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雲南建水古城,有著怎樣的悠久歷史
雲南建水古城歷史悠久,有保存完好的大規模古建築,古時稱之為步頭,也叫做巴甸,唐南詔時築惠歷城,隸屬於通海都督府。到了宋朝大理國時屬秀山郡阿白部,元朝設建水州,明代稱臨安府,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為建水縣。
Ⅱ 請問建水紫陶有幾年的歷史了
你好,建水紫陶的歷史悠久,自南宋末年間建水就有陶器了,距今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宋末雖有陶器但過去名氣並不大,真正有名氣是從建國後開始,1953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建水紫陶被列為我國四大名陶之一,與江蘇宜興陶、廣東石灣陶、四川榮昌陶並駕齊名。
Ⅲ 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的歷史由來有哪些
歷史:建水,歷史悠久,曾稱步頭。也就是中國的最南邊了,走到這這就再往南走就是別的國家了 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約在公元810年前後築惠歷城,明、清兩朝為臨安府所在地,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建水自元代以來,就是滇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 百里滇山,十里壩子,三里古城。三箭之地一寺,五箭之隔一廟,七里之遙一橋,八里之遠一塔……。這些寺寺塔塔有如章章節節歌歌曲曲,記述和頌揚著建水悠久光輝的歷程。建水文物古跡百餘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10處之多,最古老的寺是元朝的指林寺,最宏大的廟宇是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的建水文廟,最壯觀的樓是朝陽樓,有滇南大觀園之稱的朱家花園……
由來:建水古稱臨安,自元代以來就是滇南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文化發達,人才輩出。 這里有保存完好、規模宏大的文廟,以及朝陽樓、雙龍橋、指林寺、朱家花園等一大批古建築。 全縣有古寺廟近百所,僅城區就有40多所,還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古式民居,堪稱是「古建築博 物館」。 古井建水曾有惠歷的舊稱,那是大海的意思。現在大海已經了無蹤跡,但是建水祖先在這里開挖了許多水井。有一副對聯就是描述建水 名井「紅井龍井諸葛井,澧泉淵泉浦薄泉。」建水人最鍾情的莫過於「澧泉 也就是西門大板井。位於西城外梨園街西頭,水清味甘,供全城之飲,民 間有大板井「水味之美,甲於全滇「之說,被列為建水甜水井之首,有「滇 南,第一井」譽稱。 朱家花園位於建水縣城建新街,佔地2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分為住宅和祠堂兩部分,為「縱三橫四」的「三間、六耳、三間廳附後山耳、一大天井四小天井」的建水典型民居建築,庭院廳、堂布置精美,古色古香,共計有大小天井42個。 建水小巷 在建水古城,最喜歡徘徊在一條條曲曲折折的小巷裡,青石悠悠的小路上,留下淺淺深深的足印,遠古歷史的繁星夢影,於幽幽小巷深處紛沓而來。 建水的水源遠留長,早在在遠古唐朝,建水因「建於水邊之城」而得名。一口口保留完整,繩印深深的古井,古池旁,現代的人們依然用最古老的方法從古井或古池中汲取生活用水。雙手輕輕撫過古井一道道深深的繩子印痕,真實地觸摸一段歷史,這是千百年來勤勞的建水人民生活留下的印跡,也可以說是建水文化源遠流長、風生水起的源泉之一。
Ⅳ 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的歷史和由來有哪些介紹
建水以古文化著稱滇南。建水從前是臨安府所在地,其古文化和古建築,不僅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建水城,還分布在轄區內各處。單在縣城西邊13公里處的團山村,就全是百年古建築,外地人到此參觀,無不瞠目驚嘆。
團山(彝語:有金有銀的地方)村,建在一個半坡上,共有百餘戶人家,全是磚木建築的深宅大院,古色古香,一戶挨一戶,櫛次連毗,像是一個博大豐富的古建築博物館。歷史的風雲變幻都隱藏在其中。到此觀光,使人引發一種懷舊的心思,給人覺得時序的遞移在這里似乎是遲緩下來了。
概覽這百餘戶的深宅大院,我不禁產生一種懷想:按解放初的土地改革運動,這百餘戶無疑全都是大地主。但按各戶佔有的耕地面積來劃分,卻構不成地富。百餘年前,這些古建築的建造者全都是窮人,他們全靠到個舊開錫礦發家,大致到抗日戰爭初期都已沒落。他們的後代,除了祖輩遺留下這豪華的房產,並無什麼財富。而今所見,人們的生活與普通的山民一樣清貧。
張家花園
建水城有座「朱家花園」遐邇聞名,但團山有座「張家花園」卻鮮為人知。
張家花園位於村寨東北邊,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佔地面積3495平方米,建築面積2950平方米,平面布局由圍牆朝門屋外大門、一進院、中院、三進院、祠堂花園和外圍碉堡組成,共有房屋119間,大小天井21個,組成一座城堡式的私人住宅庄園,是團山村古建築群中最大而又輝煌的私人宅院,也是建水僅次於朱家花園的第二大庄園。
張家花園的建造者並無朱家花園那樣具有官吏的雄厚背景,而是個一貧如洗的窮漢,能夠建造起這樣規模宏大的華麗花園居宅,真有如「天方夜譚」般的奇跡。
房主叫張家林,生養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張國義,一個叫張國民,因家境貧窮難以維計,兩個兒子長大後就出門跑江湖去幫工,後做小生意,賺到一點錢後,就回鄉來買了幾匹馬,牽到個舊錫礦給老闆馱土荒,獲得一點報酬用來維持家庭生活。逐漸熟悉了礦山環境,弟兄倆發現給人馱土荒不如采礦賺錢,於是就棄馱土荒去挖礦。那時寬大的礦山並未歸屬哪家所有,誰有力氣去開采,礦石就歸誰。錫礦價值高,可賣給冶煉廠家。張氏弟兄在蓮花洞揮鎬舉鋤開采,不辭辛勞苦幹,一天下來累得精疲力竭,採得的礦石日復一日堆累,不久就積得百餘石。那時以石為計量礦石,批售給冶煉廠家,然後又進洞繼續采礦來批售。積得一筆資金後,就在下河溝建起了自己的冶煉爐,收購礦砂冶煉大錫出售,收入大增。生意興旺,逐年發展,冶煉爐由一個增至三個,僱用工人終年冶煉。錫錠積多了,就雇馬幫馱運至紅河邊的蠻耗口岸上船,由水運從河口出境取道越南轉運到香港。那時個舊人在香港開設了貿易棧專售大錫,銷到歐洲各國,獲利頗豐。張氏弟兄有了錢,就擴大貿易,把生意做到昆明、上海等大城市,財源滾滾而來。發了財就回老家團山購地建房,先是修建起五間耳房,後又蓋起三進院居宅和花園祠堂。正當張氏弟兄的礦業生意蒸蒸日上越做越紅火之時,哥哥張國義猝然暴病死亡。弟弟張國民在悲痛中掩埋了哥哥的屍體,撐起了整個企業,並把生意做得更大,先後購下長澇塘、高澇塘等幾個礦洞,成為個舊錫礦業富商之一。張國民在家鄉原建宅院的基礎上,又擴建了一進院房屋,並在花園後面築假山培植花卉草木美化環境,同時又築起了防禦門樓和炮台,成為團山村一座獨立的私人建築群庄園,像個土皇帝蟄居之所。想必當年張氏家人是雇養有家丁保衛安全的。
張國民兩弟兄曾跑江湖見過世面,對居宅的構造與裝飾自然要趕時尚,建房購買好木料,磚木結構,木房為逗榫二層樓,裝潢花哨高檔,不惜用高價聘請手藝高明的工匠雕梁畫棟。正廳檐枋刻鏤花鳥魚蟲、野獸和人物形象;門楣繪有彩畫,窗戶鑲著各種圖案透雕,並請當地書法家在屋壁外部題寫唐詩、宋詞,請畫家繪竹、菊、梅和山水人物國畫作品。真是錦上添花。斑斕高雅的書畫藝術作品,裝點著屋壁,蓬蓽增輝,顯出氣派豪華的氛圍,像個有學問的富豪書香門第。我們漫遊領略各處房屋的雕刻工藝和書畫作品,雖已陳舊或破損,但均屬上乘之作。
中院廊廈甬道環繞,居住房屋為兩層木樓,頂蓋筒瓦。圍牆腳鑲嵌雕花磚塊。房屋門窗施有精緻的花鳥透雕圖案。天井築有花台、石缸。後院是「走馬轉角樓」,即橫直兩排木樓相連接,形成直角。走廊甬道直通的房廈內供有祖宗牌位。大門左側的花園,上為約兩米高的台基,兩邊修有吊腳樓,下邊築有一方形大池塘,池塘邊的石板圍欄間隔等距豎立若干方形石柱鑲接拉固。石柱上端鑿刻成工字形或圓形寶頂;有的雕成獅、虎動物造型。面對台基上正中的一塊石板圍欄的正反面刻有「活潑潑地」、「活潑天機」斗大題詞。據說,各庭院內原來布滿了各種名貴花木,房屋門窗甚多,有「百種花卉,百扇雕花門窗」之說。其房屋構造的典雅、恢宏與裝飾華麗奢侈,僅次於朱家花園。可以想見,這樣大的宅院庄園,不知要雇多少傭人來搞環境衛生與培植花木。
解放戰爭時期,張家花園後裔張有武因憎恨國民黨腐敗統治,參加了中共建水縣委地下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組織「九人團」,現存的左側吊腳樓便是當時「九人團」活動的場所。張家花園現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參觀時已人去屋空。建築群因年久失修,一副衰敗凄涼的景象,失去了昔日的輝煌煊赫;房屋的雕刻、繪畫已蒙上了經年的痕跡,有的已枋損脫落,當年的奇葩異草,百卉爭妍的美景已不存在。由於無人管理,處處臟亂不堪。漫遊其間所見,許多雕刻精緻的動物造型,在「文革」時期破「四舊」已被敲擊得殘缺不全,呈現出歷盡滄桑的劫難。池塘上邊軒敞的屋宇變成了團山村小學的教室。大池塘被人扔下許多塑料袋、飲料瓶及各種雜物垃圾,污黑的池水表面泛綠苔。其人文景緻已黯然失色。
張家花園因缺乏維護和管理有的牆垣已傾圯,部分房屋損毀,失去了原有的完美與靈光。但透過這些古建築群,我們看到了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美質,看到前輩工匠造屋的智慧工藝,也可以想到張氏家人由貧窮變富豪輝煌時的風光。可以這樣說,這座富麗豪華的庄園是從個舊錫礦山「馱運」回來的——百年前,張氏弟兄白手起家,篳路藍縷,憑雙手艱苦勞動開采、經營錫礦業發跡,營造出這樣龐大而又富麗堂皇的城堡庄園,這聽起來似令人難以置信,但張家花園便是歷史的寫真。
將軍府
我們在團山村串游,看見有一戶懸掛著「將軍府」匾牌的人家,十分引人注目,便進去參觀。
「將軍府」並非將軍的官邸,而是一名下級軍官的府宅。房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佔地面積880平方米,共有房屋38間,大小天井7個。房屋裝飾有雕粱畫棟、花鳥魚蟲、人物浮雕,以及書畫、匾額,色彩斑斕,富麗堂皇。能夠修建起這樣寬大的居宅,想必有一番非凡的來歷。房主後代的家長不在家,其家屬也說不清個來龍去脈,只曉得建造房屋的祖輩叫張和。
據知情人介紹,張和自幼喪父,全靠母親撫養。6歲時看到家境實在貧窮,就隨堂兄張愷到個舊礦山謀生。在錫礦山做童工鑽洞背土荒度過苦難童年成長起來的張和,性格開朗,膽識過人,喜交朋友,誠懇待人,重信譽,講交情,朋友甚多,簡陋的居宅經常門庭若市。朋友有事都來找他出主意商量對策,逐漸在礦工中豎立起了威信。當時,到個舊挖礦的民工來自四面八方,大多以地域為集群合夥,各佔領一個地盤。凡礦山發生爭奪富礦而吵架斗毆,都由張和出面調解糾紛,他站在正義立場評判誰是誰非,並果斷定奪。官府見他是個人物,就命他為維護礦山的保警隊長。張和不負重任,名正言順地擔當起了職責,這自然大大有利於建水籍的礦工,大家不再擔心受外人欺凌而放心開采、冶煉大錫,獲利頗豐,財源不斷。人們相繼回家蓋起了豪華居宅。張和一面維持礦山秩序,一面與本寨人合夥經營大錫,自然也發了財,在團山蓋起了自己的居宅。
1911年,爆發辛亥****起義,個舊廠礦發生了滇南匪首李紹宗打劫事件。已被委任為管帶營長的張和率眾平息匪患,擒獲土匪數百名,就地正法,保護了礦產。雲南都督蔡鍔獲悉匪患已平息處理,便即時召見張和了解事件經過。得知此事處理得當,蔡鍔就任命張和擔任個舊國民軍第四營管帶兼稽查員,並授予「將軍第」匾額懸掛其居宅。故村裡人稱張和府宅為「將軍府」。
民國元年1911年,張和與張運桂發生爭執,不久就在個舊遇害。噩耗傳來,其母胡氏痛不欲生,並在《滇聲日報》發表聲明,堅決要求官府懲辦兇手。張和屍體埋葬於村後山腳。蔡鍔聞訊很痛惜,親自提筆為張和寫墓碑,碑文為:個舊國民軍第四營管帶張和之墓,雲南光復使陸軍上將全統滇軍都督愚弟蔡鍔拜書,民國歲次祭丑臘月初三吉旦。
張和自幼艱苦勞動長大成人創下家業,苦盡甜來走到他人生的輝煌。但人有旦夕禍福,就在他風華正茂仕途向上之時遭到不測而喪了命,知曉他的人無不唏噓惋嘆
張和死後,其母胡氏克勤克儉,撫養獨孫子遺孤,並挑起了管理個舊廠務與團山田產的重任。同時,為教育好下一代,還將二進院廂房辟為「讀書樓」,聘請先生教育後代,直到她人老去世。
張和所建的房屋在團山並非是最大最豪華的,但由於他和他母親兩代人不同凡響的經歷,頗有聲望而受人尊敬,「將軍府」的裝潢也別具一格。那「三段式」大門的門楣和牆體鑲嵌的花磚上凸印著「三級連升」圖案,顯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一進院落是三坊一照壁,庭院築有大石缸和花台。石缸裝水,備作消防,亦可養魚。缸壁正面題有「靜觀魚躍」四個行書大字,兩邊題有詩詞。我們參觀時缸內無水。正廳屋檐下的六扇屏門分別刻有「封侯掛印」、「鹿鶴同春」、「象呈昇平」、「鯉魚躍龍門」、「獅戲綉球」、「麟鶴托印」等透雕或浮雕圖案,每幅圖案都有一個典故,無不凝聚著我國傳統的歷史文化。那些巧奪天工的組合藝術,把人引向一重又一重美的境界。仔細欣賞,耐人尋味,一切都富於幻想,富於色彩正廳兩側是耳房,房屋兩邊板壁上端正方形的窗欞刻有枇杷、柿子、石榴、荔枝、核桃等鏤空透雕圖案,彷彿是果實累累的林園裝點著居宅,表達出主人對環境自然美的欣賞情致。
還有正廳檐板四周的裝飾,更具高雅的藝術品位,有地方名人題寫的幾十幅格言警句書法和國畫作品,堪稱藝術瑰寶。
進入二院內,有臨安建水原名知府賀章宗為胡氏題寫的「永享遐齡」匾額,有本宗族人祝賀胡氏六七十大壽的「金萱永蔭」、「松心鶴算」、「錫爾純嘏」、「百鳥朝王」、「德庇福廣」等紅底金字匾額,表達了張氏家族對這位母親在逆境中養育後代的敬佩和尊重。
概覽這些雕刻、書法、繪畫和匾額題字都具有很高的水平,把「將軍府」點綴得琳琅滿目,充滿氣派與奢侈,具有很濃厚的文化氛圍。
隨著歲月流逝,這些木質結構逗榫建築與雕刻工藝已顯陳舊,有的書法、繪畫已破損脫落。房主的後代已無力修葺,環境衛生也不那麼潔凈,表明現在的房主已沒有他們先輩的財力與文化素質了。然而,古建築留給後人包括房主以外的人的是一種中國傳統房屋建造文化,一頁歷史,一種藝術,一種智慧,一種精神,供後人鑒賞、學習。
參觀罷「將軍府」走出來,我們想到了府宅的建造者張和。領引我們參觀的建水縣文聯副主席謝恆知道張和的墳墓在何處,便帶我們去參觀。我們走出寨子上端,沿著田塍上了一個小坡,岔進一墒菜地,在菜地一隅,看見幾座墳塋龜縮在山麓。我們逐一尋覓,找到了張和的墳墓,那墓碑不大,蔡鍔題寫的碑文是正楷,書法功底很深,字體工整清秀。但小小的墓碑要裝下全部文字,就壓縮鐫刻得小而擠,好在字跡鑿刻得很精細,保留原作的筆鋒,每個字都清晰可見。可是整座墳被山體泥土擠壓得很局促,被山草覆蓋,彷彿已不負重荷。我感觸地說:「蔡鍔生前留下的字跡不多,我是在此第一次看見,這塊墓碑應作文物保護。」謝恆自然作不了主,但希望引起縣里有關部門的重視。
皇恩府
我們走到寨子中間,遠遠就看見一戶宅院大門掛著一塊書有「皇恩府」三個大字的金底匾牌,便拐道去探訪。
何謂「皇恩府」﹖據介紹,房屋建蓋者叫張樹元,出生不久就喪父。年輕的母親朱氏遭受沉重打擊;精神支柱倒了,失去了生活依靠,她痛苦萬分。封建社會婦女受「三從四德」禮教枷鎖制約,不可改嫁。要活命,要撫養嬰兒,只有下地勞動。一個十分年輕的寡婦,作為家庭的主要勞力要維持包括公婆在內四口人的生活實在夠辛苦。但賢慧的朱氏卻任勞任怨,起早貪黑到地里幹活。辛苦一天,夜裡還紡紗織布給全家人做衣服。她積年累月含辛茹苦支撐著家庭,以美德孝敬公婆、撫育後代,平時與鄰里和睦相處,頗受眾人的同情與尊敬。
年幼的張樹元長到懂事時,看到母親太苦了,就隨寨里人到個舊礦山背土荒,換取一點微薄酬金幫補家庭。就這樣年復一年,張樹元從幼年干到成年,以礦為家,勤儉度日,一直干到40多歲,終於積攢了大筆錢,回家來建蓋房屋,報答母親。
張樹元和其他人一樣,蓋起了三坊一照壁與四合院五天井組合的宅院。後院為三間六耳房;三間廳附後山轉角樓。房屋建於清光緒末年,佔地面積1885平方米,建築面積863平方米,平面布局由兩大天井、六小天井、六個過道和二進院落組成,主體建築計有37個房間,宣統元年1909年竣工。前院花廳是接待客人的地方,請工匠雕刻圖案裝飾,精緻高雅;廊檐上的「八仙供壽」圖案創意新穎;窄長的枋板上有9個近6寸的人物浮雕,八仙分列兩側向壽星祝壽。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身份特徵分明,腳踏祥雲瑞霧翩翩而來,顯出神奇夢幻的境界。
朱氏沒有想到兒子如此爭氣,人到中年還能蓋起這樣闊綽的宅院。她年已花甲,深知兒子一生的勞苦也不亞於自己,疼愛與幸福交融的感情注滿心窩。寨里人看到張樹元一家苦盡甜來,豐衣足食,都很欽佩和敬重。因朱氏畢生勤勞,扶孤立業,到老來人丁興旺,兒孫滿堂,人人贊不絕口,名揚四方。縣官知道後,也深受感動。為表彰朱氏為人美德,臨安知縣呈文稟報上一級官府,稟文一直轉呈至朝廷,被清朝廷授予「皇恩旌表」匾額,以表彰朱氏恪守當時奉行的封建禮教,並准許在大道上建立「節孝坊」,以昭彰其美德。
張氏家族為此已備好料,選好地址並請工匠下了石腳。詎料寨里人認為牌坊建在兩寨交界處,於風水不利而加以反對。此事雖有朝廷昭示允許,但張氏家族為了顧全大局,遵循祖先「百忍」家訓,放棄了這一光宗耀祖工程。備好的石料和請工匠精工雕鑿的一對石獅子,一直存放了80多年,到1986年,建水縣修城東門花園時,張樹元的後代就把這對保存完好的石獅子捐獻給了政府。
Ⅳ 雲南哪座古城,以建水命名,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了
雲南是一個集多個少數民族聚集的省份,似乎雲南是一座極具包容性的省份,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流傳著許多動人心弦的神話故事,只要來到雲南省,就能讓你感受到這座省份所具有的無限吸引力,在雲南諸多景點裡面,有一處值得前往的冷門景點,有古建築博物館的美譽,該地就在昆明。這一旅遊景點就是位於雲南省昆明的建水古城,雖然古城並不算時間久遠,因為該古城建城史近810年左右了,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建水古城該經歷的經歷了,不該經歷的也全都經歷了,現如今,這座古城依然保存完好。
建水古城跟其它知名度較高的古城相比,雖然這里的名氣不高,但是來到這里卻沒有太多商業化氣息,這一點讓遊客很認可。同時在建水古城,至今依然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城鎮風貌。如果從未來過建水古城的話,不妨趁著春天的溫暖氣息,前往這里一游。或許會讓你對這里的一景一物留下深刻印象,在古城拍照的遊客數量還是比較多的,有時間的話,一定要親自來一趟。
雲南又一古城走紅,以建水命名,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了!
Ⅵ 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的歷史和由來有哪些介紹
建水縣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的縣之一,該縣位於雲南省南部紅河北岸,面積3789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2010年人口為53.15萬人。2012年建水縣實現生產總值(GDP)89.6億元。1988年建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1994年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古稱步頭,亦名巴甸。唐南詔時築惠歷城,漢語譯為「建水」,隸屬於通海都督府。宋大理國時期屬秀山郡阿白部。元時設建水州,明代稱臨安府。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為建水縣。[1]
西漢屬牂柯郡毋掇縣。東漢屬益州牂柯郡毋掇縣。三國蜀漢屬益州建寧郡毋掇縣。西晉屬寧州興古郡毋掇縣。東晉至南朝梁屬寧州。北朝周屬南寧州。隋為南寧州總管府所轄東爨地。唐初屬劍南道戎州;唐元和年間(806~820),南詔在建水築惠歷城(漢譯建水城),隸屬於通海都督府。大理國前期於此設建水郡,為巴甸侯爨判的封地,後期屬秀山郡阿僰部地。
元初設建水千戶,屬阿僰萬戶;至元十三年改名建水州,隸臨安路(治通海)。明洪武十五年(1382),臨安路改臨安府,府治遷至建水州,並設臨安衛指揮使司(滇南軍事指揮機關),拓地改建磚城,故有建水城又稱臨安城。清初沿明制,於此置臨安府和臨元鎮總兵官,建水州屬臨安府。清雍正八年(1730)7月,臨安府屬迤東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臨安府屬迤南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改建水州為建水縣,仍屬臨安府。光緒十三年(1887)10月,臨安府屬臨安開廣道。
民國元年(1912)10月,臨安府所在地的建水縣被裁撤,由臨安府府長兼理建水縣行政事務。民國二年(1913),撤銷臨安府,復設縣治於建水,改名為臨安縣;將建水縣北區劃出,設曲江行政委員,屬縣級行政機關,隸蒙自道。民國三年(1914)1月,因與浙江臨安縣重名,仍恢復建水縣舊名。民國七年(1918),撤曲江行政委員,改由建水縣曲江縣佐管理,縣佐由省政府委派。民國十一年(1922),將曲江縣佐地劃出,增設曲溪縣,縣政府駐新街(1929年11月批准)。民國十八年(1929),廢道後建水、曲溪縣由省直轄。民國31年(1942),建水、曲溪縣屬雲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建水、曲溪縣屬雲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
1950年,建水、曲溪縣屬蒙自專區。1957年9月6日,國務院決定設置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曲溪縣劃歸紅河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於1957年11月18日成立)。
1958年10月,中共紅河地委決定撤銷曲溪縣。
1960年9月13日,國務院撤銷曲溪縣,將原曲溪縣的行政區域並歸建水縣。此後建水縣撤銷區鄉建制,建水縣建成普雄、官廳、西庄、南庄、陳官、岔科、渣臘、曲江、利民、蘇租10個公社。
1999年,面甸鄉撤鄉設鎮。年岔科鄉、官廳鄉、青龍鄉、東壩鄉撤鄉設鎮。
2003年,撤銷臨安鎮、東壩鎮、陳官鎮,設立臨安鎮;撤銷曲江鎮、東山壩鄉設立曲江鎮。[2]
2005年,撤銷曲江鎮、利民鄉和李浩寨鄉,設立新的曲江鎮,鎮政府駐原曲江鎮政府駐地。[2]
Ⅶ 建水朝陽樓有幾年歷史
建水朝陽樓距今(2020年)約有631年的歷史。
朝陽樓原名迎暉門,亦稱東門樓,位於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縣城東南部臨安路東端,建於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為當時建水城的東城門樓。朝陽樓與北京天安門的建築風格類似,有「小天安門」之稱。
樓有三層,由48根合抱粗的大木柱和許多粗大的楹梁接合形成堅固的構架,再以磚石砌成城牆及城門。
樓高24.5米,進深12.31米,面闊26.8米,面積414平方米,五開間,三進間,迥廊周通,三重檐歇山式屋頂。在頂層檐下,東面懸有清代書家「雄鎮東南」幾個大字。西面懸摹唐朝書法家草聖張旭「飛霞流雲」狂草榜書。
(7)建水的歷史有多少年擴展閱讀:
唐元和年間,南詔政權在此處修築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設臨安衛,在原來土城的基礎上擴建成磚城,並在四座城門上各建樓三層,東門叫迎暉門(即朝陽樓),南稱阜安門,西為清遠門,北名永貞門。清順治丁亥年 (1647年),南西北三城均毀於戰火,唯東門朝陽樓完好無損。
1954年朝陽樓就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人民群眾游覽和文化活動中心。朝陽樓內藏有珍貴歷史書畫一萬多冊,其中有清朝收藏的八幅名畫之一的《十八羅漢圖》。
2006年05月25日,朝陽樓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Ⅷ 建水朝陽樓有多少年的歷史
六百多年。
朝陽樓建朝陽樓即建水東門城樓,雄踞縣城中心,成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餘年,是滇南重鎮建水歷史悠久的主要標志之一,祖國邊陲老重鎮的象徵。
唐元和年間南詔政權在此築惠歷城,城系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明軍平定雲 南後設臨安衛,築臨安衛城,在原有土城的基礎上拓地改建為磚城。城有四門,東叫迎暉門,南叫阜安門,西為清遠門,北為永貞門。明末,西南北三樓毀於戰火,僅存東城樓。
建水於唐南詔時築土城,名曰「惠厲」,漢語意為「建水」。明時設臨安府,公元1387(明洪武二十年)擴建城牆,設有四門,而迎暉門上,便是朝陽樓。
朝陽樓為三層重檐歇山飛檐,寬26.8米,深12.31米,高24.5米。五開間,三進間,迥廊周通,這也是大多明朝時城樓的標准配置。
雖然朝陽樓的尺寸比1420年由蒯祥主持建成的承天門(天安門,注2)小兩倍多,但由於高度比例比承天門要大,加上地勢的原因,很多人覺得朝陽門其實比天安門看起來雄壯得多。不過民間流傳的朝陽樓為蒯祥的師傅所造,並沒有任何根據,應該是有人編造或者誤傳。
Ⅸ 跟隨的旅行——建水十七孔橋
跟隨的旅行——建水十七孔橋
20200316
在朋友圈了看見有人發了幾張照片,寫的是「明建水十七孔橋」,有些味道,想著多了解一些,就網路了一下,果然不錯,但是我卻看到一個明顯的不足,就是這座橋不是明的,而是清的,先修於乾隆,後擴建於道光。
其實也無意於糾錯,只是還真的多知道了一些。
建水,地處南部邊陲,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下轄縣,位於紅河北岸,正地方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
按照大的范圍來說,建水處在雲貴高原的范圍,按照小的范圍來說,處在滇東高原的南緣,因此這裡面的平均海拔都在1300米左右。感覺與其他的高原城市一樣,建水的位置,也是在高山中的一片窪地。在谷歌地圖上看,大體上東面有一座山系,西面有兩座山系,三座山系之間形成了一個倒卧的T字形,而建水就在這個交匯點上。
在橫穿建水的東西方向,是雞石高速G323,從北向南止於建水的,是通建高速,這里的交通還是方便。
建水的周邊,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地方,不論對於什麼人,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響當當的。對於吸煙的人,紅河,玉溪,就在建水附近,對於喝茶的人,普洱也據此不遠,而對於旅遊的人,則更是難以細說,昆明的石林,元陽的梯田,等等。
單說十七孔橋,建水的,不如北京的,不論從建制和規模,都是如此,但是從獨有的特點來看,卻是不多見的。
建水的十七孔橋,也叫雙龍橋,並不是單一建築,也不是原有的形態,是一種變化之後的折中的結果。網上說雙龍橋因塌沖河與瀘江河而得名,對於兩條河流的進一步的資料沒有詳細的搜索,從感覺上看,雙龍橋應該是位於瀘江河上。
早年間的瀘江河或許很是纖細,因此小竹橋或是木橋就可以使用了。但是後來瀘江河的水量增加,亦或是山洪的原因,人們開始改用石頭造橋,也就是石橋。也是由於瀘江河的河面不寬,開始的石橋只有三孔,這個橋的建造時間是在乾隆年間。
現在,在瀘江河上也還有很多的三孔石橋,想來與雙龍橋前期的狀態一致。在黎明新視界的「雲南建水瀘江河上的古橋」中,對此有詳細的描述,同時也可以看出,建石橋,是當地的常態。
如果一切如舊,或許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雙龍橋了,而改變發生在道光初年,那一時期,由於山洪,塌沖河改道而匯入瀘江河,使得在雙龍橋附近的水面陡然加寬百餘米,使得原來的三孔石橋成了擺設,而無法使用。為此當地的居民只能再建十四孔橋,與原來的三孔石橋連成一體,便成了今天的模樣。
如果資料上說的屬實,那麼是否可以判定,原來的塌沖河與瀘江河是有兩個獨立的河道的,至少其匯合點,不在建水,而正是道光初年的山洪,使得原本分流的兩條河,過早的匯合了。
在現在的地圖上,還能過依稀可見一點原來的面貌。
顯然,東西走向的是瀘江河,其流經的區域,正是兩山之間,而在高營與白家營之間的,就該是塌沖河了,這是一條支流。
再看現在谷歌地圖上的雙龍橋,也依稀可以看到一些舊時的影子。
可以看到,現在的雙龍橋,更多的是一種景觀的存在,而不是必要的存在了。同時,也是可以想像的是,在雙龍橋跨越的一片水域的西側,與塌沖河交界之間的區域,是原來塌沖河匯入瀘江河的河道,只是由於塌沖河水量的減少,河道變窄,使得這一區域被人侵佔,畢竟這個地方土地不多。而現在的雙龍橋所在的水域,與其說是一個河道,還不如說是一個湖泊,而橫跨水面之上的雙龍橋,更成為其中的一景。
分析雙龍橋的俯瞰圖,上部較寬的部分,是原來的三孔石橋,橋下的一片像小島的土地,該是原來河道的南堤岸,也就是說在這里與上部的陸地之間,是原來河道的位置。從那裡向下,窄的部分,直到現在的南岸,是新修的部分,兩部分一起構成了現在的雙龍橋,也就是十七孔橋。
關於雙龍橋的具體細節,就不再描述了,可以看後面附的圖片。
在建水,還有很多的景觀和文物,建水的朝陽樓,也就是東城門樓,建於明代,早於天安門,其形式與天安門可比。還有建水的文廟,也是我想去看的,只可惜,只能在地圖上看看。有資料說,建水的陶器,也是很有名的,了解的不多,只能提一下,帶過。
關於建水,關於雙龍橋,就說這些了。
附錄:《建水旅遊形象研究》摘錄
建水縣地處雲南省中南部,紅河中游北岸,滇東高原的南緣,面積3789KM,隸屬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94年1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建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因為城池築在水邊,所以叫建水。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時為臨安府首邑,『故又稱臨安。
早在漢唐時期,建水已成為滇南的交通要道,溝通「安南通天竺道」,為南方絲綢之路的又一通道。現今,建水在昆明通往滇南、滇東南的交通要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建水縣內地質構造較復雜,具有典型的雲南地質特徵,主要構造體系為雲南山字形構造。建水縣處於滇東高原的南緣,地處兩大地形區的接合部。縣境地形復雜,地勢南高北低,地貌多樣,以高原岩溶地貌為主,全縣喀斯特地貌發育強烈。境內有丘陵、盆地、中低山、河谷等。全縣最高點為南部的五老峰,海拔2515米;最低點位於紅河河谷的阿土寨,海拔僅230米,相對高差為2285米,這些立體式景觀都對建水旅遊的開發帶來新的思路。
建水縣境內河流呈掌葉狀,主要河流26條,縣內流程363.8公里,分屬南盤江水系和紅河水系。南盤江流經縣境36KM,一級支流為滬江、曲江、大清河、岔科河等,其中滬江在建水壩子和面甸沖的石灰岩分布地帶,先後注入著名景區顏洞和燕子洞,兩度成為地下伏河,伏流約3km,表現出典型的喀斯特特徵,建構起建水喀斯特洞穴旅遊的水體景觀。紅河流經建水縣南部邊緣,成為建水與元陽之界河。建水位於低緯度地帶,北回歸線橫穿南境,太陽終年高度角大,光照時間長,無霜期長,熱量條件好。長夏無冬,秋春相連,這些氣候特徵為全年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建水境內的自然植被以針葉林(雲南松)、灌木中的常綠種類和常綠闊葉林為多,由於受地形影響,植被的分布呈垂直地帶性特徵,同時也為各種生物的生存,特別是鳥獸的生長繁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全縣森林覆蓋率約為33.1%,經濟林木以核桃、油菜、柿、棗、板栗、棕樹及各種果樹為主,為開展建水綠色生態旅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建水歷史悠久,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築惠歷城,明、清兩朝為臨安府所在地,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建水自元代以來,就是滇南政治、軍事、文化交通中心。1994年同時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①朝陽樓,即建水東門城樓,雄踞縣城中心,是建水縣城的標志。朝陽樓建成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餘年,是滇南重鎮建水歷史悠久的主要標志之一,祖國邊陲老重鎮的象徵。唐元和年間南詔政權在此築惠歷城,城系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明軍平定雲南後設臨安衛,築臨安衛城,在原有土城的基礎上拓地改建為磚城。城有四門,東叫迎暉門,南叫阜安門,西為清遠門,北為永貞門。明末,西南北三樓毀於戰火,僅存東城樓。
②建水文廟,此文廟完全依曲阜孔廟的風格規制建造,採用南北中軸線對稱的宮殿式,東西兩側對稱布置多個單體建築。原主要建築有包括一池、二殿、二廡、二堂、三閣、四門、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個,現除杏壇、射圃、尊經閣、文星閣、敬一亭和齋亭被毀外,其餘31個建築都得到較為完好的保存。整個建築宏偉壯麗,結構嚴謹,給人以庄嚴肅穆之感,為建水這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極其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
③朱家花園,在建水古城內的建新街,有一組規模寵大的清代民居建築,這就是有「滇南大觀園」之譽的朱家花園。朱家花園是清末富紳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前後歷經約30年,於宣統年問終於落成。該建築佔地2萬多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呈「縱四橫三」布局,為建水典型的並列聯排組合式居民建築群體。
①燕子洞緊靠雞街至建水的公路旁。洞前古木參天,綠蔭鋪地,石芽叢生,石骨磷峋。「到山不知門何處,洞口白雲自吞吐。」這是古人對洞口風光的描述,至今仍保留過去的風貌。沿著新修的水泥石階,經過林木前綴的小道宛轉前行,便可到達燕子洞的入口。洞似大廳,四面透光,寬敞明亮。洞壁上刻有「境絕人寰」,「勝景無雙」,「靈谷涵春」等題詞。其中「洞鎖三天」四字頗有奇趣。千百萬年的漫長歲月里,地下水、雨水的溶蝕,使這里的石灰岩產生了奇異的變化,洞內不僅曲折幽深,奇幻美觀;而且洞中有洞,天外有天;站在洞中三個不同的地點,可以看見三塊不同形狀的天。燕子洞以古洞奇觀、春燕雲集、鍾乳懸匾、采燕窩絕技著稱於世。
②顏洞景區地處縣城東部約八公里的山腳盲谷處,為建水壩子的泄水口,佔地約十平方公里左右。這里有巨大的石灰岩溶洞群,有內涵深厚的天柱塔,有天然形成的地漏天坑,有建於清代的東山古寺,是一塊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富集的風水寶地。
顏洞為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溶洞群,開發於明代,歷史上號稱「西南第一洞天」,也是整個景點的核心區域。分為前、中、後三洞,貫穿於山脈。前洞稱為水雲洞,瀘江河至此注入洞內成為伏流,洞口有明清地方名流題寫的摩岩石刻,洞內的鍾乳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態。洞口危崖峽谷的一側,有建水人紀念清代封疆大吏鄂爾泰治理瀘江河的「少保祠」遺址。中洞稱為雲津洞,距前洞約1.5公里,在山澗一座斷崖之下,洞口有無數摩崖刻石。其龐大的氣勢,徐霞客慕之數十年,曾足履其間,並留有游記的古溶洞。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也是科考、探險的首選。
漢族祭孔樂舞和洞經音樂,哈尼族「硭鼓舞』』和「長街宴」,哈尼刀,彝族花燈和煙盒舞,苗族踩花山,以及傣族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異彩紛呈,展現了建水濃郁的民族風情。
參考資料:
黎明新視界:《雲南建水瀘江河上的古橋》
高偉 《建水旅遊形象研究》,研究生論文
Ⅹ 建水紫陶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產陶瓷的,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雲南建水紫陶自宋末年間開始生產陶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的說法,紫陶屬傳統的名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