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從古至今有很多聰明的人比如曹沖稱象的中的曹沖擊瓮救人的司馬光等你還知道哪
春秋戰國秦:項橐,七歲為孔子師;甘羅,十二歲官拜秦相;老子,十歲論福禍。
兩漢:霍去病,十六歲獲封冠軍侯。(漢朝神童故事很多,大量神童涌現,我個人認為大多言過其實,是時代的產物,但冠軍侯不同,其一生功績,歷史傳響!)
三國:除去曹沖,最有名的當屬孔融,四歲讓梨;周不疑,與曹沖齊名,曹沖死後,曹操擔心無人能夠駕馭其人,派人將之殺害;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
兩晉南北朝:王戎,竹林七賢之一。
隋唐:駱賓王,七歲寫詠鵝;李白,大唐嫡仙;王勃,六歲能文,九歲作《指瑕》。
兩宋:王安石,過目不忘,下筆成文;提到王安石,不得不提另外一個人,方仲永,五歲能成詩,然則泯然於眾人矣。
明朝:劉伯溫,於謙,解縉
清朝:龍啟瑞
⑵ 可見曹沖是么聰明啊!你還知道哪些像曹沖這樣的人呢
像曹沖這樣聰明的少年還有很多,比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還有王勃的故事,以及他的哥哥曹植也是天資聰明
⑶ 古代聰明機智的少年有哪些人
古代聰明機智的少年有:
1、甘羅:
項橐,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出生在嵐山辦事處碑廓鎮北七公里聖公山下的竹河崖,並有「鋼鐵不入,用茅草葉劙」的超凡故事。在七歲的時候被大聖人孔子叩拜為師。
⑷ 在我國歷史上像曹沖這樣少年就聰明的人有那些
1、甘羅---12歲為丞相
甘羅(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潁上)人,從小聰明過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羅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政治家。
2、蔡文姬---六歲能辨弦音的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
3、元嘉---神仙童子
北朝時有個叫元嘉的孩子,因為能在同一時間進行多件事情,被稱為神仙童子。
4、諸葛亮---妙計出庄
如果你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就一定會對那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你知不知道,諸葛亮在小時候就會使奇謀妙計呢?
5、司馬光---破瓮救友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司馬光出生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光」,七歲時,「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即能 了其大旨」,從此,「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司馬光砸缸」的兒童故事,在當時的東京、洛陽一帶就有人把這個故事畫成《小兒擊瓮圖》廣為流傳。
⑸ 「自古英雄出少年」,你還能舉出像曹沖一樣的聰明的人嗎
「自古英雄出少年」,舉出像曹沖一樣的聰明的人,還有以下這些人:
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浮球之智。
司馬溫公,倒有破瓮救兒之謀。
漢孔融,四歲讓梨,懂得謙遜之禮。
(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一個正字參朋比.)(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
秦甘羅,一十二歲身為宰相。
吳周瑜,(七歲學文,九歲習武,)一十三歲(官)拜(為)水軍都督,(統帶千軍萬馬)執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權。
晏殊7歲中進士。
王勃13歲寫《滕王閣序》。
⑹ 「自古英雄出少年」,你還能舉出像曹沖一樣的聰明的人嗎
1.宰相小甘羅:
甘羅(約公元前256年—?),戰國末期下蔡(今潁上縣甘羅鄉)人[ 。戰國時期秦國名臣甘茂之孫,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羅自幼聰明過人,小小年紀便拜入秦國丞相呂不韋門下,任其少庶子。甘羅十二歲時出使趙國,使計讓秦國得到十幾座城池,甘羅因功得到秦始皇賜任上卿(相當於丞相)、封賞田地、房宅。其後事跡史籍無載。
2.司馬光砸缸:
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司馬光出生,此時其父司馬池任光山縣縣令,所以給他起名光;6歲時,司馬池就教司馬光讀書,7歲時,不僅能背誦《左氏春秋》,還能講明白書的要意;並且做出了「砸缸救友」這一件震動京洛的事。
仁宗天聖九年(1031年) ,司馬光隨父親司馬池從東京出發,一路經洛陽、潼關、寶雞,過秦嶺,前往四川廣元,出任利州轉運使,在棧道上遇著巨蟒,他沉著冷靜地手持利劍,扎進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滾下了深不可測的棧道下邊。
3.其他:
王勃 :「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珠樹也。」
夏完淳:早慧,5歲讀經史。7歲能詩文,9歲寫出《代乳集》,抗清名將,英勇就義。
駱賓王;七歲鵝鵝鵝
曹植:曹植自幼穎慧,10歲余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
愛因斯坦:
1888年(9歲),愛因斯坦入路易波爾德高級中學學習。在學校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儀式,弗里德曼是指導老師。
1889年(10歲),在醫科大學生塔爾梅引導下,讀通俗科學讀物和哲學著作。
1891年(12歲),自學歐幾里德幾何,同時開始自學。愛因斯坦開始懷疑歐幾里德的假定。[3]
1892年(13歲),開始讀康德的著作。
1894年(15歲),愛因斯坦一家人移居義大利。
1895年(16歲),自學完微積分。同年,愛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失敗。愛因斯坦開始思考當一個人以光速運動時會看到什麼現象。對經典理論的內在矛盾產生困惑。
1896年(17歲),獲阿勞中學畢業證書。10月29日,愛因斯坦遷居蘇黎世並在瑞士理工學院就讀。
1899年10月19日(20歲),愛因斯坦正式申請瑞士公民權。
1900年8月(21歲),愛因斯坦畢業於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12月完成論文《由毛細管現象得到的推論》,次年發表在萊比錫《物理學雜志》上並入瑞士籍。
1901年3月21日(22歲),取得瑞士國籍。在這一年5-7月完成電勢差的熱力學理論的論文。
⑺ 我國古代聰明機智的兒童有哪些
有曹沖、孔融、司馬光、文彥博、諸葛恪等。
1、曹沖
曹沖(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東漢豫州刺史部譙(今亳州)人,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
當時孫權曾送來一隻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詢問眾部下,都不能拿出辦法來。
曹沖說:「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體上刻下記號,再稱量物品裝載在船上,那麼比較以後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興,馬上施行了這個辦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2、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四歲時候,與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親奇怪地詢問他,他回答說:「我是小孩子,按理應該拿小的。」孔融的宗族因而對他感到驚奇。
3、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
司馬光小時候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的一聲,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聰明機靈,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被人們廣泛流傳。
4、文彥博
文彥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 ),字寬夫,號伊叟 。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市)人。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
文彥博自幼聰明過人,一次,他和幾個同伴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個樹洞。同伴們趴在洞口伸手摸球摸不到,用棍子到洞里撥球也夠不到。
大家正在焦急時,文彥博想出了個好辦法,把水灌入樹洞中,水滿而球浮出。這就是「文彥博灌水浮球」的故事。
5、諸葛恪
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東吳權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大將軍諸葛瑾長子。
在諸葛恪小時候,一次宴會上,孫權看諸葛恪年齡小,叫他依次給大家斟酒。到了張昭面前,張昭不喝酒,說:「這樣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禮節吧」。
孫權對諸葛恪說:「你能不能找個恰當的理由出來,讓張公喝下這杯酒呢」。
諸葛恪端著酒杯對張昭說:「呂太公90歲的時候,還手拿兵器指揮部隊作戰。現在打仗時皇上考慮到你的安全,讓你在後方;聚會時考慮到你的地位,總是請你在前面,這難道不是尊敬你嗎」。
張昭無話可說,只好飲酒。
⑻ 在我國歷史上像曹沖這樣少年就聰明的人有哪些
甘羅(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潁上)人,戰國時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孫,從小聰明過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小小年紀拜入秦國丞相呂不韋門下,做其才客。後為秦立功,被秦王拜為上卿。在洞庭湖地區至原楚國地域很多地區民間都有很多甘羅神像,逢每月初一十五,人們頂禮膜拜,以求地域安寧;在這些地區,人們遇到疑難雜症,都會請甘羅的神靈顯靈治病,都會葯到病除或得到明確的指點。
⑼ 曹沖雖是少年,但其聰明才智起過了成人,在我國歷史上這類人物很多,請再舉幾個
太多了,比如:甘羅12歲為丞相,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潁上)人,從小聰明過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政治家。
又比如:北朝時有個叫元嘉的孩子,因為能在同一時間進行多件事情,被稱為神仙童子。再比如: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的李賀在六、七歲的時候,就能吟詩作對。關於神童的故事遠遠不止這些,如:項橐,7歲時沒被孔子考倒,反把孔子考倒,成為孔子師;漢代的東方朔2歲即能暗誦《魏史》;南朝文學家劉孝綽6歲能文;陰鏗4歲誦詩賦一日千言;徐陵7歲能文、博涉經史;駱賓王6歲即寫下傳誦千古的《詠鵝》詩;王勃5歲就寫出構思嚴密的文章,常常語驚四座,8歲寫《漢書注指瑕》 楊炯9歲中神童舉,後授校書郎;李白從小接受漢語與突厥語二種語言,5歲時能背誦《六甲》,10歲時已讀完諸子百家之書等等。
⑽ 像曹沖這樣的少年聰明人物我國歷史上還有誰(一個就好)
像曹沖這樣的少年聰明人,我國歷史還有誰一個就好。三國裡面不是就有一個嗎?少年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