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是怎麼誕生的 也就是世界萬物的起點
在眾多的關於宇宙起源的解釋中,最蘊含玄機的莫過於老子的道家學說了。這位春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提出了「無,名天地之始」(1)和「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2) 的頗具獨到的判斷。老子的著作語言極為精煉,對於宇宙觀的論說更是簡略而深奧。時隔約2500年,人類社會的科技文化水平已經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如何用今天的眼光對其加以理解,領悟到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價值,是我們應該深入研究的課題。
解釋宇宙起源 應當先解釋哲學中的無限與有限
老子的《道德經》中認為萬物的根源和歸宿在於「道」。「道者,萬物之注。」(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4)那麼,所謂的「道」究竟是什麼呢?書中說:「道」空虛無形,而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無聲又無形呵,獨立長存永不衰竭,循環運行而生生不息。「道沖,而用之或不盈。」(5)「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6)除了神秘莫測的描繪之外,書中也有非常明確的敘述:應該從萬物不變的根本之處去觀察「道」 的顯豁。「常有,欲以觀其徼。」(7)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道」則純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樣子為法則。「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8)「道」所以受尊崇,就在於它對萬物不加干涉,從來都讓萬物順任自然。「道之尊也……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9)
由此可見,「道」其實就隱藏於自然當中,而不是那種從外面予以強加的東西。世間萬物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呢?那就是永無止息地發展變化。「道」的涵義博大精深,也許,這只能算是關於「道」的最粗淺的解釋。
當然,道家認為宇宙萬象最初是從「無」中產生,這種「無中生有」的觀點有些不可思議。《道德經》中多次提到的「無」和「有」,應該就是現在哲學中的無限和有限。無限和有限都是重要的哲學范疇,它們的含義看似簡明,一旦用於解釋具體問題,就顯得耐人尋味。
先說有限。現今宇宙物質結構各個層次,大到宏觀星系,小到微觀粒子,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徵?我以為至少有兩點:一是聚集性,即它們都形成自己的個體;一是邊緣性,即它們都形成自己的范圍和歷程。顯而易見,有限反映著具體的事物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局限性。
有限比較容易解釋,無限就頗費猜度了。我們平常見到的「無限」或者類似「無限」的話語,往往並非哲學意義的「無限」。古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其中的「無限」是形容無法用語言描述。雷鋒的名言對比生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其中的「無限」是形容許多事做不完。我們常說:學無止境。意思是指要學習的知識非常多,個人的能力不能窮盡。晴朗夏夜,仰望蒼穹,我們常有繁星無數的感嘆;然而,既然星星是以個數為單位,那麼無論它們有多少,哪怕數目大得令人難以想像,也只是這些個數的**,數不清並不等於無限;如同海中航行眺望天邊,只見茫茫海面不見海的邊緣,可是我們知道,大海是有邊緣的。
究竟什麼才能稱之為「無限」呢?似有兩點:
其一,在人的思維中,常有遞增和遞減的情形。例如數學,把自然數從小到大一個一個地順次排列:1,2,3,4,5,……,自然數列中的這些數所組成的整體有第一個數1,但沒有最後一個數,因此,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如果換一種情形,例如數列1/2,2/3,……,n/n+1,……的極限是1。在這里,變數漸漸趨近於一常量,它們的差可以小於指定的任意小的量,而該常量就是變數的極限,變數永遠達不到它的極限,因此,n/n+1以後直至極限1之間的個數是無限的。這兩個數列都有所謂「個數是無限的」,這種無限不能用數字,只能用省略號來表示;問題是,現實中可沒有省略號,又會怎麼樣呢?譬如自然數列可以用1,2,3,4,5,……來表示遞增進程的無限性,如果我們用實物,在面前擺上5個蘋果,或者隨你擺上多少個都行,你可以把它們排成長長的行列,然而行列後面你是不能加上省略號來表示無限的。由此可見,事物的遞增(如光子的傳播里程)和遞減(如莊子所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10)的過程無論進行到哪一步,無論走到多遠,其實都是有限的,而且只能是有限的,是有終點的。(例如傳播的光子終有一天會轉化消失)只是人類在意識中可以讓這個過程永遠地進行下去,形成「萬世不竭」的恆久趨勢,由此趨勢被稱之為「無限」;這種無限不可能實現,只能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中。
② 遠古,地球上是怎樣有萬物怎樣形成
地球生物
地球的誕生,已有45-46億年,但我們今天僅對它近6億年來的這段歷史了解得比較清楚。
為地球歷史上發生的事情,主要是靠當時形成的岩層和所含的古生物化石記錄下來的;地球上的生物雖然早在30幾億年前就已出現,但長期停滯在很低級的階段,主要是些低等的菌藻植物,它們留下的化石,說明的情況不多,而且保存這些化石的岩層,又大多經過程度不同的變質,這就使地球這段早期歷史更加不易了解。只是到了距今約6億年前,較高級的生物大量出現了,並有大量未經變質的沉積岩層和動物化石保留下來,從而提供了許多比較可靠的材料。所以,現在關於地球的6億年以來的這一段歷史,闡述得比較詳細和可信。這和人類歷史的闡述有相似之處,無文字記載以前,人類歷史是比較模糊和簡略的,而有文字記載以後,人類歷史才變得清楚和翔實。總之,無論地球歷史還是人類歷史,距今越遠越模糊、越簡略,距今越近越清楚、越翔實。
從地球誕生到6億年前,這段時間在地球歷史上被稱為隱生宙,雖然延續的時間約有40億年,但由於材料不足,未能劃分出詳細的歷史發展階段,一般只再分為太古代和元古代,而它們之間還無確定的界限,因此常統稱為前古生代。
當地球上的生物從以低等植物為主演變為有殼的無脊椎動物占優勢時,地球的歷史從隱生宙(即前古生代)進入到顯生宙。
生物繼續從低級向高級演化,無脊椎動物讓位給脊椎動物;脊椎動物中又不斷有新的「強者」出現,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到我們人類,此衰彼興,依次扮演著地球上的主角。
在古生代的早期,我國的北方和南方,都有很廣闊的地區為海水所淹沒。在海里,藻類仍在大量繁殖,但比它高級得多的生物已大量出現了,一種被稱為三葉蟲的動物統治了全世界的海洋,這時陸地上仍沒有任何生物。
三葉蟲是節肢動物的一種,全身分為頭、胸、尾三節,又有一條凸起的中軸貫穿在頭尾之間,橫看豎看都可分出三個部分,在它的身上長有甲殼,起保護作用。三葉蟲一般長約數厘米,這在當時是個兒大的動物,它們大多棲息在海底,也有少數鑽到泥沙中居住或在水裡漂游。
寒武紀後期,是三葉蟲鼎盛的時期,到奧陶紀時,三葉蟲的數量仍不少,但海中已出現了比它更厲害的動物。這種動物是一種軟體動物,它有錐狀的硬殼,在錐體開闊的一端,即它的頭部,長有環狀的觸手,用它捕捉食物和爬行、游泳。它們的個兒大,一般長達幾十厘米,行動迅速,口腔堅硬,因此三葉蟲不是它們的對手,這些軟體動物是章魚、烏賊的遠親,但大部已絕滅了,只是在岩層中留下了它們的一些錐形硬殼變成的化石,這種化石被稱作「角石」,而其中被稱為「鸚鵡螺」的這一種,居然還見之於今天的海洋里。
在三葉蟲之後,在地球上占統治地位的是屬於脊椎動物的魚類。早在奧陶紀的海洋中,一種外形似魚,頭部無上下頜骨,身上披有骨質甲片的「甲胄魚」已經出現;到了志留紀晚期,真正的魚類登場了。到了泥盆紀,魚類進入繁殖盛期,一時地球上成了魚類的世界。
從志留紀中期開始,全世界許多被海水淹沒的地區,都發生了地殼升高為陸的變化;一些地區地殼比較平穩地大面積升高,海水慢慢地退卻;還有一些地帶,地殼劇烈地褶皺,逐漸形成綿亘的山脈,這就是所謂的造山運動。在志留紀晚期,我國南部和北歐等地,都有造山運動發生。到了泥盆紀,陸地的范圍更為擴大,雖然其間也有海水漫上大陸的時候。
從海到陸的變化,促使原來在海里生活的生物向陸地上轉移。志留紀晚期,在濱海地區的沼澤中,出現了一種極為原始的蕨類植物,這類植物的根、莖、葉都還沒分化出現,光禿禿的,故被稱為裸蕨,它們是首先登上陸地的植物。到了泥盆紀,陸地上的植物增多,而且大多有根有莖,枝葉茂盛。這些植物,仍以蕨類為主,不過它們可不象今天我們還可看到的那種矮小的草本植物的蕨類,而是多為高大的木本植物,特別是在進入石炭紀以後,這些植物更為茂盛。它們在許多地方組成了茂密的森林,樹木的高度有達到40米的,莖的基部最粗的有3米。
這些樹木由於各種原因被埋藏到地下,天長日久就變成了煤層。地球上的煤,在石炭紀時形成的最多,以後地球上的森林,再也沒有達到那時的規模。緊接著石炭紀的二疊紀,陸上的植物仍很茂盛,並開始有松柏一類更高級的植物出現,這時形成的煤層也不少。 動物登上陸地比植物要晚,但在泥盆紀時也開始有了原始的兩棲類。到了石炭、二疊紀時,地球上變成了兩棲類的天下。 昆蟲出現在陸地上,可能比兩棲類還要早些,在石炭、二疊紀時已很發達,那時的昆蟲有1,300種以上,其中有形體特別大的,翅膀就有70厘米長;這樣大的昆蟲,後來再沒出現過。 在二疊紀末期,地球上的生物界來了一個大變革,三葉蟲等多種生物都絕滅了,古生代宣告結束。
在石炭、二疊紀,地殼繼續不斷升降,一些地區時而為海、時而為陸;造山運動也多次發生。今天的各大陸,在那時也已粗具規模,不過是聯成為一整塊,後來逐漸分裂成幾塊,並各自移動了位置,經過了兩億多年,才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古生代結束,地球的歷史進入中生代。
爬行動物統治地球,是中生代一大特徵。那時的爬行動物,大都軀體龐大,形象恐怖,人們使用了傳說中的「龍」來稱呼它們。一時在陸地上爬的有恐龍,在海里游的有魚龍、蛇頸龍,在天上飛的有飛龍、翼龍,地球上成了「龍的世界」。
恐龍之所以是給人們印象特別突出的一類爬行動物,這是因為大多數恐龍的軀體巨大,有的體長20_30米,體重40_50噸。其實恐龍也並非都那樣大,也有小的。不過,那些小的被人們忽略了。一提到恐龍,人們就想到那些巨大的可怕的形象。
在中生代末期,恐龍和其他許多種「龍」都絕滅了,有人認為可能還有極個別的孑遺,但至今尚未找到。總之,在中生代末期,生物又來了一次大變革,而這也就成了劃分中生代和新生代的一個重要依據。 出現在中生代晚期的強烈的地殼運動,可能是恐龍等絕滅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場規模很大的地殼運動,使地球上出現許多高山,氣候變冷,植物隨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有利於恐龍生存的環境改變了,而它們又沒有應變能力,只好走上了絕滅的道路。近年來又有人提出,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所產生的影響,可能才是實恐龍絕滅的主要原因,講的也頗有道理。
不過中生代晚期發生的強烈的地殼運動,是確定無疑的,這輪運動對我國當時的大片土地影響很大,今天我國的地形大勢,就是在那時打下的基礎。
進入新生代,強烈的地殼運動繼續發生,特別是在3,000多萬年前,長期為水淹沒、堆積有巨厚沉積物的現今喜馬拉雅山一帶,逐漸升起成為「世界屋脊」,這新一輪造山運動,被稱為喜馬拉雅運動,它在我國其他地區也有表現,一些地區升高成為高原山嶽,一些地區又沉降成為平原窪地,造成地形起伏的巨大變化。
在爬行動物退位後,代之而起的是哺乳類動物,還有鳥類。一些四足有蹄、以吃植物為生的獸類繁殖起來,食肉類動物因有了食料也隨之發展起來了;地球上的生物,漸漸演變成為今天的狀況,人類登上地球這個舞台的條件成熟了,地球的歷史也隨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地球在不停地轉動,隨著它的轉動,時間在前進,幾十億年過去了,這才具備了適於人類發生和發展的條件。人類成為地球的主人,地球的歷史開始了一個新紀元。
究竟人類是多少年前在地球上出現的,至今還說不出一個肯定的數字,但進入第四紀後,人類才開始發展起來,這是毫無疑問的。
早在3,000多萬年前,地球上就已出現了一種高級的哺乳動物古猿。這些古猿本來在森林中生活,成天在樹上攀援,但是由於環境變化,有一部分古猿下了地,而且學會直立行走,手腳分化,視野變得開闊,頭腦也發達焉,終於能夠製造工具和說話,進化成了人,這種轉變現在一般都認為是在第四紀完成的。
第四紀時,幾次出現了世界范圍的氣溫降低,造成一些地區終年為冰雪所封凍,冰川掩蓋的陸地面積,最大時曾達5,200萬平方千米,比現在要大3倍多。
由於大量的水被凍結在冰川里,海洋里的水量減少,海面降低,今天不少被海水淹沒的地方,當時都露出在海面上,亞洲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曾是連接兩大洲的「陸橋」。
氣候變冷,生物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影響,一些地區的森林減少直至消失;原來溫暖潮濕的叢林變成了乾冷的草原,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有些生物因不能適應環境的改變,所以絕滅了;也有些生物為了適應環境則改變了自己的形體和習性。一部分古猿下地生活,看來也是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
人類的祖先為了得到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條件,經過難以想像的艱苦歷程,終於克服了環境改變帶來的困難,走出了一條從只能適應環境到自發改造環境的新路。
在雲南省元謀,找到了150_180萬年前的猿人化石,同時發現了少量石器和用火的痕跡。約在50萬年前,生活在今天的擊口店一帶的猿人,更已能造出大批石器和骨器,留下了許多用火的遺跡。到幾萬年前,那時人的形象便和今天的人接近了。
除了人以外,任何其他生物對自然界的影響都是無目的的,只有人才使自己的行為成為有意識的活動。人的有目的的改造環境的作用將愈來愈顯現出巨大的威力。
人類的時代同地球歷史上的「朝代」相比,只能說是剛剛開始。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很短,人類具有現在這樣強大的力量,為時更晚。
沒有得到科學技術武裝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是軟弱無力的。而近代科學技術和大工業的興起,不過200多年。如果把地球比做千歲老人,那麼人僅僅是在不到半小時以前才獲得了從知識轉化來的巨大力量。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從前需要許多人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做到的事情,現在只需要少許人花費較短時間就能完成。最初出現的蒸氣機,頂得上幾匹馬幹活,面現代的火箭發動機,則頂得上1,000億匹馬幹活。 如果僅把人力作為一種自然力和其他自然力相比,那末人力是微小的。但是,只要人掌握科學技術便能駕馭自然力,並使之為人類造福。移山填海,上天入地,現在都已不是神話而是現實了。
三葉蟲在地球上持續生存了3億多年,人類地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還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實在是年輕得很;我們的地球,還有太陽,都仍處在活動力很強的時期,象現在這樣運轉、發光、發熱,還可以保持好多億年。因此,人類有充足的時間在這個舞台上大顯身手,給地球的歷史寫下新的光輝的篇章,並進而到地球以外的空間或星球去開拓新世界。
③ 萬物簡史讀後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萬物簡史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完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我還意猶未盡,沉浸在作者比爾·布萊森筆下一個個風趣幽默的科學故事中,他的筆法不僅清晰明了而且親切,風趣。他寫的一個個原本深奧難懂的科學知識、概念,在我看來,就像是爺爺和我嘮家常一樣。
這本書引言的第一段話就把我牢牢的吸引住了。「歡迎,歡迎。恭喜,恭喜。我很高興,你居然成功了。我知道,來到這個世界很不容易。事實上,我認為比你知道的還要難一些。」第一章節寫的是宇宙中分子、質子、原子的大小概念。這些概念在我原來都看過的科普書中我連翻都不想翻,只有一串串枯燥的數字,而在這本書中,一切的數字都與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做了對比。舉個例子吧,質子小到什麼程度?書中這樣描述:像字母「i」上的點這樣大小的一滴墨水,就可以擁有約莫5000億個質子,說的更確切一點,要比組成1。5萬年的秒數還多。怎麼樣,有感覺了吧。
我覺得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六章,題目是生命本身,我之所以喜歡這一章,是因為我被這章所講的一切內容震撼了,我們的地球上出現了生命,可謂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作者將其歸納成最主要的四大條件:
1、優越的位置;
2、合適的行星;
3、我們是個雙字行星;
4、合適的時間。
這四條缺一不可,在這四條中,一個好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也是要求最高的,我們的地球離太陽剛剛好,不遠也不近,再遠一點或在近一點,溫度就會變得極端,我們就不可能出現了。
現在想想,我們可以生活在這暖融融、藍盈盈、水靈靈的地球家園中,享受著春天和煦的微風,夏日清涼的海水,秋天累累的碩果,冬天皚皚的白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我覺得這第十六章就像是一個半命題的作文題目,要讓我填的話,我會寫,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讀完這章,不僅使我的知識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還使我認識到了生命的一個更深層的意義。
當然,這本厚厚,沉沉的書,絕不只有這么一點,吸引我的的還有那些科學家千奇百怪的故事:達爾文居然為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了眼窩,為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中放風箏……還有那些偉大而奇妙的科學發現。
我覺得我們對這世界的萬物了解的還只是皮毛,還有太多太多的東西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去探索。
我今天分享的是美國作家比爾·布萊森的巨著《萬物簡史》———一本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的書。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語言,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驚奇和感嘆組成了本書,歷歷在目的天下萬物組成了本書,有益於人們了解大千世界的無窮奧妙,掌握萬事萬物的發展脈絡……
作者用漫談的方式,通過講述各種歷史逸事把難懂的科學概念寫的生動可讀,把枯燥的東西講得引人入深。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生命是如何出現在地球上的?世間萬物是怎樣演進的?人類是怎樣的一步步成為地球的主宰的?在這個宇宙中,生命是一個奇跡,它需要一連串永無休止的好運。從地球最深的海溝底部到最高的山頂,生命的全部生存范圍只有28公里。作為人類,更是神奇!我們不僅有存在的恩典,而且還享有獨一無二的欣賞這種存在並使之更加美好的能力。我不禁感嘆生命的可貴以及存在的美好!
生命如此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好好珍惜。新聞上屢屢傳來因為各種不順而輕生的新聞,讓人看了不免惋惜。他們不懂生命之可貴,不懂他是如何克服了重重困難才來到地球上,又怎樣熬過無數次的危險,才讓擁有智慧的自己出現在地球上。對於這些人,我多希望他們能看看路邊石縫間的小草,看看苔原中的地衣,學習他們的堅韌,感受他們強烈的生存慾望,再看看生命進化的歷程、人類血染的歷史,就會明白生之為人的幸運!
生命是脆弱易逝的,需要我們努力捍衛。生命的家園,地球,美麗卻危險: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潛藏著危機。戰爭、地震、火、瘟疫……太多災難。今後,仍有無數生存難題需要面對——溫室效應、宇宙射線、星際隕星、太陽耀斑……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們需要為「生命的存在」而努力,勇做生命的捍衛者!
生命短暫而燦爛,如果把整個地球的歷史壓縮成一天,那麼出現第一批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是上午四點,人類的出現要一直到午夜前1分17秒。按此推算,我們到現在的全部歷史也就短短幾十秒,但即使是如此短暫的存在,人類也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優越的位置,成為了生命舞會中當之無愧的、最耀眼的明星。
看完《萬物簡史》,我感覺萬分幸運,一切都那麼恰好,在茫茫宇宙里,在無邊無垠的時間長廊里,不早不晚地趕上了這場生命的盛會;我特別、特別地感恩生命給予我的所有,知足、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親愛的同學們,請熱愛你們的生命,珍惜、感恩你們所擁有的!
讀完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我感到意猶未荊這真是一本最打動人的科普書。
作者比爾·布萊森自稱這本書是「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他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這是一本可以從任何一頁任何一行任何一個字開始把你吸引的書,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你可以和作者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去與達爾文、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巨匠一起遨遊科學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奧秘。在這本書里,作者不是在陳列知識,而是用滿腔熱情把知識做成工藝品,讓人讀來舒暢,有時忍不住要拍案叫絕。
書中回溯了科學史上那些偉大與奇妙的時刻,引用了近年來發現的最新科學史料,幾乎每一個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驚人: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奇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變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坦博士拉火山噴發,噴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來的海嘯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於科學的科學家們也是千奇百怪:達爾文居然為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為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里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發現第一批陸地動物魚甲龍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學家賈維克居然數錯了手指、腳趾的數量,還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讓別人看……
這本書的語言風趣幽默,在讀到描寫哈雷這位科學家的文字時,我一下子笑出了聲。其實,類似這樣的語氣和描述在書中比比皆是。「哈雷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在漫長而又多產的生涯中,他當過船長、地圖繪制員、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皇家制幣廠副廠長、皇家天文學家,是深海潛水鍾的發明人。他寫過有關磁力、潮汐和行星運動方面的權威文章,還天真地寫過關於鴉片的效果的文章。他發明了氣象圖和運算表……他惟一沒有干過的事就是發現那顆冠以他名字的彗星。他只是承認,他在1682年見到的那顆彗星,就是別人分別在1456年、1531年和1607年見到的同一顆彗星。這顆彗星直到1758年才被命名為哈雷彗星,那是在他去世大約16年之後。」
雖然已經讀過很多的科普書,但我要說,《萬物簡史》是到目前為止,我讀過的最打動人的一本科普書。
最初從同事那看見這本書,我一點興趣都提不起來,《萬物簡史》讀後感。因為根據認識,某某簡史,總是一堆的亂七八糟詞彙加深奧難解或者是屁話一堆。既然他推薦說不錯,我就拿回來看看。
吃過晚飯,翻開書目,喲,內容還很廣泛,從宏觀到微觀都有涉及。翻翻幾頁就想到頭睡覺。擱置一段時間想起來就翻翻,後來到漸漸進入作者的世界,發覺自己進入了一個全新,從未接觸過的新奇思想世界裡。
《萬物簡史》從宏觀到微觀,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從現有的考古,考察資料中客觀的闡述世界的起源,推測盡可能的情況。盡管還不慎完善。從宇宙初起細胞的生長,經過各種惡劣的環境繁殖、毀滅、變遷,變異到現在我們所看見的萬花世界。有資料也驚人的提出一個觀點,我們人是微生物的寄生體,為什麼我們人會存在?那是因為這些微生物允許我們存在,所以才存在。這真的顛覆了我以前一直以來認為是人主宰世界的觀念,具有很大的沖擊力。從頭到腳看下來,我認識人的渺小,世界的浩大,微生物的精細,萬物的如此巧合存在,讀後感《《萬物簡史》讀後感》。
在簡史里推測的各個例子中,人們孜孜不倦的探索事實的真相。他們在探索世界真相,而我也在同時觀察這些推動歷史進程,或者說是還原古代真實世界原貌的人們的共同點。可以有兩點是很明顯的:
(1)這些人家境都不錯,有些甚至是伯爵。當然,要做考古,探尋類的工作必須不為金錢所累。大的大千世界,那些偉人們,家境都還不錯,這樣才能安心的去追求自己嚮往的學科。所以想要成事,先要有資本。
(2)大多有些怪癖,小的,大的不一而足。現在大家說的天才大都異於常人,所以我們生活中那些不一樣的人才更有可能推動世界的發展,因為固執,因為專一,沒時間去考慮世俗紛擾,自然的單純的有些要命。卻也有更多的精力去專注一件事情,並做出成就。而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一族。
在書中有這樣一個比喻,如果從宇宙開始到現在算一天24小時的話,我們現在了解的,所謂的最長歷史也不過十幾分鍾的時間。可知我們存在是如此的幸運而又渺小。而對於未來,或許過個幾十億年,我們人類不幸的沒能通過設置的.重重障礙,消失了。另一種生物取代我們繼續生存下去。延續下去。那,想想現在生活中的紛擾,又有何可計較的?不過是滄海一粟,何不盡情而活呢?「人生得意須盡歡」,想得開,看的遠,摒棄雜念,生活會如初開的花朵一般絢麗,鮮艷奪目。
讀完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我感到意猶未盡這真是一本最打動人的科普書。
作者比爾·布萊森自稱這本書是「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他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這是一本可以從任何一頁任何一行任何一個字開始把你吸引的書,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可以和作者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去與達爾文、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巨匠一起遨遊科學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奧秘。
書中回溯了科學史上那些偉大與奇妙的時刻,引用了近年來發現的最新科學史料,幾乎每一個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驚人: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奇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變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坦博士拉火山噴發,噴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來的海嘯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於科學的科學家們也是千奇百怪:達爾文居然為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為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里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發現第一批陸地動物魚甲龍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學家賈維克居然數錯了手指、腳趾的數量,還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讓別人看??
這本書的語言風趣幽默,在讀到描寫哈雷這位科學家的文字時,我一下子笑出了聲。其實,類似這樣的語氣和描述在書中比比皆是。「哈雷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在漫長而又多產的生涯中,他當過船長、地圖繪制員、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皇家制幣廠副廠長、皇家天文學家,是深海潛水鍾的發明人。他寫過有關磁力、潮汐和行星運動方面的權威文章,還天真地寫過關於鴉片的效果的文章。他發明了氣象圖和運算表??他惟一沒有干過的事就是發現那顆冠以他名字的彗星。他只是承認,他在1682年見到的那顆彗星,就是別人分別在1456年、1531年和1607年見到的同一顆彗星。這顆彗星直到1758年才被命名為哈雷彗星,那是在他去世大約16年之後。」
類似的幽默有的時候近乎調皮,也許正是在這樣一支筆下,才有如此生動立體的一個個科學巨人款款走來,一幅幅科學的圖景才如此瑰麗而妙不可言。
其實我喜歡這本書的理由就是。它能告訴我關於地球多大多重多老,它能拋開所謂的科學體系的劃分甚至拋開科學這個概念大一統的說事兒,它還講了很多科學家的趣事兒,他更加激發了我熱愛科學的熱情,讓我對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更加濃厚。所以我喜歡這本書。
進入校長室,我的眼球被這本書吸引去了,我在想,難道這本書是記載每個事物的發生、發展和死亡過程嗎?我好奇,決定暑假期間抽空把這本書看好。
《萬物簡史》的作者是一個很有名的美國作家——肯﹒威爾伯,從整體上看,本書內容精煉而緊湊,分三大篇章,第一編《演化中的大精神》,第二編《演化中的大精神所達到的境界,第三編《平地》。題為"萬物簡史"十分宏大,令人難以置信。然而,它恰恰陳述了它所陳諾的內容,它有著寬廣的歷史跨度,從創世大爆炸直到枯竭的後現代的今天。
沿著這條路,肯﹒威爾伯採用一種簡單的、讓人容易接受的對話體娓娓道來,試圖弄清楚人類在物質、感情、智力、道德、靈性上經常被困憂的一些矛盾的形式。
讀完這本書印象最深的,是說看過這本書的人,對死亡不再感到恐懼。因此我對它來了興趣,我認真地閱讀這本書的簡介、作者譯者、序言、目錄、引言。
哦,幸運的是,這些在我看來並不怎麼有用的東西,在這本書里顯得尤為生動。以下我摘錄引言中的一段話:『因此,在過去38億年的不同時期里,你先是討厭氧氣,後又酷愛氧氣,長過鰭、肢和漂亮的翅膀,生過蛋,用叉子般的舌頭舔過空氣,曾經長得油光光、毛茸茸,住過地下,住過樹上,曾經大得像麋鹿,小的像老鼠,以及超過100萬種別的東西。
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演變步驟,只要發生哪怕最細微的一點偏差,你現在也許就會在舔食長在洞壁上的藻類,或者像海象那樣懶洋洋地躺在哪個卵石海灘上,或者用你頭頂的鼻孔吐出空氣,然後鑽到18米的深處去吃一口美味的蚯蚓。'
乍看一下,好像是在貶低人類一樣(至少我有過這種感覺,但我不介意),但是這段話確實形象的描述了生物的進化史,或者說是組成細胞的原子的一生。就像書里說的,也許我身上的某一粒原子,在它那綿長的生命中,曾經是秦始皇龍袍的組成部分也說不定。我已經看完了這本書,但我發誓在我看過的章節中,我還記得最多的東西是出自第三部。這並不是說別的章節不好,而是說明了人的記憶力有限。我想,第三部帶給我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說,如果你想在一滴水中用肉眼看清一隻草履蟲,那麼你需要把這滴水的直徑放大到12米,如果你想看到同一滴水裡的一個原子,那你則需要把水滴的直徑放大到24公里寬。比如說,一個原子的壽命有十的三十五次冪年,或者還要多,所以你的一部分極有可能比地球還要古老。又比如說,一個原子中真正有很大的密度的是它那小的可憐的原子核,而如果沒有原子核外面的電荷的話,你可以從牆上穿過去,所以與其說你是坐在板凳上,不如說
小時候,我用稚嫩而充滿好奇心的雙眸去看大千世界的萬物,可我並不知道,萬物也可以有歷史,不知道宇宙也可以立傳。我只能用膚淺的目光去看待萬物。但是,《萬物簡史》卻讓我擺脫那扇世俗的門,讓我在浩瀚無邊的科學帝國里去領悟他們。
回溯到書中,你知道這些奇怪驚人的科學異事嗎?例如: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看的到的奇點;全球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變得更加寒冷;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你閱讀了這一系列的奇聞怪事肯定會感到大吃一驚,而我也感到不可思議。這本書的作者就用妙趣橫生的筆觸寫了這本書,更是清晰明了地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故事一一道來。更讓我佩服的是,這些繁瑣的事變的個個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你知道生命的起源嗎?我自想生命應該是在某一時刻,某一地方蹦出來的吧!而書中所述:時間已經證明,事情跟本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在賦予我們生命的化學物質里,沒有什麼非常奇特的物質,要是你想製造另一個有生命的的物體,無論是一顆青菜,一條魚,甚至是一個人,你其實只需要四種元素:碳、氮、氧和氫,加上少量幾種背的東西,主要是硫、磷、鈣、鐵。把30多種這類的混合物放在一起,形成糖、酸和其他基本化合物,你就可以製造任何有生命的東西。也許,可能正因所此,在你的手中誕生一個新的生命。但是,這一切來說,生命始終是不可思議的,令人滿意的,甚至是奇跡般的發生。
其實,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感到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太陽較為安穩的的年代。當太陽從星雲開始形成,一直到紅巨星、白矮星、最後到滅亡為止。從中,這一過程足足要經過100億年。而我們正好生活在太陽較少動的時段——紅巨星,同時紅巨星他有大量的物質讓它在每秒大約400萬噸的超速度發揮,從而用來維持地球所有生物的生長和生存。
就如書中介紹,每一個人閱讀此書以後,都會對生命,對人生,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產生新的感悟,而我一樣,也許在浩瀚的宇宙心空中,生命可能是那麼脆弱,每一秒可能就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每一秒都有一個生命的結束。而《萬物簡史》這扇科學帝國的大門帶我領略了生命的精彩,生命多災多難的進程,也許還能讓我明白科學的真諦。正因為這樣,我對「死亡」這個可拍的字眼不在感到可怕!回憶書中的每一個章節,每一個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我非常贊同美國《紐約時報》說的一句話:「《萬物簡史》似乎註定要成為一部現代科普著作的經典!」
《萬物簡史》,終將成為科學領域的一塊珍寶!
科學是一紮無字書卷,在素色的紙上,人們將一點一點歷史寫下,一點一點智慧寫下,一點一點執著寫下。當書捲成華章時,我知道,這便是人生。
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被翻開,被開封的同時還有積淀於人類歷史中已久的智慧。我渴望讀它,讀懂它是如何「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
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奧本海默、居里夫人……《萬物簡史》將這些現代科學發展史上綴著的群星一一羅列,造就了閃爍璀璨的美麗科學星空,勾起我無限的幻想。
科學並非是披著華美袍子的貴婦,它是一位青年,帶著一點理性,一點冷酷俯視著物質世界。
猶記書中那位目光敏銳的科學家,誕生於十八世紀末的法國,用雙手將科學推進入現代。他的名字是安托萬?洛朗?拉瓦錫。那一位一邊掙錢一邊從事科學的推動者。他的重大意義並非發現了什麼新的元素,而在於「嚴格化、明晰化和條理化出了力。」
科學正是如此,而比爾?布萊森,這位聞名遐邇的非虛構作家,卻從幽默獨特的文風中將晦澀、枯燥之感一掃而盡。例如: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奇點;牛頓將一根大針插入眼窩,為的是看看會有什麼事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雷雨天放風箏;達爾文為蚯蚓彈起了鋼琴;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點擊強度實驗,以致失去知覺……這些奇聞軼事向我們展現了沉迷於科學的、千奇百怪的科學家們的事跡,讓一位位科學巨人們生動立體地向我們款款而來。
比爾·布萊森以輕松生動的語言把從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史的產生的歷程展現在我們眼前,同時又將自然科學巧妙地嵌入書中,令人頓生閱盡萬物萬象,縱橫億萬光年之感。
《萬物簡史》引領我探索宇宙生命,人類的產生、變化與發展的進程,令我對人類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充滿了崇拜。
從中我了解到,生命在它長達四十多億的時間里,縱然歷經無數艱難險阻亦或是瀕臨絕境,更甚者受到滅頂之災,但仍是繁衍生息,代代相傳。
我沉迷於《萬物簡史》的世界,因它縱橫捭闔、馳騁古今,將世界的玄秘娓娓道來,在無盡的未來與過去中,它超脫生活,卻每每回歸生活,令人在一瞬驚嘆萬物之神奇猶如鬼斧神工。
讀書,悟史,透視科學,我們人生的書卷日積月累,密密匝匝。我終於開顏,為這繁盛的生命,浩渺的智慧,以及最後的,我所愛上的,時刻伴我成長的科學。
④ 天地萬物都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老子關於萬物起源的思想。語見《道德經》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所謂一,是指天地萬物形成之前的一種混沌未分的狀態。由一生二,即產生天地或陰陽。天地陰陽交合而生三,然後產生萬物。這樣,道便成為萬物所由生的本體或本原,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由道 產生的,萬物都統一於道。老子還對所謂道作了具體描述:道本身空虛無形,用之不盡;它十分淵深,就象萬物之根本那樣深暗,可又是實在的;不知道主要是由誰產生的,好像在上帝之前就存在著。用他自己的語言說,就是:「視之不見名曰夷,扣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又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既然天地萬物都從「道」產生出來,道又是無形無象無體的,沒有辦法用名稱來表述,所以又被稱之為無,是不具有任何具體物質屬性和形象的東西。所以這一命題在老子那裡又被表述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一方面闡述了道與萬物的關系,即道是無形無名的本體,是萬物存在的根據。它不息地運動,化生萬物又內在於萬物,是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和根據,同時又由之引伸出他的政治歷史觀:作為道的體現和落實的德,以自然無為,返樸歸真為最高境界。道還是治國的原則,以道治國,無為而治,才能達到長治久安。這就是老子的道論。
老子從天道方面探討和規定道,其理論思維超出了社會人生的界限,深入到宇宙本體的探索,即從本體論高度論道。老子所講的道是沒有任何具體物質屬性的,只是一種抽象的精神性的東西,而離開了客觀物質世界是不可能真實,正確地闡述世界萬物發生,發展情況的。所以說老子的道論是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
荀況關於萬物生成過程的思想。見於《荀子·禮論》:「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即天地間的萬物都是天地結合的產物,並在陰陽二氣的接觸推盪中變化。他還具體指出,水火是有氣的,而沒有生命;草木是有氣有氣有生命的,而沒有知覺;禽獸有氣有生命有知覺,而沒有道德;人有氣有生命有知覺而又有道德,所以最有價值,最重要的是人。以上論述有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從萬物的共同性方面抽象出一個萬物由以構成的「氣」。氣是中國古代哲學的物質概念,它相當於我們今日所謂的物質。另一方面,從萬物的差異性中提示出生命是氣為基礎的。這都是唯物主義的思想因素。荀子關於「形」,「神」問題的著名論斷「形具而神生」就是從這里發展出來的。
王充的宇宙生成思想。《論衡·自然》中說:「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猶夫妻合氣,子自生矣。」就是說,天下萬物不是天故意生出來的,而是天與地在不斷的運動中「下氣蒸上,上氣降下」,二者結合,「萬物自生」。也就是「天動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則自然也;施氣不欲為物而物自為,此則無為也。」王充這種自然無為的思想既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質性,又肯定了自然變化的客觀性,這就以「萬物自生」的唯物主義自然論從根本上否認了「天故生萬物」的神學目的論。
王充認為天地萬物的根源是元氣,天地萬物都是由元氣構成的。他所說的元氣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是自然無為的,從而把氣從神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其次,王充把天和地都看作是物質褓,把居高在上「百神之大君」的天歸入物質實體的行列,深刻批判了天有意志的神學目的論。王充還從自然無為的元氣論出發,否定天人感應論。他明確得出結論:「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隨行而應人。」這一結論是對當時官方科學的公開挑戰,體現了他大無畏的批判精神。他宣稱「天道自然無為」之說是「違儒家這說,合黃老之義」,即他的自然觀不是儒家的正統思想,而是漢初黃老天道觀的發展。
阮籍在他所著的《達庄論》中所提出的一種宇宙論命題。他說:「天地生於自然,萬物生於天地。自然者無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內,故萬物生焉。」認為天地產生萬物的過程中,由於氣的運動,陰陽之精形成了人的身體,有了人以後又產生了萬物,氣是天地產生萬物的中介。阮籍認為宇宙萬物包括生物在內都是稟元氣而產生的,元氣中飲食著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的變化推動了的萬物,人和物都是陰陽氣的結果,宇宙萬物不是造物主的創造,而是自然界自身運動變化的結果。這表現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周易·系辭下》中提出的一種關於萬物生成過程的觀點。絪縕就是密切配合,醇同純。即是說,天和地密切結合起來,萬物就變得純粹了。男女兩性的精氣配合起來,萬物就產生了。《易傳》認為,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所以天地是萬物,男婦,夫婦的始祖。在此,天地化生萬物被描繪成一個絪縕生生的動態過程。這個過程中有許多環節,而且也有多種要素或對立成分的化合,從而構成了物自身生生不息。《易傳》以天地為實體,把天地想像為一對原始的夫婦,它們以父母生子女的方式產生萬物,這顯然是對天有意志論的否定。《易傳》用人和其他動物的生殖活動類比乾和坤和活動,「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乾元就是「萬物資始」,萬物領先它起始;坤元是「萬物資生」,萬物依靠它產生。「起始」和「產生」的區別即是父母的區別。其次,這一命題探索了天地化生萬物的中間環節,即天地是通過什麼中介而實現向物的轉化的。它認為,「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天地相遇,品物成章也」,「天地革而四時成」,即天地通過交感相遇,相革,即樸素矛盾,樸素交感,對待統一而產生萬物。
⑤ 你是神話的編寫者,你要告訴我天地萬物是從何而來我們是從何而來又要到哪裡去唯一世界還是多個世界
依我所想,宇宙之外有一個世界,名叫無盡之淵,無盡之淵有七大宇宙,然而我們正處於第七宇宙,無盡之淵有一位名叫創世的邪神,他看到了正在成型的第七宇宙,於是動用手中巨斧,揮發無盡神力,加速的開辟出第七宇宙,正因為如此,第七宇宙分化出七大維度空間,以及數不清的境界位面,邪神深思,在宇宙中心開辟出平行空間,空間的作用便是讓所有空間互不幹擾,誰也不能進入別的空間,邪神模仿其他宇宙,用無盡神力創造出各種星系,銀河。時間瞬息千萬年,第七宇宙的結界破碎了,其餘六大宇宙的至強者闖進第七宇宙,第七宇宙變成唯一一個容納了萬族的宇宙!萬族各有所需,大戰一觸即發,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神族,魔族,妖族!三族立於宇宙中心,他們感受到了其餘的空間,也感受到了平行空間,三族共同出手,展開三界,一股毀天滅地的力量肆虐第七宇宙,平行空間受損,所有空間開始合並,一顆水藍色的大星慢慢成型,體型足有四分之一的宇宙那麼大!
萬族介驚,這么大的星球,無盡的資源,這乃是他們的神藏!瘋狂的大戰一觸即發,以這顆星球為本,萬族鼎力,三界遍布天下,人們稱這方世界為泛古!
殊不知,邪神的能力怎會局限於此...
幾萬年過去,萬族在這個世界每一個角落就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挺拔的巨人族,妖嬈的蛇族,詭異的魔族,神秘的神族,妖異的妖族,所有種族不知一個驚天陰謀正在醞釀。
這一天,神魔突然爆發驚天大戰,鮮血染紅了整個煉獄場,隨後從天而降的黑色大手滅了妖界,泛古就此大亂,一個神秘的種族從域外而來,開始殘暴的殺戮,顛覆世界的一刻就此發生,無一個種族是他們的對手,於是萬族同心!用了萬年時間,用成海的鮮血逼退了他們,平行空間無聲無息的修復了,泛古最終成為過去,無盡種族隱退,空間重新規劃,無盡的位面復原,帶著萬族,煙消雲散...
一顆在中心的藍色星球定格在那裡,慢慢的吸引著其他的星球,因為它散發著生命的氣息,各種生物誕生了,在血色的苦海里,一切重新開始,百億年的光陰,它的生命氣息越來越弱,人類出現了,他們正在...
破壞平行,重現泛古!
以上來自我的小說《五尊邪神》
上面說了他們在這個世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也就是說人類遇到這些痕跡或者活著的萬族,如此來編寫的故事。
⑥ 如何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涵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首先要明白這句話中「道」字的意思.此道就是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中一切事物運行的規律,包括天體、宇宙、包括我們用筷子夾菜吃飯,包括我們發射火箭上天、包括我們抵制日寇的侵略、包括我們為了拯救大自然而作的各種努力.,其中都有個「道理」.但這也是只是個比喻罷了,按照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來講,「道」這個東西壓根就是說不出來的表不清楚的,如果說出來也就不稱為「道」了,所以只可意會.
那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在說什麼呢?這句話有如下幾層意思:
1,說明了天下萬物的由來.即,萬物是由「道」演變而來.具體如何演變,請參考霍金著的《霍金的宇宙》《世間簡史》等現代科學著作.其中大量描述了宇宙是如何從一片虛無通過大爆炸演變二來.同時要結合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易經》以及王大有先生的著作《宇宙全息自律》等經典哲學思想來學習.通過這種結合現代科學進展與古代哲學精華的互相參照的學習方法,你會發現,原來宇宙確實是這樣一生二、二生三點進化演變二來的.
2,說明了,萬物不論如何演化,其中都存有最原始的「道」.也就是說,道是當今一切萬物存在以及運行的根本.
3,這裡面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都不難理解,難理解的是道生一.道如何生一,如何在一片虛無中就自發地產生了一呢.這裡面除了要參看1中所述的各種書籍和知識外,還需要你有顆靈動的心靈才能去理解.因為真正的宇宙和世界是存在於你的心靈之中的.你能夠理解自己會有靈光炸現、突然悟道、頓悟,那你也應該理解這個宇宙這個世界為什麼會突然的誕生了.
4,並且,同時存在有多個宇宙以及多個世界.我們能觀察到的只是我們凡胎肉眼和有限的科技所能及之處.真正的真實的世界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無限廣袤.但是,無論在哪裡都有「道」.此所為「萬物皆由道生」.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的老祖宗早就認識到這些偉大的哲理,只是通過簡單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幾個字來表達罷了.但這幾個字中蘊涵的博大精深的知識結構是必須由我們現代人類不斷地通過科學研究探索分析、運用科學的方法以及廣泛的哲學思想分析才能透析出來,從而最終應用到我們日常生活中,造福人類的.否則我們只在文字功夫上作作文章或者只把他們歸為古代經典哲學供奉起來甚或有的批為迷信和過時的東西而不加鑽研開發利用,那我們就真正地荒廢了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世間精華了.
我相信以上我的回答中仍然由未涉及真正道理的地方.也有很多缺陷,還待各位專家作進一步分析.
⑦ 萬物簡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萬物簡史》是一部有關人類科學發展史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科普名著,作者以超常的智慧、幽默風趣的筆法,結合有關現代科學的發現,勾勒了自然的演化史和人們認識宇宙、探索萬物的科學歷程。
人是從地球上第一批動物演化而來的嗎?一個人的DNA有多少個億的密碼字母?一個普通身材的成年人,軀體怎麼可能包含著30顆氫彈爆炸的能量?門捷列夫發現化學元素的周期規律,是從北美洲的單人紙牌游戲中獲得了靈感;達爾文為蚯蚓彈起了鋼琴,是為了研究聲音和震動對它們的影響;
發現第一批陸地動物魚甲龍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學家賈維克居然數錯了手指、腳趾的數量,還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讓別人看……
娓娓動聽的故事、精美絕倫的圖畫、諧趣橫生的卡通造型、獨具創意的「分鏡頭」式頁面展示,極具視覺沖擊力,讓少年兒童讀者在輕松與愉悅之中,與科學巨匠進行心靈對話,遨遊科學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奧秘,思索人類的未來。
(7)天下萬物歷史如何擴展閱讀:
這是一部有關現代科學發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書,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
作者簡介
比爾·布萊森,享譽世界的旅遊文學作家。1951年出生於美國艾奧瓦州,畢業於美國德雷克大學。從1973年起,在英國居住20年之久,任職於《泰晤士報》與《獨立報》,同時也為《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雜志》等刊物撰文。之後搬到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漢諾威市。
2003年,布萊森夫婦和他們的四個孩子重新回到英國,現居住在諾福克郡懷門德姆市。2005年,布萊森被任命為英國久負盛名的杜倫大學校長,並且被眾多大學授予榮譽學位。2006年12月,為表彰他在文學上的傑出貢獻,布萊森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授予大英帝國官佐勛章(OBE)。
2007年1月,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文學及歷史協會將該年度的詹姆斯?喬伊斯獎授予布萊森。布萊森擅長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他所游歷的世界,在他的書里,英國式的睿智幽默與美國式的搞笑絕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的尖刻加上他的博學,讓他的文字充滿了幽默、機敏和智慧,使他成為「目前活在世上的最有趣的旅遊文學作家」(《泰晤士報》)。
⑧ 道德經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兩句的辯證關系
《老子》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王弼本釋為: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
天下萬物都有其時間性依據,即有一個開始,這個開始就是「有」,也稱為「原」.一切時間性依據都有其空間性依據-----宇宙之「本」,也稱為「無」.《屍子》中說: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文子-自然》中說這是老子說的.誰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古人已經有了宇宙大本這一認識.
《墨子》中有三表法,是用來討論語言的,即言必有三表,本之者,原之者,用之者.本原依據不僅僅只是在語言中必須予以強調,天下萬事萬物中都必須予以強調.它是人們分析事物的邏輯起點,也是知識構建的依據.
老子與墨子的分析方法其實都取之於易.易學中的四象概念,就是一個直角坐標系概念.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呂氏春秋》中也說: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說文解字注》:儀者,度也.《古微書》:「上經象天,下經計歷.」這種坐標定位方法,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已經普遍接受與應用了.其經象天,其緯計歷.以考察萬事萬物的存在的歷史性與宇宙論依據.易學可以說是諸子學說的歷史性依據,也是宇宙論依據.
萬事萬物都是一種客觀存在現象,客觀現象都有其時間性的開始,也有其時間性的終結.換句話說,「有」的存在是有其時間性的.而「無」是時間性的「有」的全集,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
「無」是一個抽象的,依賴於「有」而間接存在的「存在」.比如時間,系統,能量,意識等等,這些都是形上之「無」的意義的延伸.「有」是「無」的存在基礎,「無」是「有」的變化條件.沒有「有」,「無」將無處依附,沒有「無」,「有」將無從變化.二者是對立統一,互根互動的.
王弼說:聖人體『無』,『無』又不可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恆言『無』所不足.(前面這句是針對子貢的『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所說的.這當然是為了維護儒家正統),又如解釋《易經-系辭》中說『道者何?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寂然無體,不可為象.』王弼對「有無」的理解是合符老子的原意的.傳統文化之「無」與後來佛教東傳之「空無」是有很大區別的,混淆兩者的概念,也就必然有了諸如「空無之義難檢」,「以虛為主,偏立一家之辭」之類的批判了.
本,原,用是三個不同層次的概念,坐標原點為用,其緯代表時間性存在,其經代表空間性存在.是普遍適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比如語言世界,思想世界與客觀世界,三者也是這樣一個關系.當然直角坐標系不僅僅只是這些用處,也不僅僅只是在古代才有其應用價值.
如果弄懂易學到底說的什麼,對於諸子學說中的一些疑難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如果能將諸子學說弄懂,解易也將不再是難事了.弄懂這些依據,無論是以新釋舊,還是以舊御新,其作用與價值都是不言而喻的.
⑨ 圖解萬物簡史和萬物簡史內容一樣嗎
《萬物簡史》: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
這是一部有關現代科學發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書,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驚奇和感嘆組成了本書,歷歷在目的天下萬物組成了本書,益於人們了解大千世界的無窮奧妙,掌握萬事萬物的發展脈絡。
書中回溯了科學史上那些偉大與奇妙的時刻,引用了近年來發現的最新科學史料,幾乎每一個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驚人: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看得見的奇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變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坦博拉火山噴發引發的海嘯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於科學的科學家們也是千奇百怪:達爾文居然為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為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里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發現第一批陸地動物魚甲龍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學家賈維克居然數錯了手指、腳趾的數量,還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讓別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