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美國企業發展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是什麼

美國企業發展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04 00:45:50

❶ 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企業文化隨著企業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企業的發展而發展;但企業文化不僅是單一的依附企業發展,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下面通過企業發展壯大的動力、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企業經營績效、企業競爭力、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等方面來看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1、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動力

新世紀中國 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和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發展階段。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中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面前,把企業文化作為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的統一體,加強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具有緊迫而長遠的意義。

1).企業文化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提升市場佔有率和整體形象的強大動力。其產品質量和銷售,越來越依賴企業的人文管理和員工的精神狀態。1998年美國《財富》評出的世界500強企業「最受敬仰的企業」的主題就是「企業文化」。

2).企業文化為科技的迅猛發展插上飛翔的翅膀,使企業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無疑,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把潛在的生產力變成現實的生產力,不能離開先進文化的引導,文化是將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手杖和燈塔。

3).企業文化塑造企業家和企業員工的靈魂,產業報國、團隊精神、敬業守法等,使企業產生永遠進取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自豪感。

4).企業文化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企業在運行中與國際接軌的必然選擇。中國 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不僅是經濟行為,而且是文化交流,包含文化的交融與沖突。我們必須發揮文化大國的優勢。

2、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

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看似兩個涇渭分明的概念,但其間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哈佛商學院曾經就企業文化和企業戰略方面的問題調查多名企業界人士,但同一個問題在一部分人士看來是屬於企業文化范疇,在另一部分人士看來卻是屬於企業戰略范疇,由此分析得出,兩者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並且存在著一個交叉,這個交叉既屬於企業文化,又屬於企業戰略。這個交叉就是企業的經營理論,它同時也是企業文化和企業戰略的起點(如下圖):

企業經營理論實質上就是企業的經營哲學,回答了企業為什麼而存在、企業憑什麼存在等企業經營管理最深層次的問題。企業經營理論客觀存在,沒有它就不會有企業。按彼德.德魯克的理論,企業經營理論主要包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 企業對於所處環境的假設,關於企業結構、市場的假設以及關於顧客和產品科學技術的假設。

2). 企業對自身根本目標的假設。

3). 企業對能夠確保實現預定目標的優勢的假設。

企業戰略就是企業在對環境的假設、對目標的假設及對優勢的假設的基礎之上具體的經營思路和安排。是在變化的環境下為求得持續發展的總體性謀劃,可以這樣說,企業戰略就是企業經營理論的理性的反映。

企業文化是企業對成長環境、能力、經驗的歸納與整合,是企業適應變化環境的能力和讓這種能力延續發展的能力,企業文化的最深層次即企業經營理論,企業文化也可以說是企業經營理論的人性的反映。

企業文化通過企業經營理論決定著企業戰略的制定和經營模式的選擇,而企業戰略的實施過程又會促進和影響企業文化的發展和創新,兩者之間是相互約束,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關系。

當前的很多企業家,特別是國營企業家經常有這樣一種看法,即企業通過戰略實施本身就能夠形成一種企業文化,只要戰略的質量高,那麼由此形成的企業文化也差不到哪裡去。其實中國過去的企業變革,都是不得已而為之,或者說是被動的變革,這種被動的變革如果是在成熟的市場競爭前提下,可以說是沒有你變革的機會,你還沒有變的時候或正在變的時候,競爭對手已經把你淘汰了。國家等了那麼多年的WTO,也正是在保護這些被動的企業,但現在已經WTO了,沒有保護了,你就必須得時刻准備著主動變革,要主動變革就要一個基於長期持續發展的戰略創新環境,這樣的環境只有通過企業文化的不斷發展才能形成。

也有一部分較前衛的企業家把企業文化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們認為有了好的企業文化就有了一切,於是他們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經營的重心,以至於對企業其它經營系統造成了不良影響。其實企業文化主要是企業經營過程的歸納和整合,沒有好的經營過程,何來好的企業文化?這就如同一個人的事業生涯,他可以在實現個人目標的過程中來形成自身良好的品德、素質與能力,也可以放下一切行動去修身養性,從而提高人生的生存質量。不可否認的是,後一種方式的成功機率會小很多。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企業文化和企業戰略更能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3、企業文化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一種核心競爭能力,對企業的經營績效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企業經營績效的好壞,又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企業文化建設的強度和力度,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優秀的企業文化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企業經營績效的提高。

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所體現出的企業共同價值觀和企業精神,使企業領導層與企業員工在企業經營目標上容易達成共識,在 企業經營理念的指引下,通過對企業目標的一致認同,從而凝聚成一股巨大的競爭能力,最終達到企業經營目標,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如惠普企業通過確立「企業發展資金以自籌為主,提倡改革與創新,強調集體協作精神」的價值觀,逐步形成了一種注重顧客、股東、企業員工的利益要求,以真誠、公正的態度服務於消費者,企業內部提倡人人平等與人人尊重的企業文化系統,在實際工作中提倡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與成果管理,提倡溫和變革,不輕易解僱員工,也不盲目擴張規模,堅持寬松的、自由的辦公環境,努力培育公開、透明、民主的工作作風。通過對這種企業價值觀的認同,企業的經營業績有了飛速發展,企業在50-60年代純收入增加了107倍,投資回報率高達15%。

二是良好的企業文化體現出一種優質的管理,具體表現為企業內部規范的管理制度,領導層的先進管理理念,員工的科學行為方式等等,從而實現企業運作的最高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實現企業經營效益的最大化。如柯達企業通過推行「柯達建議制度」的新型管理制度,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創造出了不凡的經營業績,並通過這種建議制度總結出了企業科學管理的七個要素,即人事、資金、方法、機器、材料、市場、精神,通過這種管理要素的有機組合,可以有效地促進企業的經營業績。

三是良好的企業文化通過多種傳達體系最終塑出優秀的企業品牌,通過企業品牌的輻射力和感召力,從而吸引更大范圍內資源的聚合,企業得以滾動式發展,實現良性循環,取得最佳效益。如戴姆勒-賓士企業正是通過其品質管理和品質文化的塑造,最終打造出了馳名世界的頂級品牌,為企業蠃來了豐厚的利潤和廣泛的贊譽,也才有了「如果有人發現賓士汽車發生故障被修理車拖走,我們將贈您1萬美金」這樣豪邁的廣告語。

四是具有良好企業文化的企業,在其經營過程中體現出一種良好的經營道德和倫理意識,為企業爭得外部公眾的認同,創造出良好的經營環境,為企業贏得寶貴的社會資源,從而大大降低企業的外部運作成本,最終實現企業經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如寶鋼企業自1978年建廠以來,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鋼鐵企業生產經營與環境保護同步推進、協調發展的新路子,於1998年1月在全國冶金行業率先通過了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的審核認證,並通過其環境保護的「六領先」戰略,即環保目標領先、環保教育領先、環保裝備領先、環保技術領先、環境管理領先、環保成果領先,初步樹立了世界一流鋼鐵企業的良好企業形象,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反過來,一個具有優良經營業績的企業,會越發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捨得花大力氣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實現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的互促互動和良性循環。而經營效益差的企業,往往認識不到或者沒有精力顧及企業文化建設,易局限於眼前的經濟利益,認為企業文化的投入得不償失,從而限制了企業經營向更高層次的跨越,愈發難以擺脫困境,出現了企業生產經營的惡性循環。

4、企業文化是企業競爭力的助推器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經濟進一步逐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中,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國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愈來愈成為所有企業都必須正視的重大課題。

最近的研究認為,企業競爭力是指在競爭性市場中,一個企業所具有的能夠持續地比其他企業更有效地向市場(消費者,包括生產性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並獲得贏利和自身發展的綜合素質

國際著名的蘭德企業經過長期研究發現,企業的競爭力可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產品層,包括企業產品生產及質量控制能力、企業的服務、成本控制、營銷、研發能力;第二層面是制度層,包括各經營管理要素組成的結構平台、企業內外環境、資源關系、企業運行機制、企業規模、品牌、企業產權制度;第三層面是核心層,包括以企業理念、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內外一致的企業形象、企業創新能力、差異化個性化的企業特色、穩健的財務、擁有卓越的遠見和長遠的全球化發展目標。第一層面是表層的競爭力;第二層面是支持平台的競爭力;第三層面是最核心的競爭力。從這一結論中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文化對企業增強競爭力的重要作用。

世界各國企業的實踐證明了企業文化的重要影響。在IBM、索尼、通用電氣及中國的海爾等著名企業的成功過程中,企業內部強有力的企業文化無一不對企業競爭力的增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比如深圳華為,這家成功的通訊設備製造商以其特有的遠見卓識從華為誕生的那一天起就認識到「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並時刻注意精心培育華為的企業文化,並自覺地將這種獨具特色的文化注入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之中,從而產生了巨大的文化管理效能。

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推動企業提高競爭力就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

5、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企業文化有多種層次,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和內涵。最初的企業文化多為物質文化層次,他依靠一些具體的事物來體現企業的文化;其次是企業文化的行為層次,他是企業人員在生產經營活動、組織人際關系中產生的活動文化,是一種依託企業中人的行為的企業文化,如企業的願景目標、企業各項制度和行為准則、人際關系,這種企業文化通過員工培訓、日常工作教導,可以保證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熟練運用,但需要建立在企業完善的規章制度之上,才能保證企業文化氛圍在企業內的順利形成;最終是企業文化的精神層次,他是企業在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企業精神意識和精神文化層次,這種企業文化在企業中已經是一種意識形態,如我們所說的企業理念、企業價值觀、企業哲學等,此時的企業文化已經成為員工的一種潛在意識,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員工都會自然流露,不需要企業的監督和指導,成為廣大員工生活的組成部分,並作為一種文化形態,為社會所理解並接受,成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是企業文化的社會承認層次。

企業文化具有精神性、團隊性、連續性和學習性,他是建立在企業人的基礎之上的,他在企業中起到一個企業精神支柱的作用,是企業在市場環境中對企業自身和社會現實的系統思考,是企業競爭力在企業內部的文化表現,一種思想沉澱,他比傳統的說教、灌輸更容易為人們所接受,也更容易在人們大腦中形成思維模式,而且一旦形成是根深蒂固的,可以有效的減少企業監督層次提高員工在企業中自由度,有利於工作的進行,發揮員工的主觀性,提高工作效率。

企業形象不僅應依託企業自身的宣傳,更多應依託與社會的宣傳、企業文化的宣傳,在這方面企業文化的渲染比企業的宣傳更有優勢。文化是以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進入人們的生活方式,相比傳統的宣傳要更容易為人們所接受。在目前的廣告大戰中,越來越多的企業注重企業的文化宣傳,在文化中塑造企業的形象。一方面有利於企業產品的宣傳,避免在單一產品宣傳中無法表現企業的產品鏈,節約宣傳成本;另一方面,通過一次宣傳可以達到全面宣傳的目的,而且文化宣傳有利於提高企業形象,塑造一個健康的企業形象。

根據以上幾點可以看出:所以優秀的企業文化、內容簡單明確,價值觀得到組織成員的廣泛認同,在這種價值觀指導下的企業實踐取得成功,使企業的主要成員產生使命感,使員工對企業及企業的領導人、企業象徵產生強烈的認同感。這是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發展內在動力的基礎。對企業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
(2)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的影響
「企業文化是一種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也可以說是一種管理狀態,它所關心的是企業內部的非經濟因素之一—人」。既然關心的是人,那麼企業文化必然對企業員工有深刻的影響,這可以從企業文化的五大要素即「企業環境、價值觀念、英雄人物、典禮及禮儀、文化網路及人際關系」來分析:

一、企業環境對員工的形象影響

荀子雲:「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這是說環境對事物的影響不可低估,而人最容易受環境的影響。比如隨著電信企業這些年不斷深化的改革,電信員工不可避免的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對企業命運的思慮、對自身利益的沖擊、對行為准則的調整等等,受這種復雜多變環境的影響,電信員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切實的加強,深層次思考問題的習慣初步形成,官商作風的烙印得到一定程度的淡化等等,員工的這些變化,綜合表現出來就是一種新的形象。我們都有這種體會:一個企業效益可觀,充滿活力,如日中天,企業在社會上的形象就有點光彩奪目,這個企業的員工走出去就會讓人羨慕,在這種企業環境中工作的員工會因自己是該企業的一員感到自豪,對企業形象會有強烈的認同感。千萬別小看這種對企業形象的認同感,她會使每一位員工的行為舉止會比較自覺的維護好企業形象,從而促進員工在工作中必須努力為企業創造財富,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企業形象更完美;在生活中會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使在社會交往中也會有所選擇,盡量結交正派的朋友,參與健康向上的活動。所以良好的企業環境對員工影響的結果,必然是企業更興旺,社會形象更美好,形成良性循環。

二、價值觀念對員工的價值取向影響

價值觀念對員工的影響是最深遠的部分,從思想上、行動上都十分明顯。正因為如此,在企業文化的五大要素中價值觀念是核心。這種影響可分為不自覺和自覺兩種情況:

不自覺影響。企業價值觀念與企業的社會功能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企業對社會而言,只要企業的存在能推動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貢獻力量,使全社會都切實感到需要這個企業,這個企業的社會功能確實對社會前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業的價值也就得到了實現。

自覺影響。在物質社會中生活,企業員工必須要有保證自身生存的物質來源,這就是企業付給員工的工資、福利等報酬。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員工自身價值實現主要就是為實現企業價值而奮斗,否則的話,企業價值不能實現,企業自身難以生存,員工的物質來源就失去了保障。所以,從員工自身需要出發,員工會自覺的調整自身價值觀念中與企業價值觀念相悖的地方,使自身價值取向放在適當的位置,從而與企業價值觀念合拍。這樣就形成了企業價值觀念對員工的自覺影響,使員工自覺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工作,即便是企業暫時走入低谷,也只能齊心協力共渡難關,走出低谷,別無選擇,從而增強了企業凝聚力和後勁。

正是企業價值觀念對員工不自覺和自覺影響的相互補充,相互交錯,才使企業員工的價值取向與企業價值觀念不斷磨合,從思想到行動上最大限度的為企業發展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三、企業英雄人物對員工的近期目標影響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華民族從古至今英雄輩出,英雄事跡幾乎影響著世世代代,激勵著人們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事業貢獻著無窮力量。企業樹立的本企業英雄人物,對員工來說更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英雄的言行員工一清二楚,英雄的事跡員工非常了解,英雄得到的榮譽員工明明白白,由於企業英雄人物生活在員工身邊,出於每個人所具有的攀比和爭先心理,員工會比較自然的以身邊英雄人物的人生道路來校正自己的人生軌跡,而企業英雄人物的人生道路,一般來說就是通過自己的十分敬業,無私奉獻為企業作出重大貢獻的道路。所以員工在這種校正中,會有比較明確的近期目標——向本企業的英雄人物那樣工作,做出類似的業績。從而自覺的走向了為企業多做貢獻,促進企業發展這個長遠目標,形成一種推動企業發展的無形動力。

四、典禮及禮儀對員工的職責意識影響

企業的典禮及禮儀活動,目的就是樹立企業形象,展示企業風彩。所以企業在這類活動中就必須突出企業與眾不同的特點,圍繞本企業的主要社會功能來進行。電信企業的典禮及禮儀活動,必然離不開電信通信這個主題,展示的是先進的通信手段、不斷完善的網路、不斷推出的新業務、「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的服務理念等等。參與企業典禮及禮儀活動的員工,必然要在活動中通過自己的努力,採取自己的方式把活動要展示的東西介紹給社會,使社會對自己的企業留下美好的記憶、根深蒂固的印象,這就要求員工自己首先對本企業有一個正確全面的理解,否則就無法完成你的介紹任務。所以員工通過親身參與這類活動,對自己的企業是一個什麼樣的企業,在理解程度上必然會不斷深化,從而使員工在潛意識中突出自己企業的功能,牢記自己的職責,牢固樹立職責意識,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和怎麼做。

五、文化網路和人際關系對員工親和力的影響

企業文化網路指的是傳播企業信息的非官方渠道,它主要是由有一定活動特點的人來傳播企業信息,這就決定了文化網路和人際關系無法分開。只有人際關系融洽,員工工作起來才能一心一意,心情舒暢,人與人交流時才能坦誠相待,對企業、對領導有什麼看法才能開誠布公,這樣企業文化網路傳播的信息才能成為官方傳播信息的必要補充,使員工通過這些信息了解企業為員工做了什麼,了解其他員工是怎麼做的,形成了一種相對透明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就會自然產生一種對企業、對員工的親和力。人際關系不好,勾心鬥角,傳播的必定是一些不負責任的相互攻擊信息,或是搬弄是非的流言蜚語,這樣必然使員工之間相互設置防線,在心理上拉大距離,其結果就是增加企業內耗,削弱企業的戰鬥力。所以只有正常的文化網路和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使員工產生親和力,減少內耗,增強戰鬥力。

企業文化對員工的上述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正是因為這些諸多方面深刻的影響,才由此體會到培植企業文化的迫切性,作為一個企業才會把培植企業文化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

❷ 求企業的多元化發展的相關資料

企業多元化發展戰略的誤區探討

【摘要】多元化戰略是目前企業熱衷的戰略選擇,然而並非所有企業都能實行多元化。許多企業由於忽視了多元化戰略的前提條件,盲目進行多元化,導致企業陷入了許多誤區。本文針對我國企業多元化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對多元化發展戰略的誤區進行了探討,大致有以下四大誤區:歸避風險誤區、規模經濟誤區、快速發展誤區和市場機會誤區。並就如何走出這些誤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多元化與專業化相結合;集約型多元化道路;強化主導產業、增強目的性,克服盲目性。
【關鍵詞】企業 多元化發展戰略 誤區探討 對策

【Abstract】 Diversify strategy is a popular choice of enterprise. Every enterprise can』t diversify. Diversification needs some condition. Many enterprises fell into traps for their ignorance of conditions. There are avoid-risk trap, scare-economy trap, fast-development trap, and market-opportunity trap. In view of the situation, it also advises measures about how to come out of these traps.
【Key words】enterpris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strateg; traps-discussion ; counter measure
【文獻綜述】
一、國內外研究狀況
著名經營戰略家安索夫於1957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論文《多元化戰略》,第一次提出了多元化戰略概念。多元化戰略又稱為多角化戰略。這種戰略試圖在現有企業中增加不同的產品或不同的事業部,以使企業能夠從事更廣泛業務領域的經營。多元化戰略又可分為相關多元化與非相關多元化兩類。相關多元化戰略包括一體化戰略與在企業中增加相關產品或事業部的所謂同心多元化戰略。其主要特點是:企業新增產品或事業部都與原有產品或事業部多少存在著某種相互關聯關系。非相關多元化戰略主要是指集團或整體多元化,即在企業中增加新的產品或事業部,但這些新增加的產品或事業部與企業原有產品或事業都幾乎毫不相關,不存在什麼關聯關系。由此可見,從嚴格的含義上來說只有非相關多元化才是真正的多元化。
1.國外研究狀況
關於企業多元化發展的歷史進程,迄今為止,國際學術界大多以發達國家的企業成長模式為研究對象,其中,美國企業的發展歷程被人們普遍認為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正統」的發展道路。所以,我們這里就以美國企業作為分析的主要對象。根據美國經濟史學家錢德勒、高特等人的研究,美國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起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尤其是進入50年代,美國企業出現了多元化發展的熱潮,且越來越猛,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達到高潮。其間發生的三次兼並浪潮,使多元化迅速發展,造就了很多大型公司。最典型的是ITT公司,該公司代從1960年起的20年裡混合兼並了300家公司,進入美國最大工業公司十強之列。進入80年代,美國企業的多元化擴張開始退潮,並出現了「反混合兼並」、「反多元化」的呼聲,逐漸形成了「歸核化」(refocusing)或「范圍緊縮」downsizing的新浪潮,大公司紛紛以多種手段清理非核心業務並加強核心業務,形成適度的多元化狀態。1986年美國第四次企業兼並高峰的峰年,與1980年相比,企業的兼並數量是1980年的2.9倍,但分拆(含剝離與分立)賣出的企業兼並數量則是1980年的13.6倍。1986年企業兼並價值總額是1980年的6.3倍,而分拆賣出的價值總額是1980年的14.2倍。1985—1988年,無論是從數量上看還是從金額上看,分立和資產剝離形式的企業兼並都占整個兼並的1/3左右。可以說,20世紀80年代的范圍緊縮是企業對20世紀60年代的過度多元化的一次逆向調整。
國際上學者對多元化經營是否能提高企業經營業績並降低風險爭議很多。有人認為多元化經營可以通過充分利用內部優勢和分散企業經營風險來提高企業的價值。有人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多元化經營對經營業績也有提高作用,但超過某作限度後就生產生消極作用。但仍然有人認為多元化經營不但能夠降低經營風險,還可以通過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而提高企業經營業績。如Grant就認為在一定限度內,公司的業績和經營業務的多少正相關,但超過返一界限後,隨著經營業務的增加,公司業績呈下降趨勢。Amit和Livant的研究則表明,多元化經營能降紙經營風險,但經營利潤也比專業化經營公司的利潤要低,尤其是當進行無關的多元化經營是更加顯著。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評論(Sloan Management Review)的報告稱:「和單一型企業相比,多元化企業的利潤一般要低5%一12%。」90年代,多元化擴張開始退潮,出現了「歸核化」(refocusing)和「范圍緊縮」(downsizing)的趨勢。GE的Welch提出「數一數二原則」,要求任何產品在本行業市場上要佔據第一、第二的位置,否則就將這個行業中的公司關閉或賣掉。
新進入行業與主業的相關性對多元化經營的成敗起關鍵作用。P.G.西蒙對《財富》500強的研究發現:實行多元化經營的企業按照經濟效益排名,從最好到最差依次是:內在相關多元化企業、外在相關多元化企業、內在非相關多元化及外在非相關多元化企業。
2.國內研究狀況
尹義省(1999)通過對292家中國大型企業的實證研究,得出如下結論:(1)低度多元化企業的經濟效益顯著高於相關多元化、非相關多元化、高度多元化,反映了中國企業多元化的被動特徵;(2)相關多元化企業的效益顯著高於非相關多元化企業;(3)高度多元化與非相關多元化之間經濟效益不顯著。
朱江(1999)利用1997年146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中的材料,對多元化戰略與經營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如下幾個結論:(1)從整體上看,多元化程度與其經營業績之間沒有顯著的因果關系;(2)企業多元化經營雖然沒有伴生出較高的經營利潤水平,卻能夠降低經營風險,減少利潤水平的大幅度波動。
余輝、周林最新的一項研究成果則表明,從效益上看,實行多元化經營的企業收益偏低。深滬100家上市公司中,與非多元化經營企業相比,多元化經營企業的效益不佳。由上表可見,1993年,多元化經營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及利潤增長率都低於非多元化經營企業;到1997年,兩者的利潤增長率均為37.4%,但凈資產收益率仍低了近三成。這表明,實行多元化經營並沒有為企業帶來預期的效果。
(童有好,1998)對我國上市公司1998年的中期報告業績的研究表明,主業提高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比滬深的平均水平高56.19%,而主業萎縮的上市公司其每股收益比滬深的平均水平低14.95%,主業突出的企業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注重左拳頭產品的基礎上形成規模效應,利用新項目培養企業利潤新的增長點,加大了科技投入的力度,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主業突出大大提高了企業的信任度和產品的知名度。而主業萎縮的企業投資分散、經營思想混亂,盲目跟風,組織膨脹管理不力。
(芮明傑,1998)總結出中外的多元化經營實踐呈現出幾條規律:企業多元化經營的成功率與企業剩餘資源擁有量、新行業的吸引力、行業相關性正相關;企業以內部方式進入新行業的成功率高於外部方式進入;企業與「巨人同行」方式進入新行業的成功率高於「孤軍奮戰」方式(康榮平、柯銀斌,1999)。因此,多元化經營戰略的理性方式是:在核心專長與核心產業支撐下的有限相關多元化經營戰略。
二、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一般而言,企業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可以充分發揮企業內部資源優勢,在充分挖掘企業潛力基礎上,創造更高的企業價值。然而,正如美國一句商業諺語所說的:「盲目的多元化都是蝕本生意。」我國企業開展多元化戰略的時間並不很長,大約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我國的實踐來看,不少企業沒有考慮到實行多元化的前提條件,而陷入困境。多元化沒有給企業帶來效益,反而是災難性的後果。加入WTO以後,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如何走出多元化發展誤區,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此作了較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三、論文的寫作思路
由引言導出論題後,本文的第一部分是我國企業多元化發展的分析,通過對多元化發展現狀的分析,探討了其總體原因及特點。第二部分論述了多元化的前提條件,由多元化的涵義多元化發展的動因得出多元化發展的前提條件,接著介紹了海爾的成功經驗。第三部分是多元化發展戰略的誤區探討。本文通過分析歸納出以下四大誤區:歸避風險誤區;規模經濟誤區;快速發展誤區和市場機會誤區。及如何走出這些誤區的相應對策:多元化與專業化相結合,集約型多元化道路;強化主導產業;增強目的性,克服盲目性。結束語中說明了有關集約型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多元化發戰競爭優勢創建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David A Aaker (1998) Deve 1 oping Business Strategies, 5th edition, John Willey & Sons, Ine. P229-233
[2] C.K Prahalad, Gary Hamel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79-91
[3] 鄭明身多元化與專業化動態結合[J]經濟管理2001(8) 23-24
[4] 張聖亮多元化經營的六大原則[J]企業經濟2002(2) P30-32
[5] 朱江我國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戰略與經營業績[J]經濟研究1999(11)P54-61
[6] 管益忻論企業戰略多元化與專業之關系[J]中國工業經濟1999(3)P20-22
[7]I Rissp重歸專一經營的原則[J]世界經理人文摘2000(9) 30-32
[8] 趙陽多元化回歸專業化:企業的理性選擇[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3,(1)22-24
[9] 鄒統釺企業多元化經營的條件與行業選擇[F]工業企業管理p2003,(8) 40-42
[10] 米爾頓?科特勒p多元化與單一化的兩難選擇[J]《21世紀經濟報道》 2000年5.1325-26

【正文】

多元化發展戰略是目前很多企業熱衷的戰略選擇,也是國內外理論界和企業界爭議最多的戰略選擇。聯想最近宣布將投入30億元人民幣進入房地產行業,海爾和紐約人壽剛剛簽下合同,海爾由此將把公司的業務擴展至保險領域,而TCL公司的業務也已經橫跨了家電、電子、IT和電信等多個行業,不難看出,中國的企業在紛紛走向多元化。一般而言,企業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可以充分發揮企業內部資源優勢,在充分挖掘企業潛力基礎上,創造更高的企業價值。然而,正如美國一句商業諺語所說的:「盲目的多元化都是蝕本生意。」就我國的實踐來看,不少企業沒有考慮到實行多元化的前提條件,而陷入困境。多元化沒有給企業帶來效益,反而是災難性的後果。因此,如何避免步入多元化發展戰略的誤區,是我國廣大企業目前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一、我國企業多元化發展的分析
1、發展概況
近年來我國多元化發展失敗的例證很多,巨人集團總裁史玉柱反省其失敗的四大失誤之一就是盲目追求多元化經營。巨人公司涉足的電腦業、房地產業、保健呂業等行業跨度太大,新進入的領域並非優勢所在,卻急於鋪攤子,有限資金被牢牢套死,巨人大廈導致財務然機,幾乎拖跨了整個公司。
太陽神的企業戰略一直是「以縱向發展為主,以橫向發展為輔」,即保健品發展為主,多元化發展為輔。但從最興旺的1993年開始,多元化改變企業原有一貫戰略為「縱向發展與橫向發展齊頭並進」,一年內上馬了包括石油、房地產、化妝品、電腦、邊貿、酒店等在內的20個項目。提出了近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豪言壯語。據了解太陽神轉移到這20個項目的資金達3.4億元,非常不幸的是這3.4億全部血本無歸。
飛龍總裁姜偉自省二十大失誤之二是「決策模糊性:總載過於強調產業多元化,涉足許多不熟悉的領域,所以盲目決策和模糊決策時有發生。」其失誤之一五是「資金撒胡椒面:飛龍集團長時間資金處於分散使用狀態,不能夠有計劃、有規模地集中使用資金。資金分散使用造成資產嚴重浪費,導致資金短缺。」
2、失敗原因
我國許多知名企業因多元化發展紛紛落馬,通過分析研究,失敗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進入行業的選擇有盲目跟風現象:白酒、口服液、飲水機、熱水器、保健品、VCD、葡萄酒等重復建設導致過度競爭。二是主業與新行業之間的相關性小,行業跨度大,距線拉的過長,缺乏戰略協同效應。三是進入條件與時機不成熟:一般只有強勢企業在企業強盛時期進行多元化經營才容易成功,而我國一些家族企業多元化的動機是諸候分封,搞集團是為了給兄弟安排一個位置。愛多的多元化經營是在VCD無利可圖、欠下巨額債務、內部信心危機時開展的。即使條件不成熟也要上,自然必敗無疑。四是多元化經營的速度快,導致失敗。
3、主要特徵
通過對多元化發展失敗例子 進行分析研究,雖然處於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但失敗例子的主要特徵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五點:一是忽視企業的經濟實力和管理能力而盲目多元化;二是違背客觀規律而一步登天,直接走向集團多元化;三是放棄主營業務和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而過度多元化;四是時機把握不準而過早多元化;五是與專業化經營勢不兩立。
二、企業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前提條件
1、多元化戰略的涵義
著名經營戰略家安索夫於1957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論文《多元化戰略》,第一次提出了多元化戰略的概念。多元化戰略又稱為多角化戰略。這種戰略試圖在現有企業中增加不同的產品或不同的事業部,以使企業能夠從事更廣泛業務領域的經營。多元化戰略又可分為相關多元化與非相關多元化兩類。相關多元化戰略包括一體化戰略與在企業中增加相關產品或事業部的所謂同心多元化戰略。其主要特點是:企業新增產品或事業部都與原有產品或事業部多少存在著某種相互關聯關系。非相關多元化戰略主要是指集團或整體多元化,即在企業中增加新的產品或事業部,但這些新增加的產品或事業部與企業原有產品或事業都幾乎毫不相關,不存在什麼關聯關系。由此可見,從嚴格的含義上來說只有非相關多元化才是真正的多元化。多元化不是產品的系列化,一般認為多元化是與專業化相對而言的,專業化是市場經濟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是企業成長初期的必然選擇,高度的專業化可以帶來單位產品成本的下降而獲得規模經濟。而多元化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繼續成長必然面臨的現實選擇。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組織結構的變遷,尤其是企業集團化、跨國化的發展,企業多元化的內涵已超出早期的多種經營含義。首先,多元化是一種企業成長行為,而不僅僅是一種經營方式。其次,多元化不是企業發展的權宜之計,而是具有長遠性、全局性、根本性企業成長的戰略行為。
2、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動因
企業實行多元化的主要目標已不在於建立共同的業務主線,而在於提高投資報酬率、增進效益、規避風險,歸納起來,企業目前實行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動因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發展多種業務分散風險,建立內部市場減少市場不確定性;二是充分利用閑置資源,獲得規模經濟,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由於各生產的不平衡,一般都會積累一定的剩餘資源。剩餘資源可生產多種產品,形成規模經濟性,使企業由於生產多種產品而降低單位產品成本,強化企業競爭力;三是原有市場飽和,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四是降低交易成本,謀求規模效益,品牌家族效應與協同效應。
3、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前提條件
並非任何企業都能實行多元化,企業實行多元化發展戰略是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其基本條件有:一是主業在同行業中已有一定的優勢,擁有穩固的產業地位;二是准備進入的行業前景光明,自身的競爭優勢明顯;三是進入新行業的資金、人才、管理經驗等有保障;四是新行業與主業有一定的關聯。
4、海爾的成功經驗
海爾通過多元化經營創造了連續14年平均增長速度82.8%的奇跡,成為我國多元化經營成功的典範。海爾堅持七年的冰箱專業化經營,在管理、品牌、銷售服務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行業占據領先位置。1992年海爾開始根據相關程度逐步從高度相關行業開始進入然後向中度相關、無關行業展開,首先進入核心技術(製冷技術)同一、市場銷售渠道同一、用戶類型同一的冰櫃和空調行業,逐步向家電與知識產業進軍,進入新行業後,擴大產銷規模,努力擠身於全國同行業前三名。它的成功經驗如下:
①多元化經營的重點放在自己熟悉的業務領域,輔以少量的大跨度多元化經營。
②主要是運用無形資產(品牌、管理方法)及兼容的邊際成本很低的營銷渠道來盤活存量資產,以此方法實現多元化經營,從而達到低成本多元化的目的。
③除最高主管外,在被兼並的企業中大量使用熟悉本行業業務的原企業的經營管理人才。

❸ 美國經濟發展歷程

一般的,國家政治體制極大的影響經濟發展,建國初,邦聯政體由於權力分散,嚴重影響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後來《1787年憲法》的頒布,宣布了美國聯邦制國家的建立,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但是美國自建國初就承認黑人奴隸制度的存在,因而極大的阻礙的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布,昭示著黑人奴隸制度的廢除,1861年至一戰前,是美國經濟騰飛的重要時期,在資本主義經濟沒有阻礙的影響下,美國的綜合國力迅速提升,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但是仍與英法等國有一定的差距,一戰後,歐洲一片狼藉,經濟受到極大破壞,美國卻在此時通過售武大發戰爭橫財,經濟進一步發展,二戰後,歐洲又一次成為世界大戰的主戰場,美國不遺餘力的在戰時售武,實力進一步提升,而西歐、日本、蘇聯等主要國家皆因戰爭受到極大破壞,美國逐漸開始拉攏盟友,對西歐施行「馬歇爾計劃」,對西歐等國經行經濟援助,對日本施行民主改革,當時可以西歐、日本等國到處都是美國貨,美國在此時經濟大肆擴張。然而,由於美國是出於政治上的干涉目的才去援助西歐、日本,不甘心做傀儡的西歐、日本等國大力發展經濟,由於原先經濟條件較好,經濟迅速發展,在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形成了美國、西歐、日本在資本主義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國在經濟上與其的競爭也逐漸激烈,(補充一下1929-1933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75年的經濟危機和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中美國的經濟總體上呈頹勢)蘇聯解體後,中國、印度的崛起對美國的霸權又是一個沖擊,美國的在經濟方面的與其他國競爭愈發激烈,現在的美國,綜合實力仍是世界第一,經濟發展主要是科技為主(在美國的中國人都知道,在美國的市場很難看到除了科技方面以外的產品,中國製造充斥著美國市場),經濟實力現在仍呈頹勢,但經濟實力自二戰以來一直是第一,至今仍是世界第一。

❹ 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怎麼樣

環顧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明顯加快。世界范圍內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日益深化,經濟全球化競爭給世界各國帶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在經濟全球化競爭中,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跨國公司與經濟全球化的關系,認識跨國公司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作用,對於加快培育我國大型跨國公司,打造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的航空母艦,提高我國經濟的競爭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國為實現各自的利益,採取各種方式,超越空間和社會的限制,不斷在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協調認識和行動的發展過程。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特徵,是各國經濟、社會聯系與競爭的普遍化及其方式的多樣化。經濟全球化是震撼國際社會諸多領域的重大變革,使當代人類經濟生活的理念、方式和空間發生深刻變化。分析研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跨國公司始終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1跨國公司實行的全球經營戰略,是加快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基礎。企業競爭力是產業競爭力乃至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跨國公司是現代企業的主力軍,是世界各國綜合國力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國與國的經濟競爭,正在通過跨國公司實行的全球經營戰略,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激烈程度在全球范圍展開。根據市場的變化和競爭的需要,一些著名跨國公司立足全球,對生產經營實行全球性戰略安排,把別國的市場和資源納入其全球性的安排之中。為了實現其全球經營戰略,許多跨國公司把本國的跨國公司變為世界范圍的總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設置生產基地和銷售機構,建立國際商務信息網路,構建全球研究開發體系,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在實施全球經營戰略過程中,跨國公司積極推進海外公司本地化,以贏得所在國政府和公眾的認可和支持,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競爭力;推進經營資源國際化,促進經營管理知識、技術專利、營銷方法、融資渠道、信息網路和管理組織等經營性資源向所在國轉移,提高當地管理人員掌握和運用本公司經營資源的能力。為了以科技進步支撐世界各地工廠的生產,跨國公司大力推進研究開發國際化,在國外設立研究開發基地,聘用國外科技人才,與國外科研機構合作,在當地把生產和科研結合起來。據聯合國《2000年世界投資報告》,1980年全球已有15000家跨國公司,35000家分支機構,2000年全球達63000家跨國公司,設立分支機構70萬家。跨國公司的生產總值已超過工業世界總產值的30%。從跨國公司平均跨國指數看,即跨國公司的國外資產/總資產、國外銷售額/總銷售額、國外雇員/雇員總數三個比率的平均數目前已達 37%,其中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的跨國指數已達54%。事實表明,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經營戰略,實質上就是經濟全球化戰略,跨國公司充當了推行經濟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角色。

2跨國公司進行的國際性投資,是加快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有利條件。國際性投資是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基礎。隨著世界經濟的加快發展,跨國公司已成為國際性投資的主要載體。跨國公司的國際性投資,一方面是向全球擴張金融資本、壟斷世界市場的實際需要,另一方面是生產國際化、社會化的必然要求。一些大型跨國公司紛紛向國外開展大規模、系統化投資,在國外設立投資性控股公司,統一管理投資企業。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具有明顯的連鎖競爭效應,只要有一個跨國公司向外投資擴張,同行的跨國公司為了保住自己國內外的資源和市場份額,也會競相向國外投資擴張。所以,近些年來,跨國公司以長遠發展為目標,應對市場變化和競爭對手而實行對外投資的戰略性意圖非常明顯,投資勢頭愈益強勁。增加對外投資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外投資為自己更便捷地獲取當地的資源和市場。跨國公司對外投資一般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英國、加拿大、荷蘭三個國家吸收了美國對外投資的近40%。同時,近些年來對新興市場的直接投資也迅速增加。前年和去年美國跨國公司對中國直接投資分別增加了26.9%和18.9%。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金融保險、房地產業和石油業等領域。這不僅給跨國公司帶來了高額利潤,而且密切了各國的經濟聯系,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據聯合國《2000年世界投資報告》,截至1999年底,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50000億美元。1999年全球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出量達到800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16%。1999年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吸收了208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比1998年增長16%。200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總量創下歷史最高記錄,達到1.27萬億美元,比1999年增長18%。據聯合國預測,2001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額約為1.1萬億美元。2002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雖有所減少,但仍將保持1萬億美元以上。目前全球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約佔全球直接投資的90%。跨國公司的大規模投資,大大促進了國際資本流動,為各國吸引外資創造了條件,把各國經濟越來越緊密地聯系起來。

3跨國公司開展的跨國兼並和收購,是加快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有效手段。跨國公司之間的兼並、收購以及戰略聯盟,是20世紀後期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特徵,是國際經濟激烈競爭的產物和結果。為了在全球市場謀求發展壯大,跨國公司利用自身的優勢,採取整體收購、重組控股收購、增資控股收購以及股票認購收購等多種並購方式,在國外大力開展兼並、收購業務,不斷實行產業整合,擴大經營規模。兼並、收購和戰略聯盟,不是企業間的單純業務交易,而是一項有關企業戰略、文化、人員以及數據信息等資源的全方位整合。通過兼並、收購,使被兼並、收購的企業的法人地位、治理結構、文化理念和管理機制、業務方向等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跨國兼並、收購是跨國公司獲得別國有形和無形資產及競爭戰略優勢的最迅速、最有效的手段。實際上,跨國公司是推動國際化生產的國際型企業。國際生產的擴張和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國公司的兼並、收購推動的。據聯合國《2000年世界投資報告》統計,從 1980年至1999年,在世界范圍內,國內企業之間以及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之間達成的並購協議總額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長。隨著跨國公司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以及全球經濟競爭的加劇,跨國公司間合並、收購及戰略聯盟的交易規模不斷擴大。80年代後期和1995年以來,世界上出現兩次並購高潮。跨國並購交易額從1987年的750億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7200億美元。1999年出現了109起巨額並購交易。2000年全球兼並和收購交易總額達到1.1萬億美元。2001年雖然受世界經濟發展趨緩和美國「9·11」事件的影響,全球跨國並購規模有所減少,但仍保持較強的發展勢頭。日益發展的跨國兼並和收購,擴大了跨國公司的經營規模,推動了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重組,提高了相關產業和產品的關聯度,加快了各國經濟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4跨國公司開展的國際貿易,是加快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強大動力。國際貿易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進程提供了動力。目前,跨國公司已成為國際貿易的主體。跨國公司開展的國際貿易,不僅使貨物和資源跨國界流動日益增強,而且也使不同國家市場和生產日益變得更加相互依存,經濟資源如商品、資本、勞動力、信息、技術等通過國際貿易超越國界被重新配置的范圍越來越廣。實際上全球最重要的工業和第三產業都已納入跨國公司的一體化國際生產和流通服務之中。近些年跨國公司的國際性貿易迅速發展,貿易規模和領域不斷擴大,促進了全球和一些地區生產、消費的發展。目前,跨國公司的貿易量已佔全球貿易總額的40%。跨國公司內部及互相貿易佔世界貿易量的60%以上。2000年跨國公司的銷售額從1980年的30000億美元增加到140000億美元,是國與國之間貿易總額的2倍多。跨國公司海外附屬企業貨物和服務出口為31670億美元,佔世界貨物和非要素服務出口的46%。跨國公司實行的全球貿易策略,既拓展了自己的發展空間,又有力地促進全球市場體系的形成,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發展。

實踐表明,隨著世界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的跨國公司不斷生成、發展和壯大,越來越成為各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核心和主導。跨國公司之間的競爭已成為經濟全球化競爭的重要方面。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及其開展的日益激烈的競爭,是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最活躍、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動力量。

跨國公司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內在動因

考察研究一些著名跨國公司,我們可以發現:在參與國際經濟競爭中,一些跨國公司不僅積聚了自身的經濟實力,形成了自己的企業品牌,而且培育和鑄就了企業價值觀。企業價值觀是企業經營行為的先導,是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礎。雖然眾多跨國公司的價值觀的概括和表述不同,但其核心都是:一切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個著名跨國公司把「追求增長,永不言夠」作為企業價值觀的生動概括。正是在這種企業價值觀的推動下,跨國公司在不停地追求企業發展和增長的同時,積極參與並不懈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成長為先、增長為本的企業發展觀,驅動跨國公司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跨國公司在這種發展觀的驅動下,以增長為根本,把成長作為首要目標,不懈地追求更快更好。隨著跨國公司的發展,其資本和積累高度集中,壟斷進一步加強,形成資本過剩。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公司為實現自己的快速增長,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全球定位,制定並實施全球性經營戰略,積極向國外輸出資本,利用全球生產能力。一些大型跨國公司在加快發展、實現自己利益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在本國的資源和市場已經相當狹小的情況下,把自己的資本和過剩的生產能力轉移到國外。跨國公司無止境地追求快速「成長」和「增長」,驅使著企業擴大規模,沖出國門,走向世界,使其經營與發展逐步突破空間和地域、民族與制度的界限,從而為參與並推進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內在動力。

——打破界限、獲取資源的企業競爭觀,驅動跨國公司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資源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全球性的經濟競爭,說到底是有效利用全球資源的競爭。一個跨國公司發展的快慢、經濟實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對全球相關資源佔有的份額及開發利用程度。所以,隨著跨國公司的加速增長,對資源產生了這樣的理念和追求:打破國與國的限制,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提供最大效益的資源。為了能夠迅速獲得區位資源組合,增強經濟在國際化競爭中的實力,實現各自對資源的獲取,跨國公司之間一直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資源爭奪戰,紛紛採取投資、並購、貿易等種種手段,千方百計從別國獲取和分割自己所需要的資源。正是跨國公司對資源利益的追逐和競爭,促進了各國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加快流動,推動世界經濟進入一個聯系更為密切、相互依存的時代。

——主動出擊、開拓市場的企業營銷觀,驅動跨國公司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充分利用「兩個市場」,特別是提高國際市場佔有率,是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條件。對許多跨國公司來說,在正在形成的全球企業市場上求生存、求發展已成為關鍵的戰略性問題,驅使跨國公司不斷開拓新的市場領域,擴大市場空間。一些著名跨國公司樹立現代營銷觀念,實現了「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主動出擊,開拓全球市場。建立覆蓋全球的營銷隊伍,設立網路化的營銷機構。開展無邊界服務,鞏固傳統市場,發展新興市場。利用數字化手段,以更高的效率佔領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樹立企業和用戶雙贏意識,盡可能滿足用戶需求,提高在當地市場的影響力。跨國公司在開拓市場中,不僅贏得了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而且成為連接世界市場的橋梁和紐帶,密切了各國市場的相互聯系,提高了市場規模化程度,加快了全球市場一體化步伐。

——不甘現狀、渴望變革的企業改革觀,驅動跨國公司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變革是創造業績、加快發展的動力。一些跨國公司視變革為增長的機遇和條件,為加快企業發展,根據國際市場的變化,不斷地推進經營體制、管理制度、營銷方式等方面的變革,增強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企業競爭力。90年代後期,一些著名跨國公司率先進行了管理體制和營銷方式的改革,對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實行了新一輪調整,不僅增強了自身發展活力,而且促進了世界一些國家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跨國公司這種具有連鎖推動效應的不停頓的重大經營變革,往往是世界經濟競爭格局發生變化的誘因和前奏。每一輪新的重大經營變革,都給全球經濟發展在市場運行、資源配置、技術進步等方面帶來深刻影響,推動經濟全球化向著更廣的領域和更高的層次發展。

——拓展新業、填補空白的企業創新觀,驅動跨國公司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科技進步和創新,既是加快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又是提高經濟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科學技術決定著跨國公司的發展方向和前途。一個跨國公司不論其科技實力如何雄厚,都離不開世界范圍內的科技進步的支撐。這就要求跨國公司牢牢把握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積極參與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吸收和採用新的科技成果。一些世界著名跨國公司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以創新促進成長,以技術保持領先。採取投資、並購等形式,進入正在發展的業務領域,不斷填補產品種類和技術空白。加大科技投入,壯大企業研發力量,培養企業創新能力。實施全球人才戰略,不惜重金褒獎精英人才,激勵優秀人才,吸引頂級人才。跨國公司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和創新,一方面加劇了國際市場在技術、人才和產品等方面的競爭,一方面促進了各國之間的技術聯系和經濟合作,提高了金融、電信、商務網路的現代化水平,對經濟全球化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和深化作用。

——協作無限、服務無界的企業合作觀,驅動跨國公司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在國際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條件下,一個國家、一個企業要得到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多的客戶,必須不斷加強對外協作和服務。拓展協作和服務,已成為加快企業發展和增長的前提條件。當今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已形成嶄新的全球性的經濟合作觀:即協作無邊界、服務無邊界、溝通無邊界,把合作和服務的發展曲線畫在企業利益的增長曲線之前。在企業內部加強內設機構的無邊界協作,提高企業運行效率,消除管理和監督盲區。在外部不斷擴大全球性合作,加快拓展世界各地的服務市場。深入了解客戶對服務的要求,尋求新的方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以電子商務推動企業的服務創造,圍繞主業開展多種服務業務組合。這種全方位、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服務理念和方式,在為跨國公司的發展和增長創造了更多的機遇和有利條件的同時,把全球性的合作和服務推向一個更加適應經濟全球化需要的新階段。(上)

❺ 高手進 初三歷史:評價美國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作用

羅斯福新政

在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爆發於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危機和羅斯福總統實施的「新政」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以致於研究現代資本主義經濟,不可迴避的要研究這段歷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國歷史上被稱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國還是一片歌舞昇平,夏季的三個月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 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從165上升到258,人們見面時不談別的,只談股票,直至9月份,美國財政部長還信誓旦旦地向公眾保證:「這一繁榮的景象還將繼續下去」。但是,10月24日這一天,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從頂巔跌入深淵,價格下跌之快,連股票行情自動顯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場的大崩潰導致了持續四年的經濟大蕭條,從此,美國經濟陷入了經濟危機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國社會逐步被存貨山積、工人失業、商店關門的凄涼景象所代替。 86000 家企業破產, 5500 家銀行倒閉,全國金融界陷入窒息狀態,千百萬美國人多年的辛苦積蓄付諸東流,GNP 由危機爆發時的 1044億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億美元,失業人數由不足 150 萬猛升到 1700 萬以上,占整個勞動大軍的四分之一還多,整體經濟水平倒退至 1913 年。農產品價值降到最低點,農民將牛奶倒入大海,把糧食、棉花當眾焚毀的現象屢見不鮮。

富蘭克林·羅斯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取代了焦頭爛額的胡佛,當選為美國第 32 屆總統。他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新政」, 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 , 即復興 (Recover) 、 救濟 (Relief) 、改革 (Reform) 。由於大蕭條是由瘋狂投機活動引起的金融危機而觸發的。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也先從整頓金融入手。在被稱為「百日新政」 (1933年 3月9日至6月16日 ) 期間制訂的15 項重要立法中 , 有關金融的法律占 1/3 。羅斯福於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總統時,全國幾乎沒有一家銀行營業,支票在華盛頓已無法兌現。在羅斯福的要求下,3 月 9 日,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決定對銀行採取個別審查頒發許可證制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 , 允許盡快復業。從 3 月 13日至15 日,已有 14771 家銀行領到執照重新開業,與 1929 年危機爆發前的 25568 家相比,淘汰了10797 家。羅斯福採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眾輿論評價,這個行動猶 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現的一道閃電」。羅斯福在整頓銀行的同時,還採取了加強美國對外經濟地位的行動。從 1933 年 3月10 日宣布停止黃金出口開始,採取一個接一個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儲存黃金和黃金證券 , 美鈔停止兌換黃金 ;4月19日 , 禁止黃金出口,放棄金本位; 6 月 5 日,公私債務廢除以黃金償付; 1934 年1月10日,宣布發行以國家有價證券為擔保的 30 億美元紙幣 , 並使美元貶值 40.94% 。通過美元貶值,加強了美國商品對外的競爭能力。這些措施 , 對穩定局勢 , 疏導經濟生活的血液循環,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百日新政」期間,羅斯福在解決銀行問題的同時,還竭力促使議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這兩個法 律成了整個新政的左膀右臂。羅斯福要求資本家們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范圍;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從而限制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在得到大企業的勉強支持後,羅斯福隨之又盡力爭取中小企業主的支持。他說大企業接受工業復興法固然重要,「而產生豐碩成 果的領域還在於小僱主們 , 他們的貢獻將是為 1 至 10 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這些小僱主實際上是國家骨幹中極重要的部分,而我們的計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復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新政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救濟工作。 1933 年 5 月,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失業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羅斯福執政初期,全國 1700 多萬失業人員及其親屬維持生計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業的幫助和施捨。但這部分財源相對於如此龐大的失業大軍,無異於杯水車薪。解決這一復雜的社會問題,只有聯邦政府才能辦到。羅斯福新政的第一項措施,就是促請國會通過的民間資源保護隊計劃。該計劃專門吸收年齡在 18 歲到 25 歲,身強力壯而失業率偏高的青年人,從事植樹護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築、開辟森林防火線和設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 25 萬人,在遍及各州的 1500 個營地勞動。到美國參戰前,先後有 200 多萬青年在這個機構中工作過,他們開辟了 740 多萬英畝國有林區和大量國有公園。平均每人每期干 9 個月,月 工資中拿出絕大部分作贍家費,這樣在整個社會擴大了救濟面和相應的購買力。對於千千萬萬依賴州、市養活的人們,羅斯福還敦促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救濟機構,合理劃分聯邦政府和各州 之間的使用比例,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地方政府用來直接救濟貧民和失業者。新政期間,全美國設有名目繁多的工賑機關,綜合起來可分成兩大系統:以從事長期目標的工程計劃為主的公共工程署 ( 政府先後撥額 40 多億美元 ) 和民用工程署 ( 投資近 10 億美元 ) ,後者在全國范圍內興建了18萬個小型工程項目,包括校舍、橋梁、堤坎、下水道系統及郵局和行政機關等公共建築物 , 先後吸引了 400 萬人工作,為廣大非熟練失業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後來又繼續建立了幾個新的工賑機構。其中最著名的是國會撥款 50 億美元興辦的工程興辦署和專門針對青年人的全國青年總署,二者總計雇傭人員達 2300 萬,佔全國勞動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戰前夕,聯邦政府支出的種種工程費用及數目較小的直接救濟費用達 180 億美元,美國政府藉此修築了近 1000 座飛機場、12000 多個運動場、800 多座校舍與醫院,不僅為工匠、非熟練工人和建築業是創造了就業機會,還給成千上萬的失業藝術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為止美國政府承擔執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濟計。這一筆錢經過工人的口袋、通過不同渠道和消費,又回到了資本家手中,成為以政府投資刺激私人消費和個人投資的「引動水」。

從 1935 年開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著重通過社會保險法案、全國勞工關系法案、公用事業法案等法規,以立法的形式鞏固新政成果。羅斯福認為,一個政府「如果對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顧,不能為壯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業體系之中,聽任無保障的陰影籠罩每個家庭,那就不是一個能夠存在下去,或是應該存在下去的政府」,社會保險應該負責「從搖籃到墳墓」整個一生。為此,制定了《社會保險法》,法律規定,凡年滿 65 歲退休的工資勞動者,根據不同的工資水平,每月可得 10 至 85 美元的養老金。關於失業保險,羅斯福解釋說:「它不僅有助於個人避免在今後被解僱時去依靠救濟,而且通過維持購買力還將緩解一下經濟困難的沖擊。」保險金的來源 , 一半是由在職工人和僱主各交付相當工人工資 1 %的保險費,另一半則由聯邦政府撥付。這個社會保險法,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強烈願望,受到美國絕大多數人的歡迎和贊許。

1937 年5月24日 , 羅斯福向國會提交了受到廣泛注意的關於最低工資最高工時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認「我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絕大多數從事農業或工業,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們必須銘記我們的目標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現在營養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我們知道,當我們工人的一大部分還沒有 就業的時候,超時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資是不能提高國民收入的。」由國會沒有對法案採取行動, 1937 年 10 月 12 日,羅斯福再次提出,直到 1938 年 6 月 14 日通過。這就是《公平勞動標准法》 ( 又稱《工資工時法》 ) ,它的主要條款包括每周 40 小時工時,每小時 40 分最低工資;禁止使用 16 歲以下童工,在危險性工業中禁止使用 18 歲以下工人。關 於最低工資的規定,隨著經濟的發展,日後陸續有所調整。這些社會立法,雖屬社會改良的范疇,但對廣大人民特別是工資勞動者甚有好處。為了解決社會保險制度的聯邦經費來源問題,羅斯福破天荒地實行了一種按收入和資產的多寡而徵收的累進稅。對 5 萬美元純收入和 4 萬美元遺產徵收 31 %, 500 萬美元以上的遺產可徵收 75 %;公司稅過去一律是 13.75 %,根據 1935 年稅法,公司收入在 5 萬美元以下的稅率降為 12.5 %, 5萬美元以上者增加為 15 %。

到 1939 年,羅斯福總統實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幾乎涉及美國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多數措施是針對美國擺脫危機,最大限度減輕危機後果的具體考慮,還有一些則是從資本主義長遠發展目標出發的遠景規劃,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國避免了經濟大崩潰,有助於美國走出危機。從 1935 年開始,美國幾乎所有的經濟指標都穩步回升,國民生產總值從 1933 年的 742 億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 2049 億美元,失業人數從 1700 萬下降至 800 萬 , 恢復了國民對國家制度的信心,擺脫了法西斯主義對民主制度的威脅,使危機中的美國避免出現激烈的社會動盪,為後來美國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二戰以後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

誠然,羅斯福的「新政」措施,最終目的是為了加強國家資本主 義,以克服經濟危機,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新政」是他醫治資本主義社會的疾病在常規療法不能奏效的情況下試用的一種試驗性的療法。事實上,「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不足之處,這也每每成為他的政敵發難的理由。「新政」實施過程中利益受損的階層也曾予以抵制和誹謗,甚至作為新政初期重要內容的《工業復興法》及另外兩項法案也在時隔兩年後被最高法院裁定為違憲。由於新政近乎是全方位突出國家對社會生活的介入,震撼了美國自由市場經濟之基礎。從1935年1月7日起1年多時間內,最高法院以授權不當等理由作出了一系列關於新政立法的裁決,宣布違憲或無效的新政立法包括《全國工業復興法》、《鐵路職工退休法》、《手工業婦女最低工資法》等十幾種,而最高法院自創立後到新政前的140年間,所宣布廢止的法令不過60種。另外,各級聯邦法院也有100多位法官發出1600多個指令,以禁止實施新政立法。但是,只要我們真正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審視「新政」,就不難看出,「新政」號准了美國經濟 和社會生活的脈博,「使人們能夠重返工作,使我們的企業重新活躍起來」的口號,符合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充分喚起了他們的積極性。羅斯福把保持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和保證公民就業作為政府的責任,尤其是以工賑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項目,不僅大大緩解了失業困難,刺激了經濟的早日復甦,而且許多基礎設施建設使美國經濟受益無窮。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發生大蕭條的措施和政策,為美國投入二次大戰及戰後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羅斯福也因此成為自亞伯拉罕·林肯以來最受美國和世界公眾歡迎的總統而永載史冊。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爆發了資本主義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一周之內,美國人在證券交易所內失去的財富達100億美元,農場主為了銷毀「過剩」的產品,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當時紐約流行一首兒歌:

「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里沖!」

「瘋狂的20年代」暗藏危機

1920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首次經濟危機。危機過後,美國經濟在股票、債券等「經濟泡沫」的影響下迅速增長,創造了資本主義經濟史上的奇跡。從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產率增長幅度達4%。與此同時,整個美國社會的價值觀念都在發生變化。雖然清教徒傳統的價值觀念仍在農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導道德觀念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發財致富成了人們最大的夢想,投機活動備受青睞,有組織的犯罪活動以及享樂之風盛行。相當一部分人終日沉醉於物質享樂之中,而精神生活則體現出浮躁和粗鄙,以至於許多美國歷史學家把這時的美國稱為精神上的「飢餓時代」或「瘋狂的20年代」。

上個世紀20年代的繁榮雖然造就了一個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但這一繁榮本身卻潛伏著深刻的矛盾和危機。首先是美國農業長期處於不景氣狀態,農村購買力不足。1919年時農場主的收入佔全部國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佔全部國民收入的8.8%,農場主紛紛破產。此時農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國平均收入的1/3左右。

其次,是美國工業增長和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極端不均衡。工業增長主要集中在一些新興工業部門,而采礦、造船等老工業部門都開工不足,紡織、皮革等行業還出現了減產危機,大批工人因此而失業。這一時期兼並之風盛行,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全美最大的16家財閥控制了整個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53%,全國1/3的國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佔有;另一方面,約60%的美國家庭的生活水平還掙扎在僅夠溫飽的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更為嚴重的是,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此外,國際收支中的潛在危機也加深了美國經濟的潛在危機。美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力同供應大大超過國內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這一切都預示著一場大危機的到來。

1920年,民主黨總統威爾遜離任。繼威爾遜後的3屆共和黨總統哈定、柯立芝和胡佛先後執政。有美國史學家認為,「這3屆政府在美國歷史上構成了一個時代」,「在這短短10年中,政治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低下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再要低落就連負責公眾利益的影子也說不上了。」

「美國往地獄里沖」

1929年上台的總統胡佛是一位靠個人奮鬥起家的「美國英雄」。他在競選演說中對人民許諾,「美國人家家鍋里有兩只雞,家家有兩輛汽車」。但由於胡佛在經濟領域頑固奉行自由資本主義經典理論,在隨後到來的經濟危機中應對無力,從而使他的諾言成為一張永遠無法兌付的空頭支票。當年10月24日,一場經濟危機風暴席捲美國。這次危機使生產下降的幅度之大,波及范圍之廣,失業率之高,持續時間之長,都是前所未有的。

從10月29日開始的一周內,美國人在證券交易所內失去的財富達100億美元。為了維持農產品的價格,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毀「過剩」的產品,用小麥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使這條河變成「銀河」。到1932年,鋼鐵工業下降了近80%,汽車工業下降了95%,至少13萬家企業倒閉,佔全國勞工總數1/4的人口失業。城市中的無家可歸者用木板、舊鐵皮、油布甚至牛皮紙搭起了簡陋的棲身之所,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稱為「胡佛村」,意在諷刺胡佛總統。除此之外,流浪漢的要飯袋被叫做「胡佛袋」,由於無力購買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動的汽車被叫做「胡佛車」,甚至露宿街頭長椅上的流浪漢身上蓋的報紙也被叫做「胡佛毯」。紐約大街上流行這樣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里沖!」

「新政」把美國拉回人間

1933年3月4日,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就任美國第三十二屆總統。羅斯福應對危機的一系列政策後來被稱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個R:改革(Reform)、復興(Recovery)和救濟(Relief)。羅斯福的「新政」並非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一場為保證資本主義制度的穩定發展,在資本主義經濟肌體內部進行的一場「傷筋動骨」的大手術。

羅斯福的「新政」處方先從整頓金融入手。在就職後的第三天,即1933年3月6日,羅斯福宣布全國銀行「休假」,這是他所採取的重建銀行和經濟結構的第一步。3月9日,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令》,對銀行採取個別審查、頒發許可證制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允許盡快復業。13日至15日,全國絕大多數銀行經過財政部審核,在政府監督下,分批陸續恢復營業。羅斯福對驚魂不定的美國人民說:「我向你們保證,把你們的錢存入重新開業的銀行比藏在床褥下更為保險。」6月16日,國會通過了《1933年銀行法》,建立由聯邦承擔責任的聯邦儲備體系。由於採取了這些措施,銀行信用很快恢復,銀行存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增加了近20億美元!

在整頓農業方面,從1933年5月開始,新設立的農業調整管理局著手開展了一場雷厲風行的行動,在春夏兩季有計劃地犁掉了大約1000萬英畝棉田,收購和屠宰了大約20多萬頭即將臨產的母豬和600多萬頭小豬,幾千萬頭牛和羊。物缺則貴的無情法則發生了作用。隨著農業生產的下降,加上1933—1934年遭到嚴重旱災,農產品價格開始回升。從1932年到1936年農業總收入增加了50%,出售農產品的現金收入(包括政府補貼)幾乎翻了一番。保持平價的比例從1932年的55%上升到1936年的90%。

1933年春天,羅斯福政府制定了旨在整頓工業的《全國產業復興法》,其內容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的宗旨是訂立可免受託拉斯法案限制的公平競爭規約;第二部分提出要成立「公共工程署」,並為此撥款33億美元。羅斯福稱之為「向工業界提出的艱巨任務」。7月又提出訂立「一攬子規約」的想法,規定如願意合作的僱主應保證遵守全國復興總署規定的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標准。200萬僱主接受了「一攬子規約」,並在企業門口懸掛以印第安人的雷鳥為藍本而設計的藍鷹徽———服從規約的標志。

在「新政」中,「救濟」是一個主要方面。在進行直接救濟的同時,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賑。羅斯福上任後從一開始就傾注了極大的力量興辦大規模的公共工程,以擴大政府開支來彌補私人投資下降而出現的空白,並解決部分就業問題。1935年4月28日,羅斯福正式宣布工賑計劃,明確規定對有工作能力的失業者不發放救濟金,而是幫助其通過參加不同的勞動獲得工資。

「新政」功過眾說紛紜

「新政」剛一推出,就引起美國社會上下的普遍關注,不同政治集團對其給予了不同的評價。羅斯福的堅決反對者、報業大王赫斯特說「新政」就是苛政(RawDeal);不是榨取富人(SoaktheRich),而是榨取成功者(SoaktheSuccessful)。美國著名新聞記者、作家約翰·根室說他所聽到的關於「新政」的最好定義,是說「那是一些沒有骨氣的自由派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資本家而去拯救資本主義的一種企圖」。另外還有人譴責「新政」是披上自由主義外衣的法西斯主義。

美國經濟學家對「新政」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新政」在鼓舞私人企業的信心方面沒有成功,資本主義秩序成功的基本條件是鼓舞企業家的創業精神,而誘發這種精神就需要刺激和補償,「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這種精神的。另一派是凱恩斯及其追隨者或半追隨者,他們認為,只有真正執行大膽的增大開支的赤字政策,才能使國民經濟走上復興的軌道,而羅斯福在這一點上做得還不夠。

羅斯福「新政」是20世紀資本主義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幫助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度過了1929—1933年的一場空前大災難。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得救了,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也緩過氣來了。這就使得「新政」能夠在美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中獲得一席之地。

❻ 美國政府在美國經濟中發揮了哪些作用

美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經濟實體,在其復雜的經濟機制中,政府職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濟調控功能

美國宏觀經濟調控主要通過兩大手段實現。

首先是貨幣政策。嚴格地說,美國政府通過貨幣政策對經濟實施調控的權力和功能並不掌握在以總統為首的內閣手中,而是掌握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即美國的中央銀行手中。美國總統對應該實行什麼樣的貨幣政策並無發言權。美聯儲主席雖然由總統任命並需要得到國會的批准,但總統和國會卻不能幹預他的決策。

多年來,以格林斯潘為首的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有兩大目標:一是保證經濟穩定增長,二是控制通貨膨脹。要成功地實現這兩個目標,就必須准確了解經濟運行的情況。美聯儲是通過所屬的12個聯邦儲備區來掌握全國的經濟動態的。各個聯邦儲備區定期對所管轄地區的經濟情況進行調查,然後上報美聯儲。美聯儲再根據各地經濟狀況進行匯總,然後在每年舉行8次的貨幣政策決策例會上討論分析,最後根據討論結果決定採取何種貨幣政策。具體做法方面則是通過調節聯邦基金利率(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來實現對經濟的調控。

2001年發生經濟衰退和遭受嚴重恐怖襲擊後,美聯儲連續11次降低利率,一年之內將短期利率從6.5%降至1.75%。這對縮短衰退周期和經濟復甦起到了積極作用。由於2002年來美國經濟復甦步伐不穩,特別是公司丑聞頻發導致嚴重的市場信心危機和股市暴跌,為經濟繼續復甦增添了新的困難後,美聯儲2002年11月初又再次降息,將短期利率降至1.25%,旨在防止經濟再次陷入衰退。

再就是財政和稅收政策的運用。從這方面來說,近年來最明顯的就是通過減少稅收來刺激消費增長。布希總統執政以後,大力推行他在競選期間提出的大規模減稅計劃並於2001年年中在國會獲得通過。通過降低稅率使人們少交稅達到家庭收入的增加,進而推動消費的增長。這對美國經濟盡快擺脫衰退和走向復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當然,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布希的減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推動復甦起到應有的作用。

服務支持功能

美國政府的重要經濟職能之一是服務功能。這就是提供公共服務,促進企業發展。這體現在很多方面。在國內,政府不斷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和經濟新特點的出現制定適宜的財政和稅收政策,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市政建設,實施正確的就業政策為企業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等。

在鼓勵美國公司參與國際競爭方面政府的服務功能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為美國企業出口打開方便之門。最集中的體現是美國最近10多年同別國簽定很多貿易協議,最典型的包括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等。

二是對出口提供資金和擔保支持。美國政府所屬的進出口銀行成立已經近70年,主要目的是為美國公司出口提供貸款、貸款擔保和信貸保險等業務,同時也為一些面臨國外低價進口商品競爭的國內產品生產提供支持。近年來在對出口提供方面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2001年,該銀行為美國公司的出口提供的貸款和貸款擔保等資金達92億美元。2002年年中布希總統又簽署了一項法案,要求美國進出口銀行為國內小企業和面臨國外激烈競爭的工業部門提供更大的支持。

三是市場信息服務。經過長期努力,美國政府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國內外市場信息體系和網路,對企業了解國內外市場情況很有幫助。商務部等重要經濟部門的統計資料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免費索取或從網上調閱,基本上毫無秘密可言。其中,迅速完善網路服務為企業提供的各種商機是美國信息化發展的最主要特點。

四是加大對出口促進和管理部門的撥款支持。美國商務部所屬國際貿易管理局2001和2002年度的預算開支分別為3.52億和3.55億美元。2003年度的預算增加到3.77億美元。主要負責推動出口的出口管理局2001和2002年度的預算分別為6800萬和7200萬美元,2003年度預算猛增到1.03億美元。

此外,美國還設有專門保護國內市場的國際貿易委員會,負責對外國進口商品實施反傾銷和反不公平競爭的監督和裁定,用於保護和支持本國企業。

監督管理功能

規范企業行為,確保公平競爭,這是美國政府的又一主要職能。在這方面,美國從100多年前就開始逐步建立制度並不斷加以修訂,目前已經具有相當完善的公平競爭機制。主要表現有:

一是反對市場壟斷,實行公平競爭。近百年來美國政府和國會頒布很多有關法律規范競爭,最基本內容是一公司的市場份額一般不得超過1/3,規模過大的公司必須分解縮小,壟斷市場者將被課以高額罰款。近年來微軟官司等就是反對壟斷市場的最新案件。

二是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方面的立法和監管。這方面的規定既種類繁多又不厭其細,標准不斷提高。公司違反規定就會遭到數額巨大的罰款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因此,近年來美國食品質量方面發生的問題較少。煤礦生產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平均兩年才發生一起。

三是加強環境保護法規的建立和執法。工業化之初帶來最大的問題是環境污染,為了恢復良好的環境西方國家付出了很高代價。因此,近十幾年來,保護環境成為美國企業包括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優先考慮的問題之一。美國政府甚至鼓勵生產污染嚴重的公司到國外去開設工廠。這種損人利己的做法不時引起世界不少國家的關注和批評。

從安然公司開始到美國公司做假賬的丑聞接二連三被「曝光」,對投資者的信心帶來嚴重打擊,導致股市大幅下跌,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同時也暴露出美國政府在公司財務會計和審計制度監督方面存在嚴重的漏洞,從而引起了國會和政府的注意。如何規范公司經營特別是財務和審計成為美國經濟面臨的嚴重問題,也成為政府面臨的當務之急。為此,美國當局決心「亡羊補牢」。眾參兩院2002年來已經先後通過了有關法案決心加強監管。美國政府也新成立了公司責任委員會等機構來加強對公司經營的監督和審查,加強在這方面的執法力度。

❼ 戰略與結構怎麼樣

錢德勒生於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哈佛大學本科畢業後到海軍服役5年。此後,他在北卡羅萊納大學獲碩士學位,並於1952年在哈佛大學歷史系獲哲學博士學位。他於1951一196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書,1963-1971年轉到霍普金斯大學,1971年被哈佛大學商學院聘為企業史教授,在那裡一直工作到近80歲才退休。 熊彼特對錢德勒有過直接影響。1948年,哈佛大學成立企業家歷史研究中心。熊彼特在95年去世前任該中心的高級研究員,而錢德勒和另一位後來成為偉大經濟史學家的蘭第斯(David Landes)則是該中心的成員。這個中心於1958年被關閉,但熊彼特的遺產長存。到1970年初,錢德勒和蘭第斯又雙雙重返哈佛大學執教。 如果說熊彼特提供了一個企業在推動經濟變動方面發揮中心作用的理論框架,那麼,沒有任何一個學者比錢德勒({Alfred D61Chandler, Jr.}為這個框架提供了更多的實質內容。錢德勒是歷史學家出身,他以包含多個經營單位並由職業經理人員來管理的企業(multiunit firms)來定義西方工業國家的現代工業企業。對這種企業產生原因的解釋,發展過程的分析,社會後果的估量,以及對它們在西方主要工業國家發展的比較研究,就是錢德勒跨越了半個世紀的學術研究生涯中始終如一的主題。他的研究成果為發展中的動態企業理論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經驗證據和思想源泉。以下將圍繞著錢德勒的三部主要著作對他的研究作一簡介。 錢德勒在《戰略與結構》中使用的是「多部門」企業(multidivisional firms)一詞,而在《看得見的手》和《規棋與范圍》中使用的是「多單位』企業(multiunit firm)一詞,並以後者定義現代工業企業。顯然,在錢德勒的概念中,多部門企業是多單位企業的一種特殊形式。 錢德勒的這三本書都是巨著:《戰略與結構》 462頁,《看得見的手》608頁(中譯本760頁),《規模與范圍》860頁(中譯本1140頁)。以本文的篇幅來介紹這三部著作,當然難免粗略。為避免翻譯錯誤,本文的引用全部由作者譯自英文原著。 戰略與結構:組織創新的動態框架 錢德勒的第一本書是發表於1962年的《戰略與結構:美國工業企業史上的篇章》( Chandler 1962 )。這本書的主題是美國大企業的成長以及它們的管理組織結構如何被重新塑造以適應這種成長。 當錢德勒開始研究美國企業組織的結構變化時,他發現自20世紀初以來,最大企業的組織演變的主要特徵是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多部門的組織結構。在這種組織結構下,公司的總辦事處(the general office)計劃、協調並評估若干分部(即事業部)的工作,並向它們分配必要的人員、設備、資金和其他資源;負責分部的執行經理把處理一個產品主線或服務所必要的職能管理置於自己的統轄之下,每個執行經理都要對他的分部的財務結果和市場成功負責。這就是事業部制或所謂的M型組織結構,它被美國企業界習慣地稱為「分權」的結構。因此,美國企業如何從原來的直線職能結構向多部門結構轉變,就被錢德勒定義為大企業成長過程中組織轉變問題的焦點。 歷史上,最先發明了多部門結構的公司是杜邦公司、通用汽車公司、新澤西標准石油(埃克森)公司和零售商業的西爾斯公司。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開始發展它們的新結構的;新澤西標准石油公司於1925年開始重組,而西爾斯公司則開始於1929年。不僅如此,這四家企業的管理者是在相互獨立並獨立於其他企業的條件下分別開始發展他們的新結構的。他們之間沒有模仿。每一個企業的領導人都認為他們當時所面臨的問題是獨特的,而他們各自的解決辦法都是真正的創新。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創新變成許多美國企業實行類似轉變的模式。正是由於這些原因,錢德勒在此書中選擇這四家企業作為主要案例來研究向多部門組織結構轉變的原因和過程。 毫無疑問,轉向這種新結構的決策是由企業管理者做出的。但歷史經驗表明,除非受到最強大的壓力,管理者很少會改變他們日常的慣例和權力地位。因此,創造新組織形式的決策取決於管理者如何意識到企業面臨的緊迫需要和機會,而他們的相應決策就是一個戰略問題。於是,錢德勒提出一個戰略與結構互動的分析框架來研究戰略決策導致組織結構變化的過程。戰略被定義為「企業長期基本目標的決定,以及為貫徹這些目標所必需採納的行動方針和資源分配」。結構則被定義為「為管理一個企業所採用的組織設計」。基本的假設是結構跟隨戰略,因而所研究的中心問題就是:在什麼樣的條件(壓力和機會)下所產生的企業擴張戰略導致了多部門組織結構的出現?為此,錢德勒在本書第二至第四章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分別對四家先行企業:杜邦公司、通用汽車公司、新澤西標准石油公司和西爾斯一羅巴克公司的經驗進行了詳細的敘述和分析。 戰略與組織結構的互動 美國這四家先驅企業的歷史經驗表明,擴張戰略必須有相應的結構變化跟隨。根據錢德勒的分析,多部門結構是在企業規模擴大,積累了相當資源,並經歷了早期合理化之後,向新的產品和地區市場擴張時被採納的。創造新的組織結構的真正原因並不是企業規模本身,而是在多樣化擴張戰略下,當企業開始在若干不同的地區市場或若干相關的產品市場上運營時,高級管理人員要做出的決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不斷增加。錢德勒把管理決策分為兩種:關繫到企業長期增長和健康的戰略決策和關繫到使企業平穩高效運轉的日常活動的戰術決策。多部門結構成功的基本原因在於,它把對整個企業命運負責的高層經理從日常的經營活動中解脫出來,從而有時間、信息甚至心理上的義務感去做長期的計劃和評估;同時,它把日常管理的責任和必要權威置於在明確規定的市場上運營的事業部的總經理手中。這就是使美國大企業的決策程序在實踐中表現出這樣的結構特徵:在日常運營的層次上(事業部以下),管理決策由經營單位的行政首長個人負責(盡管他可能聽取職能部門專家的建議);在戰略層次上(公司總部),管理決策更多的是由集體(董事會或執行委員會)做出。因為,企業現存日常經營有更多的慣例可循,它的中心問題是執行,所以必須要有個人負責;而戰略決策考慮的是長期的、更復雜和不確定的,而且不必馬上決定的問題。 多部門結構的產生和擴散是因為它能更有效地協調大規模的生產和分配,所以錢德勒總結說 戰略性的增長來自更加有利可圖地利用現存的或擴張中的資源。如果要有效率地經營一個被擴大了的企業,新的戰略就要求一個新的或至少是重新調整過的結構……沒有結構調整的增長只能導致無效率……沒有(集中的)行政職責和結構,企業中的個別單位……作為獨立的單位無疑可以有效地,或甚至比如果它們是一個較大企業的組成部分時更有效地運行……只要企業負責人不能創造出把若干行政職責有效結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所必要的行政職責和結構,他們就不能履行其基本經濟職能。 因此,《戰略與結構》一書的中心論點可以概括為:一個企業面對新的機會(進入相關的產品市場和地理擴張)可能會採取一個投資戰略;但這個投資戰略就生產工藝、產品和地理來說目標越是遠大,發展出一個能夠協調投入流量和產出分配的管理結構就越是關鍵;因為只有這種相應的結構才能協調多樣化和復雜化的企業生產過程,從而證明大規模投資的合理性。這個命題在錢德勒的第二部巨著《看得見的手》中被表述為速度經濟是企業存在的經濟原理。 看得見的手:行政協調對市場協調的替代 在發表於1977年的《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中,錢德勒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擴展了他早期的主題,把美國大企業的成長和這個過程的另一方面—即領取薪水的職業經理在企業管理職能上對企業主的替代—綜合起來,定義為管理革命。這個管理革命的結果就是「看得見的手」(現代企業內部的行政協調)在許多方面代替了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市場協調),成為現代工業經濟中的主要資源分配者。 錢德勒並沒有否認市場對經濟變遷的催化作用——用他自己的話說,「還必須強調、新型經理式企業並沒有取代市場而成為決定提供物品和服務的首要力量」,但「新型企業確實取代了市場來協調和一體化從原材科生產經由若干生產過程到梢售再到最終消費者的物品和服務流量」。 本書的中心問題是:美國現代工業企業出現和發展壯大的原因是什麼?錢德勒回答這本問題的方法是回答歷史問題:這種企業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如何出現和發展的。根據錢德勒的研究,現代多單位工商企業集中在資本密集型工業中,這種企業在1840年以前還沒有任何蹤跡,它的先驅者是從1850年成熟起來的鐵路公司,在那裡產生了最早的由職業經理所組成的管理層級(managerial hierarchy);工商業中的這種企業則是1880年以後經由橫向合並和縱向合並發展起來的。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錢德勒把現代工業企業出現和發展的原因歸結為技術。 美國管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三個階段: 錢德勒把美國現代工業企業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790 - 1840年)是傳統經濟階段。在這半個世紀中,在歐洲殖民地基礎上形成的早期美國經濟主要依靠市場機制來協調物品和服務的生產和分配,沒有新建立的經濟制度(economic institutions ) ,也沒有發生工商業經營方式的革命。雖然18世紀末的英國工業革命刺激了對美國大宗農產品如棉花和小麥的需求,一個在1787年憲法下被加強的中央政府加速了全國經濟的形成,但錢德勒否認這些事件對企業的組織結構有任何基本的影響。美國早期企業史的主要發展是由市場擴張而促進的不斷增加的專業分工推進的。在鐵路和電報到來之前,工商業活動繼續由從中世紀以來就廣泛出現的單一單位的企業所主宰。交通通訊太慢、太不規則也太不穩定,無法使高通過量 ——現代工商企業出現的必要前提條件—成為可能。 第二個階段( 1840 - 1880年),以市場協調和小企業為特徵的傳統經濟的平衡被三項劃時代的技術進步所打破:鐵路、電報和無煙煤的廣泛使用。全國交通通訊網路的完成加速了市場的擴張,蒸汽力取代了風力和畜力。錢德勒特別強調了鐵路對現代企業管理方式的深遠影響:為了安全可靠地運營,鐵路公司是歷史上第一批僱用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經理的企業,發展了最早的管理層級。因此,現代工商企業到內戰發生時已在美國的鐵路公司中出現。因交通通訊革命帶來的市場擴張以及生產技術的變化不僅增加了貿易量,而且大大提高了貿易和生產的速度。到19世紀70--80年代,單個工商企業的規模因實行大批量分配和大批量生產已迅速擴大。 第三個也是最具革命性變化的階段開始於1880年左右。到那時,生產企業開始把大批量分配結合進自己的經營過程,現代工業企業—-今天巨型公司的原形—由此而生。這種成長通過兩種途徑迸行。(1)一些小的單一單位的企業直接向前結合,建立它們自己的全國性和全球性銷售網路以及采購組織,並向後結合取得自己的原料來源和運輸設施。(2)其他企業則是先通過橫向合並:許多家族或個人擁有的單一單位的企業合並成為一個全國性大企業,先實現生產管理的集中化,然後再向前和向後結合。美國煙草、麥考密克收割機、勝家縫紉機等企業通過前一種途徑成長,而標准石油、通用電氣、美國橡膠、杜邦炸葯等企業則是通過後一種途徑。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被完成的。管理革命有兩個密切相關的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協調生產和分配上的高通過量的需要促使企業大量僱用職業經理,從而促進了管理層級的發展。第二個方面是產權革命,即所有權和管理權的分離導致領取薪水的職業經理逐漸控制了企業的管理。 這里概括一下錢德勒關於美國企業產權革命過程的論述。美國企業的所有權和管理權是在傳統的單個業主企業向多單位大企業的過渡中分離的。這個過程經歷了若干形式和階段{詳細論述見第十章}:價格的持續下跌在1873年的經濟恐慌後形成長期的不景氣,為應付產量上升和價格下跌,大多數廠商不得不組成全國性的同業公會,縮減生產以維持價格;但同業公會所管理的產業卡特爾因個別廠商的投機行為而無法穩定。其失敗的原因是協議不具有合法合同的約束力,無法由法庭強制執行:為了更有效地控制聯合,托拉斯應運而生,其手段是成員公司把股份轉交給理事會託管(如果是合夥制企業,則必須改為股份公司,以便股份能夠轉讓)並得到等值的信託證券,而理事會有權對加入托拉斯的成員公司做出經營和投資的決策。但托拉斯只是權宜之計,它很快就被國會於1890年通過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宣布為非法。於是,需要把各成員公司合並成為法律所承認的單一實體,這個途徑就是控股公司,它是把經由合法合並的企業聯盟轉變成現代工業企業的第一個重要步驟。錢德勒指出,現代企業高層管理的實踐和程序是從通過合並而成的工業企業中發展起來的(詳見第十三章)。在新的合並企業中,一個家族或一個合夥人集團很少能夠佔有全部擁有投票權的股份。前面已經指出,合並企業中的最後成功者必須實現管理集中化(即建立起管理結構)並超越橫向結合戰略而轉向縱向結合。當這個過程開始後,一方面這些公司為進行改組和統一利用各種設施,不得不通過出售股票籌措資本,使股份的持有更加分散; 另一方面它們所面臨的管理問題也非常復雜,必須僱用大批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經理從事高層管理工作。合並企業的管理集中化和縱向結合使美國工業中第一次出現了經理式的企業,這個過程一旦被完成(即過渡到大規模管理型企業),管理權和所有權之間的分離就擴大了:廣泛持有股票的分散所有者很少有機會參與任何一級的管理決策,而經理當中也只有少數人擁有大量具有投票權的股份。在這個基礎上,幾個創立了新的管理模式的先驅合並公司—杜邦、通用電氣、新澤西標准石油和美國橡股—對財務控制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並建立起由各種職能機構組成的公司總部、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經理對企業的實際控制和不可或缺的作用最終導致家族世襲管理方式的廢棄:隨著公司早期領導人的退休,他們的職位被領取薪水的職業經理所取代,而曾擁有企業的一些家族的成員〔如洛克菲勒)甚至都不再列席董事會 (只享受紅利):.因此,美國企業的產權轉移是管理革命的結果,是企業組織形式變化的結果,或者說股份化是這個革命的結果而非原因。 錢德勒關於企業存在原因的理論命題: 錢德勒關於「看得見的手」的主題隱含著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為什麼會有企業,或企業的功能是什麼?當然,錢德勒是從現代多單位企業的特定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的,但他的命題完全可以被一般化。 從錢德勒的論述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他認為企業存在的理由是速度經濟。或者說,只有當置於行政協調之下的組織過程比市場交易過程產生更高的物質通過量時,現代意義上的企業才會出現。錢德勒認為:「基本的組織創新是對協調和控制高額通過量的需要的反應。生產率的提高和單位成本的降低……更主要地是來自通過量在數量和速度上的提高而不是工廠規模的擴大。這種經濟效益更多的是來自結合和協調通過工廠的物質流量的能力,而不是來自工廠內更高程度的專業分工。」生產上的速度經濟還對企業產生了縱向合並的壓力,因為保持生產過程的高通過量需要保持原材料供應和產品銷售的穩定。而在集中化管理下的縱向合並導致了現代大企業的形成和管理革命的發生。 錢德勒的論點最可能引起爭議的是他把產生組織創新的原因全部歸結為技術。他的邏輯是,只有技術進步帶來潛在的速度經濟效益時,企業組織結構才會因實現這種效益的要求而發生;正是不同的生產技水使不同的工業有不同的速度經濟,所以現代大企業才會集中於資本密集型工業,而不是勞動密集型工業中。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說,保持高額通過量需要管理結構的協調和控制,但管理控制不僅是技術性的,而且是社會性的。由於錢德勒把勞動問題排除在他的視野之外,他顯然忽略了速度經濟實現過程中的社會關系內容和人力資源的利用問題。盡管如此,把速度經濟而不是交易費用看作是企業存在的基本經濟原理,使他區別於所有新古典經濟理論框架下的企業理論,因為他把企業內部的組織過程和管理活動看做是生產率的源泉。 規模和范圍:企業能力發展的組織基礎 錢德勒的視野在1992年發表的《規模與范圍:工業資本主義的動力》(Chandler 1990)中擴展到了世界舞台。他對以現代大企業為基礎的管理資本主義在三個西方主要工業強權—即美國,英國和德國—的歷史發展進行了比較研究。雖然速度經濟仍然被堅持認為是企業存在的理由,錢德勒在這本書中所用的中心分析概念卻是組織能力 。於是,以世界資本主義商業經濟的演變為背景,現代管理型企業產生和發展的意義又一次被置於新的框架中加以闡述:向管理型大企業的過渡創造了組織能力的基礎,由此而發展出來的組織能力是企業和一國經濟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和經濟持續擴張的動力,決定了企業和國家的興衰。在本書中,錢德勒比以往更加明確無誤地表述了他的反新古典經濟理論的主題:不是市場塑造企業組織,相反,是企業組織塑造市場。 主要理論命題: 根據錢德勒的論述,19世紀最後的25年中,生產技術的重大創新造成了可以利用由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所帶來約空前成本優勢的潛力。但實際運用這種潛力的關鍵步驟不是發明,甚至也不是技術的商業化,而是投資。正是企業家對大規模生產設施、銷售系統和管理組織進行的互相聯系的三重投資(three –pronged investment),導致了現代大企業的崛起,錢德勒特別強調對管理組織的投資,因為它是使前兩種投資產生預期經濟效益的充分條件。錢德勒指出,當技術和運輸方面的創新為通過利用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益獲取空前的成本優勢提供了巨大潛力時: 這些潛在的成本優勢並不一定會被充分實現,除非通過工廠的物質流量能夠被不斷地保持,從而保證對生產能力的有效利用……決定成本和利潤的兩個關鍵數字曾經是(而且現在也仍然是〕額定生產能力(rated capacities)和實際通過量( throughput),或者說是在一個特定時期內被實際加工的數量……在資本密集型工業中,為保持效率的最小規模所需要的通過量,不僅要求仔細地協調通過生產過程的流量,而且要求仔細地協調來自供應商的投入流量和流向中間商和最終用戶的流量。 然而, 這樣的協調,沒有也確實不可能自動地產生。它要求管理團隊或管理層級的永不中斷的全神貫注於由額定生產能力所衡量的潛在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益是生產設施的物理特性;由實際通過量所衡量的實際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益是組織性的。這種經濟效益依賴於知識、技能、經驗和團隊合作—依賴於為利用技術過程潛力所必須組織起來的人的能力。 從歷史上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首先進行了這種三重投資的第一批行動者(first movers) ,「不僅是利用了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成本優勢的領袖,而且它們在發展所有職能活動的能力方面也具有先行者的優勢」。這種企業一誕生就獲得了強大的競爭優勢,它們所處的工業迅速變成由少數第一批行動者所主宰的壟斷競爭結構。除非有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新企業很難進入這些工業。當受到跟進者的挑戰時,「這些先行企業更強有力地為市場份額而戰,並通過職能的和戰略的效率來提高利潤」,「按相關於自己工廠生產能力的需求和競爭對手的價格來定份」。因爭奪市場份額和利潤而被磨練鋒利的管理技能是包括工人技能在內的新型現代工業企業的各種組織能力中最可寶貴約。這些組織能力是高度產品特定和工藝特定的,而且通常決定了少數先行者及其挑戰者乃至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和速度『依靠賦予了它們獨特競爭優勢的現存生產設施和組織能力的基礎,這些企業通過利用規模經濟繼續推進地理上的擴張,並通過范圍經濟繼續推進產品的多樣化。這些企業努力利用基於組織的競爭優勢還推動了它們在海外的直接投資。這樣的組織能力不僅提供了企業成長的動力源泉,而且還在國際工業領袖的競爭中提供了導致國民經濟興起和衰落的增長動力。 對美國、英國和德國的比較分析: 堅持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中心作用,錢德勒從三個國家各選取200家最大的工業企業,並通過考察它們從1870-1990年的動態發展情況來比較他提出的「美國競爭性管理資本主義」( competitive managerial capitalism)「英國個人資本主義」(personal capitalism)和「德國合作的管理資本主義」(cooperative managerial capitalism) 美國對於美國,錢德勒的中心問題是:「為什麼美國比歐洲在更短的時間里出現了數量更多規模更大的現代的、綜合一體化的、多單位的企業?為什麼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美國管理層級的出現變得比其他經濟更廣泛,而所有權和管理的分離變得更分明?」錢德勒再次描述了使美國成為管理資本主義策源地的初始條件:被鐵路和電報一體化的大陸規模的市場,以及鐵路對工業融資和大規模管理層級發展的影響。然而,這些在《看得見的手》中被更詳細描述過的發展,在這里的意義卻是「為在生產和分配中利用規模和范圍經濟建立了技術和組織的基礎」。在具備了這些帶來新機會的條件後,解釋競爭性管理資本主義興起的關鍵變數就不能不是「企業家的反應」(entrepreneurial response) ,雖然錢德勒從來沒有直接明了地解釋清楚,除了客觀條件的誘因,為什麼美國企業家會比他們的歐洲對手更積極、更普遍地進行了對生產設施、銷售組織和管理結構的三重報資。 根據錢德勒的研究,美國企業家對新機會的反應首先是在分銷領域:大規模批發和零售商業代替了靠收取傭金的傳統商業。然而,新式交通通訊所帶來的更大的革命是在生產領域。在19世紀最後的幾十年裡,沒有任何創新能比愛迪生和西門子及其他發明家的導致大規模生產和分配電力的創新更影響深遠的了。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出現,第一批行動者廣泛地出現在美國工業企業之中。在那些一兩個先驅企業進行了三重投資的工業中,這些企業迅速主宰了市場。然而,美國的現代工業企業更多的是在合並或兼並之後出現的,它們成功的充分條件也是要進行三重投資。這些先行者在1880-1941年期間一直保持著領導地位。 錢德勒首先介紹了美國石油工業,因為它是「規模的成本優勢影響企業增長和決定工業結構的驚人範例」。石油工業的第一行動者是洛克菲勒的標准石油公司,它是世界上最早對生產、銷售和管理進行三重投資的企業之一。洛克菲勒和他的合夥人從一開始(1860年代末期)就在能利用規模經濟潛力的石油加工基礎上建立起近乎壟斷的地位。巨大的產量給予他們強大的武器來使鐵路提供優惠以降低運輸成本。較低的生產和運輸成本又給了洛克菲勒經濟支配權力來組成標准石油公司聯盟,它通過以自己的股份換取對其他30多家煉油公司的控股權來組織整個石油工業,協調銷售和分配以穩定價格。在挑戰者的刺激下,標准石油聯盟在1870年末以超過自己總資產(300萬美元)10倍的投資(3000多萬美元)鋪設輸油管道,然後在原聯盟的基礎上成立了標准石油公司托拉斯,其目的是提供一個法律手段為聯盟建立一個中央辦事處。到1880年中期,在設在紐約的多層大樓的這個總部里,一個龐大的管理層級開始協調、監督並計劃這個全球性的工業帝國。它能夠通過關閉、重組和新建煉油廠來重組生產過程並協調從採油到消費的流量,以使工業合理化並更充分地利用規模經濟。托拉斯煉油設施的重組使每加侖煤油的平均生產成本從1880年的2..5美分降到1885年的1. 5美分,同時利潤卻大幅上升。 美國石油工業在20世紀頭l0年裡經歷了從近乎壟斷到寡頭壟斷的突然轉變,起因是市場對石油產品的需求從煤轉到燃油,同時在美國國內和遠東、東歐發現了新的原油產地。一批新的石油公司成長起來:到1910年已有8家綜合一體化的石油公司名列美國200家最大工業企業的行列。1911年標准石油公司托拉斯被反壟斷法解散,這就進一步促進了這種轉變:在分離出來的16家大型企業中,有5個列在1917年200家美國最大工業企業的名單上。它仍在20世紀的第二個10年裡,為在快速增長的汽油、潤滑油和新燃油市場中獲取份額,通過縱向一體化迅速成長。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大石油公司繼續通過向前結合(銷售網路)和向後結合(勘探和採油)在海外擴張。大蕭條時期,一些大公司從海外撤資,把海外資產賣給了3家在海外最活躍的公司,即新澤西標准石油、美孚真空石油和德士古石油公司;另外2家,即加利福尼亞標准石油和海灣石油公司,則保留了海外業務。因此這5家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石油需求的巨大增長中大獲其利。它們再加上英荷殼牌及英國石油公司—即所謂的「七姊妹」—繼續主宰著戰後世界石油工業的寡頭壟斷結構。 美國石油工業的領頭企業從出現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集體歷史提供了一個現代工業企業崛起和增長的範例。第一行動者通過法律上的聯合、管理集中化和對煉油、銷售和管理的持續大量投資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只是在對特定精煉產品的需求發生變化以及新的原油來源出現以後,其他美國公司才有了能挑戰標准石油公司支配地位的第一個真正機會。成功的挑戰者是那些進行了三重投資的企業,它們先通過縱向一體化來增長,然後更多地通過職能效率而不是價格來為市場份額和利潤互相競爭並與標准石油公司的繼承者競爭。到1920年,所有的企業都由那些經驗豐富的職業經理管理著,他們絕大部分人只擁有所管理企業的極小比例的股份,在前標准石油公司的後繼公司中,洛克菲勒家族成員甚至都沒有以外部董事的身份參與管理。 在描述了石油工業的例子後,錢德勒從先行者和挑戰者的兩個角度全面分析了大企業在美國主要的工業部門中的發展。美國企業擴張的集體歷程是由以下四個途徑按順序展開的:橫向合並、縱向一體化、海外擴張

❽ 成立美國公司能給公司帶來什麼好處

1、美國公司的成立能夠幫助企業分擔成員的責任,這是成立公司的主要優勢之一。企業對外所承擔的責任主要是圍繞著它所擁有的資產,股東則主要是根據他們所投入資本占的比例這樣一個范圍來承擔責任。這樣的好處就是成員的責任都是有限的,即使出現了問題也不至於使得股東的家人財產的安全收到威脅。

2、個人在納稅的時候想必對於稅收政策大多數人都不是很了解,很多能省的稅都還不知道怎麼節省。但是通過成立美國公司這個身份,就使得政府對企業的稅收給予了優惠政策,好多項優惠政策的直接好處就是企業稅收減少、利潤增加,分配到股東個人的利潤也就增多。

3、美國公司對於外籍人還提供了很多優惠的政策支持,還能幫助公司樹立國際化的企業形象,市場拓展更是方便和高效。美國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再加上它資源環境更完善,法律環境更嚴格,所以貿易風險減小,經濟糾紛更少,貿易往來更容易。

4、而且美國的資金流通很自由,沒有外匯的管制,可以更方便的進行投資等商業經營。

5、通過美國公司的渠道可以間接的移民美國,很多人都嚮往美國移民,通過美國公司的渠道申請派遣國內公司的高管到美國主持工作,這就是美國的L1工作簽證,如果符合相應的條件,美國L1簽證後期是更容易轉綠卡的,還能享有很多美國公民的優惠政策,孩子也可以通過L2簽證的形式一同前往美國,還能享受當地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

閱讀全文

與美國企業發展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