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如何閱讀並提取信息

歷史如何閱讀並提取信息

發布時間:2022-10-06 15:49:41

① 高三歷史考試提高信息提取能力的方法

從歷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分析問題,提煉觀點,或從中選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觀點,這是高考考試能力的基本要求。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 高三歷史 考試提高信息提取能力的 方法 ,希望大家喜歡!

高三歷史考試提高信息提取能力的方法一

一、學生在歷史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

1.提取信息不全面

淺嘗輒止,一葉障目。

由於年齡的緣故,中學生普遍具有淺嘗輒止、一葉障目的毛病,看到一段材料、一則試題,往往得到一點信息就以為全面理解了。2003年全國高考上海歷史卷第3題與1998年全國高考歷史試卷第7題就用幾乎相同的圖片內容命題:「圖中犁耕方式開始於何時?」部分學生不仔細觀察就選擇了A項(春秋戰國),因為牛耕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但是圖片反映的是一種比較先進的牛耕方式二牛一人犁耕法,這種方法卻是西漢時期農業生產技術進步的主要表現。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目前,全國高考歷史試題中出示的材料往往為一組,但學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孤立地分析每則材料,而無法將所有材料聯系起來進行整體思考。2003年全國高考上海歷史試卷第36題要求「以世界眼光觀察與理解」6幅圖片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小論文。這一試題對材料的整體思考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為每則材料既有一個標題,又有一個說明,如第5則材料是「1972年周恩來與尼克松在宴會上」的照片,照片的 說明文 字是「跨越太平洋的碰杯」。該題的注意事項第2條明確提出「應突出一個主題,並涉及本題提供的所有材料」。因此,要想很好地回答這一問題,就應該對題示所有的6則材料的主題進行提煉,要從整體上考慮所有6則材料所反映的核心問題。

只見表面,不見實質。

2002年全國高考上海歷史卷第28題要求從「秦磚漢瓦」中提取有效信息,並在題干中作了如下提示:「人們從商周青銅器不僅看到了那一時期的各種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當時的冶煉技術、生產水平、文字、藝術和社會生活等各種情況。」這段提示提醒考生,不僅應注意表面現象(即顯性信息),如「各種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要深入思考善於發現表面現象背後的深層問題(即隱性信息),如「冶煉技術、生產水平、文字、藝術和社會生活等各種情況」,遺憾的是學生卻無法從秦磚漢瓦所顯示出的文字看出中國文字的變化(由小篆向隸書的變化),無法從秦磚漢瓦中看出秦漢時期的建築技術的進步。

只見主體,不及其餘。

在目前的全國高考歷史試題信息源中,既有文字又有圖表和圖片;既有材料正文還有一些輔助信息,如材料來源、材料 提示語 、圖片和表格標題。在答題時,有的學生往往只注意材料正文而忽視其他信息源。如2003年全國高考上海歷史卷第28題,該題在題干中「觀察下列關於唐代婦女的三彩陶俑照片」的字樣對圖片作了重要補充,它透露出以下信息:時間屬唐代;主要對象是婦女,原素材唐三彩是彩陶且為陶俑(俑是古代的一種殉葬品,往往與當時的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從學生的回答來看,許多學生忽視了唐三彩為彩陶這一重要信息,沒能得出當時的「陶瓷工藝具有較高水平」這樣的結論。

2.提取信息不準確

不能理解喻意。

1995年全國高考上海歷史卷第45題是一道值得借鑒的高考試題:「西方某學者說:『美國沒有童年,只有青壯年』。這一說法你是否同意?請簡要解釋你的回答。」在此,我們只能從其材料的喻意角度來分析該題,這里西方某學者所言並非本意,「美國沒有童年」並不是說在美國沒有小孩子,而是喻指美國歷史沒通常所說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美國「只有青壯年」則喻指的是美國一建國就確立了成熟的資本主義制度。此題如果不能理解其喻意,根本無法解答。在該題出現多年後,我將這一問題用於課堂練習,發現許多同學仍對此題頗感迷惘。

不能排除無效信息。

在部分材料尤其是表格材料中,有的信息起到一種迷惑作用。2003年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卷第41題第2小題引用了4幅餅狀圖表,要求從中概括出2001年我國跨省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向,圖表中的「其他」事實上就是起到干擾作用的無效信息。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機構,表中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占流出人口的59.3%,而其他28個省級行政機構合計流出人口才佔40.7%,這足以說明流動人口以前述6省為主,而這6個省處於中國內地,相對東部沿海地區而言屬經濟欠發達地區,至此結論已經可以得出。另一組圖即「流動人口城鄉結構」同樣屬無效信息,對解答該題不起決定性作用,因為這一組能提取的信息是人口由鄉村流向城市但選項中卻沒有類似的表述。

不能結合特定的語言環境准確理解材料的真實意思。

在閱讀歷史材料時,囿於年齡和 經驗 ,學生往往忽視特定的歷史條件,從而作出錯誤的判斷。1992年全國高考歷史卷中「人說惠王」一題就需要結合特定的歷史條件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該題題干為「孝公死,惠王代後。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天下婦女 兒童 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君大王更為臣也。』」然後問文中的「人」代表了哪個階級的利益。這里的「人」對惠王說的這段話的真實意思是什麼,是肯定商鞅變法還是否定商鞅變法呢?材料已經提供了一定的歷史條件「孝公死,惠王代後」,即支持商鞅變法的秦孝公已逝,新的秦王剛剛即位,在這種新舊交替的時候,「人」委婉地說商鞅已經對惠王構成威脅(「大王更為臣」),其真實意圖是借惠王之手中止商鞅變法,由此可見此「人」代表的是商鞅變法觸犯了其既得利益的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二、如何培養學生提高歷史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1.重視審題訓練

在審題訓練中,我強調審時間、審地點、審關鍵詞句、審提示語、審材料來源、審問題(根據材料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有時又可以反過來給考生以提示),這些都可以作為信息提取能力培養的基本方法,如果我們將這些方法用之於信息提取能力的訓練,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目前的一些重要考試對一些問題的關鍵詞都採取加著重號(或加粗、或用不同字體表示)的方式,為考生避免犯審題的錯誤而發揮出真實水平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此舉也養成了部分學生的依賴心理,他們認為考試中既然已經給了我們提示,就沒有必要再多費心思。但是目前全國高考試卷中信息源尤其是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採用,著重號無法標注,這往往使得平時缺乏訓練的考生手足無措。因此,平時訓練中我們應該在語言和文字方面加強訓練。文字訓練時應該重點隱含,即對關鍵詞不作標注。語言訓練時教師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語氣來敘說重點字詞。正常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停頓、加重、放慢等語氣來突出重點,但訓練時則恰恰相反,各種可能突出重點的方法全部隱含,模擬考場上無人提示的情況。

3.加強對非文字信息源的關注

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採用是近年來全國高考歷史命題的重要特點也是未來高考命題的一種趨勢。新一輪課程改革也突出了非文字材料的地位,在教材中不再稱「插圖」而改稱「圖片」,它已不再是教材的點綴,這是史學「左圖右史」傳統在新時代的表現。近年來各種模式的全國高考卷的歷史試題中出現了大量的普通表格、柱狀圖、曲線圖、餅狀圖等多種類型的圖表,各種類型圖表的採用,是將其他學科的一些科學方法用之於歷史學,是學科整合的結果,這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加強對非文字信息源的關注是高三文科師生的當務之急。

歷史考試中常見的思維性失誤二

1.思維僵化難以延伸

高中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思維僵化,依賴性強,表現在對已有知識的感知、理解和鞏固時難以形成思維延伸的結果。

2.思維不周掛一漏萬

學生在知識的鞏固、理解與再認再現時,知識重組不到位,組織答案時丟三落四,掛一漏萬。所以學生在有意識地培養思維能力時更應注重思維的精密性,力求思維活動的結果臻於完美。

3.思維狹隘片面孤立

學生在對知識理解與運用時,常常看到問題的一個方面,或者思考問題時只朝一個思路發展,而沒有宏觀把握整體與局部的關系,這就要求學生注意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問題,力爭做到思維活動的開闊性、廣泛性和完整性。

4.主觀臆斷假設不當

學生在學習的思維活動過程中,往往容易按照自己主觀設想的情況展開,結果造成失誤。我們提倡積極思維,批判性的思維,但它必須是建立在正確而合理的知識分析的基礎上,即平常所說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用科學嚴謹的分析結合正確的史實來論證假設的可行性,才能盡量避免主觀臆斷。

5.思維內斂發散不開

學生在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時,既要注意思維的規范性,又要保證答案組織准確到位,通常表現出思維內斂。對此,學生應有意識地培養自己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多方面尋找答案的思維能力。

6.脫離情景聯系不當

歷史命題越來越注重創設新的試題情景考查學生知識運用與思維應變能力。但學生在處理類似問題時總是覺得該問題似曾相識卻又說不清道不明,最後導致思維游離於新情景與歷史感性印象之間,從而聯系不上最佳的答題方案。

7.思維紊亂邏輯不嚴

學生在問題的解答中,其常規思維是以問題中的「疑」為線索,以方法為中介,通過質疑—存疑—釋疑三大步使思維深化,而常見失誤是 邏輯思維 不嚴密,答題條理混亂。克服這類失誤關鍵在於培養思維的系統性、定量性,要求學生藉助概念、判斷、推理等手段進行嚴密的思考從而產生高度概括性、論證性的思維活動結果。

8.思維定勢無法變通

思維定勢對學生的思維活動起著規范性的凝聚與約束作用,使其難以擺脫原有思維意識和觀念的影響,從而在答題解疑的過程中無法變通。

9. 逆向思維 其意不明

在歷史考試答題過程中,學生通常喜歡按照試題所展示的歷史事物的發展進程順向思考問題,而常見試題類型中有題干註明否定選項符合題意的,學生卻不明其意或由於肯定性思維慣性的作用而造成失誤,所以學生應突破慣常 思維方式 ,努力按照試題考查的意圖去精心組織答案。

10.思維單一綜合力差

在分析問題時學生應當運用多種思維方法,如相似思維法、溯源思維法、組合思維法、變換形式與角度思維法、設想思維法等不同方法。

高三歷史考試提高信息提取能力的方法相關 文章 :

1. 歷史解題需提高信息的提取能力

2. 如何提取高考歷史選擇題中的有效信息

3. 提高歷史成績的方法和考試答題技巧

4. 高中歷史:怎樣解答材料解析題

5. 高三歷史學習方法和技巧大全

6. 高三歷史選擇題得分技巧大全

7. 高考歷史選擇題的9個答題技巧

8. 高三高考歷史復習的方法總結歸納

9. 怎樣提高歷史選擇題正確率

10. 高考歷史復習方法:充實知識,扎實掌握知識

② 歷史材料解析題如何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

原文在這里
綜觀近年的高考,歷史材料解析題千變萬化,但命題者的目的始終握住一個宗旨,就是著重考查考生在《考試大綱》中對材料處理三方面的能力要求:一是「閱讀理解歷史材料」;二是「對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地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三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並結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論證」。這三條能力要求成了指導我們解答材料解析題的依據。那麼,我該如何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呢? 1、帶著設問讀懂、讀透材料
第一、閱讀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題的前提條件。這一步驟大約需要三遍,第一遍粗讀、泛讀,瀏覽,了解大意,就是把材料的大致意思看懂,泛讀要具備語文課里的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大體了解時間、人物、地點、事件;注意各段材料的聯系,讀出材料敘述的核心內容。第一遍閱讀全部文字,決定取捨。如題號後是:「閱讀下列材料」,則一眼掠過,第二遍就不必去管它了。第二遍細讀、精讀,注意材料里提供的每一個重要的信息,比如每一段材料的出處,這個材料是從哪本書里摘出來的,這個信息要注意,往往給我們起一個提示的作用。對信息量大的材料要藉助標點符號(特別是分號和句號)劃分層次,理解各層的含義和各層次之間的聯系,歸納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問題,同時用符號(直線或曲線)畫出關鍵詞句,去粗取精,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還要考慮各段側重點是什麼,作者對事件所持的態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場,觀點等。古代史的材料多為文言文,須像語文課上分析古文一樣,進行字斟句酌,讀透材料的本義並挖掘其引申義;有帶解釋的字詞千萬要好好把握,往往是解題答題的突破口。世界史的材料多為外來的翻譯文,有的句子很長,很難讀懂,可以按語文課中劃分句子成分的辦法處理找出句子的主幹部分(主、謂、賓語,再找定、狀、補語等)達到明確中心意思的目的。正確閱讀理解材料雖然與語文閱讀水平有關,但在閱讀理解時必須具有歷史意識,運用歷史觀點,聯系相關的歷史知識,站在歷史知識體系的高度進行閱讀.第三遍結合設問重點讀,答每一句,都到材料中去找你用符號標出的關鍵語句,重新閱讀、理解,然後加以概括作為答案,這樣可以大大節省時間。設問的實質是使對材料的解析定向化。設問的定向作用表現在:確定信息提取方向,幫助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擱置其餘信息。確定與相關知識聯系的方向。確定能力考查的方向。
第二、除讀懂材料正文外,還要特別注意提示性文字(多在材料的開頭)和材料出處(多注在材料末尾),它們往往能夠提供材料的時間、國別、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給考生某種暗示和引導,應給予重視。有時命題專家把材料出處放在每段材料的開頭,這不僅僅是設計的需要,更有引起考生重視的作用,並且具有直接提示性,是必讀和必須思考的。特別是材料出處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須更加留心細讀,它對解題肯定有用。可見,放在材料開頭的材料出處一定有用,是必讀的,放在材料後面的材料出處,有的對解題有用,有的無用,要在第一遍閱讀時決定取捨。其次是准確識別材料中對歷史的敘述、描述的和對歷史的看法、評價之間的不同,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系。對歷史的敘述、描述是表達客觀歷史事實本身;對歷史的看法、評價是表述作者對自己的一種態度。二者在後人對歷史的認識中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材料解析題其信息的獲取,不僅僅體現在材料的本文,而且其編者的按語、材料的出處、時間都是解答材料的有機組成部分。
第三、注意從材料正文的開頭、結尾、省略號兩邊獲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長,試題只能摘錄其中一小部分。從某句開始摘錄到某句為止,這開頭和結尾兩句,當然得考慮為答題服務;省略號刪去的是與答題無關的內容,省略號兩邊保留的內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隱含著重要信息。 第四、理清材料與課本關系。材料解析題源於課本,又高於課本。讀材料,概括出材料的基本史實和基本觀點後,要將材料的基本信息點與教材的基本史實、觀點相對照,確認材料與教材的哪章、哪節相關聯,將材料與教材掛靠在一起,掛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確了,回答問題就不難了。這就是解析材料題過程中的「知識遷移」.一般來講,結合材料,結合教材的知識,兩者要注重,還要注意題目提出的一些具體的要求,比如就讓你依據材料,就不用過多地考慮教材的知識,如果不是的話,就是說這個題目的答案可以從材料里提取出來,同時要結合課文當中的觀點、認識或者是看法。
在進行「知識遷移」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在遷移課本知識來回答設問時,還要對所結合的教材內容進行辨別取捨、擇其要端,切忌照搬照抄,不分主次。二是被遷移的知識除了歷史知識之外,還包括有關政治學、哲學、經濟學基本原理等,注重學科間知識的相互聯系。通過「知識遷移」,實際上是為最後總結答案勾勒框架模型。細審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當命題者將分散各處的歷史語段和圖表資料陸續摘出,並加以有機組合,輔以各種設問時,這樣形成的新材料、新情境加深了閱讀的難度,但答案隱含於材料及所學知識中。所以,在細讀設問後,考生要帶著設問精審材料,把握材料內涵,按圖索驥,找出有效信息。
1.審材料中體現出來的時間。時間是歷史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標志,注意時間信息就能把材料放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加以分析。材料題中時間信息散見於材料的各個角落,或於材料文字間明確提示,或隱於表述時間及材料出處。考生在閱讀時要注意圈出時間,並聯系已有的歷史階段概念,明確是否屬於同一時期,進而結合所學知識理解材料。
2.審材料中人物的階級本質或材料出處。不同的人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因而把握材料中人物的階級屬性,有利於考生通過材料的文字表象分析出真實含義。
3.審材料中文字的層次性:材料題信息量大,閱讀時要藉助標點符號(尤其是分號和句號)及關鍵性的連詞(「因為」「但是」等)劃分層次,理解各層次的含義和各層次之間的聯系,關注總結性的詞句,歸納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內容。此外,還要注意各段材料的側重點。
4.審材料的「有效信息」。所謂「有效信息」,是指蘊涵在材料中的、對題後設問具有針對性、對解答問題具有實用性的信息。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實,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這些信息我們一般可以直接從材料的出處、注釋、內容中獲取;二是材料中所反映的作者的觀點主張、歷史發展規律等。這一過程也就是進行「材料處理」的過程。在獲取了「有效信息」以後,我們還必須將材料中反映的基本史實與客觀歷史的真實、材料反映的觀點主張和歷史發展規律與唯物史觀進行比較分析,確定作者的階級立場和價值取向等,從而判斷材料中所反映的史實的真偽、觀點主張的正確與否以及是否有悖歷史發展規律等。

③ 如何提高學生從歷史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從根本上來講,提高語文古文造詣,因為試卷上歷史材料一般都是古文寫的。然後呢,學會看關鍵詞,看看題中那個字詞在對應的材料中出現,。最後,看看這些歷史材料里,哪些內容覺得有些似曾相識,仔細研究跟他有關的。列出來,看題目,再一一排除。我現在高二,這些都是我的經驗,主要都是針對試卷的。還有其他方法。多看看歷史野史,歷史小故事,有關歷史的影視劇。

④ 如何有效提取歷史科主觀題信息

隨著高校本科錄取門檻的降低和我省自主高考的成熟,高考命題的方向趨向於體現區分度,既使很大一部分人能拿下基本分,又使一部分題目面向高素質的學生,以體現人才選拔的要求。下面筆者就如何有效提取歷史科主觀題信息,指導學生分析解題思路做了一些有益的研討,供廣大同仁參考斧正。
一、把握的總體原則
前提:注意材料體現的時代背景。時代背景是我們分析的前提,也是答案不偏軌的保證。在這一點上應讓學生形成條件反射,即一看到材料就馬上聯想時代背景。
公式化:如根本原因找經濟、性質或潮流;歷史人物或國別找其代表的階級、民族利益或國家立場。設問中如果是根據材料來回答則應原原本本在材料中概括;如果提到結合所學知識就回到與材料相關的教材內容來組織答案。
明清史後的背景、原因、條件的分析不要忘了是否有國際背景;影響分析是否有國際影響,不要忘了是否有消極方或局限性;原因分析不要忘了是否有外因,戰爭分析記住對象有雙方;啟示、認識類找影響、局限、教訓及結果的原因。
二、各類別的信息提取
1.文字材料類
(1)注意材料的出處(摘自、引自)。(2)注意材料的開頭和結尾――往往是答案信息的載體,只需簡單加工概括即可。(3)注意材料中的標點符號,包括分號、句號、破折號、括弧、省略號――往往具有提示強調的作用;其中分號和句號適用於歸納觀點、主張或說法、表現等;一般是一個分號或句號為一點。破折號、括弧的作用則是不言而喻的。(4)注意材料中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國別或文件。其中時空考查是我省高考的一大重點,我們可以採取具體時間階段化,模糊時間具體化,具體地點區域化的小公式的模式。(5)文言文材料是近年考生最糾結的文字材料,應回到與材料相關的教材,這樣學生才不至於感到語言表達的拙劣甚至於離題。(6)時間段材料題的特徵或特點表述可採用分段表達,然後再總結。(7)閱讀過程應讓學生帶著材料後面的設問去閱讀,這樣可提高效率,同時要注意材料中的關鍵字、詞,如程度詞、轉折詞、總結詞、原因詞等。
2.歷史圖片類
前提:注意圖片內容所反映的屬性。如鑒真應屬於外交和文化,唐三彩屬於陶瓷和經濟方面,曲轉犁應屬於農具、生產工具和農業經濟。
具體的知識技能流程:首先,應關注圖片周邊的文字說明,這種文字說明一般在圖片的下方或上方,也有在圖片的四個邊角的;其次,文件著作圖應注意其文件名及書名;再次,可從圖反映的內容或職能入手;第四,考綱要求及教材中打「�」和一些一目瞭然的圖片平時應強化記憶。
途徑:人物圖可從其身份屬性入手,如改革人物、外交人物、軍事人物、民族英雄、思想家、文教人物、宗教人物、科技人物、經濟人物等。經濟類圖可從時代和生產部門(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貿易等)以及生產工具的屬性入手。其他內容的圖片一般也是從屬性入手。
3.地圖表格類
(1)地圖。首先應注意地圖四個角落的圖例說明。其次應注意地圖中的帶有時代性歷史地點名詞(如京師、涿郡、薊等)和標志性的建築、工程(如長城、大運河等)以及古代少數民族的時代性稱謂(如匈奴、突厥)等。再者應讓學生掌握相關歷史地圖中的一些注釋性的常識符號,如戰爭、運河(人工渠)、關隘、都城、水利工程、軍事分界線(如大散關、三八線等)。(2)表格。這類題型首先應注意表格上方的說明及第一行和第一列的項目以鎖住答題范圍;其次注意表格數據中的極值(最低或最高),如文革中1973年、1975年的經濟水平。(3)百分比圖或曲線圖或餅狀圖。這類題型與表格相似,首先應注意代表的項目內容或文字說明以及極值所對應的年份等項目,然後從相應背景入手。但是這類題型在許多方面可能考趨勢,因此要指導學生不要糾結於個別的升降數據,以免影響整體判斷。
三、從材料的設問方式及類別入手
第一,原因、條件、背景類的分析思路。第一種可從政治、經濟、民族、思想文化、外交、軍事等入手,第二種是從根本(決定、主要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直接原因(導火線)、催化劑、人為因素(民心所向、群眾基礎、領導)、組織基礎等入手。
第二,評價類的分析思路入手可用階級的觀點或性質、全面辯證的觀點、歷史的眼光(放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分析)、定位(功過)、生產力標准、道德標准(圈地運動、西進運動)、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
第三,特點類的解題思路主要是把抽象具體化。即從具體項目如背景(原因)、外因、內容、性質(實質)、手段(方式、途徑)、表現、目的、程度、領導、民心、規模、趨勢、結果(結局、後果)、意義(作用、影響)、基礎、方針、風格等入手。
第四,比較類主觀題的解題思路與特點類相同。
第五,意義、影響類亦可從政治、經濟、民族、思想文化、外交、軍事、積極(消極或局限)、是否有國際影響等方面入手。
第六,注意運用小技巧,有些設問加工一下就可能成為答案。另外在完成答案的組織後想想是否有萬能得分點,如國情、人民群眾或科研人員的辛勤勞動等。

⑤ 歷史文獻有哪些實用的閱讀方法

①提倡熟讀精思。熟讀,要求讀書要准確無誤,並能成誦。要逐字訓釋,逐句消化,逐段反復,做到前後相互照應,脈絡相互貫穿。精思,要求有思考,有比較。其分為兩個階段:先熟讀以弄清字意,後精思以領會內容。熟讀為精思創造條件,是精思的基礎,精思則是熟讀的歸宿。歷史文獻浩如煙海,不可能全部做到熟讀精思,但是,一些重要的篇章、段落要讀熟,一些專業的基本理論、規律,常用的知識要記牢。當然,熟讀牢記不是最終的目的,否則只能是死記硬背。閱讀歷史文獻要「進得去」,還要「出得來」,要求讀者能夠敢疑善疑,明了古人所處的環境與所懷的抱負,既不一味盲從古人,又不一味抹殺古人。在熟讀的基礎上精思,才能辨別是非,有繼承,更有創新。比如就一篇論文、一種學說來說,先要分析作者的論點以及論證的方法和論據,然後,再與其他觀點資料相互比較:第三步,再就可疑部分進行分析。經過這樣的思考,才能理解得透徹,從中發現尚未解決的問題,並根據問題繼續查找資料,做更進一步的深人研究。
②循序漸進,多讀多得。人的認識能力有一個由易到難、由淺人深的發展過程。書本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需要日積月累,細水長流,否則欲速不達,事倍功半。讀書講究循序漸進,需要克服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思想,而應提倡「寧詳毋略,寧下毋高,寧拙毋巧,寧近毋遠」的求實精神。因此,讀書不必強求速度,開頭慢點,以後就快了:「始初一書費十分工夫,後一書費八九分,後則費六七分,又後則費四五分矣。」閱讀一本古書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書中的知識也往往不可能一次掌握,這就需要反復長期地閱讀以求融會貫通。好文章每多讀一回,必將多一分了解,多一層領會。
③正確處理博與專的關系,選擇精讀法與略讀法。讀書貴專攻,但也要適當注意博覽。專攻注重讀書的效果,博覽則強調閱讀視野的開闊。讀書以博為貴還是以專為貴,歷來有不同意見。總的來說,古人更強調博覽,今人更注重專攻。正確處理博與專的關系,需要靈活恰當地選擇精讀法與略讀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是無限的,在有限的生命時空內無法攝取無限的知識,因此,應該慎重挑選一些公認的名著或經典著作作為精讀書目。精讀要求通讀全文,纖屑不遺,咬文嚼字,仔細琢磨,既理解內涵,又揣摸寫法,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充分吸收古書的營養。精讀的步驟:一是初讀,逐字逐句,逐節逐章通讀全書,求其讀懂;二是復讀,明了全書的大意;三是細讀,達到記憶全文、體會內容、研究問題的目的。長時間只讀某一專業領域的書,就會使思想受到限制,為了提高能力,需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博覽群書,則需掌握正確的略讀方法。略讀的特點是提綱絮領。略讀的步驟:一是泛讀,瀏覽版本、序目,略知全書梗概和編纂意圖,確定重點;二是選讀,按照閱讀目標區提取要點,參考書籍,研究問題,隨時做筆記;三是串讀,連貫起來思索,把相關的內容摘錄整理成讀書報告。
④注意問讀法與參讀法的聯合運用。問讀法和參讀法是與精讀法和略讀法聯合運用的讀書方法。善於讀書的人一邊讀書,一 邊 自然會提出一些問題作為閱讀的目標,辨識的頭緒。問讀貫穿精讀和略讀的全過程,可以達到激勵思考,促進研究的功用。參讀法是精讀法和略讀法彼此結合的中間環節。把幾種書比較對照者讀,方能進一步領會優劣得失。古人讀史,常常這樣做。如清朱鶴齡讀《史記》中「紀三代事」部分,以《尚書》、《左傳》、《國語》、《竹書紀年》等書相互對照。參讀法的好處在於能夠積累較多的資料,而且便於比較。
⑤強調讀以致用的閱讀態度。讀文章不能粗率地讀下去,以讀完為目標,讀過了也就完事了,對學術研究和實踐不產生任何影響。在讀書求知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吸取精華,並與自己的見解比較融合,加以創造,以推陳出新。比如北魏時期賈思勰讀到荀子《勸學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一句時想到,既然纖細莖弱的蓬生長在粗壯的麻田中,就可以長得很直。那麼,如果將比較細弱的槐樹種在麻田裡,是否會產生同樣的結果呢?於是,他就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將槐樹苗種植在麻田之中,槐樹苗由於周圍的陽光被麻遮住,因此拚命向上生長。三年過後,果然長得又高又直。由此可見,強調讀以致用的閱讀態度才能激發積極性、主動性,勤於思索,使讀有所得。
⑥勤於動手。古人讀書。強調「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為重要,心思用到,效果就好。後人在「三到」的基礎上又加上「手到」,即勤於動手。從歷史上看,很多學者都勤於撰寫讀書筆記,隨讀隨記是他們讀書治學的良好方法。著名的讀書筆記如宋洪邁的《容齋隨筆)、清李慈銘的《越縵堂讀書記》等。二般來說,閱讀古籍時需要進行的工作主要包括標點分段、查閱字典和資料、做讀書筆記等。古書多無標點,因此標點分段是讀懂古書的第一步;遇到困難,查閱字典和相關資料,藉助工具書加以解決;撰寫讀書筆記是閱讀的第三步,這也是記述閱讀成果,積累閱讀經驗的過程。讀書筆記的內容大致包括:抄錄備忘、提綱節要、記錄心得、探討研究等。總之,勤於動手有助於開闊眼界、增強記憶,充分調動想像力和創造力,從而有效地提高閱讀效果。
總之,科學的閱讀方法, 是在歷史文獻的閱讀實踐中產生的。 上述方法僅歸納和總結了前人的讀書經驗和讀書方法。隨著人類社會進人信息時代,歷史文獻的載體發生了質的飛躍,電子文獻的出現以及網路閱讀方式的普及必將對閱讀的方式和方法產生重要的影響。對歷史文獻閱讀方法的研究,也將隨之不斷更新和發展。

⑥ 歷史學如何閱讀史料

讀史料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歸根結底是發現問題。

同樣類似的,比如說現在很熱的歷史書寫,什麼是歷史書寫?就是我們通常寫傳記、寫墓誌,是有一個模板的。相信大家都有寫個人評價的經歷,都知道網上怎麼找模板。歷史記載也一樣,有很多美化的、套路化的東西,類似繪畫里畫個廬山,其實是按照前人畫廬山的手法來畫的,不是真的跑廬山寫實去了。你如果覺得他畫的、寫的就是親眼所見,那你就走入誤區了。這也是一種讀史料的方法。

⑦ 如何從歷史漫畫和歷史照片中獲取和解讀信息

歷史知識一項很重要的特點是其研究對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現,所以難以被直接觀察;建立歷史知識所需要的證據都是間接來自於過去所遺留下來的史料。歷史是從史料所提供的證據中,構建關於過去人事的論述。因而要真正的學習了解歷史,就必須積極正確的運用歷史史料。 史料,是反映歷史本體的內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觀性,它是進行歷史理論思維的基本素材和對象,離開了這些基本的歷史材料,歷史理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歷史理論教學也只能是空談,學生以此得來的理論只能是僵死的教條。由於不知道所接受的歷史知識是怎樣得來的,學生只能把它當作一系列難以捉摸的論斷,對這些論斷的學習僅僅是記憶而已。死記硬背的歷史知識只能被用來應付考試,不能被實際應用,因而也是沒有意義的。 史料的運用,即是確立史料與歷史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去認識各種歷史材料如何被運用於過去的重建。因而,由於史料只是一種間接性的媒介,運用史料以重建過去的問題也較為復雜,因此學校歷史課堂教學中要求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培養學生自己運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因為唯有透過運用史料的實際經驗,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歷史知識的方式。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內容豐富,針對性強,重點突出,閱讀障礙小,是逐步培養學生運用史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素材。
一、運用史料,培養興趣以趣引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雲:知之者不如好知蕭何,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慾,從而樹立信心,消除學習上的心理障礙。教師在教學過程如能重視運用史料,創設歷史情景,必將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勵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精神,由此產生積極思維的氣氛。 如講授《為鞏固新中國而斗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一目時,先介紹朝鮮戰爭爆發的背景,它已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中國政府審時度勢,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志願軍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捨生忘死,英勇作戰,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志願軍英雄功臣,被作家魏巍稱為最可愛的人,並成為志願軍的代名詞,沿用至今。經過這樣的講授後,學生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簡單經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抗美援朝的經過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顯然這一教學目標還沒有完成。 對於這一教學內容,我通過幻燈片放映介紹黃繼光、邱少雲英雄事跡的史料和圖片,讓學生了解黃繼光七處負傷,他從傷痛中醒來,看到敵人的機槍還在吐著火舌。他用最後的力氣,撲向暗堡,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邱少雲一團烈焰在他身邊燃燒起來,在邱少雲的身後就是條水溝,他只要在泥水裡打幾個滾,就可以把火撲滅。但是,為了保證戰斗的勝利和戰友的安全,邱少雲嚴守潛伏的紀律,咬緊牙關,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這樣學生就能夠職直觀地感受英雄們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意志,然後組織學生討論:為什麼我們把志願軍戰士稱為『最可愛的人』通過討論,使學生產生共鳴,從而使心靈得到凈化和升華。這樣,使學生既有感性認識又有理性認識的升華;既生動有趣又不乏思維深刻性。
二、運用史料,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能力 世界著名的未來學家托夫勒說: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在教學上,培養學生對材料的興趣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礎上教會學生學會動腦動口動手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動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口,培養學生的讀說能力;動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簡而言之,就是要求學生學會材料處理、歷史闡述和文字表達能力。所以,在史料教學和訓練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興趣外,還必須把學生的思維激活,把興趣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授之而漁;並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一吧掌握材料解析題的鑰匙,從而達到能力培養和提高的目的。
目前,中學生對漫畫作品興趣濃厚,我抓住這一契機,激發學生對漫畫等史料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新教材下冊《20年代的國際關系》一節中有一幅一戰後德國、英法和美國之間的經濟關系的漫畫。
首先指導學生閱讀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畫)的關鍵詞。如時間關鍵詞:戰爭時、戰後,空間關鍵詞: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歷史名詞:貸款、償還、賠款,以及圖中箭頭所示方向。接著審題,有幾問,問什麼,每一小題又有幾個小問。
其次,結合所學知識,將史料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對史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簡單而言,就是知識回位。通過對一戰結果、一戰對四國產生影響的分析、思考,歸納出漫畫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就是美國利用戰爭大發橫財,是最大的債權國。
最後,構思作答,進行史論結合的口頭或文字評述。通過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但鍛煉了學生動腦的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動口、動手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根據近年高考材料題出現的新趨勢,能力要求的力度加大,不但要求表述成文,而且限定字數,對歷史闡釋和文字表達能力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了。
所以,單純依靠動腦、動口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求學生表述成文,動手操作。這樣才能避免學生題意理解了,但要表述成文卻詞不達意,概念不清,邏輯性不強。為此,基礎年級就應該規范教學要求,表述時要思路清晰、文字通順、語句流暢,並加強訓練的力度。不但要動腦學習思維,而且還要動口動手掌握實際操作能力,從而達到興趣與能力培養的有機結合,進而為高二、高三進一步的能力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史料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在漫長的歲月里,歷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棟,有各種典籍、圖表、筆記、碑文、民謠等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認識歷史的重要來源。因此,史料是歷史教學的必要前提和基礎。在運用史料進行教學時,一方面要激發學生對史料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還應遵循以下的原則和方法。
1、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為文字史料和圖片史料兩大類。教師對史料的運用一要有所選擇,二要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所選史料或所提問題必須符合客觀的認知規律,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無論是一段式還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設計的問題應該有一定的啟發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無論是一題多問還是幾題幾問,問題之間要相互聯系,又彼此區別,角度應有所不同,層次有深有淺,形成立體結構。
2、適當補充,加深理解。在教學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說,就只能完全局限於課本的史料。教師應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並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適當補充相關史料和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從而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精心設問,培養能力。在運用史料進行教學時,教師必須精心設問,進行學法指導;學生必須動腦動口動手,學會方法,從而達到能力培養的目的。設問時,要有適當難度,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問題要有啟發性,或促進知識遷移,或促使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切忌問題太難,當然也不能過於簡單,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沒有興趣。
四、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
1、認真閱讀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完整准確地把握題意,首先要將史料的意思弄明白。高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現代文的閱讀能力,但關鍵是要認真,要有耐心。認真閱讀史料,除了閱讀正文以外,還要注意閱讀史料的按語和章節附註。這些要素提示我們把這段史料還原到相應的歷史環境下,有助於我們聯想到相關的歷史知識,正確答題。
2、仔細審題 如果說認真閱讀史料是准確答題的基礎,那麼仔細審題則是關鍵。不少同學不會審題,特別是考試時遇到一些材料長,信息密度大,文字又比較艱深的史料題。一看材料,心裡發慌,手腳自然就亂了。還沒答題,心裡就打了敗仗。於是,匆忙地將材料和題目看一下,還沒理解清題意,就草率答題。其結果,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殊不知,審明題意是正確答題的前提。只有仔細審題,正確理解題意,才能准確答題。
3、准確表述 理解史料原意後,就要根據題目的要求有針對性的回答,千萬不能丟、漏要點。這一步的關鍵是靠船下篙,扣緊問題回答。對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進行整合、概括。表述時要做到語言准確、邏輯嚴謹、層次分明。綜上所述,培養學生運用史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應該從高一年級開始,立足於課本,以興趣引路,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能力,把選取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並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和一定的方法,決不能一蹴而就。

⑧ 如何有效閱讀歷史

廣泛的閱讀,通過對這一歷史時期的各種信息和圖片形式首先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情況,有利於歷史知識和記憶的滲透。

⑨ 如何教初中生從歷史材料題中提煉有效信息

立足課程文本,了解史料
(1)了解歷史、歷史學、歷史學科
二期課改新教材一改老教材黑白配的單調版本,色彩絢麗,圖文並茂,清新活潑。雖然面貌全新,但要體現歷史的韻味,探究歷史的本源,還必須深入到基本的史料。對於剛剛接觸歷史的初中學生而言,首先必須清楚歷史是什麼?學生認為歷史就是過去的事情。過去的事情浩如煙海,一一記載談何容易。教師告訴學生歷史不僅指過去的事實本身,更是指人們對過去事實的有意識、有選擇的記錄。而對於歷史的專門性研究,就是歷史學,簡稱為史學,也可稱之為歷史科學,它不僅包括歷史本身,還應該包括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研究和總結歷史發展的規律,以及總結研究歷史的方法和理論。歷史學是一門科學。中學歷史課程是幫助學生認識人類文明發展歷程,培育人文素養,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歷史事實是客觀的,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是如何「究天人之際」?換句話說,他如何知道過去?帶著這一問題,教師引領學生走進歷史的殿堂。
(2)了解史料及其分類

通過學習「中華文明的發軔」,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先是猿人,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最早的國家是夏朝,甲骨文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文字。這都是歷史學家研究歷史得出的結論:是什麼。教師問學生:歷史學家憑借什麼得出這些結論呢?學生回答說:根據原始人類遺址、傳說、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和殷墟甲骨文遺址。教師告訴學生:這些都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痕跡,就是史料,它是構成歷史的基本材料,是歷史學的載體。如何將這些史料進行分類呢?(見右圖)看完這張圖,學生對史料有了一個基本概念。
隨著歷史學習的深入,學生對史料的認識不斷拓展。知道圖畫、文字、音像、神話、民間故事、新聞、文學藝術、史家的論述等等,均是史料。知道一手史料、二手史料等。在佔有史料的基礎上,如何知道呢?
2. 圍繞重點難點,理解史料
有效的教學,必須為學生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供路徑、方法和思維的准備。圍繞重點和難點,選擇史料,提取信息,事半功倍。
如在上《商周文化的瑰寶》一課時,確定本課重點為甲骨文和青銅器的價值。難點為用實物史料證史,認識文物的多重價值。下面是其中一個片段:
……
師:甲骨文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文字。證據何在?
生:清朝末年,國子監祭酒王懿榮發現一味名為「龍骨」的中葯上有刻紋,判斷這是一種失傳的古文字。而這一「龍骨」產於河南安陽。
師:王懿榮用24兩銀子買下了12片甲骨文,僅憑這12片甲骨文能否說明甲骨文就是我國最早的文字呢?(學生一時茫然)

出示材料:圖片(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堆積層)和史料(1903年劉鶚拓印《鐵雲藏龜》,含1000餘片甲骨;1908年羅振玉《殷墟書契前編》,含2000多片甲骨)。
師:這些材料說明什麼?
生:說明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文多,已經成為常用文字,便於研究。
師:歷史學家研究的結果如何呢?
生: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從甲骨文的文字結構看,甲骨文已具備了「六書「中的象形、會意、指事、形聲等造字方法。
師:這又怎能說明甲骨文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文字呢?(學生若有所思)
出示圖片: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的灰陶尊。並告訴學生,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學術界大多數學者探討漢字的起源,都以甲骨文為基礎向前推。殷墟甲骨文是商王朝後半期實用的漢字,商王朝的前半期和夏王朝應該是有文字的時代。在夏代的文字未發現之前,漢字的源頭只能從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器物上去探求線索。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距今六七千年的陶器上。如半坡遺址出土的陶缽口沿上,已有27種刻劃符號。灰陶尊發現於距今45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從形體結構分析,已與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金文的「旦」字十分相似。所以目前甲骨文是我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文字。
師:為什麼史學家斷定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呢?
生:因為甲骨文的主要發現地河南安陽小屯村原本是商朝的都城。
師:文物也會人為遷移,僅憑這一個證據能否說明甲骨文就是商朝的文字呢?(學生感覺困難)
出示史料:王國維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於研究商朝歷史,用甲骨文證實了司馬遷《史記·殷本紀》中所列的商王世系的可靠性,並糾正了其中的某些錯誤。
師:這就是王國維提出的「二重證據法」,「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所以斷定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在上面分析基礎上,請同學們結合書中「記載日食的卜骨」和「祭祀狩獵卜骨」,說一說堪稱商周文化瑰寶的甲骨文,其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生1: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它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階段的重要標志之一。
生2:這些甲骨文很美,有研究價值。
師:單從文字上看,有文字研究價值。從歷史角度看呢?
生:它是實物史料,是最有價值的史料,可以用它來證文獻史料。它記載商朝占卜的內容,便於後人了解商朝的歷史。
師:也就是說具有史料價值。
……

⑩ 獲取歷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徑

  1. 資料收集積累法。包括:

(1)閱讀法。閱讀有關的文件、報刊、雜志、圖書、資料等,從中獲取所需的信息。

(2)購買法。向教育科學中心、咨詢服務單位、教育研究機構、有關大專院校等購買有關信息。

(3)收聽法。從廣播、電話等獲取有關信息。

(4)詢問法。向有關信息源詢問獲取有關信息。

(5)觀看法b從電視、錄相、電影等獲取有關信息。

(6)預測法。用預測方法和技術,分析、預測有關信息。

(7)採集法。有目的地派專人到有關地區,部門收集有關信息。

2。調查研究法。對於一些沒有固定來源的信息的收集,需要採用調查研究法。

(1)調查法。調查法包括面談調查法,書面調查法,留置問卷調查法,電話調查法等。在學校管理中,最常用的是面談調查法。它是指當面聽取被調查者的意見、要求、反應、批評、建議。在廣度上,有個別面談、小組訪問及座談,座談會及個別面談都應注意挑選不同類型及典型,使之有代表性,在深度上,有一次面談、多次面談及反復深談;在策略上,一種是有準備地調查,事先給提綱請對方堆備充分意見,一種是有意識地不讓對方先入為主,隨便交談,以獲得對方較直觀的意見和要求;在方法上,有走出去上門訪

閱讀全文

與歷史如何閱讀並提取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