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貢市因鹽設市於哪一年
1939年9月1日,因鹽設市。
70年前,當中華民族災難深重、一座座城市相繼淪陷之際,在祖國大西南的行政版圖上,一座為抗戰奉獻而生的城市在戰火中誕生,她就是著名的鹽都——自貢。70年來,特別是新中國建立以來,從艱苦創業、挫折徘徊到再次崛起,從遍地鹽井的工場到綜合性的新型工業城市,幾代自貢人在這片繁衍生息的土地上灑下了無數的心血和汗水,使這片浸潤著濃濃鹽味的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共同見證這座城市的光榮與夢想。
這是一座因鹽而興的城市。早在兩千年前,自貢地區就開始了井鹽開采,僅憑一根竹、一片鐵,先後開鑿出1萬3千口鹽井。「潛穿地穴,倒吸洪濤;山澤通靈,水火相遭;熬波成石,熔液為膏」,就是當時井鹽生產的真實寫照。憑借第一次川鹽濟楚的歷史機遇,自貢鹽業生產一躍步入鼎盛,獨執四川鹽業牛耳,始有「鹽都」之美譽。抗戰爆發後,沿海鹽區相繼淪陷,自貢作為抗戰時期維系國家經濟命脈的大後方重鎮之一,地位日顯突出。為促進鹽業生產,保障軍需民用,支援全國抗戰,1939年9月1日,當時的四川省政府正式批准設立自貢市。自貢以鹽業之興盛成為中國近現代第一個因特色產業而設立的省轄市。
這是一座具有悠久工業文明的城市。200年前,當中國還普遍處在農耕社會之時,自貢已經出現工業文明的萌芽,形成了以井、灶、筧、號為主體的產業體系,成為十九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手工業工場,產業工人達10萬之眾,鼎盛時期鹽稅收入佔全川鹽稅的80%。隨著抗戰結束,自貢鹽業一度走向衰退。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大規模的社會主義改造使鹽業生產迅速恢復發展,其後實施的「化工城建設」、「三線建設」,使一大批化工、重裝企業和大量技術、人才、資金在自貢匯聚,極大地豐富了工業門類,自貢現代工業從這里揚帆起航。上世紀90年代,受體制機制的束縛,自貢同其它老工業城市一樣,工業發展一度陷入困境,在經歷了艱辛脫困的陣痛後,自貢工業終於重新步入快速發展的良性軌道。發展的道路雖有曲折,但工業文明的薪火,在這座城市代代相傳。
這是一座人傑地靈的城市。自貢山川秀美,古樸自然,物產豐富,蜿蜒寧靜的釜溪河穿城而過,地下富集的鹽鹵和天然氣共同托起了這座水火相容的城市。在這片蘊含靈氣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燦若星辰的傑出人物:從晏鐸、熊過、趙熙到宋育仁,文采風流,蔚為大觀;從劉光第到吳玉章、盧德銘、鄧萍、江竹筠,為國為民,前赴後繼;新中國成立後,鹽都人民涌躍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先後有700多人被評為省級和國家級勞動模範,涌現出中科院院士王方定、侯朝煥、奧運冠軍高敏、文化名人魏明倫等一大批傑出人才,他們為古老的鹽都增色添彩,鹽都人民為他們而驕傲。
這是一座文化底蘊厚重的城市。億萬年的恐龍群窟、兩千年的井鹽生產和八百年的彩燈文化,賦予了這座城市深厚的積淀和豐富的底蘊,贏得了「恐龍之鄉」、「千年鹽都」、「南國燈城」的美譽。厚重的文化,孕育了自貢包容、開放的氣質和科學創新、愛國奉獻的精神。在這片土地上,創造過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井鹽深鑽汲制技藝,開鑿出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在這片土地上,開展過感人至深的抗戰愛國獻金運動,獻金總額居全國各城市之首;在這片土地上,接納過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共同創造出一個城市的繁榮與輝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奮斗歷程,使這種文化和精神得到與時俱進的發展,已經成為激勵我們攻堅破難、奮發前行的不竭動力。
喜看今朝——改革開放成就巨大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歷屆市委、市政府的團結帶領下,鹽都人民伴隨改革開放的春風,沐浴市場大潮的洗禮,全面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譜寫了與時俱進的嶄新篇章。
今天的自貢,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國民經濟不斷躍上新台階,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形成了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特色明顯的現代產業體系,以鹽化工、機械、新材料為支柱的工業主導作用進一步增強,以特色種養業為代表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以旅遊、商貿、物流為重點的服務業快速崛起。200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87億元,是1978年的18倍;工業總產值達到670億元,是1978年的49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78年的2.9億元,增加到172億元。
今天的自貢,城鄉面貌展露新顏。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強力推進,城市建成區面積從1978年的不到20平方公里擴大到53.2平方公里,市區城鎮人口達到76.7萬人。高速公路從無到有,100%的鄉鎮和91%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202公里,是1978年的4倍,內通外暢的交通網路初步形成。葫蘆口引水、雙溪水庫、城市污水處理、城鄉電網改造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完成,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加快向農村延伸覆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不斷加強。先後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世界地質公園等殊榮。
今天的自貢,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各項改革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社會領域全面展開。國有企業改革扎實推進,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等穩步推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近五年引進到位市外資金234億元,先後與美國、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城市建立了友好關系,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今天的自貢,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事業優先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全面實施,初中畢業生升學率從1978年的18%提高到90%,四川理工學院成功組建。科技事業加快發展,擁有2 家國家級和16家省市級科研單位,各類科技人員5萬人,邁入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行列。衛生事業不斷跨越,全市「三甲」醫院達到3所,城鎮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到85%,居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藝精品不斷涌現,群眾性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全社會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持續提高,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今天的自貢,人民生活明顯改善。2008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41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27元,分別是改革開放初期的32倍和23倍。以城鄉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社會保障覆蓋面和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10平方米左右,分別增加到29和35平方米,電視、通訊、網路等基本普及,汽車進入普通百姓家庭,城鄉居民生活正在向更高水平的小康邁進。
滄海桑田,感慨萬千。這些變化,銘刻著自貢人民團結拼搏、艱苦奮斗的前進足跡,飽含著鹽都兒女不甘人後、奮發爭先的澎湃豪情。這些變化,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在自貢的生動體現,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自貢的具體實踐。我們不會忘記,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歷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領導對自貢發展的關心;我們不會忘記,省直各部門、各兄弟市州和友好城市,給予自貢的幫助和支持;我們不會忘記,歷屆領導班子和廣大老領導、老同志,為自貢發展奠定的堅實基礎;我們不會忘記,一代又一代拓荒者、建設者,為自貢發展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在此,請允許我代表中共自貢市委、自貢市人民政府,向所有關心、支持自貢發展的各位領導、各界人士和朋友們,向320萬鹽都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展望未來——千年鹽都再鑄輝煌
撫今追昔,繼往開來。70年過去了,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的手中。面對加快發展的大好機遇,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挑戰和困難,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放鬆懈怠,沒有任何借口彷徨不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的信心要更加堅定,不管在什麼條件下,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始終遵循科學發展的要求,堅持把發展作為最突出、最迫切的任務,把富民擺在工作的優先位置,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努力推動經濟加快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社會和諧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的步伐要更加堅實,牢牢把握自貢實際,依託70年來積累的發展基礎,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和科教興市戰略,以「雙百城市」、「千億產業」為目標,著力優化發展條件,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實現老工業城市的全面振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的鬥志要更加昂揚,把豐富厚重的傳統文化轉化為精神動力,把鹽都兒女的美好願望匯聚成發展合力,大力營造奮發向上、和諧共進的濃厚氛圍,讓各種創業活力競相迸發、各種創造源泉不斷涌流、各種智慧潛能充分釋放,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努力把自貢建設成為成渝經濟區百萬人口的區域中心城市,成為全省次級綜合交通樞紐、中國西部重要的整機裝備製造基地和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目的地,再鑄千年鹽都新的輝煌。
❷ 自貢歷史
自貢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遠古時期。
自貢:因鹽建鎮、置縣、設市。建市前,自貢地區分別歸屬榮縣和富順縣。
遠古時:四川東、西部分屬巴國、蜀國,榮縣歸蜀、富順歸巴。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秋,秦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伐蜀。是年冬,蜀平,兼取巴。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國為蜀侯(蜀仍為侯國),置巴郡,時榮縣境歸秦之蜀國,富順縣域屬巴郡治理。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285年),誅蜀侯綰,國廢,改立郡,是為蜀設郡之始。榮縣為蜀郡轄區。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分巴割蜀及新型地置犍為郡。犍為郡領江陽、南安、武陽、資中、符、南廣、漢陽、朱堤、堂琅等縣,富順歸為江陽、榮縣境屬南安縣。
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析江陽縣北部富世鹽井及其附近地區置郡、富世縣(以井名命縣名),是為富順境域立縣之始。同期,在榮縣境東部建公井鎮(因附近有著名鹽井曰大公井,故井名命鎮名),是為榮縣境最早設立行政建制單位之始。
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原郡廢,富世縣隸屬瀘州。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南安縣置大牢鎮,十三年(公元593年)改鎮為縣,時榮縣境在大牢縣內。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割資州大牢、威遠二縣置榮州,治公井鎮,公井由鎮升縣。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大牢置旭川縣(因附近有鹽井號旭川,取以為名),治今榮縣城關。時榮州領縣六;旭川、應靈、公井、威遠、資官、和義,州治由公井移旭川。時榮縣境主要為旭川、公井二縣。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富世縣改名為富義縣。
北宋初年。富義縣升富義監,隸屬潼川路;榮州轄旭川、公井、應靈、威遠、資官五縣,榮州隸屬東川路。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避宋太宗趙義諱,富義監易名為富順監。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置富順縣(今縣名始於此),隸屬富順監。治平四年(1067年),旭川縣改名榮德縣。熙寧元年(1068年),富順縣廢存監;四年(1071年),公井縣廢並入榮德縣。
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升榮州為紹熙府,嘉熙元年(1237年),蜀亂。咸淳元年(1265年)富順監徒治虎頭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知監王宗義舉城降元,監廢,治所由虎頭城遷回原地。端平三年(1236年)紹熙府擇地僑遷徙治鴻鶴鎮(今自流井區鴻鶴壩);寶祐六年(1258年),府廢。元朝建立行省制。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富順安撫司,二十年(1283年)升為富順州,隸屬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敘州路。元末,復置榮州,屬嘉定路。
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富順州為縣,歸屬敘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榮州為縣(榮縣縣名始於此),屬嘉定府。清代因之。
民國二年(1913年),實行以道統縣,榮縣屬上川南道(次年改稱建昌道),富順歸下川南道(次年改稱永寧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省,富順、榮縣隸屬四川省。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推行行政督察區。
抗日戰爭時期,沿海淪陷,川鹽濟楚,富榮鹽場在保證瞎轉需民食和支援前言抗戰方面顯得十分重要。為了克服兩縣長期分治鹽場的弊端,加速鹽業經濟發展,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八月經四川省政府批准,劃出富順縣第五區、榮縣第二區兩者緊密相聯的的主要產鹽區,面積160.9平方公里,新成立市,市名取自流井和貢井之合稱名自貢市。同年九月一日,自貢市正式成立,隸屬四川省政府。1949年12月5日,自貢市和平解放。解放初期,隸屬川南行政公署。1952年川南行署撤銷後至今,自貢市一直隸屬四川省人民政府。解放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行政區劃多次調整,1978年4月榮縣劃歸自貢市,1983年3月富順又劃歸屬自貢市管轄。
以上便是自貢歷史的一個大概演變過程,有什麼不夠詳細的請諒解。謝謝!
❸ 自貢什麼時候建市的
自貢具有兩千年的鹽業歷史和70年建市史,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國民政府批准建立自貢市,為四川省最早的省轄市和工業重鎮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23個建制市之一,自貢是川南地區第一座100萬城市人口大城市,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恐龍、井鹽和燈會被稱為自貢的「大三絕」,「小三絕」是龔扇、扎染和剪紙,素以「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江姐故里」等美譽而蜚聲中外。
❹ 自貢過去的老歷史
自貢從古代到現代,出過的著名人物:
熊過(明朝"西蜀四大家"和"嘉靖八才子"之一)
劉光第(近現代有變法維新「六君子」)
趙熙清末學者、詩人、書畫家
盧德銘(黃埔軍校二期生,秋收起義總指揮)
鄧萍(紅三軍團參謀長)
顏文珍(技巧世界冠軍)
謝奉琦(同盟會四川主持人,反清烈士,民國謚「章左將軍」)
龍鳴劍(辛亥革命和保路運動先驅)
雷鐵崖(著名的革命鼓動家和南社詩人,任孫中山臨時大總統秘書)
李宗吾(中國厚黑學宗師)
吳玉章(教育家.語言文字學家、革命家)
謝持(同盟會前輩、四川實業團領袖、國民黨西山會議派領袖)
江竹筠紅岩英雄江姐
張敬人(原名熊灼微,榮縣起義任副總指揮)
跳水皇後高敏
「四川睜眼看世界第一人」—宋育仁
原西南局書記處書記、四川省委書記陳剛
北伐名將許祖熊
曾魯(黃埔軍校二期生,國民革命軍將領)
龍雲驤(黃埔軍校四期生,國民革命軍將領)
優秀紅軍指揮員范易
革命家、教育家、原中宣部副部長曾德林
謝韜中國人民大學前副校長
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著名音樂家黎英海
北大哲學系主任、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黃楠森
中國首批火箭發射功臣鄒金德
著名書法家柳倩
揚聲海內外畫家蝶痴萬鍾
王錫仁歌劇《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東方紅>作曲
巴蜀鬼才魏明倫
羅曉音著名網路游戲公司音樂製作人
世界航模冠軍王偉
世界技巧冠軍張世洪
世界跳水冠軍周義霖
原國腳及四川全興隊足球隊隊長魏群
打破女子汽手槍青少年世界記錄的鄧蔚
世界女子壘球金牌得主謝映梅
全國農民無償獻血量第一人朱世開(累計獻全血量已達10000毫升)
著名無臂書法家胡林
西秦義工星辰
亞洲女飛人劉靜
以自貢名義而歌唱的譚維維
作家:郭敬明
作家:饒雪漫
跳水亞洲冠軍:胡亞丹(畢業於匯東實驗學校)
歌手:愛戴
影視演員:田璐菡
倫敦殘奧會射擊項目金牌獲得者:董超
主要資料來源於網路,及網友提供資料總結
http://ke..com/view/25847.htm
http://..com/question/242967096.html
滿意請採納。謝謝
❺ 自貢的歷史沿革
秦代,富順和榮縣地區分屬巴郡、蜀。
漢代置犍為郡,富順地區屬犍為郡江陽縣,榮縣則屬犍為郡南安縣。
東漢章帝時,自貢地區即生產井鹽,著名的鹽井有富世井、大公井。
北周武帝時,因鹽置縣設鎮。以富世井為名置富世縣,
唐代改名為富義縣,唐代升公井鎮為公井縣,隸榮州,宋代廢公井縣入榮德縣,
明代易名富順縣;以大公井為名設公井鎮,降榮州為縣。
明代嘉靖年間,富順鹽業生產中心西移,新開自流等井。富順縣自流井鹽區與榮縣貢井鹽區相距5公里,產、運、銷聯系十分密切,「前明以來本屬一廠,名曰富義」 。富義廠是構成今日自貢城市框架的雛形。
清咸豐時期,太平軍建都南京,淮鹽不能上運,清廷飭令川鹽濟楚。富義廠鹽業生產步入鼎盛時期,年產量佔全川的一半以上,年征稅銀佔全川鹽稅收入的40%,自貢成為四川井鹽業的中心,被譽為「富庶甲於蜀中」的「川省精華之地」、「鹽都」。
抗日戰爭時期,沿海淪陷,川鹽再次濟楚,但兩縣分治的弊端卻阻礙自貢鹽業的進一步發展。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戰時軍需、民食及支援抗戰,國民政府決定設市。民國 28年(1939年)8月,經四川省政府批准,劃出富順縣第五區和榮縣第二區的產鹽區,取自流井和貢井第一字合稱自貢市。9月1日,自貢市政府成立,隸屬四川省政府。
1949年12月5日,自貢市解放,隸屬川南行政公署。1952年,川南行署被撤銷,隸屬四川省人民政府。1978年4月,榮縣全部、以及富順縣何市區6個公社劃歸自貢市管轄。1983年3月,富順縣全部劃歸自貢市管轄。
2005年6月15日,國務院(國函〔2005〕52號)批復同意調整自貢市部分行政區劃:(1)將自貢市大安區的紅旗鄉,自貢市沿灘區的仲權鎮、舒坪鎮、高峰鄉、農團鄉、漆樹鄉和自貢市貢井區的榮邊鎮劃歸自貢市自流井區管轄。(2)將榮縣的龍潭鎮、橋頭鎮、五寶鎮、蓮花鎮、成佳鎮、白廟鎮、章佳鄉、牛尾鄉劃歸貢井區管轄。(3)將富順縣的廟壩鎮、牛佛鎮、回龍鎮劃歸大安區管轄。(4)將富順縣的仙市鎮、瓦市鎮劃歸沿灘區管轄。同年,四川省政府(川府函〔2005〕123號)批復同意調整自貢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原因:自貢市原有行政區劃主要存在下列問題:1、「飛地」過多,全市較大塊的飛地有6塊,面積3.3平方千米,人口3314人;2、區包圍區。作為自貢市城市中心區的自流井區被大安區封閉式環繞包圍,缺乏發展空間;3、區縣行政區劃嚴重畸形。】
❻ 自貢的歷史是什麼
自貢地區的井鹽業從一口鹽井——富世鹽井肇始。
自流井舊屬富順縣,富順縣在漢時為江陽縣屬地。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分蜀郡南部和巴郡部分地區設犍為郡,領江陽等12縣。貢井舊屬榮縣,榮縣在唐時曾為榮州公井縣,漢時亦屬江陽縣地。
那是一個充滿了爭議但確實又被大眾接受了的傳說:富順有一位叫梅澤的人,在晉太康元年(280年)出門打獵,見一隻白鹿在飲用石縫中流出的泉水,他拉弓搭箭射去,白鹿仍然不肯離去,梅澤頗覺奇怪,前去一嘗,發覺泉水味咸,於是在這里鑿井300尺,鑿出了鹽井,采出了鹵水,並燒煎成鹽。梅澤死後,人們建廟祭祠,尊他為「井神」,先後被封為金川王、通利侯,被供奉於井神廟中。
其實,在更早的東漢章帝時(76—88年),崔駰著《博徒論》,即寫到江陽有鹽。除富順外,其他地區在唐以前均無產鹽的記載。晉人著《華陽國志》,便明確記載了江陽縣有富義鹽井。南北朝時,該井名「富世鹽井」,因其出鹽最多、商旅集中、老百姓得其富饒而得名。據唐代人記述,鹽井在富世縣南五十步,即今富順縣富世鎮。由此可見,崔駰所稱的江陽有鹽,就是富義等鹽井無疑。因此推斷,自貢地區的鹽業起始,最遲應在東漢章帝時期。
到了北周武帝時(561—578年),自貢地區的又一鹽井——大公井就已經聞名於世了,成為與富世鹽井同時著稱於蜀中的鹽井。
隋唐兩代,自貢地區的鹽業進一步發展並聞名巴蜀。這一時期的鹽業生產,分別以東之富世鹽井、西之大公井為中心產場。
五代至宋初,四川在產鹽區先後設立10個由官府掌管鹽專賣的監,自貢地區則分設富義監與公井監。其官位為「井監使」,監下轄井,設場管理,按每井所定日產量和年產量徵收鹽稅。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富義縣升為富義監。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因避宋太宗諱改名富順監。富順名稱即從此延續至今。
以自流井為代表的一批新鹽井的出現
明朝初年,富順、榮州兩地的鹽業從元代的衰微和元末的戰亂中逐漸恢復。
明正德末至嘉靖初年,以富世鹽井為代表的一批主要生產井因鹵源枯竭,漸至坍塌而廢棄。人們另覓新井,在富順縣城以西90里的榮溪水濱,發現了新的鹵源,開鑿了以自流井為代表的一批新鹽井。據查考,自流井的開鑿時間在明嘉靖十八年至三十三年(1539—1554年),其地在今自流井釜溪河西岸火井沱之淺石灘處。此井開始之初並非由人工開鑿,而是鹵水自然流出,且流量甚大,故得名自流井。以自流井為代表的一批新鹽井開鑿成功,逐步實現了自貢地區鹽業生產中心從富順、鄧井關一帶向西轉移,形成了自貢地區鹽業的新產區。
明嘉靖以來,隨著自流井等一批新鹽井出現,自流井相繼演化為這一地區鹽井群的名稱和產場、地名的稱謂。與此同時,大公井所在的榮縣產區,亦被貢井之名所替代。自流井與貢井,兩地相距十里,僅隔一河,在地質上同屬自流井構造,其閉合面積約125平方公里,蘊藏著豐富的黃鹵、黑鹵和天然氣資源。自流井與貢井的出現,形成了新的自流井、貢井產區。
明末清初,四川戰亂頻仍,人丁銳減,百業凋蔽,鹽井生產亦備受破壞,出現井圮灶廢、鹽政荒廢已極的局面。清政府一面鼓勵老百姓前往四川開墾,組織大量外省移民入川,一面詔告天下,免除四川商民鹽稅,任民自由開鑿鹽井,聽民自領自賣,三年免稅。這樣,就使四川和自貢地區的鹽業生產從戰亂的衰微中逐漸恢復並得以發展。
隨時這一片土地帶來了勃勃生機。這時的自流井和貢井實際上同屬一廠,歸富順管轄。自明代嘉靖以後,以榮溪河為界的東西兩岸地方,盡管分屬富順、榮縣,但井鹽生產的繁榮,經濟的潛在力量又把地處河東的自流井、河西的貢井緊密地連在一起,使兩地的井鹽業生產能同步發展。
雍正七年(1729年),富順縣曾設立自流井縣丞,專司鹽務,同時,也管辦貢井鹽務。雍正八年,同屬富義廠的自流井、貢井分治,自流井屬富順縣,貢井屬榮縣。
自流井、貢井分治後,榮縣也在貢井設立了縣丞,除專司鹽務之責外,還就近稽察地方佐理縣事。自流井屬富順縣,貢井屬榮縣,這是行政區劃的變化。就鹽業生產而言,過去兩地統稱「富義廠」,1730年分井分地後,「富義廠」不復存在,自流井改稱「富廠」,貢井改稱「榮廠」。雖分為兩廠,但由於地域相連,銷岸不分,故視為一廠,其中,貢井為上廠,自流井為下廠。
❼ 有關自貢的資料
詳見網路,搜索自貢
中國·四川·自貢——鹽之都、龍之鄉、燈之城
自貢位於中國四川省南部,面積4372.6平方公里是聞名全國的鹽之都、龍之鄉、燈之城。自貢具有兩千年的鹽業歷史和70年建市史,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國民政府批准建立自貢市,為四川省最早的省轄市和工業重鎮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23個建制市之一,自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川南區域中心城市之一。
中文名稱: 自貢
外文名稱: Zigong
別名: 鹽都、井城
行政區類別: 省轄市
下轄地區: 轄自流井等四區,和榮、富順縣
政府駐地: 自貢市匯東新區丹桂大街
電話區號: 0813
郵政區碼: 643000
地理位置: 四川省南部
面積: 4372.6平方公里
人口: 2008年末325.58萬人
方言: 自貢話、榮縣話
車牌代號: 川C
市樹: 香樟
市花: 紫薇
目錄
基本信息
自貢辭賦文獻
一、城市概況
二、自然地理
三、交通概況
四、行政區劃
五、旅遊文化資源1、自貢燈會
2、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
3、自貢恐龍博物館
4、西秦會館
5、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
6、榮縣大佛
7、富順文廟
8、自貢世界地質公園
9、金花桫欏自然保護區
10、高石梯森林公園
11、飛龍峽風景區
12、江姐故居
13、吳玉章故居
14、仙市古鎮
推薦旅遊路線圖:
1、綜合3、工業和建築業
4、固定資產投資
5、國內外貿易
6、交通
7、財政、金融、保險和證券
9、體育
10、人民生活
七、建置沿革
八、歷史名人
九、美食文化
十、農業資源基本信息
自貢辭賦文獻
一、城市概況
二、自然地理
三、交通概況
四、行政區劃
五、旅遊文化資源 1、自貢燈會
2、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
3、自貢恐龍博物館
4、西秦會館
5、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
6、榮縣大佛
7、富順文廟
8、自貢世界地質公園
9、金花桫欏自然保護區
10、高石梯森林公園
11、飛龍峽風景區
12、江姐故居
13、吳玉章故居
14、仙市古鎮
推薦旅遊路線圖:
1、綜合 3、工業和建築業
4、固定資產投資
5、國內外貿易
6、交通
7、財政、金融、保險和證券
9、體育
10、人民生活
七、建置沿革八、歷史名人九、美食文化十、農業資源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中國·四川·自貢——鹽之都、龍之鄉、燈之城
鹽之都、龍之鄉、燈之城——自貢(7張)自貢具有兩千年的鹽業史和71年建市史,1939年國民政府批准建立自貢市,為四川省最早的省轄市和工業重鎮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23個建制市之一,川南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恐龍、井鹽和燈會被稱為自貢的「大三絕」,「小三絕」是龔扇、扎染和剪紙,素以「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江姐故里」等美譽而蜚聲中外。 從清朝中葉以來,自貢一直是中國井鹽生產的中心,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和一批全國知名企業及科研院所,並以機械、化工、鹽業、紡織、輕工、食品、燈飾、新型建材等為支柱產業的工業城市。同時也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對外開放城市、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四川省級園林城市、中國「文學之城」100強市。
編輯本段自貢辭賦文獻
《西部鹽都-自貢賦並序》 作者:蒼山牧雲 序 半城青山清秀典雅,半城樓宇嵌玉飛紅。斯千年井鹽之都自貢概貌也!及砂質化,化石出,龍骨遺骸驚現,補史料環節之薄弱,遂譽載寰球。火為陽精,舉燈為賀,自貢人乃發掘前世傳統燈會之源流,打造 「南國燈城」,十年有成,為繼恐龍、井鹽後一殊景也。斯為序。 概自貢諸井,年久歲古;因鹽設市,亂世濟楚;咸輸九域,井鹽稱都。其西依嘉州之山,東歸重慶之海,北襟內江碧波,南帶宜賓雲翳。西北高而東南低,蜥伏鱷起,蛇卧龍踞。旭水威遠滋沱江之不足,釜溪穿境;溝谷奇峰添岷江之有缺,越溪纏臂。水網漁渠密布,巨石泉澗縱橫;河泊犬牙交錯,丘巒蜿蜒中分;濱湖風光之未老,洪荒孑遺之殘存。燈火舉而鹽鹵出,佛斷臂而飛龍升。富雄蜀南,壯邀天下。 曩億萬史前侏羅紀,枕淺灘睡去;鹽都燈節恐龍年,攜砂岩醒來。遙追往昔,河谷密而水草美,百蓄出沒;桫欏嫩而恐龍肥,大物隱匿。猛禽湖谷成群,竹篁飛渡;怪獸鹽灘結對,高石長吟。考證其史,自貢何其深也?東漢以降,筧(jiǎn)管導鹵,咸泉玉涌;水豐火旺,鹵凈鹽成。探密其財,自貢何其富也?人事眺望,西秦會館尊榮尚在,富麗奢及偏殿;款敘鄉情,陝西鹽幫正廳依舊,物是杳然人非。采錄其情,自貢何其博也? 夫龍鄉稱一,成渝走廊之環中,工業稱重鎮,坐擁川南之心腹;燈城無二,西電東送之樞紐,通江達四海,權掌東西之命脈。蜀中甲富,以燈為媒,常見燈山光海之盛宴,誼聯三江;川康精華,以文促貿,時有疊玉堆金之交響,貨通五洲。當代鹽業興而文風開,國本立而重禮儀。乃重拾剪紙扎纈(xié),懷人文之沉積,彩燈增趣;再提江姐龔扇,感風韻之含煙,恐龍添奇。遑論蜀江絕味,精妙倍前;鹽府烹技,勝以藏鮮。顯貴聽來好生傾慕,賢達得知久矣饞涎;好吃嘴端得心弛神往,大玩家風聞一路蒼煙。
編輯本段一、城市概況
【經緯度】位於北緯28°55′37〞~29°38′25〞、東經104°02′57〞~105°16′11〞之間。 【面積】幅員面積4372.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85平方公里。 【海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為榮縣丁家山主峰,海拔901米,最低點為沱江出富順縣水面,海拔240米。 【人口】2009年末全市戶籍人口328.49萬,全年出生人口5.17萬,出生率為8.41‰,比上年上升0.91個千分點;死亡人口1.65萬,死亡率為6.71‰,比上年上升0.79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1.70‰,比上年上升0.12個千分點。年末常住人口280.73萬,其中城鎮人口114.61萬,鄉村人口166.12萬,人口城鎮化率為40.82%,比上年提高1.19個百分點。 【民族】除漢族外,有少數民族37個,人數較多的是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 【宗教】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時間】北京時間 【政府】市委書記—雷洪金; 代市長—彭琳 。 【友好城市】美國米德蘭市;韓國慶尚南道固城郡;日本三梨市。 【知名企業】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久大鹽業集團;自貢鴻鶴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聚脂股份有限公司;匯維仕集團;大西洋集團;自貢長徵集團有限公司;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華西能源;川潤集團。 【本科高等院校】四川理工學院 學校的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原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西南分院。1979年經教育部批准,在原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的基礎上組建四川化工學院。1983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學院。200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四川輕化工學院與自貢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自貢高等專科學校和自貢教育學院合並組建為四川理工學院。
編輯本段二、自然地理
位於四川盆地南部、長江上游的釜溪河畔。與內江、宜賓、瀘州、樂山等地相鄰。自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復雜,分為低山、丘陵、平壩、溝谷。氣候屬東亞季風環流控制范圍,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7.5℃至18.0℃,日照1150至1200小時,降水1000至1100毫米。江河分屬沱江、岷江水系,境內大小河流460餘條。自貢境內地形多丘陵,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自貢一年四季中,開春的時間較早,春節過後,回溫很快;夏天溫度很高,降水量大而且集中;自貢的秋天較短,常見綿雨天氣;冬天溫度不是很低,雨水很少。總的來說,自貢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日照時間較短,四季分明,陰雲天氣較為常見。 境內中、淺丘陵起伏,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一般海拔標高在250米至500米之間,城區海拔高度為280米至400米。市內河流主要為滄江水系,沱江下游段流經市境127公里。釜溪河為沱江在市境的主要支流,其上游有旭水河、威遠河注人,流域總面積為3490平方公里。市境西部有越溪河自北向南穿越榮縣,屬岷江本系。自貢現有耕地217萬畝,成片森林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0%。生物物種繁多,查明植物近800個(系)科,動物70多個(類)目。礦產資源主要有煤、天然氣、鹵水、岩鹽及石灰石。自貢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眾多,尤以鹽業遺址、恐龍化石和彩燈文化著稱於世。
編輯本段三、交通概況
自貢市公路主骨架基本建立,形成了以內宜高速公路為依託,遂筠路、資貢路、隆雅路等省道為骨架,縣鄉公路為支線的公路網,與相鄰市(縣)的進出口通道均建成二級或二級以上水泥砼路面。截止2000年底,全市有公路212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公里,一級公路37公里,二級公路204公里,高級和次高級路面798公里,中低級路面1218公里。全市96個鄉鎮中,有76個通水泥路,11個通油路。
❽ 自貢屬於哪個省
半城青山半城樓——自貢中國·四川·自貢——鹽之都、龍之鄉、燈之城。
自貢具有兩千年的鹽業歷史和70年建市史,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國民政府批准建立自貢市,為四川省最早的省轄市和工業重鎮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23個建制市之一,自貢是川南地區第一座100萬城市人口大城市,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恐龍、井鹽和燈會被稱為自貢的「大三絕」,「小三絕」是龔扇、扎染和剪紙,素以「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江姐故里」等美譽而蜚聲中外。
自然地理
位於四川盆地南部、長江上游的釜溪河畔。與內江、宜賓、瀘州、樂山等地相鄰。
自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復雜,分為低山、丘陵、平壩、溝谷。氣候屬東亞季風環流控制范圍,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7.5℃至18.0℃,日照1150至1200小時,降水1000至1100毫米。江河分屬沱江、岷江水系,境內大小河流460餘條。自貢境內地形多丘陵,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自貢一年四季中,開春的時間較早,春節過後,回溫很快;夏天溫度很高,降水量大而且集中;自貢的秋天較短,常見綿雨天氣;冬天溫度不是很低,雨水很少。總的來說,自貢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日照時間較短,四季分明,陰雲天氣較為常見。
境內中、淺丘陵起伏,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一般海拔標高在250米至500米之間,城區海拔高度為280米至400米。市內河流主要為滄江水系,沱江下游段流經市境127公里。釜溪河為沱江在市境的主要支流,其上游有旭水河、威遠河注人,流域總面積為3490平方公里。市境西部有越溪河自北向南穿越榮縣,屬岷江本系。
自貢現有耕地217萬畝,成片森林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0%。生物物種繁多,查明植物近800個(系)科,動物70多個(類)目。礦產資源主要有煤、天然氣、鹵水、岩鹽及石灰石。自貢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眾多,尤以鹽業遺址、恐龍化石和彩燈文化著稱於世。
旅遊文化資源
自貢,位於"天府之國"——四川省的南部,是"富庶甲於蜀中"的"川省精華之地",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獨具風韻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以其特有的風采和格韻,卓立於中國城市之林。既有千載鹽都的盛譽,又有恐龍之鄉的稱謂,亦有南國燈城的美名,1986 年,自貢市由國務院頒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後又相繼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對外開放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自貢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宜人,以「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而聞名邇。
1、自貢燈會
自貢燈會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民間藝術游」、「中國百姓生活游」和向海外推出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動自貢燈會吸引了近1.5億中外遊客,被譽為「高品味的藝術」、「流動的文化旅遊資源」、「民族傳統文化的驕傲」、第十五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天下第一燈」。
自貢以獨特的燈會聞名於世。各種質地、色彩、大小不同的紙,絹、綢,都是自貢的燈材,還有玻璃、葯瓶、瓷器、蠶繭、竹編、扎染布料等獨具地方風情和行業特色的制燈原料。自貢燈會尤以品種眾多、燈景交融取勝。千姿百態的龍燈、走馬燈、座燈、系列燈、工藝燈、動物燈、人物燈、花鳥燈……五花八門,璀璨奪目。每逢燈會,園林山水中萬燈齊展,燈中有景,景中有燈,燈景交織,形、色、光、聲、動有機融合,層次迷離,氣勢磅礴。
燈會成就:1、在國內,自貢燈會先後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武漢、重慶、拉薩、烏魯木齊、銀川、貴陽、成都、長春、哈爾濱、沈陽等全國各省會城市,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等200多個大中城市和地區展出。
2、在國際上,自貢燈會首赴新加坡以來,自貢燈會先後赴新加坡、韓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和德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等展出50餘次。以燈為媒,自貢彩燈產業開始連接亞洲、歐洲、澳洲、北美洲市場。如今,自貢燈會在國際燈會展出市場的佔有率已達90%以上。有近4000人次走出國門參加展出,在國外引起了較大反響。尤其是新加坡總統、韓國總統、加拿大總理、泰國王儲妃等國際政要都對自貢燈會給予了高度評價,把自貢燈會譽為「天下第一燈」。全球有近1.5 億大眾觀賞過自貢燈會。在韓國,幾乎每年都有自貢燈會的身影,極大地促進了中韓文化交流。
2、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位於四川省自貢市東北郊約11公里的大山鋪鎮旁,是一個盛產一億六千萬年前的中侏羅世恐龍及其它脊椎動物化石的遺址,是我國最重要的恐龍化石埋藏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之一。該遺址最早於1972年發現,1977 年首次發掘,獲得一具較完整的蜥腳類恐龍骨架,1979 年因基建施工化石被大量暴露。1979~1984 年間先後組織三次大規模的清理和發掘,在約2800平方米范圍內獲得恐龍及其它脊椎動物200多個個體的上萬件化石骨骼標本,從中已研究定名了恐龍魚類、兩棲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似哺乳爬行類等18個屬21 個種。估計整個化石群集中埋藏范圍約17000平方米,化石骨骼10 萬塊以上, 被譽為"恐龍公墓"。八十年代中期,在該遺址上修建有我國第一座大型的恐龍遺址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具有化石藏量巨大、門類齊全、埋藏集中、保存完整等特點。作為一處罕見的自然歷史遺產,它所產出的化石不僅具有重要的科普教育和旅遊觀光價值,而且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侏羅紀早-中期恐龍化石材料缺乏的空白,對研究恐龍及其相關古動物的系統演化、生理特徵、生活環境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學價值。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位於內(江)樂(山)公路旁,分別與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鐵路連通的內(江)宜(賓)高速公路和內(江)昆(明)鐵路也經過此地,並分別設有出口和火車站。該地距成都202公里,距重慶204公里,交通便利。
3、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市東北郊大山鋪恐龍化石發掘現場,距自貢市區11公里。是我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博物館第一期工程佔地面積為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分館舍、綠化地帶和附屬建築3部分。主體館舍內設有化石埋藏館、中央大廳、化石裝架陳列館、報告廳和恐龍生態環境廳。恐龍埋藏遺址有1900平方米,可見到多種恐龍的骨骼錯落交織,分布在近水平狀延伸的砂岩層中,是巨大恐龍墓地的縮影。在裝架館內,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龍」和多具恐龍的復原骨架組合,以及古脊椎動物化石標本。館舍外形用天然砂岩石塊堆壘而成,使整個建築與恐龍發掘現場相協調,立意新穎,造型獨特,引人入勝。大山鋪發掘的各種恐龍及伴生物化石數以百計,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恐龍動物群」。其中包括了3個綱、11個目、15個科的屬種,既有陸生、水生、兩棲類,又有空中飛行的古脊椎動物;有長達20米的草食長頸椎蜥腳龍、兇猛的肉食恐龍和數量多而完整的短頸椎蜥腳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最珍貴的是目前世界上發掘最早的中侏羅紀劍龍和首次發現的翼龍,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自貢恐龍博物館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自貢博物館在世界上與美國國立恐龍公園、加拿大恐龍公園齊名,合稱為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
恐龍博物館一樓展廳--恐龍遺址 四川自貢是我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這一帶侏羅紀(1.35億年-2.1億年前)的陸相地層相當發育,恐龍化石就埋藏在侏羅紀早、中期陸地層中,而此期的恐龍化石正是世界恐龍研究中的薄弱環節,所以自貢的恐龍化石為世界研究恐龍的演化,提供了豐富的關鍵性的原始資料。
據地質考察,侏羅紀時期,自貢這一帶是開闊的濱湖地帶,氣候炎熱,水草豐茂,大樹參天,是恐龍理想的生活場所,而大山鋪又是風平浪靜的砂質淺灘,在此死亡的以及被河水從遠處搬運來的恐龍屍骸,都被淺灘上的泥沙掩埋起來。屍骸地堆積與泥沙的掩埋交替進行了很長時期,以後再經過一兩億年漫長歲月的積壓,終於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含化石的砂岩層。
恐龍博物館的外型,很象一座巨大的岩窟,造型奇特美觀,是我國繼西安半坡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館之後修建的又一大型專業性現場博物館。它佔地2.5萬平方米,陳列面積3600平方米,分為三層。陳列以大山鋪恐龍化石埋藏現場及出土的恐龍化石為主。展覽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 著重介紹與恐龍相關的基礎知識、如生物進化、化石、地質年代、恐龍的演化與分類等等。
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大山鋪的各類恐龍化石。它們陳列在高大寬敞的裝架廳里,這里有幾副完整的恐龍化石骨架,其中「天府峨嵋龍」是該廳最引人注目的龐然大物。它的頭被細長的頸支的老高,離地面約10米,全身長約20米,軀體粗大,尾巴很長,四腳著地,昂首挺立。大廳里除了「天府峨嵋龍」之外,還是一具兇猛的能食「天府峨嵋龍」的「建設氣龍」的骨架,但它全身長僅四五米。其他還有進步性與原始性相兼地蜥腳類恐龍-李氏蜀龍,身軀細小,兩足行走的鳥腳類恐龍-多齒鹽都龍,早期的比較原始的劍龍-太白華陽龍,空中飛翔的龍和遨遊水中的兇猛肉食性蛇頸龍等等。
第三部分是恐龍埋葬遺址。這里向人們展現了大面積的發掘現場。左圖就是「天府峨嵋龍」[點擊放大]看看博物館對它的介紹1979年在自貢大仙鋪發現恐龍群窟,經過整理,共有200多個恐龍個體,其中較完整的骨架18具,如此眾多的恐龍共處一窟,頓時引起世界的關注,之後又陸續發掘出大批珍貴的恐龍化石,成為一個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至今自貢已有70餘處發掘出恐龍化石。
據地質考察,這里曾是恐龍的「極樂世界」。侏羅紀時期,自貢這一帶是開闊的濱湖地帶,氣候炎熱,水草豐茂,是恐龍理想的生活場所,而大山鋪又是風平浪靜的砂質淺灘,在此死亡的以及被河水從遠處搬運來的恐龍屍骸,都被淺灘上的泥沙掩埋起來。屍骸地堆積與泥沙的掩埋交替進行了很長時期,以後再經過一兩億年漫長歲月的積壓,終於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含化石的砂岩層。
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位於自貢市中心東北11公里處,經勘察,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化石富集區達1.7萬平方米,共分為3到4個小層。在僅兩個800多平方米范圍內就發掘出恐龍個體化石近百個,完整和較完整的骨架30餘具。其恐龍動物群包括3個綱、11個目、15個科、近20個種,並出土了一批珍貴的伴生動物化石。
這個化石群中,相當部份是新屬新種,有長達20米的亞洲第二長龍、植食性長頸椎蜥腳恐龍、兇猛的食肉性恐龍、身體矮小的鳥腳類恐龍和極珍貴的原始劍龍,在國內外同地質時代的地層中極為罕見。1987年,在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發掘現場,修建了亞洲最大的恐龍自然博物館,是繼美國、加拿大之後的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被譽為「東方龍宮」。
博物館主館建築遠望如一堆黃色巨石,與周圍中生代殘存植物相映生輝,給人一種遠古洪荒的印象。從大門進去,一步跨過時間千萬載,進入遠石恐龍時代,眼前呈現的是一個蔚為壯觀的史前景象:中央大廳地下室和化石埋藏廳,眾多的動物遺骸,酷似慘遭殺戮後被活埋的「萬龍坑」。所有化石都保持其原始埋藏狀況,這種神奇的自然景觀,令人驚嘆不已。
此外,在發掘現場還發現不少魚類、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及哺乳動物的化石。這些化石也都經過整理,陳列在博物館內的知識廳及標本陳列廳內,展示了侏羅紀恐龍動物群落的生態面貌。
六、經濟概況
一、綜 合
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經省統計局審定,200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486.85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增幅並列全省第4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2.11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247.93億元,增長19.6%;第三產業增加值156.81億元,增長12.2%。第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6.9%,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5%,拉動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0.9%,比上年上升3.3個百分點,對經濟的貢獻率為65.5%,拉動經濟增長9.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2.2%,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對經濟的貢獻率為29.0%,拉動經濟增長4.2個百分點。分季節看,一季度經濟增長15.2%,二季度增長14.9%,三季度增長14.6%,四季度增長13.7%。
民營經濟比重繼續提升。全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54.97億元、增長18.6%,佔GDP的比重達到52.4%,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物價漲幅回落。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5.1%,漲幅比上年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3.2%,非食品價格上漲0.2%,服務項目價格上漲3.2%。在企業生產價格方面,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8.8%。原燃材料和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2.8%。
全年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7.3%,二手住宅價格上漲3.5%,房屋租賃價格上漲2.3%。
企業景氣指數回落。全年企業家信心指數為90.20點,比上年回落32.02個百分點;企業綜合景氣指數為111.00點,其中,工業景氣指數為115.60點。
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市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經濟運行質量開始下降,經濟形勢日益嚴峻;生產性投入較少,骨幹企業發展緩慢;就業壓力加大,城鄉居民增收難度加大;區域經濟競爭日趨激烈,我市加快發展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二、農 業
糧食產量創新高。全年完成種植業增加值38.92億元,增長6.3%。全市糧食種植面積22.48萬公頃,增長0.7%;油料種植面積達到2.28萬公頃,增長9.1%。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30.22萬噸,創歷年來的新高,增長5.1%;油料產量達到4.65萬噸,增長13.8%;蔬菜產量達到140.25萬噸、增長9.3%。
畜牧業穩步增長。全年完成畜牧業增加值35.73億元,增長4.0%。豬牛羊肉產量22.26萬噸,增長5.1%;生豬出欄265.51萬頭、增長4.7%;肉牛出欄5.1萬頭,增長38.4%,肉羊出欄145.9萬只,增長2.8%,家禽出欄3543.87萬只、增長9.4%。
漁業較快增長。全年完成漁業增加值3.80億元,增長9.3%。全年水產品產量5.85萬噸,增長11.0%,其中名特優水產品2.3萬噸,占水產比重為39.3%。
林業生產持續發展。全年實現林業增加值2.80億元,增長11.4%。完成全口徑林業產業產值11.88億元,增長28.0%。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0.2萬畝,新增義務植樹0.52萬畝,完成「四旁植樹」503萬株。建設公益林3.08萬畝,其中,人工植苗造林1.87萬畝,封山育林1.21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6.31%,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54萬畝,年末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15.95萬畝。發展節水灌溉2.78萬畝,完成渠系配套建設28公里。新增提水灌溉設備684台/4816千瓦,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73.72萬千瓦,增長5.5%。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247.93億元,增長19.6% ,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0%。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0.24億元,增長23.0%,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達到503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4戶,實現出口交貨值42.66億元,增長42.4%,完成新產品產值202.27億元,增長42.0%,產銷率達到98.8%。
規模以上工業分行業看: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30.0%,醫葯製造業增長78.8%,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77.6%,食品製造業增長49.1%,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44.0%,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40.5%,黑色金屬冶煉及延壓工業增長39.2%,塑料製品業增長37.0%,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37.0%,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22.7%,金屬製品業增長21.5%,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增長14.5%,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3%;采鹽業下降25.1%,有色金屬冶煉及延壓工業下降24.2%,化學纖維製造業下降18.6%。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12.95億元,增長35.9%;實現利稅23.30億元,增長5.2%;實現利潤12.59億元,增長2.3%。三大優勢產業企業224戶,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8.31億元,佔全部規模工業的60.1%,其中機械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9.51億元,鹽化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8.34億元,新材料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46億元。
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8.16億元,增長9.1%。全市具有四級資質及其以上建築業企業有166個,完成總產值61.55億元,增長21.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20.79萬平方米,增長10.7%;完成房屋竣工面積281.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3%。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9.04億元,增長50.2%。其中,一產業完成投資21.51億元,增長65.2%;二產業完成投資50.49億元,增長80.6%;三產業完成投資87.04億元,增長34.1%。分城鄉看,城鎮投資129.23億元,增長55.7%;農村投資29.81億元,增長30.3%。
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全年施工項目1096個(不包括房地產項目),比上年增加123個。其中,136個市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44.42億元,18個省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9.97億元,全省六大標志性園區之一的自貢機械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完成投資27.7億元。一批事關我市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取得突破,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已開工建設;小井溝水利工程項目完成了業主組建,項目建議書已通過咨詢機構評審,待國家發改委審批立項;成自瀘高速公路進入BOT招標階段;樂自隆城際專線已列入列入調編《四川省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2.60億元,增長17.7%,增幅比上年回落12.8個百分點。商品房施工面積327.24萬平方米,增長21.3%,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74.61萬平方米,增長21.4%。商品房新開工面積127.28萬平方米,增長30.0%,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107.68萬平方米,增長30.1%。商品房竣工面積142.90萬平方米,增長49.7%,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19.90萬平方米,增長45.1%。商品房銷售面積97.43萬平方米,下降29.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91.04萬平方米,下降26.9%。商品房空置面積49.54萬平方米,增長28.6%,其中住宅空置16.33萬平方米,增長112.7%。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285年),誅蜀侯綰,國廢,改立郡,是為蜀設郡之始。榮縣為蜀郡轄區。
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分巴割蜀及新型地置犍為郡。犍為郡領江陽、南安、武陽、資中、符、南廣、漢陽、朱堤、堂琅等縣,富順歸為江陽、榮縣境屬南安縣。
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析江陽縣北部富世鹽井及其附近地區置郡、富世縣(以井名命縣名),是為富順境域立縣之始。同期,在榮縣境東部建公井鎮(因附近有著名鹽井曰大公井,故井名命鎮名),是為榮縣境最早設立行政建制單位之始。
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原郡廢,富世縣隸屬瀘州。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南安縣置大牢鎮,十三年(公元593年)改鎮為縣,時榮縣境在大牢縣內。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割資州大牢、威遠二縣置榮州,治公井鎮,公井由鎮升縣。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大牢置旭川縣(因附近有鹽井號旭川,取以為名),治今榮縣城關。時榮州領縣六;旭川、應靈、公井、威遠、資官、和義,州治由公井移旭川。時榮縣境主要為旭川、公井二縣。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富世縣改名為富義縣。
北宋初年。富義縣升富義監,隸屬潼川路;榮州轄旭川、公井、應靈、威遠、資官五縣,榮州隸屬東川路。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避宋太宗趙義諱,富義監易名為富順監。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置富順縣(今縣名始於此),隸屬富順監。治平四年(1067年),旭川縣改名榮德縣。熙寧元年(1068年),富順縣廢存監;四年(1071年),公井縣廢並入榮德縣。
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升榮州為紹熙府,嘉熙元年(1237年),蜀亂。咸淳元年(1265年)富順監徒治虎頭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知監王宗義舉城降元,監廢,治所由虎頭城遷回原地。端平三年(1236年)紹熙府擇地僑遷徙治鴻鶴鎮(今自流井區鴻鶴壩);寶佑六年(1258年),府廢。
元朝建立行省制。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富順安撫司,二十年(1283年)升為富順州,隸屬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敘州路。元末,復置榮州,屬嘉定路。
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富順州為縣,歸屬敘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榮州為縣(榮縣縣名始於此),屬嘉定府。清代因之。
民國二年(1913年),實行以道統縣,榮縣屬上川南道(次年改稱建昌道),富順歸下川南道(次年改稱永寧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省,富順、榮縣隸屬四川省。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推行行政督察區。
抗日戰爭時期,沿海淪陷,川鹽濟楚,富榮鹽場在保證瞎轉需民食和支援前言抗戰方面顯得十分重要。為了克服兩縣長期分治鹽場的弊端,加速鹽業經濟發展,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八月經四川省政府批准,劃出富順縣第五區、榮縣第二區兩者緊密相聯的的主要產鹽區,面積160.9平方公里,新成立市,市名取自流井和貢井之合稱名自貢市。同年九月一日,自貢市正式成立,隸屬四川省政府。
1949年12月5日,自貢市和平解放。解放初期,隸屬川南行政公署。
1952年川南行署撤銷後至今,自貢市一直隸屬四川省人民政府。解放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行政區劃多次調整,1978年4月榮縣劃歸自貢市,1983年3月富順又劃歸屬自貢市管轄。
[編輯本段]八、歷史名人
熊過(明朝"西蜀四大家"和"嘉靖八才子"之一)
劉光第(近現代有變法維新「六君子」)
盧德銘(秋收起義總指揮)
鄧萍(紅三軍團參謀長)
美食文化
自貢鹽幫菜分為鹽商菜、鹽工菜、會館菜三大支系,以麻辣味、辛辣味、甜酸味為三大類別。鹽幫菜以味厚、味重、味豐為其鮮明的特色。最為注重和講究調味。除具備川菜「百菜百味、烹調技法多樣」的傳統之外,更具有「味厚香濃、辣鮮刺激」的特點。鹽幫菜善用椒姜,料廣量重,選材精道,煎、煸、燒、炒,自成一格;煮、燉、炸、熘,各有章法。尤擅水煮與活渡,形成了區別於其他菜系的鮮明風味和品位。
昔時鹽幫菜,於川菜系獨樹一幟,在小河幫堪稱翹楚。倍受顯貴稱奇、賢達稱道;食者傾心、聞者傾慕。由鹽都而成都,由蓉城而京城,歷久彌新,口碑相傳,業已成為在餐飲界頗具知名度和美譽度的著名品牌。
在鹽幫菜的嬗變和演進中,積淀了一大批知名菜品,人見人愛,其中一些菜品更不脛而走,納入了川菜大系,擺上了異地餐桌。鹽幫菜的代表性菜品不下百種。這里僅列舉其中部分:
1.火邊子牛肉
2.水煮牛肉
3.菊花牛肉
在川菜系列中,有不少精品、珍品均與井鹽的發展有關,據《四川風物志》記載,川菜中的「水煮牛肉」這道名菜,即是在自貢鹽業生產中誕生的。早在明清時期,自貢鹽場以牛為動力推車汲鹵,隨著鹽井增多,車體增大,牛隻也越來越多,清光緒時常年維持在三萬頭左右,隨著有病的與退役的牛需宰殺,所以在自貢鹽場,牛肉食品也就越來越多,越做越有風味,其中水煮牛肉、火邊子牛肉、菊花牛肉火鍋、火爆黃喉、牛頭、牛尾湯等鹽幫菜便脫穎而出。水煮牛肉現已成為川菜中非常普及的名菜。水煮牛肉它的起源是由當年自貢鹽工將淘汰役牛的肉,用鹽和辣椒面、花椒面作佐料,加水煮成,雖然方法簡單,但成菜後肉味鮮美。後經名廚師在烹調中長期實踐,逐步成為麻辣燙風味很濃的代表性很強的四川名菜。牛肉、瘦豬肉均可作料,不用火炒,突出湯煮,煮時火猛水寬,時不宜過長,見肉片翻白即可,起鍋時加紅油、辣椒面、花椒面、醬油、胡椒面、姜米、味精、水豆粉等。其色深味濃,肉片鮮嫩滑潤,極為爽口,此菜四季皆宜。自貢水煮牛肉之俏頭(配菜)常用菜苔或萵苣,切成薄片,配以芹菜,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