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說《金剛川》不尊重歷史
裡面很多劇情都是虛構的。
主演張譯、吳京、鄧超、魏晨。導演管虎、郭帆、路陽。都是如雷貫耳的名字、票房的保證。
說到這,多少會讓人想起管虎的另一部電影作品《八佰》,《八佰》前後歷經了10年准備,4年製作。相較而言,《金剛川》的拍攝和製作周期加在一起是三個月。
幕後花絮:
片中為求更加真實自然的人物呈現,鄧超首次挑戰家鄉南昌方言對白。鄧超和李九霄一段家鄉話「吵架」戲是鄧超現場即興創作的,劇本里是沒有的。
飾演炮手張飛的張譯,在拍攝怒吼戲過程中,因極度投入而缺氧暈眩,稍作調整便繼續進入狀態。
❷ 抗戰劇為什麼不尊重歷史,既然拍了中國把日本吊
現在流行的抗戰劇本來就不是歷史劇而是神劇,為什麼要提到「尊重歷史」的角度來提問?至於為什麼要拍神劇,最好去問問買票的觀眾。有市場才會有劇本,別說輿論渠道在罵娘,可有票房就證明觀眾普遍接受的就是神劇,那還用尊重歷史幹嘛,除非製片、導演、演員和自己的錢包過不去!
告訴你個竅門:那些神劇的編導和演員都是三流的,或者乾脆就是「新人」兜里還沒錢的緣故。看看那些大牌,在神劇里可是見不到影子的。所以,先看編導和主演名單。十有八九能看到好點的片子。
❸ 八百壯士真實歷史是什麼
謝晉元等八百壯士,即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是指在上海即將淪陷之時,奉命退守四行倉庫,在那裡與日軍激戰四天四夜,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的英雄群體。
1937年10月,持續三個月的淞滬會戰進入尾聲,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用生命守護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資深外交官、國際法泰斗厲聲教曾撰文揭開了「八百壯士」的歷史真相。文章披露道:「聞名遐邇的』八百壯士『其實遠沒有八百人。所謂的』八百壯士『僅有不到四百人。八百人的說法是死守四行倉庫的』孤軍『為了起到震懾日軍的效果故意放出來的消息。」《國家人文歷史》亦曾撰文稱,「八百壯士」的實際具體數字為355。
2014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謝晉元等八百壯士(1937)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被追認為英雄群體。
(3)為什麼說八百不尊重歷史擴展閱讀:
後世評價
謝晉元率部在彈丸之地與窮凶極惡的日軍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10餘次瘋狂進攻,斃傷日軍200餘人,用生命和鮮血奏響了一曲抗擊侵略的壯麗凱歌。
在日軍鐵蹄下,已陷於孤島的數百萬同胞,從八百壯士身上,找回了民族的尊嚴與氣節,找回了振奮的信心與力量。"拿八百壯士做榜樣。中國不會亡,不會亡,不會亡!"這首歌,從淪陷的上海吼出,唱遍大江南北。錚錚鐵骨的八百壯士,對於身處黑暗困於孤島的上海人,就像一盞長明燈,看著它,便堅定了抗日的必勝信念。
「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他們前赴後繼、奮勇殺敵,以自己的熱血,喚起了民族的覺醒;以自己的犧牲,換取了民族的未來。正所謂「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
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傑出代表。
❹ 《八佰》的歷史背景和原型是怎樣的
等了一年的《八佰》終於上映了,在影院看了提前一周的點映場,說是點映,排片滿滿的,不愧是華誼自家的出品,影片製作考究認真,可以說是自《集結號》以來最好的國產戰爭片。該片上映後,口碑也是非常不錯,豆瓣評分來到了8.1,可以說是一部精品之作。
回來查背景,知道這一幕是歷史史實,那位勇士叫陳樹生。散場回家路上,想到這一幕,又是熱淚盈眶,不禁停下來擦淚,心情久久未平復。
❺ 為什麼不妥善安排八百壯士
對於8月21日正式上映的《八佰》,相信眾多軍迷朋友們一定都有所期待,僅根據其背景描述都能想像到,僅僅憑借400多人就據守四行倉庫長達四個晝夜,是多麼的艱難和悲壯,同時也充滿著熱血,在大家觀看這個影片之前,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影片《八佰》所處的歷史背景,以及為什麼要留「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
在淞滬會戰之前,其實當時的環境仍處於兩國之間的局部會戰,相較於七七事變,可能八一三淞滬會戰才是全面抗戰開始的關鍵節點。而在此之前,國民政府和日本直接有一個《上海停戰協定》,在協定之中,為了維持上海和租界的和平,國民政府不能派軍進駐上海,因此國民軍分別駐防在吳縣、常熟、無錫等地方,也是後來和日本海軍陸戰隊進行作戰的主力部隊。
雖然在淞滬會戰之前爆發了七七事變,國民政府已經基本確定了日軍要在上海發動攻勢,但是表面上仍然維持著和平的態勢,並且日本方面也有意維持這樣的狀態,但是日本方不斷向上海增兵也能夠看出來其是有一定的察覺和警惕的。而此時國軍已有一個團的力量裝作保衛團進駐了上海機場等地,在日軍陸戰隊第1大隊第1中隊長大山勇夫開車強闖虹橋機場時,偽裝成守衛的國軍開槍將其射殺了,此後雖然中日雙方虛與委蛇了一段時間,但是爭奪上海的戰爭還是打響了。
但是就當時的條件來說,國軍並不具備獲得勝利的條件,雖然此戰雙方都是寸土必爭,打得非常激烈,但是國軍的損失無疑更大,再加上日軍在杭州灣登陸,對國軍進行了包抄,這時候已經無法取得勝利,只能放棄上海。但是在撤離之前蔣介石覺得應該留下一個師在閘北展開游擊,保障主力部隊撤離的同時,還可以向國際上表明決心,於是選定了88師執行此次任務。但該師師長認為國民軍隊這樣犧牲不值得,於是最終決定留下262旅524團第1營堅守四行倉庫。
而該營僅423人,大都是剛從湖北保安團補充進來的新兵,許多連槍都沒摸過,在此次戰斗中為了壯大聲勢,對外稱八百人。這也就是我們後來說的「八百壯士」了。
❻ 電影八佰為何會引發極端的爭議
電影八佰為何會引發極端的爭議?人紅是非多,雞蛋里挑骨頭,用這兩句話說這個比較合適,有人「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心理在作祟,一部電影的好壞,取決於它的編劇、導演、演員、後期,當然創意是首要的,它想表達什麼?核心價值是什麼?我們知道八佰是一部抗戰片,在九一八來臨之前,讓中國人再次了解一下那個年代普通人是如何愛國的,面對外辱,中國人應該如何做,我想這可能是影片想表達的,至於某些人說的「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不值得表揚」其實恰恰問題就出在這里,我們要拿出典型來做例子,越是大眾的越有效果,如果都是英雄才能做到了,普通老百姓就只能敬仰了,無法共鳴和激勵的作用就會小了,正是小人物也可以有大作為,才能讓觀眾產生共鳴,激發愛國情懷。
《八佰 》電影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個戰爭,或許有很多人不熟悉,但談起淞滬會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次戰役是發生在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它的結束標志著淞滬會戰的失敗。
不過電影有些適當的爭議,也是好事一樁,可以為今後更加完善提供參考,不過,上綱上線是沒必要的。
❼ 為什麼歷史劇普遍不尊重史實
這個可以理解,如果拍電視劇,把真實歷史原封不動地全部搬到銀幕上去,根本吸引不了什麼觀眾,因為真實的歷史就是以前人們的生活,所以非常枯燥、乏味。如果不進行藝術加工,實在是不能看。
不過我說的加工是適當加工,而不是過度。但是現在的很多影視劇都是這樣,這個現象確實不太好,因為容易扭曲人們對於真實歷史的認知,改變或者左右人們對於某一事物、人物的看法。
雖然存在著這樣的現象,也不是馬上就可以改正的,只能一點點進行改變。不過影視劇適當地歷史加工還是不可避免的。希望你能認識到這點。
還有現在的電視劇拍出來是為了娛樂民眾的,你不用太上綱上線,觀眾就喜歡這樣, 你還能改變嗎?
任何的事情太計較就是鑽牛角尖,平心靜氣認識影視劇過度加工歷史這個問題。
❽ 為什麼說八百不尊重歷史
一般來說,電影為塑造人物形象,可能也進行一些藝術加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