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樓有幾年的歷史
唐末便有初期的土樓建築,倭寇入侵時,圓土樓已經進入成熟期。
根據永定縣土樓專家的研究,福建永定縣城郊鄉古二村的方形土樓龍安寨,始建於北宋時期,迄今已經有1000餘年的歷史。
『貳』 福建土樓的歷史有多久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世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均在初溪土樓群,直徑66米的集慶樓已屆600「高齡」,直徑31米的善慶樓則僅有30年歷史。 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禍頻仍,天災肆虐,當地民眾大舉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徵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後經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徵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鑒》),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
『叄』 永定土樓簡介
永定土樓簡介大全
永定是“土樓之鄉”,是福建土樓的發源地和核心分布區。2008年7月,永定客家土樓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12月,永定縣榮獲“中國旅遊百強縣”稱號。下面,我為大家精選了一些永定土樓簡介大全,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環極樓旅遊簡介
環極樓——防震巨堡。
環極樓坐落於南中村。創建人是蘇卜臣,於清康熙癸酉年(1693年)建成這座土木結構、規模宏大、氣勢壯觀的大圓寨。全樓四層,高約20米,樓的直徑43.20米,周長130米,底層牆厚1.70米,牆頂0.9米;第一層32間(作廚房與餐廳),並設有一個較大的門廳與正廳、第二層34間(作貯倉),第三、四層各34間。樓的內環建有二廳十室(作待客之用)與男女浴室各二間。樓內走廊寬1.56,樓外檐廊寬1.82米。樓門高2.96米,寬3.4米,加釘了鐵皮。樓的內外各有水井一口。樓外附屬建築還有卧室16間、馬房8間、碓磨房6間。環極樓現住有 21戶,116人。蘇卜臣裔孫在本鄉有400餘人,不少在南洋,其中僑居緬甸較多。
取名“環極樓”,有一種說法是:北極星又稱北辰星,居子位向午方,常居其位而不見移,為天體眾星之主。有人作詩說:“有水必趨東,無星不拱北”,意思是眾星拱繞北極而旋轉。這座樓坐北壬子向丙午之位,所以取名“環極樓”;還有一種說法是:環即圓,“圓(環)”乃吉詞,“環極”,即願其吉祥(圓好)至極。
環極樓最大的特點是抗震性能特強,300年來歷經多次地震,據縣志記載,1918年2月13日(民國七年農歷正月初三日)永定發生7級大地震,附近田裡的泥漿水噴起幾丈高,樓頂的磚瓦幾乎全被震落了,餘震數次,共計十餘分鍾,環極樓正門上方第三、四層厚牆被震裂,裂口近20厘米,長近3米一尺多寬。可是地震過後,由於圓樓的.向心力和架構的牽引作用,裂縫竟奇跡般地慢慢合攏,僅留下一條細長的裂痕,而整個樓體安然無恙、巍然屹立。有的日本朋友參觀後說:“這樣的樓建在我們東京那就太好了!” 在環極樓的中心點上,用力跺腳或放聲呼喚、歌唱,可以聽到十分明顯的回聲,好像北京天壇的迴音壁。
環極樓還有一個很特別之處:樓內部中心環無祠堂之設,而是空曠的院落。這在永定眾多土樓中是絕無僅有的。這在重禮循綱的封建社會是不可思議的。環極樓因此又被稱為“忤逆樓”。人們在感嘆環極樓的建築藝術時,也不無敬佩建築師的富有創造性的反叛精神。
初溪土樓群旅遊簡介
初溪土樓群位於永定縣下洋鎮初溪村,由五座圓樓和數十座方樓組成。它們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呈現出極高的美學藝術價值。其中的集慶樓建於明永樂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是客家土樓中年代最久遠的土圓樓之一,其結構十分獨特,樓里有72 部樓梯,一戶一梯,非常合理,令人稱奇。
承啟樓旅遊簡介
承啟樓——土樓之王。
承啟樓位於高頭鄉高北村,據傳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世3代,閱時半個世紀,其規模巨大,造型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這是對該樓的生動寫照。
承啟樓直徑73米,走廊周長229.34米,全樓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6.4米,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第三圈為單層,設32個房間,中心為祖堂,全樓共有400個房間,3個大門,2口水井,整個建築佔地面積5376.17平方米。全樓住著60餘戶,400餘人。承啟樓以它高大、厚重、粗獷、雄偉的建築風格和庭園院落端莊麗脫的造型藝術,融與如詩的山鄉神韻,讓無數參觀者嘆為觀止,台灣小人國和深圳錦綉中華都有承啟樓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國名勝辭典,號稱“土樓王”,與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等中國名勝一起競放異彩。
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列郵票,其中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該郵票在日本評為當年最佳郵票。
;『肆』 福建有一座土樓,建於元末明初,有700多年歷史,這是什麼地方
福建有一座土樓:建於元末明初,有700多年歷史,至今還有人居住
每每與人聊到福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莆田、廈門這兩地,一個地方適合女性來這里買鞋,一個是旅遊最佳地,但是,今天小編講述的不是上述地方,而是福建的土樓,福建土樓也是頗為有歷史的,這裡面最具備代表性的,就是頗為有名氣的「裕昌樓。」今天,小編帶大家認識的,則就是屹立700年能不倒的一座奇樓,它的名字叫做裕昌樓。
該土樓仍然住著十幾戶人家,大家生活在一起和諧又自然,因為這座土樓已經經過近幾百年的風吹雨打,這里樓內的柱子樓梯似乎早就變成了暗金色,但是,這非但讓土樓難看,反而給我們一種古色古香這的印象,對於這樣一座土樓,有機會你會來看看嗎?
『伍』 南靖土樓至今有多少年
最長的有五百多年歷史。
田螺坑
、東歪西斜、
河坑土樓群
三四百皆有。多數樓齡在一兩百年左右。
『陸』 福建土樓的歷史
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
宋元時期,是福建土樓的形成階段。早期土樓規模較小,結構較簡單,大多沒有石砌牆基,裝飾也較粗糙,形式基本為正方形、長方形。最早提及「土樓」的志書是藏於日本內閣文庫的諭詔《重修虔台志》,記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閩西永安與連城交界處建土樓的事實。
明代,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居民愈益重視教育,置學館,設書院,勸民入學,漸成風氣。通過科舉致仕不斷涌現。這些發跡官宦之家,大興土木,按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築規制興建土樓,建築形式漸趨考究,功能也向多樣化發展。
清代、民國時期,永定地區條絲煙、茶葉等加工業蓬勃興起,銷往全國及東南亞各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生態環境認識的提高,居民對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於人口的增長,為維護家族的共同利益,勢必建造更大規模的樓房,讓眾多的宗親幾十人或幾百人聚族而居。以適應家族的興旺,居住的安全。於是便建造了殿堂式的土圍樓以及方形、圓形等豐富多姿的土樓。其特點為規模宏大、類型多樣等。在晚期,外來文化影響在部分土樓的建造中並得到了一定的反映。
更多關於福建土樓的歷史,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582e71655781793.html查看更多內容
『柒』 土樓的歷史沿革
土樓的歷史源遠流長,它產生於11—13世紀(宋元時期),經過14—16世紀(明代的早、中期)的發展,至17—20世紀上半葉(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達到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而這一過程又與北方人民大規模的南遷密切相關,福建尤為明顯。
土樓在建築形式上,也經歷了從土堡(寨)到土樓的發展過程:生土夯築的長城、民居—生土夯築的土堡(寨)—堡(寨)宅合一的早期土樓—無石基土樓—成熟的土樓。 土樓的產生與中原居民大南遷是有著密切關系的。西晉永嘉年間(307—312年),由於北方連年戰亂,又出現罕見的大旱和蝗災,中原居民大量舉族南遷,其中很大一部分到了福建,帶來中原先進的文化,福建開始顯現新的生機。唐宗章二年(669年),唐高宗為了鞏固對福建的統治,派陳政、陳元光父子率中原府兵入閩,駐扎福建南部的漳州等地。唐末(7—8世紀),中原人民為避戰亂,又一次大規模地南遷,其中很大一部分到了福建沿海的泉州、福州和北部的建州等地。上述進入福建東南部漳州、泉州等地區的中原漢人,在與原住民的相互融合、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閩南話為代表的福佬民系,並通過隨後不斷向海外遷徙,形成了主要分布東南亞各國數以千萬計的閩南華僑群體。
北宋末期,特別是南宋時期(1127—1279年),由於北方受金人攻打、統治,中原民眾舉家南遷者甚多,這些南遷者多經江西贛州進入福建西南部的汀州,帶入中原的語言、文化,經過與當地文化的長期融合,形成了以客家話為代表的客家民系,並通過隨後的繼續向南、向海外的遷徙,形成了主要分布於中國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台灣的客家人群體,以及世界各地數以千萬計的客家華僑群體。
考古成果表明,從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中國乃至中亞、東亞的廣闊區域內,就開始了以生土夯築房屋、聚落建築的歷史。從11—13世紀始,傳統的生土建築藝術在特定的歷史大遷徙背景和特有的自然環境條件中,衍生並發展繁榮了「土樓」這一奇特的建築品類。福建土樓記載著這一歷史發展的全過程。
在土樓的建築形式上,戰國晚期至西漢初期,福建的生土夯築技術已相當成熟,福州新店戰國晚期至漢代古城遺址(公元前2世紀—前1世紀)、武夷山城村閩越王城遺址(公元前1世紀)等所遺留的城牆,均為生土夯築而成。唐五代(7—8世紀)以後,福建地區出現的具有強烈軍事防禦性質的堡、寨,其堡、寨的牆體也多以夯土依山而築。
這些生土夯築的土堡(寨),自古至今絕大多數被當地人稱為寨,基本上已毀,或僅存殘牆斷壁,或已被拆除重建,或僅作為地名沿用至今。上世紀40年代以前出版的《永定縣志》,就記載了許多寨的名稱,但其中多數已盪然無存,被後來興建的土樓或磚混建築所代替,極少數只留下部分可以辨別的遺存,至多僅存殘牆斷壁。迄今所知,南宋以前永定境內就有溪南里的新寨、赤寨、西湖寨、金寨、仁梓寨、龍安寨、水寨、高寨、犁頭寨、羅寨、永安寨,豐田裡的上寨、新寨、下寨、中寨、龍王寨、網崗寨、何家寨、黑雲寨、湖洋寨、銅鼓寨、地上寨、龍旗寨、廖湖寨,金豐里的太平寨、楊家寨、天德寨、蘇屋寨、曾屋寨、高頭寨、金山寨等等。這些寨均以生土夯築而成,既是民居,又是具有突出防衛功能的建築。
對於最古老的土樓的研究,目前發現最早記載「土樓」的文獻是《重修虔台志》。
《重修虔台志》記載:
「福建永安縣賊鄧惠銓、鄧興祖、謝大髻等,於嘉靖三十八年聚黨四千人,占據大、小淘水陸要道,築二土樓,鑿池豎柵自固,且與龍岩賊廖選勢成犄角……」
同書同卷接著又記載道:『已復攻圍土樓,禽賊首吳長富,斬一百一十九級,獨鄧興祖據樓抗拒,攻之不克。公委推官劉宗寅親詣連城益兵三千四百,屯姑田,潛夜部勒……而土樓仍未破也。漳南道調發把總郭成苗兵一千,永安縣民兵四百來。時賊中有投降何五福者,願為內應,興祖所遣細卒求救於龍岩廖選者,又為官兵所執,賊計窮,聽五福誘,鄧興祖、謝大髻出巢告招,伏起,二酋就縛,大兵乘勢攻入土樓,獲二酋妻,殺其拒敵者,余賊奔潰,兵焚其樓以旋」。
漳州土樓研究專家曾五嶽先生認為福建圓土樓發源於九龍江中下游及比鄰地區,是漳州先民抗倭的產物。土樓是明代九龍江下游及比鄰地區的漳州人在抗擊倭寇的血雨腥風中創造出來的,它最早出現的時間應是明嘉靖年間。
而據1997年版《南靖縣志》記載:全縣建造歷史500年以上的古土樓有18座。建築年代最久遠的是書洋鄉石橋村溪尾洋社的永安和書洋鄉下版寮村的輯光樓及裕昌樓。永安樓約建於元代中期,輯光和裕昌樓約建於元末(1368年左右),距今均已600餘年。明清時期建造的土樓佔52%。今存建築400年以上土樓有27座,300年以上有37座,200年以上有130多座。土樓建築技藝傳自鄰近的閩西。古土樓大多數請永定、上杭的泥匠和木工師傅來建造。清代以來,南靖客家人對土樓建造已相當熟悉。
根據永定縣土樓專家胡大新的研究,永定縣城郊鄉古二村的方形土樓龍安寨,始建於北宋時期,迄今已經有1000餘年的歷史,為最古老的土樓。2009年6月17日至7月6日,由福建省考古隊對龍安寨土樓進行考古試挖掘。在探溝范圍內,揭露出兩期相互疊壓的遺址和地層堆積,出土了北宋時期的近百件陶、瓷器殘片,器形有罐、碗、碟、爐等生活用品。第一期地層堆積為生土夯築而成的土牆遺址。第二期發掘的遺址有房子、道路、生土牆、護坡等。該土樓遺址的考古發掘成果充分證明,至少在北宋以前永定縣境內就產生了較為成熟的民居建築土樓。
宋元明時期(11—14世紀),由於社會動亂,許多戰事延至福建境內,再加上沿海地區時常遭受海寇侵襲,這些具有強烈軍事防禦性質的堡、寨形式所具有的功能,逐漸被移植到民居建築上。以四周夯土牆與圍牆內部木結構建築共同承重的土樓建築形式,逐漸大量出現。
特別是唐宋時期,客家民系在江西贛州、福建汀州地區形成後,不斷向福建的東、南方向拓展,不可避免地與先期進入福建並紮根於此的福佬民系居民產生沖突。而且客家民系進入福建後的二次遷徙,多以家族為單元,舉族而遷。為了擁有生存空間,適應新的生產、生活和防衛的要求,他們需要一種既能適應聚族而居、具有高度防禦性的要求,又必須適合當地特殊地理環境,就地取材,便於建造,在經濟成本、建築材料的獲取等方面具有可行性的建築。由土堡、土寨形式演化而來,集居住、防禦等功能於一體的實用的圍合型生土建築——土樓建築藝術逐漸在這一地區產生並發揚光大。福建土樓就是這樣在民族遷徙的歷史背景下,在長期的實踐中被創造並延續至今的,把中國沿襲了數千年的生土建築技藝推向頂峰。
公元11—13世紀(宋元時期),是福建土樓的產生形成階段,規模較小,大多沒有石砌牆基,裝飾也較粗糙,建造形式上呈正方形、長方形。這一時期,永定客家土樓以馥馨樓、日應樓、豫興樓、月成樓、源昌樓等為代表。 14世紀末開始至17世紀初(明代),隨著福建經濟、文化的發展,特別是明中葉以後福建沿海和閩西南山區寇、賊屢發,融防禦與居住為一體的福建土樓建築形式被廣泛採用。明末清初(17世紀)大學者顧炎武著《天下郡國利病書》第十六冊福建省部分引明萬曆(1573—1620年)版《漳州府志·兵防考》城堡條記載到:「漳州土堡,舊時尚少。惟巡檢司及人煙輳集去處,設有土城。嘉靖辛酉年(即嘉靖四十年,1561年)以來,寇賊生發,民間團築土圍、土樓日眾,沿海尤多」。標志著福建土樓進入發展階段。
這一時期,也是客家民系、福佬民系與當地人民經濟、文化互相交融的時期。據1997年版《南靖縣志》卷六的資料統計,由永定遷入南靖開基的有21個姓氏,遷入平和縣開基的有10多個姓氏。
而漳州土樓分布與客家民系的分布,基本重合,更說明了這個問題:
詔安縣土樓,分布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4個鄉鎮。前3個鄉鎮是純客家區。太平是客家福佬混居區,客家福佬人口比例約為6:4。
南靖縣土樓,分布在梅林鎮和書洋鎮。這兩個鄉鎮基本上是客家人居住,福佬居民約佔5%。
平和縣土樓,福佬人和客家人都住土樓。但土樓分布區主要在客家鄉鎮和福客混居鄉鎮。
華安的土樓比較少,目前只有64座,居住者有福佬人和福佬客。
實際上,現在南靖講閩南話的土樓居民,從他們族譜記載的遷徙路線,以及他們在從事宗教、祭祖,喪葬等活動來看,仍然保持客家民系的方式與特點。如「呂秀蓮的祖籍地南靖書洋呂厝(龍潭樓),現在是一個通用閩南話的村落。但該村呂姓是明代中期從永定大陂頭遷入的,老底子仍是客家。」 17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上半葉(清代、民國),福建省西部及西南山區的條絲煙、茶葉等加工業蓬勃興起,銷往全國及東南亞各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生態環境認識的提高,居民對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於人口的增長,為維護家族的共同利益,讓更多的宗親幾十人或幾百人聚族而居,以適應家族的興旺,居住的安全,方形、圓形和府第式等豐富多彩的土樓應運而生,建築形式漸趨考究,功能也向多樣化發展,出現了以土樓建築為主體的村莊。19世紀晚期,海外文化影響在部分土樓建造中得到了一定的反映,一些土樓內出現了中西融合的建築形式與裝飾。福建土樓達到了鼎盛階段。
以五實樓、奎聚樓、永隆昌樓、裕隆樓、福裕樓、環極樓、遺經樓、富紫樓、衍香樓、裕德樓、業興樓、振成樓、振福樓、永康樓、僑福樓、善慶樓、福盛樓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土樓,是永定客家土樓在全盛階段的傑出代表。這些土樓表現出在公元17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數百年間,不僅規模空前龐大、結構越來越合理、功能越來越齊全、裝飾越來越講究,而且建築風格、種類向多元化趨勢發展的歷史進程, 是永定客家土樓在全盛階段的傑出代表。
『捌』 土樓有幾年的歷史
漳州土樓研究專家、73歲的曾五嶽先生認為福建圓土樓發源於九龍江中下游及比鄰地區,是漳州先民抗倭的產物。土樓是明代九龍江下游及比鄰地區的漳州人在抗擊倭寇的血雨腥風中創造出來的,它最早出現的時間應是明嘉靖年間。這可從諸多史料得到證實。在明嘉靖六年(1527年),龍溪知縣劉天授修篡的《龍溪縣志》里並沒有任何關於「土樓」的隻字記載,但是明崇禎六年(1623年),《海澄縣志》卻記載了嘉靖丙辰三十五年(1556年)進士、廣東廉州知府、海澄人黃文豪的一首《詠土樓》詩,這是有史可查最早一首詠土樓的詩,在此之前,全國所有史籍中都沒有出現「土樓」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專有名詞。明萬曆元年(1573年)的《漳州府志》記載:「漳州土堡舊時尚少,……嘉靖四十等年以來,各處盜賊生發,民間團築土圍、土樓日眾,沿海地方尤多。」並一一列出了龍溪、漳浦、詔安、海澄的土堡、土樓數量。這是正式文獻中第一次出現「土樓」這一名詞,而當時漳州府所屬的平和、龍岩、漳平都沒有關於土樓的記載,可見在嘉靖年間,土樓僅分布於九龍江下游兩岸。 明天啟元年間(1621-1627年),龍溪進士陳天定寫給漳州知府施邦曜的《北溪紀勝》說當時「煙火稠密,樓堡相望」,龍嶺(今華安縣城華豐鎮)以下諸村「連山築堡」,可見當時九龍江中下游樓堡之多。如今在九龍江中下游的天寶、上坪、仙都等地仍保留明嘉靖至清初的土寨圓樓,就是實證。土樓之所以首先出現在九龍江下游,源於民眾為了應付突如其來的倭患而採取的自衛措施。當時倭寇從海上登陸,沿九龍江迅速向內地流動,官兵猝不及防,自身難保,百姓只好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地取材,建造土堡、土樓以抵禦。這可從黃文豪寫作《詠土樓》的時間得到映證。黃文豪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中舉,次年登進士第,而倭寇恰恰是在嘉靖丙辰同年開始對漳州進行大規模騷擾,當時民間爭相建造樓堡,黃文豪可謂土樓誕生的歷史見證人。這首《詠土樓》真實地記錄了土樓誕生的原因,「倚山為城,斬木為兵」,指的是土樓的地理環境和建樓原由,「接空樓閣兮跨層層」,說明閩南低矮的堂屋已難抵擋倭寇進犯,只有多層樓閣才能保護生命安全。清康熙《漳浦縣志》也明確指出:「土堡之置,多因明季,民罹饒賊、倭寇之苦,於是有力者率里人依險築堡,以防賊害耳。」土樓原型是官方海防衛城。南靖的懷遠樓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華僑匯資白銀萬兩締造,龍岩適中鎮現存260多幢土樓,是福建土樓最為密集的地方,也是清代「煙商大款」構建的。由於南靖、永定土樓數量密集,恢宏壯觀。
『玖』 福建土樓那麼著名,土樓的發展史是怎麼樣的
福建土樓那麼著名,土樓的發展史是怎麼樣的?
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以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
福建土樓所在的閩西南山區,正是福佬與客家民系的交匯處,地勢險峻,人煙稀少,一度野獸出沒,盜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敵的現實需要使然。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這些獨一無二的山區民居建築,將源遠流長的生土夯築技術推向極致。
『拾』 土樓有幾年的歷史
土樓的歷史源遠流長,它產生於11—13世紀(宋元時期),經過14—16世紀(明代的早、中期)的發展,至17—20世紀上半葉(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達到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而這一過程又與北方人民大規模的南遷密切相關,福建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