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鐵軍廣場 天鵝湖公園 外灘 看看那山寨中國館。 下面鄉鎮有金沙湖公園 楊寨桃花源 還有就是看看田地~
吃的就是
阜寧大糕(特產) ,條黃粉絲 ,燙面蒸餃 ,板湖百葉 ,擦酥餅
㈡ 海春軒塔的介紹
海春軒塔(又名廣福寺塔),江蘇第一古塔,為唐代建築物,位於距江蘇省東台市古鎮西溪。海春軒塔為七層八角磚結構密檐塔,塔高20.8米,底層直徑7.2米,除底層外,每層均有8位佛像和佛龕,共48位,塔內為空,無樓梯可上。海春軒塔無地基,就建在泥地上,屢遭地震和水災,仍巍然屹立如初,堪稱建築界的奇跡。塔的寶頂原是銅葫蘆,用「烽火銅」鑄成,隨著日照光線不同,能變幻成七種色彩。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㈢ 西溪濕地公園有哪些好玩的
(1)西溪三堤十景:福堤、綠堤、壽堤、秋蘆飛雪、火柿映波、龍舟勝會、蓮灘鷺影、洪園余韻、蒹葭泛月、漁村煙雨、曲水尋梅、高庄宸跡、河渚聽曲。
(2)西溪看點:在「杭州三西」(即西湖、西泠印社、西溪)之一西溪,或泛舟湖漾,或獨釣塘邊,春日踏青,夏日采菱,秋日觀蘆,冬日探梅,各種各樣令人愉悅的遊憩活動全憑遊人興致。
(3)西溪一期共開放煙水漁庄、秋雪庵、西溪水閣、梅竹山莊、深潭口、西溪梅墅、西溪草堂、泊庵等八大景點。這些充滿當地特色,富有濕地風情的活動不妨去領略一下。
㈣ 黃海之濱,水綠東台!(1)海春軒塔是東台市的名片之一.相傳唐貞觀年間(627~649年)由尉遲敬德監造,
(1)鐵在與水和氧氣並存時易生銹,故填:氧氣,水;
(2)①溫泉水的pH在7.5~8.9之間,大於7,呈鹼性,故填:鹼性;
②檢驗硬水和軟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故填:肥皂水.
㈤ 海春軒塔的建築情況
海春軒塔面向西北,無台基、副階,內中空,二層及以上各層塔壁十分簡潔,無斗拱、角柱,每層八面各設圭形佛龕一座,六層共48座佛龕。底層以上出密檐七層,每層檐之間距離較小,塔檐及二層以上每面塔身都呈現向內曲的弧線,塔的外形逐層收分,但六、七層之間塔身收分甚微,且第七層塔身高度又高於其它層塔身的高度。塔所出的密檐均以疊澀方法挑出,以一二層密檐為例,下面出菱有牙子五層,菱角牙子
上疊出挑磚五層,其中最上層為磚制假櫞,密檐上無蓋瓦,以磚層層覆蓋。塔身內部為空簡式結構,從塔內壁殘留的數層支撐樓板的疊磚可看出,該塔始建時期塔內應設有樓板可以攀登。塔身雖設有圭形佛龕,但並不與塔內相通,因此塔內無光線,又不便於向外眺望,可見初建時主要並不為攀高所用,作為一標志性建築,為海灣船隻起導航作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塔內距地面14.5米處設有十字金鋼梁一副,梁直徑35厘米,上置塔心柱,柱徑33厘米。塔內筒總高18.10米,內頂以四層疊澀磚收分後做穹隆頂半徑80厘米。塔剎由銅葫蘆相接,鐵覆盆組合而成。
㈥ 西溪周邊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距離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具有「杭州之腎」和「副西湖」美譽。
園區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水道如巷、河汊如網、魚塘櫛比如鱗、諸島棋布,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緻。
簡介
杭州之腎——西溪濕地
有「杭州三西」(即西湖、西泠印社、西溪)之一的西溪終於開始著手打造了。從東晉被發現,唐宋發展,到明清全盛,及至民國衰落,解放後廢棄,有關西溪濕地,已經成為近期的熱門話題。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區西部,南去西湖不到5公里,距市中心武林門也僅16公里。
西溪風景區在過去是僅次於西湖風景區的杭州市第二大風景區,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已有1000多年歷史。相傳舊時從秦亭山舟行至留下十八里,沿水有十八座橋、十八個灣,沿山有南宋十八里輦道,景區內有一百零八個景點。自唐代以來,西溪就以賞梅、竹、蘆、花而聞名。
不論你以什麼交通工具到達,進入景區後一律改為舟楫,讓你領略「以船為車,以楫為馬」的從容。你可以赤足走在田埂上,那些枯黃的野草踩上去鬆鬆軟軟的,也褪去了你在都市整日打拚的疲憊。也可以走在鋪著卵石、石板的園路上,去一路感受「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景緻。兩船交會時,激盪的水流和著勁風,吹落了不少漫天飛絮般的蘆花,真是入了「一葉扁舟,閑看蘆花」的山水畫意境了。而樹上松鼠精靈般的轉身跳躍,岸邊水獺神出鬼沒般地出入,灘塗上水鳥儀態萬方地疏理著自己的羽毛,鳥巢中依稀傳來小雀的呢喃。
進到園中,買好船票,就可以安心體會西溪之水了。順著水道前行,兩岸茅舍儼然,蘆葦叢生,和蘆葦一樣高的水生植物上頂著黃色或紅色的花蕊。湖面上水草鮮潤柔婉,水面上綠色浮萍漂浮,蓮影搖曳,幾抹粉色婷婷點綴其中,野鴨水鳥鳧泛。生活在有水的城市裡是一種福氣,而杭州人真的是福人中的福人了。除了西湖,還有這塊西溪濕地。所有去杭州的人,都知道要去看西湖,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千萬別忘記了西湖邊上的西溪濕地。
門票
杭州西溪濕地公園票價是80元,天旅價是65元,這個是非誠勿擾的拍攝地,即西溪濕地公園東區。還有大門票和船票一起的組合套票。
攻略
杭州市區內有許多公交車可以去西溪濕地,830路、K506路、K310路、306路、346路、Y13線均可。周家村(西溪濕地)站下車。票價1~4元。
美食
在西溪濕地里有湖泊燒烤區、深潭口、百家、煙水漁庄等餐飲飯店可以用餐,喝茶的地方也不少,推薦去梅竹山莊、西溪梅墅。
西溪濕地--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自古就是隱逸之地,被文人視為人間凈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莊、西溪草堂在歷史上都曾是眾多文人雅士
開創的別業,他們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詩文辭章。深譚口百年老樟樹下的古戲台,據說還是越劇北派藝人的首演地。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區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被譽為杭州之腎,是國內罕見的保存較好的城市外圍濕地型生態資源。東起紫金港路綠帶西側,西至繞城公路綠帶東側,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總面積為10.64平方公里。
西溪濕地具有江南獨特濕地景觀,旖旎的自然風景,深厚的歷史,濃郁的田園水鄉風情,同時在杭州市綠地生態系統結構具有其獨特的地位及作用。
西溪濕地的美,是自然的,同時又是人文的。自然之美以濕地風光為其最大特色,其間有縱橫阡陌的河流,百年交柯的樹木,是其特色的體現,而這河流、樹木又包含了千百年的人文積淀。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區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這里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朴、文化積淀深厚,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之勝,獨在於水。水是西溪的靈魂,園區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其間分布著眾多的港汊和魚鱗狀魚塘,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緻。
西溪之重,重在生態。為加強生態保護,在濕地內設置了費家搪、蝦龍灘、朝天暮漾三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恢復區。入口處設濕地科普展示館,園區內有三個生物修復池和一塊濕地生態觀賞區。西溪還是鳥的天堂,園區設有多處觀鳥亭,給遊客呈現出群鳥歡飛的壯麗景觀。
西溪人文,源遠流長。西溪自古就是隱逸之地,被文人視為人間凈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莊、西溪草堂在歷史上都曾是眾多文人雅士開創的別業,他們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詩文辭章。深譚口百年老樟樹下的古戲台,據說還是越劇北派藝人的首演地。
西溪民風,淳厚質朴。每年端午節在深譚口舉行的龍舟勝會,歷史悠久,形式獨特,被譽為「花樣龍舟」。煙水漁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蠶·絲·綢故事」重現西溪原居民的農家生活勞動場景,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水鄉典型的民俗。
西溪濕地以自然風光見長,其人文歷史十分悠久。它已有四五千年歷史。大致分六個階段,一是良渚文化時期,當時西溪濕地已漸具雛形,范圍比現在要大的多,有許多湖泊,包括老和山一帶原來都在西溪濕地的范圍內。二是漢唐時期,西溪濕地開始有人類活動,當時有許多「唐村」。五代時,西溪有了駐軍。三是宋元時期,西溪濕地在這個階段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南宋,宋高宗看到這里風水很好,本來要把在這里建都,後又因別的原因,在原來的州府治所在地建都。當時,還有一條西溪御道,皇帝去郊外進香,西溪為必經之路,這條御道大部分已湮沒,原址在留下還有一段。當時,西溪交通發達,軍事地位重要。相傳宋高宗曾在那一帶養馬,皇帝的馬兒叫龍駒,於是傳下了龍駒塢這個地名。
四是明清時期,這是西溪最為昌盛的時期,地方官很重視治理水利,水災少了,陸地漸漸露出來,老百姓在岸上養蠶、水塘里養魚。這里沒有船進不來,很幽靜,又有野趣,很多文人騷客喜歡到這里來。特別是明末清初時,很多文人不願到清朝做官,就到這里隱居起來,教書做畫,養活自己,這里的文教事業也發達起來。明清時期,規模不大的庵普遍發展,大約有100多個。這里的庵很有意思,很多是文人庵,所謂文人庵,就是文人經常到庵里去吟詩作畫、會友,而庵里的詩僧也常與文人應和。
五是民國到2002年,這一時期,西溪濕地變化很大,一是西溪濕地從錢塘縣劃歸杭縣,成為郊區,又劃給西湖區。而西溪濕地也發展成了蔣村鄉、五常、留下、古盪、良渚等鄉鎮。解放後,很多工廠搬了進來,這里城市化進程加快,給西溪濕地造成很大危害,西溪濕地也漸漸蔞縮,水也污染得很厲害。
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西溪就有先民生存。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平楚,次年封劉賈為荊王,東台為荊國東陽郡廣陵縣地。漢高帝十二年,劉邦封劉濞為吳王,建都廣陵(今揚州市),東台屬吳國,因其地高阜且傍海故得名「海陵」。西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海陵縣,領海安、西溪兩鎮,西溪之名也始見於此。
西溪曾是歷史上鹽稅的主要徵集地,北宋時期的三位名相呂夷簡、晏殊和范仲淹早期都曾在泰州的西溪做過鹽稅官員。
相傳,范仲淹初到泰州的西溪上任之際,有人曾勸他不要在這個小地方做稅官,范公不以為然,笑而答道:
誰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參知兩丞相,曾向此間來。
西溪景區內現有海春軒塔、鳳凰泉、度假村及北宋丞相范仲庵的讀書堂。《天仙配》中董永的家鄉傳說也在這里,現仍保存著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樹、土地廟、辭郎河、送子頭等遺跡。
如今,作為東台地方文明的發祥地,西溪旅遊景區開發工程近期將全面啟動。
泊蓭草堂
此為明末清初錢塘人鄒孝直(名師績)的庄園。鄒氏讀書樂道,不求聞達,與兩個弟弟在此耕讀自娛,詩禮治家。當時這一帶蘆葦叢生,野趣盎然,從高處遠遠望去,整片庄園似仙島泊於水上,故名"泊蓭"。西溪水閣
西溪自古多文人。在這片土地留下了文人們許多的墨寶和足跡,西溪水閣主要用於文人藏書、讀書及會友。如今的西溪水閣,有"蘭溪書屋"和"擁書樓"兩處藏書樓,使得遊人在西溪厚重的文化氣息中,去追隨當年文人隱士的避世清閑。
梅竹山莊
此為清錢塘文人章黼(字次白)(約1777-1857)所建。庄內多古梅修竹,據史料記載,章次白對西溪的挖掘、疏浚工程作出的貢獻很大。其為人性高潔,好讀書,喜字畫,常邀朋喚友至此吟詩作畫。故名。
深潭口
深潭口又名深潭港,《南漳子》記載:"深潭口,非舟不渡;聞有龍,深潭不可測。"因此,深潭口成為蔣村每年龍舟勝會所在地,每逢端午,人來舟往,熱鬧非凡,為西溪的鄉俗風情增色不少。
西溪梅墅
西溪梅墅位於公園的東南面,毗鄰西溪精華區域"秋雪庵"保護區。西溪的梅花主要在南宋輦道沿線, 自古就非常著名,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前來賞梅。"冷淡生活茶軒"正好印證了古人"竹下映梅,深靜幽徹,到此令人名利俱冷"的意境。
西溪草堂
為明晚期國子監祭酒馮夢禎(字開之)(1546-1605)別業。夢禎工於詩詞,喜好收藏,晚年慕西溪山水幽勝,乃於安樂山永興寺旁(現留下西湖高級中學)置地築山堂別業,名"西溪草堂"。現移建於此。
秋雪庵
秋雪庵始建於宋,初名"大聖庵"。明末西溪沈氏兄弟重整建築,延請名僧住持庵堂;明末陳繼儒取唐人"秋雪蒙釣船"詩意題為"秋雪庵"。1919-1921年,南潯名士周慶雲(字夢坡)重修。現參照當時格局在原址重建。
㈦ 我來當導游東台100字東台海春軒塔
大海永遠是生命的歸宿和起點。我們可去海邊看海潮。東台瀕臨黃海,灘塗廣闊,生態多樣。海灘沙洲、二分海潮、海濱漁村、萬畝林場、永豐生態園等濱海特色鮮明。每月逢農歷初一和十五潮水都很大,場面十分壯觀,其中海洋奇觀「二分潮」更是妙不可言。大海退潮後,我們可以捉小魚、挖小蟹、拾貝殼……東台市中華鱘自然保護區不可以不看,它可是全國最大的中華鱘自然保護區。要想吃海鮮,素有「天下第一鮮」的文蛤可不能少,到海邊不吃新鮮文蛤您會遺憾終身的。
「千載如釋道,萬古山水茶」,來東台就要去西溪。「誰言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宋代晏殊、呂夷簡、范仲淹先後拜相,合稱「西溪三傑」。我們去台城西郊的千年古剎——泰山寺遊玩。泰山寺的牌樓、大雄寶殿、玉佛樓、碧霞宮由外而里,氣勢雄偉。玉佛樓內藏有稀世玉佛,十分珍貴;碧霞宮中展出的「方天化戟」和「青龍偃月刀」則更不簡單,相傳它們分別是唐朝薛仁貴、三國關羽所用兵器,可是貨真價實的古文物啊。
到西溪就得看唐塔。唐塔也叫「海春軒」,有稱它是《西遊記》里的「定海神針」。塔為唐朝大將尉遲恭所建作為航標的七層磚塔,當時是為航海的漁民做了件大好事。如今成了東台的歷史見證。
西溪一帶廣泛流傳《天仙配》中董永與七仙女下凡的美麗傳說,至今仍有董永廟、繅絲井、辭郎河、董孝賢祠等遺跡,傳奇西溪可謂「天上人間」。
與「千年西溪」相媲美的是「溱東水鄉」和「鼓樓步行街」。前者是沉澱千年的美;後者見證了東台的現代發展美。
溱東的水鄉很有特色。「青蒲的螃蟹青一的蚌」,「游溱湖八景,品溱東八鮮」。年輕的步行街見證了東台的城市發展。街上商店鱗次櫛比,店內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在這里我特別推薦聞名中外的「中華一絕」——東台發綉,這是工藝品中的精品,買件留著紀念應是不成問題!
要問小吃有幾許,且聽我來數家珍。腴而不膩的東台魚湯面、綿潤甜爽的陳皮酒、亦野亦雅的 港鳳尾魚、香甜鬆脆的富安酥兒餅、汁濃味美的溱東原汁老鵝…
㈧ 海春軒塔的簡介
2013年,海春軒塔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春軒塔的始建年代文獻上無詳細記載,該塔為七層八角磚結構密檐塔,塔高20.80米。該塔曾於1955年、1963年、1984年進行過三次維修。2002年12月12日,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專業人員對塔進行了實地勘察,根據塔的現狀,文管部門於2004年2月,搭建了腳手架,組織專業人員對塔進行實地測繪。海春軒塔像位遠古的老人,始終屹立在沃野之中,他見證著南黃海的東遷。滄海桑田的變化,歲月的流逝讓這位「老人」滿身傷病,風雨中的海春軒塔屹然挺立,傳承著東台的文明。
㈨ 有關海春軒塔的歷史簡介
海春軒塔的始建年代文獻上無詳細記載,該塔為七層八角磚結構密檐塔,塔高20.80米。該塔曾於1955年、1963年、1984年進行過三次維修。2002年12月12日,鹽城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專業人員對塔進行了實地勘察,根據塔的現狀,文管部門於2004年2月,搭建了腳手架,組織專業人員對塔進行實地測繪。 海春軒塔像位遠古的老人,始終屹立在沃野之中,他見證著南黃海的東遷。滄海桑田的變化,歲月的流逝讓這位「老人」滿身傷病,風雨中的海春軒塔屹然挺立,傳承著東台的文明。
http://ke..com/view/53086.htm
自己去看看吧
㈩ 西溪旅遊文化景區的西溪人文
西溪為東台歷史文化發祥地。自漢代起,西溪「煮海為鹽」,被譽為「天下海鹽倉」。北宋時期,先後有三位鹽官(晏殊、呂夷簡、范仲淹)自西溪入朝為相。西溪廣福寺建於漢代,是江蘇佛教史上最早的寺廟。泰山護國禪寺建於南宋,是江蘇名寺之一。「董永七仙女傳說」於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境內相關地名遺存有50多處。海春軒塔為江蘇境內現存最古老的唐塔,現已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台精心打造西溪旅遊文化景區,將愛情文化、三相文化、海鹽文化和佛教文化有機融合,冠以「仙緣聖境」旅遊體驗主題,集文化休閑、古鎮游覽、佛學體驗於一體。
西溪,位於東台城西古運鹽河畔,系東台歷史文化的發祥地、兩淮海鹽文化的起源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董永傳說」的源頭地,素有「東台之根」之雅稱。西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鎮,一直隸屬於揚州府,清乾隆33年,建東台縣,西溪始屬東台。西溪人文薈萃,尤以「三相」著名。北宋晏殊、呂夷簡、范仲淹三任宰相都曾先後在西溪擔任鹽官。晏殊創辦的西溪書院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書院之一,晏溪河也因晏殊而得名;呂夷簡手植牡丹名聞遐邇,並建有牡丹亭;范仲淹主持修建了范公堤,並曾以「莫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參知兩丞相,曾向此間來」稱誦西溪。 西溪遺存豐富,境內古寺、古塔、古橋、古道眾多。海春軒塔 —— 東台地標,位於西溪泰東河北側,建於唐修於宋,為「內唐外宋」兩層磚結構塔抱塔,迄今己有1380餘年,塔齡為江蘇現存58座古塔之最,民間俗稱「西溪寶塔」,又名「孝母塔」、「鎮海塔」、「尉遲塔」,1982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定位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通聖橋、八字橋——兩橋均為宋代單孔拱形磚橋;通聖橋位於泰山寺門前晏溪河上,「八字橋」位於晏溪河和雄河二河三岸交匯處,「一步兩頂橋,兩橋通三岸」的「八字橋」,較周庄雙橋早建200多年,現均為東台市文物保護單位。梨木街——位於晏溪河北側,青磚路面,現存多處明清民居,明清時期犁木街上銷售的犁木、農具,馳名於蘇中里下河水鄉,犁木街因此得名。三里路——系古海口棧道,
西起犁木街東端,全長1600多米(俗稱三里路),始建於西溪建鎮時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早於范公堤修建逾千年。 西溪古城位於西溪景區泰山大道東側,按照「古鎮為體、文化為魂」的基本原則,突出宋文化主題,再現古西溪鹽漕商貿的繁榮,打造一座古典與現代、文化與商業為一體的宋代風格商業群。新建景點主要有城門樓展廳、晏溪書院、三相閣等。西溪古城已成為西溪景區的一個標志性建築群,與泰山護國禪寺、董永七仙女文化園、海春塔苑相呼應,形成了點、線結合的旅遊集中區。 海春塔苑暨佛教文化園項目以唐代「海春軒塔」和宋代千年古剎「一寺五廟」的泰山寺兩處遺存為核心,依靠晏溪河、五爪河、鳳凰河等境內豐富的生態水網體系,著力打造素齋館、蓮花廣場、轉經長廊、佛學教育文化館、廣福禪寺、海春軒塔、慈孝文化館、紫竹精舍等旅遊景點,形成佛教文化集中體驗區,使塔、寺、園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建成後的海春塔苑將「禪修文化」與「孝慈文化」有機統一,將西溪本土文化與佛學宗教文化有機融合,以文化內涵提升景點品味,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