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安縣的介紹
德安縣,江西省九江市下轄縣。歷史源遠悠久,唐虞三代時稱為敷淺原。春秋時界於吳、楚之間,俗有「楚尾吳頭」之稱。德安縣地處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南潯線中段,東接共青城市,南鄰永修縣,西毗武寧縣,北接瑞昌市、九江縣,位於東經115°23′—115°50′,北緯29°16′—29°35′之間,東西長42.6公里,南北寬40.8公里,全縣總面積863.0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0.56%。德安縣獲得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1、江西省衛生縣城、江西省園林縣城、江西省創建文明縣城、工作先進縣等殊榮。2德安縣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利。京九大動脈、昌九城際鐵路、福銀高速公路、105國道寄城而過、306國道穿越西北部的車橋鎮。縣城距南昌機場65公里、距九江機場25公里、距九江港口48公里,福銀高速將德安縣城與兩場一港連成一線。改革開放以來,交通發展迅速,德白公路、林白公路縱貫城鄉,村級道路建設不斷升級,村級水泥路面改造正在全面啟動並加緊實施中,德安已經形成了對外四通八達、對內縱橫交錯的交通網路。
2. 從古至今,德安有哪些名人古跡
一、目前江西九江德安縣籍較知名的古今人物主要有三位:
1、袁隆平
1930年9月1日生於北平(今北京),漢族,江西省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在居住在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米神」等。
2、李安
1954年10月23日生於台灣,祖籍江西德安,碩士。是一位享譽世界影壇的著名導演,曾擔任第6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獲得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等8個獎項的提名,《喜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
《卧虎藏龍》榮獲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成為迄今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華語電影,且被《時代周刊》評為2000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2006年憑借電影《斷背山》榮獲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也是目前唯一華人導演獲此殊榮。李安為華人影壇做出了極大貢獻,架起了東西方文化的溝通橋梁。
3、呂燕
1981年10月19日出生 江西德安人 著名的模特,1999年正式進入時尚圈,被造型師李東田和攝影師馮海發現並為她造型,拍攝各大時尚雜志封面。
之後應邀前往巴黎發展模特事業,代表中國參加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並獲亞軍。先後簽約巴黎、紐約、米蘭、日本多家國際模特經紀公司。在獲得榮譽的同時也因為她的相貌而成為模特界頗受爭議的人物。
二、德安的名勝古跡:
當屬「德安八景」最為有名。
此外還有義峰山公園、德安書畫院、雁家湖植物園等名景。
1、南庄耕叟
位於德安縣城南九仙嶺腳下的桂林村。
2、蒲塘落雁
在德安縣城的南端約半里許,有個蒙上了美麗而神奇色彩的水塘,這就是德安人民歷代相傳的蒲塘。
3、烏石清泉
傳說源於出縣城北門沿博陽河而上約8華里,有東西兩岩相對如門,相傳神禹所開,色黑而質硬,故有「烏石門」之稱。
4、 陽居仙跡
景緻座落在德安縣城正南約七里處,人稱「九仙嶺」,也叫「陽居山
5、義峰聳翠
座落在德安縣城西的義峰山上,這里松柏掩映,綠草如茵,為天然翡翠屏風
6、金帶河流
金帶河流邊,修建了一座乾壽宮道觀。位於現在德安縣寶塔鄉梅橋村。
7、釣台漁唱
座落在德安縣城以南的「牛角灣」。它是一道狀如「C」字的河灣,在河灣的內側,有一條小溪連著池潭,潭深莫測,潭內多魚。
8、湴塘曉鍾
座落於城區金帶河畔,義峰山腳下。
3. 江西過去有多少個縣 古代
江西最早建縣的十八古縣南昌 南昌市
廬陵 吉安市
彭澤 湖口縣
鄱陽 鄱陽縣
餘淦 余干縣東北
柴桑 九江西南
贛 贛州市
新淦 樟樹市
南城 南城縣東
宜春 宜春市
雩都 於都縣東北
艾 修水縣西
安平 安福縣東南
海昏 永修縣
歷陵 德安縣東
建成 高安
蠡陽 都昌縣西
南野 南康縣西南
漢高帝初年(約於公元前202年),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江西從此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下轄 18 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淦、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今天的南昌、贛州、吉安等主要城市都是在那時縣城的基址上發展而來。
4. 德安縣歷史
德安縣歷史悠久。夏禹治水,「過九江至於敷淺原」。敷淺原即今之德安縣。建國後,考古工作者在全縣各地發現新石器和夾砂紅陶,證實遠在夏以前就有先民在這里勞動生息。
先秦 春秋戰國時屬楚地,亦曾屬吳地,並曾為吳楚分界之地,俗叫楚尾吳頭。秦屬九江郡。
江州理尋陽,春秋時屬楚。吳地,鬥牛分野,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郡。大江自西來,流入江南安慶府宿松縣界,南岸為江西九江府德化縣界,楚地止此,從此入吳境。戰國時,其地為吳楚分。戰國屬楚。秦為九江郡。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滅夢、虜王負芻,明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而今江右皆稱九江郡。
按明周振創修周元王三年,越滅吳;周顯王四十六年(前323),楚 滅越,盡取故吳地,以為屬楚之證。載在周顯王三十五年,楚滅越。盡取吳故地,東至浙江。所謂故地者應是姑蘇等地至九江等郡,春秋時已半屬楚,不自滅越之後始也。
德安在春秋時,屬吳屬楚的具體時間不甚詳細,但戰國時屬楚是無疑的。
漢 西漢在敷淺原建歷陵縣,屬豫章郡,東漢仍其名。
漢高祖置豫章郡,轄歷陵、南昌、彭澤、柴桑等十八縣。歷陵有傅易山,傅易川,古文以為敷淺原。王莽篡漢,改歷陵縣為蒲亭。莽滅,東漢復歷陵縣。豫章郡轄歷陵、南昌、柴桑、艾等十八縣和兩個候國。
三國 歷陵縣,屬鄱陽郡孫權於建發十五年(210),分豫章郡為鄱陽郡,歷陵縣屬焉。領彭澤太守,以歷陵、彭澤、柴桑為奉邑。
晉 歷陵縣,屬鄱陽郡。鄱陽郡轄歷陵、鄱陽、余汗等八縣。南朝 歷陵縣改柴桑縣,屬潯陽路。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郡國有歷陵縣。南朝·宋元嘉元年(424),有歷陵縣入柴桑縣。潯有歷陵縣入柴桑縣。隋開皇間[581—600]並歷陵入柴桑縣。此前後矛盾。)
隋 柴桑縣改潯陽縣,再改彭縛蠡縣,再改彭城縣,再改湓城縣,屬九江郡。
九江郡轄湓城、彭澤二縣。湓城舊曰柴桑縣。明嘉靖隋開皇九年(589),廢柴桑縣立潯陽縣。十九年(599),改潯陽縣為彭蠡縣。大業二年(606),改彭蠡縣為彭城縣,尋廢彭城縣為湓城縣。
唐 湓城縣改楚城縣,再改潯陽縣,再改蒲塘驛,蒲塘場,屬江州。
武德四年(621),置江州郡領湓城、潯陽、彭澤三縣。五年,分湓城縣置楚城縣。八年,又廢楚城縣入潯陽縣。武德八年(625),又以歷陵故址立蒲塘場。貞元中(785—805),刺史韋沆,以蒲塘驛去州運,權割三鄉為兩稅場,曰蒲塘場,尋廢。咸通五年(864),刺史李章,復置蒲塘場。咸通三年還潯陽,四年復為場。
五代 德安縣,屬江州路。
吳楊溥乾貞元年即順義七年(927),升蒲塘場為德安縣,南唐仍其名。《文獻通考》:南唐德安縣有石鼓山、敷陽水。宋 德安縣,屬江州路。
江州,潯陽路,開寶八年(975),降為軍事,大觀元年(1107),升為望郡。舊隸江南東路。建炎元年(1127),升定江軍節度。二年置安撫、制置使,以江、池、饒、信為江州路。紹興元年(1131),復為二路,本路置安撫大使。嘉熙四年(1240),為制置副使司治所。感淳四年(1268),移制置司黃州。十年還舊治。縣五:德化(唐潯陽縣,南唐改)、德安、瑞昌、湖口、彭澤。監一:廣寧(鑄銅錢)。《元豐九域志》卷六,德安「(江)州西南九十四里,四鄉一鎮,有傅陽山,敷淺水」。
元 德安縣,屬江州路。江州轄縣:德安、德化、瑞昌、湖口、彭澤。
明 德安縣,屬九江府。九江府轄縣。德安、德化、瑞昌、湖口、彭澤。
清 德安縣,屬九江府。九江府轄縣:德安、德化、瑞昌、湖口、彭澤。
中華民國 德安縣,屬九江府,潯陽道,第四行政專區,又改第五行政區,又改第九行政專區。
民國元年(1912)冬,全省廢舊制,立十三府,德安縣屬九江府。民國三年(1914),全省劃為四道,德安屬潯陽道。民國十五年(1926)廢四道,各縣直屬省政府。民國二十一年(1932),全省劃為十三個行政專區,德安縣屬第四行政專區,專員公署一度駐德安縣城。民國二十四年(1935),全省縮改為八個行政專區,德安縣屬第五行政專區。民國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變」後,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全省增為十一個行政專區,將第五行政專區之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劃為第九行政專區,專員公署抗日時駐德安岷山。抗戰勝利後仍為第九行政專區,至解放前夕。
中華人民共和國 德安縣,屬九江專區,又改九江市。
1949年解放後,全省分設南昌、九江、樂平、上饒、撫州、袁州、贛州、吉安、瑞金等九個專區,德安屬九江專區。1952年,全省撤銷三個專區,九江未變動,德安仍屬九江地區。1983年,九江地區和九江市機關合作,取消九江地區名稱,以市轄縣,德安縣屬九江。 [2]
5. 江西有幾個什麼地級市
江西省一共11個地級市,南昌市、九江市、鷹潭市、上饒市、新余市、景德鎮市、宜春市、萍鄉市、吉安市、撫州市、贛州市。
截至2020年6月,江西共轄11個設區市、27個市轄區、12個縣級市、61個縣。截至2019年12月,江西共轄165個街道辦事處、828個鎮、570個鄉。
江西省會南昌。江西位於中國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屬於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13°34′36″-118°28′58″,北緯24°29′14″-30°04′41″之間,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
江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地處江南,自古為「干越之地」「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白鶴魚米之國」之美稱。
江西部分地區屬海峽西岸經濟區,境內有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也是亞洲超大型的銅工業基地之一,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中國銅都」、「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
江西的紅色文化馳名中外,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瑞金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
6.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有幾個鄉鎮
德安縣轄蒲亭鎮、寶塔鄉、河東鄉、豐林鎮、高塘鄉、林泉鄉、聶橋鎮、吳山鎮、磨溪鄉、愛民鄉、鄒橋鄉、塘山鄉、車橋鎮等9鄉4鎮。
德安縣地處江西省九江市南部,歷史源遠悠久,唐虞三代時稱為敷淺原。春秋時界於吳、楚之間,俗有「楚尾吳頭」之稱。德安縣地處江西省北部,南潯線中段,東接星子,南鄰永修,西毗武寧,北接瑞昌、九江。
7. 江西九江德安有哪些歷史傳統文化
德安縣,江西省九江市下轄縣。歷史源遠悠久,唐虞三代時稱為敷淺原。春秋時界於吳、楚之間,俗有「楚尾吳頭」之稱。
德安歷史,源遠流長,公元前206—165年時期,首置歷陵縣,為江西最早設縣地之一,新莽(公元9—13年)改稱蒲亭,莽滅後復稱歷陵縣,唐太宗貞元八年,以歷陵縣佔地立蒲塘驛,隸屬楚城縣,後改為蒲塘場,五代(吳)乾貞元年即順義七年設德安縣(取德新綏安之意),隸屬江州,德安為千年古邑,是秦漢首設十八縣之一,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歷陵縣治地(今高塘鄉),現遺存有土地垣,面積約15萬平方米,存有西漢土坑,東漢磚室、三國東吳、兩晉、南朝等漢至六朝古墓群,成為歷史古城見證。五代吳乾貞元年(公元927年)蒲塘場為德安縣,宋、元屬江洲路,明清屬九江府,明國元年(1912)冬,全省廢舊制,立十三府,德安縣屬九江府,民國三年(1914),全省化為四道,德安屬潯陽道。民國15年(1926)廢四道,各縣直屬省政府。民國二十一年(1932)德安屬第四行政專區。民國二十六年(1937)將第五行政專區之九江,德安劃為第九行政專區。1949年解放後,德安屬九江專區,1983年德安屬九江市,全縣有9鄉、4鎮,林場、園藝場各1個,102個村委會,6個社區居委會、全縣總面積863平方米。總人口17萬,居住有漢、回、畲、壯、苗、土家等16個民族。
德安歷史悠久,景色優美,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俯拾皆是,文化源遠流長,名人眾多,遺址和文物古跡甚多。從史料、考古資料證明,德安境內發現了多處史前文化遺址,有發達的青銅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尤以蚌殼山、烏龜山、焦家灘原始文化遺址為典型,出土遺物的磨製石器和陶器居多,具有面積大,文化堆積豐厚,聚落密集,文化面積獨特四大特點。
文獻記載,夏禹治水不僅到過九江也來過德安地界,也就是德安地名「敷淺原」,說明禹與德安先民和平共處治水有密切關系。
石灰山遺址:處於聶橋鎮蔣家壠東南150米,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江西省首次發掘的夏時期文化遺址。
陳家墩:江南罕見的尚代域垣祭落群,由18座土垣構成,分布面積約2平方公里,遺址位於中心地,面積達1萬余平方米,並發現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長方形淺斗狀祭祀台,是全國已發現的商代祭祀遺存最為完整的宗教場所,出土完整和可復原器物500餘件。
義門陳:義門陳文化發源於車橋鎮(公元832年),義門陳始祖陳旺因官置產於江州太平鄉常樂里,經歷十代,3900餘口,聚族而居,同炊共飲,擊鼓傳餐,百犬同槽,孝義傳世、耕讀傳承,家無私財,族產共有,共同勞作,平均分配,和諧相處的奇跡,成為封建社會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和諧團結的大家庭,是人類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歷史典範。
陶淵明故里:位於吳山鄉蔡河村林居社區,為自然和諧的田園風光,新發現陶氏、陶門古墓群十餘處,白鶴山天柱峰、婆婆地、石灰沖、牛眠地等墓葬共1246座,並有陶潛墓,孟母墓,還有古道、古橋、淵明詞等遺址。
德安八景:主要分布在蒲亭鎮、豐林鎮、寶塔鄉、河東鄉等區域,最早起源於堯舜時期,明代邑伸周振編修《德安縣志》定為德安八景,由「蒲塘落雁」、「湴塘曉鍾」、「陽居仙跡」、「義峰聳翠」、「釣台漁唱」、「南庄耕叟」、「金帶河流」、「烏石清泉」等八個景點傳說故事組成。
《五喬洞》位於德安之南小昆侖山元陽觀左下處,傳記為東漢方士王喬修煉之所。
《元陽觀》位於小昆侖山之巔,宋嘉泰三年(公元1203),道士吳壽南建,毀後於明、宋間道士姚鵬等重建。
德安歷史文化繁榮科第登仕接踵而來名人輩出,文物典籍豐厚,文化繁榮,登科中舉,人才之盛,甲於天下,北宋狀元1人,進士:宋朝52人,元朝1人,明朝7人(其中1人為探花)、清朝7人。並有敦睦文化、民俗文化、書院文化、名人文化、汝貼文化等,義門陳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大義呈祥、和諧文明是典型的敦睦文化。
民俗文化為德安布帳儺(德安潘公戲):起源於唐末宋初(公元768年),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德安西河大戲(西河彈腔):源於清朝道光末年,是別具風韻的地方傳統戲劇,並載入《中國戲曲辭典》,為我國四大古老劇種之一。流傳於林泉、豐林、高唐一帶的德安山歌等。
書院文化:中國書院始於唐代,德安是江西創辦書院最早地之一,計有公元821年創辦的磨溪新田村的李渤書院,公元890年創辦的東佳書院,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民辦書院,早於「白鹿洞書院」50多年,還有明、清相繼創辦的「義門」、「河東」、「敷陽」、「小山」、「 桂香」、「符夢」等6個知名度較高的書院。
「萬家嶺大捷遺址」,革命遺址:石鼓殿等紅色文化,名人文化。
胡旦:今德安愛民鄉泉桂村,北宋公元997年丁丑狀元,是德安縣唯一狀元。
夏竦:(公元985—1051)字子喬,白水人,北宋名臣、文學家。
王韶:(公元1030—1081)字子純,北宋名將,山灣人,宋嘉佑二年登進士,追封大師申國公。
王寀:北宋書法家,字輔道,王韶之幼子,翰林學士,宋崇寧二年登進士。
陳崇:義門陳氏第三任家長,於大順元年正式建成東佳書院。
周振:(1392—1457年)字道興,木環人,官居監察御史,政績卓著,深得民心,明正統拔尖捐資創修《德安縣志》。
熊十力:(1885—1968)字子真,祖籍湖北黃岡,清末全家遷居德安,號漆園老人,新儒學傑出代表,國內外知名學者。
袁隆平:德安縣河東鄉,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榮獲首屆科學技術最高獎
通過對德安縣所轄各鄉鎮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調查和研究,基本摸清了地面文物的情況。計有商代文化遺址10處;唐代文化遺址7處;宋、遼金文化遺存24處;元代遺址1處;明清遺址158處;民國遺存22處;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物等50處。現有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石灰山遺址、羅漢橋、萬家嶺戰役遺址3個,縣文物保護單位有「石鼓殿」、「革命烈士紀念塔」、「商代烏龜山遺址」、「西周蛇墩遺址」、「蘆溪廊橋」、明代「一字園」、「侍衛府」、唐代「文華塔」、宋代「劉日章墓」、北宋「王韶妻墓」及「石翁仲」、明代「周振墓」等14個。德安縣館藏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之多,品味之高在江西省為四大文物縣之一。到目前為止,全縣有館藏文物、標本萬余件,其中國寶級1件,國家一級文物39件,二級文物62件,三級文物159件,尤其是商代玉琮、木垂球、宋代紀年青白瓷、南宋絲綢服飾、北宋壁畫墓、星宿圖和南宋絹地彩繪星宿圖、南宋古屍、元代八棱玉壺春瓶、元代大型石刻造像、明代絲綿、麻服飾等觀展文物。並有不少珍品收錄於《中國文物精華大詞典》。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普查、收集、整理,共收集整理出民間文學19件,傳統音樂16件,民間舞蹈5件,傳統戲劇8個,傳統體育2個,民間美術3件,傳統手工技藝3件,民俗1個,珍貴書稿、劇本、樂器、影像資料等實物100餘件。國家級非遺名錄有「德安潘公戲」1項;省級保護名錄有「義門陳文化」、「德安西河彈腔」、「德安八景民間傳說」等4項;市級非遺保護名錄「德安紙扎」、「德安南河戲」、「德安陶淵明故里民間傳說」、「德安農事歌」等8項;縣級非遺保護名錄 「文華塔傳說」「望夫山傳說」「勤儉歌」、「打夯歌」「婚唱曲子」、「勞作號子」「竹編」等共14項,並對各級非遺項目確定了代表性傳承人省、市、縣三級傳承人2人,市、縣傳承人5人,縣級傳承人10人,建立了「潘公戲」和「義門陳文化」。
8. 關於江西的歷史
江西開發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商朝時期,江西已進入青銅器時代,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一致。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三國分爭江西。
秦朝統一六國後,全國設三十六郡,江西屬九江郡,置廬陵縣、新淦縣、南壄縣。而江西作為明確的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郡治南昌縣。
公元291年,設江州,治所南昌,後遷至潯陽郡(九江市),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劃全國為10道,江西屬於江南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增為15道,屬江南西道。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初設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仍治洪州。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江西行省轄區大於今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還包括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巡撫成為全省最高長官。
江西省共轄81縣。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省,1947年劃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省。2014年,江西省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2016年6月,贛江新區成為第18個國家級新區。
(8)德安縣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江西省,簡稱贛。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
並修築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並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讀書成風的優秀傳統。相傳最早在江西傳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臺滅明。中國從隋唐以後,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至清代,歷代全國進士計98689人。
江西進士10506人,佔10.7%;全國狀元724人,江西狀元41人,佔5.6%。江西另有武狀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兩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寵大的宗教派別。
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江西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發源地,創始人為漢代張道陵和他的曾孫張盛。張道陵被張盛尊為掌教、正一天師,因而又稱天師道或正一道。
為中國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後,正一派與全真派南北對峙,成為獨樹一幟的道門分支。廬山東林寺,是中國佛教十派之一凈土宗的發源地,創始人是晉代慧遠和尚。
因此,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廬山東林寺等,一直是全國重點寺院,近年來,多有外地和日本、韓國佛教徒前來朝拜。 另外,江西的農業自古就以種植水稻為主。
隋唐以後,國家經濟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進一步開發,經濟繁榮興旺,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茶葉種植和加工也大大發展,數量和質量都居全國之首。
同時,陶器、造船和銀、銅冶煉在全國亦居領先地位。明清時期,江西成為全國造紙業和以布為主的紡織業中心。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業市鎮。
景德鎮地處江西省東北部,地方雖然不大,但是無論古今中外,都知道景德鎮是一個舉世矚目的瓷城。著名史學家、文學家郭沫若也對景德鎮的高度評價為「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
據史書記載:景德鎮陶瓷業是從公元一世紀左右,即東漢時代開始的;經過三國、魏晉到公元六世紀的南北朝時代的陳朝,它的瓷業生產已較有名氣了。
唐代景德鎮產的瓷器被稱為「假玉器,且貢於朝廷」名震天下。令人遺憾的是,發現的最早的窯址及瓷片均為五代時期,只能把五代作為景德鎮瓷業的開始。
在宋元以前,名窯遍布全國,但從明代開始,景德鎮瓷業的技術水平和燒造規模都明顯地超過各地窯場,其產品幾乎占據了全國主要市場,而至精至美的宮廷用瓷也幾乎全部由景德鎮供應。
9. 德安縣屬於哪個市
德安縣所屬的市:九江市。
九江,簡稱「潯」,為江西省設區的市(地級),古稱柴桑、江州、潯陽,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
德安縣境內有京九鐵路、昌九城際鐵路、福銀高速公路、105國道寄城而過,316國道穿越西北部的車橋鎮。縣城距南昌機場65千米、距九江機場25千米、距九江港口48千米,福銀高速將德安縣城與兩場一港連成一線。
改革開放以來,德白公路、林白公路縱貫城鄉,村級道路已全部建成水泥路面,德安已經形成了對外四通八達、對內縱橫交錯的交通網路。
(9)德安縣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德安縣低山面積約183.6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19.6%,丘陵地區面積約為606.4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64.7%,濱湖波狀平原(包括臨近鄱陽湖的崗丘緩坡和博陽河兩岸的河谷階地),面積約為147.4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15.7%。
九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17℃,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其中40%以上集中在第二季度;年無霜期239-266天,年平均霧日在16天以下。九江春季回暖較早,但天氣易變,乍暖乍寒。
從初夏到6、7月的梅雨期間,降雨集中,大、暴雨頻繁,5、6月份的常年平均降水量有200毫米左右,極易導致洪澇災害的發生;出梅後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往往晴熱乾燥,不少年份高於攝氏35度的高溫日長達20多天;秋季氣溫較為溫和且雨水少;冬季陰冷但霜凍期短,不過隨著溫室效應,暖冬現象明顯。
10. 江西省一個縣,建縣歷史超2200年,是你的家鄉嗎
江西省,省會南昌,簡稱“贛。對於江西這個省名及其簡稱,在歷史上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江西省東鄰浙江省、福建省,南連廣東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長江。目前,江西轄境面積共16.6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500餘萬。其中,就永修縣來說,人口超40萬,建縣歷史超2200年,因和四川一地名重名而改名!
三
最後,清朝這一歷史階段,建昌縣屬江西省九江府。1914年,因與四川省建昌道(主要為今四川省雅安一帶)同名,改建成縣為永修縣,永修自此得名。對於這一地名,因境內修水得名,取意“泮臨修水,永受其利”。1983年7月27日,設立地級九江市,永修縣屬之至今。對於永修縣下轄的吳城鎮,處在贛江、鄱陽湖、修河交匯處,商業在吳城鎮蓬勃發展,吳城也是江西四大名鎮之一。如今,永修縣總面積達2035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4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