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認識近代歷史上中華民族的兩次抗爭
第一,近代中國人民進行的反侵略戰爭,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華的野心,粉碎了他們瓜分中國和把中國變成完全殖民地的圖謀.
帝國主義列強一次次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絕不僅僅是為了通商,而是為了掠奪和擴大殖民地,為了他們自身的殖民擴張利益.每一次戰爭,都伴隨著更大的貪夢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國人民的反抗,使他們的狂妄野心無法得逞.正是中國人民的英勇斗爭,表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愛國主義精神,也給外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和深刻教訓,使他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很難征服的國家.他們雖然可以強迫清政府簽訂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但是始終無法把中國變成他們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戰爭以後,在瓜分危機的嚴重關頭,中國各階層人民救亡圖存的努力探索和奮起抗爭,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國人民中所隱含的不甘屈服的偉大力量,不得不放棄了瓜分中國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國人民進行的反侵略戰爭,教育了中國人民,振奮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鬥志,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覺醒意識.
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災難,但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作為補償的.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以及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的失敗,從反面教育了中國人民,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奮起直追.
鴉片戰爭以後,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國際形勢,研究外國歷史地理,總結失敗教訓,尋找救國的道路和御敵的方法,於是有了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戰爭以後,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帝國主義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機的刺激,全民族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救亡圖存的思想日益高漲.
正是這種亡國滅種的危機感,增強了中華民族整體民族利益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成為中華民族自立自強並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㈡ 如何看待歷史上民族之間的戰爭談談你的看法
民族間再打也是要被漢人同化。這是兩千年來中國史的體現,民族間的戰爭在客觀上有利於社會進步,民族融合,在主觀上還是一種君王個人行為,從主觀上說,戰爭是不會成功的。看元朝便是例子,拓跋式也是,只有清,但文字獄太恐怖,不利於民族團結。所以說民族戰爭有好有壞,但從人民角度說:不好。從歷史發展來說:歷史必然性。
㈢ 你怎麼看待春秋時期華夏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的
文明如同火炬,民族如同柴草,文明之火愈來愈旺盛,蠻夷狄戎必來靠近,戰爭是文化沖突的前沿,先有戰爭,其次是文化融合,眾多的柴草,才促成了中華文明!所以文明之火讓民族不斷的趨近融合,所以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夏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其實是促進了文明的大融合,這個是無法避免的,文明程度越高的民族,其他的文明程度低的民族就要趨近,通過戰爭來促進文明融合!
㈣ 你如何看待民族間的「戰」與「和」
民族間的戰與和其實就是民族文化交流的問題。
戰就是民族文化的激烈碰撞,一方想要吞並,吸收另一方,壯大自身。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一方相比從文化先進性或者文化傳播程度上占據絕對優勢。
和就是民族文化的緩和交融,不存在誰吞並誰的問題,雙方互補共贏。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雙方文化實力相當,也可能是文化體系迥異,導致雙方無法完全吸收對方。
世界幾千年歷史其實都是在文化交流中度過的,戰爭是傳播文化的方式,也是檢驗自身文化的實力的有效途徑,就中國的歷史來說,上下幾千年都是在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不斷交流中或戰或和。
㈤ 如何看待弱國反抗強國軍事侵略的民族戰爭
如何認識弱國反抗強國軍事侵略的民族戰爭
有一種意見說,近代以來的一系列反侵略斗爭,都是在敵強我弱的大背景下進行的,既然反抗以後仍要失敗,而且失敗以後還要付出更慘重的代價,那還不如放棄抵抗,先搞現代化,並把日本作為這一方面成功的典型。
這樣提出問題,涉及弱小的被侵略國家能否戰勝外表強大的侵略者的問題,涉及近代中國人民要不要抵抗外國侵略的問題。這當然是一個極為嚴肅的問題。
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不論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還是國內戰爭,弱小的一方戰勝強敵的事,可以說是屢見不鮮。為什麼弱能勝強呢?這是因為,戰爭的勝負,是由多種因素所決定的,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固然重要,但戰爭性質、人心向背、政治動員、戰爭謀略等等,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用馬克思主義觀點考察整個世界歷史,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剝奪被侵略者反抗侵略的正當權利,否則,我們將無法解釋近代中國人民無數次反抗資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悲壯史實,包括八年抗戰那樣全民族抵抗外敵入侵的壯舉,無法解釋百年來全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壓迫的落後國家掀起的反抗新老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入侵,爭取獨立、自由、主權的偉大民族解放運動,無法解釋世界歷史的發展。
就以近代的日本而言,日本在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以後,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富強之路,但這並非不抵抗政策的勝利。明治維新的發動者並非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幕府,而是主張「攘夷」即抵抗侵略的倒幕勢力。其中的骨幹力量長州藩、薩摩藩都曾在1862年對侵略者進行過武裝反抗。他們的改革主張與反侵略的宗旨是緊密結合、不可分割的。把改革圖強與反抗侵略對立起來而把它與不抵抗硬拉扯在一起,是對歷史的曲解或誤解。從外部而言,西方列強未對日本發動新的侵略戰爭,是因為列強的對日政策和對華政策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列強跨越重洋到遠東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的能力一直很有限。他們在遠東的戰略意圖只能集中於兩點:一是侵略中國,二是應對沙俄。中國是西方列強掠奪壓榨的主要對象。日本地狹民貧,資源匱乏,非西方列強掠奪重點,而它鄰近沙俄,又有武士道傳統,倒可供西方用作侵略中國和牽制沙俄的助力。西方列強在迫使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後,便不再勞師遠征對日用兵,於是,日本得以在和平環境下變革圖強。而中國卻不可能有這樣的「幸運」。西方列強為了在中國奪取更多利益必然還要對中國用兵,更不可能幫助中國富強起來,給自己樹立一個強大的對手。認為中國不抵抗侵略就可實現變革自強,是不切實際的。
——根據《從文明起源到現代化——中國歷史25講》(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20講;林華國《近代歷史縱橫談》,(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李文海《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上編綜述講課提綱有關內容綜合而成。
怎樣看待弱國反抗強國軍事侵略的民族戰爭?
毛澤東曾說:「近代以來,世界上的帝國主義國家,幾乎都曾經欺負過中國;而近代中國的反侵略戰爭,從1840年反對英國侵略的戰爭一直到抗日戰爭以前,無不以中國失敗、被迫接受喪權辱國的條約而告結束。其根本原因,一是社會制度腐敗,二是經濟技術落後。」
最近一段時期以來,有一些學者根據這個事實提出了一種觀點,認為既然鴉片戰爭以來一系列反抗外來侵略的戰爭、民族戰爭都是在敵強我弱這個大背景下進行的。在中國遠遠落後於列強總體態勢下面,像林則徐這樣的抵抗派是不識時務,昧於大勢,狂妄自大,虛驕誤國,正是林則徐這些人的強硬態度導致了戰爭的爆發,他們應該為戰爭的失敗及其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負責,所以他們是千古罪人。而琦善以及後來的李鴻章等主張妥協求和的人是審時度勢,權衡利弊,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他們能夠了解中國和世界情勢,他們的所作所為符合國家利益,所以他們是「傑出」的、「頭腦清醒」的外交家。
他們這樣評價的一個最重要理由是:落後一定要挨打,那麼反抗也是沒有用的。反抗以後仍然失敗,失敗了以後只能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那就不如不反抗。這個話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中國是落後的,落後以後也確實經常打敗仗,那麼還要不要反抗呢?是不是所有的反抗都是錯了的呢?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對這個問題做一個回答。
(一)「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中國人民從近代以來,屢遭外來侵略的悲慘經歷中得出的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完全正確。但是上面所說的觀點,把落後就要挨打作了一個不恰當的引申,變成了落後只能挨打,兩字之差,意思完全不一樣了。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一個積極的命題,它喚醒我們有強烈的憂患意識,警醒我們一個國家只有首先自強,才能夠在世界上自立,要通過艱苦的努力,盡快擺脫落後的狀況,使自己強盛起來,趕上先進,這樣才能以平等的姿態躋身世界民族之林。只有這樣才能夠改變任人宰割、聽人擺布、受盡屈辱的悲慘命運。落後只能挨打,這是一個消極的命題。它宣揚奴隸主義、順民哲學,渙散人們的斗爭意志,鼓吹在強敵當前、橫逆襲來的時候,只能夠俯首帖耳、逆來順受,聽憑侵略者作威作福,予取予求。
(二)這種觀點的假設前提是:落後的、弱小的國家和民族,在反侵略戰斗中是一定要失敗的。他們的邏輯是,既然必定要失敗,反抗就是徒勞無益的,你不如不反抗。我認為,問題的關鍵是這個假設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不論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還是國內戰爭,弱小的一方戰勝表面上力量強大一方的事情,可以說是屢見不鮮。美國在獨立戰爭中,打敗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英國,那時美國的力量很弱小。如果按照落後不能反抗的話,那麼美國就不能打敗英國。落後的小國海地也同樣趕走了法國殖民者,贏得了獨立,取得了反殖民主義的勝利。
從我們國家的歷史看,如果因為力量對比懸殊就放棄斗爭的話,那就沒有共產黨推翻國民黨的勝利了。胡錦濤同志在講到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特別強調:「中國人民能夠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以落後的武器裝備打敗經濟實力和軍事裝備遠比自己強大的侵略者決不是偶然的」。抗日戰爭時候,中國經濟實力落後,武器裝備、軍事裝備遠比日本要落後,但是中國勝利了。原因就是戰爭的勝負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軍事力量、經濟力量非常重要,但是戰爭的性質、人心的向背、政治動員、戰爭謀略等等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作為一種歷史的評判,當侵略者把戰爭強加在被壓迫民族頭上的時候,有些人一味地責備為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而拚死抗爭的人,這沒有一點起碼的公平。
(三)既然反抗是徒勞的、錯誤的,那麼當侵略者以軍艦,大炮兵臨城下的時候,弱小民族應該怎麼自處呢?對此,他們開了兩張葯方。第一張葯方是:先不抵抗,等到整頓軍備、充實武力之後再戰。我認為這完全是一句空話。因為戰爭什麼時候發動,不是由你決定的。戰爭什麼時候打,找什麼借口來打,從來都是由侵略者決定的。侵略者會等到你整頓軍備、充實武力之後來發動戰爭么?不存在這種可能,所以這樣的研究毫無價值。
第二張葯方是:應該放棄抵抗,通過讓步來換取與侵略者締結的一項「相對有利的和約」。實際上,近代歷史上李鴻章等人一直在用這個辦法。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李鴻章都曾經盡心竭力地幻想通過各種讓步來求得各國的調停,避免戰爭。其結果還是避免不了,戰火還是在中國大地上熊熊燃燒。因為侵略者們欲壑難填,絕不是一點小的讓步就可以滿足的。相反你一讓步,他必然愈加得寸進尺。所以,林華國教授在一篇文章里這樣寫到,「中外戰爭史里邊,被侵略者以頑強抵抗,迫使侵略者降低侵略要求的事例並不少見,以放棄抵抗贏得侵略者讓步的事例是聞所未聞」。
(四)既然反侵略的民族戰爭都失敗了,我們應該怎麼來看待這種令人痛心的事實呢?簡單地以成敗論英雄,以成敗論是非,顯然是一種過於膚淺、也過於陳舊的歷史觀點。事實上,近代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不能說失敗了就不起作用,失敗了就是錯誤的。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這80年來,太平天國運動、戊戌維新運動都失敗了。辛亥革命雖然取得了推翻清朝封建專制君權的勝利,但是它最後沒有改變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人民受壓迫的地位,所以也是以失敗而告終。但是這些運動都從不同角度,對歷史產生過積極影響,都從不同角度推動了歷史前進,這些歷史事件都是中國人民在走向新的、更高形式的斗爭中的一個必經階段,也是中國民族民主革命取得最後勝利的奠基石。
反侵略的民族戰爭也是一樣。甲午戰爭失敗了,中國付出了慘重代價,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災難、空前恥辱。但正是這種失敗,使中華民族掀起了新的覺醒浪潮,愛國主義精神得到了新的昂揚,要求變革的呼聲越來越高漲。所以,恩格斯曾經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不僅甲午戰爭是這樣,義和團運動在八國聯軍和清朝政府的血腥鎮壓下也失敗了。但是,是不是說義和團運動就毫無意義呢?不是的。我們說義和團運動確確實實起了阻止外國瓜分中國的作用。八國聯軍的統帥瓦德西曾說:「吾人對於中國群眾,不能視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實際上,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至於中國所有好戰精神,尚未完全喪失,可於此次『拳民運動』中見之。」「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義和團》)赫德比瓦德西想得更深、看得更遠一些。他說,「這是一個純粹的愛國主義的自發自願的運動」,「這個運動已經掌握了群眾的想像力,它將會像野火一樣燒遍全中國」,「今天的這段插曲不是沒有意義的,那是一個要發生變革的世紀的序曲,是遠東未來歷史的主調:公元2000年的中國,將大大不同於1900年的中國!」(《「黃禍論」歷史資料選輯》)他的眼光是敏銳的、獨到的,義和團運動可以給予我們的啟示正是:2000年的中國跟1900年的中國是完全不一樣了。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9336
http://gangyao.scnu.e.cn/wygkcn_ShowArticle.asp?Wygkcn_ArticleID=8383
㈥ 如何看待歷史上民族之間的戰爭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民族之間的戰爭是必然的
㈦ 如何看待歷史上民族之間的戰爭
天朝官方史觀:
凡是現在在中國境內的民族與漢人的戰爭,全是中華民族的內戰。
從犬戎攻入鎬京、到漢匈戰爭、五胡亂華、唐突、唐吐、宋金夏遼元、明與後金……均為中華民族內戰。交戰雙方均不得參加「民族英雄」的評選。
岳飛、於謙、文天祥、史可法、李定國、鐵木真、阿骨打、努爾哈赤……都不行。
秦檜、石敬塘、施琅、範文程、張宏范、洪承疇……均不屬於漢奸。
吳三桂,這個可以討論。
漢武帝征大宛、唐與大食國,清征緬甸,蒙古西征、明滅安南國……不提,看不見,不討論。
明倭戰爭:正義侵略戰爭(雖然倭寇基本上是中國人)。朝鮮壬辰戰爭,正義。
凡是近現代史上對外國的戰爭,全是侵略的正義戰爭。
從鴉片戰爭到二戰,全正義反侵略。
㈧ 你如何看待古代戰爭問題
古代包括現代的戰爭與征服,是人類文明發展當中必不可少的。它促進了各種文明之間的大融合,起到了交流互通融合的巨大作用。並且每一次的戰爭都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可以說人類的科技文明的進步是伴隨著戰爭逐步發展起來的,與戰爭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㈨ 你如何看待中國歷史上反復出現的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之間的戰爭與和平
戰爭基本都是爭奪資源引起的,農耕文明需要國家強力保證耕作的和平環境,而游牧民族,他們有些物資自己是不能生產的,在沒辦法和平獲取的情況下,只能掠奪。還有就是自然災害下,供應不足,爺只能鋌而走險。
㈩ 你怎樣評價古代民族間的沖突或戰爭
在中國古代史上,各個民族之間不僅存在著矛盾,而且經常發生戰爭。如秦、漢與匈奴之間 ;西晉與匈奴、鮮卑、羯、氐、羌之間;唐與突厥之間;宋與契丹、女真、西夏、蒙古之間;明與瓦剌之間; 清與准噶爾之間,都曾有過民族戰爭。一些戰爭發生於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也有一些是發生於各少數民族之 間。民族戰爭都是在一定的政權名義下進行的。在中國古代史上,許多民族的統治階級都曾以自己為主體,在 一個多民族的大國的范圍內,或者建立過全國性的政權,或者建立過地區性、局部性的政權。盡管在一定時期 內形成了分裂局面,但都是存在於多民族的封建大國內的政權,不應稱作「異國」。這些政權,或者利用中央 王朝敕封的官號擴充勢力,或者以得到中央王朝的冊封作為行使其統治權的合法依據,在政治上對中央王朝保 持一定的隸屬關系,在經濟上納貢和互市。中國古代史上各個民族政權和統治集團之間所進行的戰爭,猶如各 民族之間的關系一樣,是一國之內的問題,不是國與國之間的問題。這些民族戰爭都是國內戰爭,是在一個多 民族的封建大國范圍內發生的,交戰雙方雖互稱敵我,但在評判是非時,不宜使用「侵略」與「反侵略」等提 法。
在上述認識的基礎上,我們還應做進一步的分析。雖然中國古代史上的民族戰爭是國內戰爭,交戰雙方沒 有「內外」之別,但是戰爭應有是非之分,即戰爭應有正義與非正義,進步與反動的區別。評判中國古代史上 民族戰爭性質的標準是:凡是違反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阻礙歷史前進的,就是非正義的、反動的戰爭,反之 ,就是正義的、進步的戰爭。
西漢對匈奴的戰爭、南宋抗金的戰爭、元末反對蒙古統治集團的戰爭、清康熙年間三次討伐准噶爾部的戰 爭,這些都是正義的、進步的戰爭。以西漢對匈奴的戰爭來看,匈奴貴族在西漢初年經常帶領騎兵掠奪西漢北 部邊郡。在此情況下,反擊匈奴貴族的進攻,保衛西漢邊境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生產發展成為西漢的當務之急。 因此,漢武帝時對匈奴用兵,符合廣大人民利益和社會發展要求,是正義的、進步的戰爭。再以南宋抗金戰爭 來說,女真貴族推行民族壓迫政策,給中原人民造成生命和財產的極大損失,給社會生產造成嚴重破壞。抗金 戰爭符合廣大人民反抗女真貴族掠奪的要求,因而是正義的戰爭。十六國之間的戰爭、遼和金之間的戰爭,屬 於各族統治集團間爭權奪利的混戰,交戰雙方都是非正義的、反動的。
在評判民族戰爭的性質時,應注意避免幾種錯誤觀點。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里,漢族人口多,統治時間 較長,並對少數民族實行過民族壓迫制度,但是不能說凡是由少數民族發動的針對漢族統治的戰爭都是正義的 、進步的;也不能說凡是由漢族發動的、針對某些少數民族的戰爭都是非正義的、反動的。同樣,各民族的經 濟文化有先進與落後的區別,不能說凡是先進民族發動的戰爭就是正義的、進步的;落後民族發動的戰爭就是 非正義的、反動的。孤立的機械的以民族大小、先進與落後、進攻與防禦等等來區分,不能正確地判斷戰爭的 性質與是非,不應當把先進與落後、防禦與進攻和是非等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