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襄陽過去的歷史
我雖然不是襄陽人,但這座古城在我心中的代表物卻不是喧囂宏偉的大街,而是陰暗如鐵的城牆,和城牆上的暗紅血跡。
它就是襄陽!
世界上有很多古城都是歷經滄桑,以至於每一塊磚牆與地面都銘刻著斑斑的血跡和淚痕。比如金陵,比如君士坦丁堡,比如羅馬城,比如耶路撒冷。
但是,很少有一個名城像襄陽這樣,在兩千八百年的城市史中,只是因為它是軍事要沖而屢經殘酷的戰火洗禮,也許稱其為襄陽城倒不如稱其為襄陽要塞還更貼切一些。
我心裡的襄陽城歷史是包括樊城的,它南跨江沔,北接京洛,控扼南北中華。是名副其實的兵家必爭之地。 襄陽到底經過了那些戰爭呢?
我不是歷史專家,當然不能一一盤點,但是,就我知道的那幾次,每次莫不極其慘烈。
第一次就是是楚霸王項羽攻襄陽,中國的歷史歷來簡潔,任何殘酷壯烈的戰爭也能一筆帶過,歷史是這么記載這次戰爭的:
「項羽攻襄陽,襄陽堅守不下。已拔,皆坑之。」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襄陽堅守」這四個字,沒想到,這種堅守竟然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千年宿命!
攻下襄陽,項羽進行了一場大屠殺,無論男女老幼軍民全部活埋。這固然說明了項羽本身的殘暴野蠻,也說明了那場攻防戰的激烈和襄陽的堅守程度,以至於為了泄憤,項羽屠盡此城。這次戰爭項羽雖然勝利了,卻大大失去了人心。燒阿房,屠襄陽,成為項羽最大的兩個為人詬病之處。
襄陽城下,有了第一灘鮮血和第一群冤魂。
接下來是烽火連天的三國,這次攻擊襄陽的是關羽。名字都是羽,一個在漢初,一個在漢末,兩個都是進攻方,兩個都是聞名於史的強悍將軍。
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的關羽比僅僅失去民心的項羽更慘,正在圍攻襄陽不下的時候,被呂蒙從背後偷襲,結果痛失荊州,之後更敗走麥城,父子雙雙殞命。
這兩次都是漢民族內部的戰爭,而後來幾次與外寇在襄陽的作戰則更為慘烈和意義非常。
羌族符堅伐襄陽。當時風頭正勁的符堅和他手下強大的前秦,派出他親身兒子指揮前秦的精銳十萬攻擊襄陽,卻在名將朱序的抵擋下屢戰屢敗,符堅送劍到前線,告訴兒子,襄陽不下,就不必活著回去了,同時繼續向襄陽增兵。襄陽城為了抵抗異族入侵,全城男性在城頭奮勇作戰,女性則在後築城,為襄陽留下夫人城的美名。符丕(符堅的兒子)久攻襄陽不克,鮮卑族名將慕容垂這時攻下了安陽,和符丕合兵,把襄陽變成了孤城一座,就是這樣,還是攻不下來。「襄陽堅守」像一道符咒讓每個進攻這座城池的人都付出無比慘重的代價。
最後,還是內部叛徒與圍攻的十數萬大軍里應外合才拿下襄陽。符堅後來殺了叛徒,招降了朱序,就是這個襄陽的朱序給前秦帝國的覆滅埋下種子。
由於襄陽城處於控扼南北的位置,使得在中國南北分裂時,襄陽格外的重要,通常是南中國的屏障,襄陽城破,北方的少數民族通常就要發動對南中國的總攻了。
如果襄陽的歷史到此為止,那麼它也不會在我記憶中的歷史里占據那麼顯赫的位置。頂多是一個歷經戰爭的古代城池而已。
宋朝的襄陽,才真正讓我永遠記住了這座英雄而悲壯的城市。
很長一段時間內,宋朝是被看作中國最窩囊的一個朝代,北宋南宋一共存在了三百一十九年,在漫長的時間內,宋朝先後向遼,西夏,金稱臣納貢,後來還被蒙古滅了,是中國第一次淪亡於異族之手。其間的城下盟,靖康恥,崖山恨,在華族漢人的思維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但是,宋朝同時卻是一個中國經濟,文化,科技高度發達繁榮的朝代,宋朝的感覺如果單純是一個美麗易碎的中國瓷器,那倒也罷了。但是在那個被普遍認為窩囊的朝代里卻還有著無數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在精緻的宋文明背景下上演著鐵馬冰河的一幕。
⑵ 大家誰知道襄樊古城有多少年歷史了
襄陽城雄據漢水中游,楚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城池始建於漢;周長7公里;護城河最寬處250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說。如今,雄偉壯觀。古樸典雅的城地,與新近修復的仲宣樓昭明台等歷史名勝融為一體,交相輝映,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陽城共有六座城門,即大,小北門,長門,東門,西門和南門。
襄陽城地處漢江南岸,與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樊市委市政府機關所在地。它三面環水,一面靠山,不僅是歷代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聞名的軍事重鎮。因城牆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稱。自東周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上下3000年,襄陽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戰場,戰爭的硝煙不斷彌漫在它的上空。如今,這里尚存許多軍事遺跡。襄陽城始築於漢,唐宋年間改為磚城,增設垛堞,新建城樓。明洪武年間重築,並在城的東北角新添一段城牆,取名新城。全城7322周年米,原有6座城門,分曰:陽春、西城、臨漢、拱宸、震華。每座城門設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設有角台,沿線分設敵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設置垛堞4000多個。城牆最低處7米,最高處11米。
襄陽城六門城樓高聳,四方角樓穩峙,王粲樓、獅子樓、奎星樓綴十里城垣,與鼓樓(昭明台)、譙樓相映生輝。整個城池和諧地融為一體。
環繞襄陽城的古護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它寬度180米以上,最寬處超過250米,是我國最寬的護城河,現被原樣保存。繞城泛舟而游,但見城垣高築、垛堞處處;垂柳掩映、灌木蔥蘢,彷彿置身於畫中,美不勝收。
襄陽城是湖北省重點保護單位。
襄陽城每座城門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萬曆四年,知府萬振孫為六門首提雅稱,分別為:陽春門,文昌門,西城門,拱震門,臨漢門,震花門。因西門是朝拜真武祖師廟的必經之路,故又稱為「朝聖門」。
襄陽城在明清時,古建築較為完整:六門城樓高聳,四方角樓穩峙,王粲樓,獅子樓,奎星樓點綴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牆飛檐,煞是壯觀,整個城池都和諧地融為一體,給人以古樸典雅的感受。襄樊市政府近年來下了很大功夫修復古城,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襄陽古城牆古樸的原貌。
襄陽城北、東、南由滔滔漢水環繞,西靠羊祜山、鳳凰山諸峰。城牆始築於漢,後經歷代整修,現基本完好,牆體高約10米,厚1.3—1.5米,周長7.4公里,
據山臨水,蔚為壯觀,明人李言恭詩贊「樓閣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城下環以護城河,平均寬度180米,最寬處250米,人稱「華夏第一城池」。整個襄陽城布局嚴謹,形勢險要,自古譽為「鐵打的襄陽」。
這里城牆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固若金湯,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美稱。城牆始築於漢,時興時廢,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重築的新城。全城周長7322米,原有城門6座,橫匾於書陽春、文昌、西成、臨漢、拱宸、震華6個城門名。每座城門設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設有角台,城牆沿線分設敵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設置垛堞4000多個。
襄陽城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地處湖北省北部,漢水中游。《漢書·地理志》謂:「襄陽位於襄水之陽,故名。」戰國時楚置北津戌,始為軍政重邑。漢時置縣,三國時置郡,此後歷代為州、郡、府治所。漢唐兩代,襄陽城處於歷史上的鼎盛時期。《荊州記》載:東漢時襄陽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城南一帶號稱「冠蓋里」。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劉表為荊州刺史,將州治從漢壽遷至襄陽,使襄陽城由縣級治所一躍升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廣東、廣西、貴州等省的一部分,成為當時中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唐代襄陽城為山南東道治所,轄區擴及今陝西、四川的部分地區。明末李自成攻佔襄陽城,並在此建立國家政權,自稱「新順王」,改襄陽為襄京。1950年5月1日,襄陽與漢水對岸的樊城合為襄樊市。
襄陽城,是座巍峨雄麗的古城。她以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文物古跡,壯麗的山川河流而聞名遐邇,古往今來不知有過多少騷人墨客在此留步,寫下了許多呤誦她的動人詩篇。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泛舟漢江,懷著對襄陽的深厚感情,寫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詩篇《漢江臨泛》。
古城歷經滄桑,現僅剩臨漢、拱宸和震華等三座城門。在臨漢門上尚保留有一座始建於唐、重築於清的重檐歇山式城樓,經維修後完整無缺。城牆最低處7米,最高處11米,周圍環繞著護城河。古老的護城河主道寬180米,最寬處250米。繞城泛舟游覽,只見城垣高築,垛堞處處,垂柳掩映,灌木蔥蘢,真乃旅遊的好去處。
⑶ 襄樊的歷史有悠久具體點。
襄樊的歷史有多久吧?
清代以前
境域置縣東部早於西部。戰國未,楚於今隨州、棗陽、宜城、襄陽一帶設置縣、邑。秦置 8縣,分屬南、南陽兩郡。隨著土地開墾、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西漢縣數增加到 13個,共有124650戶、685100口;東漢南郡、南陽郡各縣一般接近或超過萬戶,均為漢代大縣。漢末,荊州刺史部治襄陽,爾後各朝,或為郡,或為州,或為路,或為府,轄地廣袤有異,襄陽之名未變。魏、晉、南北朝時政權更迭頻繁,郡縣名稱繁多。隋朝依制裁撤政區。自唐至清,置縣多在10個左右。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為「圍剿」紅軍及加強統治,於襄陽、隨縣設置行政督察區。建國後,政區設置為適應生產關系變革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政區體制日趨完善。歷代建制撮要如下:
周 周朝分封同姓及有盟部族建國,境內主要有鄧、谷、羅、隨、唐、厲、盧戎等國。春秋戰國時期,楚天上述諸國設置縣、邑,見史載者有隨縣、鄧縣和鄀、酇、盧等邑,又於今襄陽城置北津戍。
秦 今境約以漢水為界,北屬南陽郡,郡治宛,領縣14,其中鄧(今樊城西)、築陽(今谷城)、山都(今襄陽縣太平店)、酇(今老河口傅家寨)、隨(今隨州)等5縣屬今襄樊市;南屬南郡,郡治江陵,領縣6,其中鄀、鄢、邔屬今境宜城縣地。
西漢 新置襄陽縣,又於今棗陽縣境置蔡陽、舂陵兩縣,於縣東南新置陰縣。南郡、南陽郡均屬荊州刺史部。南郡領縣18,地在今襄樊市境者5:襄陽、宜城(鄢縣改名)、中盧、邔、鄀;南陽郡領縣36,地在今境者:鄧、山都、陰、贊阝、築陽、蔡陽、舂陵、隨。西漢今境並置縣13。
東漢 光武帝時改南陽郡之舂陵縣為章陵縣,又析蔡陽縣置襄鄉縣。南郡領縣依舊。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荊州刺史劉表徙治襄陽,領南、江夏、南陽、武陵、長沙、零陵、桂陽7郡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取荊州,分南郡編縣以北及南陽郡山都縣始置襄陽郡,領宜城、中盧、酇、襄陽、山都、 6縣;又割南陽郡西界立南鄉郡,領縣 8,其中、陰、築陽3縣在今境。南陽郡領縣地在今境者有隨、鄧、章陵、襄鄉、蔡陽5縣。東漢今境置縣14。
三國 今境分屬魏荊州襄陽、南陽、南鄉、義陽、新城5郡,共置縣15。其中襄陽郡領縣與東漢同;南陽郡領縣地在今襄樊市者有隨、鄧、蔡陽3縣;南鄉郡領縣未變;義陽郡為章陵郡改名,領縣地在今境者有安昌(章陵縣改名)、平林(魏分隨縣新立)兩縣;新城郡於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置,領縣地在今境者僅鄉縣,在今南漳縣西界。襄鄉縣廢。
西晉 今境分屬荊州襄陽、義陽、隨郡、順陽、南郡、新城6郡,共置19縣。新增縣為:襄陽郡上黃縣(晉武帝平吳,割中盧縣南鄉、臨沮縣北鄉新置,地在今南漳界),鄧城縣(地在今襄陽縣東北);順陽郡(南鄉郡改名)汛陽縣(築陽縣分立,地在今谷城縣西南);義陽郡厥西縣(地在今隨州西北)。襄陽、宜城、中盧、、山都、上黃、鄧城7縣屬襄陽郡;鄧縣、蔡陽、安昌、厥西4縣屬義陽郡;、陰、築陽、汛陽4縣屬順陽郡;隨郡由義陽郡分置,領隨縣、平林縣;縣改屬南郡;新城郡新統鄉縣依舊。晉惠帝(公元290~306年)時分襄陽郡、義陽郡、南陽郡6縣地新立新野郡。鄧縣、蔡陽、山都改屬新野郡。
東晉 郡縣設置大體沿襲西晉。永嘉之亂後,北方流民大批湧入,各依舊名僑置郡縣。東晉在今境先後僑置的州郡有:雍州及京兆郡,扶風郡,始平郡;司州及河南郡,北河南郡,廣平郡;秦州、楊州義成郡等。
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割荊州襄陽、南陽、新野、順陽、隨5郡為雍州,僑郡縣仍寄寓各郡。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 分實土郡縣以為僑郡縣境,僑郡縣遂有實土,統一歸屬雍州。後隨郡改為隨陽郡,屬司州;新城郡鄉縣改名祁鄉縣屬梁州。今境遂分屬雍、司、梁 3州。雍州在今襄樊市境有襄陽郡、京兆郡、扶風郡、河南郡、廣平郡、義成郡、馮翊郡、南天水郡、建昌郡、華山郡,共領27縣;司州隨陽郡所領隨陽、闕西、西平林3縣在今襄樊市境;梁州新城郡祁鄉縣在今保康縣境。共登12郡31縣,其中僑郡9,僑縣15。僑置郡縣數超過土著郡縣。
齊 仍屬雍、司、梁3州,置郡增至20,置縣增至65,政區漸趨紊亂。其中,司州隨陽郡改為隨郡,新置隨安左郡、東新安左郡;又立寧蠻府領蠻部,其置郡在今襄樊市境的有南襄、蔡陽、安定、義安、廣昌等郡。
梁 今境分屬6州,共置29郡、67縣。政區設置更加混亂。除原雍、司、梁3州郡縣外,又新置土州、北郢州、昌州。其中,土州治龍巢(今隨州東北);北郢州治定陽(今隨州西北);昌州治襄鄉(今棗陽東北)。
西魏 恭帝元年(554年)冬,魏師攻取襄陽,設襄州、蔡州、昌州、唐州、州、隨州、順州、土州,共8州28郡45縣。襄州治襄陽,領襄陽、河南、山都、長湖、宜城、歸義、南襄陽、武建、成、德廣、義成、咸寧、秦南等13郡;蔡州蔡陽,領蔡陽、千金2郡;昌州治襄鄉,領廣昌、安昌2郡;唐州治下(今隨州市西北)領義陽郡;州治安責(今隨州西北),領上明、戟城2郡;隨州治隨(今隨州市),領隨、西、曲陵3郡;順州治厲城(今隨州市北),領南陽(原北隨郡)、淮南 2郡;土州治龍巢,領東永寧、西永寧、真陽3郡。
北周 省州,置襄、蔡、昌、唐、隨、順、土7州,共領22郡、37縣。
隋 開皇三年(583年)罷郡,以州直接統縣,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以郡統縣。今境分屬4郡,共置24縣。襄陽郡由襄州改置,領襄陽、安養、谷城(北周名義成,隋廢築陽縣入)、上洪、率道、漢南、義清、陰城、南漳(北周名思安)、常平(旱停縣省入)、(西魏時廢,隋又立)等11縣;舂陵郡(昌州改置)所領棗陽(北周名廣昌)、舂陵、清潭、蔡陽4縣屬今襄樊市境;漢東郡(隨、唐、順、土4州改置)所領隋(北周隨、西、曲陵3郡改置)、土山(北周名左陽,又廢石武縣入)、唐城(原下)、安貴(橫山縣廢入)、順義(厲城縣改名,又有順義、安化縣廢入)、平林、上明(原洛平)、光化8縣屬今襄樊市;竟陵郡所領清騰縣(北周名梁安)在今境。
唐 太宗時分全國為10道,今襄樊市境屬山南道。玄宗時又分全國為15道,今境分屬山南東道之襄、隋2州,共置10縣。襄州(隋名襄陽郡)領7縣,有6縣在今境:襄陽縣(貞觀八年有常平縣省入),鄧城縣(隋名安養,唐改臨漢,貞元二十一年移治古鄧城乃改名),谷城縣(貞觀時有陰城縣省入),義清縣,南漳縣(一度名荊山),宜城縣(原率道縣,天寶七年改名宜城);隋州(漢東郡改置)領隋、光化、唐城、棗陽4縣。今保康縣地屬房州永清縣。
五代 政區設置大致沿唐制。襄州在唐末、後梁之際曾改名忠義軍,旋復舊名;隋州唐城縣後梁、後晉曾改名漢東縣,後復舊名。
宋 今襄樊市境屬京西南路,共置10縣,分屬襄陽府、隨州、光化軍。按戶口多寡分等,襄陽府屬望府,隨州屬上州,光化軍同下州。襄陽府領襄陽、鄧城、谷城、宜城、南漳、中盧(唐名義清,宋改名中盧,紹興五年省入南漳)6縣。隨州領唐城、棗陽、隨3縣。光化軍於乾德二年(964年)由襄州陰城鎮改置,又分谷城縣二鄉置乾德縣。
元 今境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設置有襄陽路、隨州(屬德安府),共置7縣。至元十九年(1282年)襄陽路領2州6縣,其中襄陽、南漳、宜城、谷城、光化、棗陽6縣屬今襄樊市,均州、房州屬今鄖陽地區。隨州領2縣,其中隨縣屬今襄樊市境。
明 今境置府1、州1、縣7。襄陽府領均州和襄陽、南漳、宜城、谷城、光化、棗陽6縣,其中均州不在今境。隨縣省入隨州,屬德安府。明代流民入山墾荒,弘治十一年(1498年)分房縣潭頭坪立保康縣,隸屬鄖陽府。崇禎十六年(1634年),農民義軍領袖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改襄陽為襄京。
清 今境初屬湖廣布政司,康熙三年(1664年)改屬湖北布政司(習稱湖北省)。所置州縣與隸屬均同明。
中華民國時期 1912年廢襄陽府,今境共置8縣(均州與保康縣隸屬互換)。初屬安襄鄖荊道,後改屬鄂北道。1914年設襄陽道,治襄陽,領20縣,其中有襄陽、棗陽、南漳、宜城、谷城、光化、保康7縣;隨縣隸屬江漢道。1932年改設行政督察區,襄陽為湖北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領上述7縣;隨縣為湖北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1936年改第八區為第五區,第五區為第三區,領縣未變。抗日戰爭時期,宜城縣曾改名自忠縣,以紀念為抗戰殉國的張自忠將軍。其間,境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建有禁棗宜蘇區和鄂西北蘇區。1927~1928年初,中共鄂北地方組織發動秋收暴動和年關暴動成功,於棗陽、隨縣、襄陽、南漳建有數塊小型農村革命根據地。1930年6月~1932年6月,棗陽、襄陽、宜城蘇區連成一體,面積達 2700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蘇區設立鄂豫邊區革命委員會(後改為鄂豫邊臨時省蘇維埃),下轄襄陽、棗陽2個縣蘇維埃、13個區蘇維埃、103個鄉蘇維埃。谷城縣蘇維埃隸屬鄂西北蘇區。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第五師1941年4月在隨南正式建軍,至1944年9月,隨縣先後形成隨南白兆山、隨北桐柏山、隨東西望山3個抗日民主根據地。鄂豫邊區行政公署駐隨南洛陽店,所領鄂北辦事處下轄隨南、應隨、隨北、棗南、隨棗等縣抗日民主政府;襄西行政委員會領有南漳、宜城、保康等縣級抗日民主政府。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境內革命根據地分屬江漢行政公署第一專署和桐柏行政公署一、三專署。 1947年12月~1948年8月,江漢行署第一專署管轄的有洪山、隨南、隨棗、應隨、襄棗宜、安應6縣;桐柏行署一專署管轄縣市中有棗陽、隨北、信隨、隨陽 4縣;桐柏行署三專署管轄縣市中有襄陽、光化 2 縣。1948年 7月在襄樊戰役中,老河口、谷城、南漳、樊城、襄陽城、宜城等地先後解放,桐柏行署三專署漢南辦事處領谷城、南漳、保康、南保興宜 4 縣。1948年12月23日和1949年1月10日,樊城、襄陽城第二次解放,首次組建襄樊市,隸屬桐柏行署三專署。1949年1月,江漢行署一專署改為洪山專署。2月,襄西辦事處在尹集成立,隸屬漢南辦事處。3月15日,桐柏行署撤銷,其管轄的湖北省縣、市劃屬江漢行署。3月,南保興宜縣並入保康縣。 5月,襄樊市、襄西辦事處並入襄陽縣,信隨縣、應隨縣、隨陽縣、隨棗縣、隨南縣、隨北縣、襄棗宜縣、荊鍾宜縣撤並改建為隨縣、洪山縣、宜城縣、棗南縣(8 月又並入棗陽縣)。5月,漢南辦事處改為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隸屬湖北省人民政府,下轄襄陽、棗陽、宜城、南漳、光化、谷城、保康、洪山8縣;隨縣屬孝感行政區專員公署。
新中國成立後 1950年5月,復以襄陽縣之襄陽、樊城兩鎮組建襄樊市,隸屬襄陽專署。次年6月,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改稱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陽區專員公署。8月,析光化縣老河口鎮組建老河口市。
1952年6月,隨縣劃屬襄陽專員公署;12月,鄖陽專署撤銷,所領鄖、鄖西、均具、房縣、竹山、竹溪6縣劃屬襄陽專員公署。同年,撤銷老河口市,襄樊市降為專署轄鎮。
1953年4月,襄樊市恢復建制,改為省轄(縣級)。襄陽專署領15縣。
195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陽專員公署改稱湖北省襄陽專員公署。同年,撤銷洪山縣,其轄地分別並入隨縣。宜城縣、棗陽縣、鍾祥縣。1958年,襄樊市復改為專轄市。
1960年因建丹江水庫,均具餘地並入光化縣。
1962年復置均具。
1965年復置鄖陽專署,鄖、鄖西、均、房、竹山、竹溪6縣還屬鄖陽專署。襄陽專署領8縣1市。
1968年,「湖北省襄陽地區革命委員會」取代湖北省襄陽專員公署職權。
1978年襄陽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組建湖北省襄陽地區行政公署。
1979年,襄樊市升為省轄市;又析隨縣城關鎮置隨州市,光化縣老河口鎮置老河口市(均為省轄縣級市)。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1983]164號函批准撤銷襄陽地區,其行政區域並入襄樊市。新組建的襄樊市領襄陽、棗陽、宜城、南漳、保康、谷城6縣,代管隨州、老河口2市。
1999年轄:襄陽縣、棗陽市、宜城市、南漳縣、谷城縣、保康縣、老河口市。
(註:有關隨州內容暫未剔除)
參考資料:http://tieba..com/f?kz=643838955
⑷ 襄陽歷史
周朝時分封同姓及有盟部族建國,境內主要有鄧、谷、羅、隨、唐、厲、盧戎等國。春秋戰國時期,楚滅上述諸國設置縣、邑,見史載者有隨縣、鄧縣和鄀、酇、盧等邑,又於今襄陽城置北津戍。
秦時為鄧、築陽、山都、酇、隨、鄀、鄢、邔等縣地。
襄陽縣始建於西漢初年,以縣治位於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轄漢水以南、中廬縣以東、以北的地區。
武帝時屬荊州刺史部南郡。
王莽時曾一度稱「相陽」。東漢光武帝時恢復原名,仍屬荊州南郡。獻帝初平年間,荊州刺史劉表移州治於襄陽城內。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陽郡,郡治在襄陽城內。
曹魏、西晉時,仍屬荊州襄陽郡。東晉時,因雍州(今陝西一帶)人避難流入襄陽等地,為安置流民,孝武帝於太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陽為中心僑置雍州。
南北朝時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劃出荊州的襄陽、南陽、順陽、新野、隨等五郡為僑置雍州的實土,州治在襄陽城內。南齊沿仍。梁朝時蕭祭以襄陽降西魏,西魏改稱襄州,置總管府。本縣屬襄州總管府襄陽郡。北周沿用。
隋文帝時屬襄州。隋煬帝時屬襄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為州。貞觀初年置山南道,治所在襄陽城內,本縣屬山南道襄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山南東道(治所仍在襄陽城內)襄州(天寶時改州為郡,乾元時復稱襄州)。
五代時,屬山南道(實即山南東道)襄州。
北宋時,屬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屬京西南路襄陽府。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省鄧城,入襄陽」,本縣轄境遂擴展到漢水以北,仍屬襄陽府。
元二十九年(1292年),屬江北河南行中書省襄陽路。
明洪武初年,屬湖廣行中書省襄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
1643年1月(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一度改稱襄陽為襄京。
清朝時期屬湖北布政使司襄陽府。
⑸ 襄陽市歷史最早的記載有多少年歷史了
距今約6000年歷史了,最早1990年至1992年在下轄
棗陽市
雕
龍碑
發掘一處
新石器時代
原始
氏族公社
聚落遺址
⑹ 襄陽市有多少年的歷史
襄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建制28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養育了一代名相諸葛亮,三國名士龐統,唐代大詩人孟浩然、張繼、皮日休,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三國演義》120回故事中有30多回發生在襄陽。
⑺ 襄陽的歷史
周朝分封同姓及有盟部族建國境內主要有鄧、谷、羅、隨、唐、厲、盧戎等國春秋戰國時期楚滅上述諸國設置縣、邑見史載者有隨縣、鄧縣和鄀、酇、盧等邑又於今襄陽城置北津戍
秦時鄧、築陽、山都、酇、隨、鄀、鄢、邔等縣地
襄陽縣始建於西漢初年縣治位於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轄漢水南、廬縣東、縣北地區
武帝時屬荊州刺史部南郡
王莽時曾度改稱相陽東漢光武帝時恢復原名仍屬荊州南郡獻帝初平年間荊州刺史劉表移州治於襄陽城內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陽郡郡治襄陽城內
曹魏、西晉時仍屬荊州襄陽郡東晉時因雍州(今陝西帶)人避難流入襄陽等地安置流民孝武帝於太元十四年(389年)襄陽心僑置雍州
南北朝時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劃出荊州襄陽、南陽、順陽、新野、隨等五郡僑置雍州實土州治襄陽城內南齊沿仍梁朝時蕭祭襄陽降西魏西魏改稱襄州置總管府本縣屬襄州總管府襄陽郡北周沿仍
隋文帝時屬襄州隋煬帝時屬襄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州貞觀初年置山南道治所襄陽城內本縣屬山南道襄州開元二十年(733年)屬山南東道(治所仍襄陽城內)襄州(天寶時改州郡乾元時復稱襄州)
五代時屬山南道(實即山南東道)襄州
北宋時屬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屬京西南路襄陽府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省鄧城入襄陽本縣轄境遂擴展漢水北仍屬襄陽府
元二十九年(1292年)屬江北河南行書省襄陽路
明洪武初年屬湖廣行書省襄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
1643年1月(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度改稱襄陽襄京
清朝時期屬湖北布政使司襄陽府
華民國2年直屬湖北省政府3年屬湖北省襄陽道16年廢道縣直屬於省17年屬鄂北行政公署21年屬湖北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25年屬湖北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其間1930年7月至1932年6月國共產黨黃龍帶(縣內其地方國民黨統治)建立襄陽縣蘇維埃政權屬鄂豫邊蘇區領導
1948年1月襄陽縣愛國民主政府成立屬桐柏行政公署第三專署及漢南辦事處1949年2月屬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
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1950年5月復襄陽縣之襄陽、樊城兩鎮組建襄樊市隸屬襄陽專署)1952年改稱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陽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稱湖北省襄陽專員公署1979年改稱湖北省襄陽地區行政公署(同年襄樊市省轄)1983年8月撤銷襄陽地區其行政區域並入襄樊市(地級市)2010年12月9日正式改湖北省襄陽市(地級市)
⑻ 襄陽城的歷史
襄陽城起源最遲在春秋初期,即已存在的北津戍。是楚國北方的一個大型軍事渡口,位於襄陽城西南三里余的真武山、琵琶山北麓。
唐以前通過湖東與漢江相貫通的北渠——檀溪水河道可方便出入漢江,江斜對岸是地勢高爽的鐵窗口,可與北津戍對置往來回返的碼頭,具備作大型軍事渡口的優越天然條件。
成為春秋戰國期間楚國北進、東擴、西拓時楚軍尤其是楚王師出入的聚散地,是一處有相當基礎設施和舟楫糧秣之備的軍事要塞,逐步發展成為有相當規模和戍卒守衛的城邑。
襄陽城自東漢劉表蒞襄作荊州牧治始,歷為州、郡、府、縣治。舊城作為軍壘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時由原土城改為磚城。襄陽城被歷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築防禦體系之一,也是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禦建築。
(8)襄陽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北魏末至唐前期襄陽城向東、向北遷移。唐代襄陽城內所立碑刻和文獻記載知北魏後期至唐中期以前,劉表墓及其地面建築從襄陽城東門外移到東門內,據此和其它文獻資料可推定襄陽城於此間向東、向北遷移了里許
。西城牆已遷到現今的位置,如今的夫人城已是城的西北角,東城牆約在城內的荊州街一線,荊州古治可能為城的東北角,昭明台前為城內的大十字街。神龍元年張柬之為襄州刺史,會漢水暴漲,他利用兩漢襄陽縣城和三國至唐前期襄陽府城垣於城西修築了防洪大堤。
文獻記載唐宋元襄陽城周九里。南宋在襄陽城東南西三個城門上增建了瓮城,重要位置包砌了磚牆,在城垣上增築了馬面和看樓,在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新建了延至江邊的雁翅城,與樊城東西角樓抵江邊的兩雁翅城相呼應,增強了襄陽二城的防衛能力。
⑼ 襄陽城有多久的歷史了
歷來最悠久的地區之一,遠在60萬年前,人類已在此繁衍生息。襄樊系襄陽、樊城兩城合稱,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於此而得名,襄陽以地處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樊城始於西周,襄陽築城於漢初。自東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荊州牧劉表徙治襄陽始,襄陽歷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襄樊市始建於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為省轄市,1983年9月與襄陽地區合並,實行市帶縣體制。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襄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華夏第一古城池保存完好。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諸葛亮在襄陽城西13公里處的古隆中寓居10年,成就了著名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和「隆中對」,聞名中外的《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1回發生在襄樊這片大地上。宋玉、杜審言、孟浩然、皮日休、張繼、李白、杜甫、米芾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蘊。
襄樊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這里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和東漢漢武帝的誕生地,有造型奇特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多寶佛塔,有號稱「華夏第一城池」全國最寬的護城河。諸葛亮在襄陽隆中躬耕10年,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襄樊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戰場,也是歷史文人騷客薈萃之地,孕育了楚國詩人宋玉、戰國時期政治家伍子胥,唐代詩人杜審言、孟浩然、張繼和宋代書畫家米芾等文人名士,留下了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歷史賢達雅士的足跡和傳頌千古的詩章。李白在《襄陽曲》一詩中寫道:「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堤。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近幾年,全市大力開發了被確定為國家名勝風景區的古隆中風景區,修建了代表鄂西北民居的仿古一條街,恢復了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當年寫下膾炙人口的名作《登樓賦》的仲宣樓以及明王府、昭明台,開辟了峴山自然風景區、潭溪萬山風景區、鹿門山自然風景區和鄧城遺址風景區。杜甫詩曰:「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王維的《漢江臨眺》更是將悠悠漢江水融入了滔滔漢江情中,把漢江之美,襄陽之魅貫穿其中。
⑽ 襄陽又多少年歷史
襄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華夏第一古城池保存完好。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諸葛亮在襄陽城西13公里處的古隆中寓居10年,成就了著名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和「隆中對」,聞名中外的《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1回發生在襄樊這片大地上。宋玉、杜審言、孟浩然、皮日休、張繼、李白、杜甫、米芾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