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岳飛是個將軍,在他的眼裡只有勝負,沒有爾虞我詐。只有忠孝兩全,沒有反復無常。所以,這也就是岳家軍,做事光明磊落,受百姓愛戴,能吃苦耐勞,經常打勝仗的主要原因。
就是因為岳飛太過耿直了,只會一味地做事,根本就不會揣摩別人的心思,所以,他在官場上並不能左右逢源,呼風喚雨。
要不怎麼可能有小人秦檜出風頭的機會。
可能大家不知道,岳飛每次出征打仗之前,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大有一番誓死殺掉金賊,一雪大宋恥辱的豪邁之情。而且他還振振有詞,出兵前都會大聲喊道:「帶領岳家軍,直搗黃龍穴,迎會宋欽宗,宋徽宗兩位皇帝。」
可是,這樣的人也是最讓宋高宗趙構擔心的。
若是大家熟悉北宋的歷史,就應該知道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故事。
趙匡胤也是一個武將,而且很有威望。趙匡胤就是在手下人的謀劃下,經過黃袍加身,奪了後周的權,當上的皇帝。
如今的岳飛,是不是也有趙匡胤當年的風頭?
也就是說岳飛若是想當皇帝,是不是也就是一句話的事。這是宋高宗趙構不得不考慮的,也是令他最為擔心的事情。
在南宋和金簽訂了《紹興和議》之後,武將對於趙構來說,基本上就沒有用了。就這樣趙構在秦檜的煽風點火之下,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岳飛給殺害了。
以上就是岳飛不得不死的大致原因。
B. 為什麼岳飛之死是宋史上必然之事呢
我們先來看看一下岳飛的簡歷,在探討岳飛的必然之死。
岳飛生於1103年,死於1142年,字鵬舉。河南湯陰縣人,南宋著名的抗金大將。
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可是,就岳飛這么一個戰功彪炳、名垂千古的人物,居然死莫名其妙。而且,是皇帝親自下詔處死。
所以岳飛的死就成為了宋朝必然之事.
C. 岳飛為何必須死,是不講政治釀成的悲劇
岳飛必須死的原因其實可以說是不講政治釀成的悲劇,但是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時的政治局勢,宋高宗趙構是岳飛的君主,岳飛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對這個國家和這個君主都是有益的,但是卻在當時被人們一直認為,岳飛必須死。其實是因為當時岳飛想要直接進行北伐,但是這對當時的君主宋高宗趙構其實是存在一定的隱患的,也許是岳飛沒有在意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但是宋高宗趙構認為是很嚴重的,所以在最後岳飛就只能死了。
可能岳飛這一介武夫,一直全心全意的為宋高宗趙構效勞,沒有發現君王對自己的信任也已經變了質,也沒有過多的防衛措施,所以之後也就輕而易舉的被設計死了。
D.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公元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命令賜死岳飛,一代名將殘死於風浪亭,時年39歲。岳飛為什麼被殺?我感到緣故原由原由是多方面的,不克不及果斷地將其全體緣故原由原由歸於秦檜和宋高宗身上。本日有興趣,就用我這卑劣之筆來寫一寫岳飛的死因,不到的地方望多多原諒。
太史狗有話要說:
宋高宗趙構相對不是一無可取的天子,從古到今很多人對他的懂得也有失偏頗。應該說他照樣極有遠見的,年青時,他已預感到了宋徽宗的不作為能夠會招致宋代的剎時瓦解。公然,起初的靖康之變印證了他的料想。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前夜,金國雄師兵臨汴梁城下,請求以王室宗親為質,宋徽宗30多個兒子竟然沒有一個敢前去,末了照樣趙構自動示威,取代大宋皇室到金國作了人質,當時的趙構才19歲。趙構文武雙全,在金國作人質的韶光里令金國君臣大為感慨,這才使得趙構起初能順遂返國。其膽識和盤算可見一斑。
從趙構的角度來看,在光復汴京前殺掉岳飛,相似「棄車保帥」的感化,就義一個將領,牢固大宋皇權。
但是,殺岳飛是一件「臟活」,本身不克不及親身動手,因而高宗和秦檜打了個默契球,讓秦檜來蒙受千古罵名,本身不過是落個忠奸不分的名聲,但位置仍然很牢固,各種伎倆註解,宋高宗的確是個智商爆表的天子。
從汗青的角度來看,趙構殺岳飛是不符合普世價值觀的,他踐踏糟踏忠良,背棄民族大義,終極落空同一中華的獨一機遇,以是,趙構也是昏庸的。汗青對趙構的評估紛歧,比擬中肯的說法是:趙構是一名略顯昏庸的天子!
E. 在歷史上是誰借刀殺人害死了岳飛,岳飛為什麼必須要死
岳飛,一個永遠活在中國人心中的民族英雄,他曲折的一生含冤而終,他精忠報國的精神,卓越的文學才華等等,都是值得後世研究的。
這也是為什麼岳飛墓前的跪像沒有趙構的原因了,因為,中華文明是以儒家為核心進行傳承的,儒家講究三綱五常,講究傳承,講究文明理性,講究井然有序,講究知恩圖報,這是數千年中華文明賴以傳承的基礎,中華大家庭九九歸一的核心。如果,承認趙構枉殺,趙構再跪岳飛,則天下大亂。因為天下是趙家的,岳飛只是趙構的一個臣子。趙構還是岳飛的貴人,是他的伯樂,是他的父母,秩序不能顛倒。
F.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小時候對岳飛故事的理解其實特別簡單。岳飛所向披靡,秦檜大奸大惡,宋高宗趙構昏庸無能。就這么簡單啊。
後來,稍大一點,發現不是這么回事,秦檜其實不重要,別看他跪在岳王墳前是千古罪人,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高宗趙構。
一、表面看,岳飛想迎回二聖,高宗無奈殺岳飛,其實不然。
讀史書讀得深一點,可能是這樣的一個印象,因為高宗怕岳飛直搗黃龍府,迎二聖還朝。那倆皇帝回來了,他怎樣辦啊?他就自毀長城把岳飛殺掉,以保住自己的皇位。其實根本不是這么回事。
二、事實上,迎「二聖」還朝,是高宗趙構自己提的。
岳飛也不是愣頭青,真的想把「二聖」迎回來把高宗給替了,他沒那麼傻。岳飛在有一次出兵的時候,給高宗趙構上的奏表裡面就特地寫了這么一筆叫「迎天眷還朝」,什麼意思啊?就是我只是把皇上的親戚給接回來,原來都說迎「二聖」,他特地改了一個詞叫天眷,這說明岳飛是有這個政治腦筋的。
就算欽宗回來了,對高宗趙構是不是就構成了地位上的威脅呢?如果你手裡沒有軍隊和朝臣的人事任免權的話,是威脅不到趙構的。難道宋高宗趙構不明白嗎?那為什麼他還是要堅持殺掉岳飛呢?
三、打仗打的是後勤糧草,當時財政艱困,能不能支持岳飛直搗黃龍府是個問題。
北宋是很富強的,最富的時候是宋神宗時代,一年收入大概是6000多萬貫,可是到兩宋交替兵荒馬亂的時候,中央政府的稅收已經只有1000萬貫。一直到12世紀的中期南宋政府歲入才恢復到6000萬貫的水平。可是你知道當時岳飛一年的軍費要多少?光這一支軍隊一年就要700萬貫,所以皇帝基本上是在家裡掃倉庫給他。
宋高宗是一個非常勤儉的皇帝,營造宮室沒有想像的那麼壯麗豪華,據說他那個宮殿的主殿經常換牌子,干什麼就換一個名字,因為沒有那麼多宮殿。
四、岳飛的性格,導致皇帝猜忌,這是其必須死的原因之一。
既然知道打不贏,那高宗趙構最主要的敵人是誰呢?恰恰不是徽欽二帝,也不是金兀術,而就是他岳飛本人。因為你那麼能打仗,你掌握了全國幾乎七分之五的兵馬,最後你要是還打贏了,你不當皇帝。誰當皇帝啊?
當然我們現在都覺得岳飛是忠臣啊,那背上刺了字的喲。高宗也寫了四個字「精忠岳飛」賜給他嘛。臨死的時候有人勸他反他都不反。他怎麼會是高宗最大的敵人?高宗也這么想過,有一次高宗說,這個岳飛還是個忠臣啊。秦檜就在旁邊說,對,岳飛是忠臣,我們太祖皇帝趙匡胤當年不也是後周的忠臣嗎?
換句話講,就算你岳飛不反,你掌握了全國七分之五的兵馬,將來如果你又拿下了故地,甚至迎回來了徽欽二帝的屍骨,如果你是這么一個聲名赫赫的人,你不反,你的弟兄都會讓你反。
大家又要說,岳飛不愛財,不近女色,深得名望,還能寫點詞,形象很好,士大夫階層也喜歡他。如果皇帝不信任,還可以奪兵權,何必要殺他呢?
很多當代的歷史學家在分析岳飛為什麼必須死的時候往往在強調岳飛的性格。岳飛這個人性格確實有點不好——特別倔。這種倔在皇上看來那就叫跋扈。下面具體講幾個例子。
1、岳飛跟高宗趙構之間有過蜜月期的。剛開始趙構覺得這小夥子太能幹了,親自把岳飛從很低級的武官提拔上來,提拔成節度使的時候,岳飛還不到30歲。岳飛還逢人就講,整個宋朝就兩個人30歲不到封節度使的,一個人是太祖,一個是我。這話哪能講呢,對不對?他就私下瞎講。
2、岳飛跟宋高宗第一次翻臉是在紹興七年。那年發生了一個什麼事?就是南宋四大名將之一的劉光世實在不願意打仗了,想把他的那支軍隊交給朝廷回家養老。當時高宗趙構說這個軍隊就交給岳飛。這樣的話岳飛就擁有了天下七分之五的兵力。趙構後來反悔了,怕岳飛哪天造反,無法控制。而岳飛這邊高興啊,天天在那兒謀劃我擁有了這么多軍隊,我應該怎麼收復故土,還我河山。
趙構反悔之後就跟他說:劉光世的軍隊不給你了,直屬中央了。岳飛就不高興了,要來要去要不到,於是一甩手不幹了。幹嘛去?直接回廬山,因為他老母親葬在廬山。到廬山閑住,管你朝廷怎麼喊我都不回去。趙構就給他寫了無數封激情四溢的信,一封一封飄向廬山,岳飛死活不搭理。後來趙構沒招了,就叫來了岳飛兩個老部下,一個叫李若虛,一個叫王貴,說你們倆到廬山去請他,請不下來,殺你們倆。這倆老部將就跑到廬山去見岳飛。岳飛剛開始還很強硬,李若虛最後跟他說了一句話:你真的以為能跟朝廷翻臉嗎?這一句話說完,岳飛大汗淋漓,立刻下山了。
下山之後向高宗承認錯誤,寫認錯書啊,說皇上您別生氣了。高宗說我沒生氣,我生啥氣,我要真生氣我就動你了。你知道我怎麼動你嗎?太祖皇帝有一句話叫「亂吾法者,唯有劍爾」。我不生氣,我要真生你氣就弄死你。這是兩個人第一次翻臉。
3、岳飛操心立太子,犯了擁兵者的大忌!
另外一次翻臉也是岳飛的性格問題。他老替皇上操心立太子的事情。趙構在揚州逃跑躲避金兵的時候,據說受到驚嚇,落下了類似於陽痿這樣的毛病,所以沒有後代。後來他在宮里養了宋太祖的兩個七世孫,一個叫趙伯琮,一個叫趙伯玖,作為備選的接班人,但很長時間也沒有冊立太子。
而岳飛就說你應該立那個趙伯琮為太子。岳飛還有點腦筋,不讓別人參與這個立太子的事。自己躲在船艙寫好了奏章,然後跑到那兒跟皇帝念。結果念的時候高宗就冷冷地看著他,突然一陣冷風刮來把那個奏章刮到地上,岳飛哆哆嗦嗦大汗淋漓。他也覺得這事做得太過分了。最後高宗就跟他說了,這種事哪是你這種掌兵權在外的武將該管的啊。如果你是文臣可能還是愛護國家,你一員武將說這話啥意思?
要知道立太子這件事情,在封建王朝的時候是天大的事情。說白了這叫炒期貨啊,你這個時候說立趙伯琮當太子,他當上皇帝之後,你就有擁立之功。所以過去在誰當太子這個問題上是宮禁當中最嚴肅、最碰不得的一個話題。
岳飛性格確實有問題,可是岳飛的性格問題真的又能導致他被殺嗎?還不至於!因為宋代畢竟是一個對士大夫很好的一個政權,為什麼還是要殺呢,把軍權剝奪不就可以了嗎?這就又得說到宋代的政治。
五、失去彈性的宋代政治—— 這是岳飛必須死的根本原因。
宋代政治在北宋仁宗時就完成了士大夫階層的覺醒。剛開始的時候,宋太宗也像唐太宗一樣,一看這么多舉子來應試,他就感覺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都為我所用。可是再往後,就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叫「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這個時候士大夫的力量就開始成為朝廷上的主導力量,但同時又暴露出了中國人的一個缺陷,就是士大夫凡事基於意氣,認死理,搞黨爭。最典型的就是王安石變法,兩派士大夫那真是有你沒我。咱倆不談是非,咱倆就談派系,你只要不是我這邊的你干什麼都錯。王安石變法失敗後,司馬光上台第一天就把所有的新法盡廢。當時王安石在南京說有些法明顯是有功效的,為什麼也要廢掉呢?這已經不是什麼具體的政策之爭了。
王安石變法之後,宋朝翻過來掉過去就是搞黨爭,這派上台,那一派就徹底踩下,那一派上台,這一派就徹底踩倒。所以整個宋代的政治就是一個失去了彈性的政治。
那麼到了高宗趙構和岳飛的那個時候,這個彈性變得非常脆弱。當時朝廷上只有兩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戰。主和派一定是漢奸嗎?不一定,就是圍繞在秦檜路線周圍的那一群士大夫。至於主戰派是不是一定全是抗金名將,全是謀國的板盪之臣呢?也不一定。
在中國古代政治當中,真正敢跳出來說我主和的人,不僅要有政治智慧,而且要有道德擔當。這個擔當往往皇帝本人都沒有。你像明代的崇禎皇帝,其實到最後也想跟後金談判,剛派人私下去談,結果風聲就漏掉了,他就只好把這個人殺掉。皇帝也不敢當主和派。
回到岳飛。既然國家的大計已定,我們要跟金國談和,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那就要讓主戰派閉嘴。只有殺岳飛,其他人就都老實了。當時韓世忠已經開始閉門思過了,殺他沒有用。主和還是不能成為國家的大政方針。「爭國是」成為當時宋代政治缺乏彈性的一個最終結果。所以岳飛必須死。
G. 中國歷史上令人寒心的一樁罪行: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1、岳飛擁兵自重,惹怒皇帝
北宋建立的時候,趙匡胤就杯酒釋兵權,在軍隊搞三權分立,目的就是防止「陳橋兵變」的再度發生,防止武將擁兵自重、割據一方。整個宋朝,都沒有出現唐朝式的藩鎮割據、軍閥林立,但是,卻造成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局面,因此,軍事積弱成為宋朝的象徵。
岳飛帶兵,把南宋皇家的軍隊帶成了「岳家軍」,並在戰場上多次建功,收復失地,威風八面。縱使岳飛無反叛割據之心,但卻有條件來反叛割據。在趙構心中,對岳飛真的是喜憂參半,又愛又恨。
2、岳飛干涉國政,震怒皇帝
岳飛一心想要收復北方,還要迎回欽徽二帝,以建立大功業。趙構雖口口聲聲說要雪恥等等,但其顯然並不想迎回二帝。雖沒有前車之鑒,但卻有後來明英宗故事。皇帝的心思真的是很難猜啊。
一旦岳飛真的迎回二帝,恐怕趙構的日子不好過啊!
3、岳飛違抗皇命,激怒皇帝
趙構在沒當上皇帝之前就與金人打交道,知道金人軍事上的厲害。在北宋滅亡之際,他一直往南逃,一路上歷經千辛萬苦。也許是金人給他的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因此,趙構一直不想開戰,如果能議和就議和,哪怕是進貢也好,最壞的結果就是不要開戰。
岳飛卻一直認為自己能打仗,殊不知,皇帝的心思太難猜了!
4、岳飛干預立儲,觸怒皇帝
歷來皇家立儲之事非同小可,外臣不能隨便干預。可惜岳飛心太急,本來為國著想,孰料正中趙構的隱疾,皇帝豈能饒他。
趙構年青時身體強壯,也是小有武功在身,去金營當人質的時候,都被懷疑不是王子,因為太強壯了。但是,在南逃過程中,吃盡了苦頭,落下了一個病,那就是——陽痿或者少精,總之,未能生育,沒有子女。但趙構並不甘心,一直廣找名醫,想要治好這個病。
岳飛這個時候要立儲,豈不是正觸到了皇帝的逆鱗?
可見,岳飛雖然忠於社稷、百姓,卻惹了皇帝,趙構本身就是想殺岳飛的。秦檜又起了高級幫凶的作用,出謀劃策,因此可以說趙構、秦檜共同殺害了岳飛
H. 岳飛為什麼必須死 羅輯思維
岳飛太厲害把金國打怕了,金國向宋國主和派施壓;主和派怕金國,所以向皇帝說岳飛不老實;皇帝聽主和派,覺得岳飛不老實;岳飛覺得皇帝不對,所以不太配合;於是皇帝想殺他,主和派想殺他,敵國也想殺他,他是必死無疑。
I. 為什麼岳飛必須死
1142年1月,宋高宗趙構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一代名將岳飛冤殺,年僅39歲。
岳飛少年寡言,英勇異常,岳母於其背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字,期盼他能夠報效國家。而且岳飛也不負期望,一生收復山河,抵禦外敵。「風波亭」禍事,堪稱千古奇冤。
然而,岳飛雖然戰功赫赫,但是手握數十萬岳家軍,更是多次不顧皇權,不聽趙構的旨意,這才引來了殺身之禍。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其實從現在的職場策略來分析,岳飛雖有戰功,但是縱觀岳飛一生,他必須要死。
一、性情耿直,典型「政治白痴」
岳飛雖然精通文武,但是畢竟是一介武將,不善政治權謀,不懂皇帝的心思。但是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岳飛一心「迎回二聖」,想要收復山河,但是在當時的皇帝趙構看來,我才是皇帝啊,你迎回了二聖,那我算什麼?
客氣的說,岳飛是政治白痴,不客氣的說,那就是情商低下的莽夫。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二、手握大軍,威脅皇帝
岳飛手握數十萬岳家軍,在軍中,他的個人威望實際已經高過了趙構的皇威,而且最要命的是,岳飛還不聽趙構的話呀,對於皇帝來說,這就是絕對的威脅,你說趙構還能容得了岳飛嗎?
三、為人臣子卻過度干涉皇權
古往今來,為人臣子,最忌諱的就是參與皇儲之爭,特別是軍事將領,一旦參與便很難善其身。但是岳飛卻不管這些,他曾經兩次上疏趙構立太子,但是趙構並無子嗣,僅僅有兩個養子,這就更加惡化了君臣關系。
所以從以上分析,岳飛必須要死。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職場上,岳飛這樣的人對公司絕對忠誠,工作能力突出,但是就算是辛辛苦苦工作一輩子,也是沒有辦法走向職場高峰的。
這類人情商低下,不把老闆放在眼裡,不懂老闆的心思,只顧一意孤行拼業績,並且還擅自干涉老闆的權利。另外也不和同事搞好關系,最終只落得老闆不放心,同事不和的下場。
就算你工作能力再突出,幹得有多優秀,最後也只是一個小職員,在哪家公司都沒有出頭之日的。
執古之道,御今之有,讀懂歷史,玩轉職場。請關注【青梅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