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永定和興樓多少年歷史

永定和興樓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10-05 18:32:57

1. 福建土樓簡介

客家土樓又稱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閩西南的永定、南靖和華安等地,是客家人世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土樓以悠久的歷史、奇特的風格、巧妙的構築、恢宏的規模,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築的奇葩。現存的圓樓、方樓、五角樓、八角樓、吊腳樓等各式土樓有30多種23000多座,形成一個個依山偎翠、錯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土樓群,如:永定初溪土樓群、南靖書洋鄉田螺坑土樓群等。
樓不僅引起了建築界的注意,同時也吸引了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中外學者專家的濃厚興趣。2001年,由福建永定、南靖、華安三地土樓組成的「福建土樓」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已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的檢查、評估和驗收。
最大的圓樓是永定縣大竹鄉高頭村的「承啟樓」,
全樓直徑73米,三圈四層,共400個房間,住60戶人家。最小的圓樓是永定縣的「如升樓」,共12層12間房,住6戶人家。最古老的圓樓要數華安縣沙建鄉的「齊天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雲霄縣深土鄉東平村有個「八卦堡」,整個村子由五圈圓環構成,中心是完整的圓樓,外圍四圈斷斷續續按八卦陣布局,環繞四周。位於南靖縣書洋鄉下坂村的裕昌樓被稱為「東倒西歪樓」,該樓建於明成化r年間(1487年),幾乎所有看得見的梁、柱、楹都是歪歪扭扭的,據說最大的傾斜角有15度!
在1900多年前,中原一帶歷經變亂,舉族南遷的客家人,幾經輾轉,來到閩西南一帶的山區,為避免外來沖擊,他們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土樓。樓內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一關,自成一體,萬一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加上冬暖夏涼、防震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


2. 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包括福建省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於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築樣式。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鑒》),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
20世紀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縣、龍岩市永定縣的土樓被美國人誤以為是蘑菇狀的核武設備,殊不知這獨一無二、從宋元時期就已經產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築,早在第一枚原子彈蘑菇雲騰雲駕霧之前,就已經在閩西南一塊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數個世紀了。
中國「福建土樓」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土樓分類
土樓若依形狀分,約可分為圓樓,方樓,五鳳樓。另外還有變形的凹字型,半圓型,與八卦型。其中,以圓樓與方樓最常見,也常常兩形狀並存。該長達數千平方米面積且聚族而居的圓樓與方樓以簡單幾何形建築構築於山嶺狹谷之間,人造建物與周遭翠青自然景觀形成強烈對比。1980年代中國經濟開放後,以圓土樓與方土樓為主的閩南及廣東土樓景觀引起世界各國旅遊業注目。
圓樓
圓樓為圓形的土樓,又名圓寨土樓、福建圓樓或客家圍屋。其用途重於防衛,因此該名稱嵌「寨」之名。雖然該形狀的土樓不是最多,但是面積通常最為龐大。面積最大者甚至可達72開間以上。
通常圓樓的底層為餐室、廚房,第二層為倉庫,三層樓以上的所在才為住家卧房。其中每一個小家庭或個人的房間都是獨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連系各個房間。這些設計,通常也是著重防禦功能。
方樓
方樓是土樓中最為普及。該建物類型的特徵,是先夯築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圍牆,再沿此牆擴展該樓其他建物。而擴建的制式規格通常是敞開的天井與天井周圍的迴廊。這些相同建造樣式的樓層堆積起來,最高甚至可達六層樓。最後使用使用木製地板與木造棟梁,加上瓦片屋頂,即成為土樓中最普遍的方樓。
五鳳樓
湖坑鎮的「福裕樓」即是一座典型的五鳳樓。五鳳樓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宮殿式或筆架樓。其名雖同,但有些許差距。以兩廂房,一門樓等細部構造組成的該土樓類型,其特色是從外觀看去通常為三凹兩突,彷佛中國古時筆架。五鳳樓主要分布於閩西各縣與漳州。其中,移民台灣的漳州客家人,也將其五鳳樓建築風格帶至台灣。
其他
除了圓樓,方樓與五鳳樓之外。以形狀分類的土樓尚有凹字型,半圓形,與八卦型等種類土樓。凹字型土樓主要分布於閩南南靖,詔安。半圓形分布於平和與永定,而八卦型的土樓則偶見於永定、漳浦、華安、詔安、南靖和中國廣東東部。其中全中國最大的八卦土樓則為道韻樓。
編輯本段土樓特點
土樓共有的特點是建造工期長,一般要花兩三年時間才能完工,較大者甚至要積數十年、幾代工匠的辛勞。所用木材須300~500立方米。因土牆下厚上窄,堅實牢固,「三防」(防風、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還能防火(三環土牆便是3道封火牆),特別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嘆服,幾乎所有土樓都曾經受過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驗,皆安然無恙。如建於公元1693年的永定湖坑鄉的「環極樓」,300年來經歷了數次地震,1918年農歷四月初六的大震,僅在其正門右上方3樓到4樓之間裂一條50公分寬的裂縫,由於圓樓牆結構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時略向內斜,呈梯形狀,向心力強。70多年來竟神奇地自然彌合,現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寬的裂縫。永定「資歷」最深的「馥馨樓」,近年人們為免眾人從一大門出入之不便,另開一小門,請來石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鋼鑿撬挖數日才開通,這種三合土牆的堅韌由此可見一斑。
土樓建築的另一特色是結構極為規范,房間的規格大小一致。大多數土樓均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樓內均有天井,可儲半年以上糧食,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易於防盜和防匪(舊時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壘築高大土牆以防不測)。由於牆壁較高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熱納涼,優點甚多。客家人建土樓時,將煙囪砌入土牆內,使廚房免受黑煙污染,十分潔凈。土樓的興建,也是舊時客家人篤信風水的表現。迷信說法,認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處有「凹煞」。建方樓時,他們以為其某個角會碰上「煞氣」,就在樓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當」字樣以避邪,或在樓角釘上繪有八卦、寫上字元的木板,用以「制煞」。圓樓無角,據說「煞氣」能滑走,所以為避「煞」,清代以後的土樓多為圓樓。總的看來,建土樓講求實效性是顯而易見的。
土樓不僅在建築風格上特色鮮明,大多數土樓的命名也寓意雋永、意味深長。永定土樓或以方位命名,如「東升樓」為坐東朝西,喻意旭日從東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如「振福樓」,乃蘇振福獨資興建;或為紀念先祖定名,如永定林福成的後代所建「慶福樓」、「福裕樓」、「振成樓」、「慶成樓」總不離「福」、「成」兩字;或以自然環境定名。如「望峰樓」因面朝筆架山峰而取名,「環興樓」則因三面環水,而本身造型又是環形大圓樓而得名;或為祝願祈祥定名,如「松竹樓」和「五十樓」,分別取「竹蒼松茂」和「五風十雨皆呈瑞」之意;或為勸勉後人定名,如「經訓樓」、「承啟樓」;或以創業者定名,如「福僑樓」,為江氏華僑所建,意為華僑福宅,「群興樓」因眾人集資興建,並寓群居興旺發達之意;或以褒貶雙關定名,「如升樓」,坐東朝西,喻如日之升,其後代又戲稱其小如米升。
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因此,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土樓的子孫往往無須族譜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築成高大的樓堡,化平凡為神奇,又體現了客家人征服自然過程中匠心獨運的創造。
20世紀60年代後,傳統的土樓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閩西和閩南保存有數百座形態各異的土樓,其中永定縣和南靖縣的數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樓。在永定,土樓麇集於湖坑、古竹等少數鄉鎮,僅湖坑鄉就有54座;在南靖則以書洋、梅林等鄉為多。絕大多數土樓保留完好並依然住人。與一般民居錯雜共存,使龐然土樓猶如鶴立雞群,格外引人注目。永定縣古竹鄉高北村的「承啟樓」頻繁在影視中亮相,還載入《中國名勝辭典》,成為中國《民居》郵票組票之一。它以獨特的圓樓造型標本,使「永定土樓」的名聲不脛而走,成了福建客家土樓的代名詞。
編輯本段精彩看點
南靖縣最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樓群。站在南山區的半山腰上,可見四座圓樓依山而下拱簇著一座方樓,層層土牆與層層梯田遙相呼應,奇異秀麗。而南靖最高土樓「和貴樓」雖建於沼澤地,至今卻仍巍然不動;精美的懷遠樓目前牆體光滑無脫落,夯土配方與夯築技藝極為高超,室內雕梁畫棟,充滿古雅書香氣息。
永定縣最有名的是振城樓。振城樓有「土樓王子」、「最富麗堂皇的圓樓」之稱,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完全按《易經》的「八卦圖」布局建造,卦與卦之間築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幹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而且,振城樓磚木結構並仿西洋式裝修的內環樓,以別於架梁式土木結構的外環樓,這種「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在土樓中非常罕見。
除高超的建築技藝外,土樓的建築者對於土樓的選址也非常考究。土樓的環境大都優雅清靜,推開窗戶,蒼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飄香的飄香更是不絕於鼻,可謂步步為景。
編輯本段申遺過程
——以「大地土樓群」為例
世界文化遺產是指人類發展歷程中積累的世界公認的具有突出價值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古跡。分為文物、建築群和遺址三類。華安大地土樓群申報世界遺產,屬於文化遺產類。
大地土樓群(二宜樓、南陽樓、東陽樓)是中國民居建築的一塊瑰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事關國家民族利益、事關華安未來發展的大事;對於保護華安歷史文化,提高華安的國內外知名度,促進華安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991年3月,華安大地土樓群中的二宜樓被列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二宜樓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10月,華安縣委、縣政府正式啟動「華安大地土樓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2006年5月,南陽樓被批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福建土樓(包括華安大地土樓群)作為2008年代表中國向聯合國遞交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英文申報文本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格接收。2007年8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對華安大地土樓群進行現場評估考察。
2008年7月6日,作為福建土樓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安大地土樓群將在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接受表決
編輯本段旅遊貼士
交通:客家土樓多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龍岩市永定縣。廣州有到漳州和龍岩的火車,自駕車南靖、永定兩縣各鄉鎮的道路多數是柏油路面,行車一般沒什麼問題。
住宿:南靖、永定兩縣的住宿條件都不錯,有各種檔次的賓館,住進土樓也是個不錯選擇,條件雖然艱苦,但可領略地道客家風情。
美食:客家菜口味偏重,以「咸、肥、熟」為特點,鹽雞、釀豆腐和紅燒肉不可不嘗。
編輯本段旅遊攻略
從廈門到永定土樓可以坐專車或公車,坐專車費用高但是比較方便,坐公車要到湖坑鎮下車,湖坑鎮上有岔路去南溪土樓群,可以在岔路口包摩的來回,一個車不會超過25元。南溪的路也可以往田螺坑方向走,沿途可以去看蘆溪那邊的土樓。如果不去南靖書洋那邊的話,可以從南溪過去看田螺坑,然後從塔下的路返回高頭、洪坑、湖坑。如果還要去書洋的話建議就到觀景台來回,看完洪坑、高頭,再經塔下村、田螺坑去書洋更順一些。據說觀景台可以看南溪土樓的全貌,因為時間關系這次沒有去,不知道風光如何,但是潺潺的南溪水猶如一條緞帶,串起沿途各個村落的座座土樓、顆顆珍珠,點綴著小橋流水,風光非常優美,值得推薦。
最西邊的是南江村的八角樓(東成樓),其實就是方樓,不過四個角切了個小斜角,並不是正八角形。樓內有住戶,不收門票。我很喜歡東成樓旁邊的一座小園樓,里邊住了4兄弟7戶人家。門前正好對著小橋流水,生機勃勃,情趣盎然。
接著往東5分鍾車程,來到南中村的環極樓。環極樓要收5元/人衛生費,不過樓內倒確實挺干凈的。環極樓最大的特點是抗震性能特強,300年來歷經多次地震。一次地震過後,留下3米多長1尺多寬的裂痕,由於圓樓的向心力和架構的牽引作用,裂縫竟奇跡般地慢慢合攏,僅留下一條細長的裂痕,而整個樓體安然無恙、巍然屹立。樓內部中心環無祠堂之設,在環極樓的中心點上,用力跺腳或放聲呼喚、歌唱,可以聽到十分明顯的回聲,好像北京天壇的迴音壁。
再往東5分鍾即到新南村的衍香樓。衍香樓座落在一潭碧水旁邊,風光不錯。潭名游皇潭,算是個微型水庫,還有個小小的發電機組。這個土樓的大門布局比較特別,增加了一系列的外圍附設。廳內及樓外圍牆、左右小門等磚木雕刻比較精細,牆壁上書畫也比較精美。門楣上書「大夫第」,屬於詩書世家。這個樓也是要收5元/人的衛生費的,同樣也很乾凈。
繼續往東回來10分鍾左右路程,溪邊立著的是振福樓。這個樓不在大路邊,大門正對著南溪,依山伴水。由於現在被人承包下來准備開發成展覽館,所以還沒有開放。據說樓內用了許多石料和磚料,雕刻精細,外土內洋、中西合壁、富麗堂皇。
****************
回到湖坑鎮。鎮上可以包小面、摩的,也可以住宿、補給、飲食FB。路口旁不遠處有一家美廉酒店,門面設施簡單。一大碗湯蒸兔子才10元錢,還有梅菜扣肉、燜豆腐、酸菜鴨血……味道都還不錯。比起旁邊的阿慶酒店來,真是實在的多。
如果不去初溪,可以直接從永定縣城坐[永定-高頭]的班車到達洪坑(土樓文化村)(9元)或者高頭(高北土樓群)(11元)。高頭與洪坑之間的道路正在修水泥路面,據說元旦前可以修好。往來其間基本上摩的比較多(3元/人)。
洪村土樓文化村門票40元。摩的可以直接帶進去,但是沒有門票進不了土樓,而且一旦發現有人沒買票進了村,保安就會安排查票,被趕出來的滋味不好受 。洪坑的土樓象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等還是很有代表性的,相比初溪的50元門票,還是可以進去看看。(據說早上和晚上保安下班了可以不花錢進去看:)。
洪坑可以住宿,住土樓大概是30元/人,交通也還方便。
******************
洪坑到高頭大概20分鍾的路程。高北土樓群就在快到高頭的時候大路左手側。最經典的當然是承啟樓,號稱「土樓之王」。「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 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門票30元,可以乘管理員回家的時候溜進去看看(現任管理員家就在土樓旁邊),不用理會村民善意的嚇唬 。土樓游覽,一個是宏觀,從高處俯視;一個是微觀,在樓內游盪。不進去看的話,始終會是個遺憾。從洪坑方向過去,快到承啟樓的道路拐彎處,有個小牌子,指示去觀景台的方向。說是觀景台,其實就是個小山包的坡頂。這里可以俯視高北村的土樓群景色。承啟樓旁邊還有一個圓樓,叫「僑福樓」,收5元衛生費,樓內空空,不值得一去。其實高北村的其他民房外觀也很有特色,可以到處轉轉。
******************
高頭過去一段距離就到了一個岔路口,一邊往曲江方向,一邊往塔下方向。兩條路都可以到書洋,沿途也都有土樓。不過往塔下村的路程要短一點,而且塔下村和坂下村的裕昌樓(東倒西歪樓)是絕對不可錯過的。因此推薦路線:可以先往曲江方向觀看一下河坑的七星土樓群,然後回過頭來走塔下。
從岔路口往曲江方向大概2-3公里左右,路爬到了一個拐彎的坡上,坡上有小路可以下到村子。這里可以看到河坑的七星土樓群的尾巴上三個樓。道路左手邊一條小路往坡上走,一直要爬到高壓電線塔那裡才能夠看到河坑土樓群的全貌。村子土樓很集中,不過單個看上去不是很特別。如果有興趣,可以在道路還沒上坡的時候過一座橋,沿著河邊的道路進入村子。
有時間的話,可以繼續前去石橋村,據說土樓的各種形態,和各種分布規律在這里都能找到蹤跡,是《中國民居建築》一書中土樓部分的樣板。
****************
回到岔路口繼續往塔下方向。昏昏欲睡中,道路拐了個灣,一灣溪水出現在你的面前,層層疊疊鋪開的流水,兩邊的民居乍一看有點吊腳樓的味道,溪上橫架著一座樣式特別的長橋。嚷嚷著讓司機停車的時候,司機會告訴你:這就是塔下村了。
不同於其他村子大規模的土樓群,這里的房子更多的是依山而建層層疊疊的小戶人家。在小巷裡穿來穿去,不小心穿到了人家的後門,擔心一條大黑狗正橫眉冷對著你 有人家在制茶,那份茶香縈繞半個村莊,勝過各家各戶門廊窗牆擺置的各色花草。
穿過小村,村後坡上就是張家的宗祠——德遠堂了。德遠堂是我們這一路看過來保存最好的祠堂。屋檐上的磚雕色彩華麗,彩鳳、青龍、獅子、翠鳥、各式各樣的花朵…大門口和樑柱上的木雕、漆畫都保存完好、製作精細、色澤如新。此堂之所以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在於祠堂前佇立的23根盤龍柱(21根老柱,2根新柱)。當地有為功德之人立龍旗柱的風俗,而德遠堂前的旗柱林數量眾多,且保存完好。
此處無需門票,所有的風景全部FREE,強烈推薦:)。
********************
塔下村再往東前行幾分鍾到達坂下村的裕昌樓。裕昌樓就是有名的東倒西歪樓了。收5元/人。據稱當年此樓為5戶人家一起修建,輪流供應修建土樓的木匠師傅飯食。但是因為彼此溝通不是很好,以至於對木匠師傅伙食供應不是很准時。這下得罪了大師傅,因此暗中動了手腳。以至於樓蓋好了雖然能住,慢慢的2-3層順時針扭斜,而4層則逆時針歪斜。可能力學結構剛好均衡,因此幾百年來倒也相安無事,被今人視為一建築奇跡。現今樓里還住有許多戶居民。裕昌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一層的每家房子里都有一口水井。井水很滿福建土樓,水位很高,清冽甘甜。樓里的村民可能請你去他家喝喝用井水泡出來的有機茶。茶水品嘗無妨 ,如果不懂茶葉,購買的時候要謹慎一點 。
*********************
出裕昌樓,再往前到達田螺坑。就是有名的四菜一湯啦,因為四個圓樓圍繞一個方樓而形象得名。據說從正下方看,形似5朵色澤不同的蘑菇(土樓顏色略有不同,有的淡青,有的淡紅);從側面看,象布達拉宮(比較牽強);從上方看,那就是四菜一湯啦。沒有進村,在公路邊拍過側面的角度後,車子直接開到觀景台處。觀景台就在公路邊,位置正好處於村子上方,而且角度封得死死的,旁邊的角度哪裡都看不到一絲絲。所以管理處放心大膽的收取20元/人的門票,而遊客就為了那一眼風景,實在是很無奈 。
過了田螺坑,一路盤山而下到達書洋鎮,不到1個小時。途中有蜜柚賣,一斤5毛錢左右,小個的大概1塊錢一個。
********************
書洋小鎮上車子不多,到南靖的車次每天只有4-5班而已,大概是上午7點、9點、12點多、下午1點多、4點多,車票10元/人。可以包皮卡去南靖,48公里路,大概100元左右,摩的索價50元(書洋這邊的摩的要價比湖坑那邊要高不少,注意砍價)。
沿途經過呂鳳蓮的故鄉,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去看看南靖縣境內,梅林鎮長教村的懷遠樓和璞山村的和貴樓,以及船場鎮下山村的福興樓、隆興樓,南坑鎮新羅村的半月樓、翠林樓,還有最袖珍的土樓-如升樓。
道路沿著船場溪一路蜿蜒,很多的香蕉林,也是一派山清水秀。行程大概1個小時左右,路況不錯。南靖境內除了土樓外,也有溫泉,還有熱帶雨林保護區,路況都還不錯,還是值得轉轉。
南靖屬於漳州市,去漳州可以坐的士,非常方便,10元/人,大概35-40分鍾路程。
增值資料
1 沙石蛋白建堅固土樓
福建土樓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時期,現今逾千座土樓分布於福建西南山區,主要分為圓樓、方樓及五風樓等,建築材料由土、沙石、竹木,甚至是紅糖及蛋白都有,就地取材,以建造外牆厚達一米至二米的土樓,堅固得可以抵禦野獸或盜賊攻擊,亦有防火抗震及冬暖夏涼等功用。
2 美國曾誤為核彈發射井
形狀獨特的客家土樓,竟在六十年代的冷戰時期,被美國誤為核導彈發射井,經過20年的研究,用間諜衛星拍下無數圖片(土樓的俯視圖),仍無法了解1500座「核導彈發射井」中的「機密」,中情局在1985年終派出一對夫婦偽裝遊客,到福建南部的南靖縣調查,終於發現那些「發射井」,原來是歷史悠久的土樓,絕不是間諜衛星所發現的「核武設施」,才令美國當局鬆了口氣。
福建土樓入選世界遺產 :
2008年7月7日清晨6點多,一夜沒睡踏實的福建永定縣居民林志成被一條越洋簡訊「叫醒」,簡訊內容只有三個字:「成功了!」窗外響起過年時才有的鞭炮聲,林志成出門一看,好消息已經傳遍鄉里,土樓里的家家戶戶掛起了喜慶的紅燈籠。
申遺成功的「福建土樓」由「六群四樓」組成,即永定縣初溪、洪坑、高北土樓群及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田螺坑、河坑土樓群及懷遠樓、和貴樓、華安縣大地土樓群。昨天,上述土樓所在的縣區都舉行了熱烈的慶祝活動,為期十年的聯合「申遺」路終於以成功劃上圓滿句號。這是繼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於2007年入選世界遺產後,中國南方又一處打動世界的民居生態樣本。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世界遺產網公布的「福建土樓」的申報簡介中這樣寫道,「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
與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許多遺址、古跡、皇宮相比,中國「福建土樓」的奇特之處,恰恰蘊含在一種平實的、平民的生活之中。「福建土樓」至今人丁興旺,文化繁榮,相處和諧,是客家人族聚生活形態的「活」標本。林志成告訴記者,永定縣有40多萬人,其中大部分還生活在23000多座土樓中;土樓已經通上了水、電、煤,使得土樓既滿足了現代生活的便利,又完整地保留著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在中國已有的36處世界遺產中,1997年入選的雲南麗江古城、2000年入選的皖南古村落、2007年入選的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加上剛剛入選的福建土樓,中國南方民居已有四處成為全人類共有的世界遺產。
編輯本段董斌研究員講解福建土樓風水
應有關方面邀請,美國國際東西方大學 國際環境景觀生態管理學院資深研究員董斌先生對福建土樓作了評價:他認為福建土樓以各種各樣的圓樓以無角逼走「煞氣」,其實那所謂「煞氣」是不符合中國文化中的中庸因素的文化氣息,引領著和諧的民風家風傳承,千百年來,土樓的子子孫孫繁衍昌盛,土樓各自以吉祥的命名,再現著「天、地、人」三方完美結合的文化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在建造模式上,又體現了完美的國畫效果,把「框景」文化容納於中,在選址上,完全符合風水上關於明堂和案山的選擇,古代的土樓的建築者對於土樓的選址當然也非常考究。土樓的環境大都優雅清靜,推開窗戶,蒼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飄香的飄香更是不絕於鼻,可謂步步為景,步步吉祥,層層好運,才迎接來今天的世界文化遺產入選。
董斌先生認為,福建土樓中的「土樓王子」振城樓、這座「最富麗堂皇的圓樓」,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完全按《易經》的「八卦圖」布局建造,卦與卦之間築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幹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這樣的結構,體現了,八卦風水學的深刻豐富的宜居原理。而且,振城樓磚木結構並仿西洋式裝修的內環樓,以別於架梁式土木結構的外環樓,這種「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體現了文化的融合,這是福建文化容易接受外來優秀文化,吸納天地萬象為我精華精氣神的表現,在土樓中非常罕見,也是優秀的人文傳承。
董斌先生認為,在文化傳承方面,福建土樓以方圓結構為准則,體現了易經風水學中「三易」原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會議審議批准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的高度評價的園子叫「易園」,為什麼叫「易」園?「簡易,變易,不易」,也可以作為美學的標准,游遍蘇州名苑,你感覺清爽,這就是簡易,清爽中又曲徑通幽變化無窮,這就叫變易,簡易與變易交相輝映,這就是不易,這三易,是中國園林建築的文化靈魂,所以我說,易經之道,用之在法,其妙在人;「三易」之間,道盡中華美學最基本和最復雜的原則,還有比叫「易園」更合適的名稱么?可以這么說「三易」是中國園林美學的靈魂原則!南靖縣最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樓群。站在南山區的半山腰上,可見四座圓樓依山而下拱簇著一座方樓,層層土牆與層層梯田遙相呼應,這樣層層接納,層層呼應,不僅在外觀上奇異秀麗,而且在氣勢上以勢應天地山川。而南靖最高土樓「和貴樓」雖建於沼澤地,至今卻仍巍然不動;精美的懷遠樓目前牆體光滑無脫落,夯土配方與夯築技藝極為高超,室內雕梁畫棟,充滿古雅書香氣息,完全是風水學與人文精神的完美結合。
結實的三合土牆,結合了「三防」(防風、防水、防震)功能和防盜和防匪。董斌先生認為,在實用和美學原則上也結合的非常緊密。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其存在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的結合,其因地制宜也十分符合風水的原則。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不僅僅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鑒》),其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董斌先生認為,這個遺產項目容納了風水、文化、景觀、生態、人文為一體,是一個環境景觀生態風水學的樣本。

3. 有關永定土樓的問題

先更正一下,.
洪坑村中看土樓

如果說永定是一個沒有大門的中國土樓民居博物館,那麼洪坑土樓民俗文化村儼然就是濃縮永定客家土樓的博物館。
洪坑,一個居住著五百餘戶人家、二千多人的小山村,四面群山環抱。洪川溪,清澈,活潑,小巧,蜿蜒,穿村而過;站在溪橋上,看青山,如黛,連綿起伏;看兩岸,土樓,雄偉古樸。
這個平常的自然村落,就因至今猶存三十多座大小不一、方圓各異的客家土樓,而揚名天下。村中有最富麗堂皇的「土樓王子」振成樓,有最小的「袖珍圓樓」如升樓,有布達拉宮式的奎聚樓,有府第式的福裕樓,還有土牆最厚的景陽樓……天然鑲嵌於梯田山谷間、彎曲溪岸上,與山林、小溪、自然村落組成旋律優美的田園牧歌。
一座座土樓,猶如一部凝固的音樂、一段定格的歷史,在大山重圍的小山村中向世人訴說著客家人的創業精神和生活文明。
●"振成樓"的千古故事
永定土樓,數不盡,看不完,但有兩座非看不可,否則枉了土樓之旅,有「土樓王子」之譽的「振成樓」就是其一。樓內演繹一個個千古流傳的故事,引人入勝。
振成樓,始建於一九一二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這座圓樓,佔地五千平方米,耗資八萬光洋,費時五年建成。大門上仍清晰可見的門聯「振綱立紀,成德達材」,將樓名「振成樓」的「振成」兩字嵌入聯首,以示樓主對上祖林福成、林丕振的敬重和紀念,意即不論是國是家,都要遵綱守紀,才能教化、造就有德有才之人。
踏入振成樓大門,門廳門楣上刻「里黨觀型」四字,意思是「鄉里鄰里學習看齊的楷模 」,上有當年北洋政府總統黎元洪印。原來,樓主林遜之一九一三年做參議員時,與時任參政院院長的黎元洪共過事,黎元洪深知林家上祖積德行善,故在振成樓落成時贈匾褒獎。現在,樓中廳堂牆上顯眼處也仍可見五幅橫批,都是當年黎元洪大總統的題詞。
振成樓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外環樓高四層,每層四十八間,按《易經》的「八卦圖」布局建造,分八卦;卦與卦之間築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幹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這是振成樓的一大建築特色。
內環樓分兩層,一樓的鏤空屏門和二樓的走廊鑄鐵欄桿,古樸典雅,精緻美觀。內環樓當中仿西洋式裝修的中堂大廳,寬敞明亮,是一個多功能大廳,既為全樓人婚喪喜慶的場所,又為族人議事聚會的大廳,還是接待賓客或演戲觀戲的地方。廳中石柱石樑構架支撐,呈三角形屋頂,酷似希臘雅典的神廟,而重達數千斤的石柱、石樑在八十多年前一無公路、二無汽車、三無機械作業的情況下,如何運進樓內並架構起來,讓今人也難以想像。
「土」、「洋」相對,在振成樓中得到鮮明體現。磚木結構並仿西洋式裝修的內環樓,別於架梁式土木結構的外環樓,有「外土內洋,中西合璧」之風,為土樓中罕見。
樓中內、外環樓間東西兩側,各有一口水井,剛好位於八卦陰陽兩極上。東邊水井處於陽 極,相傳建樓之初,不少打工仔喝了此井之水,後都成了工匠師傅,就有了「智慧井」之說。西邊水井在陰極,水質清洌甘甜,常飲此水者皮膚嬌嫩、烏發鮮亮,男的英俊、女的靚麗,而俗稱「美容井」。遊人到此,少不了要喝口井水,好變得聰明點、漂亮些。更為奇特的是,兩井間距不過三十米,同處一水平面,卻水溫、水位和水的清澈度各不相同。
樓中還有一聯,「帶經耕綠野,愛竹嘯名園」,內含一個被稱為「字王」的「帶」字,字中有字,字能造句,據說這個「帶」字可分解出一百多個字來,奧妙無窮。樓主為此懸賞,請高人破解其中奧秘,常常引得遊人抓耳撓腮。
有了這一個個故事,榮登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列的振成樓讓遊人嘆為觀止。它曾與北京長城、雍和宮的模型並為中國古建築代表,一道亮相美國洛杉磯國際建築模型展覽會,轟動一時。
●「布達拉宮」奎聚樓
這是一座宮殿式結構的方樓,依山而築,遠觀頗有「布達拉宮」般的氣勢。從高處看,樓宇與背後的山脊連成一體,有如猛虎下山,奎聚樓即是「虎頭」。此樓是清朝翰林學士巫宜福根據虎形地理特點設計的,他與樓主林奎揚是結拜兄弟。
中門平時不開,貴客來到,才開中門迎接。樓內檐粱雕刻十分精美,可惜「文革」期間受到破壞。
歷時三年建成的這座土樓,高約十五米,前後樓建築依山就勢前低後高,構成豐富的外觀形象,與起伏的山巒遙相呼應。外牆厚實,只在頂層開窗,並僅辟一個大門出入,極其封閉。樓內左右披屋中各有一口水井,井台上部蓋頂,並開一小天窗,既防了雨天淋雨,又便於打水,這是此樓一大特色。最有特色的當是中堂前處理成兩層的樓閣式,作歇山垂檐頂,與後樓的腰檐相連,形成四層重疊的屋檐,樓閣與層疊的屋檐使方樓內院景觀別具一格。
奎聚樓建於一八三四年,佔地六千平方米,現住二十餘戶百餘口人。一百多年來,樓里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功名顯赫,考取進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四人,大學生有二十多人,海外華僑有四十多人,正如大門對聯所言「奎星朗照文明盛,聚族於斯氣象新」。

●「宮殿府第式傑作」福裕樓
福裕樓是永定府第式土樓的傑出代表,為洪坑方形土樓之首。公元一八八零年開始興建,耗資十萬光洋,歷經三年建成,佔地七千多平方米。
該樓由樓主朋友汀州知府張星炳設計,仿西洋式建築風格,富麗堂皇。大樓依山面水、山青水秀,院外門樓因風水原因而旋轉一個角度斜對水口,進入院內是一個寬闊窄長的前院(樓坪),照壁前、小溪旁的護牆與地板用河石砌築,構築精細,與大自然渾為一體, 十分和諧。
前樓是兩層樓房,與兩側三層的橫屋相連;後樓五層與兩橫相接,構成四周高樓圍合的更具防衛性的布局,實際是府第式土樓發展到方樓的過渡類型。中堂為磚木結構樓閣,雕梁畫棟,精緻華麗。中堂與兩側的接廊及前後廂房,將樓內分隔成大小六個天井,使空間層次更加豐富。樓外兩側分置廁所,確保樓內清潔衛生。
據樓主林氏族人講述,樓主之父曾任清朝「朝政大夫」,官四品,所以才准予建造這種宮殿式的住宅。整座建築中軸對稱,屋宇錯落,氣勢軒昂,最盛時居住二十七戶兩百餘人。其樓名亦為汀州知府張星炳所書,兩邊對聯「福田心地,裕後光前」,既闡明了樓名,又表達了樓主的追求。

●「袖珍圓樓」如升樓
如升樓,建於公元一九零一年,乃迄今發現的最小的圓樓。直徑為十七米,樓高三層,只開十六間,為內通廊式的單圈圓樓,小巧玲瓏。設一個大門,正對大門是中廳,內 院中有一口水井,左右兩部樓梯,樓梯間一側為土牆隔斷,可以起到隔火作用。圓樓住六戶人家,內院直徑只有五米,雖樓內空間極小,但整座土樓家居聚湊,井然有序。
相傳,樓主原先家中缺少住房,後得一夢「一輪紅日下落此地」,便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自已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時間建成如此圓樓。因樓小,外觀形似客家人用竹筒做成的量米工具 「米升」,故名如升樓。許多遊客又稱之為「袖珍土樓」。據說,取名「如升樓」還有更深一層意思,那就是寄託樓主的美好祈願——如日東升、光明萬年。

4. 土樓的來歷是什麼呀

5. 福建土樓簡介

客家土樓又稱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閩西南的永定、南靖和華安等地,是客家人世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土樓以悠久的歷史、奇特的風格、巧妙的構築、恢宏的規模,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築的奇葩。現存的圓樓、方樓、五角樓、八角樓、吊腳樓等各式土樓有30多種23000多座,形成一個個依山偎翠、錯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土樓群,如:永定初溪土樓群、南靖書洋鄉田螺坑土樓群等。
樓不僅引起了建築界的注意,同時也吸引了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中外學者專家的濃厚興趣。2001年,由福建永定、南靖、華安三地土樓組成的「福建土樓」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已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的檢查、評估和驗收。
最大的圓樓是永定縣大竹鄉高頭村的「承啟樓」,
全樓直徑73米,三圈四層,共400個房間,住60戶人家。最小的圓樓是永定縣的「如升樓」,共12層12間房,住6戶人家。最古老的圓樓要數華安縣沙建鄉的「齊天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雲霄縣深土鄉東平村有個「八卦堡」,整個村子由五圈圓環構成,中心是完整的圓樓,外圍四圈斷斷續續按八卦陣布局,環繞四周。位於南靖縣書洋鄉下坂村的裕昌樓被稱為「東倒西歪樓」,該樓建於明成化年間(1487年),幾乎所有看得見的梁、柱、楹都是歪歪扭扭的,據說最大的傾斜角有15度!
在1900多年前,中原一帶歷經變亂,舉族南遷的客家人,幾經輾轉,來到閩西南一帶的山區,為避免外來沖擊,他們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土樓。樓內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一關,自成一體,萬一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加上冬暖夏涼、防震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
編輯於 2020-04-18
查看全部7個回答
福建土樓,你去過嗎_福建土樓簡介_看攻略這一篇就夠了
根據文中提到的土樓為您推薦
福建土樓簡介_剛剛從廈門回來,玩了鼓浪嶼,曾厝垵,南普陀寺,廈門大學,雲水謠等,福建土樓簡介_,一次非常愉快的旅程,安排的特別好,特把攻略分享給大家。
ctrip.cwkwenda.com廣告
2021旅遊廈門旅遊——超實用景點旅遊廈門旅遊
值得一看的廈門相關信息推薦
2021廈門旅遊玩了5天-驢友體驗攻略。廈門旅遊路線分享——旅遊廈門旅遊廈門怎麼玩開心,玩到精華景點,有哪些注意的事項,建議一定要去鼓浪嶼,精華景點行程推薦
lvyou1.zjjhuwai.cn廣告
更多專家
福建土樓簡介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馬上提問
AKA 正在咨詢一個數碼問題
28條評論
熱心網友8
福建土樓的介紹。
有獎勵寫回答共12個回答
巫初蘭5p
聊聊
關注
成為第4位粉絲
福建最有特色的民居當推「土樓」。
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布在閩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的南靖、平和、華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復揉、舂、壓建造
查看全部28條評論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介紹篇南靖土樓
土樓介紹?立即下載拼多多APP,迅速了解土樓介紹你想知道的,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拼多多
廣告2021-05-30
福建土樓簡介300字以下的
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它以歷史悠久、福建土樓 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 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布在閩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的南靖、平和、華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復揉、舂、壓建造而成。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土樓高可達四五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 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46座福建土樓由六群四樓組成,福建永定縣佔三群兩樓,南靖縣和華安縣佔三群樓,包括分布在永定縣的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等,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於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築樣式。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世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均在初溪土樓群,直徑66米的集慶樓已屆600「高齡」,直徑31米的善慶樓則僅有30年歷史。 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禍頻仍,天災肆虐,當地民眾大舉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徵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後經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徵的客家民系。
6贊·2,803瀏覽2020-06-26
福建土樓的介紹。
福建最有特色的民居當推「土樓」。 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布在閩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的南靖、平和、華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復揉、舂、壓建造而成。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土樓高可達四五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 這種以生土為牆的土木構架民宅,其造型在中國傳統民居的品類中,是花樣較多的一種。有圓、方、半圓、橢圓、交椅、五角、八卦、五鳳、桃形及不規則形等許多種類,又以圓、方、交椅形和五鳳樓最為常見。 方型樓,永定稱「四方樓」,南靖稱「四角樓」,其起源最早,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封閉、最堅固。這種土樓高約16米,可達5層,每層相隔約3米左右,牆壁下厚上薄,底層牆厚1米以上,越往高牆愈窄,頂層厚僅0.8米。樓房佔地面積可達上千平方米,5層樓總建築面積在3000平方米上下,每層樓有房間20多間,門廳各1間,整座樓共有房間100間左右。樓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均有樓梯通向上層。一座樓可居住二三十戶百口人以上。其代表有南靖梅林鄉璞山村的「和貴樓」,武平的「大夫第」,永定湖雷鄉下寨村的「馥馨樓」等。永定的「馥馨樓」,又稱「大樓廈」、「火燒樓」,始建於唐大歷四年(769年),已有1200多年歷史,樓內居民已傳至27代。永定古竹鄉的「五實樓」是方樓結構中的特殊類型,其走廊設計在夾牆之中,節省很多木料,有很強的隱蔽性。 圓型樓,又稱「圓樓」、「土圓樓」,永定客家人稱其為「寨」。環形圓柱狀的圓樓是福建土樓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永定、南靖、平和、上杭、華安均以此類土樓為主。相傳圓樓是1300多年前唐將軍陳元光平閩時,由軍事營寨發展而來的。圓樓外觀龐大巍峨,直徑達50~70米者比比皆是。閩西永定縣古竹鄉高北村的「承啟樓」圓寨,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3年),直徑73米,是由同圓心的大圓環和小圓環、三環相套而成的巨大古堡,每環之間以環井形天井間隔,外圈周長達229米,底層土牆厚達1.5米。最外環高4層,中環為2層,第3環為平房,中央圓心點上是一座八卦形的八角祖堂,全樓共有400個房間,總面積為5376平方米,曾住過80戶600多人。閩南平和縣蘆溪鄉蘆峰村的「平作厥寧」圓寨,樓體圓直徑達77米,為世界上已知的、仍住人的、最大直徑的圓土樓民宅。主樓高4層,約14.5米高,每層有77個開間,現仍住有77戶250餘人,均為葉姓同宗一族。它始建於清康熙初年,工程前後歷時40年,最盛時住過700多人。普通圓樓佔地面積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一般來說,永定圓樓多為3層、南靖圓樓常達4~5層。高約十二三米,每層房屋30間左右,梯道2~4條(依樓大小而定)。不少圓樓另建一座佔地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圓樓;作為祭祖和娛樂場所,風格別致;通常小圓樓也可住20多戶100口人。圓樓建築風格在土牆厚度上與方樓相近,不同的是樓內各層房間規格比方樓更為統一規范。圓樓還克服了方樓的一些缺點。如方樓四角屋光線暗、通風差、緊臨木樓梯、噪音大,而圓樓消滅了角間,構件尺寸統一,施工相對簡單,屋頂也更為簡化。其房間朝向與方樓相比,好壞差別不明顯,有利於宗族內部的分配。此外,用同樣周長圍成的圓形面積是方形面積的1.273倍,因此,圓樓比方樓有更大的內院空間。因無間角,對大木料的需要也相應減少,且抗風抗震防火的性能更高。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的華安縣沙建鄉寶山村的「昇平樓」,是閩南唯一的外牆全部用條石砌成的三層圓樓。也是單元式結構。因不忌風雨,出檐較小,狀似石磨。這座石圓樓是福建土圓樓族中的獨特支系,但其抗震性能猶不及土樓。 在南靖等地,還有一種叫「交椅樓」的生土樓,其建築形式與方形樓大致相同。但前排房稍低,為平房或2層樓,左右兩邊稍高,為2層或3層樓,酷似座椅的「扶手」,後排房最高,可達3層以上,宛如座椅的靠背,整座樓彷彿一把「交椅」,故俗稱「交椅樓」。其特點是土牆前低後高,陽光充足,空氣新鮮,冬暖夏涼。房間數達五六十間,居住15戶約六七十人。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南靖縣書洋鄉石橋村的「長源樓」是其代表。 在土樓建築中,圓樓和方樓通常是單獨起建的,但在一些地方由於歷史的原因也形成了圓樓與方樓結合的土樓群。南靖縣書洋鄉田螺坑黃氏家族,開基數百年來先後建有5個一體相聯的圓、方土樓組合。從空中俯看,一座方樓雄踞中央,四座圓樓圍繞四角。恍若一朵怒放的碩大梅花,點綴於綠野平疇之上,錯落有致,美不勝收。該樓群初建時僅為一座方樓,黃氏祖先取樓名為「和昌樓」,後因人丁漸旺,分別在方樓四周建起4座圓土樓,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拱衛著「和昌樓」,使之既似山寨,又如城堡,奪人心魄的宏大構思,令人俯仰皆嘆!此外,在永定古竹鄉高北村也有以圓樓為主,方、圓樓錯雜而築的土樓群。這種巧妙的構思,奇特的組合,令海內外的建築專家贊不絕口。 圓樓或方樓的底層均作廚房、飯廳,有的也作牛欄、豬圈。底樓對外絕不開窗。2層樓為放置穀物和農具的雜物間,對外也罕有開窗。3層以上為卧室。樓上樓下的房間及每一單間均一樣大,一般為10米2左右,顯得狹小,僅容一床一櫥一桌,反映出客家家族不重卧室而以廳為主要活動空間的習慣。大多土樓內的走廊為敞廊,大家共用,每個房間的門與窗都開向走廊。也有一些土樓內部以八卦式單元切割或從一樓到頂樓每一間均為獨立單元。各家人靠樓梯上下相連。永定湖坑鄉的「振成樓」,外圈以八卦形分成8組居室,每單元6間,每層48間,4層共192間。每單元防火牆相隔,有拱門相通,樓下各有一間浴室。 在閩西及閩西南客家居住區,還有一種與圓、方土樓造型風格迥異的土樓民宅,俗稱「五鳳樓」(南靖人稱「大屋廈」),這是一種府第式的土樓住宅。五鳳原為五方(東、西、南、北、中)配五色所引伸的五行意義。以五鳳名宅,表示四方與中央相應的寓意。它像古代中原的宮殿,也近似北京故宮的形式。突出中軸中心,在平面發展的基礎上,講究左右均衡對稱,前後高低有序,布局方整有序。最普通的五鳳樓是三堂二橫式,也有三堂一橫、四橫、六橫等形式。一座三堂三橫式五鳳樓的建築內容包括:魚塘、側座、回屋、禾坪、下廳、中廳、後堂、兩廂橫屋幾大部分。在造型設計上,廳堂和天井的配置獨特,廳堂皆敞,面向天井且與天井相連,廳的邊沿便是天井邊沿,二者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有極巧妙的空間搭配與溝通協調的綜合功用。一座三堂二橫式五鳳樓,共有5個天井與9個廳堂。中軸線上有3個天井及3個廳堂,中軸線上一直就是天井與敞廳,可從大門一望到底,兩橫屋與中軸之間各有一天井,分別有小門廳、中廳、側門廳。樓內敞廊是迴廊,將全樓各部分及每一房間串通。樓的中軸線上有3個天井,兩橫屋的天井,均可搭起地棚,遇有紅白禮儀活動,有寬闊餘地,十分方便。五鳳樓通常有房30間上下,另有廚房倉雜間若干,可住十餘戶、百來人。大者有60餘間房,可容200多人。五鳳樓重裝飾藝術,雕梁畫棟,十分精緻,是諸類土樓中最「豪華」的一種。其色彩造型之美,廣受行家稱道。五鳳樓的代表作有永定高陂鄉富嶺村的「大夫第」,湖坑鄉洪坑村的「福裕樓」,上洋村的「遺經樓」等。 土樓共有的特點是建造工期長,一般要花兩三年時間才能完工,較大者甚至要積數十年、幾代工匠的辛勞。所用木材須300~500立方米。因土牆下厚上窄,堅實牢固,「三防」(防風、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還能防火(三環土牆便是3道封火牆),特別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嘆服,幾乎所有土樓都曾經受過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驗,皆安然無恙。如建於公元1693年的永定湖坑鄉的「環極樓」,300年來經歷了數次地震,1918年農歷四月初六的大震,僅在其正門右上方3樓到4樓之間裂一條50公分寬的裂縫,由於圓樓牆結構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時略向內斜,呈梯形狀,向心力強。70多年來竟神奇地自然彌合,現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寬的裂縫。永定「資歷」最深的「馥馨樓」,近年人們為免眾人從一大門出入之不便,另開一小門,請來石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鋼鑿撬挖數日才開通,這種三合土牆的堅韌由此可見一斑。土樓建築的另一特色是結構極為規范,房間的規格大小一致。大多數土樓均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樓內均有天井,可儲半年以上糧食,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易於防盜和防匪(舊時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壘築高大土牆以防不測)。由於牆壁較高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熱納涼,優點甚多。客家人建土樓時,將煙囪砌入土牆內,使廚房免受黑煙污染,十分潔凈。土樓的興建,也是舊時客家人篤信風水的表現。迷信說法,認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處有「凹煞」。建方樓時,他們以為其某個角會碰上「煞氣」,就在樓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當」字樣以避邪,或在樓角釘上繪有八卦、寫上字元的木板,用以「制煞」。圓樓無角,據說「煞氣」能滑走,所以為避「煞」,清代以後的土樓多為圓樓。總的看來,建土樓講求實效性是顯而易見的。 土樓不僅在建築風格上特色鮮明,大多數土樓的命名也寓意雋永、意味深長。永定土樓或以方位命名,如「東升樓」為坐東朝西,喻意旭日從東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如「振福樓」,乃蘇振福獨資興建;或為紀念先祖定名,如永定林福成的後代所建「慶福樓」、「福裕樓」、「振成樓」、「慶成樓」總不離「福」、「成」兩字;或以自然環境定名。如「望峰樓」因面朝筆架山峰而取名,「環興樓」則因三面環水,而本身造型又是環形大圓樓而得名;或為祝願祈祥定名,如「松竹樓」和「五十樓」,分別取「竹蒼松茂」和「五風十雨皆呈瑞」之意;或為勸勉後人定名,如「經訓樓」、「承啟樓」;或以創業者定名,如「福僑樓」,為江氏華僑所建,意為華僑福宅,「群興樓」因眾人集資興建,並寓群居興旺發達之意;或以褒貶雙關定名,「如升樓」,坐東朝西,喻如日之升,其後代又戲稱其小如米升。 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因此,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土樓的子孫往往無須族譜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築成高大的樓堡,化平凡為神奇,又體現了客家人征服自然過程中匠心獨運的創造。 本世紀60年代後,傳統的土樓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閩西和閩南保存有數百座形態各異的土樓,其中永定縣和南靖縣的數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樓。在永定,土樓麇集於湖坑、古竹等少數鄉鎮,僅湖坑鄉就有54座;在南靖則以書洋、梅林等鄉為多。絕大多數土樓保留完好並依然住人。與一般民居錯雜共存,使龐然土樓猶如鶴立雞群,格外引人注目。永定縣古竹鄉高北村的「承啟樓」頻繁在影視中亮相,還載入《中國名勝辭典》,成為中國《民居》郵票組票之一。它以獨特的圓樓造型標本,使「永定土樓」的名聲不脛而走,成了福建客家土樓的代名詞。 來自情感圈圈的討論 445209名情感領域達人來過 去圈圈 查看全部5個回答 廈門旅遊_廈門旅遊必去景點_鼓浪嶼,廈大,曾厝垵 廈門旅遊_廈門本地人教你怎麼安排路線,玩轉廈門的好玩景點,鼓浪嶼,雲水謠古鎮,南普陀寺,廈門大學,曾厝垵,環島路,集美學村... 西安銀橋國際旅行社..廣告  「必看」廈門旅遊—去廈門旅遊怎麼玩 攻略及費用 2020廈門旅遊親身體驗,超級靠譜實用廈門旅遊景點,線路,美食,住宿攻略,廈門旅遊廈門精典好玩的路線,廈門景點怎麼玩?廈門必玩景點有哪些?哪些景點要提前訂票?大概多少錢 青島佰嘉康網路科技..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一日游廈門分享,路線景點住宿全都有 我去廈門已經去過2次了,之前是2個人去的,後面是全家人去的,感覺前面去的被坑了,花了很多冤枉錢,所以寫了這篇一日游廈門,希望能幫到大家 572020-05-18 福建土樓簡介 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它以歷史悠久、 福建土樓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 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布在閩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的南靖、平和、華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復揉、舂、壓建造而成。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土樓高可達四五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 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46座福建土樓由六群四樓組成,包括福建省永定縣的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等,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於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築樣式。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世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均在初溪土樓群,直徑66米的集慶樓已屆600「高齡」,直徑31米的善慶樓則僅有30年歷史。 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禍頻仍,天災肆虐,當地民眾大舉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徵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後經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徵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樓所在的閩西南山區,正是福佬與客家民系的交匯處,地勢險峻,人煙稀少,一度野獸出沒,盜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敵的現實需要使然。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這些獨一無二的山區民居建築,將源遠流長的生土夯築技術推向極致。 史料記載,一次震級測定為七級的地震使永定環極樓牆體震裂20厘米,然而它卻能自行復合。這足見土樓的堅韌。 「土樓是原始的生態型的綠色建築。」黃漢民說,土樓冬暖夏涼,就地取材,循環利用,以最原始的形態全面體現了人們今天所追求的綠色建築的「最新理念與最高境界」,「建造新一代綠色土樓,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聚族而居的福建土樓是個豐富多彩的小社會。永定承啟樓擁有384個房間,最多時曾住過800多人。「土樓對建設和諧社會最有用。」徐松生說,住在土樓里,有事情大家會互相幫忙,鄰里和睦。「孩子孝不孝,會有口碑,好的學習,壞的批評,起到教育約束的作用。」 福建土樓多具完善的防禦功能。其外牆厚一至二米,一二層不開窗,僅有的堅固大門一關,土樓便成堅不可摧的堡壘。為防火攻,門上設有漏水漏沙裝置,緊急時樓內居民還可從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樓早已不再是堡壘,但那些完備而精緻的防禦設施,仍讓人們拍案驚奇。 厚重的福建土樓,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發人深省的楹聯匾額,與樓共存的私塾學堂,教化育人的壁畫彩繪,無不激盪著歷朝歷代土樓人家「修身齊家」的理想和「止於至善」的追求。振成樓有副名聯備受稱道:振作哪有閑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 中國「福建土樓」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5 瀏覽1286 福建土樓的資料? 福建土樓,包括閩南土樓和一部分客家土樓,總數約三千餘。通常是指閩西南獨有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築承重生土牆壁所構成的群居和防衛合一的大型樓房,形如天外飛碟,散布在青山綠水之間。主要分布地區以中國福建西南山區,客家人和閩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廣東三省交界地帶,包括以閩南人為主的漳州市,閩南人與客家人參半的龍岩市。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5 瀏覽4272020-05-12 福建土樓介紹 福建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以土、木、石、竹為主要建築材料,利用未經燒焙的土並按一定比例的沙質黏土和黏質沙土拌合而成,用夾牆板夯築而成的兩層以上的房屋。 福建土樓含福建省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其中二宜樓位於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它是我國圓士樓古民居的傑出代表,素有「土樓之王」「國之瑰寶」之美譽,它以規模宏大、設計科學、布局合理、保存完好聞名遐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因此,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土樓的子孫往往無須族譜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9 瀏覽2302017-08-29 福建土樓介紹? 福建土樓,包括閩南土樓和一部分客家土樓,總數約三千餘。通常是指閩西南獨有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築承重生土牆壁所構成的群居和防衛合一的大型樓房,形如天外飛碟,散布在青山綠水之間。主要分布地區以中國福建西南山區,客家人和閩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廣東三省交界地帶,包括以閩南人為主的漳州市,閩南人與客家人參半的龍岩市。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12 瀏覽1085 介紹一下福建的土樓歷史及人文風俗! 福建土樓歷史: 福建土樓最早建於唐代,而現存的還是以清朝康熙年間至上世紀70年代所建的土樓為主。永定是土樓的發源地,後建的南靖土樓群,據說也是永定的師傅所建。 永定的土樓主要以圓寨和方樓為主,而圓寨在建築學上是最具代表性、造型藝術最富魅力的一種。在崇山峻嶺之間,圓寨宛如一天外來物,突兀眼前。巨大的圓形恍惚與天穹呼應,朴實的黃土牆又如此貼近大地。建築上圓寨巧妙地利用其圓筒狀結構均勻傳遞載荷,牆體之中埋有竹片木條等韌性物料,因此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至今仍未有土樓因地震而倒塌的記錄。圓寨土樓還利用其厚達一米的土牆體,在圓寨內部形成一個小氣候帶,既能保證冬暖夏涼,又能保持寨內的濕度。 當然圓寨最重要的作用還數抵禦外敵,在歷史的長河裡,這里曾屬於贛閩粵三不管的地帶,客家人經常遭到土匪、倭寇的襲擊,且不同姓氏間的家族武裝沖突也經常發生。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客家人要建造一座易守難攻的堡壘,聚族而居,以保性命,客家土樓也因此誕生。因此一談起抵禦外敵,老人們總有說不完的「敵人久

6. 那位大俠有福建土樓的資料和照片啊

「福建土樓」包括福建省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於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築樣式。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鑒》),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

20世紀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縣、龍岩市永定縣的土樓被美國人誤以為是蘑菇狀的核武設備,殊不知這獨一無二、從宋元時期就已經產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築,早在第一枚原子彈蘑菇雲騰雲駕霧之前,就已經在閩西南一塊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數個世紀了。

中國「福建土樓」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土樓的布局

永定客家土樓布局合理,與黃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築極為相似從外部環境來看,注重選擇向陽避風、臨水近路的地方作為樓址,以利於生活、生產。樓址大多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後有丘陵;樓址忌逆勢,忌坐南朝北,忌前高後低,忌正對山坑(以免沖射);樓址後山較高,則樓建得高一些或離山稍遠一些,既可避風防潮,又能使樓、山配置和諧。既依據上述3個方面選擇樓址,又善於利用斜坡、台地等特殊地段構築形式多樣的土樓,乃至發展為參差錯落、層次分明、蔚為壯觀、頗具山區建築特色的土樓群,有如永定古竹、初溪土樓群。這些講究,無疑與地質地理學、生態學、景觀學、建築學、倫理學、美學都有密切關系,換言之,與中原傳統文化有密切關系。

從土樓建築本身來看,永定客家土樓的布局絕大多數具備以下3個特點:

(1)中軸線鮮明,殿堂式圍屋、五鳳樓、府第式方樓、方形樓等尤為突出。廳堂、主樓、大門都建在中軸線上,橫屋和附屬建築分布在左右兩側,整體兩邊對稱極為嚴格。圓樓亦相同,大門、中心大廳、後廳都置於中軸線上。

(2)以廳堂為核心。樓樓有廳堂,且有主廳。以廳堂為中心組織院落,以院落為中心進行群體組合。即使是圓樓,主廳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3)廊道貫通全樓,可謂四通八達。但類似集慶樓這樣的小單元式、各戶自成一體、互不相通的土樓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區為數極個別

[編輯本段]土樓分類

土樓若依形狀分,約可分為圓樓,方樓,五鳳樓。另外還有變形的凹字型,半圓型,與八卦型。其中,以圓樓與方樓最常見,也常常兩形狀並存。該長達數千平方米面積且聚族而居的圓樓與方樓以簡單幾何形建築構築於山嶺狹谷之間,人造建物與周遭翠青自然景觀形成強烈對比。1980年代中國經濟開放後,以圓土樓與方土樓為主的閩南及廣東土樓景觀引起世界各國旅遊業注目。

圓樓

圓樓為圓形的土樓,又名圓寨土樓、福建圓樓或客家圍屋。其用途重於防衛,因此該名稱嵌「寨」之名。雖然該形狀的土樓不是最多,但是面積通常最為龐大。面積最大者甚至可達72開間以上。

通常圓樓的底層為餐室、廚房,第二層為倉庫,三層樓以上的所在才為住家卧房。其中每一個小家庭或個人的房間都是獨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連系各個房間。這些設計,通常也是著重防禦功能。

方樓

方樓是土樓中最為普及。該建物類型的特徵,是先夯築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圍牆,再沿此牆擴展該樓其他建物。而擴建的制式規格通常是敞開的天井與天井周圍的迴廊。這些相同建造樣式的樓層堆積起來,最高甚至可達六層樓。最後使用使用木製地板與木造棟梁,加上瓦片屋頂,即成為土樓中最普遍的方樓。

五鳳樓

湖坑鎮的「福裕樓」即是一座典型的五鳳樓。五鳳樓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宮殿式或筆架樓。其名雖同,但有些許差距。以兩廂房,一門樓等細部構造組成的該土樓類型,其特色是從外觀看去通常為三凹兩突,彷佛中國古時筆架。五鳳樓主要分布於閩西各縣與漳州。其中,移民台灣的漳州客家人,也將其五鳳樓建築風格帶至台灣。

其他

除了圓樓,方樓與五鳳樓之外。以形狀分類的土樓尚有凹字型,半圓形,與八卦型等種類土樓。凹字型土樓主要分布於閩南南靖,詔安。半圓形分布於平和與永定,而八卦型的土樓則偶見於永定、漳浦、華安、詔安、南靖和中國廣東東部。其中全中國最大的八卦土樓則為道韻樓。

[編輯本段]土樓特點

土樓共有的特點是建造工期長,一般要花兩三年時間才能完工,較大者甚至要積數十年、幾代工匠的辛勞。所用木材須300~500立方米。因土牆下厚上窄,堅實牢固,「三防」(防風、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還能防火(三環土牆便是3道封火牆),特別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嘆服,幾乎所有土樓都曾經受過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驗,皆安然無恙。如建於公元1693年的永定湖坑鄉的「環極樓」,300年來經歷了數次地震,1918年農歷四月初六的大震,僅在其正門右上方3樓到4樓之間裂一條50公分寬的裂縫,由於圓樓牆結構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時略向內斜,呈梯形狀,向心力強。70多年來竟神奇地自然彌合,現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寬的裂縫。永定「資歷」最深的「馥馨樓」,近年人們為免眾人從一大門出入之不便,另開一小門,請來石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鋼鑿撬挖數日才開通,這種三合土牆的堅韌由此可見一斑。

土樓建築的另一特色是結構極為規范,房間的規格大小一致。大多數土樓均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樓內均有天井,可儲半年以上糧食,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易於防盜和防匪(舊時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壘築高大土牆以防不測)。由於牆壁較高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熱納涼,優點甚多。客家人建土樓時,將煙囪砌入土牆內,使廚房免受黑煙污染,十分潔凈。土樓的興建,也是舊時客家人篤信風水的表現。迷信說法,認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處有「凹煞」。建方樓時,他們以為其某個角會碰上「煞氣」,就在樓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當」字樣以避邪,或在樓角釘上繪有八卦、寫上字元的木板,用以「制煞」。圓樓無角,據說「煞氣」能滑走,所以為避「煞」,清代以後的土樓多為圓樓。總的看來,建土樓講求實效性是顯而易見的。

土樓不僅在建築風格上特色鮮明,大多數土樓的命名也寓意雋永、意味深長。永定土樓或以方位命名,如「東升樓」為坐東朝西,喻意旭日從東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如「振福樓」,乃蘇振福獨資興建;或為紀念先祖定名,如永定林福成的後代所建「慶福樓」、「福裕樓」、「振成樓」、「慶成樓」總不離「福」、「成」兩字;或以自然環境定名。如「望峰樓」因面朝筆架山峰而取名,「環興樓」則因三面環水,而本身造型又是環形大圓樓而得名;或為祝願祈祥定名,如「松竹樓」和「五十樓」,分別取「竹蒼松茂」和「五風十雨皆呈瑞」之意;或為勸勉後人定名,如「經訓樓」、「承啟樓」;或以創業者定名,如「福僑樓」,為江氏華僑所建,意為華僑福宅,「群興樓」因眾人集資興建,並寓群居興旺發達之意;或以褒貶雙關定名,「如升樓」,坐東朝西,喻如日之升,其後代又戲稱其小如米升。

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因此,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土樓的子孫往往無須族譜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築成高大的樓堡,化平凡為神奇,又體現了客家人征服自然過程中匠心獨運的創造。

20世紀60年代後,傳統的土樓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閩西和閩南保存有數百座形態各異的土樓,其中永定縣和南靖縣的數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樓。在永定,土樓麇集於湖坑、古竹等少數鄉鎮,僅湖坑鄉就有54座;在南靖則以書洋、梅林等鄉為多。絕大多數土樓保留完好並依然住人。與一般民居錯雜共存,使龐然土樓猶如鶴立雞群,格外引人注目。永定縣古竹鄉高北村的「承啟樓」頻繁在影視中亮相,還載入《中國名勝辭典》,成為中國《民居》郵票組票之一。它以獨特的圓樓造型標本,使「永定土樓」的名聲不脛而走,成了福建客家土樓的代名詞。

[編輯本段]精彩看點

南靖縣最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樓群。站在南山區的半山腰上,可見四座圓樓依山而下拱簇著一座方樓,層層土牆與層層梯田遙相呼應,奇異秀麗。而南靖最高土樓「和貴樓」雖建於沼澤地,至今卻仍巍然不動;精美的懷遠樓目前牆體光滑無脫落,夯土配方與夯築技藝極為高超,室內雕梁畫棟,充滿古雅書香氣息。

永定縣最有名的是振城樓。振城樓有「土樓王子」、「最富麗堂皇的圓樓」之稱,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完全按《易經》的「八卦圖」布局建造,卦與卦之間築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幹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而且,振城樓磚木結構並仿西洋式裝修的內環樓,以別於架梁式土木結構的外環樓,這種「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在土樓中非常罕見。

除高超的建築技藝外,土樓的建築者對於土樓的選址也非常考究。土樓的環境大都優雅清靜,推開窗戶,蒼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飄香的飄香更是不絕於鼻,可謂步步為景。

[編輯本段]申遺過程

——以「大地土樓群」為例

世界文化遺產是指人類發展歷程中積累的世界公認的具有突出價值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古跡。分為文物、建築群和遺址三類。華安大地土樓群申報世界遺產,屬於文化遺產類。

大地土樓群(二宜樓、南陽樓、東陽樓)是中國民居建築的一塊瑰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事關國家民族利益、事關華安未來發展的大事;對於保護華安歷史文化,提高華安的國內外知名度,促進華安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991年3月,華安大地土樓群中的二宜樓被列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二宜樓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10月,華安縣委、縣政府正式啟動「華安大地土樓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2006年5月,南陽樓被批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福建土樓(包括華安大地土樓群)作為2008年代表中國向聯合國遞交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英文申報文本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格接收。2007年8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對華安大地土樓群進行現場評估考察。

2008年7月6日,作為福建土樓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安大地土樓群將在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接受表決

[編輯本段]旅遊貼士

交通:客家土樓多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龍岩市永定縣。廣州有到漳州和龍岩的火車,自駕車南靖、永定兩縣各鄉鎮的道路多數是柏油路面,行車一般沒什麼問題。

住宿:南靖、永定兩縣的住宿條件都不錯,有各種檔次的賓館,住進土樓也是個不錯選擇。

美食:客家菜口味偏重,以「咸、肥、熟」為特點,鹽雞、釀豆腐和紅燒肉不可不嘗。

[編輯本段]旅遊攻略

從廈門到永定土樓可以坐專車或公車,坐專車費用高但是比較方便,坐公車要到湖坑鎮下車,湖坑鎮上有岔路去南溪土樓群,可以在岔路口包摩的來回,一個車不會超過25元。南溪的路也可以往田螺坑方向走,沿途可以去看蘆溪那邊的土樓。如果不去南靖書洋那邊的話,可以從南溪過去看田螺坑,然後從塔下的路返回高頭、洪坑、湖坑。如果還要去書洋的話建議就到觀景台來回,看完洪坑、高頭,再經塔下村、田螺坑去書洋更順一些。據說觀景台可以看南溪土樓的全貌,因為時間關系這次沒有去,不知道風光如何,但是潺潺的南溪水猶如一條緞帶,串起沿途各個村落的座座土樓、顆顆珍珠,點綴著小橋流水,風光非常優美,值得推薦。

最西邊的是南江村的八角樓(東成樓),其實就是方樓,不過四個角切了個小斜角,並不是正八角形。樓內有住戶,不收門票。我很喜歡東成樓旁邊的一座小園樓,里邊住了4兄弟7戶人家。門前正好對著小橋流水,生機勃勃,情趣盎然。

接著往東5分鍾車程,來到南中村的環極樓。環極樓要收5元/人衛生費,不過樓內倒確實挺干凈的。環極樓最大的特點是抗震性能特強,300年來歷經多次地震。一次地震過後,留下3米多長1尺多寬的裂痕,由於圓樓的向心力和架構的牽引作用,裂縫竟奇跡般地慢慢合攏,僅留下一條細長的裂痕,而整個樓體安然無恙、巍然屹立。樓內部中心環無祠堂之設,在環極樓的中心點上,用力跺腳或放聲呼喚、歌唱,可以聽到十分明顯的回聲,好像北京天壇的迴音壁。

再往東5分鍾即到新南村的衍香樓。衍香樓坐落在一潭碧水旁邊,風光不錯。潭名游皇潭,算是個微型水庫,還有個小小的發電機組。這個土樓的大門布局比較特別,增加了一系列的外圍附設。廳內及樓外圍牆、左右小門等磚木雕刻比較精細,牆壁上書畫也比較精美。門楣上書「大夫第」,屬於詩書世家。這個樓也是要收5元/人的衛生費的,同樣也很乾凈。

繼續往東回來10分鍾左右路程,溪邊立著的是振福樓。這個樓不在大路邊,大門正對著南溪,依山伴水。由於現在被人承包下來准備開發成展覽館,所以還沒有開放。據說樓內用了許多石料和磚料,雕刻精細,外土內洋、中西合壁、富麗堂皇。

回到湖坑鎮。鎮上可以包小面、摩的,也可以住宿、補給、飲食FB。路口旁不遠處有一家美廉酒店,門面設施簡單。一大碗湯蒸兔子才10元錢,還有梅菜扣肉、燜豆腐、酸菜鴨血……味道都還不錯。比起旁邊的阿慶酒店來,真是實在的多。

如果不去初溪,可以直接從永定縣城坐[永定-高頭]的班車到達洪坑(土樓文化村)(9元)或者高頭(高北土樓群)(11元)。高頭與洪坑之間的道路正在修水泥路面,據說元旦前可以修好。往來其間基本上摩的比較多(3元/人)。

洪村土樓文化村門票40元。摩的可以直接帶進去,但是沒有門票進不了土樓,而且一旦發現有人沒買票進了村,保安就會安排查票,被趕出來的滋味不好受。洪坑的土樓象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等還是很有代表性的,相比初溪的50元門票,還是可以進去看看。(據說早上和晚上保安下班了可以不花錢進去看)。

洪坑可以住宿,住土樓大概是30元/人,交通也還方便。

洪坑到高頭大概20分鍾的路程。高北土樓群就在快到高頭的時候大路左手側。最經典的當然是承啟樓,號稱「土樓之王」。「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門票30元,可以乘管理員回家的時候溜進去看看(現任管理員家就在土樓旁邊),不用理會村民善意的嚇唬。土樓游覽,一個是宏觀,從高處俯視;一個是微觀,在樓內游盪。不進去看的話,始終會是個遺憾。從洪坑方向過去,快到承啟樓的道路拐彎處,有個小牌子,指示去觀景台的方向。說是觀景台,其實就是個小山包的坡頂。這里可以俯視高北村的土樓群景色。承啟樓旁邊還有一個圓樓,叫「僑福樓」,收5元衛生費,樓內空空,不值得一去。其實高北村的其他民房外觀也很有特色,可以到處轉轉。

高頭過去一段距離就到了一個岔路口,一邊往曲江方向,一邊往塔下方向。兩條路都可以到書洋,沿途也都有土樓。不過往塔下村的路程要短一點,而且塔下村和坂下村的裕昌樓(東倒西歪樓)是絕對不可錯過的。因此推薦路線:可以先往曲江方向觀看一下河坑的七星土樓群,然後回過頭來走塔下。

從岔路口往曲江方向大概2-3公里左右,路爬到了一個拐彎的坡上,坡上有小路可以下到村子。這里可以看到河坑的七星土樓群的尾巴上三個樓。道路左手邊一條小路往坡上走,一直要爬到高壓電線塔那裡才能夠看到河坑土樓群的全貌。村子土樓很集中,不過單個看上去不是很特別。如果有興趣,可以在道路還沒上坡的時候過一座橋,沿著河邊的道路進入村子。

有時間的話,可以繼續前去石橋村,據說土樓的各種形態,和各種分布規律在這里都能找到蹤跡,是《中國民居建築》一書中土樓部分的樣板。

回到岔路口繼續往塔下方向。昏昏欲睡中,道路拐了個灣,一灣溪水出現在你的面前,層層疊疊鋪開的流水,兩邊的民居乍一看有點吊腳樓的味道,溪上橫架著一座樣式特別的長橋。嚷嚷著讓司機停車的時候,司機會告訴你:這就是塔下村了。

不同於其他村子大規模的土樓群,這里的房子更多的是依山而建層層疊疊的小戶人家。在小巷裡穿來穿去,不小心穿到了人家的後門,擔心一條大黑狗正橫眉冷對著你有人家在制茶,那份茶香縈繞半個村莊,勝過各家各戶門廊窗牆擺置的各色花草。

穿過小村,村後坡上就是張家的宗祠——德遠堂了。德遠堂是我們這一路看過來保存最好的祠堂。屋檐上的磚雕色彩華麗,彩鳳、青龍、獅子、翠鳥、各式各樣的花朵…大門口和樑柱上的木雕、漆畫都保存完好、製作精細、色澤如新。此堂之所以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在於祠堂前佇立的23根盤龍柱(21根老柱,2根新柱)。當地有為功德之人立龍旗柱的風俗,而德遠堂前的旗柱林數量眾多,且保存完好。

此處無需門票,所有的風景全部FREE,強烈推薦。

塔下村再往東前行幾分鍾到達坂下村的裕昌樓。裕昌樓就是有名的東倒西歪樓了。收5元/人。據稱當年此樓為5戶人家一起修建,輪流供應修建土樓的木匠師傅飯食。但是因為彼此溝通不是很好,以至於對木匠師傅伙食供應不是很准時。這下得罪了大師傅,因此暗中動了手腳。以至於樓蓋好了雖然能住,慢慢的2-3層順時針扭斜,而4層則逆時針歪斜。可能力學結構剛好均衡,因此幾百年來倒也相安無事,被今人視為一建築奇跡。現今樓里還住有許多戶居民。裕昌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一層的每家房子里都有一口水井。井水很滿福建土樓,水位很高,清冽甘甜。樓里的村民可能請你去他家喝喝用井水泡出來的有機茶。茶水品嘗無妨,如果不懂茶葉,購買的時候要謹慎一點。

出裕昌樓,再往前到達田螺坑。就是有名的四菜一湯啦,因為四個圓樓圍繞一個方樓而形象得名。據說從正下方看,形似5朵色澤不同的蘑菇(土樓顏色略有不同,有的淡青,有的淡紅);從側面看,象布達拉宮(比較牽強);從上方看,那就是四菜一湯啦。沒有進村,在公路邊拍過側面的角度後,車子直接開到觀景台處。觀景台就在公路邊,位置正好處於村子上方,而且角度封得死死的,旁邊的角度哪裡都看不到一絲絲。所以管理處放心大膽的收取20元/人的門票,而遊客就為了那一眼風景,實在是很無奈。

過了田螺坑,一路盤山而下到達書洋鎮,不到1個小時。途中有蜜柚賣,一斤5毛錢左右,小個的大概1塊錢一個。

書洋小鎮上車子不多,到南靖的車次每天只有4-5班而已,大概是上午7點、9點、12點多、下午1點多、4點多,車票10元/人。可以包皮卡去南靖,48公里路,大概100元左右,摩的索價50元(書洋這邊的摩的要價比湖坑那邊要高不少,注意砍價)。

沿途經過呂鳳蓮的故鄉,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去看看南靖縣境內,梅林鎮長教村的懷遠樓和璞山村的和貴樓,以及船場鎮下山村的福興樓、隆興樓,南坑鎮新羅村的半月樓、翠林樓,還有最袖珍的土樓-如升樓。南靖福建土樓博物館位於書陽鎮田中村,距離南靖縣50公里,離書陽鎮2公里,是從南靖去往南靖各土樓點的必經之地,原為前台灣領導人呂秀蓮祖籍的宗祠。

道路沿著船場溪一路蜿蜒,很多的香蕉林,也是一派山清水秀。行程大概1個小時左右,路況不錯。南靖境內除了土樓外,也有溫泉,還有熱帶雨林保護區,路況都還不錯,還是值得轉轉。

南靖屬於漳州市,去漳州可以坐的士,非常方便,10元/人,大概35-40分鍾路程。

增值資料

1沙石蛋白建堅固土樓

福建土樓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時期,現今逾千座土樓分布於福建西南山區,主要分為圓樓、方樓及五風樓等,建築材料由土、沙石、竹木,甚至是紅糖及蛋白都有,就地取材,以建造外牆厚達一米至二米的土樓,堅固得可以抵禦野獸或盜賊攻擊,亦有防火抗震及冬暖夏涼等功用。

2美國曾誤為核彈發射井

形狀獨特的客家土樓,竟在六十年代的冷戰時期,被美國誤為核彈發射井,雖經過20年的研究,用間諜衛星拍下無數圖片(土樓的俯視圖),但仍無法了解1500座「核彈發射井」中的「機密」,中情局在1985年終派出一對夫婦偽裝遊客,到福建南部的南靖縣調查,終於發現那些「發射井」,原來是歷史悠久的土樓,絕不是間諜衛星所發現的「核武設施」,才令美國當局鬆了口氣。

[編輯本段]董斌研究員講解福建土樓風水

美國國際東西方大學國際環境景觀生態管理學院資深研究員董斌先生對福建土樓作了評價:他認為福建土樓以各種各樣的圓樓以無角逼走「煞氣」,其實那所謂「煞氣」是不符合中國文化中的中庸因素的文化氣息,引領著和諧的民風家風傳承,千百年來,土樓的子子孫孫繁衍昌盛,土樓各自以吉祥的命名,再現著「天、地、人」三方完美結合的文化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在建造模式上,又體現了完美的國畫效果,把「框景」文化容納於中,在選址上,完全符合風水上關於明堂和案山的選擇,古代的土樓的建築者對於土樓的選址當然也非常考究。土樓的環境大都優雅清靜,推開窗戶,蒼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飄香的飄香更是不絕於鼻,可謂步步為景,步步吉祥,層層好運,才迎接來今天的世界文化遺產入選。

董斌先生認為,福建土樓中的「土樓王子」振城樓、這座「最富麗堂皇的圓樓」,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完全按《易經》的「八卦圖」布局建造,卦與卦之間築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幹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這樣的結構,體現了,八卦風水學的深刻豐富的宜居原理。而且,振城樓磚木結構並仿西洋式裝修的內環樓,以別於架梁式土木結構的外環樓,這種「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體現了文化的融合,這是福建文化容易接受外來優秀文化,吸納天地萬象為我精華精氣神的表現,在土樓中非常罕見,也是優秀的人文傳承。

董斌先生認為,在文化傳承方面,福建土樓以方圓結構為准則,體現了易經風水學中「三易」原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會議審議批准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的高度評價的園子叫「易園」,為什麼叫「易」園?「簡易,變易,不易」,也可以作為美學的標准,游遍蘇州名苑,你感覺清爽,這就是簡易,清爽中又曲徑通幽變化無窮,這就叫變易,簡易與變易交相輝映,這就是不易,這三易,是中國園林建築的文化靈魂,所以我說,易經之道,用之在法,其妙在人;「三易」之間,道盡中華美學最基本和最復雜的原則,還有比叫「易園」更合適的名稱么?可以這么說「三易」是中國園林美學的靈魂原則!南靖縣最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樓群。站在南山區的半山腰上,可見四座圓樓依山而下拱簇著一座方樓,層層土牆與層層梯田遙相呼應,這樣層層接納,層層呼應,不僅在外觀上奇異秀麗,而且在氣勢上以勢應天地山川。而南靖最高土樓「和貴樓」雖建於沼澤地,至今卻仍巍然不動;精美的懷遠樓目前牆體光滑無脫落,夯土配方與夯築技藝極為高超,室內雕梁畫棟,充滿古雅書香氣息,完全是風水學與人文精神的完美結合。

結實的三合土牆,結合了「三防」(防風、防水、防震)功能和防盜和防匪。董斌先生認為,在實用和美學原則上也結合的非常緊密。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其存在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的結合,其因地制宜也十分符合風水的原則。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不僅僅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鑒》),其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董斌先生認為,這個遺產項目容納了風水、文化、景觀、生態、人文為一體,是一個環境景觀生態風水學的樣本。

7. 永定土樓的人文歷史

永定土樓,最古老的是馥馨樓,位於湖雷鎮下寨村,是福建現存最早的土樓。建於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是福建客家土樓群中最古老的一座。
其中福建土樓王,承啟樓據傳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世3代,閱時半個世紀,其規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 承啟樓以它高大、厚重、粗獷、雄偉的建築風格和庭園院落端莊麗脫的造型藝術,融與如詩的山鄉神韻,讓無數參觀者嘆為觀止,深圳錦綉中華都有承啟樓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國名勝辭典,號稱「土樓王」,與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等中國名勝一起競放異彩,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列郵票,其中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該郵票在日本評為當年最佳郵票。 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禍頻仍,天災肆虐,當地民眾大舉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徵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後經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徵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樓所在的閩西南山區,正是福佬與客家民系的交匯處,地勢險峻,人煙稀少,一度野獸出沒,盜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敵的現實需要使然。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這些獨一無二的山區民居建築,將源遠流長的生土夯築技術推向極致。 客家是漢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戰亂和災害曾有五次較大規模的南遷歷史。一部分輾轉到了福建,形成客家民系。
永定客家土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建築藝術、建築風格都積淀了獨具特色的模式和內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2萬多座土樓,其中有三層以上的大型建築近5000座,圓樓360多座。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異、高大雄偉的方圓土樓,以自然村落為單位,錯落有致、和諧協調地與藍天大地、青山綠水融為一體,組合成氣勢磅礴、壯麗非凡的土樓群體,形成讓人「消魂奪魄」的奇特景觀。
面對一座座有漫長歲月的土樓發出一聲聲驚嘆之後,人們對於「客家人如何創造神奇的土樓?」「土樓又如何孕育繁衍一代代土樓人」等問題,表現出更為為濃厚的興趣。是的,永定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傑出代表,它不僅全面展示了客家文化,而且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根緊緊相連。從西晉時期起,部分中原漢人為逃避戰亂、洪荒先後五次逐漸南遷到閩粵贛交界山區,孕育了一支漢民族中充滿活力的民系——客家。永定則成了純客家縣。
起先,他們沿用中原古老的生土建築技術,利用當地竹、木、泥、石等原料,從建造簡便的木屋土屋發展到泥牆瓦頂的土樓。為聚族而居,又逐步建成系統成熟的大型多層生土建築。清康熙、乾隆年間,永定廣種煙草,被稱為「煙魁」的條絲煙大發展,暢銷大江南北、南洋各地,大批煙商大發其財,又因重視教育,培養人才,仕官輩出,使永定的豪門富翁和部分民眾有了大興土木、建造規模宏偉的土樓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基礎,永定客家土樓建築出現了其他客家地區望塵莫及的鼎盛時期。這些高大土樓因取材方便,在技術和功能上臻於完善,在造型上有高度審美價值,而輻射周邊客家地區。永定土樓作為客家土樓中最優秀的作品有極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全面展示了客家文化。 「土樓是原始的生態型的綠色建築。」黃漢民說,土樓冬暖夏涼,就地取材,循環利用,以最原始的形態全面體現了人們今天所追求的綠色建築的「最新理念與最高境界」,「建造新一代綠色土樓,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在眾多的土樓形狀中,圓土樓是最為神奇和最有魅力的,因為中國的遠古時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圓和方代表天和地,崇拜有加。尤其認為圓具有無窮的神力,給人帶來萬事和合、子孫團圓。福建作家洗懷中說:「土樓是個句號,卻引出無數的問號和感嘆號」。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茂木一郎說:「土樓象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象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美國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師克勞得說:「土樓是客家人大膽、別具一格的力作,它閃爍這客家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動不已」。
一座土樓就是一個藝術殿堂。每一座土樓,又如同一個「大家族,小社會」。土樓內,居住在同一屋頂下的幾十戶幾百人同祖同宗同血緣同家族,過著共門戶、共廳堂、共樓梯、共庭院、共水井的和睦生活。這種聚族同樓而居的生活模式,典型地反映了客家人的傳統家族倫理和家族的親和力。而且,樓內的客家人,住著層數相同、開間面積相等、無明顯朝向差別、更無貴賤等級之分的均等居室。平等聚居,反映了客家人融洽和睦的家風和平等團結的傳統。
聚族而居的福建土樓是個豐富多彩的小社會。永定承啟樓擁有384個房間,最多時曾住過800多人。「土樓對建設和諧社會最有用。」徐松生說,住在土樓里,有事情大家會互相幫忙,鄰里和睦。「孩子孝不孝,會有口碑,好的學習,壞的批評,起到教育約束的作用。
厚重的福建土樓,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發人深省的楹聯匾額,與樓共存的私塾學堂,教化育人的壁畫彩繪,無不激盪著歷朝歷代土樓人家「修身齊家」的理想和「止於至善」的追求。振成樓有副名聯備受稱道:振作哪有閑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 洪坑村已開辟為中國土樓文化旅遊村。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振成樓外,還有五鳳樓、福裕樓、宮殿式的奎聚樓、直徑最小的如升樓等一批頗具特色的土樓。奇特的方圓土樓,秀麗的八景風光,古樸的民俗風情,融合成一幅絢麗的畫、一首動人的詩,一曲優美的歌,使人如醉如痴,心曠神怡。

8. 北京永定門城樓有什麼建造歷史

永定門地處北京中軸線上,位於左安門和右安門中間,是北京外城的正門及外城7座城門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從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

始建於明朝嘉靖時期,跨越明、清兩代,寓意"天下一統,江山永定"和"永遠安定"。

永定門由城樓、瓮城和箭樓等主要建築組成,採用了重檐歇山三滴水樓閣式建築,並裝飾了琉璃瓦脊獸,它以其雄偉姿態矗立於北京城中軸線的最南端。

明朝始建永定門城樓與瓮城1403年,在南京稱帝的明成祖朱棣下令將自己原來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升格為"北京",此為北京得名之始。

1406年,朱棣又下令在北京興建皇宮,整修城牆,預備遷都北京。1419年,為擴展皇宮前方的空間,明朝又將原在長安街一線的南面城牆南移1000米,在正陽門一線重建。

1421年元旦,朱棣宣布正式遷都至北京。當時的北京城又稱"京城"、"大城"。城內有城門9座,所以後來又名"內九城",由朝陽門、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和西直門等組成.古代官職"九門提督"中的"九門"正是指這九門。北京內城平面輪廓呈正方形,皇城的中軸線南起正陽門,貫穿皇宮,北抵鍾樓。

明代初期,國勢強盛,但由於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之際並未徹底擊潰蒙古軍隊,所以長期遭受北方蒙古的侵襲。為了給蒙古以慘痛教訓,明成祖朱棣先後5次親率大軍北征,因此當時的北京的城防問題尚不凸顯。

可後來,明朝實力逐漸衰落,蒙古軍隊多次趁勢兵臨北京城下。到明代嘉靖年間時,於是有官員建議在北京城外圍增建一圈周長約40千米的外城,以策北京皇城安全。

為了確保北京安全,明世宗朱厚熜決定,在北京城的外圍,增築一道邊長10千米的外城,將原有的北京城包圍在里邊。

增築外城於1553年開工,因為當時南郊正陽門外商業密集,又有皇家的天壇和先農壇,所以外城由南面開始建造,然後依次建造東、北、西三面。但是外城開工不久,明世宗憂慮工程浩大,財力不足,耗時過久,於是就派內閣首輔嚴嵩去想辦法。

嚴嵩去工程實地考察之後,修改方案為:將原定邊長10千米的南面城牆縮短為70.5千米,其東西兩端向北轉折與原有城牆連接。

因此原來計劃在北京城外圍增築的呈"回"字形的外城,只建成了呈"凸"字形的南城,這就是北京外城為何不在城外而在城南的來歷。所以北京外城又稱為"南城",原有的北京城也由此被稱為"內城"。

外城初建於1553年10月完工,明世宗將外城南面三座城門命名為"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東門命名為"廣渠門",西門命名為"廣寧門",廣寧門後為避諱道光皇帝名字"旻寧"被改稱"廣安門"。

另外兩座外城,向北轉折與內城連接處的城門則被稱為"東便門"和"西便門"。由於建造外城是為了確保北京的安全,所以這些城門的名稱多具有"安定"、"安寧"的寓意。

古時,北京南城垣正南為永定門,是皇室前往南苑團河圍獵的必經之路。

永定門城樓為兩層,面闊五間、寬24米,進深二間、長10.5米,綠琉璃剪邊灰筒瓦重檐歇山頂建築。正門上嵌有一塊楷書的"永定門"石匾,此匾長2米,高0.78米,厚0.28米,"永定門"三字沉雄蒼勁。

當時,取名永定門,意思是希望大明王朝從此"天下一統,江山永定",也寓意"永遠安定"。據史料記載,後來復建的永定門門洞上方所嵌石匾的"永定門"3字,就是仿照1553年初建永定門時的這塊石匾雕刻而成。

永定門的正門,規模宏大,巍峨壯麗,斗拱多層,且內外梁枋斗拱遍施殿式彩畫。彩畫最初的目的原本是為木結構防潮、防腐、防蛀,後來才突出其裝飾性,從宋代以後彩畫成為宮殿不可缺少的裝飾。彩畫主要有兩種類型:"殿式彩畫"和"蘇式彩畫"。

"殿式彩畫"在元代以後被規定為皇室專用,主要用金,藍,紅三色,有以龍鳳圖案為主的"和璽彩畫"和以旋花為主的"旋子彩畫"兩種,只有皇家較高級的建築才能使用。

"蘇式彩畫"則是民間建築使用的繪畫形式,起源於江浙私家住宅與園林,後來也被皇家園林採用,題材主要有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永定門城樓彩繪採用最高級的殿式彩畫式樣,足見其規制之高。

永定門城樓的大門,門釘數量,門洞以及門前石獅規制均與後來所建的箭樓相同,不同的是,在永定門城樓門前兩側各有一間小房。

兩房左右對稱,規制一樣,均為布瓦卷棚頂。這兩間小屋在古代被叫做"班房",是古時城樓門洞前守城兵丁臨時休息之所。兩間"班房"規制雖低,卻有其獨特之處。小屋磚雕精美,垂脊角獸下的向日葵磚雕雕刻手法洗練,大巧若拙。

梁枋上大面積施以蘇式花鳥彩畫,畫面內容豐富,形神兼備。其他地方畫有象徵多子的石榴,象徵多福多壽的仙桃等,寓意美好,表現出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無限憧憬的各種吉祥圖案。

"班房"椽子頂部為"卐"行,字不到頭圖案。"卐"在古代是"火"與"太陽"的象徵,梵文意思為"吉祥之所集","萬德吉祥"。"卐"字圖形與梁枋上的石榴,仙桃共同組成"萬福萬壽","萬子萬孫"美好寓意。

1564年,明朝全面增建北京外城,共建成了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廣渠門、廣安門、東便門和西便門7座城門。因這7座外城位於北京城的前3座門以南,所以百姓多習慣性稱其為"南城"。

但當時,由於南城東西比內城要長,而南北卻只相當於內城的一半,形狀上又像頂帽子,所以南城又俗稱"帽子城"。

當時的北京外城總長約14千米里。外城建成之後,北京城的中軸線由正陽門延伸至永定門,北距鍾樓長達8千米。

在這次外城的增建過程中,明朝在永定門城樓下的城台前增建了瓮城。瓮城呈方形,兩外角為弧形,東西寬42米,南北長36米,圍城牆頂寬6米。

永定門的瓮城之上城鍾高懸,御鼓卧立,鳴鍾擊鼓,數里可聞。在古代戰爭時期,當敵人跨過護城河,攻進箭樓,這時只要迅速關閉箭樓與城樓城門,就可以形成瓮中捉鱉之勢,將敵人集中剿殺,瓮城因此得名。

通常而言,城樓與箭樓間被兩段弧形城牆圍成一塊空地,這塊空地即為瓮城。但當時的永定門,明朝根本就沒有修築箭樓,實際上只是將城樓用極其堅固的城牆圍成了一座瓮城而已。

閱讀全文

與永定和興樓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