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與樂不思蜀有關的歷史人物
樂不思蜀和歷史人物劉禪有關。
劉禪(shàn)(207年-271年),即蜀漢懷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後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
樂不思蜀: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出自《漢晉春秋》: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後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譯文如下:
某日司馬昭設宴款待劉禪,囑咐演奏蜀中樂曲,並以歌舞助興時,蜀漢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面或低頭流淚。獨劉禪怡然自若,不為悲傷。司馬昭見到,便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
他的舊臣郤正聞此言,趁上廁所時對他說:「陛下,下次司馬昭如若再問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視著宮殿的上方,接著閉上眼睛一陣子,最後張開雙眼,很認真地說:『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
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又問同樣的問題,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學了一遍。司馬昭聽了,即回以:「咦,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大感驚奇道:「你怎麼知道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忠懇,從此再也不懷疑他。
1、名字由來
劉禪,小名阿斗。據傳劉禪之母甘夫人因夜夢仰吞北斗而懷孕,所以劉禪的小名叫做「阿斗」。後人常用「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一詞形容庸碌無能的人。
2、流離亂世
《魏略》記載:當初劉備在小沛,未曾想曹操突然來打,慌忙逃跑丟棄家屬,當時劉禪幾歲,跟著人西入漢中被人賣了。
建安十六年(211年),扶風人劉括避亂入漢中,買得因亂失散的劉備長子劉禪,遂養以為子,為娶妻立家,劉禪只記得其父字玄德。鄰居有姓簡的一個人,後來劉備攻下益州簡某當了將軍,劉備派遣簡某到漢中和劉禪相見,由張魯送歸益州,劉備立為太子。
❷ 成語樂不思蜀的歷史人物是誰
樂不思蜀的歷史人物是劉禪。樂不思蜀意思是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劉禪。劉禪既蜀漢懷帝,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國時期蜀漢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後甘氏。
某日司馬昭設宴款待劉禪,囑咐演奏蜀中樂曲,並以歌舞助興時,蜀漢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面或低頭流淚。獨劉禪怡然自若,不為悲傷。司馬昭見到,便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他的舊臣郤正聞此言,趁上廁所時對他說:「陛下,下次司馬昭如若再問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視著宮殿的上方,接著閉上眼睛一陣子,最後張開雙眼,很認真地說:『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又問同樣的問題,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學了一遍。司馬昭聽了,即回以:「咦,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大感驚奇道:「你怎麼知道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忠懇,從此再也不懷疑他。
樂不思蜀: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出處:《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忘本。
近義詞:樂而忘返、留連忘返、樂不可支、流連忘反、流連忘返。
反義詞:葉落歸根、歸心似箭、飲水思源、落葉歸根、安不忘危。
❸ 樂不思蜀的歷史人物
樂不思蜀的歷史人物指的是劉禪。劉禪是蜀漢末代皇帝,小名阿斗,是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常用於比喻一個人在新環境中安於享樂,以至於忘了自己從哪兒來,也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樂不思蜀的近義詞
樂不思蜀的近義詞有流連忘返、樂而忘返、樂不可支。樂不思蜀的反義詞有狐死首丘、歸心似箭、落葉歸根、戀戀不舍。
《樂不思蜀》的故事內容
三國時期,蜀後主劉禪投降以後,司馬昭設宴款待。司馬炎為了試探劉禪的態度,故意放蜀國的樂曲,此時蜀國的官員都掉眼淚了,只有劉禪還笑嘻嘻的,司馬昭問劉禪:「想念蜀國嗎?」劉禪說:「這里很開心,不想念蜀國。」
劉禪的簡介
劉禪是蜀漢末代皇帝,是漢昭烈帝劉備之子。劉禪早年生於荊州,多次遭遇災難,幸得大將趙雲相救。劉備攻取益州,建立蜀漢後,冊立為太子。蜀漢滅亡後,劉禪被封為安樂公,和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
❹ 樂不思蜀這個成語源於哪一位歷史人物 樂不思蜀出處
1、樂不思蜀這一成語源於三國時期的劉禪!
2、出處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劉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3、劉禪(shàn)(207年-271年)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既蜀漢懷帝,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母親是昭烈皇後甘氏。
❺ 樂不思蜀的歷史人物是誰
劉禪。
《樂不思蜀》的故事主人公是劉禪。《樂不思蜀》 的故事:蜀後主劉禪投降以後,司馬昭設宴款待。司馬炎為了試探劉禪的態度,故意放蜀國的樂曲,此時蜀國的官員都掉眼淚了,只有劉禪還笑嘻嘻的,司馬昭問劉禪:「想念蜀國嗎?」劉禪說:「這里很開心, 不想念蜀國。"
樂不思蜀的意思意思是很快樂,一點也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的環境中得到了樂趣,不想再回到原來的環境里去。成語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5)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來源哪個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成語故事:
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在旁的人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於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塗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也不能輔佐,何況是姜維呢!」賈充說:「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麼能吞並他呢。」
有一天,司馬昭問他說:"是否會思念蜀地?"劉禪回答說:「這里很快樂, 不思念蜀國。」知道了這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
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司馬昭於是說:「為何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❻ 歷史上,「樂不思蜀」的典故出自哪一位歷史人物
歷史上,樂不思蜀的典故出自三國時期蜀漢後主劉禪。蜀漢被曹魏滅了之後,到洛陽,當時的晉王司馬昭問他,在這里住的習慣嗎?他樂呵呵地說很好,比在四川好多了。他的舊臣聽到後,於是教他要悲悲戚戚地說思念故土。後來司馬昭再一次問他,他於是按著大臣的說話跟司馬昭說,司馬昭跟他說這是你的大臣教你的吧?劉禪驚訝道,你怎麼知道?於是就安安心心在洛陽住了下來,從此樂不思蜀。
❼ 樂不思蜀的由來
樂不思蜀成語典故來源是蜀後主劉禪。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出自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原文: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後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❽ 樂不思蜀的歷史人物是誰
是劉禪。
背景: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斗。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a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
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成語。
(8)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來源哪個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這之後,司馬昭忙於篡魏,遂不再對劉禪生毒害之心。 劉禪亡國之後,作為亡國之君,不僅自家性命,而且包括蜀地百姓的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裡。自己的待遇,直接影響晉國對蜀地百姓的政策。所以,他必須裝憨賣傻,處處隱藏自己的才能,才可以瞞天過海,養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後,潛藏著過人的狡詐和機智。
在中國歷朝歷代亡國之君中,劉禪的下場算很好的了。
❾ 樂不思蜀是指歷史上哪個人物
劉禪,公元207年在荊州出生,他的出生可謂是非常驚險。在劉禪還在襁褓中的時候,劉備在在長坂坡被曹操大敗,隨後劉備拋棄了自己的妻子,率領數十騎拚死沖殺才得以殺出重圍,而在襁褓中的劉禪就非常幸運地倖存了下來。
在後來,劉備因為有了諸葛亮在後面幫忙出謀劃策,很快的就建立了蜀漢,劉禪被立為王太子。而身為王太子的劉禪,從小就被自己的父親劉備嚴格管教,不僅讓他讀聖賢之書,還讓他習武。那既然劉備從小就那麼嚴格的對劉禪,劉禪後來為什麼會被一些人說是扶不起的阿斗呢?這就要從劉備退位讓賢,劉禪繼位說起。
所以總的來說,劉禪並不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更不是"傻瓜",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劉備也不會放心把皇位傳給他,更何況他還在諸葛亮去世後把蜀國打理得井井有條。只是在這之前有諸葛亮的存在,有什麼難題諸葛亮都會很好的解決,所以劉禪在後方才可以高枕無憂,這也導致了劉禪養成了安於現狀的性格,對於自身的皇位沒有一個很好的認識。
所以說,劉禪雖然沒有什麼作為,但是他也有小才智,懂得如何運營一個國家,也懂得如何適可而止,所以也不能完全說他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❿ 樂不思蜀指的是哪位歷史人物(樂不思蜀是指歷史上哪位人物)
1.樂不思蜀來源於劉備之子劉禪,人們常把樂以忘返或樂而忘本,無故國故土之思,稱作樂不思蜀。
2.這個典故就產生於三國時的洛陽。
3.成語的具體事件為,當時魏軍入川,蜀後主劉禪投降,被送到洛陽。
4.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僮婢百人。
5.劉禪為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於是設宴款待,並以歌舞助興。
6.當演奏到蜀地樂曲時,蜀舊臣們油然誦起國破家亡的傷懷之情,個個淚流滿面。
7.而劉禪卻麻木不仁嬉笑自若。
8.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你思念蜀嗎。
9.劉禪答道,這個地方很快樂,我不思念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