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岩寺的歷史沿革
水岩寺之名,以依水傍岩得稱。水岩寺為碣石山中的千年古剎,寺中的斷碑殘碣曾有「唐貞觀元年重修」字樣,其始建年代可追溯到唐朝以前的隋朝和南北朝時期。寺院殿前石欄之中,在遼朝保寧元年(公元969年)曾立有兩柱呈八角菱形的經幢,上鐫唐開元灌頂國師不空奉詔譯,由此可知在昌黎縣城(時名「廣寧」)建在碣石山麓之初,水岩寺就已成為距離縣城最近的佛門重地。
新中國成立後,水岩寺被列為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在1955年進行了補修;補修後的水岩寺一直保存完好,但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受到了嚴重毀壞,地面建築最終不得不拆除。到90年代之初,水岩寺上移至千佛殿遺址一帶復建,再度修築的水岩寺佔地更加寬廣,主要建築充分體現了盛唐時代的建築風格,異常宏偉、壯觀。
2001年水岩寺被省、市宗教部門批准為秦皇島市唯一正式宗教活動場所。2002年6月28日,由昌黎縣政府正式移交省佛教協會,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凈慧法師委派法子存海法師任水岩寺住持,存海法師於7年多的時間,將巍峨的三聖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圓通寶殿都蓋了起來,秦皇島市信徒又多了一個修行的大道場,至2009年底,寺院建設總投資2000多萬元人民幣,由原來的12.4畝土地,發展到38.78畝,總面積為22200平方米,寮房166間,以一介貧僧,身無分文的存海法師,若非對佛法的堅定信心,以及「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大慈悲心使然,這水岩寺是建不起來的。這也印證了佛法中的「一佛出世,萬佛護持」的精神。存海法師謙卑的說「『光榮歸於佛陀』,我只是個靠佛吃飯的一個出家人而已,『弘法利生』乃出家人之家業。」他感恩所有護持水岩寺的信徒們,所有的功德會迴向他們。現在水岩寺已成為秦皇島、唐山乃至京東地區最有影響的佛教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