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菏澤歷史上叫什麼
「菏澤」原系天然古澤,為「菏山」和「雷澤」簡稱,遺址在菏澤市定陶縣東北,古代濟水流經時匯聚而成,向東流出成菏水,與濟水相接。《尚書·禹貢》載:「導菏澤,被孟豬。」唐時更名龍池、九卿陂。後來濟水斷流,菏水又為黃河泛道,菏澤遂被黃河泥沙所淤平。以水名稱縣,始於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為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劃境內西北部為菏澤專區,治菏澤縣。「菏澤」又成為專區或地區級地方名稱。
2. 誰知道菏澤的歷史
「菏澤」原系天然古澤,為濟水所匯,年久湮塞,遺址在菏澤市東南15公里處。以水名稱縣,始於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為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劃境內西北部為菏澤專區,治菏澤縣。「菏澤」又成為專區或地區級地方名稱。
菏澤文化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境內各縣(區)或都有發現。古史中稱譽的唐堯、虞舜、大禹在這里留下了較多的遺跡。歷史上建置的演變,可遠溯到公元前17世紀。 商代(約公元前16—前11世紀),境內曾置有三 國(今境中部)、莘國(今定陶與曹縣之間)、顧國、黎國(今境鄄城與鄆城之間)。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其境分屬曹國(都定陶)、郜國、須句國、魯國、衛國、宋國的轄地。
春秋後期,境域為宋、魯、衛三國分割。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前期為齊、楚、魏所轄。至戰國末期,為齊、魏兩國分領。
秦(公元前221—公元24年),境內中部和北部屬東郡(治濮陽),南部和北部屬碭郡(治碭縣)。
西漢至隋近600年間又數度變遷。
隋朝(581—618年),文帝即位後,廢郡,以州直接轄縣。境內中部屬曹州(治濟陰縣),北部屬濮州(治鄄城),東北部屬鄆州(治鄆城),東南部屬戴州(廢永昌郡後置,仍治成武),以上4州治所皆在境內。南部屬宋州。606年(隋大業二年),煬帝廢州改郡。境內中部屬濟陰郡(治濟陰縣),東部屬東平郡(治鄆城)。
唐代(618—907年),境內屬河南道,中部屬曹州(治濟陰縣),東部屬濮州(治鄄城),東北部屬鄆州,南部屬宋州(治睢陽)。
元代(1271—1368年),屬中書省。明(1368—1644年),境內大部屬山東承宣布政司兗州府的曹州、濟寧州和東平州,西部和北部各有一小部分屬京師大名府的開州和山東承宣布政司東昌府的濮州。1368年(明洪武元年),因水患曹州徙治安陵鎮(今菏澤市大黃集鄉安陵集),次年再徙治盤石鎮(今曹縣城址)。1371年(明洪武四年),降曹州為曹縣。1445年(明正統十年),復置曹州於古乘氏縣址(今菏澤城)。這時的曹州雖領兩縣,但為府轄州。
清(1644—1911年),改布政使司為省,境內西部和東北部分屬直隸省大名府和山東省兗州府外,均屬山東省曹州府。1724年(清雍正二年),曹州升為直隸州,轄區較明代不變。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升曹州為府,轄一州10縣,附郭設縣,賜名菏澤。此時轄區面積略大於今菏澤市。
中華民國(簡稱民國1912—1949),1912年,政區仍沿用清末省、府、縣三級制,道為省的監察區。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頒發組織令,規定地方實行省、道、縣三級制。今境除東明縣屬直隸大名道、鄄城縣和梁山縣(原為壽張縣)屬山東省濟西道(後改為東臨道,治聊城),其他縣均屬山東省岱南道(後改為濟寧道,治濟寧)。1925年10月22日,山東省將原四道增為11道制,於今菏澤市區置曹濮道(治菏澤)。1928年廢道制,東明縣直屬河北省,其他縣直屬山東省。1932年南京政府規定省下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為省政府的派出機構。至1927年「七·七」事變前夕,山東省共有7個行政督察區(以下簡稱區):第一區治濟寧;第二區治菏澤,菏澤、定陶、曹縣、城武、單縣、巨野、鄆城屬之;第六區治聊城,濮縣(1931年濮、鄄分治,1926年鄄城並入濮縣)……屬之。「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侵入山東後,山東省政府撒離濟南,在省內流亡,並於1938—1942年在全省先後設置了17個區。巨野、鄆城、壽張、汶上屬第二區,單縣、成武、曹縣屬第十一區,菏澤、定陶、濮縣屬第十六區。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山東省政府雖然調整了行政區劃,但境內各縣的歸屬仍未變。1948年9 月全境解放。
在抗日戰爭中,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政府相繼產生,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逐步發展成為各級政區。從1940年到抗戰勝利,境域分屬以下幾個專區:
冀魯豫第八專區。1940年4月初建立運西專區,是年11月改稱魯西二專區,屬山東省魯西行政區。1941年魯西行政區並入冀魯豫行政區,從此脫離山東省。
冀魯豫第十一區。1940年7月建立湖西專區(因地處微山湖西),屬山東省魯西行政區,轄區位於今境南部,專署常活動於單縣東南蔡溜、張寨一帶。
冀魯豫第十專區。1941年5月建立冀魯豫三專區,7月改為冀魯豫七專區,9月改稱晉冀魯豫二十二專區和冀魯豫十專區。轄區位於境內中部和西南部,兼及河南省考城、民權等縣部分區域。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2月,原冀魯豫第八專區改為冀魯豫二專區,專署曾移駐鄆城潘渡和陳坡,原冀魯豫十一專區改為三專區,十專區改為五專區。
1949年3 月,華北人民政府決定將冀魯豫第二、三、五、七專區分別更名為臨河、湖西、魯西南、運西專區。是年8月,平原省建立,臨河、魯西南及運西的一部分合並為菏澤專區,與湖西專區同屬平原省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平原省建制,菏澤、湖西兩專區劃歸山東省。次年7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山東省撤銷湖西專區,其所轄縣分別 歸菏澤、濟寧兩專區。1958年11月1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菏澤專區建制,所屬各縣劃歸濟寧專區。次年6月,恢復菏澤專區,轄區如舊。1967年3月,改菏澤專區為菏澤地區。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菏澤地區建制,改稱菏澤市,原菏澤市(縣級)改稱牡丹區。菏澤市下轄鄆城、巨野、單縣、成武、定陶、曹縣、東明、鄄城八縣和牡丹區、開發區兩個區,總面積為12228平方公里。
3. 菏澤的由來和歷史
菏澤的歷史:
菏澤原系天然古澤,濟水所匯,菏水所出,連通古濟水、泗水兩大水系,唐更名龍池,清稱夏月湖。
由來: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曹州為府,附郭設縣,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澤」,賜名菏澤。
4. 菏澤鄄城有多少年的歷史
鄄城:上可追溯到4000年前,蕘王,蕘王墓就坐落在鄄城。歷史上的軍事家孫臏,2000年前,誕生在鄄城。可見至少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5. 菏澤牡丹有多久的歷史
牡丹產我國,原系野生,分布在中國西北高原的陝甘寧盆地,巴郡山谷,秦嶺一帶,散生於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和林緣。
牡丹在中國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歷史。漢代以葯用植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 ;隋代,北方已大量種植;唐代,盛植於長安;北宋,洛陽牡丹為天下冠;南宋,牡丹種植中心開始南移,四川的天彭牡丹繼起,有「小洛陽」之稱。天彭牡丹之後的亳州牡丹也曾經盛極一時。再後來「亳州寂寥,而盛事悉歸曹州」(《曹縣志》)「至明,曹州牡丹甲於海內」(清朝蘇毓眉的《曹南牡丹譜》)。「曹南」即指今菏澤一帶。
菏澤牡丹栽培始於何時已難於查考。早在南宋就記載,至明朝的嘉靖年間,栽培已盛。到了清代更加興盛,栽培面積已達千畝,曾建牡丹園數處,尤以「桑籬園」「凝香園」「綺園」最為著名,菏澤牡丹在中國牡丹發展史上獨領風騷500餘年,現在菏澤牡丹栽培面積已達5萬余畝。《曹南牡丹譜》載:「至明曹南牡丹甲於海內。」清代即有「菏澤牡丹甲天下」之說。
菏澤牡丹是在明清以來風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幾處牡丹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清朝道光年間的趙氏園、桑籬園,創於明代的毛花園,以及當時的鐵藜寨花園、大春家花園、軍門花園等。當時的縣志記載:「每至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艷若蒸霞」。同時,讓牡丹冬季開放的技術也在清代道光年間問世,成了菏澤花農的一門絕技。花農通過嚴格控制溫度、濕度、調節光和空氣,使牡丹隆冬發育,春節怒放。
菏菏澤牡丹的種植面積十分廣闊,歷史上種植面積最多時曾達五千畝,一九七六年調查還有三千多畝,單是城東的「曹州牡丹園」就佔地一千畝,目前菏澤牡丹種植約二萬余畝。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花期時候,千頃牡丹,一望無際,千姿百態,爭奇斗艷,好似人間仙境一般。現在全國各地的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澤運去的。
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菏澤牡丹不斷發展。傳統品種延繹不斷,新育品種日益增多。如今,菏澤人民又研究成功了「大田催花」技術,人工控制牡丹的花期,可使其四季開花,並通過了國家級鑒定。目前,種植面積已達兩萬余畝,為全國最大的牡丹生產、科研基地。一九八二年,在趙樓、李集、何樓牡丹集中產地修建了「曹州牡丹園」,王梨庄恢復了以編制松藝動物為特色的「古今園」,洪廟新辟了具有傳統品種的「百花園」。
近年來,菏澤供應外地的牡丹每年都有幾十萬株,品種達200餘個,除銷往廣州、深圳、上海、北京、洛陽、西安、等各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區外,還遠銷日本、朝鮮、蘇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澤牡丹屬中原牡丹種群,花色豐富多彩,花型千變萬化。其主要花色為粉、紅(含紫紅)紫、藍、黃、白、黑、綠、復色九大色系。各色系有深、淡、濃之分,根據花朵形態和雌雄進化程度,分為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托桂型、薔薇型、金環型、皇冠型、綉球型、台閣型九類花型。 牡丹為芍葯科,芍葯屬落葉灌木,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現在栽培區域遍及全國各地。
6. 菏澤五代十國歷史
五代十國存在於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間。五代有時也稱為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同時,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和北漢十個割據政權,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
7. 菏澤的歷史文化介紹
1949年3月,華北人民政府決定將冀魯豫第二、三、五、七專區分別更名為臨河、湖西、魯西南、運西專區。是年8月,平原省建立,臨河、魯西南及運西的一部分合並為菏澤專區,與湖西專區同屬平原省人民政府。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平原省建制,菏澤、湖西兩專區劃歸山東省。次年7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山東省撤銷湖西專區,其所轄縣分別歸菏澤、濟寧兩專區。1958年11月1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菏澤專區建制,所屬各縣劃歸濟寧專區。次年6月,恢復菏澤專區,轄區如舊。1967年3月,改菏澤專區為菏澤地區。
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菏澤地區和縣級菏澤市,設立地級菏澤市。菏澤市設立牡丹區,以原縣級菏澤市的行政區域為牡丹區的行政區域。菏澤市轄原菏澤地區的鄄城縣、單縣、鄆城縣、曹縣、定陶縣、巨野縣、東明縣、成武縣和新設立的牡丹區(1區8縣)。2001年1月8日地級菏澤市正式掛牌成立。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菏澤市總人口8097973人。其中: 牡丹區 1280031 曹縣 1335422 單縣 1050701 成武縣 596339 巨野縣 839438 鄆城縣 1025800 鄄城縣 715684 定陶縣 563352 東明縣 691206 (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8個街道、108個鎮、42個鄉。
菏澤歷史文化·傳說典故
菏澤,是中國著名的牡丹之鄉,素有牡丹之鄉、書畫之鄉、戲曲之鄉、武術之鄉之稱。這里歷史人文景觀燦爛,境內仍保留著堯王墓、蚩尤冢、陳王台、范蠡湖、 孫臏故里、秦王避暑洞等100多處名勝古跡。
菏澤文化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境內各縣(區)或都有發現。古史中稱譽的唐堯、虞舜、大禹在這里留下了較多的遺跡。歷史上建置的演變,可遠溯到公元前17世紀。 商代(約公元前16—前11世紀),境內曾置有三 國(今境中部)、莘國(今定陶與曹縣之間)、顧國、黎國(今境鄄城與鄆城之間)。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其境分屬曹國(都定陶)、郜國、須句國、魯國、衛國、宋國的轄地.
8. 菏澤的歷史沿革
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境內各縣(區)都有發現。歷來被稱譽的上古部落聯盟首領堯(前2214-前2097年)、舜(前2127-前2029年)、禹(前2081年-前1978年)都在此留下了珍貴的足跡。
商朝(前1559-前1046年):境內有莘國(今定陶與曹縣之間)、顧國、黎國(今鄄城與鄆城之間)。
西周(前1046-前771年):分屬宋國、衛國、曹國(定陶)、郜國(成武)、須句國、魯國。
春秋(前770-前476年)後期:分屬宋、衛、魯三國。
戰國(前475-前221年):前期為齊、楚、魏所轄;末期為齊、魏兩國分領。
秦朝(前221-前206年):中部和北部屬東郡(治濮陽),南部和北部屬碭郡(治碭縣,今河南永城芒山鎮)。
西漢(前202-公元8年):巨野縣大謝集鎮前昌邑村,曾是漢朝昌邑王封國都城,現存有古跡漢廢帝(昌邑王)劉賀廢冢。
王莽新朝時期(公元8年-公元23年):菏澤分屬曹州、碭郡和巨野郡(公元9年設置)。
東漢以及三國時期:分屬山陽郡、兗州郡、濟陰郡。
晉朝時期:分屬高平國、兗州郡、濟陰郡。
南北朝時期:為多方割據勢力統轄。南朝劉宋時期,分屬高平郡、兗州郡、濟陰郡。北魏時期,分屬高平郡、任城郡、兗州郡。
隋朝(581-619年):文帝時,中部屬曹州(治濟陰縣),北部屬濮州(治鄄城),東北部屬鄆州(治鄆城),東南部屬戴州(廢永昌郡後置,仍治成武),以上4州治所皆在境內。南部屬宋州。606年,境內中部屬濟陰郡(治濟陰縣),東部屬東平郡(治鄆城)。 唐朝(618-907年):境內屬河南道,中部屬曹州(治濟陰縣),東部屬濮州(治鄄城),東北部屬鄆州,南部屬宋州(治睢陽)。
元朝(1206-1368年):屬中書省。
明朝(1368-1644年):境內大部屬承宣布政司兗州府下轄的曹州、濟寧州和東平州,西部和北部各有一小部分屬京師大名府的開州和承宣布政司東昌府下轄的濮州。1368年,因水患曹州徙治安陵鎮(今菏澤市大黃集鎮安陵集),次年再徙治盤石鎮(今曹縣縣城址)。1371年(明洪武四年),降曹州為曹縣。1445年(明正統十年),復置曹州於古乘氏縣址(今菏澤城)。這時的曹州雖領兩縣,但為府轄州。
清朝(1644-1912年):改布政使司為省,境內西部和東北部分屬直隸省大名府和山東省兗州府外,均屬山東省曹州府。1724年(清朝雍正二年),曹州升為直隸州,轄區較明代不變。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升曹州為府,轄一州10縣,附郭設縣,賜名菏澤。此時轄區面積略大於今菏澤市。
中華民國(1912-1949年):1912年,政區仍沿用清末省、府、縣三級制,道為省的監察區。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頒發組織令,規定地方實行省、道、縣三級制。今境除東明縣屬直隸大名道、鄄城縣和梁山縣(原為壽張縣)屬山東省濟西道(後改為東臨道,治聊城),其他縣均屬山東省岱南道(後改為濟寧道,治濟寧)。1925年10月22日,山東省將原四道增為11道制,於今菏澤市區置曹濮道(治菏澤)。1928年廢道制,東明縣直屬河北省,其他縣直屬山東省。1932年南京政府規定省下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為省政府的派出機構。至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山東省共有7個行政督察區(以下簡稱區):第一區治濟寧;第二區治菏澤,菏澤、定陶、曹縣、成武、單縣、巨野、鄆城屬之;第六區治聊城,濮縣(1931年濮、鄄分治,1926年鄄城並入濮縣)……屬之。「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侵入山東後,山東省政府撤離濟南,在省內流亡,並於1938-1942年在全省先後設置了17個區。巨野、鄆城、壽張、汶上屬第二區,單縣、成武、曹縣屬第十一區,菏澤、定陶、濮縣屬第十六區。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山東省政府雖然調整了行政區劃,但境內各縣的歸屬仍未變。
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政府相繼產生,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逐步發展成為各級政區。從1940年到抗戰勝利,境域分屬以下幾個專區:冀魯豫第八專區。1940年4月初建立運西專區,是年11月改稱魯西二專區,屬山東省魯西行政區。1941年魯西行政區並入冀魯豫行政區。1940年7月建立湖西專區(因地處微山湖西),屬山東省魯西行政區,轄區位於今境南部,專署常活動於單縣東南蔡溜、張寨一帶。冀魯豫第十專區。1941年5月建立冀魯豫三專區,7月改為冀魯豫七專區,9月改稱晉冀魯豫二十二專區和冀魯豫十專區。轄區位於境內中部和西南部,兼及河南省考城、民權等縣部分區域。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2月,原冀魯豫第八專區改為冀魯豫二專區,專署曾移駐鄆城潘渡和陳坡,原冀魯豫十一專區改為三專區,十專區改為五專區。1948年9 月全境解放。1949年3 月,華北人民政府決定將冀魯豫第二、三、五、七專區分別更名為臨河、湖西、魯西南、運西專區。是年8月,平原省建立,臨河、魯西南及運西的一部分合並為菏澤專區,與湖西專區同屬平原省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屬平原省。
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平原省建制,菏澤、湖西兩專區劃歸山東省。
1953年7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山東省撤銷湖西專區,其所轄縣分別歸菏澤、濟寧兩專區。
1967年3月,改菏澤專區為菏澤地區。
2000年6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改菏澤地區為菏澤市(地級),原菏澤市(縣級)更名為牡丹區。
2016年2月3日,國務院已批復定陶撤縣設區。
9. 菏澤趙王河有多少年歷史啦
老趙王河:起源於嘉祥縣馬村鎮楚營村西南,於馬集鄉東秦村出縣境,至濟寧市市中區唐口街道棒李村入洙水河。全長44公里,流域面積94.5平方公里,其中嘉祥縣境內長26公里,流域面積60.9平方公里,河底寬5~6米。屬季節性河流。
民間傳說
北宋末年,宋金聯合滅遼後,金朝南犯宋朝,趙構被俘,逃出金兵大營之後,被金軍追趕至此河邊,趙構坐騎一躍而至對岸,後來這河就被稱為趙王河。
還有一種說法是此河與北宋的一位王有關,由於北宋的國姓為趙,故名趙王河。
史料記載
1、1997年版《菏澤地區志》河流下載:"趙王、洙水、宋金河,宋代黃河多次由今清豐決口,大溜東南行,經巨野、濟寧匯泗水,這就是趙王河的前身。1368年(明洪武元年),河決雙河口,分水東流,經巨野、嘉祥南至魚台東部塌場入運河,成為趙王河的趨形。1430年(明宣德五年),由於棗林河(在鄆城西二十五里)分黃河濟運,導致黃河屢決金龍口。棗林河自金龍口東北流至長垣、東明,至菏澤雙河口分為二支,北支東北流,經鄄城閆什口、紅船口,梁山縣李家橋、黑虎廟,北至張秋鎮注入運河。從此,趙王河的行道完全定型。"
2、1987年版《菏澤市地名志》河流下,沒有專題介紹趙王河;該志在菏澤市概況中寫道:"解放前,境內只有趙王河、七里河,因河道彎曲、常年淤積,河床寬淺,雨季河道漫溢,常常成災"雲雲;該書在《菏澤市政區圖》中,標出趙王河由雙河集而東北,過孔樓、辛集、寶珠口、安興鎮、東北經五道街入鄆城而東。然考其上源,卻是繞菏澤城南護城堤河而西北,接李庄集出黃河所來之抗旱渠。而該渠繫上世紀七十年代所修,直通護城河。照此,趙王河似乎從菏澤城西北來。
3、1987年版《菏澤市地名志》印製的《一九五九年菏澤縣地名圖》繪注趙王河自雙河集而南,過菏澤城東,劉善人庄西,侯店、晁寨、劉城繞金堤而西。 該書所載1953年、1947年、1941、1913《菏澤縣地名圖》中的趙王河流向標注同1959年圖。如此看,何樓鄉南境之金堤鎮似乎是趙王河的源頭。
4、該書所載清光緒二十三年(1898)《山東省曹州府附郭菏澤縣境疆域全圖》中所標注趙王河來自西南桃源集。該集時屬菏澤縣,今為曹縣桃源鎮。
5、清光緒年《儀封縣志》載:咸豐五年(1855)六月,河決銅瓦廂--一股入趙王河,走山東曹州府迤南。如此記,趙王河的源頭在儀封縣,即今蘭考縣東部。
6、清光緒十年《新修菏澤縣志·雜記》篇載:"乾隆五十二年秋,運河涸。河督蘭第錫奏請重開趙王河,上由陶北河經長垣、東明、曹縣,自安陵入縣境,至城東雙河口。"照此記,趙王河之名在乾隆朝已有,且上源是長垣縣境內的陶北河。按明、清《長垣縣志》,陶北河,又名淘北河。
7、民國版《河南省長垣縣志》載:趙王河,即古之澭水,俗稱趙王河,出山東曹縣西北境,經長垣之李龍庄、牛集東北入菏澤縣。照此記載,趙王河雖得名已久,但是俗稱,而本名曰澭水。
8、清嘉慶版《大清一統志》山川下記載:"灉河,舊為(黃)河支流,在曹州府城南二十五里。自直隸東明縣流入,又東北經鄆城縣西南四十五里又北經濮州(東)南,又東北流入壽張縣界。"這是說,清代中期的灉水從東明南境過曹州城南、城東,又過鄆城西、鄄城東南,東北流入壽張縣,即今台前縣和梁山縣北部、西部。
9、清乾隆年《曹州府志》記載:"澭河上源為賈魯河,本黃河決口故道,自河南儀封黃陵崗東北,由祥符縣界至劉家莊入山東省曹縣界,入菏澤縣界。又東北經金堤集,至縣城東折而北至雙河口……"雲雲。按此,菏澤城東之趙王河即澭水無疑,該志的曹州全圖和菏澤縣地圖皆稱此河為趙王河,可證澭水即趙王河,且在清初已經得名。
10、《大清一統志》又雲:"賈魯河在曹縣西四十里,自黃陵崗至楊青村,元至正中,工部尚書賈魯所開。"查《明史·河渠志》,今曹縣西黃河故道即"元朝末年之賈魯河"。1855年黃河改道,該河廢。今蘭考縣東部黃河故道的重要埽口黃陵崗,就是趙王河出黃河的河口。經書《爾雅·釋水》雲:"水自(黃)河出為澭。"賈魯河是元、明、清黃河主流。趙王河自黃陵崗出黃河,古人依經典,故稱此河為澭河,是官稱。
打開明《兗州府志》、《山東通志》、清康熙《曹州志》、清乾隆《曹州府志》、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清光緒年《新修菏澤縣志》、民國《菏澤縣鄉土志》,無不稱此河為澭河,介紹其走向均與地圖所標趙王河相同。古曹州八景有澭水荷花,即指趙王河荷花。因此結論曰:明清方誌中流經曹州城東的澭水就是趙王河。
10. 了解菏澤歷史演變一篇400--600字的菏澤歷史簡介(更大事件,重要人物,名字的更迭)
菏澤,是伏羲之桑梓,堯舜之故里,先為商湯之京畿,繼屬曹國之疆土,後建曹州之區域。古為濟水所匯,菏水所出,連通古濟、泗兩大水系的天然湖泊,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澤,故名「菏澤」。唐代更名為龍池,又名九卿波,清稱夏月湖,今湮,遺址在菏澤市牡丹區東南15公里處。以菏澤用作地名稱縣始於清初。據清乾隆二十一年本《曹州府志》記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為府,設附郭縣,疆域仍州之舊,賜名菏澤」。自此,「菏澤」作為一個縣、市、區的專名一直沿用至今。
龍山文化遺址,境內各縣(區)或都有發現。古史中稱譽的唐堯(前2357~前2258年)、虞舜(前2257~前2208年)、大禹(前2207-?)在這里留下了較多的遺跡。歷史上建置的演變,可遠溯到公元前17世紀。
商朝(公元前1765~前1122年),境內曾置有三國莘國(今定陶與曹縣之間)、顧國、黎國(今境鄄城與鄆城之間)。
西周(公元前1122年~前249年),其境分屬曹國(都定陶)、郜國、須句國、魯國、衛國、宋國的轄地。
春秋(前770-前249年)後期,境域為宋、魯、衛三國分割。
戰國(前475~前221年),前期為齊、楚、魏所轄。至戰國末期,為齊、魏兩國分領。
秦朝(前221~24年),境內中部和北部屬東郡(治濮陽),南部和北部屬碭郡(治碭山縣)。
西漢(前202~前59年),巨野縣昌邑集,曾是漢朝昌邑王封國之地,現存有古跡漢廢帝昌邑王劉賀廢冢。
隋朝(581~618年),文帝即位後,廢郡,以州直接轄縣。境內中部屬曹州(治濟陰縣),北部屬濮州(治鄄城),東北部屬鄆州(治鄆城),東南部屬戴州(廢永昌郡後置,仍治成武),以上4州治所皆在境內。南部屬宋州。606年(隋大業二年),煬帝廢州改郡。境內中部屬濟陰郡(治濟陰縣),東部屬東平郡(治鄆城)。
唐朝(618~907年),境內屬河南道,中部屬曹州(治濟陰縣),東部屬濮州(治鄄城),東北部屬鄆州,南部屬宋州(治睢陽)。
元朝(1271~1368年),屬中書省。
明朝(1368~1644年),境內大部屬山東承宣布政司兗州府的曹州、濟寧州和東平州,西部和北部各有一小部分屬京師大名府的開州和山東承宣布政司東昌府的濮州。1368年(明洪武元年),因水患曹州徙治安陵鎮(今菏澤市大黃集鎮安陵集),次年再徙治盤石鎮(今曹縣城址)。1371年(明洪武四年),降曹州為曹縣。1445年(明正統十年),復置曹州於古乘氏縣址(今菏澤城)。這時的曹州雖領兩縣,但為府轄州。
清朝(1644~1911年),改布政使司為省,境內西部和東北部分屬直隸省大名府和山東省兗州府外,均屬山東省曹州府。1724年(清雍正二年),曹州升為直隸州,轄區較明代不變。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升曹州為府,轄一州10縣,附郭設縣,賜名菏澤。此時轄區面積略大於今菏澤市。
中華民國(簡稱民國1912~1949年),1912年,政區仍沿用清末省、府、縣三級制,道為省的監察區。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頒發組織令,規定地方實行省、道、縣三級制。今境除東明縣屬直隸大名道、鄄城縣和梁山縣(原為壽張縣)屬山東省濟西道(後改為東臨道,治聊城),其他縣均屬山東省岱南道(後改為濟寧道,治濟寧)。1925年10月22日,山東省將原四道增為11道制,於今菏澤市區置曹濮道(治菏澤)。1928年廢道制,東明縣直屬河北省,其他縣直屬山東省。1932年南京政府規定省下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為省政府的派出機構。至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山東省共有7個行政督察區(以下簡稱區):第一區治濟寧;第二區治菏澤,菏澤、定陶、曹縣、成武、單縣、巨野、鄆城屬之;第六區治聊城,濮縣(1931年濮、鄄分治,1926年鄄城並入濮縣)……屬之。「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侵入山東後,山東省政府撒離濟南,在省內流亡,並於1938~1942年在全省先後設置了17個區。巨野、鄆城、壽張、汶上屬第二區,單縣、成武、曹縣屬第十一區,菏澤、定陶、濮縣屬第十六區。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山東省政府雖然調整了行政區劃,但境內各縣的歸屬仍未變。
抗日戰爭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政府相繼產生,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逐步發展成為各級政區。從1940年到抗戰勝利,境域分屬以下幾個專區:冀魯豫第八專區。1940年4月初建立運西專區,是年11月改稱魯西二專區,屬山東省魯西行政區。1941年魯西行政區並入冀魯豫行政區,從此脫離山東省。冀魯豫第十一區。1940年7月建立湖西專區(因地處微山湖西),屬山東省魯西行政區,轄區位於今境南部,專署常活動於單縣東南蔡溜、張寨一帶。冀魯豫第十專區。1941年5月建立冀魯豫三專區,7月改為冀魯豫七專區,9月改稱晉冀魯豫二十二專區和冀魯豫十專區。轄區位於境內中部和西南部,兼及河南省考城、民權等縣部分區域。
解放戰爭1946年2月,原冀魯豫第八專區改為冀魯豫二專區,專署曾移駐鄆城潘渡和陳坡,原冀魯豫十一專區改為三專區,十專區改為五專區。1948年9 月全境解放。1949年3 月,華北人民政府決定將冀魯豫第二、三、五、七專區分別更名為臨河、湖西、魯西南、運西專區。是年8月,平原省建立,臨河、魯西南及運西的一部分合並為菏澤專區,與湖西專區同屬平原省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平原省建制,菏澤、湖西兩專區劃歸山東省。次年7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山東省撤銷湖西專區,其所轄縣分別歸菏澤、濟寧兩專區。
1958年11月1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菏澤專區建制,所屬各縣劃歸濟寧專區。次年6月,恢復菏澤專區,轄區如舊。
1967年3月,改菏澤專區為菏澤地區。
2000年6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改菏澤地區為菏澤市(地級),原菏澤市(縣級)更名為牡丹區。
2008年12月,全市下轄8縣1區,158處鄉鎮,行政村、居委會6106 個,自然村13478個。
代表人物:
歷史名人菏澤歷史上名人輩出,著名的有伊尹,萊朱(湯的重要謀臣,與伊尹同列),曹叔振鐸(曹國開國君主,周文王六子,後曹國歷555年,傳25世),氾勝之(作中國第一部農作物書籍《氾勝之書》),孫臏(戰國時齊國軍事家),吳起,彭越(劉邦的大將,封梁王,後被處以醢刑),丁姬(漢哀帝之母),董昭(曹操的謀臣),曹植(曹操之子,後封於古菏澤),滿寵(曹操謀臣,官至太尉),呂後(漢高祖原配,後稱制度),戚夫人(漢高祖寵妾,生趙王如意),李典(曹操手下大將,文武雙全),卞壼(kǔn)(東晉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累事三朝,兩度為尚書令),涼茂,王叔和,黃巢(唐末造反領袖,攻陷長安,國號大齊),宋江(北宋末農民起義領袖),呂祐之,鄧御夫,秦紘(明朝著名清官,官至戶部尚書、三邊總督,封太子少保銜),王禹偁(北宋文學家),晁公溯,晁補之(蘇門學士),晁沖之,晁說之,晁公武,郭英,宋滄,徐鴻儒,劉藻,田在田,馬新貽,張春橋等人。
相傳堯、舜、禹等著名氏族部落首領主要活動在這一地區,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伊尹、軍事家孫臏、思想家莊子、農學家汜勝之、經濟學家劉晏、文學家溫子升等大批聖賢,都出生在這里,「商界鼻祖」范蠡經商、劉邦登基稱帝、曹操成就霸業、黃巢起義、宋江聚義等都發生在菏澤。秦末漢初大將彭越,三國曹魏大將李典,北宋文學家王禹偁,蘇門學士晁補之,春秋時期的伯樂孫陽,清末武狀元張憲周都誕生在這塊土地上。(詳見:《菏澤縣志》(光緒本)),乾隆年間出生在單縣城西南劉老家的劉峨,官至直隸總督、兵部尚書,馬新貽(清代兩江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