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靈璧有多少歷史

靈璧有多少歷史

發布時間:2022-02-11 22:42:31

『壹』 靈璧縣下樓鎮庄圩村有多少年歷史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1

『貳』 靈璧站的歷史

靈璧縣火車站站房增加跨線人行天橋事宜在先後得到市鐵辦、宿淮鐵路公司和上海鐵路局的認可後,副縣長耿冬木、縣發改委主任馬祥文於9月12日到中鐵第五勘探設計院與院領導進行銜接。近期,鐵五院將給我縣提出二個或三個設計方案,由縣委、縣政府組織專家論證,確定最佳方案。
待確定最佳設計方案後,我委將提請上海鐵路局,由上海鐵路局轉報國家鐵路部,經鐵路部審批同意後,我縣即可啟動火車跨線人行天橋建設工作宿州——淮安鐵路西起津浦鐵路宿州市符離集站,經靈璧、泗縣、宿遷、泗陽,至江蘇淮安袁北站與新長鐵路接軌,正線全長210公里,其中宿州市境內113公里,項目總投資52.8億元,泗縣段25公里,總投資8億元。鐵路預計於2013年8月底9月初基本完工,之後進入全面調試和試通車階段,
2013年12月30日8時,首趟宿州市符離集站開往淮安市袁北站的55015次貨物列車開行,標志著宿淮鐵路正式開通運營。
2014年12月10日首趟由徐州開往南通方向的K8599次列車標志著宿淮鐵路正式開通客運。

『叄』 靈璧歷史

靈璧縣位於安徽省東北部,縣境東臨泗縣,西連宿州市埇橋區,南接蚌埠市固鎮、五河兩縣,北於江蘇省銅山、睢寧兩縣接壤,南北長82千米,東西寬36千米,靈璧縣地勢低平,地形為北高南低,呈西北東南傾斜。海拔27-18.5米,一般多在20米左右,地貌特徵為「大平小不平」,平原面積占總面積的89.6%。
靈璧縣轄13個鎮、6個鄉:靈城鎮、韋集鎮、黃灣鎮、婁庄鎮、楊疃鎮、尹集鎮,澮溝鎮、尤集鎮、下樓鎮、朝陽鎮、漁溝鎮、高樓鎮、馮廟鎮、向陽鄉、朱集鄉、大路鄉、大廟鄉、禪堂鄉、虞姬鄉.

靈璧石產地靈璧縣,漢為 、夏丘等縣地,屬沛郡。後漢屬沛國、下邳國(今江蘇徐州沛縣、邳州市)。北周改夏丘為晉陵縣,隋復名夏丘,司下邳郡。唐省夏丘縣入虹縣,屬宿州。 <宋史·地理志> :元右元年(1086)析虹縣之零壁鎮置零壁縣,政和七年(1117)改零壁為靈璧。元屬歸德府宿州。明清屬鳳陽府宿州。 靈璧,除<明史>外,各史均作「靈璧」。如<史記·項羽本記> :項羽大破漢軍,「追擊至靈璧東」。《清史稿·地理志》:靈璧縣「本虹縣靈璧鎮,宋始置縣」。乾隆《靈璧縣志》:舊名「零壁」,因縣產磬石而「神之」,改名為「靈璧」。 <名勝志>亦載,靈璧縣產磬石「珍之如璧」,故名。
靈璧建縣,有所反復。<宋史·地理志>:元右元年(1086)始置零壁縣,當年七月即廢去。元右七年(1092)再擬建縣之際,蘇軾曾持異議,事見《蘇東坡集·奏議集》。當時蘇軾新任兵部尚書,建立新縣屬「兵部所管」。蘇軾視察宿州,得悉「乞改零壁鎮為縣」,乃是「本鎮豪民靳琮等私自為計」,並以自籌置縣費用,毋須撥支公款為由,取得朝廷批准。但所謂「自備錢物」,其實是向百姓攤派,「深為不便」。預計建縣「用錢四千五十餘貫」,只徵收半數稍多,「其餘未納錢數」難以催納。「縱使盡行催納」,也不夠實際開支。如今縣署已興工構築,「恐維中輟」。為此,蘇軾建議:停建宿州外城,從一萬貫建城經費中撥出款項,用於靈璧建縣,不再向百姓徵收錢物,「未納到錢數」,均予「放免」。由此可見,蘇軾辦事公正,頗能體恤民間疾苦。
靈璧縣舊城久圮,明弘治八年(1495)始築土城。正德六年(1511)重建,周圍六里許,開四門:東鹿鳴門;南對懷遠荊山,名為望荊門;西有鳳凰山,名為鳳儀門,北向磬石山,名為來璧門。縣城北倚龍車山,山麓有瀏清、壇西,白蓮等湖。龍車山東北三注山,有雲洞、蜘蛛洞 。鳳凰山在城西北五里。鹿鳴山今司泗縣。山均低矮,是平原丘陵。
靈璧東北有潼河,潼河北岸有潼郡,因北魏臨潼郡故城而名。潼郡是否即秦漢取慮縣故城,前人有爭議。《方輿紀要》:「取慮城,(虹)縣北百二十里,漢縣,屬沛郡」,「後魏(即北魏)亦日取慮縣,置臨潼郡。」這是說,臨潼郡治即取慮縣城城。乾隆《江南通志》以為非是,在《辨訛》中指出:「舊志謂取慮漢縣,後魏置臨潼郡,」「在虹縣(今泗縣)北一百二十里。」「按:虹縣北六十里睢寧縣(今屬江蘇),取慮既在虹縣北一百二十里,尚得謂虹縣地乎?」「又按:臨潼故城在今靈璧縣東北七十里。金志元光初,議於靈璧縣潼城鎮設倉都監,是也。而取慮又在臨潼東北,屬睢寧界。」此說以為取慮縣故城不在泗縣,更不在靈璧。唐人李賢等注《後傳書》,也以為取慮故城在睢寧。《後漢書·陶謙傳》:曹操與陶謙作戰,「過拔取慮」。註:「取慮,音秋閭,屬下邳郡,故城在今泗州下邳縣西南。」下邳縣故城在今江蘇邳縣東,其西南即是睢寧縣境。
舊時靈璧縣境南北狹長,北界抵黃河故道,南界在淮河之濱,包括今固鎮縣地,與懷遠縣接壤。城北六十里有睢水 東流,俗稱小河,是項羽大敗漢軍處。 <水經·睢水注> :「睢水又東逕彭城郡之靈璧東,東南流。項羽敗漢王於靈璧東,即此處也。」
靈璧縣
《通鑒紀事本未·高帝滅楚》 :漢高祖三年(前204),劉邦佔領彭城,項羽率精兵三萬來戰,「大破漢軍」,漢卒淹死於谷水、泗水者「十萬餘人」。楚軍「又迫擊至靈璧東睢水上」,漢兵「十餘萬人皆入睢水,水為之不流」。劉邦陷入重圍,幸而大風驟起,飛沙走石,才「與數十騎遁去」。縣志記載傳說:劉邦見楚軍追來,藏匿於枯井,坐騎隱入於山洞。追兵過後,坐騎將韁繩垂入枯井,救出劉邦。後人稱此井為「垂韁井」,在靈璧城北七十里。五河縣也有類似傳說。楚漢戰場「靈璧」,不是今靈璧縣城,而是另一地名。《元和郡縣志》在宿州苻離縣下註:「靈璧故城,在(苻離)縣東北九十里。」苻離縣故城在今宿城北苻離集。今靈璧縣城在苻離集東偏南,而不在東北。光緒<宿州志> :「宋元右時復置於宿州之東者,乃今之靈璧縣,非古地靈璧也」。靈璧縣城近汴水,古靈璧則近睢水。 <靈璧縣志> :城西北七十里三村集有霸王城,是項羽軍壘,附近有「吹簫台」,又名「散楚台」。漢高祖五年(前202),距項羽大破漢軍、劉邦落荒逃遁僅兩年,形勢急轉直下,霸王被圍於垓下,聞「四面楚歌」,以為劉邦已盡得楚地,大勢已去,悲歌泣下,突圍逃奔,全軍覆沒。但垓下決戰,主戰場不在靈璧縣城西北七十里,而在靈璧縣東南地區。垓下聚在漢 縣,古 水(今沱河)之濱,即今固鎮縣濠城集。縣志所記「散楚台」,屬於傳說;若有所依據,只能是外圍戰場。
靈城城東十五里,與泗縣接界外有虞姬墓,至今墓碑尚存,額刻「巾幗千秋」四字。舊有聯語:「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姬耶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此墓出自「霸王別姬」故事。項羽軍壁垓下,陷入重圍,「兵少糧盡」,憂心忡忡,夜飯帳中,面對美人虞姬、駿馬烏雅,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王歌罷而泣,虞姬歌而和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史記正記>引<楚漢春秋>所載虞姬歌詞:
漢兵已略地,田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靈璧縣
虞姬歌罷,拔劍自刎;項羽突圍,倉惶南走。成語「拔山蓋世」、「霸王別姬」、「四面楚歌」均由此而來。虞姬墓不止一處。《史記正義》引<括地誌> :「虞姬在濠州定遠縣東六十里,長老傳雲項羽美人冢也。」定遠虞姬墓,又稱嗟虞墩。北宋熙寧四年(1071),蘇軾赴杭州就任通判,途中作《濠州七絕》,其一為《虞姬墓》:
帳下佳人拭泗痕,門前壯士氣如雲。倉黃不負君王意,只有虞姬與鄭君。 蘇軾之詩作於濠州定遠。鄭君,指項羽忠臣鄭榮,被漢軍俘獲而堅貞不屈。劉邦欲考察被俘楚臣是否戀舊主,均令改名為「籍」(項羽又名項籍),唯獨鄭榮拒絕,因此被逐。蘇軾之北蘇轍,亦有《虞姬墓》詩,記詠黥布叛楚投漢,范增受項羽疑忌而離去,霸王成為孤家寡人,只有虞姬與之共患難:
布叛增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今窮。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
靈璧虞姬墓,有南宋詩人范成大題詠,范成大出使金國,途經泗州、宿州,有詩多首,其一為《虞姬墓》,詩人自 註:墓「在虹縣(今泗縣)下馬鋪北三十七里」,即今靈璧虞姬墓。詩雲:劉項家人總可憐,英雄無策庇嬋娟。戚姬葬處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肆』 靈璧石歷史是什麼

靈璧石的開發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尚書?禹貢》載「泗濱浮磬」;殷商時期有靈璧石雕制宮廷樂器——虎紋石磬的記載;《晉書》載:「皇帝勒令鎮西將軍謝尚來靈璧采磬石以備大樂江左……。」
靈璧石的收藏和賞玩稱得上是盛名久享。自古以來,有名的藏石家無不藏有靈璧珍品,有文獻記載的就有蘇軾的「小蓬萊」、范成大的「小峨嵋」、趙孟頫的「五老峰」。風流帝王李煜鍾愛「靈璧研山」;宋徽宗還為常把玩的一枚靈璧小峰題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命人鐫於峰側,並鈐御印。明人文震亨撰寫《長物志》,也有「石以靈璧為上」的評判。明朝王守謙《靈璧石考》一文稱:「海內王元美(世貞)之祗園、董元宰(其昌)之戲鴻堂、朱蘭嵎(之藩)之柳浪居、米友石(萬鍾)之勺園、王百A(穉登)之南有堂、曾蓮生之香醉居、劉際明之吾石齋、劉人龍之夢覺軒、彭政之嗇室,清玩充斥,而皆以靈璧石作供。」
歷史上對靈璧石曾有兩次較大規模的開掘和收藏。一次是北宋中後期,先是當地人採石築園,或為清供,經蘇軾、米芾等稱揚,名聲愈噪,直到徽宗修築艮岳石,達到高潮。此後少有人問津,直到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御史張鴻來靈璧覓石,於雨後在山澗溝壑中採得幾方,以此為端,又開始了一輪挖坑取石的熱潮。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形成的收藏熱則是有史以來的第三次。

『伍』 靈璧大吳庄有多少年歷史

靈璧大吳庄有1000年的歷史,相傳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經存在。

『陸』 靈璧一中有多少年歷史了

靈璧縣第一中學靈璧縣第一中學,簡稱靈璧一中,坐落於歷史古城安徽省靈璧縣。是一所完全中學。
靈璧縣第一中學是省級示範高中、省級綠色學校、省級文明單位、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範學校。在校學生近萬名,在崗教職工368人。其中有高級教師68人,中級教師87人,國家級模範教師、優秀教師3人,省級師德標兵、優秀教師2人,省教壇新星2人,市教壇新星5人,市模範教師、優秀教師22人。基礎設施齊全,辦學條件優良,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範學校」、安徽省安全文明小區示範點、「安徽省電教一類達標學校」、市級「文明單位標兵」、「花園式單位」、「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擁有校園網、塑膠籃球場、塑膠田徑運動場、電子監控系統和多媒體地理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
靈璧一中歷來注重素質教育,自建校至今,已涌現出了2個省高考狀元,9個市高考狀元,為北大、清華輸送了22人。2005年高考,靈璧一中耿泉同學以688分的高分榮登全省理科狀元寶座,趙誠同學以648分榮獲全省文科第二名、市文科第一名。王韻涵同學名列省理科第三名。2006年高考,靈璧一中再傳捷報,本科上線1370人(不含藝體),佔全縣8所完中本科上線總數2613的53%。600分以上102人,應屆考生田正陽以689分獲市理科狀元,位列全省第8名。

『柒』 靈壁縣人口有多少

靈璧縣,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別稱霸王城、石都。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東臨泗縣,西連宿州市埇橋區,南接蚌埠市固鎮、五河兩縣,北與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睢寧接壤。總面積2054平方千米。
靈璧境內有石如璧,故名 「靈璧」。截至2015年,靈璧縣下轄13鎮、6鄉,總人口127.94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2.4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0.7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5.9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5.79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9.5:32.5:38.0。人均生產總值17115元(摺合2019美元)。[1][2]
靈璧有楚漢相爭的垓下古戰場,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鍾馗故里、中國觀賞石之鄉、中華奇石的主產區,靈璧石被譽為中國四大觀賞石(靈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之首。素有「虞姬、奇石、鍾馗畫,靈璧三絕甲天下」之譽。
中文名稱
靈璧縣
外文名稱
Lingbi County
別名
霸王城、石都
行政區類別

下轄地區
13個鎮、6個鄉
政府駐地
靈城鎮鍾靈大道1號
電話區號
0557
郵政區碼
234200
地理位置
安徽東北部
面積
2054平方千米
人口
127.94萬人(2015年)
方言
靈璧話
氣候條件
溫帶季風性氣候
著名景點
虞姬墓、垓下古戰場、靈璧奇石公園、靈璧磐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火車站
靈璧站
車牌代碼
皖L
行政代碼
341323

『捌』 安徽宿州有那些歷史

安徽宿州歷史沿革:

宿州市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薈萃,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這里繁衍生息。

1、春秋戰國時期:

又有宿國、蕭國、徐國等小諸侯國。

2、秦朝一統後:

地屬泗縣郡、碭郡,置有苻離縣、蘄縣、相縣、取慮、銍縣、僮縣等縣。

3、西漢時期:

西漢高祖五年,革碭郡為梁國,設碭縣。王莽新朝始建國元年,改碭縣為節碭縣,改苻離縣為符合縣。不久復原稱。更始帝更始三年,封劉秀為蕭王。

4、東漢時期:

東漢章帝建初四年,遷梁國於下邑,碭縣屬之。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析沛國置譙郡,以的「邑、相城、苻離等縣屬沛國,以銍縣、蘄縣等縣屬譙郡。

5、三國時期:

三國魏明帝太和三年,追封曹熊為蕭王,稱蕭國。太和六年國除。青龍二年,復置蕭縣,屬豫州譙郡。景初二年,分沛國置汝陰郡,陽城廢。

6、魏晉南北朝時期:

西晉惠帝無康五年碭山並入下邑縣。東晉建武元年,蕭縣屬沛郡,郡治由相縣徙於蕭。穆帝昇平元年,沛郡、譙郡陷於前燕。太和五年,燕滅,宿地盡入前秦。大元九年,東晉北伐,夏宿地。義熙七年,泗縣地屬南兗州,治夏丘。

南北朝北魏孝昌二年,廢下邑,置場郡,下設碭縣、安陽兩縣。東魏武定六年,改夏丘縣為晉陵縣,旋又改名泗州。北齊天保七年,改蕭縣為承高縣,屬徐州彭城郡。

7、唐朝時期:

唐高祖武德四年,析夏丘縣置虹縣;武德六年夏丘縣入虹縣,夏丘縣廢。唐太宗貞觀八年,虹縣屬泗州。唐憲宗元和四年,置宿州,治虹縣,轄苻離縣、蘄縣和虹縣;元和九年,亳州屬臨渙縣劃入宿州。唐文宗太和三年,宿州廢;太和七年復置宿州,遷治今埇橋區。唐昭宗光化四年,於碭山縣置輝州、碭山縣屬之。

8、宋朝時期:

北宋開寶五年(972年),宿州為保靖軍節度,屬淮南路。熙寧五年(1072年),屬淮南東路。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析虹縣屬零壁鎮巡檢司置零璧縣,隸宿州。政和七年(1117年),改縣名零璧為「靈璧」。

9、元朝時期:

元憲宗七年(1257年),遷回舊治。至元二年(1265年),廢蘄縣、臨渙、苻離三縣入宿州。廢蕭縣、永固縣入徐州。因碭山縣屢遭水患,人口稀少廢入單縣。至元三年復置碭山縣,屬濟州。至元四年,撥宿州屬之靈璧縣歸泗州。

至元十二年,復置蕭縣,屬河南行省歸德府。至元十三年,撥泗州屬虹縣入宿州。至元十七年復撥虹縣屬泗州,靈璧屬宿州。泰定元年(1324年),黃河行故汴渠仍與徐州泗水合,至清口入淮。宿州汴渠湮沒,埇橋亦廢。

10、明朝時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宿州屬臨濠府,七年屬鳳陽府。洪武十二年(1379年),蕭縣、碭山縣屬南直隸徐州。

11、清朝時期:

清順治十八年,宿州屬江南左布政使,以宿州之靈璧屬鳳陽。雍正三年,升泗州為直隸州。雍正十一年,碭山縣、蕭縣屬江蘇省徐州府。乾隆四十二年,遷泗州於虹縣,並虹縣入泗州,初稱泗虹州,後為泗州,原虹縣降為虹鄉。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12月16日宿州光復。

(8)靈璧有多少歷史擴展閱讀:

宿州歷史文化發展: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宿州市境內繁衍生息。

春秋戰國時期,又有宿國、蕭國、徐國等小諸侯國,秦漢設立蘄縣。隋大業年間,通濟渠(汴水)開通,古城宿州隨著汴水漕運的興盛逐步發展起來。

唐憲宗元和四年始置宿州,千餘年間,宿州一直是歷代州府的治所,史稱這里「扼汴水咽喉,當南北要沖」為「百戰之道」。

秦末,中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在宿州揭竿而起。楚漢相爭,垓下之戰,霸王別姬在此發生。

南宋時期,這里又是張浚、韓世忠抵禦外侮、抗擊金兵的「戎馬之郊」。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四師在宿州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解放戰爭時期,劉、鄧、陳、粟指揮的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在宿州開辟了淮海戰役的主戰場,扭轉了內戰的形勢,奠定了渡江戰役的勝敗。

參考資料:網路-宿州

『玖』 靈壁有哪些歷史特色采

向有「天下奇石第一」稱譽的安徽省靈壁縣,地處淮北偏東南的淮河流域。歷史上長期受水旱蝗災襲擾。舊《靈壁縣志》載:居民「歲歲逃亡,十不存五」。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漫長歷史時期,與災荒年眾多民眾長期逃荒流離有關,民間多出藝人,如雜技、曲藝、木偶戲、皮影戲等,以為生計。其中,在民間影響力最為廣泛、最具民俗文化價值的當屬鍾馗文化。目前,楚漢文化、靈璧奇石、鍾馗畫已逐漸形成三元文化產業鏈,並稱靈璧三絕。
因在中國獨樹一幟的鍾馗畫,2003年靈壁縣被國務院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鍾馗畫)」稱號。繼之,2006年5月,靈璧鍾馗畫又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靈壁縣原縣文化館館長、鍾馗畫資深老畫師孫淮濱先生,被指命為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2007年8月在中國「第四屆民間藝術博覽會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評選活動」中,也曾授予孫淮濱先生「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藝術家」稱號;其選送作品獲得「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珍貴藝術品」榮譽。
中國的鍾馗畫,一般特指安徽省靈璧縣所繪鍾馗畫像,上古以來傳說可以鎮邪消災。舊時並認為上方要加蓋篆印「靈璧縣印」方才有效。故而靈壁鍾馗畫在章法上追求地方傳統特色,在畫面上方加蓋三方篆印,形成一個正品字,此「品」字即貢品的標志。後來他地的鍾馗畫家紛紛效仿,流傳既久,漸成型制,成為靈璧鍾馗畫獨有的標志。

閱讀全文

與靈璧有多少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