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如何評價商鞅

歷史上如何評價商鞅

發布時間:2022-10-08 04:10:57

1. 如何評價商鞅變法

變法之利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廢井田制,重農抑商,獎勵軍功,設立君主集權制等等。

廢井田制,我們便從“井田制”是什麼說起,這是一種土地國有制度。田地分為公田與私田,人們集體服勞役於公田,所有收成皆為領主所有,只有在私田上的勞作才屬於自己。而這樣的土地制度就在時間發展當中,生產效率越發低下。廢井田這一法令的出現,使得人們重拾生產的積極性。

君主專制,一旦君主昏庸或無作為,那麼他的子民便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全天下只聽令於一人,可世界上又哪有十全十美可將所有事情都做得完美無缺之人呢?而這縱觀古今,無疑是商鞅變法帶來的1個致命缺陷,且每個朝代都中招,此後的朝代無比亡在昏庸之君。

專制讓天下一統,卻也禁錮著天下更多的可能性。

商鞅變法的所有舉措,在當時大都為新制,針對當時社會弊病而提出,卻也在歷史發展之中漸漸演化成為阻礙社會發展的弊病。

2. 如何評價商鞅變法呢

商鞅(公元前390—338年)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

——《戰國策》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禮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

——商鞅

公元前338年,商鞅因被誣告謀反被追殺。他四處逃亡,逃到邊關想住宿一晚,結果所有店家均因害怕被“連坐”而將其拒之門外。他想要逃到臨近的魏國,魏人因他不守承諾攻魏不願收留。最後他不得不回到自己廣闊的封地商邑,並組織兵士抵抗秦軍,但終因寡不敵眾慘遭失敗,最終被秦惠文王施以最殘酷的刑罰——車裂,並滅其九族。

任何變法和革新都是一次治國方略和利益關系的重組,這就難免會遭到原有利益集團的反對,商鞅變法也不例外。以甘龍、杜摯為代表的貴族反對變法,提出“智者不變法而治”、“法古無過,循禮無邪”,認為效法古人之法才不會有過錯。對此,商鞅針鋒相對的以“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觀點將其駁倒,提出應根據時代的發展制定法令和禮制。當守舊勢力攛掇太子觸犯新法時,商鞅斷然懲罰了太子的兩個師傅,為新法建立了權威。

掃除障礙之後,商鞅的新法開始在秦國推行。為了加強君主專制統治,增強法律的權威,商鞅重新頒布了法律,強調“依法治國”,主張輕罪重罰,並在李悝《法經》的基礎上增加了連坐法,杜絕了包庇罪犯的現象,而他日後因此法陷入絕境大概是他始料未及的。

3. 如何評價商鞅

評價

一、正面評價

1、革法明教

商鞅通過變法將秦國改造成富裕強大之國,為秦國將來統一六國,建立一統天下的秦朝,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歷朝歷代對於商鞅進行的富國強兵的變法都有極高的評價,例如:

蔡澤評價商鞅:夫商君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賞,有罪必罰,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以靜生民之業而一其俗,勸民耕農利土,一室無二事,力田稸積,習戰陳之事,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於天下,立威諸侯,成秦國之業。

李斯評價商鞅: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評價商鞅:鞅去衛適秦,能明其術,強霸孝公,後世遵其法。

桑弘羊稱贊商鞅: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政教,奸偽無所容。外設百倍之利,收山澤之稅,國富民強,器械完飾,蓄積有餘、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故兵動而地割,兵休而國富…功如丘山,名傳後世。

劉向評價商鞅: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廣雍州之地,東並河西,北收上郡,國富兵彊,長雄諸侯,周室歸籍,四方來賀,為戰國霸君,秦遂以彊,六世而並諸侯,亦皆商君之謀也。

北宋的王安石曾賦詩稱贊商鞅: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梁啟超的作品《中國六大政治家》將商鞅與管仲、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張居正並列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

麥孟華給予了商鞅「法學之巨子,政治家之雄」的極高評價。陳啟天評價商鞅的變法「不但創造了秦國的命運,而且決定了秦後二千年的政治歷史」,商鞅是一位「革新的、實行的大政治家」。毛澤東對商鞅評價很高,說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政治家,是一個具有宗教徒般篤誠和熱情的理想主義者」。

青年毛澤東寫道:商鞅的新法「懲姦宄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福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貪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 他還稱贊商鞅「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徹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僅限於當時,更影響了中國數千年」。

2、盡公不為私

商鞅執法不避權貴,治理國家殫精竭慮、盡公不為私的精神也得到了廣泛的肯定。范雎評價商鞅:夫公孫鞅事孝公,極身毋二,盡公不還死,信賞罰以致治,竭智能,示請素,蒙怨咎,欺舊交,虜魏公子卬,卒為秦禽將,破敵軍,攘地千里。

韓非稱贊商鞅:塞私門之請而遂公家之勞。《戰國策》稱贊商鞅: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

劉向評價商鞅:夫商君極身無二慮,盡公不顧私,使民內急耕織之業以富國,外重戰伐之賞以勸戎士。法令必行,內不私貴寵,外不偏疏遠。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

3、軍事才能

此外,商鞅作為統帥為秦國攻城略地,拓地千里,許多著作將商鞅與當時的名將並稱。《漢書·刑法志》將商鞅與吳國的孫武、齊國的孫臏、魏國的吳起並稱;《荀子·議兵篇》將商鞅與齊國的田單、楚國的庄𫏋、燕國的樂毅並稱。

二、負面評價

1、人性刻薄

司馬遷對商鞅評價不高,他認為商鞅用膚淺的帝王之術取悅秦孝公、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走門路這些不光彩手段獲得重用後,在秦國國內採用近乎「暴力」的手段進行快速改革、處罰公子虔、欺騙公子卬、不聽趙良的勸告,這些足以證明他是個刻薄少恩的人。

2、加劇貧富懸殊

董仲舒批評說:商鞅廢除井田,導致「富者田連仟伯,貧者亡立錐之地」。班固認為商鞅變法加劇了百姓的貧富懸殊以及諸侯國之間相互兼並,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的安定。班固還批評商鞅鼓勵發動戰爭,致使橫屍遍野、生靈塗炭。

3、濫用酷刑

商鞅變法時所設的連坐之法,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商鞅執法嚴酷,曾在渭河邊一日處決囚犯七百人,河水因此變紅,號哭之聲驚天動地。

商鞅嚴格執法、濫用酷刑的行為招致普遍的怨恨,漢昭帝時的賢良文學也認為商鞅的嚴酷刑法是造成秦朝快速滅亡的重要原因,《舊唐書》甚至將商鞅稱為酷吏。

4、愚民政策

記錄商鞅言行的《商君書》作為一部法家學派作品,其中充斥著大量愚民政策以及法家士子為帝王穩固政權,剝奪百姓人權的觀點。例如:《商君書》中認為國家與人民是矛盾的關系。人民強大,則國家虛弱。所以想要國家強大,則必須削弱人民。

能夠戰勝強敵、稱霸天下的國家,必須制服本國的人民。只有使人民愚昧無知、朴實忠厚,人民才不易結成強大的力量來對抗國家和君主,這樣國家才會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會牢固。《商君書》中認為人性本惡,必須承認人之惡性,治理國家要以惡治善才能使國家強大。

《商君書》中主張重刑輕賞,他認為加重刑罰,減少獎賞,是君主愛護民眾,民眾就會拚命爭奪獎賞;增加獎賞,減輕刑罰,是君主不愛護民眾,民眾就不會為獎賞而拚死奮斗。

5、貶斥儒家學說

商鞅貶斥儒家學說,將儒家所推崇的禮樂、詩書、孝悌、修善、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貶斥為六虱,認為國家必須去除六虱才能強大。西漢以來的儒生對於商鞅使用嚴酷刑罰改變民風民俗、敗壞道德的行為多有非議。

賈誼評價商鞅:商君違禮義,棄倫理,並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漢昭帝時的賢良文學批判商鞅:商鞅棄道而用權,廢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為俗,欺舊交以為功,刑公族以立威,無恩於百姓,無信於諸侯,人與之為怨,家與之為仇。

商鞅反聖人之道,變亂秦俗,其後政耗亂而不能治,流失而不可復。

唐代的趙蕤評價商鞅:夫商鞅、申、韓之徒,貴尚譎詐,務行苛刻。廢禮義之教,任刑名之數,不師古,始敗俗傷化。此則伊尹、周召之罪人也。朱熹批評:「他(商鞅)欲致富強而已,無教化仁愛之本,所以為可罪也。

(3)歷史上如何評價商鞅擴展閱讀:

一、簡介

商鞅(前390年-前338年),中國歷史上戰國時代政治家、統帥,法家法派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商鞅早年學習法家、兵家、雜家思想,後侍奉魏國國相公叔痤任中庶子,秦孝公在秦國國內頒布求賢令後由魏入秦,通過變法改革將秦國改造成富裕強大之國,史稱商鞅變法。

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的戶籍、法律、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事上商鞅作為統帥率軍收復了河西地區(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部分失地。

但商鞅在變法改革過程中制定了嚴酷的刑法打擊舊貴族,招致極大的怨恨,商鞅本人也遭到舊貴族勢力的報復,最終身亡。

商鞅及其變法對法家學派有著深遠的影響,法家學派後人將商鞅的言行與思想及其後學著作匯編成《商君書》。司馬遷著《史記》時,為商鞅單獨立《商君列傳》。此外,現代學者馬非百著《秦集史》、王蘧常著《秦史》時,都將商鞅和其門客屍佼合立於《公孫鞅傳》。

二、著作

《漢書·藝文志》在法家論著中記載商鞅著有《商君》29篇,兵家權謀論著中著有《公孫鞅》27篇。其中《公孫鞅》已失傳,現存的《商君書》共有24篇,其中第16篇刑約和第21篇御盜內容已失傳。此外,《群書治要·卷三十六》還摘錄有《商君書·六法》一段文字。

《商君書》又稱《商子》,是由商鞅的言行和思想及法家後學著作匯編而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作品之一。書中主張以法治國、重農抑商、重戰尚武、重刑輕賞,貶斥儒家學說、縱橫家及游俠。

三、人物紀念

1、商鞅墓

商鞅墓,又名商君墓。商鞅被車裂後,法家的後學者收殮商鞅的遺骨准備偷運回商鞅故里衛國安葬,在黃河德豐渡口被秦國守軍截獲,當地百姓與守軍便將商鞅遺骨草草埋葬於附近的秦驛山之下,後來法家的後學者尋訪至此為商鞅立了墓碑。

上書「商君之墓」。商君墓位於今陝西省合陽縣城東23公里處的洽川鎮風景名勝區秦驛山腳下,墓高三米多,直徑十餘米。1970年解放軍某部在此修建營房時將商君墓夷為平地。

2、商鞅廣場

商洛市(因出土有帶有「商」字的瓦當,確認系公元前340年秦封給商鞅的封邑)最大的廣場——商鞅廣場,坐落於廣場中心的大型主題性城市雕塑「商鞅」也成為該市的標志性雕塑。

廣場中心的商鞅雕塑高9米,「商鞅」左手持簡,身佩寶劍,剛毅果決,庄嚴威峻,雕塑背後是一堵總長33.8米的浮雕文化牆,主要講述商鞅變法前後的歷史風雲。

4. 怎樣評價商鞅

正面評價
肯定商鞅的人,比如王安石認為: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這是在肯定商鞅的治國方略。」而資治通鑒中說:「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不善者反之:欺其鄰國,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以至於敗。所利不能葯其所傷,所獲不能補其所亡,豈不哀哉!昔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稱刻薄,又處戰攻之世,天下趨於詐力,猶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況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雖說商鞅刻薄,所謂「亂世用重典」本也無可厚非,反而說明商鞅之誠信品質。梁啟超也在《中國六大政治家》中,將商鞅列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與管仲、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張居正同列(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列出「中國六大丞相」為管仲、商鞅、諸葛亮、王猛、王安石、張居正。與上面的「中國六大政治家」相比,是將李德裕換成王猛)。毛澤東對商鞅評價很高,說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政治家,是一個具有宗教徒般篤誠和熱情的理想主義者」。他認為商鞅之法「懲奸究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福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貪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他還說商鞅「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徹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僅限於當時,更影響了中國數千年」。在現代,盡管有少數不同聲音,但大多數人承認商鞅是一個敢於觸動舊勢力、敢於改革的英雄。
負面評價
由於獨尊儒術的緣故,歷史上對於使用暴力手段進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評價並不是很好,以至於千百年後的人們還蔑稱秦國為虎狼之國。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列傳》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昂,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後人又說:「衛鞅入秦,景監是因。王道不用,霸術見親。政必改革,禮豈因循。既欺魏將,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賓!」
司馬遷的評價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卬,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
衛鞅入秦,景監是因。王道不用,霸術見親。政必改革,禮豈因循。既欺魏將,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賓 。

5. 歷史對商鞅的評價

一、正面評價

1、革法明教

商鞅通過變法將秦國改造成富裕強大之國,為秦國將來統一六國,建立一統天下的秦朝,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歷朝歷代對於商鞅進行的富國強兵的變法都有極高的評價,例如:

蔡澤評價商鞅:夫商君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賞,有罪必罰,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以靜生民之業而一其俗,勸民耕農利土,一室無二事,力田稸積,習戰陳之事,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於天下,立威諸侯,成秦國之業。

2、盡公不為私

商鞅執法不避權貴,治理國家殫精竭慮、盡公不為私的精神也得到了廣泛的肯定。范雎評價商鞅:夫公孫鞅事孝公,極身毋二,盡公不還死,信賞罰以致治,竭智能,示請素,蒙怨咎,欺舊交,虜魏公子卬,卒為秦禽將,破敵軍,攘地千里。

3、軍事才能

此外,商鞅作為統帥為秦國攻城略地,拓地千里,許多著作將商鞅與當時的名將並稱。《漢書·刑法志》將商鞅與吳國的孫武、齊國的孫臏、魏國的吳起並稱;《荀子·議兵篇》將商鞅與齊國的田單、楚國的庄𫏋、燕國的樂毅並稱。
二、負面評價

1、人性刻薄

司馬遷對商鞅評價不高,他認為商鞅用膚淺的帝王之術取悅秦孝公、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走門路這些不光彩手段獲得重用後,在秦國國內採用近乎「暴力」的手段進行快速改革、處罰公子虔、欺騙公子卬、不聽趙良的勸告,這些足以證明他是個刻薄少恩的人。

2、加劇貧富懸殊

董仲舒批評說:商鞅廢除井田,導致「富者田連仟伯,貧者亡立錐之地」。班固認為商鞅變法加劇了百姓的貧富懸殊以及諸侯國之間相互兼並,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的安定。班固還批評商鞅鼓勵發動戰爭,致使橫屍遍野、生靈塗炭。

3、濫用酷刑

商鞅變法時所設的連坐之法,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商鞅執法嚴酷,曾在渭河邊一日處決囚犯七百人,河水因此變紅,號哭之聲驚天動地。

商鞅嚴格執法、濫用酷刑的行為招致普遍的怨恨,漢昭帝時的賢良文學也認為商鞅的嚴酷刑法是造成秦朝快速滅亡的重要原因,《舊唐書》甚至將商鞅稱為酷吏。

4、愚民政策

記錄商鞅言行的《商君書》作為一部法家學派作品,其中充斥著大量愚民政策以及法家士子為帝王穩固政權,剝奪百姓人權的觀點。例如:《商君書》中認為國家與人民是矛盾的關系。人民強大,則國家虛弱。所以想要國家強大,則必須削弱人民。

6. 商鞅的歷史評價:如何評價商鞅以及商鞅變法

改革必然要觸及既得利益,必然會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對。歷史上任何一次變法維新,都不僅是一種治國方略的重新選擇,而且是一種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這也便是改革會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

進步之處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建化變法改革運動,順應了封建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局限之處
但是商鞅變法中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在一定程度上給廣大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並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內行刀鋸,外用甲兵」、迷信暴力而輕視教化等思想,也有其明顯的歷史局限。

7. 如何評價商鞅其人其事

(2018·隨州)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戰國時期商鞅變法,其敢為人先的精神激勵後來。
(2014·宜昌)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變法推動了社會進步,其中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的社會改革是商鞅變法。
(2013·襄陽)商鞅變法發生在秦國。
(2010·黃石)商鞅變法是我國戰國時期效果最顯著的變法。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屬於變法內容。
商鞅自魏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
商鞅變法,為中華第一帝國夯實了地基。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他廢除了三皇五帝以來的分封制、公田制,設立了軍功授爵、開墾荒地等法令,打通了經濟流通和個人上升渠道。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如何評價商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