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顧茅廬的歷史人物 三顧茅廬說的是哪個歷史人物
1、三顧茅廬:劉備,諸葛亮。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南陽鄧縣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2、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南陽鄧縣隆中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遊去了,書童也說不知什麼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
3、可那個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說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轉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又一次來到隆中。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台階下靜靜地站著。
4、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說:「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劉備一聽,非常佩服,請求他相助。諸葛亮答應了。那年諸葛亮才27歲。
② 三顧茅廬的歷史人物是誰 三顧茅廬的歷史人物是什麼人
1、三顧茅廬的歷史人物是劉備。建安十二年,劉備在「三顧茅廬」後,見到諸葛亮,問其應如何統一天下,諸葛亮在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後,提出奪取荊、益兩地為根據地,進行政治改革,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從而統一中國。
2、在官渡大戰後,劉備被曹操打敗。此時,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謊稱徐庶母親生病,讓徐庶立刻回到許都。徐庶在臨走前告訴劉備,南陽鄧縣隆中有個叫諸葛亮的奇才,在他的幫助下可以得到天下。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出遊了,也不知何時回來,於是劉備只好回去。
3、過了幾天,劉備他們又冒著大雪來到諸葛亮家。可是諸葛亮剛好被朋友邀走了,於是劉備非常失望,留下了一封信,說希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以此平定天下。在過新年後,劉備選了個好日子,再次拜訪諸葛亮。這次,諸葛亮在睡覺,於是劉備在台階下靜靜等著,直到諸葛亮醒後。於是邀請劉備進屋,給他分析當時天下的形式。
③ 三顧茅廬的歷史人物是誰
三顧茅廬的歷史人物是劉備。
建安十二年,劉備在「三顧茅廬」後,見到諸葛亮,問其應如何統一天下,諸葛亮在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後,提出奪取荊、益兩地為根據地,進行政治改革,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從而統一中國。
在官渡大戰後,劉備被曹操打敗。此時,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謊稱徐庶母親生病,讓徐庶立刻回到許都。徐庶在臨走前告訴劉備,南陽鄧縣隆中有個叫諸葛亮的奇才,在他的幫助下可以得到天下。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出遊了,也不知何時回來,於是劉備只好回去。
過了幾天,劉備他們又冒著大雪來到諸葛亮家。可是諸葛亮剛好被朋友邀走了,於是劉備非常失望,留下了一封信,說希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以此平定天下。
在過新年後,劉備選了個好日子,再次拜訪諸葛亮。這次,諸葛亮在睡覺,於是劉備在台階下靜靜等著,直到諸葛亮醒後。於是邀請劉備進屋,給他分析當時天下的形式。
(3)三顧茅廬是歷史哪個人物擴展閱讀:
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為劉備奉獻隆中對策,為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遠景。「三分天下」的《隆中對》受到劉備推崇,正是在這一戰略決策指導下,劉備建立蜀漢政權,與孫吳和曹魏兩大政權成三國鼎立之勢。
後《隆中對》成為千古名篇佳作,成為中國政治和軍事謀略的代表作品,在中國古代的戰略思想中,《隆中對》具有典範價值。
《隆中對》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略構想之一,在政治謀略和戰略學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④ 三顧茅廬的歷史人物
三顧茅廬歷史人物是: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
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南陽鄧縣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
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南陽鄧縣隆中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遊去了,書童也說不知什麼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
⑤ 三顧茅廬的歷史人物是誰
三顧茅廬的歷史人物是劉備和諸葛亮。
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漢末劉備三次誠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現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⑥ 三顧茅廬主要人物是誰
三顧茅廬的主要人物有: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四人。
三顧茅廬又名三顧草廬,典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現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二人,三次到南陽卧龍崗諸葛亮居住的草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
(6)三顧茅廬是歷史哪個人物擴展閱讀:
成語典故【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歷史背景
漢末,黃巾起義,天下大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坐擁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南陽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
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此為一顧。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此為二顧。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此為第三顧。
此次談話,,諸葛亮為劉備奉獻草廬對策,為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遠景。「三分天下」的策略受到劉備推崇,正是在這一戰略決策指導下,劉備建立蜀漢政權,與孫吳和曹魏兩大政權成三國鼎立之勢。這也就是後世的《草廬對策》也叫《草廬對》,此後成為千古名篇佳作,成為中國政治和軍事謀略的代表作品,在中國古代的戰略思想中,《草廬對》具有典範價值。
《草廬對》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略構想之一,在政治謀略和戰略學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⑦ 三顧茅廬指的是什麼人物
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襄陽古隆中(今襄樊市西)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
簡介:
三顧茅廬或三顧草廬是指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隆中(今湖北襄陽附近)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見於諸葛亮的《出師表》,該文提到劉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國志》中對此僅有「凡三往,乃見」的簡略記述。《三國演義》對此事件進行了擴寫。三顧茅廬後來成為形容求賢若渴的成語。也用來指誠心誠意一再邀請。
歷史典故: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襄陽古隆中(今襄樊市西)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三顧茅廬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古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的宏偉藍圖,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茅廬對》
⑧ 三顧茅廬是誰
「三顧茅廬」,也說三顧草廬。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這個故事是說: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後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後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所以「三顧茅廬」里的人物是諸葛亮和劉備。
⑨ 三顧茅廬指的是誰
三顧茅廬指的是劉備請諸葛亮。
劉備被曹操打敗之後,得知諸葛亮的才能,於是與關羽、張飛前去拜訪諸葛亮,卻得知諸葛亮外出遊玩沒有歸來。
於是過了幾日再次拜訪,不巧諸葛亮被朋友邀走,第三次拜訪時劉備懇求諸葛亮出山相助,後來有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這就是三顧茅廬的故事。
三顧茅廬寓意:
「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向別人請教問題,或者有求於人,態度一定要真誠,並且要有耐心。不能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就像劉備一樣,不因此而鄙視諸葛亮,因而蜀漢皇朝才有了更進一步的輝煌。
假設劉備無禮節,諸葛亮肯定不會出山相助;假設沒有諸葛亮相助,劉備很難建立蜀漢政權。其實,「三顧茅廬」的背後,是求賢若渴。
⑩ 三顧茅廬的主人公是誰
三顧茅廬的主人公是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當時屯兵新野的劉備,三次到南陽郡鄧縣隆中請諸葛亮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現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為劉備奉獻隆中對策,為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遠景。「三分天下」的《隆中對》受到劉備推崇,正是在這一戰略決策指導下,劉備建立蜀漢政權,與孫吳和曹魏兩大政權成三國鼎立之勢。
後《隆中對》成為千古名篇佳作,成為中國政治和軍事謀略的代表作品,在中國古代的戰略思想中,《隆中對》具有典範價值。
(10)三顧茅廬是歷史哪個人物擴展閱讀:
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鄧縣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南陽郡鄧縣隆中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遊去了,書童也說不知什麼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
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可那個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說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
轉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又一次來到隆中。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台階下靜靜地站著。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