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共產黨的地位的變遷以及歷史作用,急啊,謝謝!!!
1927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加快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步伐;
1936年國共第二次合作.作用:建立了全民族統一抗日戰線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作用:共產黨成為執政黨
Ⅱ 中國共產黨的地位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志,是它最優勝的地方。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在極端惡劣的社會條件下生存下來、發展起來、壯大起來,歸根結底就在於它植根於人民群眾之中,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而殫精竭慮地工作著、奮斗著。
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歷史證明:為人民服務得好,還是脫離人民、違反人民的意願,這是中國共產黨走向勝利還是遭受挫折的關鍵所在。
(2)黨的歷史地位及作用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為立黨之本,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這就是共產黨人的本。」
實現共產主義需要經歷漫長的歷史進程,可以劃分為若干發展階段。中國共產黨把自己的奮斗綱領區分為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就是這個道理。我們黨在各個歷史階段都鮮明提出代表那個階段最廣大人民利益和願望的具體奮斗綱領。
而在實現當前任務時,又不忘心目中最美好的遠大理想,不使自己在紛繁復雜的環境中迷失方向,並以這種遠大理想團結和激勵人們為實現當前任務而奮斗。這樣就把實現最高理想同完成每個歷史階段的具體任務緊密聯系起來、貫通起來。
Ⅲ 中國共產黨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共產黨地位和作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現階段,我國的中心任務就是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的現代化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所以我們進行現代化建設不能背離社會主義方向,不能改變社會主義性質。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現代化建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②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創造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具備的社會環境,是現代化建設所必須的外部環境。而穩定的社會環境,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在為維護政權的工人階級性質,在對國家政權實施領導時,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一方面對廣大人民實行廣泛的民主,使人民真正享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並在制度、法律、物質上給予保證;另一方面對極少數敵視破壞社會主義的敵人進行有效的專政,以保證人民民主權利的實行,其結果,政權得以鞏固,社會得到安定和實現人民的團結。這就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可靠的政治保證。
③調動各方面 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全國人民的事業,只有依靠和充分發揮全國人民的智慧和積極性才能實現。中國共產黨代表全體人民共同利益,同廣大人民群眾聯系最密切,能夠團體全體人民步調一致地奮斗。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由於制定了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就能調動和組織全國人民,克服前進中的種種困難,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努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
Ⅳ 如何認識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黨的
十六大報告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主題,
就是
:
要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上,
實現中華民族的
偉大復興
。大家可以去看看,這份報告從導言到結束語,五次提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事實上,
實現民族復興,也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請注意,這
"
復興
"
跟一般的
"
發展
"
不同。假定過去我們一直落後,就只能叫
"
發展
"
。而中國曾經有過
光輝燦爛的過去,要重新振興,這叫
"
復興
"
。
1.
鴉片戰爭
-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開始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國家,曾經創造過燦爛的古代文明。遠如
"
漢唐盛世
"
,中國在世界遙遙
領先。講近一點,十八世紀,也就是
"
康雍乾
"
時代,中國的人口、農業都佔世界的三分之一;那時工業很
多還是手工業,也佔世界的三分之一。盡管如此,那時的中國已經暴露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缺少
能夠使得社會迅速發展的內在機制。所以,到十九世紀,中國就落後了。
1840
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了《南京條約》
。從此,中國完全獨立的地位開始喪失,
開始變成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反對外國侵略,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復興,開始成為中國人民的歷
史任務。
Ⅳ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是: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歷經多年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和絕大多數沿海島嶼取得全面勝利,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中華民國國軍,迫使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澎金馬,並在1949年於北京建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5)黨的歷史地位及作用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國革命是包括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的革命(新民主主義的革命)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現在階段的革命和將來階段的革命這樣兩重任務的。而這兩重革命任務的領導,都是擔負在中國無產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雙肩之上,離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
完成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新民主主義的革命),並准備在一切必要條件具備的時候把它轉變到社會主義革命的階段上去,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光榮的偉大的全部革命任務。每個共產黨員都應為此而奮斗,絕對不能半途而廢。
每個共產黨員須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整個中國革命運動,是包括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在內的全部革命運動;這是兩個性質不同的革命過程,只有完成了前一個革命過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後一個革命過程。
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准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而一切共產主義者的最後目的,則是在於力爭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的最後的完成。只有認清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同時又認清二者的聯系,才能正確地領導中國革命。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Ⅵ 中國共產黨的作用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歷史意義: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我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治,貫徹新發展理念,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Ⅶ 怎樣理解黨的地位和作用
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決定》中的這句話,涉及到一個政黨執政地位的獲取、維護和鞏固問題,體現著政黨與公共權力相互結合的內在規律,反映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決定》突出強調這一觀點,旨在警醒全黨: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勵精圖治,不斷增強黨的執政能力,以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每一個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都必須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全面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內涵。
為什麼說「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
其一,政黨是一種政治組織,政黨與政權不是天生結合在一起的。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政黨都是代表一定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並為其根本利益而斗爭的政治組織。任何政黨都有自己特定的政治目標,其中奪取政權是政黨的重要目標。一個政黨能否獲得執政地位,不以政黨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是需要經過一個歷史選擇和人民選擇的過程,需要經過政黨在本階級、階層人民的支持下不懈奮斗的過程。政黨與政權相結合的這種「過程性」表明,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
其二,當今世界上政黨林立,但不是任何一個政黨都能獲得執政資格的。世界上大約有5000多個政黨,但其中執掌過或者正在執掌政權的政黨僅占極少數。大多數政黨從誕生那天起就一直與政權無緣。有些政黨雖然執了政,但由於種種原因而垮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順歷史潮流者得天下,逆歷史潮流者失天下,這是政黨政治運作的鐵律。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執政地位並長期執政,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她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三,奪取政權的道路往往充滿著艱難險阻,不是輕而易舉、一蹴而就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由一個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一個領導人民掌握著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理論和革命道路。中國革命的勝利是黨經歷千難萬險,在一次次挫折和失敗的痛苦考驗中實現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是億萬中華兒女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的結果。黨的執政地位來之不易,每一位共產黨員和黨的幹部都必須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黨的執政地位,珍惜掌握的公共權力。
為什麼說「黨的執政地位不是一勞永逸的」
其一,黨執政的合法性資源是具體的、歷史的、發展的,而不是一勞永逸的。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源於黨執政的合法性。這里所說的執政的合法性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是政治學意義上的合法性,是指政治權力得到人民的廣泛認同、信仰、忠誠和服從,它是一個政權存在、持續、穩定和發展的前提與基礎。執政的合法性主要來源於執政黨主張的意識形態及其說服力、經濟增長和執政績效、政治民主化程度、社會公正的實現程度等。執政的合法性不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動態變化的過程中,執政的合法性資源必須得到及時有效的擴充,才能維系一個政黨執政地位的存續。黨既不能只靠「打江山」的歷史功績來維系執政後的政治合法性,也不能只靠過去已有的執政資源來支撐現實與將來的執政合法性;既不能用歷史的選擇來為現實的執政合法性辯護,也不能用人民過去的選擇來代替人民永久的政治認同和信任。人民可以繼續作出選擇,歷史也可以繼續作出選擇。所以,執政的合法性資源建設絕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我們黨從執政那天起,就沒有躺在「打江山坐江山」的歷史合法性的暖床上睡大覺,也沒有固守傳統的執政資源而裹足不前,而是以與時俱進的精神不斷整合和重塑黨執政的合法性資源,有效解決著如何依靠人民、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問題,這是我們黨之所以保持長期執政地位的重要原因。
其二,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發展的,而不是一勞永逸的。永葆黨的先進性是黨鞏固執政地位的核心問題。如果黨喪失了其先進性,也就丟掉了賴以繼續執政的資格。黨的先進性是一個歷史的范疇,不同時代、不同階段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是不同的。現在是先進的政黨,將來也有可能成為落後的政黨。判斷黨的先進性的惟一標準是實踐,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因此,保持黨的先進性不是一勞永逸的,必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踐的進步和黨的任務的變化而不斷擴充黨的先進性的時代內涵。
其三,黨的執政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提高是無止境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黨的執政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能力。執政環境和實踐發展的無限性,決定了不可能有凝固不變的執政思想、執政方略、執政體制、執政方式和執政資源。執政黨必須有強大的的理論和實踐創新能力,才能做到與時俱進,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因此解放思想、完善方略、健全體制、改革方式、拓寬資源都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將貫穿於黨的執政實踐的全過程。離開了黨在執政理論和執政能力上的與時俱進,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可能發生動搖。
其四,黨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使黨面臨著鞏固執政地位、維護執政安全的考驗。從國際來看,我們仍然面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對我國意識形態的壓力以及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壓力。從國內來看,我們黨的執政水平正面臨著來自經濟績效、政治民主、意識形態、社會和諧、黨群關系等多方面的嚴峻考驗。從黨自身的狀況看,黨內依然存在著一些影響執政能力和執政成效的問題。從世界上其他一些政黨的執政實踐來看,前蘇聯東歐國家的共產黨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執政多年的大黨老黨喪失執政地位的教訓警示我們黨: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一勞永逸的。只有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並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創造新的執政成績,保持和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執政地位的認同度和公信力,才能做到長期執政。
《決定》關鍵詞解讀
【執政方式】主要是指黨採取什麼方式開展執政活動的問題。具體講,執政方式就是執政黨通過掌握、運用國家政權,實現黨的奮斗目標的途徑、方法和形式。從廣義上講,執政方式包括執政體制和機制,因為體制和機制是這些途徑和方法的穩定化、系統化。執政方式的主要內容包括:政黨介入國家權力系統的方法、途徑;黨與國家權力系統的關系;黨在國家政權系統中的權力運作模式;黨通過政權控制和管理社會的方式和方法等。科學、合理、高效的執政方式是政黨執政能力的具體表現,改革和完善黨的執政方式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
【執政成效】是指執政黨通過運用執政資源所達成的執政成果和效率。執政資源是執政過程中可供投入的部分,執政成效離不開執政黨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資源的利用,這部分構成了執政成本。執政成果是執政過程中的產出部分,是執政黨表現出來的執政業績,構成了執政收益。執政效率即是執政成本與收益的比率。執政成效是衡量黨的執政能力強弱的重要尺度,是政黨維持其執政地位的基礎。執政成效所指向的目標必須與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相統一。當前,衡量黨的執政成效的根本標准就是是否做到「三個有利於」,是否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否促進黨的路線、綱領和奮斗目標的實現。
【文化生產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識的勞動者運用和掌握文化資源創造社會財富、生產文化產品、提供文化服務的能力。人類的生產活動有兩類,一類是物質財富的生產,一類是精神財富的生產,完整的生產力概念應包括文化生產力,其發展程度構成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生產力的提出適應了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體現了生產力構成中的人本思路,突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地位。發展文化生產力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是文化生產力發展特殊規律的必然要求。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根本動力。
【和諧社會】是指社會在發展中的一種相對均衡、統一、協調的狀態。我們黨提出的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是一個全面系統的目標,包括社會各個方面的和諧、全面的發展。《決定》在黨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諧社會建設放到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並列的突出位置,從而使我們黨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奮斗目標,由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樣三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擴展為包括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內的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這對於實現黨的執政目標,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意義。
新的時代、新的形勢推動黨的地位和作用發生新變化。
成立於1921年的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處在為奪取政權而斗爭的非執政地位。那時代表著無產階級利益的先鋒隊組織,在確立自己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時已經注意到了執政前後的不同任務。在奪取政權以前,黨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推翻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深重壓迫,求得民族的獨立解放而奮斗。在奪取政權以後,黨則要為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向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最高目標前進。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對黨的地位和作用發生的變化認識不足,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才從根本上扭轉了對階級斗爭等問題的看法。這說明,隨著時代發展和形勢的變化,對黨的地位和作用的新變化也應不斷深化認識,才能制定出正確的路線和政策。
進入21世紀的中國,處在一個國內外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的新時代中。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暫時處於低潮,經濟發展和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條件下,黨更應該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復興而奮斗。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成分、利益主體、社會組織和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的條件下,黨更應發揮執政黨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領導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團結各個階層的力量,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的道路,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
Ⅷ 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在中國近現代史的作用和地位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近現代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只有在先進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完成,歷史發展的必然最終表現為人民的選擇。
中國共產黨以為人民事業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和無私奉獻,贏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確立了領導地位。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意義: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我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治,貫徹新發展理念。
Ⅸ 中國共產黨的作用和地位
中國共產黨的地位: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用: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調動各方面積極的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
Ⅹ 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在中國能夠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這個宏偉目標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國共產黨。
第一,堅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擺脫國家貧窮落後面貌,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是中國人民的百年追求和夢想。近代中國歷史反復證明,企圖通過走資本主義道路使中國實現現代化,根本行不通。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保證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正確方向,才能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取得進步,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第二,維護國家統一、社會和諧穩定,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就沒有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安居樂業。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歷來是中國各族人民最關切的頭等重要的大事。近代中國,深受外國入侵、軍閥混戰和政局動盪之害。中國人民對此刻骨銘心。在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以科學理論為指導,憑借其豐富的執政經驗和駕馭全局的能力,統籌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發展,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夠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和諧穩定。
第三,正確處理各種復雜的社會矛盾,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共同建設美好未來,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且城鄉之問、地區之問發展不平衡,差異較大,面臨著各種復雜的社會矛盾。只有正確調整和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集中一切資源、力量和智慧,解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保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順利解決前進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才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共建美好未來。
第四,應對復雜的國際環境的挑戰,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當前,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敵對勢力仍然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在復雜的國際局勢下,只有以堅強的政治核心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才能保證我國真正走獨立自主的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共產黨就是這樣一個能夠把人民組織起來、團結起來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政治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