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亟待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在歷史

亟待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在歷史

發布時間:2022-10-04 07:51:32

⑴ 歷史問題

歷史的確是像樓主說的那樣.火槍火炮裝備的明軍敗給了冷兵器的清軍.因為,火槍火炮,尤其是火炮,雖然威力大,但是笨重,不適宜野戰爭鋒,只有和堅固的城牆結合時,才能發揮它的最大優勢.但是,明軍恰恰是放棄了這一點.多次和持冷兵器的清軍野戰爭鋒.這就好比以己之短擊人之長,當然是要輸了.要知道,清軍可北方的游牧民族,從小生長在馬背上,騎兵是他的主要兵力.

其實,這只是明朝滅亡的表面原因.而真正的原因則是錯綜復雜的.據書的作者閻崇年老師講,明亡原因可以從長、中、短三個時間序列來分析:首先,朱元璋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就是一把雙刃劍,既鞏固了明朝的統治,又埋下了後世沒落的禍根;其次,萬曆帝的怠政、泰昌帝的短命、天啟帝的閹亂等,都加速了明朝的滅亡;最後,是崇禎皇帝亡國!

總體來說,閻老師給明亡清興概括了兩個字:「分」與「合」!明--「分」;清--「合」!

一、民族分

1、對待滿洲

明朝對女真滿洲的主要政策就是使女真諸部「各相雄長,不相歸一」。具體說就是:「分其枝,離其勢,互令爭長仇殺,以貽中國之安。」明朝對女真各部一直是:支持一部,打擊另一部,拉此打彼,分而治之。女真滿洲本是明朝大家庭中的一員,努爾哈赤也曾經是明朝的朝廷命官,受到明朝的信任。但就是因為明朝一直堅持「分」的政策,最後真的把女真給分了出去!

2、對待蒙古

如果說,明朝只把女真滿洲分了出去,不分蒙古,那麼難題也許還能解決。但是,明朝對蒙古也採取了「分」的政策,使蒙古成為了自己的敵人,與女真滿洲聯合共同對抗明朝。

例如,漠南蒙古鬧災,明朝卻不準「市米」。與明相反,清太宗皇太極則對蒙古進行救濟,又採取聯姻、編旗、重教、封賞等一系列措施同蒙古結盟。

在對待蒙古和滿洲兩個北方最大的少數民族方面,明朝先是以「東夷制北虜」,後又以「北虜制東夷」。最後的結果是「東夷」和「北虜」聯合,共同對付明朝!
--------------------------------------------------
再看滿洲:首先是建州女真合,接著海西女真合,再是東海女真合、黑龍江女真合,最後共同合成滿洲。然後,滿洲與蒙古結盟,同漢軍結盟,同東北達斡爾、錫伯、赫哲、鄂溫克等少數民族合,組成了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聯合打明朝!

二、官民分

1、花錢買官

官員花錢買官,做官之後再搜刮百姓。「未用一官,先行賄賂,文武俱是一般。」此話出於崇禎帝之口,可見當時問題之普遍與嚴重。

2、兩極分化

官員貪;老百姓的土地則被侵佔,貧富兩極分化,社會矛盾尖銳。「富者動連阡陌,貧者地鮮立錐。飢寒切身,亂之生也。」

3、災荒嚴重

「抗旱四載,顆粒無收,飢謹薦臻,脅從彌眾」。飢民吃泥土、吃雁糞,甚至易子而食,析骨而爨。鬻人肉於市,腌人肉於家,人剛死而被割,兒剛死而被食。

4、官逼民分

財政緊缺,官員加緊搜刮,結果是百姓被逼,鋌而走險。

三、君臣分

甲申之變,明朝滅亡,農民起義和滿洲的興起只是兩個外在因素,真正的內因還是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

明朝宦官專權,朋黨相爭,到明末是越演越烈,即便是在國家危難存亡的關鍵時刻,朝廷上依然在爭吵不休,致使大量的好時機被浪費。
--------------------------------------------------
另:明亡清興的60年間,明清政壇上各自的三位君主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明: 萬曆帝長期怠政,二十幾年不上朝。君臣阻隔,彼此不協;天啟帝日夜貪玩,委政於宦官魏忠賢。大學士、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孫承宗想借給天啟帝祝壽的機會諫言,卻不得相見;崇禎帝雖然勤政,但剛愎暴戾濫殺。

清: 努爾哈赤開創基業,兢兢業業做事;皇太極長於謀略,文治武功取得成效;攝政王多爾袞則抓住機遇,入關問鼎中原!

⑵ 契丹的歷史和王族人員


內容太多,只能貼部分
http://tieba..com/f?kz=194151075
遼太祖耶律師阿保機女質古公主、東丹王耶律倍女阿不里公主、太宗耶律德光女燕國公主呂不古、朝瑰公主
宗室女義成公主耶律汀、耶律可老公主、成安公主耶律南仙、永徽公主耶律仙河
契丹王族人員詳細資料看這里
http://www.tianyabook.com/lishi2005/liaoshi/064.htm
http://www.tianyabook.com/lishi2005/liaoshi/065.htm
太祖一女:質古。下嫁淳欽皇後弟蕭室魯。幼為奧姑。契丹故俗,凡婚燕之禮,推女子之可尊敬者坐於奧,謂之「奧姑。」未封而卒。
太宗二女:呂不古,第一。應歷間,封汧國長公主。保寧中,進封燕國大長公主。下嫁北府宰相蕭思溫。以疾薨。
嘲瑰,第二。下嫁北府宰相蕭海璃。應歷初,未封卒。
世宗三女:懷節皇後生:和古典,〔二〕第一。保寧間,封秦國長公主。下嫁侍中蕭啜里。以疾薨。
觀音,第二。保寧間,封晉國長公主。下嫁蕭夏剌。
撒剌,第三。下嫁蕭斡里。未封卒。
景宗四女:睿智皇後生三女〔三〕觀音女,第一。封魏國公主,進封齊國。景福中,封燕國大長公主。下嫁北府宰相蕭繼先。皇後尤加愛,賜奴婢萬口。重熙中薨。
長壽女,第二。封吳國公主。統和初,進封衛國,改封魏國長公主。下嫁宰相蕭排押。開泰六年薨。
延壽女,第三。封越國公主,追封趙國。下嫁蕭恆德。性沉厚,睿智皇後於諸女尤愛。甚得婦道,不以貴寵自驕。年二十一,以疾薨。
渤海妃生一女:淑哥,第四。無封號。乾亨二年,下嫁盧俊。與駙馬都尉盧俊不諧,表請離婚,改適蕭神奴。
聖宗十四女:貴妃生一女:燕哥,第一。封隨國公主,進封秦國。興宗封宋國長公主。下嫁蕭匹里。
欽哀皇後生二女:岩母堇,第二。開泰七年,封魏國公主。進封秦國長公主,改封秦晉國長公主。清寧初,加大長公主。〔五〕下嫁蕭啜不。〔四〕改適蕭海里,不諧,離之。又適蕭胡睹,不諧,離之,乃適韓國王蕭惠。
槊古,第三。封越國公主,進封晉國。景福初,封晉蜀國長公主。清寧初,加大長公主。下嫁蕭孝忠。姿質秀麗,禮法自將。以疾薨。
蕭氏生二女:蕭氏,國舅夷離畢房之女。崔八,第四。封南陽郡主進封公主。下嫁蕭孝先。太平末,東京大延琳反,遇害。
陶哥,第五。封長寧郡主,進封公主。下嫁蕭楊六。
蕭氏生一女:鈿匿,第六。封平原郡主,進封荊國公主。下嫁蕭雙古。
馬氏生一女:九哥,第七。封潯陽郡主,進封公主。下嫁蕭璉。
大氏生一女:長壽,第八。封臨海郡主,進封公主。下嫁大力秋駙馬都尉大力秋坐大延琳事伏誅,改適蕭慥古。
白氏生四女:八哥,第九。封同昌縣主,進封公主。下嫁劉三嘏。
十哥,第十。封三河郡主,進封公主。下嫁奚王蕭高九。
擘失,第十一。封仁壽縣主,進封公主。下嫁劉四端。
泰哥,第十二。下嫁蕭忽烈。
李氏生一女:賽哥,第十三。封金鄉郡主,進封公主。統和中,下嫁蕭圖玉。以殺奴婢,得罪。薨於貶所。
艾氏生一女:興哥,第十四。下嫁蕭王六。
興宗二女:仁懿皇後生二女:跋芹,第一。封魏國公主。重熙末,徙封晉國,加長公主。下嫁蕭撒八。與駙馬都尉蕭撒八不諧,離之。清寧初,改適蕭阿速。以婦道不修,徙中京,又嫁蕭窩匿。
斡里太,第二。封鄭國公主。清寧間,加長公主。壽隆間,加大長公主。下嫁蕭余里也。
道宗三女:宣懿皇後生三女:撒葛只,第一。封鄭國公主。咸雍中,徙封魏國〔六〕。下嫁蕭末。端麗有智。大康初薨。
糾里,第二。封齊國公主,進封趙國。下嫁蕭撻不也。駙馬都尉撻不也坐昭懷太子事被害,其弟訛都斡欲逼尚公主,公主以訛都斡黨乙辛,惡之。未幾,訛都斡以事伏誅。天祚幼,乙辛用事。公主每以匡救為心,竟誅乙辛。大安五年,以疾薨。
特里,第三。封越國公主。乾統初,進封秦晉國大長公主。徙封梁宋國大長公主。下嫁蕭酬斡。公主從天祚出奔。明年,攻應州,留公主守輜重。金人圍之,公主奔行在所,天祚潛遁,為金人所獲。大康八年,以駙馬都尉蕭酬斡得罪,離之。大安初,改適蕭特末。為都統,與金人戰,敗於石輦鐸,被擒。
昭懷太子一女:延壽。封楚國公主,徙封許國。乾統元年,進封趙國,加秦晉國長公主。下嫁蕭韓家奴。幼遭乙辛之難,與兄天祚俱養於蕭懷忠家。後李氏進挾谷歌,文帝感悟,召還宮。
天祚六女:文妃生一女:余里衍。封蜀國公主。為金人所獲。
元妃生三女:俱為金人所獲。
宮人生二女:俱為金人所獲〔八〕。

太祖四子:淳欽皇後蕭氏生三子,太宗第二,見帝紀。倍,小字圖欲,唐明宗賜姓東丹,名慕華,改賜姓李,名贊華。第一。神冊元年,立為皇太子。天顯元年,為東丹國人皇王,建元甘露,稱制行事,置左右大相及百官,一用漢法。太宗立詔居東平郡,升為南京。太宗諡曰文武元皇王。世宗諡讓國皇帝。統和中,更諡文獻皇帝。重熙二十一年,增諡文獻欽義皇帝。唐遣人來招,倍浮海奔唐,唐人迎以天子儀衛改瑞州為懷化軍,拜懷化軍節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移鎮滑州。召入,遙領虔州節度使。聰敏好學,通陰陽、醫葯、箴灸之術,知音律,善畫,工文章。太祖征烏古、黨項,倍為先鋒都統。經略燕地,至定州。聞太祖與李存勗相拒於雲碧店,引兵馳赴,存勗退走。陳渤海可取之計。天顯元年,從征渤海,拔扶余城,太祖欲括戶口,諫止,且勸乘勢攻忽汗城,夜圍降之。唐李從珂自立,密報太宗曰「從珂弒君,不可不討。」外寬內忍,刻急,喜殺人。唐主從珂將自焚,遣壯士李彥紳害之,薨年三十八,葬醫巫閭山。子婁國、隆先、道隱。已下並系橫帳。
李胡,一名洪古,字奚隱。第三。天顯五年,立為皇太弟。統和中,追諡欽順皇帝。〔四〕重熙二十一年,更諡章肅皇帝。天顯五年,兼天下兵馬大元帥。勇悍多力。天顯五年,徇代北,攻寰州,多俘而還。太宗凡親征,常留守京師。性酷忍,小怒,輒黥人面,或投水火中。世宗即位於鎮陽,太後怒,遣李胡將兵往擊,至泰德泉,為安端、劉哥所敗。耶律屋質諫太後,李胡作色曰:「我在,兀欲安得立?」屋質曰:「民心畏公酷暴,無如之何!」太後曰:「我與太祖愛汝異於諸子。諺曰:『偏憐之子不保業,難得之婦不主家。』我非不欲立汝,汝自不能矣。」李胡往世宗軍議和,解而後見。和約定,趨上京。有告李胡與太後謀廢立,徙祖州。穆宗時,喜隱反,辭連李胡,囚之。死於囚所,年五十,葬玉峰山西谷。二子:宋王喜隱、衛王宛。
宮人蕭氏生一子。牙里果,字敵輦。第四。自晉還,始為惕隱。性沉默,善騎射。天顯三年,救耶律沙於定州,為李嗣源所獲,至石晉立,始得還。以病薨。二子:敵烈、奚底,皆知名。
太宗五子:靖安皇後蕭氏生二子,穆宗第一,見帝紀。罨撤葛。第二。會同元年,封太平王。〔五〕世宗詔許與晉主往復以昆弟禮。景宗封齊王,贈皇太叔,諡欽靖。穆宗委以國政。謀亂,令司天魏璘卜日,覺,貶西北邊戍。景宗即位,撒葛懼,竄於大漠,召還,釋其罪。保寧四年,病疽薨。
宮人蕭氏生三子。天德,字苾扇。第三。猛悍趫捷,人望而畏。太宗討石重貴,至望都,晉將杜重威率兵十萬先據河梁。上欲以計破之,募能斷糧道者,天德請以五千騎行。許之。從間道擊走衛送之軍,火其輜重。重威窮蹙,乃降。會同三年,與邸用和使晉。世宗即位,遣天德護送太宗靈柩於上京。太後遣李胡拒世宗,遇耶律留哥等於泰德泉,戰甚力,敗之。與李胡戰於泰德泉,太後聞之不悅,後不復用。與侍衛蕭翰謀反,系獄。耶律留哥、盆都等辭連天德,並按之。天德斷鎖,不能出。天祿二年,伏誅。
敵烈,字巴速堇。第四。保寧初,封冀王。多力善射。保寧初,宋人侵漢,與南府宰相耶律沙將兵往援,卻敵而還。與宣徽使耶律海思等謀反,事覺,穆宗釋之。乾亨初,宋主攻河東,至白馬嶺,敵烈以先鋒度澗,未半,宋軍逆系,師潰。歿於陣。子哇哥,白馬嶺之敗俱歿。
必攝,字箴堇。第五。景宗封為越王。〔六〕應歷間,族人恆特及蕭啜里有罪,欲亡,必攝密以聞。上以為忠,常以侍從。上好畜鹿,有傷斃及逸去,即殺主者。適欲誅一監養鹿官,必攝諫而免。景宗時,討黨項有功。以疾薨。
世宗三子:景宗第二。吼阿不。第一。
舊史皇族傳書在第三,且雲未詳所出。按景宗本紀雲,景宗皇帝,世宗第二子。又按舊史本傳雲,景宗立,親祭於墓,追冊為皇太子。當是世宗嫡長子也。
景宗立,追冊為皇太子,諡庄聖。早薨。墓號太子院。
妃甄氏生一子。只沒,〔七〕字和魯堇。第三。
舊史皇族傳書在第一。
景宗封為寧王,保寧八年奪爵。統和元年,皇太後稱制,詔復舊爵。敏給好學,通契丹、漢字,能詩。統和元年,應皇太後命,賦移芍葯詩。應歷末,與宮人私通,上聞,怒,榜掠數百,刺一目而宮之,系獄,將棄市。景宗即位,釋之,賜以所私宮人。保寧八年,妻造鴆毒,奪爵,貶烏古部。賦放鶴詩,徵還。
景宗四子:睿智皇後蕭氏生三子,聖宗第一,見帝紀。隆慶,字燕隱,小字普賢奴。第二。八歲封恆王。統和十六年,徙王梁國。開泰初,更王晉國,進王秦晉,追贈皇太弟。初兼侍中。統和中,拜南京留守。開泰初,加守太師,兼政事令,尋拜大元帥,賜金券。統和十七年南征,為先鋒,至瀛州,遇宋將范庭召列陣以待。隆慶遣蕭柳擊敗之,逃入空墅,圍而盡殪。十九年,復敗宋人於行唐。入覲,還至北安州,浴溫泉,疾薨,葬醫巫閭山。子五人:查葛、遂哥、謝家奴、驢糞、蘇撒。
隆佑,小字高七,一字胡都堇。第三。乾享初,封鄭王。統和中,徙王吳,更王楚。開泰初,改王齊。〔八〕諡仁孝。重熙間,改諡孝靖。統和中伐宋,留守京師,拜西南面招討使。及征高麗,復留守京師,權知北院樞密使。出守東京。贈守太師。開泰元年薨。子三人:胡都古、合祿、貼不。
一子不詳所出。葯師奴。第四。早卒,葬王子院。
聖宗六子:欽哀皇後蕭氏生二子,興宗第一,見帝紀。重元,小字孛吉只。第二。太平三年,封秦國王。興宗立為皇太弟,賜金券。道宗冊為皇太叔,免拜,不名,復賜金券。歷南、北院樞密使,南京留守,知元帥府事。道宗拜天下兵馬大元帥。聖宗崩,欽哀皇後稱制,密謀立重元,重元以所謀白於上,上益重之。後雖處戎職,未嘗離輦下,尊寵古未之有。清寧九年,車駕秋獵灤水,重元子涅魯古與陳六、蕭胡睹等四百餘人謀反,誘脅弩手軍攻行宮。將戰,其黨多悔過效順,各奔潰。重元奔走大漠,嘆曰:「涅魯古使我至此。」謀反,軍潰,自殺。子涅魯古謀反,戰歿。
一子未詳所出。別古特,字撒懶。第三。重熙中,封柳城郡王。太平七年,遙領彰信軍節度使,為王子郎君班詳穩。重熙中,累遷契丹行宮都部署。明敏,善射。討夏國,督戰有功。討夏軍還,薨。
仆隗氏生二子。吳哥,字洪隱。第四。燕王。開泰二年,為惕隱,出為南京留守。薨於南京。四世孫敵烈、術烈。術烈繼梁王雅里稱帝。
狗兒,字屠魯昆。第五。太平元年,拜南府宰相。暴疾薨。
姜氏生一子。侯古,字訛里本。第六。重熙十七年,封饒樂郡王。〔九〕咸雍中,徙混同郡王。重熙初,王子郎君班詳穩,後為上京留守。薨於上京。
興宗三子:仁懿皇後蕭氏生三子,道宗第一,見帝紀。和魯斡,字阿輦。第二。重熙十七年,封越王。清寧初,徙王魯,進王宋魏。乾統三年,冊為皇太叔。清寧中,拜上京留守,改南京留守。乾統初,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加守太師,免拜,不名。三年,為惕隱,加義和仁壽之號,復守南京。〔一零〕重元亂,和魯斡夜赴戰。天祚即位,弛圍場之禁。和魯斡請曰「天子以巡幸為大事,雖居諒陰,不可廢也。」上以為然,復命有司促備春水之行。從獵於慶州,薨。子三人:石篤、遠、淳。淳封秦晉王,稱帝。
阿璉,字訛里本。第三。重熙十七年,封許王。清寧初,徙陳王、秦王,進封秦越國。追封秦魏國王,諡欽正。清寧中,出為遼興軍節度使。咸雍間,歷西京、上京留守。從車駕秋獵,以疾薨。
道宗一子:宣懿皇後蕭氏生。浚,小字耶魯斡。第一。六歲封梁王,八歲立為皇太子,諡昭懷,以天子禮葬。乾統初,追尊大孝順聖皇帝,廟號順宗。大康元年,兼領北、南院樞密使。〔一一〕幼能言,好學,知書。文帝屢曰:「此子聰慧,殆天授。」七歲從獵,連中,二鹿,上謂左右曰:「祖先騎射絕人,威振天下,是兒雖幼,當不墜祖風。」後復遇十鹿,射之,得九,帝喜,為設宴。年二十,為乙辛誣害,囚上京,見殺,葬玉峰山。子天祚皇帝,諱延禧。
天祚六子:文妃生一子。敖魯斡。第一。
出繼大丞相耶律隆運後。
初封晉王。喜揚人善,勸其不能,中外稱其長者。保大元年,南軍都統耶律余睹以敖盧斡有人望,與文妃密謀立之,不果,余睹降金,文妃伏誅,敖盧斡不與謀,得免。耶律撒八等復謀立敖盧斡,事覺,或勸之亡,曰「安忍為蕞爾之軀,失臣子之節!」聞者傷之。保大二年,以得人心縊死。
元妃生一子。雅里,字撒鸞。第二。七歲,欲立為太子,別置禁衛,封梁王。天祚奔夏,眾推稱帝,改元神歷。
四子未詳所出。〔一二〕撻魯。第三。燕國王。早薨。
習泥烈。第四趙王。從天祚至白水濼,為金師所獲。
定。第五。秦王。至青冢濼,為金師所獲。
寧。第六。許王。至青冢濼,為金師所獲。

契丹歷史

人們根據著一點一滴的線索去尋找歷史的答案。關於契丹族的起源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圖)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流淌著兩條河流,一條叫西拉木倫河,意思是"黃水"。人們把它看作是黃河在遠方的女兒,所以文獻上寫作「潢河」;另一條河叫「老哈河」,也叫「土河」,兩河流域孕育了草原上的文明。傳說中,一位駕著青牛車從潢河而來的仙女,與一位從土河騎著白馬來的勇士,在兩河的交匯處相遇,兩人相戀,並結為夫妻,他們便是契丹族的始祖。歷史學家根據這個傳說和一些相關史料的考證,對契丹族的起源作了如下解釋:(圖)他們認為仙女和勇士所代表的分別是居住在兩河流域的兩個原始氏族,一個以「白馬」為圖騰,居住在「馬盂山」;一個以「青牛」為圖騰,住在「平地松林」。後來兩個氏族都遷徙到兩河匯聚處的木葉山,他們聯姻繁衍,形成了契丹族。
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末年,一個叫耶律阿寶機的部落首領統一了契丹各部,並於公元916年建立了遼,遼與北宋朝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常年征戰之餘,中原地區林立的城鎮和喧嘩的都市,給了「逐草而居」的契丹人不小的影響。(圖)他們仿效北宋的都城--東京,建立了東、西、南、上、中五個京城。遼代的南京就是今天的首都北京。遼代是草原絲綢之路最繁榮的時期(圖),生活在交通要道上的契丹人得到了來自中原和西方的商品,同時也被兩種文明所浸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圖)在中國歷史上叱吒風雲了219年後,公元12世紀,遼被金所滅。又經過大約五百年的時間,契丹的名字就從史跡中銷聲匿跡了。契丹人究竟去了哪裡?他們的後裔還在嗎?如果存在,他們今天的情況又是如何呢?這又是另一個亟待解答的歷史之謎了。 半個多世紀以來,伴隨著這一件件記載著契丹文明的大量文物的出土,人們對於那個創造了輝煌歷史,卻又神秘消失了的北方古代民族的想像,也漸漸豐富和清晰了起來。
(圖1)打開中國歷史地圖冊我們可以看到,契丹所創立的遼,在它最強盛的時期,它的疆域曾經北到外興安嶺、貝加爾湖一線,東臨庫葉島,西跨阿爾泰山,南抵今天的河北、山西北部一帶。在此期間,中原地區通往西方的通路曾一度被暫時阻斷。以至於那時亞歐大陸中西部的許多國家都誤以為整個中國都在遼的統治下,於是,契丹成了全中國的代稱。在斯拉夫語國家中,這種稱呼還一直沿用至今,這也足以說明遼王朝在當時的影響了。
遼在中國北部存在了兩百多年後,公元1125年被完顏阿骨打率領的金軍所滅。朝代的更迭本無疑義可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在歷史上無論誰掌握政權,原有的文化傳統總還能代代相傳。然而遼王朝覆滅後,卻為什麼連整個契丹文化甚至契丹民族都突然在史書上銷聲匿跡了呢?
1922年6月一個炎熱的夏日,在內蒙古巴林右旗,一位名叫克爾文的比利時傳教士,在一座古墓的石碑上發現了一些類似文字的符號。它不同於當時已知的任何文字,這些形如天書的符號就是契丹文字。(圖2)契丹文字被發現以後,關於那個遠逝了的王朝和銷聲匿跡的民族才重新顯現出更加豐富的內容來。
到目前為止,人們所能識別的契丹文字仍屈指可數,但正是這些文字幫助人們發現了契丹後裔的去向。研究學者們通過對文字進行比較,發現今天的達斡爾族人和雲南境內部分的居民,有著與契丹族極為密切的聯系。後來又通過DNA的科學實驗,更證明了他們與契丹族的遺傳關系。至此我們終於可以大略地知道契丹族在史跡之外的蹤跡了:(圖)公元1125年,遼被金所滅。契丹貴族耶律大石收集契丹各部的殘餘力量,向西越過沙漠,到達新疆和中亞地區,建立了政權,史稱西遼。西遼存在了80多年後被蒙古元軍所滅。元代連年征戰,能征善戰的契丹族人被徵召入伍,他們隨元軍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了較大的族群,達斡爾人就是這樣作為民族存續了下來。有的則被當地人同化,就像當年落籍在雲南的契丹人後裔。
契丹給人們留下了一份歷史的記憶,有關它的一切還有待著人們去發現。就像追尋傳說,破譯文字那樣,不斷地去發現,一個消失的民族,和一段沉睡的歷史。 海上詩作者:【耶律倍】 年代:【遼】 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耶律倍(899-936),遼太祖長子,契丹名圖欲。天顯元年(926年),遼太祖滅渤海國,建東丹國,他被封為東丹王。遼太宗即位,遭到疑忌,逃奔後唐。此詩作於其流亡途中,是見於記載的遼代最早的五言詩。其詩以物擬人,大山喻己,小山擬弟太宗,僅寥寥幾筆,即勾勒出皇室內部斗爭的殘酷場面。 題李儼《黃菊賦》作者:【耶律洪基】 年代:【遼】 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猶覺有餘香,冷落西風吹不去。 耶律洪基(1032-1101),即遼道宗,契丹名查剌。在位四十五年,好漢文化,習儒學,所作詩賦很多,編為《清寧集》。此詩通過巧妙的聯想,寫出秋菊獨傲風寒的異質,並以此抒發詩人的敬慕之情,極富韻致。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⑶ 歷史上叫安慶的地方現在在哪裡

就是一個安徽的安慶啊。
這篇文章很全,推薦。
古 城 池: 風 雨 八 百 年
作者署名:老屋
一、尋找古城池的記憶形態
上游——中游——下游:長江自然地理的三級落差,安慶居下游,是為八百里皖江的門戶;東方——西方——南方——北方:國家行政地理的方位坐標,安慶居長江之北,地處東方文明古國之皖西南,是為千里大江北岸(舊時漢口至南通)惟一的一座古城池。也就是說,它既是下游又是上游,它既稱東方又同時稱西方、南方、北方,就是這樣一座城市,你說怪不怪?
…… ……
許多年前,徜徉在西門老街,還時常看到民居外壁嵌有幾塊「嘉定十年」(1217)或「紹定壬辰」(1232)之類字樣的城磚;如今,倘有興致或到市博物館一走,或上太平寺街訪問學者胡寄樵老先生,或去古玩城程老闆位於工農街私宅的後院,就會訪到一大堆鐫字古磚和拓片,這些磚載記憶差不多有七、八百年光景了。神縈多年的老城牆,恍若遙遠的夢中,當我見到這座「城市」的時候,城牆、門樓、亭台、柵欄、關隘等等盪然無存,「城」的概念沒了,只留著看得見摸得著的「市」,讓人追懷繼往,欷歔不已。對我來說,1958年的大面積拆除古城牆行動,從此化作無法觸摸的記憶。只有通過對鄉邦文獻的消納含化和對一大批先賢傳承的口碑歸並創新,我才有機會與每一代老城牆和某一塊老字磚,進行心靈上的溝通。

在喧囂的市聲里,我常騎著單車獨自繞「城」一周,希冀找著些老城的影子。每從宜城路口南頭樅陽門商場的江邊北上,經「樅陽門」(東門)、「大柵子」、「小柵子」、「建設門」(菱湖門、小東門),往西過菱湖南路「小北門」(城門洞之一,位於雙井街北街口,出洞門直抵民國時期的國立安徽大學),越柏子橋大轉盤,上德寬路北正街口,走「集賢門」(北門)、遙望西北的「萬觀門」,抵玉琳路口再往東,似見「正觀門」(八卦門、西門)、「玉虹門」、「金保門」、「同安門」,不覺過程良路和西門渡口,來到沿江西路筆直朝東,經「鎮海門」(盛唐門、大南門)、抵「康濟門」(小南門),過港務局碼頭拐個小彎又是往北,返回原點「樅陽門」。這13座城門(含兩柵子門和一城門洞),都是元代至民國時期的牆體建築,而建城之初的宋代,又有哪些城門呢?

那是787年前的一個冬天,經過近一年的加緊施工,安慶城牆圓滿完工了。它周長9里13步,牆高2丈,牆腳寬7尺,頂寬3.5尺,中間壘土,兩邊包砌青磚到頂,頂端砌有3032個垛口,牆內面積摺合今制為2.7平方公里,城池略呈圓形。牆體開城門5座:東面,樅陽門;東南面,康濟門;南面,盛唐門;西面,正觀門;北面,集賢門。由此算來,安慶的建城起步時間是公元1217年,即南宋嘉定十年,史稱「山口宋城」或「南宋安慶老城」。

以上5座城門,一改安慶城池史前(1217年前)土城山寨圭角方門之態,砌成牢固的磚石券門,其上有兩層飛檐門樓,5門是為南宋建城之初的名稱。經歷代戰亂、修建、增拆和自然災害,城門的位置、稱謂、樣式、功能等等,如前所述,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需要提及的是,在西、北之間的萬觀門,為元代余闕(1303——1358)苦心經營的6座城門之一,幾年後,因被起義軍攻潰而破敗,延至明初,已漸雍塞,萬觀門風貌不再……今日,我就這么繞安慶老城一周,用不了個把時辰,似有訪古旅遊的味道。
為了獲取更多的古城牆遺址信息,我又順時針繞老城一周(先前是逆時針方向),此刻感受的,又是它那古樸的文化氛圍。筆者就目力所及,揀選些有趣的說來,與你分享:刻在東門城牆上的「樅陽門」3字,陰文,為清代著名書法家、涇縣人包世臣(1775——1855)所書,每字直徑約66厘米。見其門樓之上高懸一副楹聯:「經過些雲海升沉,聽野寺晨鍾,恍如一夢;說不盡古今幻變,只中流皓月,曾照千秋,」傳為清末巡撫彭玉麟(1862年在任)親撰。往西行不遠,就是康濟門,其上原有一匾額:「江國風清」,為乾隆間安徽巡撫托庸(1761年在任)所賜。再往前,又見鎮海門,其上也有一額,名「海門天柱」——其題意源自元代小孤山「海門第一關」之石刻,後人又據此生發出「海門夕照」為安慶12景之一;更有墨客據此引申為《史記》上一段「秦始皇渡渚」典故:「(其地)日落霞光萬道,浪金涌,檣帆一障,似俱從日邊來。」不過,明代王世貞(1526——1590)舟過安慶,面對如此美景,確實說過,皖城崇雉(鋸齒形的城牆)環山,浩波抱郭(城廂),城內外皆山,靈霧廣照,萬松之名,驚為海上蓬萊。鎮海門前,遊人不覺駐足,但見城樓又懸一聯:「夕照海門,玉笛數聲搦楊柳;月橫城闕,蓼花幾點掠漁舟。」一路懷古,輕車熟路,不覺早過了城西,望見城北集賢門上4個大字:「宜城天塹」(詳見下文),抬頭望時,又得一古對:「遠眺龍山,雄關地脈來千里;近登鳳闕,古郡江頭有萬家。」站在北正街盡頭集賢門的遺址上,向東望去,思緒滑過龍山路、安師院、到二中拐彎,往南……不如多搜集些古人聯語,順藤摸瓜,「以毛求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逆向思維),以楹柱上的對聯來尋找古建築物遺存,是否可行?在苦無實物資料的情況下,不妨一試!果然,通過中國楹聯專家白啟寰先生辟出的墨路,又找著了城牆上的幾處古建築。越集賢門往東不遠,就是黃花亭,它就建在城北的古城牆上,舊為安慶府的鍾樓,毀於民國時期,亭上有聯,不妨借來一樂:「幾聲清響動山色,十里和風送稻香。」在二中與衛校之間,又發現一「百花亭」,建於城牆的東北角上。需要說明的是,「此亭非彼亭」,它不是當今衛校里的「百花亭」,也不是《百年安慶》中所描述的那兩篇「百花亭」,它是城牆上的連體建築物,故予引征。令人惋惜的是,此亭已毀於太平軍的戰火,聯為後人新作,不贅。回到城東「樅陽門」時,讀聯又得一亭,史料少記,不覺狂喜,聯語很通俗:「八皖風平清四境,一江波穩載千帆。」見聯思亭,它就落在「樅陽門」北側城牆上(今迎江區委大樓南側),名「菜花亭」,民國後期被拆毀。
…… ……
二、四十三年的城池打造史

公元13世紀初,北方金軍大舉南侵,破光州,逼鄂州,沿途多警,長江中下游一帶形勢十分吃緊。那時安慶還沒建城,僅有兩座土城柵,一在皖口(距今懷寧縣山口鎮5華里),一在盛唐灣宜城渡(今安慶市區),兩城柵相距15華里。1217年,為了抗擊南下金軍,扼守長江下游門戶的安慶,成為南宋ZF亟待南渡的戰略要沖,駐安慶的軍人ZF遂決定:在皖口(山口)築起一座戰備磚城,史稱「南宋安慶老城」。14年後的1231年,「安慶老城」從皖口東移15華里,在宜城渡再築磚城,史稱「南宋安慶新城」(今市區)。「新城」所用的磚料中,部分自「老城」拆卸運來,部分來自皖口及周邊的廟宇等建築物,還有部分為各處窯廠燒制……就在打造安慶城池的過程中,約當1236年前後,蒙古人來了,安慶市ZF和市民棄城逃難,一度遷往東郊江面上的羅剎洲和貴池楊槎洲。數年後,形勢稍定,人們陸續回到宜城渡,新的市ZF再度掀起了新一輪造城運動……

1260年,安慶地區最高軍政長官馬光祖,在「新城」(今市區)的廢墟上,再建城牆。拿現在的話說,他的職銜是:江南東路沿江軍事防務長官代理中央工部所屬之和縣、無為、安慶三地區糧農墾收全權特派員。安慶城的初建工作,自黃干始到馬光祖止,前赴後繼,從1217年到1260年,陸續修建了43年,終於大功告成,同時成為宋代懷寧縣和安慶市兩級ZF所在地和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的西線「橋頭堡」,它的軍事戰略地位日漸顯要。

這樣綿延下來,安慶城池經宋、元、明、清、民國、新中國六大朝代,直到1958年老城牆被大面積拆除,它的實際存世時間連續計算當為698年(1260—1958),加上前43年陸續修建的南宋「老城」和「新城」,安慶古城牆的全部存世合當741年(1217—1958)!從1958年至今,又46年過去,安慶城誕辰787年(1217—2004)。
三、「安慶速度」的創造者

建城之初,那些造城先賢們的聰明才智以及他們的組織結構、築牆中的管理方法、建築隊伍和工程進度等等,我們無從知曉但我們多想知道。七百多年以來,歷史沒有忘記,它間接錄下了最初的那次高速造城運動,讓我們去分析、去考證。

據查,七百多年前的南宋,「全國」人口僅有2785萬,為了修造「南宋安慶老城」,在近一年時間內,先後動員軍民5000人、徵用民工2萬人,合計25000人,幾乎佔了「全國」人口的千分之一!想想看,當年它是怎樣的一項聲勢浩大的工程——

這25000人當中,有5000人是屯田軍民,系准軍事化組織,閑時耕作、操練,戰時上前線或運輸或修築軍事工程,他們被指派搶築安慶戰略軍備城,每人參加築城時間最少不得少於90天;按住戶和田產徵用的2萬民工,每人每天輪換出工,歇人不歇工。夏天,每人每月可得到6天的休息日,午間歇息半個時辰,秋後減半。

他們的領導管理方式,是非常縝密的,達到了科學化、規范化的要求,至今都還在被我們廣泛應用在各個生產管理環節。即:管理到位、落實到人、分段包干、層層把關。他們把各部門抽調、借調和聘請的各級公務人員(含軍事人員、轉業人員),按品級大小兼顧工作能力,組成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再把「班子」成員分解成18個管理單位(不含正、副指揮長),分頭落實、統一協調、緊密配合。如何了解具體的管理動態?我們不妨通過分析他們的組織結構,就不難知道築城的管理方法。

築城總指揮長黃干(1152—1221),職銜:京官正六品代理安慶市市長兼農商軍懇局局長。

築城副總指揮長項強,職銜:正七品官安慶市第一副市長兼文化教育局局長。

築城管理處A段督察官趙善部,正八品官懷寧縣縣長。管理處B段督察官鄭瀛,從九品安慶市公檢法法官。C段督察官趙善琩,從八品安慶市GA局刑警大隊長。D段督察官王栗,從八品安慶市第二副市長兼ZF秘書長。E段督察官張似之,從八品代理樅陽鎮(市直轄鎮)管委會主任。F段督察官柴國安,第28階武官,浙江台州宗教事務管理局局長。G段督察官李琦,第35階武官,新設太平州武裝部長。H段督察官趙時利,從八品安慶市警務部隊消防大隊長。I段督察官戴具,第43階武官,太湖縣關防營營長。J段督察官周煜,從九品安慶市懷寧縣公務員。K段督察官陳榕,國家編制注冊學者;候補官王仁,編外國家學者。L段督察官向公榮,地方編制學者、嘉賓。

以上為築城城牆被劃分為12個段(處)的包干負責人,他們行使督察官的職責,向正、副總指揮長負責,並直接受命於築城總指揮部調遣。此外,還設有6個專門的築城原材料供應處、工程部和總監工。如:木竹薪炭供應督察官卜師服,某武官東南路某部第一副長官駐安慶市伐木場總管(其行政職銜相當於築城副總指揮長級)。城磚燒制管理督察官楊傳,從八品安慶市政法長官。城磚燒制管理處監理幹事余隆禮,編外學人。總指揮部秘書兼財糧供應處負責人慕容順,從九品宿松縣ZF秘書長。總指揮部直屬壕溝連連長尹椿,某武官池州燒磚統一管理司屬下。總指揮部直屬營房連連長王先,某武官原淮南東路(揚州)軍區司令部工程兵。總監工張朝宗,第43階武官,安慶市武裝部長。

由此可見,在18個管理處(段)之間,其工程質量和工程(作)進度是互相督促、互相協調發展的,總指揮部是解決各處(段)矛盾並施以獎懲、調度、監理、督促役使的權力機關,它同時又起著銜接、彌補18個工作單位之間因領屬關系所造成的人工割痕,體現了工程的完整性、統一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掘了人的潛能,把社會各界和周邊「鄰居」積極性全都發動起來。當300天城慶之日,連百歲婆婆和她的家人都來道謝,男女老幼的親和力加上科學的組織結構,使建城大軍奮力打拚,在787年前完全沒有機械動力的狀態下,人力資源猶顯重要,這一支南宋的建築隊伍,創下了中國古建城史上的「安慶速度」!

四、六朝城建史略
以黃干為領導築建的南宋安慶「老城」和「新城」都在很短的時間內毀於戰火,幾萬人創造的「安慶速度」在戰爭機器面前轟然坍塌,那是因為,人們為了自身的安全匆忙逃離家園而將城牆遺棄了。後來的史實證明,在一些歷史條件下,人在牆在,「人牆」聯手就會拒戰火於牆外;而在另一些歷史條件下,人去牆倒,「人牆」分離雙雙又總為戰爭所傷,甚至為自然災害所累。

綜覽六朝城建史,以10個字可以概括它的全部歷程:「建、降、水、修、燒、戰、月、割、拆、保」。

建:宋朝的建城。前文已述,不贅。
降:宋末元初的降城。

公元1275年,南宋朝代任命的最後一任安慶市長範文虎(?—1301),因懼怕元軍,特備酒到九江忽必烈之中書左丞相伯顏處受降,將安慶城恭手讓給元軍。1956年4月,在市內棋盤山的糖廠建設工地,出土了範文虎棺墓,時人得有機會一睹投降派「尊容」。

水:元代的水城。
公元1353年—1356年,元代的安慶市最高長官余闕和督軍韓健,組織軍民,首次開挖3條長壕,引江水環城。第一條壕由樅陽門橋向北引達集賢門,由大湖排出。第二條壕自同安橋轉經太平寺回繞八卦門,經鎮海門、康濟門與樅陽門長壕匯合。第三條壕自今第一制葯廠、德寬路轉南庄嶺、紡織廠流向大湖。在三道壕之外,還圈有一道木柵欄,把城牆增高至二丈六尺,護城壕深至一丈,四周城牆建起了3層箭樓6座,加固了城牆的軍事防禦能力。

修:明代的修城。

關於明代修城,史錄多次。第一次發生在元末,把它算作「明代」是因為朱元璋是明代開國皇帝的緣故。朱元璋稱帝前,曾一度攻城、棄城。1361年8月,朱元璋再次攻克安慶後,改元代的安慶路為明初的寧江府,不久又改稱安慶府,即命部將常遇春補修安慶城牆。1374年,朱元璋在家鄉臨濠(鳳陽)大興土木,擬建中都,頒詔全國1300多個城池義務獻土和城磚、料石,動用了近百萬軍民勞力築「皇城」。在它的影響下,安慶知府趙好德與懷寧知縣閻琦,為了表現政績,也下令對安慶城牆進行一次全面的大修。今博物館藏的城磚上有「司吏海受作匠段子榮·洪武七年」(1374)便是那年大修中的一件遺物。此後的1390年和1539年,安慶城牆也得到了相應程度的修理。到了1622年,城牆又進行了一次大修,這是在1957年拆城牆時,發現了一批「天啟二年造」(1622)字樣的城磚上而得到的印證。民國初年,在菱湖茶榭中,發現了一塊明代修城紀念碑,上書「宜城天塹」4個大字。碑前刻有修城官員的全銜題名:「欽差整飭安池等處監軍兵備兼理錢糧驛傳江西布政使司右參議兼提刑按察司史可法;直隸安慶府知府皮應舉;同知康良獻;通判□□□;推官薛之垣;懷寧縣知縣黃配玄。皇明崇禎九年正月吉旦立。」據我市老一輩學者蔣元卿、金杏邨、蔣放考證:明崇禎八至九年間(1635—1636),李自成,張獻忠轉戰安慶各府縣,史可法、皮應舉、黃配玄等為加強抵禦能力,將城周薄弱處加以修固,特別對北門一帶的城樓,雉堞加以增高,拓寬周圍馬道,增建敵樓4座;為防騎兵突破,沿城牆外壕疏浚修建木柵……竣工後,還在集賢門上立了這塊「宜城天塹」碑(後被移至菱湖,前述即此)。

燒:清初的燒城。

公元1645年4月,明末大帥左良玉之子左夢庚,離武昌總兵行營抵安慶城下,初七日破安慶城,大肆放火掠殺,城壕木柵燒個精光,城牆上的5座敵樓也被燒毀,「城中兵變,四面縱火」,安慶府同知王治心被殺,知府傅夢弼和推官陳繼善逃跑,安慶巡撫張亮被活捉(小註:明思宗朱由檢在安慶首設巡撫,時在1637年)。在沖天火光中,安慶城一片焦土,損失慘重。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左夢庚因父突然病故,不出一月便投降清軍,當6月清軍入城時,即驅使戰俘著手修復城牆……5年後,城牆垛口由宋代的每4個合為1個,共修砌758個;在城牆上增建城樓5座,炮台16座,火葯房6所,窩鋪16所,城房238間,在垛牆四周,增建許多槍炮口。

戰:太平天國的戰城。
多年來,關於「太平天國安慶保衛戰」,正史也好,野文也罷,無論學者、村夫多有撰述,此事幾成家喻戶曉之勢。本文謹就「戰城」一事,略發式微。

太平天國時期的戰城,當分前、後兩部表述:前部為太平軍攻城,後部為太平軍守城。

攻城:1853年2月18日凌晨,太平軍曾春發帶領先鋒隊50人乘梯入城,打開康濟門,鎮海門和八卦門,太平軍乘勢而入,斬殺巡撫蔣文慶,繳獲各類物資及清軍大炮189尊。同年9月25日,翼王石達開率6000人進駐安慶,將城牆加高5尺,封閉東、西、北主要城門,僅留南邊康濟門供出入。不久,又在樅陽門外圍一道半月形城堡,辟一小門與外聯系。又陸續修建迎江寺炮台、大南門等處城廂內外立望樓,在北門、西門的黃花亭、馬山一線築土城,史稱「子城」,8年後曾國藩入城將其拆除。

守城:1860年3月,曾國荃領1萬余眾共13營湘軍進攻集賢關,曾國藩著手制訂圍城計劃。當時,陸續進軍安慶周邊的清軍有:副都統多隆阿的萬人馬步兵,布政使李續宜的萬餘步勇,鮑超6000名步、騎兵游擊師隊,曾國藩、胡林翼的湘勇1萬餘人,加上澎玉麟、楊載福統領的數千水師及韋俊手下的太平軍叛軍,合計5萬余眾。清軍水陸馬步配合,步步為營,於8月2日部署完成了安慶城的合圍之勢。這樣的合圍態勢,兩軍對峙了18個月之久。清軍在西北門城外挖超寬超深塹壕兩道(一說3道),計70華里,在菱湖水面擊潰太平軍小木船200多條,驅逐皖河口太平軍武裝木排200多隻,與援城英王陳玉成等太平軍打過4次大仗百餘次中、小戰,切斷城中軍民與外界的聯系。所以,戰後曾國荃落得個「曾鐵桶」的雅號——形容他把安慶城圍得象鐵桶那樣滴水不漏。最終導致城內彈盡糧絕,太平軍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1861年8月16日,另一太平軍叛將程學啟率部攻破北門城外3座營壘,並向曾國荃獻計,在西門馬山向城牆根開挖地道。9月4日地道挖成,5日凌晨4鼓(一說上午8時許),叛徒程學啟率徒沿地道從西北城牆攀緣而上,裝上炸葯,「一聲震天轟鳴,城牆被撕裂開幾十丈的缺口,磚石和泥土隨著硝煙沖上雲霄,清軍嚎叫著從缺口沖進城去」(《安慶史話·安慶保衛戰》)。清軍入城後,男女老幼2萬多人盡被殺害,江面上浮滿了無頭屍,連兩艘外輪「總督號」、「迦太基號」都被阻塞,難以前行。清軍這次攻城,共耗費火葯17萬斤,鉛子50萬發,前後圍城費時18個月。城內外的攻、守戰空前慘烈,城池在腥風血雨中嗚咽,其飽受人類戰爭帶來的創傷亦是難以描述……

月:晚清的月城。

1861年9月11日,曾國藩進駐安慶,次年初,把滿目瘡痍的城牆修飾一過。同時,在西北馬山對面的郭家橋(一說四方城)附近起,直到江岸,新增築了一道月城,在月城上開辟了「金保」、「玉虹」兩道城門。1894年,巡撫聶緝槻又在金保門的南邊增開同安門。經測量,月城面積0.95平方公里,加上老城,全城總面積3.65平方公里。此時的安慶城池,因經過600多年的反復修建和西邊被拉直的月城,已由宋時的圓形變成清末的方形城池了。

割:民國的割城。

歷史進入民國時期,大好河山被諸多軍閥分割成塊系「山頭」。安慶老城也不能倖免,牆體被官方、民間任意割裂,加上日本軍的轟炸侵擾,臨近解放時,老城成了一條僵卧的多節斷身蛇。

上世紀20年代初,修建市政路,即今市立醫院大門前的人民西路入口處,在老城牆上打開一個缺口,供人車通行,開口處釘上木欄門,定時開啟,時稱「大柵子」。

1922年,許世英擔任安徽省長期間,官方在寶善庵「小東門」坡下(今衛校門左)開一門,取名「菱湖門」,此門有門無樓,不久改稱「建設門」。1930年,為迎接第四屆華中運動會在安慶舉行,市政當局用15天時間在城東開辟一條路,取名華中路。路的西頭即為出城的城牆口,拆除的城牆缺口寬同路基(12米),與今孝肅路對接,時稱「小柵子」。1932年,國民黨安徽省ZF主席吳忠信在「大柵子」缺口處樹起一座牌坊,在其西面題詞:「開物成務」(開通萬物成天下之務的意思)。1934年,國民黨省ZF主席劉鎮華在大柵子牌坊的另一面(東面)也題上4個字:「大輅椎輪」(始創者的意思),同時燒制了一批城磚,上嵌「安慶軍民城防委員會·民國二十三年造」的字樣,以修補城東及東北部的一些缺口,用來防禦來自潛山的紅軍部隊。在此10年前,體育場的城牆根也被抄近路的市民打了個鋸齒「貓兒洞」……據手邊的一幅1949年安慶城廂圖來看,其上的月城已完全消失,老城廂與城外的大小通道(包括城門和缺口)共有21段之多,平均二、三百米就有一道門或缺口。民國時期老城的最大特點就是:分割——誰願意誰打洞,誰高興誰分割。

拆:20世紀50年代的拆城。

眾所周知,上世紀50年代是個動盪不安的歲月,什麼「幹部周末勞動」、「共青團員義務勞動」,還有那街道居民的「愛國公約」,積極分子之間(包括團體、個人)的「挑戰書」、「應戰書」等等,蘇聯老大哥的「星期六義務勞動」的共產主義生活方式感染著每一個人,只要上面一聲令下,男女老少都爭先恐後,「多快好省」地去建設社會主義。從歷史風塵中蹣跚走過來的安慶老城牆,被視為舊中國的封建餘孽、大幹「新中國」的蕃蘺。「北京的兩道皇城都拆了,我們還等什麼?」於是,潮水般的人群一窩蜂湧向城牆,揮舞鍬鏟鋤耙,人們肩挑手提,車拉車載。碎的,用來鋪作路基;好的,大家扛回家,是用來蓋瓦房、蓋小煉鋼爐還是修院牆、砌豬圈,由你高興。磚拆掉了,還有那麼多土呢?能拉走的則拉走,走不了的就近推到護城河裡去。嗚乎!牆倒眾人推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築路材料十分缺乏,很多路面多以城牆磚敲碎鋪就,那麼,那個年代的城區,有多少「磚碴路」呢?據筆者初步統計,當時有9條道路計長5050米被鋪上了磚碴,除有文字載錄的磚碴道路以外,尚有小街小巷的改造、屋基場院的夯實、填埋壕溝的方量等等,已無確切的知曉了。「拆掉一座城樓像挖去我一塊肉,剝去了外城的城磚像剝去我一層皮」(1957年梁思成語)。欲尋無歸,我那身首異處的古牆青磚!魂兮,安兮,我那被遠古召喚的皖江文明!
保:當代的保城。

對於現存於世的當代中國古城牆「拆與保」的爭論,由來已久。以著名古建築專家梁思成、林徽因、陳占祥、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兩院院士吳良鏞、文化界人士鄭振鐸、俞平伯、馮驥才、老舍、舒乙以及國際建築大師貝聿銘等,力保中國的古城牆、古建築不遭毀壞;而以另一位古建築專家華攬洪及北京市原市長彭真、副市長吳晗,全國政協委員葉恭綽、陳公培、劉定五等,則主張「舊的城牆應該拆掉」。北京城牆的拆除,關繫到全國一千多座古城牆的命運,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在思考著……這時,共和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發話了。1958年1月,在南寧和第14次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說:「北京、開封的房子,我看了就不舒服。古董不可不好,也不可太好,北京拆牌樓,城門打洞也哭鼻子,這是政治問題」。「南京、濟南、長沙的城牆都拆了很好,北京、開封的舊房子最好全部變成新房子」。3月份的成都會議上,毛澤東又說:「拆除城牆北京應當向天津和上海看齊」。1958年4月14日,周恩來傳達國務院會議精神,提出:「根據毛主席指示:今後幾年內應當徹底改變北京市的都市面貌」(以上一段文字引自新華社主任記者王軍的《城記》,03年10月三聯書店版)。此後,一股社會主義的城市建設高潮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北京的內、外兩重古城被大面積拆除……一夜之間,消息飛向全國,上海、南京、天津、北京、濟南、長沙……都市「老大哥」都拆了,「小老弟」還等什麼?全國亦然,安慶亦然。於是,出現了前文述及的1958年安慶古城牆拆除高潮……而今,貝聿銘接受新華社主任記者王軍的采訪時告誡說:「城牆你不要拆呀!城裡面保留,高樓做在外面,這個最理想,巴黎就是這樣做的……1950年,北京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機遇,ZF放棄了梁思成等學者提出的新舊分開建設的發展模式,而是簡單地以改造古城為發展方向。在這個過程中,拆除城牆修建環路,使城市的發展失去了控制與連續性,這是錯誤的。」說的是北京,累及的是安慶。「拆與保」的論辯,同樣發生在安慶……在安慶,經過一代鄉賢和各界人士的努力,安慶的古城牆總算有兩段被原樣保留下來:

古城牆一段在今四方城西首的玉虹街,全長230.5米。牆體高低起伏,殘損不勻;高處7米,低處僅存1.9米,牆寬0.6~0.7米,由後人改造的坡梯穿隔成3段:66.5米、71米、93米。只是到了兩千年之後,這段城牆因暴雨沖涮和人工開發、周邊人造環境的侵蝕,已是面目全非了。

另一段是為今天的「安徽省第二監獄」的北西圍牆組合部分,長約45米,高約5.2米,斷面呈梯形,下寬1.6米,上寬0.6米。

該兩段城牆上的垛口已不復存在,整齊劃一的完美勾縫也不見蹤影。可喜可賀的是,去年開發商已將玉虹街、四方城一帶民居開發成漂亮的住宅群,在市內各大媒體關注下,開發商對玉虹街古城牆進行了「修舊如舊」的全面修復,連同「玉虹門」、垛口及美麗的勾縫都按原樣重現在當代市民面前。今年2月,安慶日報記者楊雷平為它按下快門,讓它的靚影永留青史。

⑷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個亟待關注的當代青年群體

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zVqQT5YXRlhHfkvyGuYRVA

原文來源於:學術那些事兒

01當代青年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基本特徵

中國當前正向信息社會轉型,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與高等教育的長足發展,青年人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在此背景下,當代青年群體中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被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其心理、行為方面的基本特徵如下。

1.心理特徵

第一,在理性認知時表現為高智商。「精」的本意「擇也」,可以引申出優選、精選、精於算計等含義,用在「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個詞中時,可以理解為在通往目標的諸多條路徑中選擇最省力、最便捷、最有利的那一條。當代青年中「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們往往機敏過人,善於發現並及時抓住機遇,計劃能力較強,擅長理解與分析規則、利用規則,通過尋找法律和規則漏洞來達成自己的目的,所做的一切從表面上看合理合法,無可挑剔。以某高鐵「霸座」男青年為例,事後網友曬出他是某大學的一名在讀博士生。可以說,他的智商一定不低,甚至高於一般人。

在英國哲學家培根看來,這些人不過是「那種精通『自謀之術』的人——愛自己甚於任何旁人的人。他們身上的聰明其實是一種卑污的聰明——那種房屋倒塌之前迅速逃離的鼠輩的聰明,那種處心積慮搶占獾穴的狐輩的聰明,那種虛情假意吞噬他物時落下眼淚的鱷魚的聰明」。歷史的諸多事實表明,一個沒有了道德底線的人,他越聰明,對人類的危害就越大。還記得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慘劇嗎?聰明又有才乾的化學家、工程師設計了一個個「精美」的實驗室、焚化爐、毒氣室,製造了慘絕人寰的「人間地獄」。當聰明的頭腦沒有了道德的約束時,人類就走上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第二,在人際交往中呈現高情商。當代青年中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深諳人性,精通世俗,處世老辣,在處理事務時往往面面俱到,即使是借口或者托詞也能掩人耳目,聽上去讓人覺得很有道理,很難找出破綻。他們既能夠迅速准確地捕捉到他人的情緒情感變化,也能夠精準地感知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三,在具體情境下體現出高逆商。當代青年中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並不一定是一帆風順的。他們往往體現出長時間的耐力和韌性,甚至在面對多次被質疑或拒絕時仍然能夠堅持下來。現實中,有的青年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能會使用虛假理由騙取老師、領導的信任,或者用軟磨硬泡、蹲守、獻殷勤之類的手段,從而獲得寶貴的分數或機會。從積極的方面來看,他們沒有輕易放棄追逐自己的目標,展現出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表現出了較高的抗挫折能力。但是不可忽視的是, 他們不遵守既定規則,持著欺騙性的、顛覆三觀的做法竟然最終達成了自己的目的,事成之後他們還會揚揚得意,玩弄之情溢於言表。這會對廣大青年造成惡劣的印象,那就是為了成功可以撒謊、利用他人甚至不擇手段。如果青年都去模仿這樣的人,以這樣的人為榜樣時,那我們的社會將危機重重。

第四,成就動機高而需求層次低。人是社會的動物,具有交往、尊重等社會性需要。在此基礎上,人們會形成權力動機、交往動機、成就動機等社會性動機。這些動機具有激發與動力功能,促使人們參與某些社會團體,積極開展人際交往,希望並付諸努力以獲得他人贊許,提升社會地位等。在社會性動機方面,當代青年中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表現出了較高的成就、權力動機,熱衷於追名逐利。但是從需要的層次來看,他們追求的需要層次不高,滿足於物質利益的獲取與生活的舒適,往往用外在的「成功」與片刻的享受來獲得滿足感、存在感、自信心,而在歸屬感、自尊、自我潛能的實現等方面比較欠缺。「一般地,需求層次越高、社會性越強,個體的通感能力越強,移情效應就越顯著,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也就越能關注相關者的利益,從而更傾向於遵循『為己利他』行為機理」。反之,則會產生「為己損他」的行為。以這樣的需要為基礎,我們就可以理解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可以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採取不可告人的手段了。

第五,道德行為與道德認知具有不一致性。有知不一定有行,有才不一定有德。正如《資治通鑒》中言:「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張榮偉認為,所謂「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可能是特別聰明的人,卻不是有涵養、有品位的人,因為他們身上缺失了一種德行,道德判斷力成為人格「短板」。由此推論,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因為缺乏「某事是不是道德的」這樣的判斷,才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但是筆者認為,這一看法並不全面。對於接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尤其是其中的大學生而言,某種行為是道德的還是不道德的,可以說他早已瞭然於胸。他們的問題不在於缺乏判斷力,而在於判斷了之後知道那是不道德的卻仍然去做。在明知道某事不道德而行之,知行不一、明知故犯才是我們要關注的重點。柏路認為,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認知表達上極為清晰,但具體的道德行為則無法與認知保持一致,出現了類似『雙重道德人格』的現象」。他們明明知道某個行為是錯的,可還是為了利益選擇做錯事,以原則換金錢,以道德換機會, 尤其表現為誠信方面的缺陷。

2.行為特徵

第一,行為的矛盾性。當代青年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行為上缺乏一貫性,主要表現為時間不同,其行為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在現實中,當代青年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行為上的矛盾性還體現為達成目標前後行為的不一致性,如入黨前後不一致、幹部提拔前後不一致、考試評分前後不一致等。他們的行為具有短期性、目的性、表演性、欺騙性,其目的是引起老師或者領導對該行為方式的信任與青睞,認為他「一貫如此,具有該優良品質」,而實際上他們並不擁有其表現出來的那種長期的、穩定的行為方式或者品質。他們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場合對著特殊的人物(往往是掌握某種權力的人)表現出特定的行為,該行為是「投其所好」的、得到特殊人物的贊賞和鼓勵的。如有的大學生在某個時間段里突然在老師面前表現良好,不僅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課後也圍著老師問這問那。一段時間之後,會告知老師要出國或者要考研、考博或者投了一篇論文,懇請老師推薦。結果等拿到了老師的推薦信或者考評分數之後,這些學生在課堂上就再也不舉手回答問題了,課後也不再和老師討論了,甚至連課也不來上了。此時,老師們會有一種「閃了一下腰」的感覺,這才明白自己被「套路」了。

所以,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好的」行為在時間、空間、對象上的限制性,卻要誤導或者誘導別人認為是一種跨時間、跨空間的穩定性。從根本上說,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行為是欺騙性的,這是其行為的根本矛盾所在。

第二,手段的精緻性。我們知道,利己主義並不是一個褒義詞,沒有誰願意被冠之為「利己主義者」,於是有人開始動起歪腦筋,耍起了「兩面派」,即便內心想的是驕奢淫逸、自私自利,外表上看卻滿嘴先人後己、仁義道德。因此,當代青年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們達成目標的手段不再「粗陋」或「粗糙」,而是手段高明,做事從規劃到實施相當精緻、細致,行為隱蔽,遮人耳目,一般人很難發現其中的「貓膩」。

第三,目的的利己性。不管外在的手段多麼精緻,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有利可圖。他們關注個人利益,做事之前,先想一想「我能從中得到什麼實惠」,對自己有利的就積極行動,無利可圖時就找各種借口推諉。

第四,規則的突破性。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不遵守規則,像玩「貓捉老鼠」的權力游戲,多把心思用來研究規則以便於鑽空子。他們的口頭禪是「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都是人制定的」,其內心蔑視規則,導致行為上踐踏規則。他們在熟知各類社會規則規范後,運用其漏洞來達成自己自私自利的目的,其實質是反社會性的,只不過披上了一層虛偽的、欺騙性的面紗。由此來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們往往呈現「反社會人格」的特點。

02應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策略

面對當代青年群體中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許多人發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感慨,像極了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調子。單是抱怨於事無補,正本清源才是良策。

目前,國內多名學者就如何應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唐智等人認為應當從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校園環境入手,並增強青年人自身的德行修養;張衛良認為回到優秀傳統文化是思想品德教育拒斥利己主義者的有效途徑;盧嵐提出,要從觸及靈魂到觸動利益,從而消弭當代社會生活諸領域的內在緊張;毛一提出要使人們有正確的生活觀、人才觀、「義、利」觀。

筆者認為,當代青年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存在的必要因素有內因和外因。內因指個體在真實競爭力基礎上追求額外利益的強烈願望,外因指個體行此事所承擔的風險遠遠小於所獲利益。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其精緻的利己主義行徑,應當內外兼修。

1.向內——夯實道德基礎

筆者認為,將當代青年培養成有道德的人是最根本、最徹底的解決辦法,這需要從小抓起、從娃娃抓起。當一個人從小到大堅信自己是有道德的人時,那麼他就有了強大的內心力量,在做事之前、之中、之後都有可能自動啟動自我監督機制,從而減少甚至消除精緻的利己主義行為的發生。有研究發現,當啟動人們的道德觀念時,其更加關注自身行為以符合道德准則,導致其維持自我概念的動機增強,從而減少說謊行為。所以,社會各界要強化青少年「你是個有道德的人」「你要做個有道德的人」的意識,使之內化為自身的道德准則。

我們還要對青少年進行如何對待利益、競爭的教育。在有限的資源和利益面前,個體對待他人態度可以分為四種。第一種是「我贏你輸」,是「1或0」的敵對關系;第二種是「我輸你贏」,是「0或1」的成全關系;第三種是「我輸,也讓你輸」,是「0和0」的雙輸關系;第四種是「我贏你也贏」(此處的贏指的是「我要麼贏了名譽、金錢等利益,要麼收獲了經驗和教訓」),是「1和1」的雙贏關系。我們的教育是要培養具有第四種態度的人,而不是「只能贏不能輸」,贏不了就走旁門左道。在尊重規則的前提下進行公平競爭,「願賭服輸」,最終推進社會的整體發展水平,才是青少年成才的正道。

社會各界還需要各司其職開展精準化的道德教育。如:為家庭提供親職教育,提高家長的道德水準,改善教養方式,促使其以身作則,為青少年提供正面榜樣;在學校加強道德行動教育,開展強調公平、正義、理性的公民教育,改革學業與品德評價機制,為青少年提供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在青少年同伴交往過程中,成人要獲取准確信息,如若發現不良苗頭及時進行有效引導;在網路方面,宜疏不宜堵,倡導自我教育,要培養青少年對信息的辨別力與選擇力,在知識碎片化的時代,能夠獨立思考與判斷,並幫助其提高行動的控制力、抵抗誘惑的定力。此外,要佔領文化傳播的陣地,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並在文化產品、作品中注入道德、利他的價值觀。加強學校與家庭、家庭與同伴、學校與同伴等的合作,創造溝通機會,提供交流渠道,做到家庭、學校、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

2.向外——加強法律制度建設

法律法規制度與執行的不完善,也給了青年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以可乘之機。國外有學者採用矩陣任務證明,當存在說謊機會時,大部分人會通過說謊獲得更多的利益。也就是說,沒有監督、事後追責、留有證據等風險的話,在「神不知鬼不覺」的狀態,容易產生更多的說謊行為。現實中亦是如此,如高鐵「霸座」事後,濟南鐵路局在初期回應是:該事件屬於「道德問題,不構成違法行為」。對於強行佔座行為的定性與處罰缺乏明確規定,也導致了本事件輿情的進一步發酵,民眾開始質疑當前法律法規不健全、相關部門不作為、旅客權益無法保障等。後來,濟南鐵路局發布消息稱,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該乘客做出了相應的處罰。此消息一出,使人們重拾了對法治社會的信心,可謂大快人心,也對其他人敲響了警鍾。

因此,當各種規章制度機制健全、執行得力時,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就無用武之地,即使面對人性的弱點,他們也無空子可鑽了。如人是情感的動物,根據心理學中的「熟悉定律」,和某人相處久了,對其好感度自然上升。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往往善於打這種「感情牌」。在此情況下,評分者們該如何處理呢?金一南少將給我們提供了一條思路。他說:「任何軍隊都有小人,關鍵是有沒有一個機制,阻止小人得勢。譬如美軍《軍人手冊》就有明確規定:不許當面贊頌領導……就是為了防止阿諛奉承的小人」。在我國,有些行業是有職業行為限制的,如檢察院工作人員不可與證人過多接觸;警察與嫌疑人不可走得過近;心理醫生與病人要遵循情感限定原則……只有保持情感上的距離才能做到價值中立,不會因私人感情而影響專業判斷。這不是不近人情,而是讓掌握一定權力的執行者做到公平公正。這些做法值得其他行業學習。

在實踐中,我們尤其要重視法律法規的執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在民間廣為流傳,折射出法律法規的執行不力問題。在此情形下,要解決執行難的問題,就要使執行者不折不扣地做到「執法必嚴」,在法律規定范圍內鐵面無私、主持公道,不怕得罪人,不能單純當「老好人」。在執法過程中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嚴格執行規定,並留下過程性證據,必定讓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們原形畢露、無利可圖、無處藏身。

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有效做法。如《當中國式聰明遇上國際式規則……》一文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從加拿大飛往北京的航班上,一對男女以「可能生病了」為由躺在機組人員休息位上賴著不走,結果該航班按照乘客生病的緊急預案處理而緊急降落在美國機場,兩人最終「極不情願地爬上擔架,被抬下飛機,其隨身行李和托運行李也相繼撤離航班」。該航班「將計就計」讓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自食其果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3.內外結合——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的深層和諧

一方面,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有益營養,滲透優良美德,以誠實守信、重德貴義等個人美德為基礎,以尊老愛幼、鄰里團結等家庭美德為核心,以助人為樂、禮貌謙讓等處世美德為引導,營造「仁愛」的社會大環境,倡導公民教育,培養契約精神與公共理性,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宏觀層面為廣大民眾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尤其要強化在道德教育基礎之上的法治教育。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法治教育確實離不開法律知識的灌輸,但更重要的是法律情感的陶冶,還有法律意識的生成,乃至法律信仰的根植。

總而言之,如果不及時制止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行徑,不但會傷了社會大眾的心,也會給其他青年的合理訴求帶來障礙。從長遠來看,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還會污染當代青年群體的社會生態環境,讓每個身處其中的人都深受其害。目前的研究大多是理論性的、描述性的研究,而缺乏深入的量化研究。我們該怎樣評估一個人是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其在各群體中的分布和特點如何?隨著時間的演變,其發展狀況與處境有何特點?其行為在何種條件下會收斂甚至消失,在何種條件下又會加劇?這些問題還有待學者們進一步的研究。

⑸ 中葯在中國歷史上有什麼意義和影響

中葯的產生源遠流長,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遠古時期,先民們在採摘野果、採集種子和挖取植物根莖的過程中,開始對接觸到的植物葯性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一些中葯在文字記載之前就可能已經在先民中廣為流傳和使用。

《神農本草經》收錄葯物(包括動物、植物、礦物)多達365種,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記載的葯物達1892種。

這些中葯一方面反映了我國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等方面的特點,另一方面也是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對世界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中醫葯事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中醫熱」不斷掀起風潮——屠呦呦憑借「青蒿素」的發明摘得諾貝爾獎,這一抗瘧葯物拯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性命;超過六成的歐洲人在用中醫葯治病,瑞士早在1999年將中醫、中葯、針灸納入國民醫療保險;里約奧運會上,泳壇名將菲爾普斯身上的火罐烙印讓世界了解了「中國印」……

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中醫葯越來越顯示出獨特價值,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關注。截至目前,中醫葯已傳播到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有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29個設立了傳統醫學的法律法規,18個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中葯逐步進入國際醫葯體系,已在俄羅斯、古巴、越南、新加坡、阿聯酋等國以葯品形式注冊。中醫不斷在世界范圍內得到發展。

中醫史上有趣的冷知識

孫思邈80多歲的時候回顧自己的生涯感慨萬千,想到自己看了一輩子病周圍同齡人死的都差不多了,得留點東西給後人,寫了《千金要方》。

又過了三十多年,他沒料到自己能活這么久,覺得《千金要方》寫的有點早,並且有一些不足,就又寫了《千金翼方》……

史上第一個解剖屍體的中醫

《漢書·王莽傳》記載王莽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同解剖屍體:「翟義黨王孫慶捕得,莽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量度五藏,以竹筵導其脈,知所終始,雲可以治病。」

王莽的確命令實施了中國醫學史上的唯一一次人體解剖,現在的很多醫學名詞比如十二指腸之類的就是那次的命名。

最早記錄被皇上賜死的醫生不是華佗

在我們的印象中,華佗可能是有記載以來第一個

被皇上賜死的醫生。但其實,文獻中最早記錄被皇上賜死的醫生,應該是文摯。

文摯,戰國時期名醫,宋國商丘人,洞明醫術,他治好齊閔王的病卻被其所殺。

奇葩的中葯名

「沒葯」是一種葯,這名字起得也太有個性了,真不知道是哪位古代的中醫大佬起的名字。實際上,它是多音字,應該讀[mò yào],是一種進口的中葯材,具有散瘀定痛,消腫生肌之功效。

夜明砂,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你是否在腦海中勾勒出一顆閃閃發光的夜明珠呢?不過,它的真身可就不那麼小清新了,而且稱得上是非常重口味,它就是蝙蝠的···糞便。辛、寒。消積,活血,明目。主治目生翳障、夜盲、小兒疳積、驚風等症。

「世界中醫葯日」是中醫人的節日

更是世界上熱愛中醫的人的節日

中醫還有許多未發現的寶藏

需要每一個中醫人去挖掘

中醫文化亟待我們去傳播

這是一種情懷

更是一種責任與擔當

⑹ 請神容易送神難是什麼意思

民間有句俗話「請神容易送神難」,原意是你把神領請到了家中,他吃你的供養,本該感激你;但是長日長時,普通人難免有疏忽。

如果有一天,你的供奉有所怠慢,神靈便會惡意加害,這已遠超出了吃飯問題。後來引申意義指把某人請來家裡容易,但要將其送走就難了。有些人、有些勢力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請來幫助辦事,只怕更生事端。

典型的例子唐朝請少數民族回鶻平叛:

唐代安史之亂時,中央為了平定安祿山、史思明的叛軍,但自己軍力又不夠,就請了北方的少數民族回鶻的軍隊來幫忙平亂。少數民族見泱泱中華有利可圖,變欣然前來。但等到叛軍平定後,卻並不願意退回北方。

伸手向唐王朝要錢要糧,給軍費、女人等等。由於唐王朝才給安史之亂弄得精疲力盡,哪能滿足他們那麼多無理要求,結果回鶻兵又血洗長安,少殺搶掠,把唐的都城搞得烏煙瘴氣,皇帝也不得不再次出逃。為了平定內部的禍亂,請來外面的回鶻兵,結果弄得不成樣子,就是「請神容易送神難」了。

(6)亟待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在歷史擴展閱讀

當今社會的例子,請神容易送神難 德國欲「砸錢」送走難民:

德國內政部2017年12月3日表示,未能申請到避難身份者如果自願返回祖國,德國政府將為他們提供最高3000歐元(約合2.36萬元人民幣)的財政補助,幫助他們回國安家。

據德國《時代周報》報道,聯盟黨10月份在政黨最高領導人會談上就難民政策問題達成一致,約定德國每年接收難民人數最高不得超過20萬。而實際上,2015年以來,德國已接納超過100萬難民。如何解決遠超計劃接收數量的難民,便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德國R+V保險公司今年9月公布的一份報告稱,德國人的「三大恐懼」幾乎都與難民危機有關,分別為恐怖襲擊、暴力和「外國移民引起的緊張氣氛」。

德國聯邦刑事調查局11月發布的統計顯示,今年前9個月,德國各處難民營遭到極右翼分子的攻擊211次,其中包括縱火等惡劣方式。2015年,此類攻擊發生1031起,2016年發生近千起。反移民的德國選擇黨也在9月的大選中獲得大量支持。

德國下薩克森州北部小村蘇恩特只有一百多居民,卻一度按照政府要求接收了700多名難民。村民本來就很反感,聽到許多難民批評「德國食物不好吃」,幾個人一起住不方便時,更是增加了抵觸情緒。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80歲孤寡老人憤怒地告訴記者,她並不反對難民,但政府該有一個「度」,應該先照顧好本國有需要的民眾。

不僅窮人,許多中產階層也對德國的難民政策有很多抱怨。家住漢諾威的工程師羅伯特告訴記者,處理難民危機好像成了德國政府的頭等大事,德國自身存在的問題卻放到一邊,如德國稅收是歐洲第二高、許多道路幾十年不修、中小學設施殘破不堪。他認為,德國人的收入與美國、瑞士等國家相比遠遠落後。

德國《世界報》記者羅賓·亞歷山大今年3月出版《受驅使者:默克爾和難民政策——來自權力內部的報告》,該書很快成為暢銷書榜單第一名。在作者筆下,「默克爾的難民政策並不是愛心政策的傑作,而是一場偶然產生、又不斷擴大的災難」。

⑺ 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新中國建設以來,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歷程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的起始時間為新中國建國至改革開放前。當時主要是對那些來華的外賓所展開的。中國旅行和游覽事業管理局與1964年正式成立。

新中國旅遊業的發展的第二個時期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步入正軌和全面振興的發展時期。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及接待入境旅遊為主的發展階段。80年代至1997年,入境旅遊和哪裡有並行發展的階段。1997年至今,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全面發展的階段。

(7)亟待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在歷史擴展閱讀: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旅遊業是以旅遊資源為憑借、以旅遊設施為條件,向旅遊者提供旅行游覽服務的行業。又稱無煙工業、無形貿易。

狹義的旅遊業,在中國主要指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車船公司以及專門從事旅遊商品買賣的旅遊商業等行業。廣義的旅遊業,除專門從事旅遊業務的部門以外,還包括與旅遊相關的各行各業。旅行游覽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級的社會消費形式,往往是把物質生活消費和文化生活消費有機地結合起來的。

⑻ 亟待歷史高手解答……

昆劇,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曾經有「崑山腔」(簡稱「崑腔」)、「昆調」、「崑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種不同的名稱。一般而言,著重表達戲曲聲腔時用崑山腔,表達樂曲、尤其是脫離舞台的清唱時用崑曲,而將指表演藝術的戲曲劇種,則稱做昆劇。

昆劇的起源
中國戲曲,由宋元南戲到金院本、元雜劇、逐漸推進、衍變。元末農民起義,推翻了蒙古貴族的封建統治之後,廣大的南方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擺脫了民族歧視的枷鎖,生產有所恢復,商業漸趨發展。此時中國的戲劇也相應地發生了巨大變化,形成「北劇」(元雜劇)沒落,」南戲」復興的現象。

當時南戲主要劇本是「傳奇」,演唱傳奇的聲腔很多,其中最古老的是發源於浙江海鹽的聲腔,它流行在嘉興、湖州、溫州、台州一帶,萬曆間復傳人江西,流行地區較廣的是弋陽腔,它分布在江西、南北二京、湖南、福建、安徽、兩廣、雲南、貴州等地,多結合各地的語言、音樂而有所衍變,餘姚腔流行於浙江紹興,以及江蘇的常州、鎮江、揚州、徐州,安徽的貴池、太湖等地。此外還有四平腔、義烏腔、樂平腔等,皆影響不大。

南戲復興也有著一個過程,明初的貴族士大夫這些上層人士還以北曲為雅樂正聲,至於民間的廣大群眾則普遍愛好詞調通俗、故事曲折而完整的南戲。等到「 荊(荊釵記)、 劉(劉智遠白兔記)、拜(王瑞蘭閨怨拜月亭)、殺(殺狗記)」四大傳奇及高明(則誠)的《琵琶記》從文詞排場各方面都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相當的提高之後,引起了士大夫階層的重視,南戲由廣場走上了高堂華筵,身價日上。

「流麗悠遠,出乎三腔之上」的崑山腔,簡稱崑腔,它始於元代末年的崑山,是南曲的一個支派。據明·玉峰(崑山)張廣德的《真跡日錄》卷二載文記有「元朝有顧堅者,雖離崑山三十里,居千墩,精於南詞,善作古賦。擴廓帖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與楊鐵笛、顧阿瑛、倪元鎮為友,自號風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雅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行於世,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

崑山腔在明代萬曆之前,還只是流行於吳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這種「清柔婉折」的崑山腔之變革發展,是在明代中葉以後。在嘉靖(1522一1566)、隆慶(1567一1572)年間,江西豫 章(南昌)人魏良輔(字尚泉、一字上泉)流寓太倉南關(元代時崑山所轄)。魏良輔原是個北曲清唱家,到吳中後,又致力於南曲。他認為當時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無意致」(行腔簡單,或節奏拖沓),於是以原崑山腔為基礎,參考海鹽、餘姚等腔的優點,並吸收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應即是「抑揚頓挫,索纖牽結,停聲、偷吹、依腔、貼調」等有裝飾色彩的潤腔手法,以及用不同音色塑造人物性格、情感的演唱技巧),並與善吹洞蕭的張梅谷,工(扌厭)管的謝林泉,以及張小泉、周夢山、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諸人結成在藝術上有共同見解和理想的創作集體,把崑山腔作了很大的改革與發展。魏良輔非常講求唱法上的吐字、過腔、收音,每有所得必往南關老唱家大倉戶侯過雲適處請教,求得首肯,多次反復修改不厭。同時,河北的北曲弦索名家張野塘,以罪發配太倉衛,被魏良輔以善歌之女招為婿,他協助魏「更定弦索音節,使與南音相近。並改三弦(形)式,身稍細而其鼓圓,以文木製之,名曰弦子(即崑曲及彈詞中所用的「南弦」)。它與曲笛、懷鼓、提琴(民族拉弦樂器),並為崑曲的特色伴奏樂器。這種新腔的特點是清柔婉轉,「調用水磨,拍捱冷板。聲則平上去入之婉協,字則頭腹尾音之畢勻,……啟口輕圓,收音純細。」成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聲,「腔曰『崑腔』」,曲名『時曲』」。但這時的崑曲仍是清唱,尚未能體現劇本,形諸舞台。

崑曲由清唱搬上舞台,成為戲劇,則是由梁辰魚的《浣紗記》開始。崑山樑辰魚(1519-1591)號少白、又號仇池外史,著名戲曲作家,精詩詞,通音律。魏良輔改腔的成就使他頗受鼓舞,他經常設特大坐榻和桌案,自己西向坐,教人歌曲,學者列序兩旁。著名的歌兒舞女沒有得到梁的親授,皆自以為不祥。但他還覺得這樣的新腔不應只局限於曲壇清歌,必須擴展到舞台之上佔有更廣闊的天地、於是與精通音理的鄭思笠、陳梅泉、唐小虞諸人,「考訂元劇,自翻新作」,並發揮文學優勢寫作了以西施為主要人物的《浣紗記》傳奇,從音樂方面彌補了水磨調「冷唱」的不足,同時把傳奇文學與新的聲腔。和表演藝術綜合在一起,借鑼鼓之勢與舞台之場面形態,第一次將崑曲搬上劇壇。這種從原始的崑山腔發展成為崑曲,再進一步登上舞台,即是這個聲腔定型和成熟的過程。自萬曆初年,崑曲很快地擴展到江、浙各地,成為壓倒其它南戲聲腔的劇種。隨之由士大夫帶進北京,與弋陽腔並為玉熙宮中大戲,當時稱為「官腔」。從此,崑曲儼然成了劇壇的盟主,數百年來,對許多劇種的舞台藝術,產生過深厚的影響。

⑼ 「小文物」保護亟待關注,那麼小文物是什麼有什麼建議嗎

1、什麼是小文物?「小文物」是指散布於民間的歷史文化遺跡,包括名人故里、墓祠碑刻、名人履跡、塔壇園榭、橋梁渡口、洞穴牆垣、街巷城門、宅院廟觀、商號店鋪、名木古樹、牌樓館舍、渠井堰塘、關隘道口、戰場馬道、崖壁龕刻等等。
2、「小文物」的保護現狀。「小文物」是相對於富麗堂皇、名氣較大的歷史文物而言,這些「小文物」同樣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多年來因疏於保護,「小文物」的命運多舛,或已湮滅,或已面目全非。所以有專家呼籲小文物保護亟待關注


3、關於保護「小文物」的建議。
(1)提高認識,端正態度。「小文物」的文化含量不比「大文物」小,它在某些方面是「大文物」所無法替代的。所以保護「小文物」要像保護大文物一樣,保證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
(2)開闊眼界,創新思路。在保護方面,可以面向社會招標,按「誰修葺,誰經營」的原則,辦成一個個小型主題展覽館或文物館,既發揮了「小文物」的作用,又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一舉兩得。
(3)加強宣傳,保、用並舉。要通過電視、廣播、標語等渠道,宣傳「小文物」保護的意義,普及「小文物」保護的常識,強化人們保護「小文物」的意識。要在保護「小文物」的同時,充分利用「小文物」資源,對人們特別是少年兒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發揮現有「小文物」的教化作用。

閱讀全文

與亟待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在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