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為什麼歷史名人很少狀元

為什麼歷史名人很少狀元

發布時間:2022-10-10 13:35:18

Ⅰ 為什麼古代狀元,出名的少之又少呢

眾所周知,科舉在明清時期發展完備,每三年舉行一次,全國士人各展其才,進行比試,如果能高中狀元,那簡直是整個家族乃至整個家鄉的榮耀,畢竟中國歷史上的狀元總人數也才500餘人,很多偏遠地方可能數百年都出不了一位狀元。然而在四川南充大橋鎮,卻有一處名為“三狀元故里”的景點,嚴格說來應該是兩位狀元和一位進士。上千年科舉史上,嫡親三兄弟能夠獲此殊榮的,僅此一例。

▲今人仿建的宋皇宮

兄弟三人中最小的是陳堯咨,在三十一歲時考上狀元,於真宗年間為官。可能是上有兄長,作為小弟備受疼愛,所以他的性格比較輕浮,生活習慣比較奢侈,辦案時又愛用酷刑,曾多次遭貶又多次啟用,一直沒有多大作為。年紀大一些,開始接受兩位兄長的規勸,才慢慢有所改變,名聲也好了一些。相比兩位兄長,他更擅長武藝,經常以銅錢為靶,在很遠的地方就能一箭射中方孔。於是他就乾脆棄文從武,官至武信軍節度使、知天雄軍,為北宋的邊防做出了一定貢獻。

Ⅱ 古代的宰相為什麼很少是狀元出身的

我認為成為丞相遠遠要比成為狀元難很多,一個人雖然能夠考上狀元,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一定能夠成為丞相,下面我就來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平民丞相,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很有能力的人。他們能夠很好的解決面對的困難,能夠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成為丞相。這一類人也許讀書不是很厲害,但是他肯定在讀書上很有天賦,並且處事能力極強,在這一點上和成不成為狀元其實沒有太大的關系。

Ⅲ 科舉制興盛一千多年,為何留名青史的狀元卻不多

科舉制的考試內容多是文學典籍,例如“四書五經”等。此外,即便是在考試中會安排一些時政題,但是,從總體上來看,科舉考試考察的是寫詩作賦的能力,並不包括其他方面的能力。用現在的話來說,考上狀元的人都是會寫文章的人,但想要青史留名的話光會寫文章是不行的。

根據歷史記載可知,張居正、文天祥、柳公權、郭子儀、王維等人不僅是狀元,而且在歷史上留下了“印記”。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人不僅在科舉考試里出類拔萃,還在文學、書法、軍事上有出眾的才能,所以才會青史留名。

Ⅳ 為什麼歷史上大多數文學家都不是狀元

狀元心思都集中到考試上了,哪裡還有時間精力思考文學創作,再說一帆風順的人也很難對生活有所感觸的

Ⅳ 古時科舉的最高等級狀元,為何能夠流芳百世的人數會極少

在古代能夠成為狀元,是很多學子的畢生追求。一旦有人考為狀元,他就會受到所有人的追捧,幾乎可以得到一切的特級權利。有人成為狀元後,他就可以獲得官職,可以見到君主,甚至還可以得到好的妻子。人生的四大幸事,就可以完成兩個金榜題名,洞房花燭。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一個現象,古時的最高等級狀元,他們並沒有流芳百世,我們很少能夠叫出他們的名字,在我們腦海中的那些人,他們甚至都是科舉失敗的。這是因為我國的科舉考試存在一些弊端,以及那些文人狀元,更多的是他們在政治上有一定成就。

反觀那些流芳百世的人,他們有些做了重要貢獻改變了中國那一個朝代的歷史進程,他們有些寫了很多詩詞歌賦,用那些詩詞來警示我們當代的人。他們有的因為他們的生活作風混亂出名,他們有的因為他們的高風亮節而出名,而我國的那些狀元,他們大多都是在自己的政治領域擁有一些作為。恰恰政治方面是我們了解最為稀少的,我們對於文學了解的或許更多。那些狀元,他們只是在維持當時那個朝代平穩的運行,很多人都是盛世的大官,他們沒有辦法了解到民生疾苦,給予我們的印象也就不是那麼好。我們了解的都是對人民對歷史有貢獻的人,那些狀元在這一方面就遜色得多。

Ⅵ 在歷史上,為什麼南方狀元最多,北方很少有狀元呢

說到科舉制,那真的是中國封建社會一項了不起的創舉,它改變了無數底層階級民眾的命運,每一個人都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改變命運。盡管科舉制還有很多弊端,像發展到後來的八股文,嚴重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殘害了讀書人的智力,但依然不能抹滅科舉制帶來的巨大積極影響。

科舉制起於隋興於唐而止於清,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到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整整1300年的時間,這期間產生了許多狀元和無數的進士,那麼哪個地方“學霸”最多呢?

所以在隋唐時期,由於北方士族大家雲集,教育資源集中,不僅是當地人,還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千里迢迢赴京學習。到了唐朝末年,國力衰弱,戰亂不斷,政治中心成了動盪中心,而南方社會安定,天然的地理優勢使這里水產富饒,慢慢地許多人開始南遷。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五代,南方開始發力,出現發展的勢頭。到了宋朝,雖然一開始的北宋還是把都城健在偏北的汴京,即今天的河南開封,但是經濟南移的局勢已經出現了,不可轉變。到了南宋,徹底完成經濟南移和人口南遷,從此南方成了經濟重心。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科舉的成績和各地的人才情況與經濟和人口是密切相關的,一方面,人口基數越大,從概率上來說選拔出的人才也就越多;另一方面,經濟越發達,人民安定,有更好的受教育的環境。所以,這就導致了我們上文看到的在整個科舉歷史上南方占絕對優勢的情況。

歷史名人中的狀元

科舉存在的1300年,給中國歷史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給歷代王朝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不少歷史名人就是由科舉選拔出來的。像前文提過的文天祥,他就是南宋最後一位狀元,最後是以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被我們牢記。

清朝咸豐時期的狀元翁同龢,他兩次為帝師,在後來光緒和慈禧對立時是帝黨的領袖,極力主張康有為變法,可以說沒有他,以康有為的實力,根本蹦躂不出什麼。唐代的郭子儀,是唯一一個由武狀元官至宰相的,他一生歷經四朝,兩度擔任宰相。唐朝著名的詩人王維,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他的詩真的是美如畫,也是狀元。以書法見長,和顏真卿並稱“嚴柳”的柳公權,也是一位狀元,歷史上還把他和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為“楷書四大家”。清朝的劉春霖,為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狀元,他在1903年參加殿試落榜,本來科舉是三年一次,恰逢第二年是慈禧七十大壽,加了一場考試,劉春霖榮中狀元。後來滿洲政府邀請劉春霖去任職,劉春霖憤而拒絕,表示堅決不做外國人的走狗,保留了一份讀書人的氣節。

Ⅶ 蘇軾的詩詞那麼棒,為何他卻沒中狀元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他開創了詞的豪放一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不出所料,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像這樣千年難遇的奇世怪才,二十一歲赴京參加科舉考試,便中了進士,聲名大噪,卻只拿了第二名,榜眼。蘇軾為何沒中狀元,成了大家心中長久的疑惑。那就讓我來談談這歷史趣聞。

事後歐陽修得知此人為初出茅廬的蘇軾時,概嘆道:三十年後,世人就只知有蘇軾,而沒有人知道有我歐陽修了!歐陽修問到蘇軾典故的出處時,蘇軾答道:「何必知道出處!」為此不禁對蘇軾的豪邁、敢於創新極為欣賞,而且預見了蘇軾的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所以,不管蘇軾是不是狀元,蘇軾令人驚嘆的才華已為千古佳談,一個狀元又算什麼呢?

Ⅷ 清朝有那麼多的狀元,為啥雲南、甘肅、山西顆粒無收

Ⅸ 幾個古代狀元:為什麼所有狀元短暫風光後都默默無聞

西方人將科舉制度視為中國對世界的第五大發明,西方的文官制度就是借鑒了我們的科舉制度。

科舉產生的狀元,從古到今都受到人們的追捧,因為這是個人能力的體現,受到人們的尊重也是理所 當然。但是很遺憾,歷史上被記住的狀元實在是太少了。

司馬遷就曾經說過:古有富貴而名磨滅者不可數,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以清朝為例,清代一共有112個狀元,下面是名單,看看你現在能夠知道哪些:

八旗三人:滿州麻勒吉、滿洲圖爾宸、蒙古崇綺。

直隸四人:陳德華、張之萬、陳冕、劉春霖。

江蘇四十九人:呂宮、鄒忠倚、孫承恩、徐元文、馬世俊、繆肜、韓希、彭定求、歸允肅、陸肯堂、戴有祺、胡任輿、李蟠、汪繹、王式丹、王雲錦、趙熊詔、王世琛、王敬銘、徐陶璋、汪應銓、於振、彭啟豐、陳談、於敏中、錢維城、秦大士、庄培因、畢沅、秦大成、張書勛、陳初哲、錢棨、胡長齡、石韞玉、 潘世恩、顧皋、吳廷琛、吳信中、吳鍾駿、李承霖、陸增祥、翁同、徐甫阝、翁曾源、洪鈞、陸潤庠、 黃思永、張謇。

安徽九人:黃軒、金榜、吳錫齡 、趙文楷、洪瑩、龍汝言 、戴蘭芬、李振鈞、孫家鼐。

江西三人:戴衢亨、汪鳴相、劉繹。

浙江二十人:史大成、嚴我斯、葵啟尊、蔡升元、沈廷文、周澍、金德瑛、仁和金、梁國治、吳鴻、蔡以台、汪如洋、會稽茹、史致光、王以銜、姚文田、朱昌頤、鈕福保、章、鍾駿聲。

福建三人:林鴻年、王仁堪、吳魯。

湖北三人:劉子壯、蔣立鏞、陳沆。

湖南二人:彭浚、蕭錦忠。

河南一人:吳其凌。

山東六人:傅以漸、鄧鍾岳、孫毓 氵桂、孫如僅、曹鴻勛、王壽彭。

陝西一人:王傑。

四川一人:駱成驤。

廣東三人:庄有恭、林召棠、梁耀樞。

廣西四人:陳繼昌、龍啟翰、張建勛、劉福姚。

貴州二人:趙以炯、夏同。

在這份名單裡面你知道幾個?又有幾個出現在你的歷史教科書中?

而清朝的很多名臣、名人都不是狀元,被稱為中興第一名臣的曾國藩科舉成績進士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所以,每次提到科舉成績,曾國藩就惱怒不已。曾國藩曾經出了這樣一幅對聯諷刺左宗棠:替如夫人洗腳。左中堂回擊道:賜同進士出身,罵人怕揭短,曾國藩氣的險些與左宗棠斷交。

李鴻章是二甲第十三名、張之洞進士第三名探花。而諷刺曾國藩的左宗棠,他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考中進士。

寫出《聊齋志異》的蒲松齡,他曾經連續多年參加舉人考試,全部落榜。

曹雪芹、吳敬梓、李漁、金聖嘆、洪秀全這些耳熟能詳的人也都不是進士。

為什麼產生這樣的狀況呢?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比賽,一時的成敗斷然無法決定一個人的人生成就,那些考中狀元的人也許就滿足於現狀,不再最求進步,而那些沒有考中狀元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加倍努力,才留名青史,永垂不朽。而有些人知道自己不適合「科舉」,於是就轉行,去做是適合自已的行業,最後也作出了偉大的業績。

Ⅹ 盛唐時期最為著名的李白,杜甫為什麼沒有中狀元

李白是根本不想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仕途。李白年輕時就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他不想參加也沒有參加科舉考試。他覺得通過科舉考試來實現政治理想這條道路很曲折,很緩慢。他想像諸葛亮那樣被皇帝看中,馬上進入權力中心。於是先是隱居,再經人推薦,而受到皇帝的賞識。可是皇帝並沒有在政治上重用他,僅做了一個翰林待詔,實際上就是皇帝的文學侍從。後來加上權貴對他的排擠,於是他被「賜金放還」。
杜甫是想參加科舉但生不逢時。杜甫參加科舉考試那一年,主考官卻是當朝奸臣李林甫,李林甫向唐玄宗報告說「野無遺賢」,此時的唐玄宗已沒有年輕時的宏大理想,更沒有年輕時為恢復李家王朝氣勢的遠大抱負,他完全迷戀於楊貴妃的美色,不理朝政,朝廷大事完全被李林甫,完全聽信於李林甫,於是那一年的科舉考試等於沒有舉行,沒有一個人被錄取。

與為什麼歷史名人很少狀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