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寧夏的歷史文化
漢朝,屬朔方史部。西漢,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至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十六國,為匈奴鐵佛部首領赫連勃勃所建大夏國的領土。
北魏、北周,繼續推行移民興屯,再次得到有效開發,寧夏始稱「塞北江南」。唐朝,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天寶十四年(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登基,為唐肅宗。
北宋,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元朝,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設寧夏府路,寧夏由此得名。
明朝,初在寧夏設府,後改衛。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後衛。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
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准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於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
寧夏最有名的地方特產,首推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二毛皮等種,因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白,所以又稱「四寶」。寧夏美食以西北麵食為主,清真特色居多。因為農業發達,蔬菜水果較甘肅地區豐富,而黃河等河流分布於區內各地。
牛羊肉是主要的食用肉類,各個縣城都有大型的市場內現殺活羊,所以各色羊肉菜餚不能不嘗。回族傳統不近煙酒,所以較為傳統的清真餐館不供應酒類飲品。但西北人飲酒者居多,該地盛產的低度白酒、果酒口感純正。
(1)寧夏歷史上一共建立過多少國擴展閱讀:
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府銀川。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鄰陝西,西、北接內蒙古,南連甘肅。
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截至2018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5個地級市,共有11個縣,2個縣級市,9個市轄區。
Ⅱ 寧夏的歷史簡介 寧夏的歷史的歷史介紹
1、西周,周王朝疆域以北地區,包括內蒙河套,寧夏全境及陝西、山西北部稱為朔方。
2、春秋,今固原地區為烏氏戎所居,今銀南地區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范圍。戰國,秦惠文王攻取烏戎地,置烏氏縣(今固原縣南涇水北岸)轄今固原地區。之後又在鹽池縣境設立朐衍縣、轄今銀南地區。
3、秦朝,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後,兩縣劃歸北郡管轄,這是寧夏地區有行政設置之始。秦朝時寧夏為北地郡,郡治在甘肅寧縣。並在此地修建了秦長城和秦渠,引黃河水灌溉農田。
4、漢朝,屬朔方刺史部。西漢,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
5、十六國,為匈奴鐵佛部首領赫連勃勃所建大夏國的領土。
6、北魏、北周,繼續推行移民興屯,再次得到有效開發,寧夏始稱「塞北江南」。
7、唐朝,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天寶十四年(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登基,為唐肅宗。
8、北宋,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
9、元朝,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設寧夏府路,寧夏由此得名。
10、明朝,初在寧夏設府,後改衛。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後衛。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
11、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准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於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
12、民國一年(1912年)1月,改府為道。因右為朔方,改為朔方道。民國二年(1913年),又改回寧夏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10月17日,民國中央政府第159次會議決議將寧夏道(即朔方道)舊屬八縣(即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和平遠縣)和寧夏護軍使轄地(即阿拉善旗、額濟納旗)合並建為寧夏省。民國十八年(1929年)01月,寧夏省政府成立,今寧夏銀川市為寧夏省會,稱「寧夏省城」。又將阿拉善之巴格的磴口劃置磴口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01月,馬鴻逵受蔣介石委任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主政寧夏。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9月,劃中衛縣東部為中寧縣,民國三十年(1941年)4月1日,劃寧夏、寧朔兩縣為永寧縣,平羅縣北增為惠農縣、陶樂縣,並將寧夏縣改名為賀蘭縣。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4月,增設銀川市。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將靈武縣屬之吳忠鎮改為吳忠市。新的寧夏領二旗九縣:阿拉善旗、阿濟納旗;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鎮戎縣(後改為預旺縣、再改為同心縣)、磴口縣。增設香山、居延、紫湖三個設治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寧夏地方政府置銀川市。此後,直到解放前夕,全區共增設達13縣,1市、3設治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
13、1949年12月23日,成立寧夏省,沿用了寧夏原稱。額濟納旗劃由甘肅酒泉專區代管。10月25日,成立了寧夏省人民政府。10月23日,中共寧夏省委員會決定成立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員會。
14、1950年1月,成立吳忠市。5月,又改為吳忠鎮。10月,恢復為吳忠市。
15、1950年5月25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原定西專區的西吉縣、海原縣劃歸平涼專區。
16、1952年5月,永寧縣第四、第六兩區及賀蘭縣第四區各一部劃歸銀川市。8月15日,為增進民族團結,改阿拉善旗首府定遠營為「巴音浩特」,10月16日中央批復備案通過。
17、1953年11月27日,甘肅省人民政府通知,西海固回族自治區10月29日正式成立,4月1日,寧夏「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吳忠市成立,與吳忠市人民政府合署辦公。4月4日,寧夏省政府批准,惠農縣成立兩個相當於區級的回族自治區,即寶豐回族自治區和靈沙回族自治區。5月,中寧縣耍義山鄉(原四區六鄉)劃歸同心縣管轄。7月,寧夏「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委會改名為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籌委會。
18、1954年4月21日,寧夏河東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下轄吳忠市、金積縣、靈武縣和同心縣。7月14日,內務部批准,銀川市由6個區合並為4個區。9月,寧夏省建制撤銷,並入甘肅省。11月3日,寧夏合並於甘肅後,原河東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不變,新設銀川專區。
19、1955年4月28日,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更名為甘肅省吳忠回族自治州,領導金積縣、靈武縣、同心縣,並代管鹽池縣。12月1日,國務院批准鹽池縣正式劃歸吳忠回族自治州管轄。
20、1955年11月18日,國務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改名為固原回族自治州。
21、1957年7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決議,以原寧夏省行政區域為基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22、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
23、196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內蒙古自治區所轄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
24、1970年,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
25、1979年5月30日,國務院批准將阿拉善左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7月1日起正式劃回)。
26、1980年1月1日,取消「革命委員會」,建立各級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並以「鄉」名稱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名稱。
27、2001年7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固原地區和固原縣,設立地級固原市和原州區。
28、2002年10月19日,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將銀川城區分別設立銀川市興慶區、西夏區和金鳳區;撤銷石嘴山市石炭井區,並入大武口區。
29、2002年10月25日,靈武市由吳忠市代管變更為由銀川市代管;紅寺堡開發區劃歸吳忠市管轄。
30、2003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中衛縣,設立地級中衛市,設立沙坡頭區;將中寧縣、海原縣劃歸入中衛市,隨後撤銷石嘴山市惠農縣和石嘴山區,設立惠農區;撤銷陶樂縣。
31、2008年,將海原縣的徐套鄉劃歸中寧縣管轄(9月11日正式移交),將興隆鄉劃歸同心縣管轄,將固原市原州區七營鎮、甘城鄉劃歸海原縣管轄。
32、2008年7月,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原州區甘城鄉劃歸海原縣管轄的決定》,原固原市原州區甘城鄉正式劃歸中衛市海原縣管轄。
33、2009年10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設立吳忠市紅寺堡區。
34、2009年12月15日,寧夏成為中國5個「省直管縣」試點省區之一,同心縣、鹽池縣列為吳忠市擴權強縣試點縣。
35、2016年8月19日,中衛市沙坡頭區正式掛牌,標志著該區以市轄區行政建制模式獨立運行。
Ⅲ 寧夏回族自治區什麼時候建立
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
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故元代以後史稱西夏。元滅西夏後,設寧夏路,始有寧夏之名。明朝設寧夏衛,清代設寧夏府。1929年成 立寧夏省。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寧夏省撤銷並入甘肅。1958年10月25日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3)寧夏歷史上一共建立過多少國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
1949年12月23日,成立寧夏省,沿用了寧夏原稱。額濟納旗劃由甘肅酒泉專區代管。10月25日,成立了寧夏省人民政府。10月23日,中共寧夏省委員會決定成立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員會。
1950年1月,成立吳忠市。5月,又改為吳忠鎮。10月,恢復為吳忠市。
1950年5月25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原定西專區的西吉縣、海原縣劃歸平涼專區。
1952年5月,永寧縣第四、第六兩區及賀蘭縣第四區各一部劃歸銀川市。8月15日,為增進民族團結,改阿拉善旗首府定遠營為「巴音浩特」,10月16日中央批復備案通過。
1954年4月21日,寧夏河東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下轄吳忠市、金積縣、靈武縣和同心縣。7月14日,內務部批准,銀川市由6個區合並為4個區。9月,寧夏省建制撤銷,並入甘肅省。11月3日,寧夏合並於甘肅後,原河東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不變,新設銀川專區。
1955年4月28日,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更名為甘肅省吳忠回族自治州,領導金積縣、靈武縣、同心縣,並代管鹽池縣。12月1日,國務院批准鹽池縣正式劃歸吳忠回族自治州管轄。
1955年11月18日,國務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改名為固原回族自治州。
1957年7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決議,以原寧夏省行政區域為基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
196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內蒙古自治區所轄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
1970年,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
1979年5月30日,國務院批准將阿拉善左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7月1日起正式劃回)。
1980年1月1日,取消「革命委員會」,建立各級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鄉」名稱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名稱。
2001年7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固原地區和固原縣,設立地級固原市和原州區。
2002年10月19日,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將銀川城區分別設立銀川市興慶區、西夏區和金鳳區;撤銷石嘴山市石炭井區,並入大武口區。
2002年10月25日,靈武市由吳忠市代管變更為由銀川市代管;紅寺堡開發區劃歸吳忠市管轄。
2003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中衛縣,設立地級中衛市,設立沙坡頭區;將中寧縣、海原縣劃歸入中衛市,隨後撤銷石嘴山市惠農縣和石嘴山區,設立惠農區;撤銷陶樂縣。
2008年,將海原縣的徐套鄉劃歸中寧縣管轄(9月11日正式移交),將興隆鄉劃歸同心縣管轄,將固原市原州區七營鎮、甘城鄉劃歸海原縣管轄。
2008年7月,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原州區甘城鄉劃歸海原縣管轄的決定》,原固原市原州區甘城鄉正式劃歸中衛市海原縣管轄。
2009年10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設立吳忠市紅寺堡區。
2009年12月15日,寧夏成為中國5個「省直管縣」試點省區之一,同心縣、鹽池縣列為吳忠市擴權強縣試點縣。
2016年8月19日,中衛市沙坡頭區正式掛牌,標志著該區以市轄區行政建制模式獨立運。
參考資料:網路-寧夏
參考資料: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網-寧夏概況-歷史沿革
Ⅳ 寧夏近代歷史
寧夏得名,始於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滅西夏後,改名「寧夏」,含有平定西夏、穩定西夏、西夏「安寧」之意。
寧夏回族自治區具有悠久的歷史。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跡表明,遠在距今3萬年前後,寧夏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他們創造了舊石器晚期的「水洞溝文化」。解放後,在寧夏境內陸續發現了較多的「細石器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寧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會進人父系氏族社會、開始從事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並與中原地區有了密切的聯系。商、周時期,境內有稱為胡(北狄)、羌(西戎),後又稱為鬼戎、獫狁(熏育、葷粥)的游牧部落活動。周宣王時,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帶)調查戶口,表明當時不僅已有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體制。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南部屬秦,其餘地區分別為義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秦兼並六國後,建立中央政權,寧夏屬北地郡。
西晉末年,匈奴人赫連勃勃於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權,自號夏,以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境)為都城,寧夏屬其管轄范圍。
唐朝分全國為十道,寧夏屬關內道。唐王朝在靈州(今靈武市西南)設大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期間,唐肅宗於756年在靈武登基。
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國號大夏(因其位於宋王朝西面,故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國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抵大漠」,「方二萬余里」,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朝滅西夏後,設寧夏府路,開始遷入回回人。
明朝設寧夏衛,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戶」的身份被安置在靈州、固原一帶。
清朝建寧夏府。乾隆年間,銀川發生大地震,原址受損嚴重,乾隆帝撥下巨銀用於重建家園,在城郊建新城,稱新滿城。乾隆以後,「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悉回庄」,成為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民國初年設朔方道,1929年改為寧夏省,轄除固原以外的現有市、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
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仍沿用寧夏省原稱,轄區范圍與民國時相同。1954年,撤銷寧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地區並入甘肅省。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轄原屬甘肅省的銀川專區、吳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涇源、隆德2縣。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個公社並入寧夏。1979年,這些地區又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Ⅳ 關於寧夏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寧夏得名,始於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滅西夏後,改名「寧夏」,含有平定西夏、穩定西夏、西夏「安寧」之意。
寧夏回族自治區具有悠久的歷史。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跡表明,遠在距今3萬年前後,寧夏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他們創造了舊石器晚期的「水洞溝文化」。解放後,在寧夏境內陸續發現了較多的「細石器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寧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會進人父系氏族社會、開始從事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並與中原地區有了密切的聯系。商、周時期,境內有稱為胡(北狄)、羌(西戎),後又稱為鬼戎、獫狁(熏育、葷粥)的游牧部落活動。周宣王時,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帶)調查戶口,表明當時不僅已有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體制。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南部屬秦,其餘地區分別為義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秦兼並六國後,建立中央政權,寧夏屬北地郡。
西晉末年,匈奴人赫連勃勃於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權,自號夏,以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境)為都城,寧夏屬其管轄范圍。
唐朝分全國為十道,寧夏屬關內道。唐王朝在靈州(今靈武市西南)設大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期間,唐肅宗於756年在靈武登基。
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國號大夏(因其位於宋王朝西面,故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國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抵大漠」,「方二萬余里」,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朝滅西夏後,設寧夏府路,開始遷入回回人。
明朝設寧夏衛,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戶」的身份被安置在靈州、固原一帶。
清朝建寧夏府。乾隆年間,銀川發生大地震,原址受損嚴重,乾隆帝撥下巨銀用於重建家園,在城郊建新城,稱新滿城。乾隆以後,「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悉回庄」,成為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民國初年設朔方道,1929年改為寧夏省,轄除固原以外的現有市、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
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仍沿用寧夏省原稱,轄區范圍與民國時相同。1954年,撤銷寧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地區並入甘肅省。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轄原屬甘肅省的銀川專區、吳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涇源、隆德2縣。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個公社並入寧夏。1979年,這些地區又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Ⅵ 寧夏回去自治區的歷史有多少年
寧夏是中華遠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寧夏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活動的遺址和遺物表明,早在3
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兵在寧夏屯墾,境內修築了聞名世界的秦長城,還興修了著名的秦渠,開創了引黃河水灌溉的歷史。到漢代(前206~220年),這里農耕經濟已相當繁榮。唐代天寶十四載(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進入寧夏,在靈武登基稱帝,即唐肅宗。當時,寧夏已成為中國東西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北宋寶元元年(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了大夏國,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
李元昊雕像
蒙古滅西夏後,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設寧夏府路,始有「寧夏」地名。明設寧夏衛,清設寧夏府。民國初年,寧夏府改為朔方道,1929年成立寧夏省。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4 年撤銷寧夏省,將阿拉善等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部分並入甘肅省。1958 年10 月25
日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宋代以前的寧夏
寧夏居黃河上游,北倚賀蘭山,南憑六盤山,黃河縱貫北部全境,歷史文化悠久,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寧夏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境內靈武市「水洞溝遺址」、中衛長流水和固原地區諸多太古先民活動遺址的發掘發現,表明,早在2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三代」以前境內為北狄、西戎各游牧部落居牧區,先後被稱之為葷粥、鬼方、狁、匈奴和胡等名。至戰國間,寧夏地區開始歸隸中原政權管轄。
春秋戰國時期,是羌、戎和匈奴等民族集居地之一。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此設北地郡、九原郡,派兵屯墾,興修水利,開創了引黃灌溉的歷史。西漢時期,漢武帝曾兩次巡視寧夏,移民70萬,朝廷大量「募民徙塞下屯耕」大興水利,設定郡。十六國間,為匈奴鐵佛部首領郝連勃勃所建大夏國的領土。進入南北朝時期,寧夏社會日漸穩定,經濟開始恢復。北魏,北周時繼續推行移民興屯,再次得到有效開放,當時就已稱這片塞上灌區為「塞北江南」了。
唐朝安祿山亂後,公元756年,太子李亨進入寧夏,在靈武登基稱帝(即唐肅宗)。當時,寧夏平原已相當富庶。
宋代,黨項族正是憑借這塊塞上得天獨厚的綠洲作為根據地,才能在西北
建立一個史稱「西夏」的萬里之國。
西夏「大安寶錢」
西夏王朝
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國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抵大漠」,「方二萬余里」,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的局面。公元1227年,元滅西夏後,設寧夏府路,始有寧夏之名,明朝設寧夏衛,清代設寧夏府。
近、現代的寧夏
軍閥馬鴻逵
民國初年寧夏改為朔方道,此時大部分時期在馬福祥、馬鴻逵家族回族軍閥的統治下。1929年成立寧夏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4年寧夏省撤銷,阿拉善等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部分並入甘肅。1958年10月25日成立了寧夏回族自治區。
Ⅶ 寧夏有多少人口,面積多大
截止2019年,人口數量:694.66萬人,面積:66400 km²。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鄰陝西,西、北接內蒙古,南連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總面積6.64萬平方公里,位於四大地理區劃的西北地區。
寧夏地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丘陵溝壑林立,地形分為三大板塊:北部引黃灌區、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寧夏地處黃河水系,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全區屬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共轄5個地級市,分別是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固原市、中衛市。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銀川市解放西街361號。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部的黃河中上游地區,地處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地形南北狹長,南北相距456千米,東西相距約250千米。
Ⅷ 誰能告訴我寧夏詳細的近代史,一定要詳細
您好 先面試一些 你可以看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寧夏居黃河上游,北倚賀蘭山,南憑六盤山,黃河縱貫北部全境,歷史文化悠久,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寧夏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以西夏安寧得名。唐屬關內道;宋時屬西夏;元滅西夏後以舊地設西夏行省,不久改寧夏行省,治所為寧夏路,為寧夏得名的開始,後改行省為甘肅行省,遷甘州路。明屬陝西省,改寧夏路為寧夏衛;清改寧夏府,屬甘肅省,並設寧夏將軍;民國初設甘邊寧夏護軍使,後置寧夏省;建國後撤消並入甘肅省,後設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西周至秦朝時期? 西周建都於鎬(今西安市西)其統治中心在陝西關中,故其以北地區,包括內蒙河套,寧夏全境及陝西、山西北部稱為朔方。春秋時期,今固原地區為烏氏戎所居,今銀南地區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范圍。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攻取烏戎地,置烏氏縣(今固原縣南涇水北岸)轄今固原地區。之後又在鹽池縣境設立朐衍縣、轄今銀南地區。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後,兩縣劃歸北郡管轄,這是寧夏地區有行政設置之始。 秦朝時寧夏為北地郡,郡治在甘肅寧縣。漢朝屬朔方史部。西漢時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至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 唐朝至明清時期? 唐朝時期,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 北宋時期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 公元1271年,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建立元朝,但到1276年才完全滅宋。元朝時期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 明初在寧夏設府,後改為。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後衛。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 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准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於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 民國時期 1912年元月1日成立了中華民國,改府為道。因右為朔方,改為朔方道。1913年,又改回寧夏道。 1928年10月17日,民國中央政府第159次會議決議,設寧夏省。全省面積約274910平方千米。 1929年,寧夏建省。轄朔方道八縣外,將阿拉善、額液晶納劃入。又將阿拉善之巴格的磴口劃置磴口縣。 1933年元月,馬鴻逵受蔣介石委任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主政寧夏。1933年9月劃中衛縣東部為中寧縣,1941年4月1日劃寧夏、寧朔兩縣為永寧縣,平羅縣北增為惠農縣、陶樂縣,並將寧夏縣改名為賀蘭縣,1945年將靈武縣屬之吳忠鎮改為吳忠市。新的寧夏省領二旗九縣:阿拉善旗、阿濟納旗;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鎮戊縣(後改為預旺縣、再改為同心縣)、磴口縣。增設香山、居延、紫湖三個設治局,1944年4月增設銀川市。1947年寧夏省會置銀川市。此後,直到解放前夕,全省共增設達13縣,1市、3設治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同年12月23日成立寧夏省,沿用了寧夏原稱。額濟納旗劃由甘肅酒泉專區代管,並於同年10月25日成立了寧夏省人民政府。1949年10月23日,中共寧夏省委員會決定成立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員會。同時,調三邊軍分區三大隊駐防定遠營。 1950年1月,成立吳忠市,5月又改為吳忠鎮,10月恢復為吳忠市。5月25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原定西專區的西吉縣、海原縣劃歸平涼專區。 1952年5月,永寧縣第四、第六兩區及賀蘭縣第四區各一部劃歸銀川市。8月15日,為增進民族團結,阿旗首府定遠營為「巴音浩特」,10月16日中央批復備案通過。 1953年11月27日,甘肅省人民政府通知,西海固回族自治區10月29日正式成立,4月1日,寧夏省「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吳忠市成立,與吳忠市人民政府合署辦公。4月4日,寧夏省政府批准,惠農縣成立兩個相當於區級的回族自治區,即寶豐回族自治區和靈沙回族自治區。5月,中寧縣耍義山鄉(原四區六鄉)劃歸同心縣管轄。7月,寧夏省「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委會改名為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籌委會。 1954年4月21日,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下轄吳忠市、金積縣、靈武縣和同心縣。1954年7月14日,內務部批准,銀川市由6個區合並為4個區。1954年9月,寧夏省建制撤銷,並入甘肅省。1954年11月3日,寧夏省撤銷合並於甘肅省後,原河東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不變,新設銀川專區。1954年11月經內務部批准,惠農縣人民政府由寶豐城遷駐黃渠橋。 1955年4月28日,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更名為甘肅省吳忠回族自治州,領導金積縣、靈武縣、同心縣,並代管鹽池縣。12月1日,國務院批准鹽池縣正式劃歸吳忠回族自治州管轄。1955年11月18日,國務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改名為固原回族自治州。 1957年7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決議,以原寧夏省行政區域為基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1958年9月4日,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工作委員會批准中衛縣成立甘塘鎮,是自治區最早的城鎮之一。9月25日,中共寧夏工委批准永寧縣的永華鄉全部、楊顯鄉的部分地區和賀蘭縣的蘆花鄉全部和蘇峪鄉的大部(含賀蘭牧場全部)劃歸銀川市管轄。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總面積約6.64萬平方千米。 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所轄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自治區轄2市、1專區、1旗、16縣,市轄縣級區2個。自治區面積由原6.64萬平方千米增至17萬多平方千米。 1970年,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 1979年5月30日,國務院批准將阿拉善左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7月1日起正式劃回)。 寧夏回族自治區轄2地級市(銀川、石嘴山)、2地區(銀南、固原),16縣,市轄縣級區7個。 1980年1月1日,取消「革命委員會」,建立各級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並以「鄉」名稱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名稱。 2001年7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固原地區和固原縣,設立地級固原市和原州區。 2002年10月19日,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將銀川城區分別設立銀川市興慶區、西夏區和金鳳區;撤銷石嘴山市石炭井區。10月25日,靈武市由吳忠市代管變更為由銀川市代管;紅寺堡開發區劃歸吳忠市管轄。 2003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中衛縣,設立地級中衛市,設立沙坡頭區;將中寧縣、海原縣劃歸入中衛市,隨後又將同心縣的喊叫水鄉劃歸中寧縣管轄;撤銷石嘴山市惠農縣和石嘴山區,設立惠農區;撤銷陶樂縣,將紅崖子鄉、高仁鄉和馬太溝鎮劃歸平羅縣管轄,將月牙湖鄉劃歸銀川市興慶區管轄。 2008年1月11日至2008年4月26日,先後將海原縣興仁鎮、蒿川鄉和興隆鄉分別劃歸中衛市沙坡頭區和同心縣管轄,將固原市原州區黑城鎮、七營鎮、甘城鄉和炭山鄉大部劃歸海原縣管轄。 2008年8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海原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海城鎮遷至黑城鎮。 2008年11月26日海原縣黑城鎮更名為三河鎮。 2009年10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設立吳忠市紅寺堡區,以吳忠市紅寺堡鎮、太陽山鎮、大河鄉、南川鄉的行政區域為紅寺堡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紅寺堡鎮。 2009年12月1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第52次常務會議,決定將同心縣、鹽池縣列為吳忠市擴權強縣試點縣,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探索經驗。 決定將發展、改革;工業、安全生產;農牧、糧食、林業、水利;商務、旅遊、外事;建設、國土、交通、環保;科技、教育、衛生;文化、廣電、體育、旅遊;財政、審計、稅務、物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安、民政、民族宗教;工商、質監十大領域的100項管理許可權直接下放到兩縣。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關於在吳忠市開展擴權強縣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關於擴大同心縣、鹽池縣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的實施意見》。 寧夏是中央編辦確定的全國5個「省直管縣」試點省區之一。此次改革的關鍵詞是「擴權強縣」,也就是說,同心縣、鹽池縣與吳忠市的行政隸屬關系不改變,只是在實行自治區直管縣的財政管理體制的基礎上,主要從減少管理層次,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出發,將能放的行政審批等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盡可能一放到縣。
Ⅸ 十六國起止時間 、都城、都城今址、建立者
十六國指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