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百門陣是哪個民族的歷史

百門陣是哪個民族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09-26 21:12:38

㈠ 廣西壯族的原始古寨保留著什麼原始風貌

這里已經被開發。

不過沒有關系,這並不妨礙它依然保留著壯族家園特有的原始風貌。

說來也可以理解,如今全民“鄉村游”嘛,前陣子去過浙江、山東、福建的村子,每個村子都是一個“自成一體”的景區。這不,又到了廣西的村子。

哦不,這里不叫村,叫“寨”。

歸春河岸邊風景旖旎,一座界碑隔開中越兩地。老街上新增了很多景點,借著德天瀑布的“光”,它們也很有的一逛。比如這老木棉景區的“百門陣”就很不錯,青磚古石、風水玄學,每一道門,都是百家姓里的一個姓氏。這邊是中國,對面是越南,到了廣西的大新縣才發現,德天瀑布,不只是一個瀑布,還是一個帶動周邊景區共同繁榮的支撐體。古寨的夕陽、夕陽下的界碑、界碑旁待嫁的壯族姑娘、姑娘家的特產……廣西,原來這么美。

㈡ 中國各個民族文化有哪些

1、滿族
滿族主要分布在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回族居第三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__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
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蒙古族將「9」視為吉數。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西遼遷入黃河流域,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4、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較為重要,最為隆重的當屬牯藏節(13年一度)。
5、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
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
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6、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
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桿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桿節」扣人心弦,據說上刀桿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7、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___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8、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四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分布在中國南方的廣西、貴州、雲南、廣東等地區的壯族同胞,與漢族同時過春節。除夕晚上,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
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粽粑。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爭著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9、土家族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貴州、重慶。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重陽節打粑粑。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尤其崇拜祖先,以祖先為正神,眾神之首,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
土家族是少有的過兩個大年的民族,即趕在漢族過大年的前一天多過一個大年,俗稱「趕年」。張家界土家族人有這樣的俗語:「三十六,跌跟頭」;「人滿三十六,喜的喜,愁的愁」。因為土家人認為,36歲死人的比例最高,出禍事的幾率最大,故民間凡事總要迴避「36」。
10、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
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1、納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
「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有神靈主宰。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祭祀獅子山,就是人們敬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祀慶典。
12、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唐時稱「朴子蠻」,元、明、清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稱為布朗族。布朗族過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
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山康節是布朗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傣歷六月中旬舉行,一般為3天。
13、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還有「蒙撒」、「蒙撒禪」、「對撒」、「漢撒」等自稱。解放後統稱為阿昌族。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歷九月中旬舉行。
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
14、怒族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與僳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
怒族的傳統節日有新年、花節、祭祀山神、祭祀山林節等。其中,新年的節日氣氛是最強烈的,既盛大又簡單。神仙節是雲南貢山縣的一個民俗傳統節日。當地的花節,又稱花節,在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舉行。
15、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主要從事畜牧和農業,少數從事狩獵業。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
在北緯52度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至今仍有鄂溫克人的腳印與炊煙,其定居點便是有「北極村」之稱的敖魯古雅鄂溫克獵人村。
敖包節是鄂溫克族的宗教節日,但也舉行一些文娛體育活動,因而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除春節等節日與臨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歷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的「米闊勤」節。
16、鄂倫春族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清朝以前,人們一般把鄂倫春族稱為「索倫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
每年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節日篝火節。在這一天,鄂倫春人不得不點燃篝火,唱歌跳舞,慶祝自己的民族節日。每月23日,也有送火神的習俗。鄂倫春的祖先與火形成了不解之緣,對火有特殊的感情,篝火無比接近。
17、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
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歷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18、門巴族
據藏文史籍記載,門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繁衍生息。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縣、林芝市、錯那縣等地。「門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
門巴人使用藏歷,節日也和藏族人一樣。節日期間,牛被殺,羊被屠宰,豐富的菜餚被設置,客人被邀請。傳說中,藏傳佛教的佛祖師吉雅尼的生卒日是藏歷4月15日。為了紀念這一天,門巴地區的所有寺廟都舉行了祈禱和各種宗教活動。
19、白族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於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市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伙」、「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
1956年,根據全國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白」。有許多傳統節日為白族。有數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最大的一年一度的節日,現在被稱為「三月街國家節日」。也有「火炬節」(又稱星節)等全國性節日。自古以來,白族人就把「六」看作是非常神聖的。
其主要原因是:一說白族是6位僧人的後裔(唐初生活在雲南大里渤海地區的6個部落的總稱)。每年六年,都會向唐帝國進貢。每次都有6個。大唐也送了六件禮物作為回報,每人都得到了一件。因此,白族的禮物必須帶上「六」字;有人說,「福與福」(福與富)一詞在漢語中的意思。
20、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甘肅省積石山縣一帶。保安族通用漢文,多信仰伊斯蘭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尤為藏族人民所喜愛。
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_、蜜圈圈和油香。
21、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
1953年,貴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正式統一用「布依」作為本民族的名稱。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六月六」。
22、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市。「達斡爾」意即「開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紀中葉,這個民族為維護祖國統一,打響了武裝抗擊沙俄入侵的第一槍。
達斡爾族稱春節為「阿涅」,也把春節當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十六為「黑灰日」,在黑灰日這一天,人們之間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認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3、德昂族
(崩龍族)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崩龍」是他稱,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稱「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遠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西岸。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24、東鄉族
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
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准,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25、侗族
侗族來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後,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系在一起,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水牛王」。
26、獨龍族
獨龍族曾被稱為「俅人」、「曲人」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的願望,正名為獨龍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河谷。本世紀中葉,獨龍族還處於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婦女還崇尚紋面的習俗。
杜隆人過去的宗教信仰仍處於自然崇拜或一切事物的較原始階段。甚至唯一的節日(杜隆語言:卡雀哇)也與宗教有關。紅雀每年(不同時間)在冬季的某一日舉行。節日的長度通常取決於准備的食物量。
27、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俄國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內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少量分布。
俄羅斯族人的風俗習慣與前蘇聯的基本相同。他們信仰東正教。俄羅斯人非常重視傳統節日,特別是「復活節」。假期前一周,沒有肉,只有素食。俄羅斯人非常嫉妒「13」和「星期五」,因為宗教。
據《聖經》記載,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召集了13名門徒,在猶大各地傳教。後來,由於猶大的背叛,耶穌被猶大的羅馬帝國總督彼拉多逮捕,並於13日(星期五)被釘在十字架上。
28、哈尼族
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為哈尼族。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此外還有「栽秧節」(又稱「黃飯節」)和嘗新節兩個小節日。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5/19/10/158985699021
29、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源遠流長。西漢時,天山北部的烏孫即是哈薩克族的先民。這些東遷的牧民得名「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數分布在甘肅阿克塞和青海等地。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後,改信伊斯蘭教。
主要節日是宰牲節和肉節,以及「納武熱天」節。哈薩克人熱情好客,誠心誠意。散發「保爾奶昔」、糖和問候是哈薩克的傳統儀式。哈薩克人有懲罰「七」、「沖」、「上」的習俗。處罰"7"。
在哈薩克汗時期,法典規定,凡侮辱的人,如果七人作證,可被用石頭打死;殺害蘇丹人和其他貴

㈢ 中國歷史上最強悍的十支部隊【給出理由】

top10 明成祖時期的燕軍

永樂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充滿活力和開拓精神的時代,而為其充當先鋒的就是朱棣的嫡系部隊,其戰鬥力在當時無可匹敵。洪武二十三年,朱棣和晉王朱綱聯手出征蒙古丞相咬住和 平章 乃兒不花,燕軍冒大雪飛速行軍,一舉俘獲乃爾不花及名王酋長男女數萬口,羊馬無算。成祖即位後,在北方五征蒙古,使蒙古始終處於被動;南方則把南沙群島第一次並入中國版圖。不幸的是成祖以後的明朝皇帝自毀長城,使明朝成為令人不齒的朝代。

top9唐帝國初期的軍隊

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兩個頂峰時代,唐時的突厥其力量不弱於匈奴,而唐朝卻一戰定天下。李靖夜襲陰山,活捉突厥可汗,可謂千古奇功。後來唐朝軍隊開疆拓土,外蒙古和西域盡為中華版圖。實為中國封建社會的輝煌時代。不過筆者認為其更依託的是唐帝國的雄厚國力,其戰鬥力與其戰果並不成正比。

top8關寧鐵騎

不論袁崇煥時期,單就吳三桂時期的戰果就足以證明其強大。拋開政治觀點,從純軍事觀點來看,其在明末清初確為常勝軍。彭孫飴《平寇志》記載其戰斗盛況~關寧兵東西馳突,賊以其左索而右拂之,陣數十交,圍開復合~~戰斗結果是李自成扔掉所有輜重婦女,狼狽逃走。緊接著,迎擊降清復叛的姜襄,鏖戰榆林劉登樓,敗明宗師朱森斧於階州,敗農民軍王永強於同官,平定陝西,攻取四川,收復雲貴,從關外一直打到雲南。若無關寧軍相助,滿清決不可能平定天下。

top7趙武靈王麾下的趙國鐵騎

這是一段被大多數人遺忘的歷史,人們僅僅記住了長平——那個活埋了40萬趙軍的地方。在戰國歷史上,趙國是第一個越過長城,主動打擊匈奴的國家,史載~~「率騎入胡,出於遺遺之門(又叫挺關,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毛烏素沙漠東南),逾九限之固,絕五徑之險,至榆中,闢地千里。」在與秦國交戰中也是勝多敗少,若不是後繼的國君聽信讒言,使其禍起蕭牆,戰國的歷史可能要改寫。不過決定戰役的主要是國力,以當時趙國國力,是抵擋不住秦國虎狼之師的。

top6諸葛亮的蜀漢之師

坦白的說,若不是蜀漢實力太過弱小,憑武侯的智慧,絕對可以平定中原,掃定天下。最起碼不會出現以後的300年南北朝亂世。據史推測,蜀漢當時可以供武侯調度的軍隊只有不到十萬人,不過緊憑這些,武侯即可以深入不毛,平定叛亂,又可以北上伐魏,六齣祁山。始終把戰爭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要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啊,以當時的交通條件,面對這些,我們除了佩服武侯的智慧和蜀漢軍的戰鬥力,紀律,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top5漢武大帝時期的漢軍

衛青,霍去病,李廣,一連串流光異彩的名字,無不讓每個中國人神往,讓每個中國人自豪。漢軍是一支將游牧民族的野蠻精神與漢朝人的戰術紀律發揮到極致的一支軍隊。嚴酷的訓練和優秀的將領造就了這支軍隊強大的戰鬥力。匈奴人被歐洲人稱為閃電的鞭子,那如果他們遇見漢軍呢!相信他們寧願遇見匈奴,也不願遇見衛青霍去病們。可惜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也只有在記憶里去緬懷追憶了。

top4岳家軍

嚴明的紀律,鐵一樣的作風,再加上一位最偉大的元帥,想不常勝都難。可惜他依然逃脫不了中國人的宿名,最終毀於蕭牆之內,遺恨千古。

top3楚霸王之師

不用說起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戰,更不用說其掃平天下的氣概,單說其沒落時的彭城之戰,就足以證明其強悍。漢二年(前205年),漢王劉邦暗渡陳倉,平定關中,留蕭何經營,自率大軍出關合計兵力五十餘萬,向楚都彭城進發。到達外黃(今河南杞縣東),彭越又將兵三萬歸漢,劉邦封他為魏相國,令其率部平定梁地。當時西楚霸王項羽正在全力進攻齊國,彭城空虛,所以劉邦在四月就攻下彭城.項羽聞訊,留其部將駐守齊地,親率精兵三萬,星夜回軍,越過胡陵(今山東魚台東南),趕到彭城附近的蕭縣(今安徽蕭縣西北)。次日晨,與漢軍在彭城靈壁東睢水上大戰,漢軍大敗,被殺、被溺死的約二、三十餘萬人,「睢水為之不流」。以3萬對敵60萬,而且大勝而歸,初了英雄般的將領和虎狼般的軍隊,試問誰能做到?

top2秦帝國

無須多說,不論其戰鬥力還是其戰果,數千年的中國冷兵器時代,無人能出其右。更為可貴的是秦軍無論是誰指揮,都可以打出輝煌的戰績,其軍隊的強大令人瞠目結舌。

㈣ 在西漢時期有個叫安息帝國的!請問他們是哪個民族,生活在哪裡的

1.安息帝國

安息王朝的建立與擴張司馬遷《史記·大宛傳》所記載的安息,即西方史書中的帕提亞。帕提亞本土位於伊朗東北部和裏海東南一帶。它先是米底和波斯帝國的屬地,後來當亞歷山大東侵後又成為亞歷山大帝國和塞琉古帝國的一個行省。公元前3世紀中葉,中亞的巴克特利亞(大夏)、索格底安那(粟特)、馬爾吉安那和帕提亞等地區掀起反抗塞琉古統治的斗爭。安息國家的建立,就是帕提亞游牧部落反抗塞琉古統治的結果。帕提亞游牧部落東伊朗語支的帕勒·大益人(達赫人),起初在裏海以東至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草原游牧,公元前3世紀初期進入帕提亞與屬於北伊朗語支的土著居民融合,統稱為帕提亞人。其語言稱為帕提亞語(漢譯梵文為缽羅婆語)。帕勒部落首領阿爾薩息領導了部落群眾起義,於公元前247年稱王,號阿爾薩息一世(公元前247~?年),建立阿爾薩息王朝,定都尼薩城(在今土庫曼的阿什哈巴德西北)。司馬遷《史記·大宛傳》按阿爾薩息的音譯稱其國為安息。公元前239年,阿爾薩息東帕提亞總督,擊敗塞琉古二世率領的軍隊。阿爾薩息死於與大夏的戰斗中。其繼承者提里達特(?~前211年)在阿帕奧爾特納山興建新都達拉城,但不久後又遷都赫卡銅皮洛斯("百門之城")①。

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是安息帝國的興盛時期。安息國王弗拉阿特一世(公元前176~前171年)佔領"裏海門"和附近的拉格斯,並利用塞琉古王朝的內訌,向西擴張。公元前155年左右,國王密特里達提一世(公元前171~前138年)佔領米底大部分地區,公元前148年攻下愛克巴坦那和整個米底,第二年遷都愛克巴坦那。公元前141年,他又佔領兩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塞琉西亞,並在對岸修築軍事要塞,這即後來成為安息都城的泰西封。巴比倫尼亞並入安息版圖。在東方,他從大夏手中奪取了馬爾吉安那的安條克城(木鹿),建立了一個東起中亞西南部,西至兩河流域的帝國。密特里達提一世統治後期,中亞游牧部落塞種人入侵,他將西部地區委①有學者認為此城即《漢書·西域傳》中的番兜和《後漢書·西域傳》中的和櫝;但也有學者認為番兜即尼薩城(Parthaunisa)。

托其部將,自己回到東方,與入侵的塞種人激戰,再也沒有返回西方。他死後,其子弗拉阿特二世(公元前138~前127年)繼位。他大部分時間也是在與塞種人作戰中度過的,其叔阿塔巴努二世(公元前127~前124年)繼位後也不斷與游牧部落作戰,但此時與之作戰的已不是塞種人而是吐火羅人、阿西人和帕西安人,即我國史書所載的月氏人。月氏人在公元前128年以前就已征服了大夏。公元前124年,阿塔巴努二世戰敗,不久後逝世。游牧部落洗劫了安息大片土地後退回中亞。

阿塔巴努二世之子密特里達提二世(公元前124~前88年)是安息偉大的政治家。他廢除其父阿塔巴努二世對兩河流域統治的殘暴政策,並對軍隊進行了全面改革。在改革前,安息軍隊是較原始的民兵,主力為重裝步兵。改革後建立以重裝騎兵為主的軍隊,號稱"鐵騎兵"或"無敵兵"。公元前115年左右,他奪回馬爾吉安那的安條克城,此後該城一直使用伊朗語的名字,稱為木鹿。他迫使塞種部落轉向南方,定居在今錫斯坦,承認安息宗主權。塞種部落首領蘇林成為安息貴族,其地位僅次於安息國王,是安息第二號人物,獲得為新王加冕和指揮軍隊的世襲特權。安息佔領木鹿綠洲,阿姆河流域成為安息領土。公元前94年,安息又佔領亞美尼亞,並擴張到南高加索和小亞一部分,領土達200萬平方公里。

安息國都隨著國土的擴張而西移,公元前3世紀中期在尼薩,公元前2世紀在赫卡銅皮洛斯、愛克巴坦那,直到公元前90年,才最後選定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亞對岸的泰西封城。

安息的政治與經濟安息在政治上實行君主制,王權屬於阿爾薩息家族。王位按父系繼承,但無定製,既傳子侄,也傳兄弟。國王繼位必須經兩個貴族會議(氏族貴族會議和祭司會議)的共同選舉,權力受兩個貴族會議的限制。貴族,如卡林、蘇林、伊斯帕赫帕特等控制軍事、政治、經濟大權。他們甚至在安息王朝被薩珊王朝取代後仍保有重要的社會地位。宮廷官吏有大主管("百官之首")與王家禁衛軍首領等。

安息地方行政機構較為復雜。國內有許多附屬國,如波斯、埃里邁達、埃德薩、米謝那、阿特羅帕特斯米底、赫卡尼亞、塞伽斯坦等。這些國家由安息宗室或本地世襲王朝統治。各國都依附於中央政權,但依附程度有所不同。其他地區則劃分為若干行省(18、19個或更多個)。行省的最高官吏為總督。行省之下劃分為區,區之下為"設防的村"。區長和村長稱為基茲帕特。

安息時期還將全國劃分為四大行政區,每個大行政區設長官(馬爾茲班,意為大將軍或統治者)管轄,大行政區轄內的行省總督必須服從他的指揮。

安息城市分為兩大類,即希臘化城市和古代東方型城市。希臘化城市,如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亞、幼發拉底河中游的杜拉歐羅波斯等。這一類城市保留一些城市自治權(設議會和人民大會),但最高行政權屬於安息國王任命的將軍(或總督)和市長,如《後漢書·西域傳》所載:"為置大將,監領諸小城"。古代東方型城市,如尼薩和木鹿等。這一類城市中無民選官吏和自治機構,直接由中央政府派總督、行政區長官以及其下屬控制。這兩類城市都必須履行納稅義務。安息在賦稅方面,土地稅是主要稅收,此外還有人頭稅、特別稅、手工業稅、住宅稅、港口稅、奴隸買賣稅、牧場稅等等。軍隊是國家的主要支柱。密特里達提二世改革後,安息以騎兵為主,步兵為輔。重裝騎兵由貴族組成,輕裝騎兵由同盟的游牧部落組成。安息騎兵機動性好,長於野戰,善於組織集團進攻和戰略反攻。在戰爭中,國王則求助於大貴族帶領私兵助戰,這種臨時徵集的民兵組織紀律和戰鬥力較差。安息建國後,生產力有一定提高,經濟有所發展。但是,它同古代波斯帝國一樣,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中亞的馬爾吉安那木鹿綠洲農業較發展。農作物有稻、麥和葡萄等。《史記·大宛傳》說:"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葡萄酒"。安息向西擴張後,農業素稱發達的兩河流域,成為安息的經濟中心。中亞的草原和山區,盛行帶有氏族制殘余的游牧經濟。裏海南岸半草原地區還有落後的游牧部落,游牧經濟仍占相當重要地位。兩河流域和伊朗的手工業,自古以來就很發達。傳統的技藝,豐富多采;出產物品,花樣繁富。木鹿城是綠洲的手工業中心。城內有專門的手工業區,比鄰近地區先進得多。據考古發掘,最早的鐵器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以前,鐵礦石來自吐斯(今伊朗北部),說明其制鐵歷史悠久。在尼薩王宮(方宮)發現的角杯為安息手工業製品著名代表。角杯最初是用動物角做成,後來也有陶質或金屬仿角形杯。最有名的是尼薩象牙角杯,用幾塊象牙骨料做成,以金屬架固定,雕刻有各種圖案。

安息的城市商業與對外貿易都很繁榮。其商業中心,東部為本鹿,西部為泰西封。公元前2世紀末,安息控制了絲綢之路及其中介貿易,獲取巨大收益。《史記·大宛傳》說:安息"地方數千里,最為大國","城邑如大宛,其屬大小數百城","有市,民商賈,用車及船行旁國,或數千里","其人??善市賈,爭分銖"。

安息錢幣以銀幣為主,分為德拉克馬(每枚約四克)和四德拉克馬(為德拉克馬幣的四倍)。此外還有各種大小銅幣為輔。錢幣為圓形無孔,正面中央是王像,錢幣銘文為希臘文或缽羅婆文,周邊是聯珠紋圖案。每逢新王登基或喜慶,按王像鑄造新幣。《史記·大宛傳》所載:"以銀為錢,如其王面,王死輒更錢,效王面焉",與考古發現的錢幣相符。安息錢幣銘文是研究安息歷史的重要資料。

在土地制度方面,主要根據杜拉歐羅波斯的土地抵押文書、阿弗羅曼(為今胡澤斯坦的古代城鎮)的土地買賣文書和尼薩王室經濟文書所知,安息有王室土地、襖教神廟土地、貴族土地、村社土地和私有地等多種佔有形式。王室土地分為許多地產,地產大小與所轄村莊多少有關。每個地產又分若干葡萄園。地產和葡萄園有各種類型,交納不同的賦稅。王室土地稅收有專門官吏負責,有嚴格的管理制度。襖教神廟土地為王室捐贈的"祭田"。這些地產和葡萄園都須向"王庫"繳納賦稅。王室土地還分成小塊地出租給世襲佃農,按永佃制原則耕種。這些佃農或是自由民或是奴隸,他們必須按時向國家繳納地租。依照法律,其土地可以轉讓、繼承、出租,甚至出售。村社農民佔有的土地,可以由阿弗羅曼文書得知。其(甲)文書記載的是被出賣的土地為私人繼承份額,由兩兄弟共同佔有。(乙)文書則證實擁有永佃權者所佔有的土地可以轉讓他人。這說明公元前1世紀左右,安息農村已出現急劇的財產分化。

公元1世紀後期,兩河流域形成由商人構成的中等地主階級。他們通過買賣、放貸,兼並許多自由農民的土地。土地急劇集中,強制性的大規模奴隸勞動逐漸為定居在土地上的奴隸、分成制農民和自由農民勞動所代替。尼薩文書記載奴隸被固定在土地上耕種份地,交納租賦。杜拉歐羅波斯23號文書提到土地和奴隸一起出賣。大地主開始大批釋放奴隸,將其變為貧困的"自由農",他們或充當僱工,或成為分成制小佃農。奴隸制正在瓦解,封建制生產方式已經萌芽並有相當大的發展。

盡管如此,安息仍存在大量奴隸。奴隸大體分為兩種類型:班達克和安沙赫利克。班達克本意為被束縛的人,一般譯作臣民、仆從,是安息奴隸的泛稱,但仍有臣民之意。安沙赫利克意為外邦人,初指戰俘奴隸,後來指安置在土地上而享有某些獨立經濟的奴隸。農庄、礦山、手工業和家務都有奴隸勞動。安息王室、大貴族、神廟、大官吏都是大奴隸主。安息大貴族蘇林就是著名的大奴隸主。奴隸被視為主人的財產,可以贈送、抵押或出賣,到後來班達克和安沙赫利克的差別越來越少。杜拉歐羅波斯10號文書還提到村社農民破產,抵押其全部財產淪為債奴的情況。

安息的對外關系公元前2世紀,歐亞大陸並存著三個強大國家:安息、中國的漢朝和歐洲的羅馬。

當時中國漢朝勢力已達到中亞,與安息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均已發生聯系。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聯合月氏夾擊匈奴。這一次出使雖未達到原定目的,但他了解到西域各國的許多情況,其中包括安息。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聯合烏孫共擊匈奴。其副使到達安息。據《史記·大宛傳》記載,他在安息邊界受到熱烈歡迎:"安息王令將二萬騎迎於東界。東界去王都數千里,行比至,過數十城,人民相屬甚多。漢使還,而後發使隨漢使來觀漢廣大,以大鳥卵及黎軒善眩人獻於漢??天子大悅"。這位安息王就是密特里達提二世。他是第一位與我國建立正式關系的伊朗君主。

公元前2世紀,羅馬勢力侵入西亞。羅馬向西亞擴張的目標有二:一是兩河流域,這是西亞政治經濟的重心,財富和資源豐富;二是高加索山以南的亞美尼亞。占據這塊高地,居高臨下,可以鉗制安息。安息為了回擊羅馬向東擴張,進行了斷斷續續達200年之久的抗擊羅馬的戰爭。

公元前65年,羅馬將領龐培東侵,同安息交戰,安息勢力一度後退。

公元前54年至公元前53年,克拉蘇率五個羅馬軍團,五萬餘人,渡過幼發拉底河,侵佔安息要塞,追擊安息騎兵。安息將領蘇林採取誘敵深入戰略和機動靈活的戰術,於公元前53年5月6日在幼發拉底河上游的卡雷城與之交鋒,擊敗羅馬軍,羅馬精旅喪失殆盡。克拉蘇撤出卡雷城後被安息騎兵包圍在一座小山上。克拉蘇見突圍無望,下山談判,結果在混戰中被殺,羅馬軍幾乎全軍覆沒,軍旗被擄。據說,安息王得到克拉蘇頭顱後,因他生前貪婪無厭便下令在其口內填滿黃金,並嘲笑說,"以遂汝欲"。這次戰爭阻止了羅馬向幼發拉底河的擴張,動搖了羅馬在小亞、敘利亞、巴勒斯坦的統治地位,從而建立起安息同羅馬在西亞的均勢。安息大敗克拉蘇之戰,成為軍事史上誘敵深入,以退為進,組織反攻,贏得勝利的著名戰例。

公元前36年,羅馬將軍安敦尼率軍10萬,再度入侵安息。安息王弗拉阿特四世(公元前37~前2年)大力反攻,羅馬慘敗,損失四萬二千餘人。但是,羅馬對安息的陰謀活動,如勾引安息內奸、准備入侵等活動從未停止,而安息也採取相應對策加以反擊。

公元51年至63年,羅馬東侵亞美尼亞,安息出兵應戰,爭奪激烈。最後,雙方簽訂和約,亞美尼亞國王由安息王族充任,由羅馬皇帝加冕。實際上,安息仍占優勢。公元114年至116年,羅馬皇帝圖拉真又率軍侵佔亞美尼亞,並進占兩河流域和泰西封城。但此時,猶太人發動反羅馬起義,圖拉真被迫撤軍,死於西里西亞。此後,雙方仍常啟戰端,但無決定性戰役,均勢局面迄於安息王朝滅亡。

安息衰亡公元1世紀初,貴霜帝國崛起。公元2世紀初,由於貴霜的擴張,安息邊界已退至馬爾吉安那。因此,《後漢書·西域傳》稱安息東界為木鹿城。公元163年至165年羅馬又東侵,攻佔亞美尼亞和兩河流域,並再陷塞琉西亞和泰西封,直達米底。但因羅馬軍中出現鼠疫,士兵大量死亡,被迫撤軍。公元166年,羅馬與安息議和。安息因長期作戰,耗盡國力;王室爭權,內訌不休,政治分裂加劇,安息王朝越來越像一個聯邦了。阿塔巴努五世在位時(公元209~224年),羅馬再度入侵,他雖擊敗羅馬,收復失地,但此時已面臨嚴峻形勢,波斯地區出現新興的薩珊王朝。公元224年,阿塔巴努五世與波斯地區的王公阿達希爾會戰中戰敗被殺,其子阿塔瓦斯德(公元227~228年)退往伊朗北部山區抗戰被俘,解往泰西封處死。安息王朝終於為薩珊勢力所滅亡。

安息時期的伊朗文化安息立國期間,其文化有顯著進步。但由於安息境內民族復雜,各地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因而其文化表現出缺乏統一的特色;同時,因各個民族的相互接觸、融合,在文化上又表現出混合主義傾向。

安息在建國初曾創制歷法,稱安息歷,它是以公元前247年為紀元始。

安息朝時期,希臘語仍是官方語言之一,但使用更廣泛的是帕提亞語,漢譯佛經稱為缽羅婆語(《雜阿含經》)或波羅婆語(《孔雀王經》)。缽羅婆文是以表意的阿拉米亞文字書寫的帕提亞語。在缽羅婆文獻中加入一些完整的阿拉米亞語的詞、片語和句。缽羅婆文書寫在羊皮卷上,也寫在陶片上或刻在碑石上。《史記·大宛傳》載,安息"畫革旁行以為書記"是就一般常見的書寫於羊皮卷的文字所說的。蘇聯學者發現的尼薩陶片文書(約兩千五百件)是研究缽羅婆語的重要資料。同時,西亞各地繼續使用阿拉米亞文,巴比倫尼亞繼續使用楔形文字。

除尼薩陶片文書外,學者還發現用希臘文書寫的米底農業法規和國王給個別城市的信件以及史詩和編年史,後來成為薩珊朝此類作品的藍本。

安息各地區的藝術也各有特色。

建築以當地原來形式為主,大建築物部分吸取希臘形式,但按安息形式加以改造。建築材料在東部多用土坯,西部則用磚、石。建築遺址相當豐富。雕塑種類繁多。東部(尼薩)流行木架粘土的彩色雕塑,代表中亞風格,同大夏有某種類似,也受到希臘化影響。此外,還有石雕和銀雕,也受到希臘化和中亞風格的影響。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的奔鹿銅鏡,題材受到西徐亞的"野獸風格"的影響。尼薩方宮發現的角杯(酒器,約四十件),其中最有名的尼薩象牙杯為手工業製品的精品,其上雕刻有奧林匹克12神只等,顯然受希臘化的影響。在尼薩還發現大量印章。

繪畫有大型的神廟壁畫,為宗教性質的作品。有的城市盛行裝飾壁畫,現保存有杜拉歐羅波斯的壁畫殘片。

鐵花技術比較高超,也很馳名,遺物較多。

混合主義也表現在宗教方面。各種地方神崇拜頗為流行。太陽神受到普遍奉祀,但各地命名也不相同。其次是奉祀豐產女神。在杜拉歐羅波斯城內,猶太教神廟、基督教教堂、希臘神廟、閃族神廟和祆教神廟並存。木鹿城內有基督教教堂、佛教寺院和祆教神廟。

安息時期雖未確立祆教的國教地位,但安息國王和伊朗人都是祆教徒。

公元1世紀,安息編成祆教經典《阿維斯陀》最早的篇章。在伊朗東部地區,除佔主導地位的祆教外,還流行佛教。早期來我國的佛教徒,很多是安息人或操伊朗語的中亞人。

公元1世紀前後,安息王朝進入"反希臘化"時期。一些城市廢除外來名稱,如馬爾吉安那的安條克改為木鹿,阿拉科細亞的亞歷山大改為排特(來自當地名稱潘哲維依)。約公元前1世紀末,安息錢幣德拉克馬在文書中改稱朱津(Zuzin)。沃洛加西一世時(公元51~79年)錢幣銘文不用希臘文而改用缽羅婆文。

安息文化承前啟後,繼承中亞、波斯、巴比倫和塞琉古文化傳統;同時開啟了亞美尼亞、薩珊朝波斯和中亞的後來文化,因而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2.大宛國

【說明】《大宛列傳》是記述西域諸國史實的傳記。其中詳記大宛、烏孫、康居、奄蔡、大小月氏、安息、條枝、大夏八國之事;附記扜罙、於窴、樓蘭、姑師、黎軒、身毒、驩潛、大益、蘇薤九國之事;偶涉西南夷駹、冉、徙、邛、僰氏、笮、嶲、昆明、滇、越十國之事,而以大宛、烏孫事為主,且以大宛事開篇,以大宛事終篇,故名曰《大宛列傳》。文中記述了西域諸國的物產風情,著重寫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經過,展示了漢王朝同西域各國的微妙關系,說明中國與西域諸國有著悠久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歷史,存在著政治和人員的往來關系。在敘事中,含蓄地表達了司馬遷對漢武帝連年用兵和好大喜功的譏諷與感嘆。但是,漢武帝堅持派張騫打通西域之路,努力控制河西走廊,對於漢朝和中亞諸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維護中國的統一和強大,都做出了重大貢獻,有著積極的歷史作用。

本文記事詳略適宜,敘事與議論相結合,「或以序事帶議論,或以議論帶序事,縱橫錯雜而出,其中段落井井,照應楚楚,結構奇絕」(吳見思《史記論文》),確為一篇好文章。

大宛這地方是由張騫發現的。張騫是漢中人,漢武帝建元年間(前140--前145)當過郎官。這時,天子問投降的匈奴人,他們都說匈奴攻打並戰勝月氏王,用他的頭骨當飲酒的器皿。月氏逃跑了,因而常常怨恨匈奴,只是沒有朋友和他們一塊去打匈奴。這時漢朝正想攻打匈奴,聽到這些說法,因此想派使者去月氏聯絡。但是去月氏必須經過匈奴,於是就招募能夠出使的人。張騫以郎官身份應招,出使月氏,和堂邑氏人原來匈奴奴隸名叫甘父的一同從隴西出境,經過匈奴時,被匈奴抓到,又移送給單於。單於留住張騫,說:「月氏在我們北邊,漢朝怎能派使者前去呢?我們要想派使者去南越,漢朝能允許我們嗎?」扣留張騫十餘年,給他娶了妻子,生了孩子,但是張騫一直保持著漢朝使者的符節,沒有丟失。

張騫留居匈奴,匈奴對他的看護漸漸寬松,張騫因而得以同他的隨從逃向月氏,向西跑了幾十天,到達大宛。大宛聽說漢朝錢財豐富,本想與漢朝溝通,卻未成功。如今見到張騫,心中高興,便向張騫問道:「你想到哪兒去?」張騫說:「我為漢朝出使月氏,卻被匈奴攔住去路。如今逃出匈奴,希望大王派人引導護送我們去月氏。若真能到達月氏,我們返回漢朝,漢朝贈送給大王的財物是用言語說不盡的。」大宛認為張騫的話是真實的,就讓張騫出發,並給他派了向導和翻譯,到達康居。康居又把他轉送到大月氏。這時,大月氏的國王已經被匈奴殺死,又立了他的太子當國王。這位國王已把大夏征服,並在這里居住下來。這地方土地肥美富饒,很少有敵人侵犯,心情安適快樂。自己又認為離漢朝很遠,根本沒有向匈奴報仇的心意。張騫從月氏到了大夏,終究沒有得到月氏對聯漢擊匈奴的明確態度。

張騫在月氏住了一年多,回國而來,他沿著南山行進,想從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長安,卻又被匈奴捉到了。他在匈奴住了一年多,單於死了,匈奴左谷蠡王攻擊太子,自立為單於,國內大亂,張騫乘機與胡人妻子和堂邑父一起逃回漢朝。漢朝封張騫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為奉使君。

張騫為人堅強有力量,心胸寬大,誠實可信,蠻夷之人都喜歡他。堂邑父是匈奴人,善於射箭,每當窮困危急之時,就射殺飛禽走獸當飯吃。最初,張騫出使時有一百多隨從,離開漢朝十三年,只有他和甘父兩個人回到漢朝。

張騫所到的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傳說這些國家的旁邊還有五、六個大國,他都一一向漢天子陳述了情況,說: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朝正西面,離漢朝大約一萬里。當地的風俗是定居一處,耕種田地,種稻子和麥子。出產葡萄酒。有很多好馬,馬出汗帶血,它的祖先是天馬的兒子。那裡有城郭房屋,歸它管轄的大小城鎮有七十多座,民眾大約有幾十萬。大宛的兵器是弓和矛,人們騎馬射箭。它的北邊是康居,西邊是大月氏,西南是大夏,東北是烏孫,東邊是扜罙、於寘。於寘的西邊,河水都西流,注入西海。於寘東邊的河水都向東流,注入鹽澤。鹽澤的水在地下暗中流淌,它的南邊就是黃河的源頭,黃河水由此流出。那兒盛產玉石,黃河水流入中國。樓蘭和姑師的城鎮都有城郭,靠近鹽澤。鹽澤離長安大約五千里。匈奴的右邊正處在鹽澤以東,直到隴西長城,南邊與羌人居住區相接,阻隔了通往漢朝的道路。

烏孫在大宛東北大約二千里,是個百姓不定居一處的國家,人們隨著放牧的需要而遷移,和匈奴的風俗相同。拉弓打仗的兵卒有幾萬人,勇敢善戰。原先服從於匈奴,待到強盛後,就取回被束縛在匈奴的人質,不肯去朝拜匈奴。

康居在大宛西北大約二千里,是個百姓不定居一處的國家,與月氏的風俗大多相同。拉弓打仗的戰士有八九萬人,同大宛是鄰國。國家小,南邊被迫服侍月氏,東邊被迫服侍匈奴。

奄蔡在康居西北大約二千里,是個百姓不定居一處的國家,與康居的風俗大多相同。拉弓作戰的戰士有十多萬。它靠近一個大的水澤,無邊無岸,大概就是北海吧。

大月氏在大宛西邊大約二三千里,處於媯水之北。它南邊是大夏,西邊是安息,北邊是康居。是個百姓不定居一處的國家,人們隨著放牧的需要而遷移,同匈奴的風俗一樣。拉弓打仗的戰士也一二十萬。從前強大時,輕視匈奴,等到冒頓立為單於,打敗月氏;到了匈奴老上單於時,殺死了月氏王,用月氏王的頭骨做飲酒器皿。開始時,月氏居住在敦煌、祁連之間,待到被匈奴打敗,大部分人就遠遠離開這里,經過大宛,向西去攻打大夏,並把它打敗,令其臣服於月氏,於是建都在媯水之北,作為王庭。而其餘一小部分不能離開的月氏人,就保全了南山和羌人居住的地方,稱為小月氏。

安息在大月氏西邊大約幾千里的地方。它們的習俗是定居一處,耕種田地,種植稻子和麥子,出產葡萄酒。它的城鎮如同大宛一樣。它所管轄的大小城鎮有數百座,國土方圓數千里,是最大的國家。靠近媯水,有集市,人們為做生意,用車和船裝運貨物,有時運到附近的國家或者幾千里以外的地方。他們用銀作錢幣,錢幣鑄稱象國王容貌的樣子,國王死去,就改換錢幣,這是因為要模仿國王的面貌。他們在皮革上畫橫作為文字。它西邊是條枝,北邊是奄蔡、黎軒。

條枝在安息西邊數千里,靠近西海。那裡天氣炎熱潮濕。人們耕種田地,種植稻子。那裡出產一種大鳥,它的蛋就象瓮壇那樣大。人口眾多,有的地方往往有小君長,而安息役使管轄他們。把它當做外圍國家。條枝國的人 擅長魔術。安息的老年人傳說條枝國有弱水和西王母,卻不曾見過。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的媯水南面。其地風俗是人們定居一處,有城鎮和房屋。與大宛的風俗相同。沒有大君長,往往是每個城鎮設置小君長。這個國家的軍隊軟弱,害怕打仗。人們善於做買賣。待到大月氏西遷時,打敗了大夏,統治了整個大夏。大夏的民眾很多,大約有一百多萬。它的都城叫藍市城。這里有貿易市場。販賣各種物品。大夏東南有身毒國。

張騫說:「我在大夏時,看見過邛竹杖,蜀布,便問他們:『從哪兒得到了這些東西?』大夏國的人說:『我們的商人到身毒國買回來的。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大約幾千里。那裡的風俗是人們定居一處,大致與大夏相同,但地勢卻低濕,天氣炎熱。它的人民騎著大象打仗。那裡臨近大水。』我估計,大夏離漢朝一萬二千里,處於漢朝西南。身毒國又處於大夏東南幾千里,有蜀郡的產品,這就說明他離蜀郡不遠了。如今出使大夏,要是從羌人居住區經過,則地勢險要,羌人厭惡;要是稍微向北走,就會被匈奴俘獲。從蜀地前往,應是直道、又沒有侵擾者」。天子已經聽說大宛和大夏、安息等都是大國,出產很多奇特物品,人民定居一處,與漢朝人的生活頗相似,而他們的軍隊軟弱,很看重漢朝的財物。北邊有大月氏、康居這些國家,他們的軍隊強大,但可以用贈送禮物,給予好處的辦法,誘使他們來朝拜漢天子。而且若是真能得到他們,並用道義使其為屬,那麼就可以擴大萬里國土,經過輾轉翻譯,招來不同風俗的人民,使漢朝天子的聲威和恩德傳遍四海內外。漢武帝心中高興,認為張騫的話是對的,於是命令張騫從蜀郡、犍為郡派遣秘密行動的使者,分四路同時出發:一路從駹出發,一路從冉起程,一路從徙出動,一路從邛僰啟行,都各自行走一二千里。結果北邊那一路被氐和笮所阻攔,南邊那一路被嶲和昆明所阻攔。昆明之類的國家沒有君長,善於搶劫偷盜,常殺死和搶掠漢朝使者,漢朝使者終究沒能通過。但是,聽說昆明西邊一千餘里的地方,有個人民都騎象的國家,名叫滇越,蜀郡偷運物品出境的商人中有的到過那裡,於是漢朝因為要尋找前往大夏的道路而開始同滇國溝通。最初,漢朝想開通西南夷,浪費了很多錢財,道路也沒開通,就作罷了。待到張騫說可以由西南

閱讀全文

與百門陣是哪個民族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