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手工紡紗歷史有多久了

手工紡紗歷史有多久了

發布時間:2022-10-03 05:36:07

Ⅰ 紡織業從什麼時候開始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名副其實的紡織大國。
從生產力的發展來看,中國紡織生產大致經歷了四個大的歷史時期,即:原始手工紡織時期(原始時代,約公元前22世紀及以前)、手工機器紡織時期(封建時代,約公元前21世紀~1840年)、動力機器紡織時期(近代,1840~1949年)、現代紡織時期。
中國紡織業的主要發展歷程則包括封建時代、近代和建國到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至21世紀初4個階段。
根據文獻和後來出土的文物看,戰國時代的紡織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染色技術上,可以用各種染草把織物染成各種顏色,染的方法也很講究。
漢代形成了大規模的原料種植和紡織品生產,紡織品品種豐富多樣,工藝空前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紡織業也很發達。當時西南少數民族出產的斑布、藍干布、白越布、黎單是比較有名的織物,今天湖南、貴州一帶的苗、侗等少數民族染織的印花、挑綉和這些織物有傳統關系。1959年新疆出土的東漢文物證明,1700多年前新疆地區已有了棉織印染業。

參考資料:中國紡織產業分析和發展戰略
作者:常亞平著 頁數:202 出版日期:2005年02月第1版 SS號:11375441

Ⅱ 絲織的歷史

漢族勞動人民遠在公元前2700多年前就已能生產絲織物。到漢代,絲織生產有了相當規模,大量精美的絲織物通過「絲綢之路」遠銷到中亞和歐洲。在唐代,又通過海路運銷到了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宋代時由於普遍使用拉花機,絲織技術又有發展。至明代,南京「雲錦」、蘇州「宋錦」、四川「蜀錦」成為舉世聞名的三大名錦。清代時僅金陵(現南京)一地就有絲織機 5萬台。蘇州、杭州一帶則是「機戶萬家,日出萬綢」。公元 555年,蠶桑從中國傳到歐洲。13世紀以後,絲織成為威尼斯、米蘭等地的重要手工行業。產業革命後,義大利和法國都有了發達的絲織工業。1801~1804年,法國人J.M.賈卡研製成用紙紋版控制紋針的提花開口機構,促進了絲織技術的發展。 宋代絲織在唐代的生產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其中以織錦最具時代特色,稱為「宋錦」。宋錦用三種斜紋組織、兩種經紗(面用本色生絲,底用有色熟絲)、三種色緯織成,組織規則嚴整,色調典雅和諧,多採用小朵花、規矩紋。宋錦除用作服飾、賞賜及經濟貿易外,還作為裝裱書畫的專用材料,深受書畫家歡迎。此外,緙絲也十分盛行。它採用通經斷緯法以平紋組織織成,織制時以本色絲作經,用小梭將各色緯線依畫稿挖梭織入,最後不同色彩的緯線間會出現空隙,如雕鏤之狀,因此又稱「刻絲」。緙絲主要用於織作繪畫或書法,反映了絲織工藝由實用向欣賞的轉化。宋代緙絲的主要產地,北宋時在河北定州,南宋時以雲間(今上海松江)為中心,名家輩出。
宋元之際,隨著社會經濟和技術的發展,在各種傳世紡車的基礎上,逐漸產生了一種有幾十個錠子的大紡車,而此前紡車的錠子數目是兩至三枚,最多為五枚。大紡車利用水力驅動,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適應大規模的專業化生產。以紡紗為例,普通紡車每天最多紡紗三斤,而大紡車一晝夜可紡一百多斤。水力大紡車是中國古代將自然力運用於紡織機械的一項重要發明。 清代的絲織已形成南京、蘇州、杭州三大全國生產中心,品種豐富,織造精美。此外,四川、廣東等地區絲織工藝也很興盛。清代絲織的藝術風格,大體可分為早、中、晚期三個階段:早期繼承明代絲織的傳統特色,多用幾何形骨架,飾以小花朵,規矩嚴謹;中期受到歐洲巴羅克和洛可可藝術的顯著影響,紋樣繁縟,色彩華麗;晚期則流行折枝花、大朵花,趨於淳樸粗放。清代絲織的著名品種除了雲錦、宋錦和蜀錦外,還盛行古香緞和織錦緞。緞是一種外觀光亮平滑的絲織品,最早見於元代,明清時期成為絲織品中的主流產品。

Ⅲ 從人類使用紡織工具的歷程來看,大致包括幾個過程:手工紡車--- ----- ----

1、手工紡車)2、大工業化
西周時期的簡單機械繅車、紡車、織機,漢代的提花機、斜織機,唐以後中國紡織機械
手工紡織機器從誕生到完善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時期。16世紀以後,歐洲手工紡織機器開始有了較大的改進,出現了裝有翼錠和筒管的手工紡車,到18世紀中,又有重大進步,發明了紡織機器的主要工作機構牽伸羅拉和飛梭機構,為近代大工業化紡織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見世界紡織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在西歐佔了重要地位,殖民地的佔有,又使西歐國家有了豐富的紡織原料來源和廣闊的市場。這些又為近代大工業化紡織的出現准備了經濟條件。於是,在西歐的紡織行業中首先爆發了所謂「產業革命」,即由機器把工人的手從加工動作中初步解脫出來,逐步實現動力驅動的集中性的大工業生產方式。此後,各種紡織機械應運而生,使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又一次大幅度提高。這是紡織生產技術的第二次飛躍。隨著大工業的成熟,紡織科學也由手工業時期零散的,多少不成文的形式發展成為比較系統,比較深入的一門應用科學,或稱技術科學。

Ⅳ 古代,近代,現代紡織工具的變化

手工、手工機器、動力機器、產業結構調整與轉移時期、紡織工業的後現代化高速發展時期(。
中國古代紡織技術起源機理:葛麻--最早的紡織植物纖維原料;絲--最早的紡織動物纖維原料;綿--最主要的紡織原料。另外,中國獨特的氣候和物種,醞釀了古人發明利用野生蠶絲織造的技術,在新石器後期走上了一條獨特的絲綢工藝技術發展之路,這是人類紡織技術最為重要的創造性成果。從植桑、養蠶、繅絲到織帛,需經過多種工藝程序和操作,古人在桑蠶絲織工藝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植物學、昆蟲學、材料學、化學和機械學的科技知識和經驗,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科技成果。
一、原始手工紡織時期(公元前22世紀及以前),這個時期大體相當於夏代之前的原始社會,即史書上傳說的「三皇五帝」及以前的時代。 這個時期又可分為兩個階段:1採集原料為主階段:大體相當於舊石器時代。那時人們靠採集野生的葛、麻、蠶絲和獵獲的鳥獸羽毛紡織就地取材,基本不用工具,徒手製作。2培育原料為主階段:大體相當於新石器時代。隨著農、牧業的發展,人們逐步學會種麻、育蠶、養羊等培育纖維原料的方法。那時已利用較多的紡織工具,產品較為精細,並且除了服用性以外,已開始織出花紋,施以色彩。但勞動生產率還極低。二、手工機器紡織時期(公元前21世紀-公元1870年),這個時期所使用的工具,已經逐步改進,發展成為包含原動、傳動和執行機構在內的完整的機器。但是這種機器要由人力驅動,而且人的手、足還參與部分工藝動作,所以叫做「手工機器」。這一時期也分為兩個階段:1手工機器紡織形成階段:大體相當於夏朝至戰國(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222年)。那時,繅車、紡車、腳踏織機相繼發展成為手工機器。人手參與牽伸、引緯等工藝動作,手或腳還要撥動轆轤或者踏動機躡。這樣,勞動生產率比原始手工大幅度提高,生產者也逐步職業化。麻紡織、毛紡織技術也有相應的發展和提_。實現手工機器化是紡織生產歷史上的第一次飛躍。它很早在中國出現,以後通過各種渠道緩慢地傳向境外,與當地人民的創造相結合,使紡織生產水平大大提高。2手工機器紡織發展階段:相當於秦漢至晚清(公元前221-公元1870年)。手工紡織機器逐步發展,出現多種形式。如繅車、紡車從手搖式發展成幾種復錠(2-4錠)腳踏式;織機則形成了普通和提花兩大系列。中國實現紡織生產的第一次飛躍大約在公元前500-公元前300年。那時,中國已經推廣了繅車、紡車、織機等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批機器。這種手工紡織機器,後來被記錄在漢代的畫像石上其形象得以保存下來。由於這種手工機器的推廣,紡織品的產量、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都大大提高。紡織工藝和手工機器到宋代已達到普遍完善的程度。正規緞紋的出現,使織物組織臻於完全。一家一戶個人使用的手工紡織機器已相當完備,以後一直很少變動地流傳到近代。 南宋以後,棉紡織生產逐步發展成為全國許多地區的主要紡織生產。棉布成為全國人民日常衣著的主要材料。葛逐步被淘汰,麻也失去作為大宗紡織原料的地位。部分地區出現了用畜力或水力拖動的32錠大紡車,以適應規模較大的集體生產的需要,成為動力紡織機器的雛形。但織造機器仍是由1-2人操作,適於一家一戶使用。三、動力機器紡織時期(1871年以後),這個時期,紡織機器的原動力逐步由畜力、水力發展到蒸汽力和電力,使過去一家一戶或者手工小作坊的分散形式逐步演變成集中性大規模的工廠生產形式。人力的作用由主要作為原動力轉向主要用於看管機器和搬運原材料與產品,勞動生產率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這是紡織生產歷史上的第二次飛躍。世界上這次飛躍早在18世紀開始於西歐,以後逐步推向各地。工業革命中紡紗技術與織布技術的相互促進在英國工業革命中,紡紗和織布兩種技術創新是互相促進的,從而最終實現紡織工業的巨大發展的。紡紗最早用手搓績,不用錠子,從紡專起,一直到氣流紡,都用錠子或變形錠子,噴氣紡不用錠子。紡專的錠桿豎立使用,手搖、腳踏紡車則錠子卧倒使用。多錠紡紗車到各型動力紡機又把淀子豎立起來使用。加捻與卷繞機_在歷史上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見每一種新機具的出現,都否定了它以前舊形式的不足,而繼承了其優良之處。但在新的發展條件下,以前曾被否定了的東西,有可能以另外一種形式重新加以利用。跳出舊框框的新型紡紗方法,就是在幾千年演變中,由量變發展到質變的飛躍而得到的。可用方框圖表述如下左《紡紗機具發展圖》。由織機發展歷史可見,織紋信息存把器最早是水平排列的綜竿或綜框,以後發展成豎直 的小花本,後來又變為水平環狀的大花本,最後是環狀的紋版鏈。開口的發動器在原始腰機上用手提而無躡,手工織機上則由單躡到雙躡到多躡。在採用_合提綜法後,躡又減少,到 紋版提花機就不用躡了。這些發展可用框圖表示如下右《織造機具發展圖》四、產業結構調整與轉移時期(1960年~2000年前後),在紡織工業的發展歷史上,曾經歷了三次比較明顯的產業轉移,如下左圖所示,目前正在進行的是第三次產業轉移,即由韓國、香港、台灣地區向亞洲其它發展中國家(主要是中國大陸)轉移。紡織生產重心的轉移是生產、貿易全球化過程中國際分工的必然結果。實際上,在經歷了三次紡織產業轉移後,產業轉移輸出國並沒有完全退出紡織業,他們不斷開發並壟斷高附加值產品,而輸入國則占據了低附加值的生產環節。具體來說,最終會表現為發達國家專注於產業鏈的兩端:前端的原材料開發和後端的深加工和市場渠道。而發展中國家占據了附加值較低、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產業鏈中端。產業調整的最終目的在於追求更高的利潤率,發達國家自己不斷開發並壟斷高附加值產品,一些技術相對落後的低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就轉移到了不發達國家。在產業價值鏈內,存在著利潤從產品的製造環節轉向銷售環節、從價值鏈的中間環節分別轉向上、下游環節的趨勢。五、紡織工業的後現代化高速發展時期(2000年~),發達國家紡織界的科技人員為改變紡織工業勞動密集狀況而不懈努力,並取得了一些進展。這也正是發展中國家紡織界的奮斗目標。各國都努力把尖端技術應用到紡織上來, 使紡織生產面貌不斷發生改變。可以預見,未來的紡織生產將逐步轉變成技術密集型的生產,其特點是原料超真化、設備智能化、工藝集約化、產品功能化、環境優美化、營運信息化。那時,紡織原料將主要通過工業方法而不再主要依靠農、牧業方法來生產。原料的質量將融合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優點而克服其各自的缺點。原料的品種將更加多樣化,以滿足各方面的不同需要。紡織設備將主要通過電子計箅機系統自動凋節和控制工藝,並在單機自動化的基礎上發展成為自動生產流水線。紡織染整冗長的工藝過程將通過技術進步逐步縮短,並進一步連續化.這樣就更容易形成紡織廠的整體智能化生產系統,使人可以進一步從機器旁解脫出來,做到車間里人少甚至無人而自動運轉。勞動生產率由此再一次大大提高。紡織產品將極大豐富。

Ⅳ 中國紡織史分為哪幾個階段

原始手工紡織:從遠古到公元前22世紀
手工機器紡織: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1870年
大工業化紡織:1871年以後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紡織品的國家之一。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已經採集野生的葛、麻、蠶絲等,並且利用獵獲的鳥獸毛羽,搓、績、編、織成為粗陋的衣服,以取代蔽體的草葉和獸皮。原始社會後期,隨著農、牧業的發展,逐步學會了種麻索縷、養羊取毛和育蠶抽絲等人工生產紡織原料的方法,並且利用了較多的工具。有的工具已是由若干零件組成,有的則是一個零件有幾種用途,使勞動生產率有了較大的提高。那時的紡織品已出現花紋,並施以色彩。但是,所有的工具都由人手直接賦予動作,因此稱作原始手工紡織。
夏代以後直到春秋戰國,紡織生產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有很大的發展。原料培育質量進一步提高;紡織組合工具經過長期改進演變成原始的繅車、紡車、織機等手工紡織機器。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有一部分紡織品生產者逐漸專業化,因此,手藝日益精湛,繅、紡、織、染工藝逐步配套。紡織品則大量成為交易物品,有時甚至成為交換的媒介,起貨幣的作用。產品規格也逐步有了從粗陋到細致的標准。商、周兩代,絲織技術突出發展。到春秋戰國,絲織物已經十分精美。多樣化的織紋加上豐富的色彩,使絲織物成為遠近聞名的高貴衣料。這是手工機器紡織從萌芽到形成的階段。
秦漢到清末,蠶絲一直作為中國的特產聞名於世。大宗紡織原料幾經更迭:從漢到唐,葛逐步為麻所取代;宋至明,麻又為棉所取代。這個時期里,手工紡織機器逐步發展提高,出現了多種形式:如繅車、紡車由手搖單錠式發展到多種復錠(每台3~5錠)腳踏式;織機形成了素機和花機兩大類。花機又發展出多綜多躡(踏板)和束綜(經線個別牽吊)兩種型式。宋代以後紡車出現適應集體化作坊生產的多錠式。在部分地區,還出現利用自然動力的「水轉大紡車」。紡、織、染、整工藝日趨成熟。織品花色繁多,現在所知的主要織物組織(平紋、斜紋和緞紋)到宋代已經全部出現。絲織物不但一直保持高檔品的地位,而且還不斷出現以供觀賞為主的工藝美術織品。元、明兩代,棉紡織技術發展迅速,人民日常衣著由麻布逐步改用棉布。這是手工機器紡織的發展階段。
18世紀後半葉,西歐在手工紡織的基礎上發展了動力機器紡織,逐步形成了集體化大生產的紡織工廠體系,並且推廣到了其他行業,使社會生產力有很大的提高。西歐國家把機器生產的「洋紗」、「洋布」大量傾銷到中國來,猛烈地沖擊了中國手工紡織業。中國在鴉片戰爭失敗後,從1870年開始引進歐洲紡織技術,開辦近代大型紡織工廠,從此形成了少數大城市集中性紡織大生產和廣大農村中分散性手工機器紡織生產長期並存的局面。但是工廠化紡織生產發展緩慢,截至1949年,佔主導地位的棉紡織生產規模還只有 500萬錠左右。這是大工業化紡織的形成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紡織生產迅速發展。棉紡織規模迅速擴大,毛、麻、絲紡織也有相應的發展。紡織技術也有提高,已能製造全套紡織染整機器設備。化學纖維生產也迅速發展起來。但是人均水平,就數量最大的棉紡織生產能力來說,還不到世界平均數的一半,遠遠低於工業發達的國家。

Ⅵ 紡紗的發展史

中國最原始的紡織工具應為紡磚,它是由石片或陶片所作成的扁圓形的紡輪,中間有一短桿,利用物體回轉的慣性,從事卷繞捻合紗線的工作。 從出土的紡織品中,可以推斷出春秋時期即已有紡車。秦漢時,手搖單錠紡車已廣為使用。
宋代紡車的改良邁向突破性的發展,麻紡大紡車與水運大紡車的出現實際上已具備小型工廠的雛形。在紡織技術上最重要的成就,是紗羅錦鍛等織物的織造方法和提花工藝。棉織業也逐步發展。
同時由於棉織品在南宋躍升為織品的主流,為因應大量需求,只有發展更快速的紡棉紗機器才能解決問題。根據元陶宗儀所著<綴耕錄>記載,宋末松江一地雖種植棉花,但因沒有踏車、椎弓,只能用線弦與竹弧彈紡,效率極低。
元代元楨年間,流落涯州的黃道婆回到故鄉後,有感於從事紡織婦女的辛勞,遂將其所學貢獻,改良舊有的紡織機械成為一套集桿、彈、紡、織的生產工具。此外,她又創造三錠腳踏紡車,可同時紡三根紗。三紡車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發明,在機器紡車出現以前,即便是要找到一個可以同時紡兩根紗的人都非常不容易,三紡車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讓產量增加,而且這遠比歐洲的「珍妮機」還要早上五百年呢。
清代出現的多錠紡紗車,將手工紡織機器的發展推向高峰,對手工紡紗業而言,多錠紡紗車已是提升效率最完備、最快的紡車了。 直到出現工業革命,市場急速成長,生產速度的需求增加後,才出現新的紡紗技術。從西元1738年至1779年的四十年間,紡紗由手工生產轉變成龐大的工業製造。
西元1737年保羅(L. Paul)發明的羅拉式紡紗方法,成為往後許多發明的先驅。
西元1764年,哈格瑞佛斯(J. Hargreaves)發明傑尼紡紗機(spinning Jenny),這部機器可使十六個錠子同時運作,此外它還可以依設定次序操作多個紗線。 隨後,引用其他動力源的紡紗機相繼出現 。
西元1769年亞克賴特(R. Arfwright)得鍾表匠的協助,改良老式紡車,發明了水力紡紗機。最早的水力紡紗機使用的是馬力帶動,後來才引用水力。這件運用水力操作的機器,在紡織工業史上佔有極重要的意義,那就是以前使用手工操作機器時,紡織工人可以在家操作機器,可是一旦使用動力後,工作者就無法離開動力源,因而被視為工廠制度的開端。歷史上首批工廠的建立就是為了製造紡織品。
西元1779年克朗頓(S. Crompton)結合傑尼紡紗機與水力紡紗機的優點,開發出走錠紡紗機(spinning Mule),可紡出又細又結實的細紗,同時結合軋棉機的發明與惠特尼(E. Whitney)的蒸汽動力機器的運用,從分離棉花與棉籽到紡成紗,完全改以機器代勞,以前從事這項費時工作(分離棉花與棉籽)的工人們,便可將多出來的勞力用來從事其他田間的生產,加速了紡織工業化的腳步。因為它能以機器來。美國就是因為走錠紡紗機與軋棉機的運用,而使其成為原棉出口的重要國家

Ⅶ 簡單說說紡織器或紡織技術經歷幾個時代的改進

①原始手工紡織時期(公元前22世紀及以前)主要以蠶、麻、動物羽毛為主。
②手工機器紡織時期(公元前21世紀-公元1870年)繅車、紡車、腳踏織機等
③動力機器紡織時期(1871年以後)紡織機器的原動力逐步由畜力、水力發展到蒸汽力和電力
④產業結構調整與轉移時期(1960年~2000年前後)即由韓國、香港、台灣地區向亞洲其它發展中國家(主要是中國大陸)轉移
⑤紡織工業的後現代化高速發展時期(2000年~)未來的紡織生產將逐步轉變成技術密集型的生產,其特點是原料超真化、設備智能化、工藝集約化、產品功能化、環境優美化、營運信息化

Ⅷ 一百年前手工紡紗織布

摘要 你好,關於你的問題我認為有珍妮紡紗機、飛梭和水力織布機。

閱讀全文

與手工紡紗歷史有多久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