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余西鎮的歷史文化
余西鎮古稱龍城.呂泗鎮古稱鶴城.余東鎮古稱鳳城,現余東鎮己被海門縣建設成江蘇歷史文化明鎮.而余西鎮民間愛 家鄉愛國人士正在奔走呼號,將紅樓夢方言的故鄉余西鎮建成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並將紅樓夢-余西古鎮方言申請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江蘇省通州市余西鎮古梅山莊任俠家、南京玄武任祖昊、南京江寧任祖怡。
『貳』 如皋的介紹
如皋市隸屬江蘇省南通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北緯32°00′~32°30′、東經120°20′~120°50′,南臨長江,與張家港市隔江相望,北與海安縣、東與如東縣、東南與南通通州區毗鄰,西南與泰州靖江市接壤;全市總面積1477平方公里(不含長江水面),人口142.26萬人(2012年)1;其中市區面積80平方公里,港區城市面積30平方公里。境內擁有長江岸線48公里,通揚運河、如海運河、如泰運河、焦港等主要河流縱橫全境,總長180.8公里。2如皋市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截至2011年底,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70多人,其總數位居中國縣(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
『叄』 余東古鎮和余西古鎮哪個好玩
各有好處,都有很悠久的歷史。
通州區余西古鎮:一座有著10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古鎮,古名余慶(慶余),因城郭設_形似龍,又名龍城。地處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長江口北岸。成陸早於周邊,始建於唐代,歷盡千年淪桑,城牆幾廢。海門市余東古鎮:始於唐代,興於北宋,盛於明清,基於煮海為鹽而逐步發展形成。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還有少量的明代歷史建築及大量的清代及近代的歷史建築。現有殿宇50餘間,其中,天王殿為明代建築,山門為清代建築。
如東縣_茶古鎮:千年歷史名鎮,又名南沙,由於古代海水沖擊,兩晉至南北朝時期逐漸聚沙成陸,唐初為煎鹽場亭,始有移民居住。古鎮包含了_茶的歷史文化元素,又蘊藏了紅色革命斗爭史。
『肆』 余西古鎮的現狀
余西是以鹽業生產和交易為主的沿海小鎮的典型代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各地舊貌換新顏,老房子被成片推到,翻建為毫無地域特色的新型小區,然而在南通通州區還有一片「春風」未曾刮到的地方,這就是余西。古鎮依然保存著原始的生活方式,窄窄的街道承載著余西千年厚重的人文積淀,悠閑的人民演繹著蘇東傳統的農耕生活,塵封的古鎮成為歷史的「活化石」。
古鎮至今依然保存著明清格局的街巷形態,歷史建築和文化設施均保存較好,古建築規模達16927平方米,保護區面積約為26公頃,核心保護區7.4公頃。鎮內城河相擁,街巷縱橫,粉牆黛瓦,宅院參差,店鋪林立,古跡眾多,人文底蘊深厚,有「通東第一鎮」之稱。獨特的地方文化、風俗習慣,大量的民間傳說、詩詞歌賦,反映了余西千年的歷史演變,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余西是通東文化及非物質遺產的空間載體,兼具居住、商業、旅遊、休閑、度假等功能,是具有宜人生活環境和濃郁地方特色的古鎮,被人們譽為「江北的周庄」。
然而現狀卻比較無奈,雖然古鎮的價值已經被發現,但是並未被深入挖掘,古鎮的文化依然如同一部小成本的文藝片,已經被叫好卻並不叫座,甚至還沒有如皋水繪園的名氣大,特地前往通州余西的旅遊者已經寥寥可數。
『伍』 余西古鎮的龍城由來
①因城廓設置形似龍,又名龍城(地)。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於場北端的課鹽司署衙門為「龍頭」;衙門兩側的兩口水井為「龍眼」;衙門後的稍高於他處的地基為「龍舌」;衙門口朝南正對著的一條主街為「龍身」;街道上鋪設的碎石為「龍鱗」;衙門兩邊兩條約為300米的街道為「龍須」;衙門東、西側的兩棵銀杏樹為「龍角」;東、西高橋和東西虹橋為四隻「龍足」;橋腳為「龍爪」;南街為「龍尾」;衙門西北角的三官殿為「左頂珠」、東北角的大悲殿為「右頂珠」;場內24座廟宇的香火為繚繞在龍身四周的「吉祥雲」。余西場東、北、西三面環水與南面始挖於南宋的運鹽河相通,形成了天然的護城河,街端部設有迎江門,鎮海門、對山門和登瀛門四座城門,加之場內東部、運鹽河西側還建有城隍廟,余西場故名「龍城」。
②余西「龍城」因有「龍游溝」而得名。
據記載:「北宋天聖二年(1024)」,出任西溪鹽官的范仲淹集泰、通等州的兵夫4萬,築捍海堰,長143里136丈,外鹽內稼,人民賴以安生,史稱「范公堤」。至和年間(1054-1055)海門知縣沈起自呂四場至余西築堤70里,延接「范公堤」,史稱「沈公堤」。「范公堤」與「沈公堤」連結點在余西場東北方向,「龍游溝」之北端,此地即「范公堤」之最南端,「龍游溝」由此彎彎曲曲向南延伸,直至古長江邊,即今之海界河,「龍游溝」乃古海漕遺跡,余西場因「龍游溝」而得名「龍城」。
③余西「龍城」因欽天監測定余西是塊「龍地」,「出真龍天子的地方」而得名。
據說在清光緒年間,有一年發生飢荒,各地起兵造反,鬧得朝廷不得安寧。光緒帝就向大「風水師」康有為商討對策,康有為夜觀天象,發現東南方向有顆剋星,系不祥之兆,就奏請皇上派欽天監查明原委。欽天監來到位於江淮的通州,在白知州的陪同下,通過查看地形地貌、城廓設置和周圍水系等,測定通州余西場是塊「龍地」,是「出真龍天子的地方」,非破「風水」不可!後在場內通過採取「開二河」、「挖曹王墳」這兩種卑劣手段,破了余西的「風水」。欽天監見「破風水」、「除潛龍」大功告成,便回京請功去了。余西場因「龍地」而得名「龍城」。
『陸』 余西古鎮的介紹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余西古鎮地處江蘇東部,位於長江口北岸。海拔6.5米,成陸早於周邊,建於唐代, 歷盡千年淪桑,城牆幾廢。余西古鎮是一座有著10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古鎮,古名余慶(慶余),因城廓設臵形似龍,又名龍城(地)。始於唐末、興於北宋,盛於明清,煮海為鹽而逐步發展形成,是古通州東南沿海第一個鹽埠,是我國藍印花布的發祥地。鎮內古跡眾多,人文薈萃,擁有龍街、精進書院、錢氏牌坊等一大批歷史文化遺址,曹頂、柳敬亭、朱理治、曹秀升等眾多的歷史名人。唐代之後該處因泥沙淤積而浮出水面成為鹽城,隨著海岸線的東移,余西成為鹽業生產經營的一個據點,為防禦倭寇的騷擾建成了護城河加城牆的體系。政治經濟的興盛使余西成為地區中城鎮,形成了工字型的街道格局和四面環水的龍城概貌。余西人遺存的上百座歷史建築為古鎮增添了豐富的人文氣息,南北文化交融的建築風貌又使古鎮形成了文化復合的地域特色,然而地域偏僻的古鎮陳峰已久,前景堪憂。
『柒』 南通古鎮
有海門余東古鎮,洞賓仙跡—古鎮啟東呂四港鎮,通州戲劇古鎮石港,如皋如城鎮,余西鎮等
『捌』 南通古鎮有哪些地方
南通古鎮有通州區余西古鎮、如皋市白蒲古鎮、海門市余東古鎮、如皋市如皋古城、如東縣栟茶古鎮等等。
1、通州區余西古鎮
一座有著10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古鎮,古名余慶(慶余),因城郭設臵形似龍,又名龍城;地處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長江口北岸;成陸早於周邊,始建於唐代,歷盡千年淪桑,城牆幾廢。
2、如皋市白蒲古鎮
始建於東晉義熙七年(公元411年),地處長江三角洲,舊名蒲濤,因四周小溪沼澤多且多長蒲草,蒲草曬干為白色,「白蒲」由此得名。系江海平原最早成陸的地區之一,是長江下游較早見諸史冊的縣城,亦是明清時江淮富庶的名鎮。
3、海門市余東古鎮
始於唐代,興於北宋,盛於明清,基於煮海為鹽而逐步發展形成;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還有少量的明代歷史建築及大量的清代及近代的歷史建築;現有殿宇50餘間,其中,天王殿為明代建築,山門為清代建築。
4、如皋市如皋古城
分內城和外城,外圓內方,形似古錢;內城有玉帶河無城牆,設六座城門;外城有濠河(城河,外城河)及城牆,設城門四座及東、北二水關。
5、如東縣栟茶古鎮
千年歷史名鎮,又名南沙,由於古代海水沖擊,兩晉至南北朝時期逐漸聚沙成陸,唐初為煎鹽場亭,始有移民居住;古鎮包含了栟茶的歷史文化元素,又蘊藏了紅色革命斗爭史。
『玖』 余西古鎮的相關歷史
《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余慶場始於唐代。
北宋天聖初,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鹽官,見風潮泛濫,淹沒田產,毀壞亭灶,乃向淮南鹽運發運使張綸建議,請求重修捍海堰。張綸即向朝廷奏請,允准後,於天聖二年(1024年),征調民夫4萬多人,開工重修,並採納范仲淹方案,將堰址稍向西移,以避潮勢。正當工程進行之時,范仲淹因母喪離官,特留言說明此舉關系民生利弊,以堅定張綸將工程進行到底的決心。歷三年,新堤告成,北起掘港,南迄通州之餘西場,堤底寬三丈,堤面一丈,堤高一丈五尺,全長140餘里,外鹽內稼,人民賴以安生。 北宋至和年間(1054年—1055年),海門知縣沈起調集民夫灶丁,築堤70里,連接范堤,並延伸至呂四場,稱「沈公堤」。
范公堤與沈公堤連結點在余西鎮東北方向,龍游溝之北端,此地即范公堤之最南端.龍游溝由此灣曲向南延伸,直至古長江邊,即今之海界河,龍游溝乃古海漕遺跡也,余西鎮因龍游溝而得名龍城。
歷史上原余慶場太大,後來分為:余西場、余中場、余東場。 雍正9年(1731年)余中場 合並到余西場。
余西鎮海拔6.5米,地勢較高,通揚運鹽河穿城(城門於1958年拆除,用其磚建造大會堂)而過。鹽商畢集,城東二華里為六甲鹽包場。余西古鎮因鹽而興,文人聚居,屬揚州書畫派一分支,傳承至今,有柳敬亭、周維藩、曹秀生、曹星谷、李同、張馨谷、陳西洋、任煥文、任魯侯、朱理治、任苯生、曹玉麟、江濤、陳振宜、曹炳生、季德培諸公及宋濟先。
金余鎮以西分總,以東分甲,每甲(總)東西寬約一華里,一般北至范公堤(黃岸)南至海界河,南北長十里,二、三十里不等。甲,自海邊向西數起,十甲一重復,因甲而得地名有之,如六甲(在呂四西邊),四甲壩,二甲鎮,五甲苴(屬余西場,現並入東社鎮),白龍廟(屬余西場,現並入五甲鎮);總與甲相似,因總得名如頭總橋(通州市中在此),十八總路口,騎岸的五總,還有十總鎮。
北宋王安石變法前,原先都稱總。王安石變法,推行保甲制,一總編為一甲,相沿成習,自余西龍城西八華里處起,(今天的金余鎮)以東,就稱「總」為「甲」了,以西,仍稱為「總」。
余西聚居各姓,有家譜記載的,曹、季、吳、任、姜、李等姓。元末明初,避戰亂,自金陵,句容經常熟攜家譜、典集渡江北上遷來。部分直遷余西場,大多初遷至靜海(今海門市府處)。清代坍江,因環境災難,整體北遷入通州境。海門縣治亦多次變遷,最西至通州腹地的新地(興仁)。我們祖上僑居通州余西場,朝廷欲盡廢靜海鄉建制,全並入通州。有靜海京官,奏言、靜海鄉民今無地可耕,但有書可讀,仍可為國效力,朝庭准其奏。故每次科舉,我們靜海鄉人,仍單獨保留有十個秀才名額!余西場住民的文化傳承自北宋以來,雖經戰亂,坍江一直未斷!
西亭距金沙十餘里,距南通三十里,但方言更近南通話。
金沙先民大多也以鹽為業。坍江後,復漲起新沙,由崇明遷來新移民,就是現今的沙里人、啟海人。近段時間新造沙地人一詞,只在少數人文章中使用。
北宋末年,中原曹姓、季姓、任姓等姓,舉家攜家譜典籍,隨朝廷渡江南遷。成了住在江南的北方人。元末明初避戰亂,又從金陵、句容經常熟北渡,成了住在江北的江南人。有的直遷余西場,大多就近遷江邊靜海(今海門市府處),時常有坍江發生,這是一個漸進過程。靜海人(江南的中原人)逐步北遷入通州境內。清中期靜海鄉全沒入江中,靜海人全遷入通州境。海門縣治亦遷入通州境。
今天的海門市是清中期後新漲起的新土,居民多從崇明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