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政治 歷史 建國初期 我國實行的另起爐灶 一邊倒 什麼的外交政策 分別對誰呢
另起爐灶:就是拋開舊的不平等的條約和外交,重新建立平等的外交關系
一邊倒:建國初的時候因為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的封鎖政策,所以倒向了社會主義陣營,所以是一邊倒
兩個拳頭打人:是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20世紀70年代初,此時中國外交的目的是反對美國對中國的國家安全的威脅,另一個方面,也反對蘇 聯對中國的國 家安 全的威脅。並且把這兩者當作中國外交的重中之重。因此,稱為「兩個拳頭打人」時期。
「一大片、一條線」時期是指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一條線」是指按照大致的緯度劃出一條連接從美國到日本、中國、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歐洲的一條戰略線,團結這條「線」的外面的國家(這就是一大片),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蘇 聯。此時已經開始改變以意 識 形態劃線的辦法來處理國際關系。
在這個方針的指導下,新中國外交取得了建國以來的最好成就。首先是中美建交,開啟了中國和美國友好的大門,這為中國的國家安全良性的外部環境,改變了「兩只手打人」、「腹背受敵」的局面,中國獨立地面對了兩個超級大國的局面。那麼,中國就集中力量對付蘇 聯的安全威脅。其次,由中美建交帶來了中國與美國盟友建交的高潮。最後,中國進入聯合國,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國際上開始發揮中國的影響,更加有利於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⑵ 新中國建國初期的外交方針中「另起爐灶」和「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如何區分要詳細點,最好能舉例子。謝
樓主你好:
首先是歷史,國民黨時期中國拒絕了美國對中國內政的干涉,拒絕蘇聯要求外蒙獨立和租賃旅順港的要求!————所以才得不到蘇美的承認!
中國共產黨勝利後,由於蘇聯的幫助所以承認了外蒙的獨立————但是迫於世界上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的排斥,所以中國這能傾向蘇聯的社會主義。(如支持朝鮮,越南等)同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外交
但是蘇聯野心勃勃,設想在中國旅順建立永固的軍港據點————這個陰謀被毛主席看穿了,並斥責其行為!————導致蘇聯和中國的蜜月結束!
正是這個背景————中國需要另起爐灶 革除以往政府屈辱的外交方式,向世界宣布中國的大國地位。全面否定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任何不平等的外交協議。與資本國家的外交終止
打掃干凈屋子在請客——————中國同意和需求與世界各國建立外交(前提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積極參與解決朝鮮半島,印度半島問題(萬隆會議,日內瓦會議)
通過另起爐灶結束歷史遺留問題,————通過協議要求1997年英國歸還香港,1999年澳門回歸
通過一邊倒,倒向社會主義,以社會主義為根基基礎, 開國就訪問蘇聯,
通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第三世界的小國,弱國乃至所有國家建立外交,通過眾多國家的肯定來降低蘇聯等社會國家和美國等資本主義的壓力和孤立
這個外交無疑是科學的,既擺脫了蘇聯的脅迫,也迎來了資本國家的承認,最後被抬進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
⑶ 另起爐灶的外交政策
「另起爐灶」是毛澤東在三大戰役勝利後,在原則性規定新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基本政策的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前後提出。
另起爐灶有兩層含義:對外「另起爐灶」宣布新中國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舊的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外交關系,駐在舊中國的各國使節當作普通僑民對待;對內在建國初期周恩來提出要另起爐灶,創立新型的黨的絕對領導之下的外交隊伍。
另起爐灶是新中國執行獨立自主的基本保證,解決了新中國如何對待同帝國主義的不平等關系和不平等條約問題,建立了一支忠誠可靠的外交隊伍,為迎接50年代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中國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
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維護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進一步發展同發達國家的關系,努力尋求和擴大共同利益匯合點,妥善處理分歧。
積極參與多邊外交,維護和加強聯合國及安理會的權威和主導作用,努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准則。
⑷ 高中歷史:「另起爐灶」的提出時間
另起爐灶是毛澤東在三大戰役勝利後,在原則性規定新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基本政策的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前後提出。
建國初期,我國實行的三大外交政策之一(還有「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指的是不承認國民政府建立的一切舊的屈辱的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關系。
「另起爐灶」提出的歷史
1948年11月2日,遼沈戰役接近尾聲,陳雲帶領接收班子進入沈陽。由於缺乏外交經驗,在處理美英領事館電台等問題上面臨被動局面。陳雲把這種情況向中央作了報告,並請示外交應對方針。
周恩來於11月10日為中共中央起草復東北局電:「我們對他們現在的領事應採取不承認,而只承認為普通僑民的方針,領事館的電台原則上必須由軍管會封存代管。」
毛澤東對周恩來提出的「不承認」立場加以肯定,並把這種「不承認」的外交政策形象地稱為「另起爐灶」。毛澤東說:現在帝國主義在中國沒有合法地位,不必忙於要帝國主義承認。我們是要打倒它,不是承認它,將來要通商,可考慮,但亦不忙,忙的是同蘇聯及民主國家通商建立外交關系。
⑸ 另起爐灶什麼意思
另外重支爐灶。比喻放棄原來的,另外從頭做起。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必至鬧到'出而哇之',飯羹莫辨,這才'另起爐灶'。」[1]
用法動賓式;作主語、謂語、定語;用於做事。
歇後語打鐵的分伙——另起爐灶
⑹ 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各是什麼意思
一、「另起爐灶」:
毛澤東在1949年3月5日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提出:「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任何外國外交機關和外交人員的合法地位,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一切賣國條約的繼續存在。
取消一切帝國主義在中國開辦的宣傳機關,立即統制對外貿易,改革海關制度,這些都是我們進入大城市的時候所必須首先採取的步驟。做了這些以後,中國人民就在帝國主義面前站立起來了。」
二、「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取消帝國主義在華一切特權,以鞏固新中國的獨立與主權,在此基礎上與願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則的國家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關系。
三、「一邊倒」: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的「一邊倒」外交方針是指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斗爭中,將堅定地站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其實質就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嚴正立場。
(6)歷史上另起爐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新時代的外交工作重心:
1、要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2、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實走深、行穩致遠,推動對外開放邁上新台階。
3、要運籌好大國關系,推動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
4、要做好周邊外交工作,推動周邊環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
5、要深化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推動形成攜手共進、共同發展新局面。廣大發展中國家是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天然同盟軍,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做好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大文章。
⑺ 另起爐灶的解釋是什麼
另起爐灶的解釋是另外重支爐灶。比喻放棄原來的,另外從頭做起。
另起爐灶。
讀音:lìng qǐ lú zào。
解釋:另:另外。另外重支爐灶。比喻放棄原來的;另外從頭做起。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必至鬧到『出而哇之』,飯羹莫辨,這才『另起爐灶』。」
用法:動賓式;作主語、謂語、定語;用於做事。
反義詞:一成不變。
讀音:yī chéng bù biàn。
解釋:指一經形成,不再改變。亦泛指墨守成規,不知變通。
出處:《禮記·王制》:「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例句:事物都是在發展的,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
⑻ 高中歷史的3個問題
1、另起爐灶」的涵義是「不受過去任何屈辱的外交傳統所束縛」
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涵義是,要在徹底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控制權及其影響之後,再讓外國客人進來。
新中國成立到五十年代末期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外交的首要任務是:徹底摧毀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控制,恢復國家的獨立和主權。為此,毛澤東主席早在建國前夕就提出了「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的三條方針。
「另起爐灶」,就是同舊中國的屈辱外交徹底決裂,不承認舊中國同其他國家建立的外交關系,要在新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
「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就是要在徹底清除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和殘余勢力之後,再請客人進來,以免敵對者「鑽進來」搗亂。
「一邊倒」,即倒向社會主義一邊。這包含兩方面的涵義:第一、「團結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在工人階級領導之下,結成國內的統一戰線,並由此發展到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第二、「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人民,共同奮斗。這就是聯合蘇聯,聯合各人民民主國家,聯合其他各國的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結成國際統一戰線」。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
2、土地兼並是中國古代非常普遍的現象。它的根源在於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在封建社會,由於土地佔有關系不固定,加之土地買賣盛行,必然導致土地兼並現象的出現。土地兼並往往在一個朝代的後期表現突出,它是封建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階級力量增強的表現。由此可見,土地兼並使得自耕農喪失土地所有權,在古代,沒有土地經濟上自然損失慘重甚至無法生存。至於農民為什麼那麼傻把屬於自己的土地賣出去,這要聯繫到當時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情況。古代的農耕技術相當之低,農民收入本來就很少,再遇到天災人禍情況會更糟糕,加之在當時自耕農是國家各種賦稅徭役的主要承擔者,如果統治者再橫征暴斂的話,農民全靠土地根本無法生存,並且當時土地是私有而非國有可以自行買賣,所以農民在不得以的情況下為了生存只能把土地賣給地主。當然,在當時大地主為了擁有更多的土地,採用各種卑劣手段強買農民土地的現象也一定存在。
3、因為中國封建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土地能夠買賣。由於土地能買賣,土地兼並就無法從根本上抑制,最終的結果還是均田制崩潰。在均田制政策下,能用來授受給農民的土地只是無主土地和荒地,數量有限。因而均田農民受田,開始就普遍達不到應受額。口分田雖然規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實際上能還官的很少。隨著人口的增多和貴族官僚地主合法、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據為己有,能夠還授的土地就越來越少。均田令雖然限制土地買賣、占田過限,但均田農民土地不足,經濟力量脆弱,賦役負擔沉重,稍遇天災人禍,就被迫出賣土地,破產逃亡。地主兼並土地又再一次必然的發生了。
⑼ 新中國成立是外交的策略是另起爐灶,這句話怎麼解釋
意思:新中國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建立的一切舊的屈辱的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關系。這就使得中國改變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獨立自主的外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