等綜合因素的制約與影響。也即是說,近代中國的軍事後勤體制變革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問題,而是受到晚清政治、經濟、思想條件的制約
給分吧行唄
3. 中國近代軍事發展趨勢及形成的歷史原因
中國近代軍事思想,是指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期間形成和發展的軍事理論。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夕,封建社會制度已是強弩之末,又面臨西方國家的威脅,許多有識之士開始以新的視角,探討拯救國家與民族的道路。林則徐、魏源是他們的代表人物。他們自覺地收集外國軍事資料,研究敵情,提出了組織民眾,軍民配合,沿海各省協力籌防和以守為戰,以逸待勞,在沿海、陸地殲滅敵人的方針。
鴉片戰爭後,洋務派代表奕忻、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主張「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整頓軍隊,創練新軍,籌辦海防,興辦學堂,選派出國留學人員。同時,隨著西式武器陸續裝備軍隊,出現了步騎、步炮協同作戰,海軍獨立作戰、陸海協同作戰等戰術的變革。戰斗中的陣形由密集向疏散發展。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形成了。
19世紀50年代爆發的太平天國起義,在武器裝備建軍和作戰指導思想以及戰略戰術
等方面,超過了以往歷代農民起義軍的水平。另外,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湘軍、淮軍等領導人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等人也積累了一套建軍理論和作戰原則,對以往的軍事思想有所發展。
辛亥革命前後,孫中山等人逐漸認識到國防與民生互為表裡的,並大膽借鑒蘇聯紅軍經驗,設立黨代表制度,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使軍隊的面貌煥然一新。
4. 結合近代中國國防歷史,簡述如何加強國防建設
一、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軍隊各項建設的首位。
二、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適應世界軍事變革新趨勢和我國發展新要求,著眼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大力推進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組織、軍事管理創新,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籌劃,推動各項建設有機銜接、有序發展。
三、積極開展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推進軍事訓練轉變,深化訓練模式、訓練方法和訓練管理改革,大力加強全系統全要素聯合訓練,開展復雜電磁環境下適應性、研究性、檢驗性訓練,不斷提高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四、進一步加大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力度。加強軍事立法工作,推進軍事法制建設,嚴格按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管理教育部隊、開展工作、規范行為,保持部隊正規的戰備、訓練、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斷提高部隊正規化水平。
五、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適應我國安全環境的新形勢和維護發展利益的新要求,突出重點行業和領域,突出科技參戰支前,突出綜合動員保障的關鍵環節,進一步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努力提升核心動員能力、體系動員能力。
六、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始終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科學統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推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國家現代化建設協調發展,努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
5. 中國近代史軍事發展
中國經濟;中國經濟走鋼絲稍一不慎落懸崖
2006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9個百分點。在由此引發的新一輪宏觀調控的爭議中,有的學者認為經濟已過熱,有的學者則認為經濟運行正常,甚至有著名經濟學家認為目前中國的投資率過低。學者爭議中的矛盾和中國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同樣突出,這就不禁讓人想起了經濟學中著名的「墨菲法則」:「經濟學家在他們知道的最多、意見最一致的方面對政策的影響力最小;而在他們知道的最少、爭議最大的地方對政策的影響力則最大」。
中國經濟運行中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這就好比在鋼絲上行走,需要整體平衡,否則落入懸崖後果不堪設想。
林毅夫(林毅夫新聞,林毅夫說吧)教授認為,由於產能過剩的存在,任何想通過提高利率和匯率來抑制投資和減少外貿順差的意圖,都會使產能更為過剩而出現兩難選擇:以提高利率為例,如果提高貸款利率同時提高儲蓄利率,那麼提高貸款利率可以抑制投資需求,提高儲蓄利率會減少消費需求,會使絕大多數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更加嚴重;如果提高貸款利率不提高儲蓄利率,那麼這樣做雖然不影響消費需求,但是利差的變大會刺激銀行貸款的積極性,這就跟我們控制信貸擴張抑制投資需求的目標相矛盾;以提高匯率為例,提高匯率會使出口減少,進口也跟著減少,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就會更加嚴重。
許多經濟學者在看中國經濟問題時並不能「權衡利弊,綜合分析」,而是「只計一點,不計其餘」,提出的政策建議難免「顧此失彼」。
中國經濟是在矛盾中前行的,不能用靜態的眼光來看待動態的中國經濟。有學者認為,2001年國內的潛在經濟增長率為8.4%,最近幾年的政策目標在7%-8%之間,但2003-2005年的經濟增長分別達到10%、10.1%、9.9%,2006年上半年達到10.9%,明顯高於潛在的經濟增長率,經濟過熱非常明顯。但是與此同時也有學者認為,應該重估中國經濟的增長能力和增長潛力,增長潛力由於供給能力增大、結構改善、體制活力增強的共同作用而增大。
很明顯,前一種觀點在很大程度上屬於靜態意義上的「刻舟求劍」,後一種觀點屬於動態意義上的「水漲船高」,瓶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瓶頸的拓寬是跟強勁的投資高度相關的。我們不能把「投資」當成「船」,把「瓶頸」當成「劍」,然後就誤以為「劍」在「船」的下方永遠不變。如果這樣,中國經濟將失去平衡。
自行車在運行中保持平衡,中國經濟也是如此,雖然矛盾重重,卻必須在矛盾中前行,如果發展停滯,社會將出大問題。隨著漸進式改革的深入推進,矛盾會越來越凸顯,表現在宏觀調控方面就是許多調控手段的策略空間會越來越小。前行是有內因的,財政分權下的地方政府競爭構築成的出口經濟是不可忽視的內生力量,表現在宏觀調控方面就是如何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尋求有效的制度安排。
中國軍事;2006版的美國《國際防務周刊》稱中國軍事力量總體實力排名世界第三。文章解釋理由說:
1、中國在戰爭動員機制上,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他可以在短時間內,募集到超過1000萬的具有良好素質的優秀兵員。因此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包含美國在內,都不可能想像在中國本土與這支軍隊作戰。
2、中國具有強勁規模的核武器2期製造生產能力。所謂2期能力是來自美國核能研究中心的理論。他是指,在國家處於被大規模侵略的時期,依舊保存有一定的核武器生產製造規模。中國核武基地,多在西南。西北的深處腹地。而這里又是很難被短時間攻陷的地區。因此,除非使用毀滅手段,否則很難達到目的。
3、中國是具有一定戰爭經驗的國家。而且他多次與「世界聯軍」交戰。1950年韓戰,1961-1965中印戰爭(當時印度受到來自美,蘇,英,法,北約等支持)。1969-1986年中越戰爭(越南受到來自前蘇聯,華約等多達12個國家支持)。這些給中國製造了很好的抵禦戰爭機制。
4、中國擁有十分龐大的規模的國防生產體系。中國的國防體系目前僅僅是開展了不足15%。(中國造船能力每年150萬噸級,造飛機能力每年1200架。坦克生產力度為7000-9000輛僅此美國)而這主要因為中國為了避免導致前蘇聯的惡果。
5、中國海外人力資源豐厚。一旦遭到攻擊這些深處在美國以及世界的多個層次的華人,都會勢必起來。造成世界性質的華人戰爭。
6、中國科技力量發展能力很好。他們擁有自身完善的科技武器研究機構。雖然部分顯得老化僵硬,但是他的機制依舊可以在外力措施下被激活。
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朴:《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摘編)
6. 中國國防的歷史歷程是怎樣的
一、解放初期的凱歌行進期
新中國國防建設的第一個時期,是1949年到1964年的凱歌行進期。如果說國家經濟建設在1958年就結束了第一個黃金發展期而陷入了誤區,國防建設的指導在50年代末還難得地保持了相對比較清醒的認識,直至1964年以前還能在健康的道路上前進。
二、在曲折和動亂中艱難發展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免不了經歷曲折,國防事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從60年代中期起,中國國內出現了持續的政治動亂,我國的國防事業發展同樣出現了一個「馬鞍型」。
三、在改革開放中迎來大發展
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成就,通過天安門國慶閱兵的窗口也向國內外充分顯示出來。如1984年國慶35周年的閱兵中亮相的裝備大都已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一代以上。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的天安門閱兵時,亮相的新型坦克、裝甲車和各類導彈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已大幅縮小。
拓展資料:
國防,就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恐怖分子等,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國防,是一門求生學問,也是國家的防務,是指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
國防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服務於國家利益。丘吉爾有一句名言:「我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此言語中的國防直接關系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尊嚴、社會的發展。
現代國防又叫社會國防、大國防、全民國防,包括武裝建設、國防體制、軍事科技和工業、國防工程、軍事交通通信、人力動員、國防教育、國防法規諸多方面,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
從最高元首到每個公民,從軍事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意識形態都與之密切相關。現代國防以軍事力量為核心,還包括有關的非軍事力量;它重視國家的戰爭潛力,特別是戰時的動員效率;它還是以經濟和科技為主的綜合國力的競爭。
現代軍隊是知識和科技密集的武裝集團,強調質量建軍勝過「人海戰術」。和平時期國防的作用是威懾,要求不戰而勝;戰時國防的責任是實戰,目標是勝利。
7. 從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歷程分析軍事的作用
你只要看看每次中國戰敗後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及這些條約對於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狀態的影響就知道軍事的作用有多大了。你最好還是單獨搜每次帝國主義對華入侵的戰爭來分別分析的好。比如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等等
8. 簡述中國近代軍事歷史。
近代軍事史始於洋務運動。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及太平天國的打擊,清朝內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開始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
洋務派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建成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
其中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除此以外,還有福州船政局、天津機械製造廠等一系列軍用工業生產廠。
隨後的中法戰爭與甲午戰爭分別摧毀南洋艦隊與北洋艦隊,這也標志自強運動的失敗。
清末新政時,袁世凱在華北組建新建陸軍(即北洋軍),張之洞在南方組建自強軍。到清朝滅亡前夕,其陸軍可以號稱100萬,但大概只有60萬戰斗人員,其中只有17.5萬人是現代化的正規軍。並非所有新軍均效忠清廷,部分暗中支持革命軍。
北洋政府時期,有了陸軍、海軍、空軍,國民政府時期國民革命軍內部的將領和軍官由國民黨在廣州創設的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加以培養訓練,軍隊同時效忠國民黨和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的軍隊實現了現代化,陸軍組建了步兵、騎兵、炮兵、高射炮兵、裝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特種兵等多兵種合成部隊,深刻影響了我軍發展進程。
(8)經過近代史歷史中國怎麼做的在軍事上擴展閱讀:
重大事件:
1、小站練兵
小站練兵是指甲午戰爭之後袁世凱在天津小站以德國軍制為藍本,制訂了一套近代陸軍的組織編制、軍官任用和培養制度、訓練和教育制度、招募制度、糧餉制度等為內容的建軍方案。
小站練兵基本上摒棄了八旗、綠營和湘淮軍的舊制,注重武器裝備的近代化和標准化,強調實施新法訓練的嚴格性,成為中國近代陸軍的草創先河。
因其隊伍訓練營地在天津東南70里的一個鐵路站,位於天津至大沽站中間,故被稱小站練兵。
2、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作為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名聲之顯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黃埔軍校建立以來,以孫中山的「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以培養軍事與政治人才,組成以黃埔學生為骨乾的革命軍,實行武裝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完成國民大革命為目的。
一方面積極進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教育;一方面介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軍校採用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針,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
廣大黃埔師生在反帝反封建、爭取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9. 1/中國近代的發展開始於哪一歷史事件,在軍事和經濟方面有哪些發展
中國近代發展始於1840年鴉片戰爭,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開端。為了鞏固統治,清政治實施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一系列措施來發展近代工業和經濟,但都失敗了。清政府還花重金向西方購買四艘艦艇,組成我國第一支近代海軍方陣--北洋艦隊。但在後來的黃海大戰中全軍覆沒..........日本帝國主義通過1894年的黃海大戰、1939年的抗日戰爭打斷中國發展。我們應努力學習,勿忘國恥,數立起新時期青年的奮斗旗幟等等。以上僅供您參考!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