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山下鄉」是怎麼回事,有什麼時代特色,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
文革時期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中去,屏棄傳統教學,過分提高實踐作用的政治運動。所有適齡青年除了當兵以外,基本上都屬於徵召范圍。
知青上山下鄉源起蘇聯
蘇聯在1954年大規模墾荒運動中,改變了過去移民開荒的辦法,而以城市青年為墾荒主體,兩年裡一共動員了27萬城市青年移民墾荒。此舉既解決了糧食短缺,又解決了城市青年就業問題。
而在1955年4月,團中央代表團訪蘇時了解到到了蘇聯的城市青年移民墾荒運動,回來後就向黨中央匯報了蘇聯的做法,認為「從城市中動員年輕力壯、有文化的青年去參加墾荒工作是有好處的,也是今後解決城市中不能升學和無職業青年就業問題的一個辦法」。這個意見得到毛澤東的首肯。
1955年8月,北京60名青年率先組織志願墾荒隊,在黑龍江省蘿北縣開墾出1200畝荒地,第二年生產了13.5萬公斤糧食、30萬公斤蔬菜,還蓋起了宿舍和食堂。隨後北京第二批、第三批青年志願墾荒隊以及河北、山東的2000多名青年,也以志願墾荒隊員的身份來到蘿北縣。上海青年則要求去淮北開荒種糧。
在北京、上海的影響下,1955年、1956年,浙江青年去開發新疆、廣州青年去開發海南、江蘇和四川的青年去開發青海,從而奏響了城市青年上山下鄉的序幕.
而知青下鄉從開始的時候實踐活動逐步演變成了後來的浩大的政治運動,對社會的發展有了一定的影響.
❷ 知青下鄉是什麼時候
知青下鄉是1950年代開始到文化大革命結束。
自願或被迫從城市下放到農村做農民的年輕人,這些人中大多數人實際上只獲得初或高中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解決城市中的就業問題,從50年代中開始就組織將城市中的年輕人移居到農村,尤其是邊遠的農村地區建立農場。
1955年提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成為後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口號。從這一年開始共青團開始組織農場,鼓勵和組織年輕人參加墾荒運動。1962年開始有人提出要將上山下鄉運動全國化地組織起來,1964年,中共中央為此特別設立了一個領導小組。
下鄉知青詳細歷史
1955年,河南省郟縣大李庄鄉有一批中學和高中畢業生回鄉參加農業合作化運動,報上發表了《在一個鄉里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報道了這個鄉的事。毛主席讀了很興奮,親筆寫了按語:「一切可以到農村中去工作的這樣的知識分子,應當高興的到那裡去。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1955年8月9日,北京第一支青年志願墾荒隊奔赴北大荒蘿北縣,建立了北大荒「北京庄」。發起人是揚華、李秉衡等。小學畢業的河北省臨西縣的呂玉蘭,回鄉建立了第一個合作社,15歲就當了社長,是全國最年輕的合作社社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下鄉知青
❸ 知青上山下鄉的大歷史背景是什麼樣子的
「上山下鄉」一詞最早見於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這個概念,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鄉開始的標志。真正意義上的上山下鄉始於1955年,(為縮小城鄉差距),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楊華、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團北京市委提出到邊疆區墾荒,11月份獲得北京團市委的批准與鼓勵,隨後引起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和邊疆墾荒的熱潮,毛主席發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國政府組織大量城市「知識青年」離開城市,在農村定居和勞動的群眾路線運動。
❹ 建國後掀起的以知青上山下鄉為標志的移民潮出現的背景是什麼
把知青上山下鄉歸入「移民潮」,值得商榷。移民,通常是舉家搬遷,且不再返回原居住地。而知青下鄉,通常是孤身一人、最多待上弟弟或妹妹;而且在下鄉時間大都少於10年,其後返回原居住城市。
❺ 知青上山下鄉在什麼時候發生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文章引述了maozhuxi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隨即開展了全國范圍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活動——1968年當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屆學生,後來被稱為「老三屆」),幾乎全部前往農村.wenge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總人數達到1600多萬人,共有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來到了鄉村.這是人類現代歷史上罕見的從城市到鄉村的人口大遷移.全國城市居民家庭中,幾乎沒有一家不和「知青」下鄉聯系在一起.
❻ 知青下鄉是什麼歷史時期的是
發端於20世紀50年代初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伴隨著共和國坎坷的步伐,走過了它興衰跌宕的歷程。至70年代末結束時,已有近1800萬城鎮知青被下放到農村。它不僅改變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還牽動了億萬城鄉居民的切身利益。
❼ 上山下鄉是哪一年開始、哪一年結束
從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真正意義上的上山下鄉始於1955年,(為縮小城鄉差距),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楊華、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團北京市委提出到邊疆區墾荒,11月份獲得北京團市委的批准與鼓勵,隨後引起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和邊疆墾荒的熱潮。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與世界經濟的發展背道而馳,是中國政治、經濟非正常發展的產物。1978年10月,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提出要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業問題。1979年後,大批的知識青年陸陸續續返回城市,歷時20餘年的上山下鄉運動逐步結束。
(7)知青上山下鄉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發生的擴展閱讀
「上山下鄉」的「知青」當中,大部分是到農村「插隊落戶」,但還有一部分雖然也是務農,過的卻是「生產建設兵團」的准軍事化生活,他們的狀況與 「插隊知青」有很大不同。
「上山下鄉運動」前期,全國各地組建了許多「生產建設兵團」,有一大批「知青」到這些「生產建設兵團」參加「屯墾」。「生產建設兵團」雖有「屯墾」的功能,但卻非正規軍隊,它同時兼具安排城市失業青年就業和備戰的目的。
❽ 知青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
知青下鄉是1968年12月開始,1978年10月結束。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解決城市中的就業問題,從50年代中開始就組織將城市中的年輕人移居到農村,尤其是邊遠的農村地區建立農場。
進入70年代以後,國家開始允許知識青年以招工、考試、病退、頂職、獨生子女、身邊無人、工農兵學員等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名義逐步返回城市。1978年10月,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決定停止上山下鄉運動,並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業問題。
詳細介紹:
知青,顧名思義,就是對知識青年的簡稱。新中國剛剛成立那會兒,有大批的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青年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而知青下鄉就是那個時候產生的。知青下鄉插隊從1950年代開始,一直持續到1977年文化大革命結束,恢復高考之後才結束。
那些從城市被下放到農村的年輕人有些是自願的,有些也是被形勢所迫。他們這些人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基本上都接受過不同程度的文化教育。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已經陸陸續續的有城市的年輕人,自發或有組織的到農村去生活。許多知識青年在號召下,自發的去上山下鄉,在山上墾荒,在農村地區建立農場。
❾ 知青下鄉的時代背景是怎樣的又是受什麼的影響。反正詳盡介紹下吧
因為下鄉是別無選擇。由於家庭影響升學不能,就業無門,呆在家裡吃閑飯吧,那要到哪年哪月?再說娘老爹也養不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特殊的歷史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條特殊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有寶貴青春的荒廢,有美好理想的破滅,有生活信心的動搖,更有一代知青的奮斗業績。在國家最艱難的歲月,是他們同當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支撐著共和國大廈。較之後來的青年,他們更多一些對人生艱辛的領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勞的品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單純字面上的含義,而是那段特殊經歷賦予他們的一種「資格」。 我是青幫二當家,望採納
❿ 上山下鄉是哪一年開始
上山下鄉是1955年8月9日開始的。
真正意義上的上山下鄉始於1955年,(為了緩解城市就業壓力),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楊華、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團北京市委提出到邊疆區墾荒,11月份獲得北京市團委的批准與鼓勵,隨後引起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和邊疆墾荒的熱潮。
發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國政府組織大量城市「知識青年」離開城市,在農村定居和勞動的群眾路線運動。
背景
上山下鄉有兩大模式:農場(包括兵團、幹校)和插隊。與農場模式不同:插隊屬於集體所有制,無需政審體檢等手續,也沒有嚴格的名額限制(赴邊疆除外),顧名思義就是安插在農村生產隊,和普通社員一樣掙工分、分紅分口糧。
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鄉以農場模式為主。因文革造成了中學生滯留學校,到1968年中國出現了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六屆初、高中學生(即「老三屆」)一起畢業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