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濟寧歷史多少年了

濟寧歷史多少年了

發布時間:2022-02-12 04:13:40

㈠ 濟寧市概況

濟寧市位於山東省的西南部,轄12個縣、市、區,面積11000平方公里,人口756萬,東部是山區,中西部是平原、窪地和湖泊,河流縱橫交錯,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橫穿東西,又是104國道和327國道的交匯處,濟寧機場已經開通了濟寧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青島等多條航線,濟寧市通訊設備先進,全市已實現了程式控制電話聯網,可直撥世界各地。

濟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3.3度至14.1度。

濟寧人傑地靈,盛產小麥、玉米、稻穀、地瓜、棉花、花生、果品、瓜菜、畜產品和漁湖產品。礦產資源分布廣、品種多、儲量大,主要有煤、鐵、銅、鉛、大理石、花崗石等三十多種。濟寧是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的儲量200多億噸。稀土儲量1300多萬噸。濟寧是山東省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微山湖水面1260平方公里,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北引黃河、南飲長江,儲水量達30億立方米。另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淡水資源佔全省的六分之一。

濟寧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自古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美稱。春秋時期五大聖人,即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孔亻及和人類初祖伏羲、女媧、黃帝、少昊帝均出生於濟寧。全市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處,省級50處,市級數百處。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等級最高的孔廟,中國古代最大的人造園林-孔林,號稱「天下第一家」的孔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人類歷史文化遺產。這些燦爛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朝拜、尋根祭祖。

濟寧市素以「孔孟之鄉」、「江北小蘇州」而著稱。旅遊業起步較晚,改革開放以來從八十年代,逐步發展起來,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經濟實力,年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增長很快。旅遊「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有了很大提高,旅遊業有了長足進步,基本滿足了遊客的需求。

到1997年底,全市擁有七座星級旅遊賓館,其中三星級一座、二星級六座。旅遊涉外飯店20座,較高標準的床位4000多個和15000個餐位,旅遊車輛1000餘部,並建有一批較高水平的游樂設施。

近幾年已新建、整修、恢復了40餘處旅遊區和名勝景點,擁有270餘處對外參觀點。如「六藝城」、「論語碑苑」、「觀水園」、「魯國盛世」、「孔子精華園」、「濟寧博物館」等,正在建設的省級旅遊度假區一個。此外,還有一批旅遊項目和設施正在籌建中,逐步形成了以市區、曲阜、鄒城、微山、梁山為核心的風景名勝旅遊區。

㈡ 在濟寧的歷史事件

一塊古老的土地,根據考古發現,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夏時南部為鄫國,北和西北為滕國和薛國。後幾經變稱,明時,北置滕縣,南置嶧州,後降嶧州為縣。清循明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棗庄地區分屬台棗專署和尼山專署,1950年5月,屬滕縣專署。1953年7月,屬濟寧專署。1960年1月,撤銷嶧縣,建立縣級棗庄市。1961年9月,定為省轄市。1979年,滕縣由濟寧專區劃歸棗庄市。棗庄市駐地,早在唐寧時就形成村落,因多棗樹而得名。近百年來,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逐步演進為集鎮,現已建成以能源生產為主,煤焦化工、建材、食品、電力、紡織、機械、電子等門類比較齊全具有中等規模的工業城市。

在這塊土地上,近百年來發生過多次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1923年,「桿子」首領孫美瑤率部在津浦鐵路臨城與沙溝之間毀軌,將2次特快列車上的中外旅客300餘人,其中外籍旅客39人,劫持到抱犢崮,製造了轟動世界的民國第一大案「臨城劫車案」。1938年3月,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棗庄境內台兒庄會戰,戰役歷時33天,共消滅日軍1萬多人,最後以日軍潰敗而告終。1940年鐵道游擊隊成立,這支搞日武裝活動在棗庄、臨城的鐵道線上,打洋行、扒鐵道、炸火車、拔據點,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在這塊土地上,幾千年來涌現出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戰國時,齊貴族田文,號孟嘗群,受封於薛,門下有食客3000,先後出任齊相、秦相和魏相,是當時名揚四海的顯赫人物。薛人毛遂,為趙國平原群門下,自薦出使楚國,說服楚王聯合抗秦,「毛遂自薦」被歷代傳為佳話。漢初薛人叔孫通才智過人,被漢高祖劉邦拜為博士,後為太子太傅,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西漢曾縣人匡衡,自幼勤奮好學,曾流傳「鑿壁偷肖」的故事,在朝遷中官至太子太傅、丞相等職,被歷代推為名人。明隆慶進士賈三近學識淵博,曾兩次出任現南京光祿寺卿,據考證《金瓶梅》作者即為此人。另外,墨子、滕文公、疏廣、疏受等都是享有千古盛名的歷史人物。

歷史沿革

夏朝時期,今棗庄地區南屬鄫國,北和西部屬滕國和薛國。商朝時期,今棗庄地區西北部為滕國、郳國和薛國,東北屬鄫國,中部為蔇國,南部為逼陽。西周時期,今棗庄地區東部屬鄫國,南部屬逼陽,西屬薛國,北屬滕、郳二國。春秋時期,今棗庄地區東屬鄫國、南屬逼陽國,西部屬薛國,北部屬滕國和小邾國。戰國時期,今棗庄地區東部為蘭陵、南部為傅陽,西為齊之舒州,北部為齊之滕國。公元前254年,今棗庄地區全境屬於楚國。秦朝,今棗庄地區東部為郯郡的蘭陵縣、鄫縣,南部為傅陽縣,西部為薛郡的薛縣、戚縣,北部為滕縣。西漢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屬魯國、南部為楚國。東漢時期,今棗庄地區屬東海郡。三國時期,今棗庄地區全境屬魏。兩晉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初屬魯郡,先後置蕃縣、薛縣、公邱縣、戚縣,南部屬蘭陵郡,先後置氶縣、鄫縣、陰平縣、昌慮縣、合鄉縣。南北朝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屬魯郡,轄蕃、永興、昌慮,南屬蘭陵郡,轄氶、鄫、傅陽。公元550年以後,今棗庄境內只有氶、蕃兩縣建置。隋朝,今棗庄境內北為蕃縣,後改為滕縣,南為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唐朝,今棗庄地區屬河南道,北置滕縣,南置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宋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為氶縣。金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置嶧州。元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明朝,今棗庄地區屬濟寧府,後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後降為嶧縣。清朝,今棗庄境內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縣。中華民國時期,沿襲清代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今棗庄地區仍為滕、嶧兩縣,屬濟寧專署領導。1960年,嶧縣改為縣級棗庄市。1961年棗庄升格為山東省省轄市。

古今名人

奚仲

任姓,古薛國(今滕州市)人。據傳為黃帝之後,夏禹之臣,因善造車,受封於薛,為異姓諸侯。奚仲生活在夏初,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與熏陶,非常喜愛科學技術,再加上天資聰明、勤奮好學,青年時期就成為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奚仲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決心把車造成,為人們解決陸路交通運輸的困難,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終於試製成功了。夏王大禹封奚仲為「車正」。後來奚仲告老回家,大禹就封他為薛國的國君,奚仲遂成為薛國的始祖。今滕州市與薛城區的交界處奚公山西南的小南山上,就是奚仲造車的地方。

墨子

名翟,戰國時期魯之小邾國(今山東省滕州市木石一帶)人,約生於公元前480年,卒於公元前390年。墨子工匠出身,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出生於勞動人民並為勞動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墨子博學多才,創立了墨家學派。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宗旨,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命」等主張,其主要思想、業績體現在《墨子》一書。墨子是一位學貫文理、注重實踐、網路全書式的平民聖人。墨子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還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力學、數學、光學等方面的某些創見與近代科學原理幾乎完全相同,後人尊稱墨子為「科聖」。當代著名學者楊向奎先生說:「墨子在自然學上的成就,決不低於古希臘的科學家和哲學家,甚至高於他們。他個人的成就,就等於整個希臘。」毛澤東主席曾高度評價墨子是古代辯證唯物主義大家。

滕文公

戰國中期滕國(今滕州市)國君,滕定公之子。周顯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國,在途經宋國時,兩次拜見孟子,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誨。增強了將滕國治理為善國的信心。滕文公做國君後,根據孟子的意見,在國內推行仁政,實行禮制,興辦學校,改革賦稅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聲大震,遠近都稱文公為「賢君」,自願來滕定居者絡繹不絕。數年後,滕國人丁興旺,國富、民強、賢君,善國之名遠揚。

毛遂

戰國時薛(今滕州市張汪鎮)人,趙國平原君的門客。三年無所為,不被人所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援,臨行前,平原君准備挑選20名門客隨同前往,已選中19人,尚缺1人。這時,毛遂自告奮勇,願與平原君同往。到楚國後,平原君與楚王會談,求其出兵援趙。半日已過,會談仍不見成效。毛遂手握寶劍登階而上,陳其利害,毛遂一席話語說得楚王連連點頭稱是,遂與平原君歃血為盟,決心楚趙聯合共同抗秦。至趙國後,平原君將毛遂視為上客。毛遂後卒於薛,葬於薛城北門外(原滕州官橋火車站處),民國初年,修建津浦鐵路時,遷葬官橋車站西,現遷葬墓址尚存。

孟嘗君

姓田名文,田嬰之子,戰國時期四君子之一。薛國(今滕州市張汪鎮)人。田文繼位後,他輕財下士,廣招八方誌士仁人。不久,門下食客達3000人,境內百姓達6萬余戶。公元前298年,秦昭王聞知孟嘗君賢能,聘為國相,後聽信讒言,將孟嘗君囚禁。孟嘗君靠門客有「狗盜」「雞鳴」之技方才逃出。後孟嘗君又被齊閔王聘為齊相。在任期間,他主張聯合韓、魏,牽制楚、趙,發展合縱抗秦勢力,使齊國名聲大震。有一年,門客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收債,競「竊矯君命,以債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並稱「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後因同姓田甲劫閔王,遭人誣告。孟嘗君謝病歸薛時,「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卒後,葬於薛城東北隅,現墓址尚存。

叔孫通

漢初薛國(今滕州)人。秦末,參加了項梁的起義軍。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叔孫通在彭城率領儒生弟子百餘人歸順劉邦。叔孫通聰明機警,善於言辯,審時度勢,得到了劉邦的賞識。叔孫通見劉邦為群臣無禮而憂慮,召集儒生,參照周朝和秦朝的禮儀結合漢初的實際情況制定漢代的朝儀。孝文帝時,叔孫通又任奉常,並制定了宗廟儀法。叔孫通不僅幫助劉邦整頓了朝綱,而且制定了一套適合當時形勢需要的政治禮儀制度,他的一生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司馬遷稱叔孫通為「漢家儒宗」。

匡衡

字稚圭,西漢著名經學大師,東海郡承縣(今棗庄市嶧城區王莊鄉匡談村)人,匡衡幼年好學,勤奮努力,據《西京雜記》載:「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匡衡讀書不但刻苦勤奮,而且說《詩經》見解獨特。當時流傳著這樣的話:「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匡衡任少傅數年,多次向皇帝上疏,陳述治國之道,並經常參與研究討論國家大事,按照經典予以答對,言合法義,博得元帝信任。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為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在後幾年裡,匡衡與同僚間漸有離隙,被人彈劾,貶為庶民,返回故里,不幾年,病死於家鄉。

疏廣 疏受

疏廣,字仲翁,西漢東海蘭陵(今棗庄市嶧城區)人。自幼好學,博通經史,被朝廷征為博士。漢宣帝時,選疏廣為太子太傅。疏廣的侄子疏受,當時亦以賢明被選為太子家令,後升為太子少傅。疏廣、疏受在任職期間,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賞賜。並稱之為朝廷中的「二疏」。疏廣任太傅五年,稱病請求還鄉。皇上考慮到他們年邁,就答應了,並加賜黃金20斤,皇太子贈金50斤。二疏辭官回到家鄉蘿藤之後,將金遍贈鄉里。二疏去世之後,鄉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舊址築一座方圓三里的土城,取名為「二疏城」;在其散金處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內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絕。

賈三近

(1534――1592)字德修,號石葵,別號石屋山人,明隆慶進士。賈三近出身仕官之家。賈三近24歲舉山東鄉試省魁;隆慶二年(1568年),以博學宏詞一舉成名,高中進士,名次為山東省第一,被選為翰林庶吉士,授吏科給事中。自此,開始宦海政治生涯。賈三近一入仕途,即注意興利除弊,嫉恨貪官污吏如寇讎。明萬曆十二年,賈三近任光祿寺卿。不久又拜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到任之初,宣布科條,接見吏民。改革弊政,嚴懲貪污,政績卓著,受到朝廷嘉獎。萬曆二十年(1592年)夏,朝廷遣使至嶧縣賈三近家拜為「兵部右侍郎」,賈三近以父母年高,上書辭謝。後因背疽發作,長逝於家,終年59歲。賈氏一生著作多有散佚,見於賈氏譜載的僅奏疏、雜文等三十餘篇。詩詞、碑記等十餘篇。據張遠芬在其所著《金瓶梅新證》一書中指出:「《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就是明代嶧縣文學家賈三近」。

劉平

(1812――1862)原名劉平先,棗庄市台兒庄侯孟村人。清咸豐八年春,劉平以販糧、鹽同夥為骨幹,在侯孟村發動和領導了農民起義。後響應太平軍北伐,參加幅軍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2000多人。以逼陽城一帶為根據地,起義軍聲威大震,很快增加到幾萬人,劉平成為幅軍的主要領袖。咸豐十年,太平天國封劉平為「北漢王」。清同治元年二月,當清將翼長索爾固善進攻幅軍駐台兒庄的營區時,幅軍遭到慘敗,德棱額趁機率領清軍進攻陽城主寨,劉平指揮軍隊斬殺清將索爾固善、琦勝等人,身受重傷,沖出重圍,率部至蠍子山中養傷時,被叛徒待衛殺害。

戴華藻

號新齋,安徽壽縣人。曾任清政府直隸東明候補知縣、直隸望都知縣,中興公司主要創辦人和總辦。清光緒六年,李鴻章奏派戴華藻等來棗庄設立中興礦局,用土法開採煤礦。他受命後,輕行至嶧,躬自相度,擇地興辦。使棗庄煤礦成為山東省第一座近代化煤礦。

光緒七、八年間,戴華藻為了進一步籌集資金,先後函請張蓮芬等一批清政府官僚集股。資本到位之後,中興礦局便陸續購買了4架抽水機器,又從上海、廣東等地雇請技師和技術工人操作,生產局面逐漸打開。在醞釀籌議創辦中興公司時,他積極支持和協助張蓮芬工作。清光緒二十五年,中興公司成立時,他任協理,直到光緒三十一年,因年老多病而辭職。

張蓮芬

(1851――1915)又名張毓蕖,官僚資本家,商辦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總理,浙江餘杭人。1881—1882年,應山東嶧縣中興礦局創辦人戴華藻之邀,參與礦局投資。以張蓮芬為首的一部分官窯局股東,於1898年10月決定稟告辦理北洋通商事宜直隸總督王部堂,要求復業開礦。在取得清政府同意後,於光緒二十五年春招收德股,集股200萬兩,將公司定名為「華德中興煤礦公司」,自任總辦,德璀琳為洋總辦。光緒三十三年,張蓮芬在全國人民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下,趁德國在山東侵略行動較緩和時,毅然不再招收德股。

1908年,中興公司將公司改名為「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注銷「華德」字樣,取銷洋總辦。中興公司從形式到實質都完完全全是中國人自辦的民族工業。1915年2月1日,南大井透水,災情慘重,停產半年多,經理張蓮芬因憂致疾,是年底病故。

張蓮芬經營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17年,計籌股本300萬(連同借款共500萬)銀元,修築50公里運煤鐵路一條,近代化大井一座,並附建了自備電廠、機械修理廠和車輛修理廠,使棗庄煤礦成為「唯一能與外人競爭之礦」。

孫美瑤

(1898――1923)棗庄市付庄鄉康宅村人。其胞兄孫美珠,清末秀才出身,為這一帶有名的知識分子。1918年,孫美珠等聯絡地方武裝和各路「竿子」,築寨於君山(即抱犢崮),與其族叔孫桂枝分別為大寨主、老寨主。蘇、魯、豫、皖四省數十縣的飢民,相與雲集,不期而聚者達七八千人。孫美珠等於1920年清明節,正式組成「山東建國自治軍」,由孫美珠任五路聯軍總司令。1922年7月15日,在西集的一次遭遇戰中,孫美珠為官軍所殺。孫美瑤繼被推舉為司令。當時的北洋政府,為了消滅「山東建國自治軍」,委山東督軍田中玉為剿匪司令,對抱犢崮山區繼續進行圍剿。山上水糧俱絕,隨時有被消滅的危險。孫美瑤在沙溝、臨城間的姬庄附近,把路軌拆開。1923年5月6日凌晨2時50分,由浦口開出的第二次特別快車,至此出軌,孫美瑤將中客30人,西客39人,虜到抱犢崮山區。臨城劫車案的發生,中外為之震驚。駐北京各國公使團,公推葡萄牙公使符禮德為領袖,向北洋政府提出口頭抗議。北洋政府屈於外力,積極設法與孫美瑤談判。田中玉、鄭士琦等在領事團的壓制下,答應於13日上午9時前把官軍撤離。談判達成了協議:圍剿「自治軍」的官兵,一律撤回原地,並將「山東建國自治軍」改編為「山東新編旅」,委孫美瑤為旅長。

曹錕為了徹底消滅孫美瑤部,於12月19日通過新任山東督理鄭士琦;指使兗州鎮守使張培榮,在棗庄中興煤礦公司擺下「鴻門宴」,將孫美瑤誘至槍殺。

㈢ 我想知道濟寧的歷史和地理!!!

濟寧在歷史上一直是漕運軍事重地,元明清三代

政權均在濟寧設立了相應的軍事機構,充分顯示了濟

寧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軍事地位。

元代駐濟寧的軍事機構

至元八年(1271年)升濟州為濟寧府,治任城。十

六年,升濟寧府為濟寧路。據《元史》載:運河貫通

後,於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二月,「增濟州漕舟三

千艘,役夫二千人」。元初,經漕運京都的糧米百萬擔,其中

通過濟寧所運漕糧達30萬擔。為管理漕運,朝廷在魯橋(今濟

寧市微山縣)設立了都漕運司使。至正十年(1 3 50年),設濟寧

兵馬司,駐扎輔漕兵士1,2萬人。十六年,置濟寧分樞密院,

濟寧成為軍事要地。

整理/柳林

明代駐濟寧司運軍事機構

明代設司運軍事機構總部為總理河道軍門署, 下轄道、

衛。濟寧除總督河道軍門署外,駐有兩個兵備道和兩個衛。總

督河道軍門署負責節制南北直隸和河南、 山東各道。僅山東

運河道就轄有沂州道、漕濮道、臨清道、濟寧道等四個兵備道。

沂州道、濟寧道均駐節濟寧。萬曆《兗州府志》稱:沂州倚角

東南,彈壓山海;臨清節制西北,北控燕齊;漕濮在河堤之上,

綰轂三省:濟寧處漕渠之中,襟帶四方。各道均由管河司運大

臣駐濟寧以節鉞提督。明初,太祖朱元璋列文臣武將為開國功

臣,封「六國公二十八侯」,濟寧佔一公一侯。洪武元年(1368

年).」改濟寧路為府」。十八年,「置濟寧州領三縣」(嘉祥、

鉅野、鄆城)。永樂五年(1407年)八月,詔大將軍徐達改濟寧駐

軍為燕山右衛(後改稱濟寧衛)。後又設濟寧左衛。兩個衛均屬

山東都指揮使司。明代濟寧衛有屯田2394頃零91畝,坐落在

鄆城、鉅野、金鄉、嘉祥四縣。兵丁平時屯田,有事聽調。每

衛有兵丁5600人,濟寧駐有衛兵1.2萬人。上隸濟寧道,下轄

千總、把總等。衛又屬河院總督節制。各衛首領稱指揮,秩武

職正五品,統率運河守備兵丁,領運漕船。明代除河道軍門署

所轄道、衛衙署外,在濟寧還有其他軍司。永樂十八年(1 420

年),行軍司馬樊敬受命提兵1 0萬鎮守濟寧,使濟寧成為一大

軍事重鎮。正德以後,每年均遣尚書、督御史等奉敕兼理運河

軍事。隆慶四年(1570年),加提督軍事職銜。所有這些,均表

明濟寧戰略地位之重要。

清代駐濟寧司運軍事機構

清制河道總督加兵部侍郎、右都御

史銜,正二品。順治初河總楊方興奏請設

河標中軍副將署.作為河道總督直隸機構.司運最高軍職衙門,

駐節濟寧州。中軍副將署衙址在州城東門里路北,元濟寧路總

管府舊址,今府門口街。河標中軍副將為總河副職,河標兵丁

主帥,從二品。職責為總理運河營防,掌管催調,護送漕船,

震懾沿河碼頭治安。河標中軍副將署下轄沿運河河標營和衛。

1、 河標營標營兵分為兩種。一是

駐防兵丁,與一般軍隊相同,但以

防衛河道及漕運為主要責任。二

是綠營河兵。每營定製1000兵,駐

扎在沿運各碼頭重鎮。濟寧駐扎

河標營有左營、右營、中營、城守

營等,各司衙門,分設在州城東門

大街與北門大街內。左營參將署設中軍參將1員(秩正三品),

守備1員(正四品,並另設左營守備署) 所轄官司有千總2員、

把總4員、外委千總1員、外委把總2員,防漕河1 4汛。分防南

自山東新莊橋,北經魚台、濟寧等河道,按汛駐防。南接江南

徐州營界,北至濟寧城守營韋馱廟界,計程150里。中營都司

署設都司1員(秩正三品),守備1員(正四品,另設中營守備衙

署)。下轄官司有千總2員、把總4員、外委千總1員、外委把

總2員,防漕河16汛。分防南自鉅野小長溝,北經嘉祥、汶上

等河道。至東平王仲口堡汛,按汛派兵駐防。南接城守營界.

北接右營界,計程9 2里。右營游擊署設游擊1員(秩正三品),

守備1員(正四品,另設右營守備署)。下轄官司有千總2員、把

總4員、外委千總1員、外委把總2員。分防南自東平王仲口,

北接東平、壽張、東明、陽谷等縣河道,共12汛,按汛駐防。

南接中營界,北至張秋北水門外,計程78里。濟寧城守營署設

都司1員(正三品),守備1員(正四品,另設城守營守備署)。所

轄官司有千總1員、把總2員、外委千總1員、外委把總2員。

分防倉庫、監獄、武庫、四門、四鄉、東關、北關,共日汛,周

200餘里。2.衛署明清以來,凡重要碼頭.邊防要地均設衛署.

一般是一地一衛。平時屯田,有事聽調。而濟寧由於是河督駐

地,始終設兩個衛。清代駐濟寧的衛有濟亨衛和臨清衛。濟寧

衛署衙在濟寧州城東門內. 明濟寧衛舊址,今察院街。臨清

衛原開衙臨清,順治初欽命移駐濟寧州,並將濟寧周圍各屯割屬

臨清衛。臨清衛署衙址在濟寧州城東門里,今臨清衛街。濟亨

周圍村名多「營」、屯,追起源皆為河標營、衛屯田處:營屬

村莊稱」營」,衛屬村莊稱」屯」。其中臨清衛在濟亨州境內

有36屯。營、衛所屯田莊由營、衛自行管理。另外,還有養馬場。

濟寧有馬場湖、馬踏湖,亦因河標營、衛屯田養馬而得名。

㈣ 濟寧運河的歷史

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年),兵部尚書李奧魯赤主持興工開河,首先疏導了濟寧以南的一段洸水,至魯橋入泗水,重點開鑿了從濟寧至東平的濟州運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開挖從東平北至臨清的會通河,濟寧以南借泗水為運河,經魯橋、棗林、南陽、谷亭、湖陵、沛縣城東,出茶城,直通大浮橋(今徐州市北鎮口附近)。並相繼於大德、延祐年間建成了辛店閘、師庄閘、棗林閘、孟陽泊閘、金鉤閘、沽頭閘。《元史·河渠志》載:「江南行省起運諸物,皆由會通河以達於都。」「閘漕者即會通河,北至臨清與衛河會,南出茶城與黃河會。」可見,這時南至徐州,北至臨清,統稱為會通河。這是微山湖區最早的運河。

㈤ 濟寧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

官方數據7000年
遠古時期的「三皇五帝」在此留下活動蹤跡,人類始祖 黃帝、少昊、少康帝均出生於濟寧

㈥ 山東省濟寧市是那一年解放的

上個星期,有位老人來向我咨詢濟寧的兩次解放的時間。我先是上網查了查,發現沒有記錄後,我扒查了很多的資料,總算給我找到了。給了老人一個滿意的答復。現在想來,我所找的這些個內容也許對朋友們有幫助,現就簡單做一下總結給需要它的人一個方便吧。

濟寧城第一次解放:1946年1月7~9日 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長七縱隊、冀魯豫二軍分區部隊在本月初解放了嘉祥城後,又在司令員楊勇的統一指揮下,於7日掃清濟寧城外圍劉本功部守軍。9日8時,攻城部隊分別從城東、西、南、北四門攻城,先從太白樓東側突破。入城部隊經與守敵激烈巷戰,佔領了鐵塔寺處劉本功司令部,守城敵軍投降,劉本功化裝潛逃,濟寧城解放。

濟寧城第二次解放:1948年7月14~16 日 盤距在濟寧城的國民黨軍在山東兵團攻克兗州城後倉皇逃往徐州。14日,山東兵團收復濟寧,第二次解放。

㈦ 山東濟寧出過哪些名人

古代歷史名人:

1:人文始祖-伏羲(太昊) 誕生在山東濟寧泗水縣

2: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 誕生在山東濟寧曲阜壽丘

3:五帝之首-少昊 黃帝的兒子,姓已明摯,號金天氏

4: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胥氏 上古母系氏族時期的部落首領,山東濟寧泗水縣人

5:千古第一英雌-女媧 誕生於山東濟寧

6:工匠祖師、中國科技發明之父—魯班 姓公輸,名般。山東濟寧人。因為是春秋時魯國人,人稱魯班(班般同音,古時通用)。

7:至聖-孔子 名丘,字中尼,山東濟寧曲阜人。

8:亞聖-孟子 名軻,山東濟寧鄒城人。

9:復聖-顏子 名回,字子淵,山東濟寧人。

10:述聖-子思 姓孔名參,孔子之孫,山東濟寧曲阜人。

11:宗聖-曾子.名參,字子輿,山東濟寧嘉祥人。

12: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 名翟,師出孔子,出生地爭議,多認為是山東濟寧人。..

13:著名的醫學家、脈學創始人—王叔和 名熙,字叔和,山東濟寧鄒城人。

14:民族英雄-戚繼光 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生於山東濟寧魯橋。

15:木皮散客-賈鳧西 名應寵,字思退,右字晉番,山東濟寧曲阜人。

16:文成公主—李雪雁 山東濟寧任城人,其父任城王李道宗是李淵表侄。

17:著名史學家-左丘明 春秋末期史學家,山東濟寧人,著有<左傳>和<國語>

18:宋始祖微子 名啟,商朝人,山東濟寧微山縣人,人稱宋微子。

19:穀梁赤 儒家經典《春秋穀梁傳》作者,山東濟寧人。

20:三遷擇鄰、斷機教子-孟母 「賢良三母」之一,母親的典範,山東濟寧鄒城人。

㈧ 濟寧歷史的介紹50字

濟寧地區歷史文化悠久,是東夷文化、華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儒家創始人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於此。元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促進了濟寧商品經濟的繁榮,使暢享濟寧成為京杭大運河沿岸重要的工商業城市。

㈨ 濟寧歷史簡介

濟寧市位於魯西南地區,山東省的西南部,現轄2市轄區(市中
任城)、3縣級市(曲阜
兗州
鄒城)、7縣(微山
魚台
金鄉
嘉祥
汶上
泗水
梁山)。面積11000平方公里,人口822萬,東部是山區,中西部是平原、窪地和湖泊,河流縱橫交錯,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橫穿東西,日東高速與京福高速貫穿全境,又是104國道和327國道的交匯處,濟寧曲阜機場於2008年9月正式通航,濟寧曲阜機場首航將於2008年12月28日舉行。濟寧市通訊設備先進,全市已實現了程式控制電話聯網,可直撥世界各地。

㈩ 濟寧歷史上叫什麼

約於公元前2000年夏少康時,封此地為任國。秦稱任城縣。後周廣順二年(952年)置濟州,設治於巨野,任城縣屬濟州。北宋仍之。金天德二年(1150年)遷濟州治所於任城。後或在任城或在巨野幾經變遷,終因任城地勢高亢可防水患,遂得安寧,而於元至正八年(1348年)定治於此,是為濟寧得名之由來。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濟寧路為府,仍治任城。後降濟寧府為州,任城遂廢名入濟寧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為直隸州,領三縣直屬山東省。1913年改直隸州為濟寧縣,先後屬岱南道、濟寧道等,至抗戰勝利後,屬第二督察專員公署。1946年1月濟寧第一次解放,以城區和郊區劃為濟寧市。同年9月被國民黨軍隊佔領,又復為縣。1948年7月重獲解放,仍稱濟寧市。此後屢經變遷:1949年分屬於魯中南行署的尼山、台棗兩個專區。1950年行署撤銷後,尼山、台棗兩專區合並為滕縣專區。1953年滕縣專區與湖西專區合並,改為濟寧專區,轄十四個縣市。1958年曾與菏澤合並。1959年濟寧、菏澤兩個專區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分開。1983年10月濟寧地區撤銷,濟寧市升為省轄地級市,撤銷濟寧縣,將其轄區並入濟寧市。濟寧地區的兗州、曲阜、鄒縣、嘉祥、金鄉、魚台、微山等7個縣劃歸濟寧市;原濟寧地區的汶上、泗水2縣劃歸泰安地區。
1985年3月22日,國務院批准將原泰安地區的汶上縣、泗水縣劃歸濟寧市管轄。
1989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將菏澤地區的梁山縣劃歸濟寧市管轄。
1992年3月1日,撤銷兗州縣,設立兗州市。
1992年10月4日,撤銷鄒縣,設立鄒城市。
1993年12月14日,濟寧市郊區更名為濟寧市任城區。

閱讀全文

與濟寧歷史多少年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