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灣古代叫什麼名字
春秋戰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秦朝稱「瀛州」; 三國時期稱「夷洲」;隋朝與唐朝時稱「流求」;宋朝時稱「流求」或「琉求」;元朝時名「琉求」或「瑠求」;明朝洪武年間稱「小琉球」。
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台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山」(指台灣北部)、「北港」(台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台員」,而1558年的明朝官方文書《明神宗實錄》中稱台灣為「東番」。鄭成功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東寧」。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
(1)台灣的歷史名稱是哪裡擴展閱讀
琉球鄉原名為沙馬基,依據史籍記載,元朝時代台灣與琉球列島合稱琉球或嵧球。到了明朝改稱琉球列島為大琉球,台灣為小琉球。到了明朝初為台員、大員。到了明朝萬曆末年,荷蘭據台後設市,制若崇台,海濱沙環水曲曰灣,又泊舟處概謂灣,於是稱為台灣。而人們就將原來的小琉球名稱轉到台灣南部的沙馬基。
「台灣」(漢語拼音:Táiwān)一名源於台灣南部少數民族「台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開發台灣的福建省移民依閩南語將此名譯寫為「大員」「台員」等,後定名為「台灣」。
明朝萬曆年間官方正式啟用「台灣」一詞,但直到明朝「台灣」指代的都是台灣省台南地區。清朝時官方才將全島正式定名「台灣」,並設隸屬於福建省的「台灣府」,在光緒年代之前是台灣唯一的「府」,1885年設台灣省。台灣省的簡稱取省份名首字「台」。
2. 台灣的歷史名稱
台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它的名稱多有變化。
早在春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戰國初期的重要史籍《尚書.禹貢》稱,中國當時分為九州,台灣歸屬揚州范圍。
先秦時,稱台灣為「瀛洲」。秦滅漢興,稱台灣為「東鯷「。三國時,又稱台灣為「夷洲」。
隋唐至宋朝時,稱台灣為「流求」,元朝時,又稱台灣為「琉球」。
明朝初葉,稱台灣為「東番」,商船橫渡海峽時,習慣上以台灣北部高山為辨別方向的標記,因山勢如罩雞之籠,故又稱為「雞籠」。漁民們常在台灣西部港口修船補網,稱港口為「魍灣」,後來泛指台灣。
明朝中葉,台灣又有了「大灣」、「大員」、「台員」之稱。福建沿海人民又稱之為「埋怨」。因為在開發台灣過程中,不少大陸人民或遇風浪葬身魚腹,或水土不
服客死他鄉,「其狀其慘,故以埋怨名之」(見清施鴻保《閩雜記》)。以上四個名稱讀音與閩南土語「台灣」的讀音相同,故稱之。
明朝萬曆年間,因台灣「地形如彎弓,浮海如平台」,遂稱之為「台灣」。
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鄭成功打敗了盤踞台灣38年的荷蘭殖民者,次年改台灣為「東都」。後來,其子鄭經又改東都為「東寧」。
1663年,康熙帝派施琅進擊台灣,恢復台灣名稱。1684年清政府設立台灣府,「台灣」名稱沿用至今。
3. 台灣的古稱
1、早在春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
2、先秦時,稱台灣為「瀛洲」。
3、秦滅漢興,稱台灣為「東瀛」。
4、三國時,又稱台灣為「夷洲」。
5、隋唐至宋朝時,稱台灣為「流求」。
6、元朝時,又稱台灣為「琉球」。
7、明朝初葉,稱台灣為「東番」;商船橫渡海峽時,習慣上以台灣北部高山為辨別方向的標記,因山勢如罩雞之籠,故又稱「雞籠」。
8、明朝中葉,台灣又有了「大灣」、「大員」、「台員」之稱。福建沿海人民又稱之為「埋冤」。因為在開發台灣過程中,不少大陸人民或遇風浪葬身魚腹,或水土不服客死他鄉,「其狀其慘,故以『埋冤』名之」以上四個名稱與閩南土語「台灣」的讀音相同,故稱之。
9、明朝萬曆年間,因台灣「地形如彎弓,浮海如平台」,遂稱之為「台灣」。
10、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鄭成功打敗了盤踞台灣38年的荷蘭殖民者,次年改台灣為「東都」。後來,其子鄭經又改「東都」為「東寧」
台灣同大陸的淵源深厚而久遠。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市左鎮區發現了台灣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左鎮人」。 左鎮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有親緣關系,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晚期智人,於3萬年以前從大陸經由福建長途跋涉移居台灣,是最早開發台灣的先驅。
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分屬於尼格利陀地域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 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台灣少數民族(高山族)的祖先。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一萬余名軍士、三十多艘船組成的船隊到達夷洲(今台灣), 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台灣的開始。三國東吳丹陽太守沈瑩的《臨海水土志》詳細記載了當時台灣的生產和生活形態,是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
隋代大陸和台灣的接觸增多。隋煬帝曾3次派朱寬、陳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灣)。9至10世紀的唐末宋初開始有漢族人定居澎湖。
宋元時期漢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12世紀中葉南宋將澎湖劃歸福建路晉江縣(今福建晉江)管轄,並派兵戌守。大陸和台灣的聯系日漸頻繁。
元朝進一步加強對台灣的管理。元世祖曾派員到台灣宣撫,並在澎湖設澎湖巡檢司,隸屬福建泉州路同安縣(今福建廈門),雖然沒有直接將台灣島並入其內,卻是中國中央政府對台灣地區的首次官署設置。
明朝初期仍設澎湖巡檢司,直至1387年因實施海禁而廢除,並把居民遷到漳州、泉州一帶。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澎湖巡檢司。
明朝以後大陸與台灣的人民往來不絕。永樂年間鄭和率船隊曾在台灣停留。17世紀20年代的明朝末葉大陸居民開始大規模移居台灣,給台灣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以極大推動。其時福建人顏思齊、鄭芝龍為抗拒官府欺壓率閩粵居民遷居台灣,一面從事農耕、貿易,一面組織武裝力量抗禦倭寇和荷蘭人。
1628年閩南大旱,百姓無以為生,鄭芝龍組織災民數萬到台灣墾荒定居,各地逐漸形成許多村落。台灣自此進入大規模開發時期。
4. 台灣以前叫什麼名字
台灣在古代曾被稱為夷洲琉球東番等。台灣省的名稱在歷朝歷代屢有變更漢朝和三國時期稱夷洲。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峽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三國隋朝時期,中國政府先後派萬餘人去台明末清初以來大量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居民移墾台灣,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主要少數民族高山族與華南壯侗語人群同源中國歷代政府對台灣行使管轄權。
歷史沿革
台灣漢語拼音Táiwān一名源於台灣南部少數民族台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開發台灣的福建省移民依閩南語將此名譯寫為大員台員大灣等後定名為台灣。
明朝萬曆年間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灣名稱,但直到明朝台灣指代的都是台灣省台南地區。清朝時官方才將全島正式定名台灣並設隸屬於福建省的台灣府,在光緒年代之前是台灣唯一的府,1885年設台灣省台灣省的簡稱取省份名首字台。
5. 台灣的原來的地方的名字叫什麼
春秋戰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 秦朝稱「瀛州」; 三國時期稱「夷洲」; 隋朝至元朝稱「流求」。 鄭成功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東寧」。 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台灣由於物產豐富,又稱「寶島」。
葡萄牙人稱台灣為「福爾摩沙」(Formosa),源於葡萄牙語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在1950年代前是歐美對台灣的主要稱呼。日本古代曾稱台灣為「高砂」、「高砂國」、「高山國」。
(5)台灣的歷史名稱是哪裡擴展閱讀:
台灣歷史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一萬余名軍士、三十多艘船組成的船隊到達夷洲(今台灣),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台灣的開始。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市左鎮區發現了台灣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左鎮人」。 左鎮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有親緣關系,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晚期智人。
隋代大陸和台灣的接觸增多。隋煬帝曾3次派朱寬、陳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灣)。9至10世紀的唐末宋初開始有漢族人定居澎湖。
元朝加強對台灣的管理。元世祖曾派員到台灣宣撫,並在澎湖設澎湖巡檢司,[62]隸屬福建泉州路同安縣(今福建廈門),雖然沒有直接將台灣島並入其內,卻是中國中央政府對台灣地區的首次官署設置。
6. 台灣以前的名字
台灣是我國的一大寶島,古往今來,它的名稱有很多。
秦朝稱台灣為「瀛州」,三國時期稱為「夷州」,隋代改為「流求」,宋朝稱「毗舍耶」,明初又叫做「東番」,後來則有「雞籠山」、「北港」、「笨港」、「台灣窩」等諸種稱謂。直到明代萬曆年間,才開始有「台灣」之稱。民族英雄鄭成功率兵收復台灣,曾改名為「東都」,其子鄭經繼位時,即更名為「東寧」。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錄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
關於台灣名稱的由來,歸納起來有幾種說法:一說,因為該島浮海如平台,地形似彎弓,故名台灣;一說,根據台南附近的土人「大恩」二字的轉音而得名;一說,是由閩南話「台員」轉音而得名;一說,是從「台灣窩」(高山族浦族中的一個族稱)演變而來。
7. 台灣在我國歷史上曾經的名稱
"台灣"這一名稱出現不過300多年,但是兩岸人民對台灣寶島早有稱呼,歷史上對台灣的稱呼有近十個,如《禹貢》中的"島夷",漢代的"東"、"東鯤",三國時代的"夷洲",隋代的"琉求",明代萬曆年間在公文中出現"台灣"。"台灣"名稱的由來,是和它的開發過程聯系在一起的。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因此對台灣的稱呼最初起於對台南區的稱呼。最初在台南一帶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紹台灣時稱為"Tayan"或"Tai-An",荷蘭人拼為"Taioan",從大陸來的移民則讀作"Tai-Oan"。因此,由於讀音不同,把台南一帶稱為"台員"、"大員"、"大圓"、"大灣"、"大冤"。以後由閩南話的"台員"轉音為"台灣",所指地區也由台南一地擴及整個台灣地區。
在國際上台灣還有另外一個名稱,1590年,葡萄牙人乘船經過台灣海峽時,望著景色秀
在國際上台灣還有另外一個名稱,1590年,葡萄牙人乘船經過台灣海峽時,望著景色秀麗的寶島,情不自禁地叫起"TihaFormosa(福摩薩)"。這一殖民者為台灣所起的名字,後來被西方國家所沿用。
在有據可查的史料上,「台灣」這一名稱的出現不過300多年。但是史書證明兩岸人民對台灣寶島早有稱呼,歷史上對台灣的稱呼有近十個,不同的稱呼卻反映了中華民族對台灣寶島的關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國出現國家機器時,就把中國劃分為九州管理,記載這一史實的是中國最早的史書之一《尚書·禹貢篇》。九州中的揚州管轄范圍北至淮河,東面至海。書中的「島夷卉服」就是指台灣。「島夷」,就是台灣的第一個名稱。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灣府志》中表示,夏商時期的揚州包括台灣。
春秋戰國時,近海交通有所發展,因此出現許多關於海上的傳說,其中方士徐福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之葯的傳說流傳至今。《史紀·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徐福上書中所稱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後人認為「瀛洲」即為台灣。徐福沒有回來,但是兩岸的來往在以後的歲月中越來越多。
作為專門的歷史地理書籍記載台灣的是在《前漢書》。進入漢代,關於台灣的記載開始多起來。在《前漢書·地理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在會稽海外有「東 人」,分為20餘國,「以歲時來獻見」。後來許多學者認為「東 」應該指的就是台灣。在《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更是把台灣分為三部分,「東 」即為北台灣,「夷州」為中台灣,「澶州」為南台灣。在三百年前的荷蘭人連少挺(Linschoten)所繪的台灣地圖中,也把台灣分為三個島。把台灣分成三部分,說明對台灣的認識在加深。
直接描述台灣情況的是在三國時期。三國鼎立時期,東吳位於江南,管轄范圍包括會稽和東南沿海地區。東吳和海外的關系較為密切。《三國志》中談及在孫權黃龍二年(230年)派軍隊出海遠征夷洲。不少學者認為「夷洲」就是台灣。三國東吳臨海郡太守沈瑩可以稱之為最早的台灣學者,在他的《臨海水土志》對當時被稱為「夷洲」的台灣情況有著專門記載,只是此書已經流失,主要內容記載在《太平御覽》之中。從所記內容來看,這是當時最完整的關於台灣的文字資料。通過《臨海水土志》,使得遠離台灣海峽的許多內地人,知道了盡管是有限的、但是極為難得的台灣的具體情況。
頗有大志的隋煬帝,施政並無多少值得誇耀的紀錄,但對外對內征戰卻有特殊的喜好,當然也對早有前朝前代所關注的台灣起兵。據《隋書·東夷傳》所載,隋煬帝曾於大業六年(610年)發動遠征琉求之戰。「琉求」是何處?歷來爭議較大。但絕大部分學者都認為「琉求」即為台灣,而非日本琉球。不管如何,隋代對台灣已經相當了解。在《宋史·外國列傳》中則明確記載,琉求國在泉州之東,有海島稱「澎湖」,煙火相望。趙汝適的《諸蕃志》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當然所記內容不詳細。
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因此對台灣的稱呼最初起於對台南地區的稱呼。最初在台南一帶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紹台灣時稱為「Tayan」或「Tai-An」,荷蘭人拼為「Taioan」,從大陸來的移民則讀作「Tai-Oan」。因此,由於讀音不同,在台南一帶稱為「台員」、「大員」、「大圓」、「大灣」、「大冤」。以後由閩南話的「台員」轉音為「台灣」,所指地區也由台南一地擴及整個台灣地區。自明代起,「台灣」之名正式流行。在明代閩人周嬰所著《遠游篇·東蕃記》中,以「台員」稱台灣。在明代萬曆年間(1573-1619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現「台灣」。清代張眉的《瀛濡百詠》一書指出:周嬰把台灣稱為「台員」,「這是閩南語所造成的錯誤,從此台灣之名始進入中土。」「台灣」名稱由此而來,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還有一批人,常常以「福摩薩」來稱呼台灣,這一名字來源於殖民時代。1590年,葡萄牙人乘船經過台灣海峽時,望著景色秀麗的寶島,情不自禁地叫起「Iiha Formosa」(福摩薩)。此名為後來西方國家所沿用,因為它的殖民色彩,中國人理所當然的予以拒絕。
8. 台灣古代叫什麼名字
台灣在古代不同時期有不同名稱,比較常見的是「島夷」「夷洲」「流求」。台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是中國第一大島。
春秋戰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秦朝稱「瀛州」;三國時期稱「夷洲」; 隋朝至元朝稱「流求」。 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台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指台灣北部)、「北港」(台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台員」、「台窩灣」(指今台南安平地區附近),官方稱為「東番」。
鄭成功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東寧」。 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 而台灣由於物產豐富,又稱「寶島」。台灣地區在部分國際場合的代稱為「中華台北」。
9. 歷史上台灣在各個時期的名稱
歷史上台灣在各個時期的名稱
秦時,稱台灣為瀛洲。
秦滅漢興,稱台灣為東鯷。
三國時,又稱台灣為夷洲。
隋唐至宋朝時,稱台灣為流求,元朝時,又稱台灣為琉球。
明朝初葉,稱台灣為東番,因山勢如罩雞之籠,故又稱為雞籠。
漁民們常在台灣西部港口修船補網,稱港口為魍灣,後來泛指台灣。
明朝中葉,台灣又有了大灣、大員、台員之稱。
明朝萬曆年間,因台灣「地形如彎弓,浮海如平台」,遂稱之為台灣。
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鄭成功打敗了盤踞台灣38年的荷蘭殖民者,次年改台灣為東都。
後來,其子鄭經又改東都為東寧。
1663年,康熙帝進擊台灣,恢復台灣名稱。
1684年清政府設立台灣府,台灣名稱沿用至今。
(9)台灣的歷史名稱是哪裡擴展閱讀:
從三國時期東吳將軍衛溫帶著大陸的先進技術遠航台灣,到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台灣。
歲月滄桑更迭,而台灣的每一寸土地,依然抹不去中華民族先輩們血汗的積淀凝結。
1895年,日本殖民者通過侵略戰爭強行割佔台灣並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但英勇無畏的台灣同胞始終沒有屈服。
1945年,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台灣重歸中國版圖之際,台灣各地舞獅舞龍,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慶祝回到祖國懷抱。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美國總統杜魯門於6月27日命令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使台灣問題成了困擾中華民族的重大問題。
參考資料:網路-台灣
10. 歷史上,台灣在各個時期的名稱。
秦朝稱台灣為「瀛州」,三國時期稱為「夷州」,隋代改為「流求」,宋朝稱「毗舍耶」,明初又叫做「東番」,後來則有「雞籠山」、「北港」、「笨港」、「台灣窩」等諸種稱謂。直到明代萬曆年間,才開始有「台灣」之稱。民族英雄鄭成功率兵收復台灣,曾改名為「東都」,其子鄭經繼位時,即更名為「東寧」。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錄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
關於台灣名稱的由來,歸納起來有幾種說法:一說,因為該島浮海如平台,地形似彎弓,故名台灣;一說,根據台南附近的土人「大恩」二字的轉音而得名;一說,是由閩南話「台員」轉音而得名;一說,是從「台灣窩」(高山族浦族中的一個族稱)演變而來。
(10)台灣的歷史名稱是哪裡擴展閱讀:
明末清初,荷蘭殖民者搶佔了中國台灣,公元1661年,鄭成功親率兩萬大軍東征,成功趕走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台灣。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廢除了殖民者的剝削制度,設立學校、實行農耕、發展文化和經濟,這才讓台灣在歷史上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發展。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想要將台灣作為自己的抗清基地,但是他沒過多久就去世了,自此他的子孫開始了對台灣地區長達近20年的管理。1681年清朝政府派施琅大將收復台灣,結束了鄭氏一族對台灣的管轄,至此台灣正式與中國實現了歷史意義上的統一。
1684年清政府設置立台灣府,隸屬福建,康熙加強了對台灣地區的行政管轄,增派軍事力量的同時也不斷發展台灣的經濟文化。在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第二年清朝戰敗,之後清廷派遣李鴻章前往日本議和,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於1895年4月17日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勝利使台灣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1949年,國民黨內戰失利,蔣介石率部分國民黨軍政人員退踞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