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是誰
雖然古代皇帝的平均壽命如此低,就連派徐福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葯的秦始皇也就活了50年,但是中國有五位最長壽的皇帝都活到了八十歲以上。他們可以說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和青睞,不僅獲得了人間至高無上的權力,還擁有了最長壽的生命,較之現代人他們也是壽星。
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中國最長壽的五位皇帝:
五、元世祖忽必烈(80歲)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孫子,在蒙古忽里台大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國大汗,後來改蒙古國為「大元」,成為元朝的第一位皇帝,在位35年。忽必烈個人非常推崇漢文化,在他統治期間重用漢臣,採用漢法,建立行省制度,因此他得到了後世史學家相當不錯的評價。
一、清高宗乾隆皇帝(89歲)
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1799年)是清朝的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1736年即皇帝位,年號「乾隆」。他在位60年,禪位後當了三年太上皇實際掌握權力。從當年熱播的《還珠格格》、《鐵齒銅牙紀曉嵐》到後來霸屏的《延禧攻略》、《如懿傳》,乾隆皇帝成為中國婦孺皆知的一位皇帝。人們也總喜歡津津樂道他的奇葩事跡,比如他的農家樂審美,喜歡在書畫上亂蓋章,還有他喜歡作詩,不過連打油詩的水平都沒有。
B. 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是誰
黃帝是中國古代封建政權中最主要的一個人,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後開始實行了皇帝制度,這一制度從此一直延續到我國最後一個封建政權清朝,中國封建皇帝制度一共影響了中國上千年的時間,中國歷史上大約一共出現了400多位皇帝,那麼這其中哪一個才是活得最長的皇帝呢?
C. 中國歷史上哪個皇帝的壽命最長啊
乾隆89歲最長壽~
康熙在位61年~~
清高宗,名愛新覺羅·弘歷(公元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雍正病死後繼位,為清代入關第四帝。在位60年,病死,終年89歲。葬於河北裕陵
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二代皇帝。順治十一年(1654年)生於景仁宮,為表世祖順治帝第三子。順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時年八歲,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共輔政,年號康熙。康熙六年(1667年)親政。八年,年僅十六歲的康熙暗結內大臣索額圖等人智捕鰲拜,奪回大權。親政後,宣布永停圈地,准許壯丁「出旗為民」,又獎勵墾荒,益錢免糧,任用靳輔,陳潢治理黃河,規定「額外添丁,永不加賦」;設立南書房掌票擬諭旨,加強皇權;又平定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繼茂之子耿精忠長達八的三 藩之亂,派兵攻入台灣;平定準噶爾部噶爾丹叛亂,鞏固了國家統一;又巡行東北,兩次發起雅克薩反擊戰,沉重打擊沙俄勢力侵略,派索額圖、佟國綱赴尼布楚與沙俄談判邊境問題,行前確定黑龍江流域的廣大領土「皆我所屬之地,不可棄之於俄羅斯」的原則,簽定《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東段邊界,使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得到鞏固發展。他一生苦研儒學,表倡程朱理學、開博學鴻儒科,設館纂修《明史》,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同時,屢興文字獄,殘酷鎮壓反清思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死於暢春園,葬於清東陵之景陵。享年六十九歲,在位六十一年,廟號清聖祖。
康熙皇帝在清朝十二帝(包括入關前的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清太宗皇太極)中子女最多,子35人、女20人,共計55人。
D. 請問中國歷史上活得最長的是哪位皇帝活了多少歲謝謝!
中國古代皇帝活得時間最長:乾隆
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時—1799年2月7日),姓愛新覺羅,諱弘歷,是雍正帝第四子。終年89歲。乾隆在位共60年,是中國封建史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而且是壽命最長的皇帝。
E. 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是乾隆還是趙陀
趙陀(?-前137),南越武帝,又稱「南越武王」。公元前203—137年在位,恆山郡真定縣人(今河北省正定縣)。他趙陀不僅是世界上最長壽的皇帝(100歲以上),更是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71年。他是兩廣及越南一帶的的拓荒第一人,同時也是第一代「南越國王」。趙陀屬於堂堂正正的皇帝,盡管出於禮節,不得不對漢朝象徵性的對外隱藏起自己的帝號——「南越武帝」,在南越國始終沿用皇帝的尊號。 目錄 1率兵打仗 2與漢關系 3民族融合 4後世評價 目錄 1率兵打仗 2與漢關系 3民族融合 4後世評價 收起 編輯本段 率兵打仗 秦始皇統一七國之後,開始著手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為主帥、年輕的趙陀為副統帥率領50萬大軍平定嶺南,屠睢因為濫殺無辜,引起當地人的頑強反抗,被當地人殺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囂為主將,並和趙陀一起率領大軍經過四年努力,於前214年完成平定嶺南的大業。 秦始皇接著在嶺南設立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郡,任囂被委任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設博羅、龍川、番禺、揭陽四縣,龍川地理位置和軍事價值都極其重要,故趙陀被委任為南海郡龍川縣令。趙陀到龍川(今龍川縣佗城鎮)上任後,採取「和輯百越」的民族政策,並上書秦始皇要求從中原遷居50萬的居民至南越,加強漢越的民族融合。 秦二世時,由於先後有陳勝吳廣起義和劉邦項羽的楚漢之爭,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亂狀態。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囂病重,他臨死前把時任龍川縣令的趙陀召來,向他闡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險可據的有利地形來建立國家,以抵抗中原各起義軍隊的侵犯;並當即向趙陀頒布任命文書,讓趙陀代行南海郡尉的職務。任囂死後,趙陀攝行南海尉事,向橫浦、陽山、湟溪關傳布檄文,以防止中原的起義軍隊進犯為由,要其疾速斷絕道路,集合軍隊。趙陀並藉此機會,逐漸用法律殺了秦朝安置的官吏,任用他的親信做代理長官。秦朝滅亡後,趙陀起兵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地區建立起獨立的王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廣州)。 編輯本段 與漢關系 劉邦建立西漢政權之時,中原已經兵亂多年,百姓生活勞頓困苦,已無力用軍事對付南越國,於是派遣大夫陸賈去南越,送其印綬,尊陀為「南越王」,勸陀勿為南邊之患。此後,南越國和漢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劉邦成功的通過和平的方式,使得趙陀安定,沒有成為漢朝南邊的敵對勢力。而此時南越帝國邊界與漢朝長沙王封地相接壤。 兩個政權貌合神離,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後臨朝,統治殘暴,各種摩擦、矛盾公開化,開始和趙陀交惡。有關部門的官吏請求禁止南越國在邊境市場上購買鐵器,於是她發布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區禁止向南越國出售鐵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趙陀認為,這是長沙王的主張,想依靠中原的漢王朝,消滅南越王國,兼作南越王,建立功勞。於是出兵攻打長沙國的邊境城邑,打敗了幾個縣才離去,且加冕為南越武帝。高後派遣將軍隆慮侯周灶前去攻打趙陀。正遇上酷暑潮濕的氣候,士卒中的多數人都得了重病,又遭趙陀頑強抵抗,致使漢軍連陽山嶺都無法越過;又過了一年多,高後死去,漢軍就停止了進攻。趙陀因此憑借他的軍隊揚威於邊境,用財物賄賂閩越、西甌和駱越,使他們都歸屬南越、其後夜郎、毋斂、句町等國聞威也都紛紛歸屬南越國。這時南越領地范圍擴張至頂峰,西盡廣西,南抵越南中部,東有福建,北至湖南南部,成為與漢並雄的南方帝國。趙陀也開始以皇帝的身份發號施令,坐黃屋左纛之車,與漢朝對立起來。 漢文帝即位,對外采安撫政策,主動向南越國修復舊好,於是在真定為趙陀父母的墳墓設置守墓人家,每年按時舉行祭祀,又召來他的堂兄弟,賞賜了官職和財物。文帝在丞相陳平的推薦下,任命重臣陸賈為太中大夫,前往南越國當使者,借機責備趙陀自立為皇帝而不派一個使者向中原漢天子報告。陸賈到了南越國,向趙陀曉以利害關系,趙陀被再次說服,表示要長久做漢朝的藩屬國,遵守向漢天子納貢的職責,決定去除帝號歸復漢朝,仍稱「南越王」。陸賈回京報告此事,漢文帝非常高興。一直到漢景帝時代,趙陀依舊春秋兩季派使臣到長安朝見漢天子。而在南越國內,趙陀一直用皇帝的名號,只是他派使者朝見漢朝皇帝時才稱王。趙陀在位71 年,享年一百餘歲,卒時已是漢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 編輯本段 民族融合 趙陀從前219年作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萬大軍的副帥,一直到漢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去世,一共治理嶺南81年。其間由於他一直實行「和輯百越」的政策,第一次推行「以夷治夷」,促進了漢越民族的融合,並把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帶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帝國得到了更好的發展。趙陀稱帝建國,對中國文化之傳入越南與中越血統之融和,其影響及貢獻既深且巨。 編輯本段 後世評價 越南史學家黎嵩贊之曰:「趙武帝乘秦之亂,奄有嶺表,都於番禹,與漢高祖各帝一方,有愛民之仁,有保邦之智,武功懾乎蠶叢(安陽王蜀泮),文教振乎象郡,以詩書而化訓國俗,以仁義而固結人心,教民耕種,國富兵強,……真英雄才略之主也。」 附言:趙陀建立南越國的年代並沒有史籍直接記載,現代的研究文獻均以《史記》的有關記載推算而得。所以目前對南越國建國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前203年,一說是前204年。
F. 古代皇帝誰的壽命長啊
壽命長的皇帝有乾隆帝(89)、梁武帝蕭衍(86)、女帝武瞾(82)、宋高宗(81)和元世祖(80)。
1、乾隆帝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
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
乾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國庫日漸充實。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卒於養心殿,享年89歲。
廟號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2、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
出身蘭陵蕭氏,為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南齊時,蕭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間兩次參與抵禦北魏,頗受齊明帝寵待。
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討東昏侯蕭寶卷,並擁立南康王蕭寶融稱帝。次年,攻陷建康。中興二年(502年),接受蕭寶融「禪位」,建立南梁。
在統治初期,蕭衍尚能留心政務,對宋、齊以來的種種弊端有所糾正。為使各州郡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他採取了更換異己、任用親信,兼以討伐的方針。
但對門閥世族,蕭衍一改前例,盡可能地恢復他們尊崇的地位;又寬待宗室,授諸王以實權。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諸帝中位列第一。
在位晚期,隨著年事增高,開始怠於政事,又沉溺佛教。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蕭衍被囚死於建康台城,年八十六。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於修陵。
3、女帝武瞾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尊號「天後」,與高宗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輩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其後累謚為「則天順聖皇後」。
4、宋高宗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
大觀元年五月(1107年6月),生於宮中,天性聰明,博聞強記,拜檢校太尉、定武軍節度使。靖康之變後,金兵俘虜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欽宗,滅亡北宋。
康王趙構即位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建立南宋。在位期間,迫於形勢民心,任用岳飛、韓世忠等主戰派將領抗擊金軍。
重用主和派的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一味求和,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禪位於皇太子趙昚,尊號「光堯壽聖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武緯文紹業興統明謨盛烈太上皇帝」。
淳熙十四年(1187年),崩於德壽宮,時年八十一歲,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之一,謚號「聖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
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累謚「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5、元世祖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監國托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為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他先後任漢人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今洛陽)軍政,並屯田唐、鄧,收到積極效果。
1253年,受京兆(今陝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與大將兀良合台遠征雲南,滅大理國。1258年蒙哥興師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總東路軍。
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線病逝。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於開平,建元中統。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託,出兵擊敗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顏大舉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後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余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
統一全國後,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馬。阿合馬從中統初便主管中央財政,多方搜刮,權勢日重。後阿合馬獨擅朝政。
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發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殺阿合馬事件。此後,忽必烈又先後任盧世榮、桑哥專理財政,都以失敗而告終。
同期,忽必烈接連派遣軍隊遠征日本、安南、占城、緬甸與爪哇,都遭到失敗。但抗擊海都、篤哇等西北諸王的侵擾和平服東北諸王乃顏叛亂,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病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