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粵劇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粵劇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2-02-13 05:23:02

Ⅰ 粵曲起源於什麼時候

粵曲源於戲曲聲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樂工清唱而萌發。同治初期,經失明女藝人「師娘」繼承發展趨於成熟。

Ⅱ 粵劇的發展歷史和基本特點

戰後之初,香港粵劇雖秉承1930年代粵劇善變的傳統,但其後卻向傳統戲曲表演的方向發展。在劇目形式上,時裝粵劇越來越少,劇本創作趨向文學化,但重視田文修飾,曲詞句式趨向七字齊言,選材則多從古典戲曲中擷取。表演上,向京劇靠攏,重視身段表演。戲服也因製作師傳漸少,以及審美標準的改變,漸漸脫離傳統南派珠片及兔毛出鋒的樣式,和京劇戲服看齊。

1950年代,仙鳳鳴劇團的出現,令到香港粵劇產生根本的變化。白雪仙雖然出自薛覺先的門下,但她卻秉承薛馬兩家之長。在戲劇文學上,她一如馬師曾,著意提升表達的內容;表演上,她繼承乃師向京劇學習,講究北派身段。但她在粵劇音樂上,卻沒有從粵曲板式出發,反以選取古譜大調或創新曲為主。

和白雪仙共同作山頁獻旳人,主要是編劇唐滌生。沒有康滌生的創作,白雪仙茌以確立她的藝術地位,但沒有任劍輝和白雪仙的表演,唐滌生也難以名垂後世。

不過,任白和唐滌生也開創了新的粵劇表演風尚。其一是把表演角色局限在生旦二人,其他角色均成為隌襯。雖然這使戲劇表演更集中,但也因成為風尚,加快了生旦以外行當角色的衰亡;其二是把展現情節為主的傳統粵劇,變成展現人物情感沖突為主旳言情粵劇;其三雖然是加強了粵劇的文學性,但同樣如元雜劇一樣,減低了粵劇舞台表演的要求,令到生旦對唱成了粵劇的粵劇的潮流。

因為唐派粵劇的興起,業余愛好者更容易掌握表演,令到大量業余愛好者投身粵劇表演或粵曲演唱,使粵劇逐漸形成專業和業余界線模糊的情況。

唐滌生過世後,劇壇主要的幾位名令也相繼退休。在麥炳榮、鳳凰女領導的大龍鳳劇團的帶動下,粵劇一度回歸鑼鼓粵劇。但佔主導,最終仍是傳統表演和劇本創新的兩線為主。

1970年代,薛覺先關門弟子林家聲的崛起,正代表了向戲曲傳統靠攏,以舞台表演為主的藝術門派。而由任劍輝、白雪仙訓練的雛鳳鳴劇團,仍以表演唐派名劇為主,代表劇本創新的藝術門派;不過,創新的劇本經過三十多年的表演,再也不算創新,鶵鳳鳴劇團雖然以偶像形式風麾萬千影迷,但其藝術建樹卻遠不如林家聲。1990年代,林家聲的退休和雛鳳鳴的解散,粵劇又開始向一個新的年代。

於廣東人,特別是廣州人來說,無論是出國定居還是短暫的公務和旅行,都沒有很明顯的身在異鄉為異客的那種感覺,因為吃的是粵菜,聽的、講的仍是粵語。而且,在國外,當地華人還常滿懷驕傲地告訴你:全世界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廣東人,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菜(廣州美食),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曲和粵劇的知音。由此可見,粵劇在廣東和廣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粵劇有一個「南國紅豆」的美稱。1956年5月,廣東粵劇團赴北京參加會演,周總理接見主要演員,並在座談會上稱粵劇是南國紅豆。周總理以南國紅豆來比喻粵劇,可謂別出心裁而又貼切、形象,說明了粵劇是南方的產物,象紅豆那樣晶瑩可愛,令人懷念。
在全國400多個地方劇種中,在祖國繁花似錦的戲曲百花園中,粵劇這顆南國紅豆無疑是別具一格、源遠流長,並且根深葉茂的。它不僅長遍了珠江兩岸,而且還移植到南洋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古巴一帶。
在廣東省內,粵語地區人口近4千萬,再加上廣西大部分地區以及港澳等地,其影響是相當可觀的。說是華南流傳最廣、觀眾最多的地方劇種,以它來代表廣東省稱之為粵劇,是實至名歸的。粵劇在300餘年的發展歷史中,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的一些特色。一是它的可塑性大,善於吸取許多新的、外來的、民間的東西,從粵劇的發展史看,它吸收了民歌、流行曲、兄弟劇種、文明戲以至電影上的一些表演方法,可謂兼收並蓄。
二是它的音樂性豐富、曲牌多,新曲多,新曲入劇層出不窮,而廣東音樂是舉世聞名的,有的觀眾盡管不欣賞粵劇內容,但對廣東音樂、戲劇音樂仍然傾倒不已。
三是粵劇劇目多,新戲多,劇目多達3千多個,在全國400多個劇種中,是劇目較多的劇種之一。題材廣闊,這對擴大觀眾的視野、開拓演員的戲路和表現力都是有幫助的,也是其他地方戲曲所罕見的。
四是粵劇的伴奏樂隊發展很快,從初期的五、六人(五件頭)發展到10多20人,並採用中西樂器結合的手法,較多地使用西洋樂器,如小提琴、薩克斯等,在國內諸地方劇種中,也是獨樹一格的。五是粵劇詞曲比較通俗,許多生動、活潑的方言口語入戲,特別在「說白」當中運用得很傳神。

粵劇的歷史
粵劇
粵劇,又稱 " 廣府大戲 " ,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
種,有三百多年歷史,在廣東,廣西 ,香港,澳門非常
流行,美洲,歐洲,澳洲 ,東南亞華僑居住的地區也常
有演出.
粵劇的形成情況十分復雜,明代的弋陽腔 ,崑腔,
清初以來的西秦戲 ,漢劇, 甚至江蘇,河南,安徽
,湖南, 河北,廣西等地的戲曲藝術,都對粵劇有
不同程度的影響.
紅船的消失
以前,戲班經常在河網縱橫的珠江三角洲一帶演出,往來
只能依賴船隻,因此,藝人大部分時間會在戲船食住.由
於戲船船身全部髹上紅色,故稱「紅船」,又用龍頭鳳尾
裝飾,十分壯觀.民國期間,盜匪橫行,「紅船」子弟要
設法保護自己.
後來,在廣州和其它城鎮,戲院漸漸增多,戲班便減少
落鄉演出的次數;同時,汽車,火車等現代交通工具日
益發達,「紅船」的作用消失,逐漸被淘汰了.
抗曰時期的粵劇 1
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中國對日
本進行八年抗戰,不少戲班上演愛
國劇,例如:薛覺先演 「貂蟬」,
馬師曾演出「還我漢江山」,
「漢奸的結果」等劇目,他們還合
作拍過一部籌募救國公債的電影
「最後關頭」.關德興變賣戲服衣
箱,籌款募捐,組織「粵劇救亡服
務團」.其他粵劇演員則踴躍購買
愛國公債,義演賑濟難民.
一九三八年廣州失陷,粵劇工作者紛紛移居
香港,第一流人材集中在本港,粵劇便旺盛
起來.香港淪陷,他們轉往澳門避難,使當
地粵劇演出頓然興旺起來.及至澳門也無法
容身,便轉入廣西各地演出,過著顛沛流離
的生活.
抗日時期的粵劇 2
四九年後國內粵劇的發展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步
驟地對粵劇進行「改戲,改人
, 改制」 .改戲方面,提出
「好看有益」的要求,鼓勵劇
團上演內容健康的劇目,整頓
舊劇目,創作或改編反映時代
的歷史劇及現代戲.
柳 毅 傳 書 劇 照
四九年後國內粵劇的發展 2
在舞台藝術方面,建立導演制,凈化舞台形象,注意整體
配合.一九五八年,把廣州各省屬,市屬劇團合並,成立
「廣東粵劇院」 .六十年代初,成立「廣東粵劇學校」,
培養接班人.「文化大革命」期間,粵劇與其它劇種一樣
受到摧殘,劇院停業,劇團解散,成員不是下放勞動,便
是被迫轉業.八十年代,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粵劇藝
術再次發展起來.
四九年後香港粵劇的發展 1
香港光復之後,粵劇藝人紛紛組班演出.五十年代,新馬師曾,何非凡,陳錦棠,任劍輝,芳艷芬,紅線女,秦小梨,白雪仙等演員,成為粵劇界的支柱.
芳艷芬
白雪仙,任劍輝
四九年後香港粵劇的發展 2
八十年代中期,粵劇從低潮
恢復過來,戲班演出活躍;
同時,有不少業餘愛好者學
演大戲,學唱粵曲,作為生
活嗜好.現時,香港粵劇特
色是保留傳統表演和藝術的
面貌較多,與國內積極革新
的方向不同,形成香港與廣
州粵劇演出風格有明顯分
別 .
林 家 聲
粵劇在海外的發展 1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廣東籍
華僑比較多,粵劇在清代咸
豐年間,已經建立基礎,所
以有「粵劇第二故鄉」的稱
譽.到現在,香港的劇團或
演員都會應節日及神誕受聘
該地演出街頭的「神功戲」.
新 加 坡 粵 劇 演 出 劇 照
粵劇在海外的發展 2
「 雛 鳳 鳴 粵 劇 團 」 美 加 巡 回 演 出 的 海 報
粵劇在美洲大陸演出的歷史悠
長,根據文字及圖像資料顯示
,至少有一百三十幾年.目前
,美洲的華人社會,仍然有很
多華僑喜愛粵劇,所以香港和
廣州的粵劇團經常前往當地演
出. 近年,華人移居美加的數
目增加,其中有不少熱愛粵劇
,於是在當地成立曲社,劇社
,作為排練的地方,間中也有
粵劇的演出.
戲曲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由戲曲演員的唱,做,念,打
,以及相關的化妝,服裝,道
具 ,鑼鼓音樂等共同組成.如
果與話劇,歌劇,舞劇等戲劇
形式比較,戲曲的特點在於表
現手段的程式性與多樣化,是
一種高度綜合的舞台表演藝術.
戲曲
戲曲表演,念白有調,動作有式,鑼鼓有經,歌唱有各種曲牌和板式,武打有各種套數,唱,做,念,打和音樂拍和都有一定的格式,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程式」.「程式」是戲曲表演的種種規范,也是戲曲演員和其他戲曲工作者的溝通語言,更是戲曲表演體系一些規范性的基本規律.
由 蓋 鳴 暉 及 吳 美 英 示 范
程式表演 1
程式表演 2
「排場」是粵劇的基本表演方法及重要組成部分,由一定規范的鑼鼓,唱腔,功架,人物的心理描寫,情節,特定環境等因素組成.有一些「排場」比較簡單,有一些則比較復雜
, 例如「會妻」,「猜心事」,本身就是一段戲.這是由於很多「排場」是從傳統劇目的精彩段落提煉出來,比較簡單的只是一個表演片段,而較復雜的基本上可以獨立成為一出「摺子戲」,能夠作為演員在演出時借用的表演規范.
做功 :
1.虛 擬 動 作 的 運 用
日 常 生 活 之 中 , 人 的 動 作 離 不 開 一 定 的 對 像 與 環 境 , 像 開 門 要 有 門 , 騎 馬 要 有 馬 , 上 課 會 在 課 室 . 但 在 戲 曲 舞 台 上 , 演 員 要 在 不 存 在 或 部 分 不 存 在 的 環 境 和 對 象 的 條 件 下 , 通 過 身 體 動 作 , 使 觀 眾 聯 想 到 原 來 的 對 象 和 環 境 , 這 種 動 作 就 稱 為 「 虛 擬 性 動 作 」 .
2.虛 擬 動 作 的 真 實 和 不 真 實
有 些 虛 擬 動 作 接 近 生 活 動 作 , 例 如 開 門 , 關 門 , 上 樓 , 落 樓 , 做 針 線 等 .
但 是 有 些 虛 擬 動 作 已 經 擺 脫 對 生 活 動 作 的 模 仿 , 例 如 坐 轎 , 坐 車 , 策 馬 等 . 因 為 經 過 長 期 實 踐 和 提 煉 , 部 分 舞 台 動 作 已 經 偏 向 歌 舞 化 , 演 變 成 一 種 戲 曲 表 演 獨 有 , 著 重 形 式 美 的 「 韻 律 動 作 」 .
3.做 功 五 法
戲 曲 演 員 的 舞 台 動 作 , 稱 為 「 做 」 , 也 稱 「 做 手 」 , 「 做 功 」 . 傳 統 藝 人 認 為 做 功 有 五 法 , 即 「 手 , 眼 , 身 , 法 , 步 」 .
「 關 目 」 , 即 是 眼 睛 的 各 種 表 演 動 作 . 演 員 透 過 眼 神 把 角 色 的 思 想 感 情 , 心 理 活 動 , 向 觀 眾 和 同 台 演 出 的 演 員 交 待 . 但 是 從 觀 眾 的 角 度 來 看 , 演 員 的 眼 睛 較 細 小 , 不 容 易 看 得 清 楚 , 所 以 要 以 手 部 動 作 配 合 , 使 觀 眾 從 演 員 的 「 出 手 」 看 到 眼 神 的 變 化 .
4.關 目
5.做 手 和 身 段
「 做 手 」 和 「 身 段 」 是 通 過 演 員 的 動 作 來 表 達 劇 情 的 表 演 方 法 . 每 一 個 行 當 有 自 己 的 「 做 手 」 和 「 身 段 」 ; 即 使 同 一 行 當 的 演 員 , 表 演 方 法 及 風 格 也 有 不 同 . 傳 統 基 本 動 作 有 「 拉 山 」 , 「 扎 架 」 , 「 走 水 波 浪 」 等 等 .
6.步 法
「 步 」 或 稱 「 步 法 」 是 戲 曲 演 員 「 動 作 造 型 」 重 要 的 一 環 . 台 步 配 合 身 段 , 做 手 , 演 員 的 形 體 美 才 可 表 現 出 來 . 除 了 一 些 基 本 台 步 之 外 , 每 一 個 行 當 都 有 自 己 獨 有 步 法 , 例 如 花 旦 的 「 走 俏 步 」 , 「 雲 步 」 等 .
7.水 袖 功
「 水 袖 」 的 表 演 動 作 有 很 多 , 常 見 的 有 「 滾 袖 」 , 演 員 雙 手 滾 動 , 表 示 緊 張 , 發 怒 等 情 緒 ; 另 一 種 「 驚 袖 」 是 表 現 震 驚 , 驚 栗 , 驚 惶 失 色 等 情 緒 .
8.水 發 功
「 水 發 」 是 縛 在 演 員 頭 頂 一 束 長 長 的 頭 發 . 「 水 發 」 有 不 同 的 表 現 方 法 , 跪 著 , 站 著 , 坐 著 都 可 以 . 演 員 用 頸 力 及 腰 力 把 「 水 發 」 逆 時 針 方 向 轉 動 , 愈 轉 愈 快 . 「 水 發 」 是 用 來 表 現 人 物 異 常 激 動 或 頹 喪 的 情 緒 .
9.翎 子 功
廣 東 人 稱 「 翎 子 」 為 「 鴙 雞 尾 」 . 「 翎 子 」 有 不 同 的 表 演 方 式 , 例 如 「 捋 雞 尾 」 , 「 震 雞 尾 」 等 .
打功 :
1.南 派 和 北 派
廣 東 人 將 粵 劇 的 傳 統 打 法 稱 「 南 派 」 , 而 「 北 派 」 則 由 京 劇 引 進 過 來 .
「 南 派 」 武 功 的 基 礎 是 拳 術 , 其 次 是 棍 , 刀 , 槍 等 . 「 南 派 」 的 特 點 是 硬 橋 硬 馬 , 出 手 有 力 , 有 氣 勢 , 穩 重 和 沉 著 .
2.手 橋
粵 劇 的 拳 術 , 我 們 統 稱 為 「 手 橋 」 .
3.刀 和 劍
粵 劇 里 , 刀 劍 的 打 法 , 一 般 是 劈 , 刺 , 擋 等 .
4.槍
粵 劇 舞 台 上 最 常 見 的 兵 器 是 長 槍 , 或 稱 「 纓 槍 」 . 槍 有 一 套 套 的 打 法 , 稱 「 套 數 」 , 常 見 的 有 「 大 快 槍 」 , 「 小 快 槍 」 , 屬 「 北 派 」 ; 而「 南 派 」 有 「 背 劍 」 , 「 十 字」 , 「 三 槍 」 等 . 「 北 派 」 還 有 「 脫 手 」 的 打 法 , 即 是 一 個 或 者 幾 個 龍 虎 武 師 把 槍 拋 給 主 角 , 主 角 用 腳 將 槍 踢 回 .
觔 斗 的 種 類 很 多 , 常 見 的 有 「 大 翻 」 , 「 級 翻 」 , 「 搶 背 」 , 「 扒 虎 」 , 「 車 輪 」 或 「 半 邊 月 」 等 .
5.翻 觔 斗
唱功 :
1.喉
「 平 喉 」 是 指 飾 演 男 性 角 色 唱 出 的 歌 聲 . 粵 劇 里 , 男 性 角 色 統 稱 做 「 生 角 」 .
至 於 「 大 喉 」 , 也 是 生 角 唱 的 , 是 一 種 表 現 英 武 人 物 的 唱 法 , 嗓 音 高 亢 嘹 亮 .
念功 :
1.白 欖
「 白 欖 」 是 一 種 有 節 奏 , 押 韻 和 及 句 逗 比 較 整 齊 的 念 白 , 行 內 人 稱 之 為 「 數 白 欖 」 . 「 數 白 欖 」 每 句 結 尾 都 押 韻 , 由 敲 擊 樂 器 「 卜 魚 」 」 打 節 拍 相 襯 .
2.浪 里 白
「 浪 里 白 」 多 用 於 一 段 唱 詞 中 間 , 或 者 在 過 門 時 停 唱 , 改 念 「 口 白 」 , 利 用 進 行 中 的 音 樂 襯 托 .

Ⅲ 粵劇有多久歷史

粵劇大概有400-500年歷史、
關於粵劇的產生和形成,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普遍認為,粵劇於明朝中葉開始萌芽,孕育於本地班。關於本地班來源一般來說,是引用麥嘯霞所撰的《廣東戲劇史略》說法,該《史略》說:「雍正繼位……,時北京名伶張五號攤手五……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戲崑曲授諸紅船子弟,變其組織,張其規模。創立的瓊花會館「,作為記載粵劇本地班始源,其實這是大大縮短了粵劇本地班的歷史,瓊花會館也非是在雍正年間才創建 ,據史載,早在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在佛山、廣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瓊花會館這一行業組織。經過不斷發展,由弋陽腔和崑腔與廣東本地流行的南音、龍舟、木魚、粵謳、鹹水歌等民間曲調以及廣東器樂樂曲結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漸演變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樂,以廣州話演唱,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地方戲劇――粵劇。粵劇有別於外省戲曲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既屬於中國寫意派戲劇范疇,又具有輕快流暢、新款善變的個性,享有「南國紅豆」的美譽

Ⅳ 粵劇的歷史發展概況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嘉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

詳見 網路
粵劇 http://bk..com/view/16733.htm

Ⅳ 粵劇粵曲的發展歷程

粵劇粵曲是廣東的重要文化標志和文化品牌,不僅在我省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而且在全國、在世界華人地區,都有廣泛影響。敬愛的周恩來同志生前十分喜愛粵劇,把它譽為「南國紅豆」。在300多年的發展流變中,粵劇藝術涌現了無數優秀曲目,產生了無數名家大師,成為嶺南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弘揚民族文化,建設文化大省,必須振興粵劇粵曲藝術,使傳統藝術煥發新的青春和生命力,成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載體,成為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美食糧。 東莞的戲劇主要是粵劇,東莞的粵劇表演明末已經流行。明張二果《東莞縣志》記載:「正德末年橫坑鍾氏演戲錢鬼,再戲,再錢。」〔民國〕《東莞縣志·雜錄》載:明末清初,篁村上演粵劇《鐵冠圖》,對激發人們抗清復明有深刻影響。清末,此劇在東莞依然上演,以推動反清。1892年,東莞籍粵劇藝人自組東成堂粵劇班,廣招東莞籍藝人參加,實力雄厚,廣納東莞一帶邀演粵劇的訂單。
1921年,雙英倩影女戲班成立,曾到日本、越南演出;同年,由廣西軍閥陸榮廷組織的「軍民樂」粵劇班也在越南演出。至1928年在同登散班,演員無著落,由東莞僑商何權接手經營,更名「嶺南樂」。是男女班,演出至1938年,在越南播下粵劇藝術。其時,東莞的靚少華自組梨園樂、大中華等戲班,並邀請著名小武靚仙合作,以8000元高薪聘請薛覺先為正印丑生。培養了花旦王鍾卓芳、文武小生白駒龍等粵劇名伶。
此前,叱吒粵劇舞台的莞籍藝人有靚全(原名陳海全),他的「單腳」武功最出名;靚榮,粵劇武生王,原名陳桂榮,篁村區亨美村人,擅長演白須、黑須戲,1924年隨人壽年班回家鄉篁村,演出《包公審郭槐》,引起轟動。他唱工獨到,嗓音洪量,被譽為「正宗武生唱腔」。陳艷濃有女武狀元之稱,腳踩著用沙煲做成的樓梯,而沙煲完好無損。
抗戰時期,東莞粵劇藝人陷於窘境,臨時組演一些「神廟戲」以維持生活。1943年,東江縱隊成立流動劇團,用戲劇形式宣傳抗日。1947年,邑人何非凡自組非凡響劇團,與邑人楚岫雲合演《情僧偷到瀟湘館》,連演300多場,創粵劇連續上演的最高紀錄。喉管雄曾為粵劇八和堂館普福堂行長,上手材曾幫助邑人鐵掃把李松波及廖俠懷成名。羅麗娟有活西施、生妲己之稱。上手材原名葉棣材,曾在「覺先聲」粵劇團當樂手,彈打吹各樣樂器都演奏,人稱「鬼才」,吹鎖吶尤其動聽,紅極一時。
清末、民國,東莞的業余劇團有:醒天夢劇社、小英雄戲班、雙英倩影女戲班、黨聲劇社、益群劇社、大朗大井頭粵劇團(九重天粵劇團)等。醒天夢劇社屬志士班,由莫紀彭、林直勉、黃俠毅、李文甫、陳哲梅等組成,1909年到香港演出,宣傳愛國思想和民族精神。該團全體成員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林直勉還捐出家產,支持劇社。該班主演劇目有《熊飛起義》、《張家玉會師》、《拿破崙血戰歐洲》等。小英雄戲班屬童子班,1928年成立,由漳澎大天二陳淦組織,在漳澎招收70名13-15歲的少年學習演戲,聘請花鼓紅、蘭花米、陳天縱等名師輔導,後因陳淦被殺而解散,共維持一年4個月。丁公醒、曾師馬(曾淦泉)等都是小英雄戲班出身。雙英倩影女戲班由班主漳澎人吳星房的兩個女兒吳國英(花旦)、吳尚英(文武生)取名,戲班基本是親朋戚友,約30人。1926年曾到日本神戶、橫濱演出4個多月;1929年往廣西、越南演出3年,主演劇目有《白蛇傳》、《仕林祭塔》、《苦鳳鶯憐》等,1933年散班。
建國後,粵劇演出更為活躍。1956年9月26日,省太陽升劇團與東莞掛鉤,成為長期在東莞巡迴演出的專業劇團。1957年9月4日,該團改名「大江東」粵劇團,全團45人,除上演《三打白骨精》、《李仙刺目》、《楊門女將》等古裝劇外,還上演現代劇目《陽光重照大嶺山》,很受群眾歡迎。這時期鄉村業余粵劇團蓬勃發展,尤以麻涌、中堂、道滘、望牛墩、虎門、長安等地為盛,幾乎每個大鄉都有劇團,逢中秋或春節上演「大戲」。
1957年12月舉辦了全縣農村業余劇團時裝戲劇觀摩會演。1959年底,佛山地區粵劇院三分團,下放本縣,成為東莞專業粵劇團,名「東聲粵劇團」,全團72人。後因不能滿足群眾看戲的要求,於1963年3月分為東聲粵劇一團、二團,分別下鄉巡迴演出。一團53人,主要上演《紅岩》、《社長的女兒》和《御碑亭》、《方世玉招親》等,每年演出300餘場;二團48人,主要上演《春雷》、《洪湖赤衛隊》、《像他那樣生活》和《柳毅傳書》、《夫妻橋》、《連升三級》等,年演300餘場。為培養青年演員,
1964年10月撤銷二團,成立東莞縣農村實驗粵劇團,全團45人,上演《東江兒女》、《山鄉風雲》等現代劇。1965年10月,東聲粵劇一團和實驗劇團合並為東莞粵劇團,全團75人,上演《蘆盪火種》、《朝陽溝》等5個現代劇目及古裝劇《一張白紙告青天》,共演出520多場。這時全縣鄉村粵劇團發展到近200個,較著名的有麻涌漳澎、道滘、萬江谷涌、長安錦廈、大朗大井頭等大隊的業余粵劇團,有的還被邀到外地演出。「文化大革命」開始後,1968年11月東莞縣粵劇團解散,演員被遣回原籍或另作安排,鄉村業余粵劇團的活動從此走向低潮。
1970年11月,成立東莞縣文藝宣傳隊第二隊,全隊76人,專演粵劇。演出現代劇目《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盤石灣》、《山鄉風雲》、《苗嶺風雲》等;古裝劇目《梁山伯與祝英台》,創作劇目有《水勇英烈傳》,10年間共演出2300多場。1978年後,各公社、大隊及部分自然村大都成立宣傳隊上演粵劇。1979年4月,分別成立東莞縣粵劇一、二團。主要劇目《梁山伯與祝英台》、《選女婿》、《紅花開遍凱旋門》、《附薦何文秀》、《女巡按》等,各演出750多場。
1981年7月,兩團合並,調整為48人,演出230多場。1982年6月,與成立於1980年的東莞青年粵劇團合並,全團49人,主要劇目有《紅娘》、《血淚孤墳》、《火燒琵琶谷》、《碧波葬香魂》等,共演1045場。1985年末成立東莞市粵劇團。由於受到電影、電視、港台流行歌曲的沖擊,觀眾越來越少,粵劇演出走向低潮。東莞市粵劇團於1987年解散,全市僅存道滘鎮、石龍鎮、莞城皮革廠等業余劇團堅持排演粵劇。
莞籍的粵劇名家不少,成就較著的除上述外,還有林瑜、梁沛錦、陳天縱、陳笑風、楚岫雲、盧啟光、陳少茶、葉弗弱、黃不滅、袁仕驤、林家聲等。林瑜長期擔任編導,他導演的名劇有《關漢卿》、《搜書院》、《山鄉風雲》等;黃不滅原名黃國雄,黃家山人,從少愛好音樂,18歲加入「八音班」,30歲左右走上粵劇「棚面」,為千里駒、白駒榮、曾三多、馬師曾、白玉棠等名伶伴奏。千里駒的《燕子樓》名曲,紅線女的《思凡》唱腔改革,《關漢卿》、《搜書院》的唱腔設計,都有黃不滅的功勞。梁沛錦對粵劇作了深入研究,寫了《粵劇劇目通檢》等10多冊工具書,成為粵劇研究的博士。 近年來,東莞實施新的文化發展戰略,全力打造文化新城。
2002年,東莞與中國歌舞團合辦了中國歌舞團東莞分團(東莞歌舞團),創造了一批高品位的文化節目。同時,全市各種文藝創作喜獲豐收,涌現出一批優秀藝術小品,獲得全國全省多個獎項,並舉辦了文化高地直播車系列活動在社會反應強烈。 長安業余粵劇團創作的大型現代粵劇《思源》赴京在人民大會堂匯報演出,得到好評,獲得了第二屆中國戲劇文學頒獎演出民間戲劇特別獎、優秀編劇獎和優秀策劃獎。現代粵劇《思源》以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東莞出現村民大逃亡為背景,劇情通過兩對戀人的錯位姻緣,情節一曲三折,不斷出現「危機」、「懸念」,最後在改革開放政策春風拂煦下,富而思進,開拓進取,在農村建成東華電子城,走向美好輝煌的明天。

Ⅵ 粵劇的歷史

粵劇戲曲劇種,流行於廣東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和香港、澳門等地。東南亞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廣東華僑聚居地區,也有粵劇演出。東南亞一帶且有世代相承的藝人、固定的班社組織、同業行會和傳統演出場地,如新加坡的「慶維新」、吉隆坡的「普長春」,都曾培養出不少粵劇著名演員。
明末清初,弋陽腔、崑山腔由「外江班」傳入廣東,繼而出現了廣東「本地班」,所唱聲腔是一唱眾和,稱為「廣腔」。在後來粵劇常演的開台例戲《六國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賀壽》中,仍保存了這種聲腔。清嘉慶、道光年間,高腔、崑腔逐漸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漢調西皮和祁陽戲「北路」的曲調)為主要唱腔。後徽班影響日益擴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為基本唱調。同時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廣腔,並吸收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逐漸形成粵劇。辛亥革命時期,一些具有愛國思想的藝人,受春柳社新劇(俗稱文明戲)的影響,紛紛組織「志士班」,與工人、學生一起,進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傳,編演了《文天祥殉國》等戲。唱詞通俗易懂,音樂上開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調,唱法上改假聲為「平喉」(真聲),並經反復實踐,全部改用廣州方言演唱。1920年前後,不少粵劇大班社經常集中在廣州、香港、澳門演出,習稱「省港大班」。他們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藝術營養,很快使自己豐富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步肅清了資本主義商業化的影響,積極挖掘、繼承優秀傳統,藝術上也進行了全面革新,不僅演出了不少優秀劇目,而且培養了一批新人。

Ⅶ 什麼是粵曲什麼是粵劇他們以後的歷史及發展情況如何

粵劇,漢族地方戲曲,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公元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粵曲廣東最大的地方曲種。流行於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港澳及海外粵籍華僑聚居的地方。源於戲曲聲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樂工清唱而萌發。同治初期,經失明女藝人「師娘」繼承發展趨於成熟。後由自彈自唱發展為用樂隊伴奏。樂器主要有高胡、揚琴、琵琶、月琴、嗩吶等。
粵曲是用廣州方言演唱的曲藝品種,流行於廣東、廣西、 粵曲《孤舟望晚》
香港、澳門等廣州方言區域,並流傳到東南亞、北美等粵籍華僑及華人聚居的地區[1]。 粵曲以省港澳為主要活動基地,流行區域極廣,凡粵方言區及有粵籍華僑聚居的世界各地均有粵曲的演唱。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廣東省廣州市申報的「粵曲」入選,曲藝項目類別,序號13。

Ⅷ 有關粵劇的歷史文化

粵劇的起源於中國民間齊言民歌的興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詩經》,但這是中國全部板式變化體戲曲如京劇、粵劇,以及詩贊類戲曲如上海越劇、黃梅調的共同起源。

中國齊言體民歌,發展至中古時代,即魏、晉和唐代,達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的文學體式——唐詩。這些講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齊言體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廟的俗講表演中,不但形成說故事的內容,也加入了節以木魚的節拍特色。可是,由於長期處於社會低層,加上受外來音樂影響的宴樂〔或稱燕樂〕,在唐代一直為統治階層所欣賞,所以並沒有很大的發展。而由宴樂發展出來的詞樂,歷經唐宋,更形成了律分宮調的戲曲。

到了元朝,雜劇成了最受歡迎的戲劇種類。當時稱一幕戲為一折。以後只選演一幕戲便稱為摺子戲。粵劇有很多劇目是由元朝雜劇流傳下來的,甚至某些粵劇的傳統戲碼是跟雜劇完全相同,例如《西廂記》(被稱為元雜劇之冠)、《竇娥冤》、《踏雪尋梅》、《倩女離魂》、《趙氏孤兒》等。

隨著中國內地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不少在文革期間遭到打壓的文化事業亦開始重生,其中包括粵劇。二十多年間,不少粵劇團紛紛在內地涌現,遍布廣州、佛山等地。同時間各地方省市的文化局亦相當重視粵劇,利用當地文化資源和歷史題材,打造出很多的粵劇新品牌。例如佛山青年粵劇團以黃飛鴻英雄大俠形象,推出黃飛鴻系列粵劇《禁煙記》、《奇情記》等等,其中《奇情記》還榮獲省藝術節8項大獎。而該粵劇團在國內演出常達100場以上,並經常遠赴新加坡、美國、加拿大、香港、澳門等地演出。

而在其他華人社會如香港,由於經濟發展,大量新興娛樂事業涌現,粵劇的觀眾群亦因而日趨老化。大部份新一代香港青年人都視看粵劇是一種老套的行為,對粵劇加以排斥。加上粵劇界亦面對欠缺新血的問題,遂不斷推出措施解決問題。如香港八和會館與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在1996年合辦粵劇培訓證書課程,1998年改為與香港演藝學院合辦夜間粵劇培訓證書課程。但由於學生人數不多,加上合作上出現問題,香港演藝學院主動解除和八和會館的合作關系,八和粵劇學院只有十二名學生及兩名導師繼續留下。雖然如此,香港各間大學仍然設有粵劇學術研究中心。例如:成立於2000年3月1日的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及成立於1998年的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香港大學音樂系也有有關粵劇的課程。

2005年8月,粵劇表演場地新光戲院由股權易手,新業主突然宣布不再出租予粵劇劇團,曾任香港八和會館主席的汪明荃代表粵劇界與新光戲院的業主商討續租,希望業主為了香港粵劇界的前途而准許新光戲院以現時的租金續租三年。會後,雙方召開記者招待會。汪明荃在記者會上直指香港政府的各個局長口裡說支持本地藝術發展,但對這件事件一直不予理會,是只說不做,並炮轟政府只提供位置為偏僻的高山劇場作為粵劇表演場地,最後要身為民政局長的何志平承諾增撥資源大搞。

參考:維基網路

Ⅸ 粵劇的歷史和演變過程

粵劇

粵劇是嶺南最重要的地方劇種,流行於廣東方言地區。粵劇的形成大約經歷了300餘年的過程。從明未清初弋陽腔、崑山腔由「外江班」傳入廣東,廣東出現了「本地班」,到太平天國革命前,是粵劇的萌生期;而從粵劇名伶李文茂響應太平天國起義,率粵劇界舉旗反清到「粵劇中興」,是粵劇的揚花期;從志士班的改良活動到「五四」運動前後,則為粵劇的定型成熟期。在志士班的改良活動以前,粵劇是用「官話」演唱的,改良期間才開始用廣東方言演唱。這一改良,使粵劇的特點得到明顯的加強,並顯示出一種完全獨立的自為的狀態。

早期粵劇唱腔以梆子為主,受徽班影響以後也以西皮二黃為基礎唱調,並保留部分昆弋腔。志士班的改良從演唱語言入手,在將「官話」變為廣東方言時,唱腔也隨著得到改良,改良後的唱腔也就叫作「新腔」。新腔較舊腔來說,基本音調雖不變,但節奏變慢,旋律更為豐富多姿,而且調性可以靈活外理,曲調的使用越來越多樣化,在此基礎上,利用節拍的延伸或縮減,還創造出一些新的板式。

在音樂方面,粵劇吸收了廣東民間音樂素材和表現手法,更好地為劇情服務。粵劇的一些曲牌就是來自廣東音樂名曲。早期粵劇使用的樂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簫笛、三弦和鑼鈸鼓板,聲調簡單。進入成熟期以後,粵劇所使用的樂器達四十餘種之多,甚至接納了多種西洋樂器,如薩克斯管、小提琴等,使音樂效果更臻完善。這在當時的戲劇界是少見的,顯示出嶺南戲劇勇於革新的精神。

粵劇最初的演出劇目「江湖十八本」並非粵劇獨有,而是從其他劇種傳來。「粵劇中興」以打開,粵劇的主要科目是「大排場十八本」。即《寒宮取笑》、《三娘教子》、《平貴別室》等十八個傳統劇目,影響面較廣。幸亥革命前,為了宣傳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主張,革命黨人通過志士班對粵劇進行改良,「借古代衣冠,實行宣傳黨義」。新編了不少具有現實意義的粵劇。如《地府革命》、《文天祥殉國》、《博浪沙擊秦》等等。黃魯逸、陳少白、梁垣之等或編或演了不少帶有革命意味的新劇。

粵劇界著名的演員,早期有李文茂、鄺新華、蕭麗湘、千里駒、靚元亨等;後來的「四大家」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廖俠懷享譽極高;當代以紅線女最為突出,影響最大。

閱讀全文

與粵劇有多少年的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