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起農民起義
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
01:秦------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戰爭
02:秦------項羽、劉邦滅秦之戰
03:西漢----綠林農民起義戰爭
04:西漢----赤眉農民起義戰爭
05:東漢----黃巾農民起義戰爭
06:兩晉----杜弢起義
07:兩晉----孫恩起義
08:兩晉----盧循起義
09:南北朝--趙廣起義
10:南北朝--蓋吳起義
11:南北朝--破六韓拔陵起義
12:南北朝--莫折大提起義
13:南北朝--杜洛周起義
14:南北朝--鮮於修禮、葛榮起義
15:隋------瓦崗農民起義
16:隋------竇建德起義
17:唐------唐中期西原人民起義
18:唐------袁晁起義
19:唐------方清、陳庄起義
20:唐------裘甫起義
21:唐------龐勛起義
22:唐------王仙芝起義
23:唐------黃巢農民起義
24:唐------阡能起義
25:宋------王小波、李順起義
26:宋------宋江起義
27:宋------方臘起義
28:宋------八字軍抗金起義
29:宋------紅巾軍抗金起義
30:宋------邵興抗金起義
31:宋------鍾相、楊幺起義
32:宋------魏勝抗金起義
33:宋------紅襖巾抗金起義
34:元------元末農民起義
35:明------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
36:明------劉六、劉七起義
37:明------明末農民起義
38:清------古州苗民起義
39:清------白蓮教起義
40:清------天理教暴動
41:清------捻軍起義
42:清------太平天國運動
再補上一個三國時期的張角黃巾起義.
B. 請問,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多少此農民起義
從陳勝吳廣開始,著名的還有黃巢黃巾起義、白蓮教、太平天國運動、李自成起義等農民起義,其他小規模的則層出不窮。
C.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起義
東漢的農民起義黃巾起義,抗戰時期的廣州起義,秋收起義,南昌起義
D. 中國歷史來有多少次農民起義
這個問題實在很難回答,因為農民起義絕大多數都沒有載入史冊的
E. 中國歷史上所有起義
五分鍾告訴你歷史上真實的大澤鄉起義到底是怎麼樣的?05:42
大澤鄉起義
特色詞條 | 本詞條按照特色詞條指南編輯並維護
貢獻維護者 辰貓暮雪
大澤鄉起義,又稱「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此次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征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
大澤鄉起義因為陳勝得勢後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
中文名
大澤鄉起義
時間
公元前 209年
地點
蘄縣大澤鄉(今宿州)
人物
陳勝、吳廣
F. 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有多少成功又多少
兩次成功一次是劉邦帶領的起義,一次是朱元璋帶領的起義.43次
秦朝 秦末農民起義 陳勝、吳廣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 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 ① 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攻佔陳縣,陳勝自立為王,建立張楚政權。
劉邦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8月 沛縣(今屬江蘇) ② 起義軍進攻滎陽及關中,直抵咸陽附近的戲(今陝西臨潼東)。秦將章邯率幾十萬大軍反撲。12月,陳勝被叛徒庄賈殺害。
項羽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9月 會稽(今屬蘇州市) ③ 公元前207年,項羽領導德起義軍在巨鹿消滅秦主力。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德起義軍攻佔咸陽,滅秦。經四年楚漢戰爭,項羽戰敗自殺。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政權。
西漢 西漢末年農民起義 王匡、王鳳 公元17年(天鳳五年) 綠林山(今屬湖北大洪山) ① 公元17年,王匡、王鳳在湖北綠林山起義;18年,樊崇領導赤眉軍在山東成昌大敗王莽軍。
② 23年,綠林軍在昆陽以八九千人擊潰號稱百萬的王莽軍。並乘勝攻入長安,推翻王莽政權。
樊崇 公元18年(天鳳五年) 莒縣(今屬山東)
③ 25年,豪強地主劉秀奪取農民勝利果實,建立了東漢政權。
東 漢
黃巾軍起義 張角 184年(靈帝中平元年)2月 洛陽 ① 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幾十萬農民組織成三十六「方」。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和弟子秘密約定在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時起義。由於叛徒告密,提前於當年二月起義。
起義軍多次打敗敵人進攻,不幸張角病死。在東漢官軍和各地豪強地主武裝聯合鎮壓下,經過幾個月戰斗,主力黃巾軍失敗,但各地起義軍仍堅持戰斗三十多年。在黃巾起義打擊下,東漢政權瓦解了。
② 起義迅速攻佔河北許多郡縣,黃河南北和長江流域,人民紛紛起義響應。起義軍包圍洛陽,屢次打敗東漢官軍。起義軍頭包黃色頭巾,故稱「黃巾軍」。
③ 起義軍多次打敗敵人進攻,不幸張角病死。在東漢官軍和各地豪強地主武裝聯合鎮壓下,經過幾個月戰斗,主力黃巾軍失敗,但各地起義軍仍堅持戰斗三十多年。在黃巾起義打擊下,東漢政權瓦解了。
西晉 西晉末年流民起義 李特 301年(惠帝永寧元年) 綿竹(今屬四川) ① 流民推舉巴氐人李特為首領,在四川綿竹起義,屢敗官兵,各地流民起義紛紛響應。
張昌 303年(惠帝太安二年) 安陸石岩山(今屬湖北安陸) ② 李特犧牲後,各地流民起義延續了幾十年,這些起義先後被鎮壓。但西晉統治階級也在流民起義打擊下搖搖欲墜。
東 晉
東晉農民起義 孫恩 399年(東晉安帝隆安三年) 海島 ① 孫恩在海島領導起義,攻破上虞(今浙江上虞),殺縣令,聲勢大振。八郡農民紛紛響應。孫恩自稱征東大將軍,率起義三次渡海登陸,與東晉軍作戰,最後一次不幸失利,孫恩投海自殺。
② 孫恩起義失敗後,余眾數千人由其妹夫盧循率領繼續戰斗。攻佔番禺,自稱平西將軍,建立農民政權。
盧循 403年(東晉安帝元興二年) 海島
③ 起義軍趁劉裕北伐南燕之機,分兩路北伐,打敗晉軍,直逼建康(南京西北),劉裕滅燕後,急速回援建康,後盧循為劉裕所敗,赴水而死,農民起義失敗,這次起義堅持斗爭12年,遍及東晉全境,基本上動搖了東晉統治。
南北朝 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義 破六韓拔陵 523年(孝明帝正光四年) 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東北) ① 匈奴人破六韓拔陵領導北部邊鎮軍民在沃野鎮起義,屢敗官軍。兩年後,由於寡不敵眾,起義失敗。
葛榮 525年(孝明帝孝昌元年) 定州左人城 ② 525年,河北各族人民在上谷(今北京延慶)起義。528年後,逐漸集中在葛榮領導下,發展到幾十萬人,由於領導輕敵,兵力分散,起義慘遭失敗,葛榮被俘犧牲。但起義沉重打擊了鮮卑貴族,掃盪了漢族地主勢力,動搖了北魏統治,在戰斗中加深了各族人民了解,促進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隋 朝
隋末農民起義 王薄
翟讓
李密
竇建德
杜伏威
611年(隋煬帝大業七年) 長白山(今山東章丘境內) ① 611年,王薄在山東長白山起義,各地響應,匯成三支:李密、翟讓的瓦崗軍;竇建德的河北起義軍和杜伏威的江淮起義軍。
② 616年,瓦崗軍在滎陽大敗隋軍,第二年,佔領興洛倉,開倉散糧,擴大隊伍。
③ 618年3月,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殺死,隋滅亡。
④ 618年5月,李淵奪取農民起義勝利果實,在長安建立唐朝。
唐 朝
唐末農民起義 裘甫 859年(宣宗大中十三年) 浙東 ① 859年,浙江裘甫領導起義,起義軍以剡縣為中心,建立農民政權,歷時8個月,起義失敗。
龐勛 868年(懿宗咸通九年) 桂林 ② 868年,龐勛領導的桂林戍兵起義,隊伍發展到20萬人。勝利的形勢使龐勛驕傲起來,影響了軍心,削弱了力量,再加上唐軍三面進攻和內部將領叛變投唐,龐勛壯烈戰死,起義軍被鎮壓下去。
王仙芝 875年(僖宗乾符元年)初 長垣(今屬河南) ③ 875年初,王仙芝在河南長垣起義,878年2月王仙芝兵敗被殺。
黃巢 875年(僖宗乾符元年)6月 冤句(今屬山東曹縣) ④ 875年6月,黃巢率眾在冤句響應起義,起義軍採取「避實擊虛」的方針,展開流動作戰,入安徽、浙江,攻佔廣州。後又渡過長江、淮河,轉戰各地,攻佔洛陽,長安建立「大齊」國,鎮壓大貴族、大官僚。
唐僖宗逃到四川,集中殘軍和地方武裝反撲。黃巢部將投敵,884年6月,黃巢在泰山兵敗自殺,余部繼續戰斗多年後,才最後失敗。
北 宋
北宋農民起義 王小波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春 青城(四川灌縣南) ① 993年,王小波、李順在四川青城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第二年,佔領成都,建立大蜀政權,控制四川部分地區,堅持斗爭到995年春,最後失敗。
李順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12月 青城
宋江 1119年(宣和元年) 梁山泊(今山東梁山) ② 1119年,宋江在北方領導人民起義,起義軍在河北、山東、河南一帶沉重打擊了北宋軍隊,由於北宋統治階級殘酷鎮壓,1121年夏,起義軍失敗。
方臘 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10月9日 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 ③ 1120年10月,方臘在浙江睦州起義。起義連破浙江、安徽、江西一帶六州五十二縣,殺死貪官污吏。後由於糧食和武器缺乏,退到睦州青溪縣的岩洞,最後失敗。
南 宋
南宋農民起義 鍾相、楊幺 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2月17日 湖南洞庭湖一帶 鍾相、楊幺1130年2月在湖南洞庭湖一帶起義,提出「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建立「大楚」政權,1135年6月楊幺被俘,慘遭殺害,起義失敗。
元 朝
元末農民起義
劉福通
韓山童
朱元璋
1351年(順帝至正十一年)1月 潁州(今安徽阜陽) ① 劉福通、韓山童在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帶醞釀起義。由於泄密,韓山童遇害,劉福通於1351年5月在安徽潁州起義。徐壽輝、郭子興及張士誠等起義響應。劉福通領導的起義軍,迅速發展到幾十萬人。他們因頭裹紅巾,故稱紅巾軍。1355年(至正十五年)2月,劉福通在亳州建立政權,國號「宋」。徐壽輝建立天完農民政權。各地起義軍摧毀元的地方政權,捕殺官僚地主,廢除租稅徭役,開倉救濟貧民。但在官兵和地主武裝聯合進攻下,由於起義軍缺乏統一指揮,力量分散。1363年,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失敗。
② 朱元璋利用農民戰爭的力量,消滅了割據勢力,統一長江中下游,於1368年滅元朝,建立了明朝。
明 朝
葛賢抗稅起義 葛賢 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6月初 蘇州 ① 為了抗議苛捐雜稅,在明朝後期,有幾十個城市爆發了城市人民反稅監的斗爭,這是資本主義萌芽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現象。1601年初,蘇州機工在葛賢的領導下,包圍稅署,打死稅吏,嚇得稅監逃跑。由於許多城市人民的斗爭,明政府被迫撤回全部稅監。
明末農民起義 高迎祥
李自成
張獻忠
1628年(崇禎元年)
陝西
安塞
蘇州
② 1628年陝西北部(安塞)農民起義,各地響應,涌現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領袖。1635年,起義軍十三家七十二營的首領在河南滎陽開會。打破官兵圍剿計劃。
③ 1636年,高迎祥犧牲後,李自成為闖王。轉戰陝西、甘肅、四川、湖北、河南一帶。張獻忠活動於湖北、四川一帶。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口號,受到城鄉人民的擁護。1643年,在襄陽建立政權,第二年初,定國號為「大順」。
④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滅亡。不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在滿漢地主聯合鎮壓下失敗。
⑤ 1644年,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後清兵入四川,張獻忠犧牲。李自成、張獻忠犧牲後,起義軍繼續堅持抗清二十多年。
清 朝
苗民起義 石柳鄧 1795年(乾隆六十年)2月 貴州銅仁府(今貴州銅仁縣) 1795年正月,銅仁府石柳鄧首先領導苗民起義,接著各寨苗民響應。苗民起義雖然時間長,對清統治者嚴重打擊,但力量分散,缺乏統一領導,終被清政府殘酷鎮壓下去。
白蓮教起義 王聰兒 1796年(嘉慶元年)正月 湖北荊州 1796年正月,湖北荊州一帶白蓮教首先起義,附近流民紛紛響應。白蓮教起義的女英雄王聰兒被推為襄陽起義軍的首領。起義軍轉戰湖北、陝西、四川一帶。勢力發展到幾十萬人,堅持斗爭九年。清政府用了一億多兩白銀和軍費,消耗了大量兵力,才把這次起義鎮壓下去。
天理教起義
林清
李文全
1813年(嘉慶十八年)
河北大興縣
河南滑縣
1813年,在河南、山東、河北地區的白蓮教起義失敗後不久,又爆發了天理教起義,領導人林清、李文全,同河北、山東其他天理教首領約定在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同時起義,攻佔北京,不久起義機密泄露,起義軍與清軍戰斗,因勢力單薄,退出皇宮,起義失敗。
小刀會起義 劉麗川 1853年(咸豐三年)9月 上海 上海小刀會於1853年9月在劉麗川領導下起義,佔領上海縣及附近各縣,到1855年2月,在清軍和英法侵略武裝的聯合鎮壓下失敗。
天地會起義 陳開
李文茂
1854年(咸豐四年)7月 廣東佛山鎮 1854年7月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開率眾在佛山起義,李文茂響應。在短短二三個月內,起義軍就攻克府、縣、州城四十餘座,並圍攻廣州城長達半年之久,使中外反動勢力十分驚恐不安。1855年6月攻下潯州府(今桂平)建立「大成」國。其後大成國起義軍攻佔府州縣城數十座,發展到數十萬人,一度控制了大半個廣西。1861年,由於兵力分散,缺乏統一領導,起義失敗。
捻軍起義 張樂行 1855年(咸豐五年)8月 安徽蒙城雉河集 捻軍是有北方農民秘密組織發展而來的,活躍在安徽、河南、山東西南和江蘇北部一帶,以破產農民、遊民等為主要成份。 1853年捻黨首領會集於安徽蒙城雉河集(今渦陽)推張樂行為盟主,開始有統一的指揮領導,稱捻軍。太平天國失敗後,捻軍成為北方農民反清斗爭的主力。捻軍和太平軍余部聯合作戰,一直堅持到1868年。
苗民起義
張秀眉
李文學
杜文秀
1855年(咸豐五年)
1856年(咸豐六年)
貴州
雲南哀牢山
1855年,貴州苗民在張秀眉領導下起義,漢、布依、侗等族人民紛紛參加。1856年,雲南哀牢山區彝族人民在李文學領導下起義。同年,杜文秀領導回民起義,攻克大理,建立政權。各地各族人民的反清斗爭,由於沒有統一的領導,結果在清軍殘酷鎮壓下,先後失敗。
太平天國革命運動 洪秀全 1851年(咸豐元年)1月 金田村(今廣西桂平境內) 1843年,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1851年1月1日在金田村起義,9月佔領永安,分封諸王。1853年3月佔領南京,改為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發動北伐、西征。捻軍、小刀會起義響應,形成第一次革命高潮。
1856年9月1日楊韋事變,韋昌輝叛亂,石達開分裂,力量削弱。後期陳玉成、李秀成、洪仁胂婢蕉罰?1年安慶失陷。在中外反動派聯合鎮壓下,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失敗。
G. 中國歷史上總共進行過多少次農民起義,分別有哪些
大澤鄉起義,黃巾起義,黃巢起義,太平天國起義,瓦崗起義……不記得了
H.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農民起義
由於中國長期處於封建專制統治之下特定的國情,自秦始皇建立統一的、高度的中央集權以來,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一直被統治階級管理和佔有,迫使農民過著飢寒交迫、流離失所的生活。又由於封建統治,閉關自守,中國的工業一直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與此同時,歷代統治階級又不惜國力,過著奢侈、腐化的生活,大興土木工程,而這一切的經濟來源、民工來源都依靠農業稅賦和農民本身,使得農民這一社會最底層的階層,生活、生命無任何保障可言。縱觀中國2千多年的斗爭史,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都是因為農民不堪剝削和壓迫而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結果。在中國歷史上,農民一直是革命的中堅力量,是推動中國社會不斷前進的原動力。
從陳勝、吳廣到太平天國的洪秀全,這中間有多少次農民起義,歷史書上也是無法統計的。但事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每次中國革命的起點都是在農村,革命的主要力量是農民。
自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階級斗爭就沒有停止過一天。那裡有剝削、壓迫,那裡就有反抗、斗爭;剝削、壓迫的愈殘酷,反抗、斗爭的就愈堅強,這是歷史早就證明了的客觀規律。
在中國,農民作為真正的無產階級,世世代代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貧苦生活。尤其是遇到天災人禍,就更是雪上加霜,不得不背井離鄉、賣兒賣女、妻離子散。在他們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們就只能選擇反抗、選擇斗爭。盡管多數的反抗、斗爭被當代統治階級所鎮壓下去,但是,農民革命的力量猶如滾雪球般,愈來愈強大,最終推翻統治階級政權,使社會向前推進一步,生產力得到發展。盡管多數農民起義的勝利果實最終又被篡奪,但這並不影響農民革命對中國歷史做出的不朽貢獻。
一、 中國農民起義的原因
中國革命的斗爭史,就是農民起義史。那麼,盡管歷史不斷前進、社會不斷發展,統治者的統治形式、方法、手段各異,但為什麼還是要爆發農民戰爭呢?是農民不安分守己,還是農民生性好鬥呢?都不是。那是什麼原因迫使農民不斷地進行武裝起義呢?
第一、農民失去生存的條件。農民,顧名思義,是以種田耕地為業的。但是,歷代封建統治階級都將土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耕種,只能靠打長工、扛短工的方式來養活自己。遇上旱澇、戰爭等意外情況,以及傷、病、殘等不幸事故,就更加貧困,生命沒有任何保障。
第二、沒有人身自由。歷代統治階級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斷地進行戰爭和不惜勞民傷財的大興土木,青壯農民被充軍、服苦役。我們現在看到的萬里長城以及許許多多的歷史上保留下來的古代宏偉建築,哪一專一瓦不是勞動人民用血汗、甚至生命澆灌而成的。他們沒有任何人身自由可言,只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創造自己財富的工具。
第三、歷代統治階級除了對農民人身的剝削、壓迫之外,還從思想、精神上進行壓制、封鎖。儒家學說、道教、佛教就像三把精神枷鎖,緊緊地將勞動人民捆綁起來,使他們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未來,安於現狀,服服帖帖地供他們玩弄和驅使。當然,任何事物都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物極必反。當勞動人民實在是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為了生存,他們再也顧不了任何禮教的束縛,揭竿而起,最終導致農民起義。
那麼,我們知道的農民起義,為什麼多數是以失敗而告終呢?又為什麼不能鞏固勝利成果、對用鮮血換來的政權卻拱手相讓呢?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原因:
1、統治階級力量過於強大。由於農民起義不是在統一的領導下進行的,最先往往是在局部的、少數的地方進行的。這些起義還不能夠從根本上動搖統治階級政權的基礎,此時統治階級的力量還處於強大的階段,因此很容易被鎮壓下去。
2、起義的目的性不明確。在中國,多數的農民起義,往往表現為一種原始性的反抗。起義的目的,並不是要徹底推翻現有政權,而僅僅是為了達到能夠生存下去的最低訴求,根本認識不到這是一場被壓迫階級對統治階級的你死我活的革命,不徹底推翻封建政權,就不可能獲得自由和幸福,就沒有生存的空間和環境。正因為如此,多數起義開端良好,其結局卻是悲慘的。
3、缺乏先進的革命理論作指導。由於農民起義的領袖們缺乏革命理論,斗爭的盲目性極大。對起義的組織領導、行動綱領、作戰計劃等一系列重大措施不力,最終導致內訌而失敗。
4、起義時期正是封建政權統治的最黑暗時期。歷史上農民起義大多數都是發生在封建統治階級統治的最黑暗、最腐敗的時期。此時也正是統治階級政權最鞏固、力量最強大的時期。而此時的農民起義卻處於原始時期,革命與反革命的力量懸殊,必須經歷一個革命力量由弱到強、由小到大,反革命力量則由強到弱、由大到小的發展過程。革命力量不會在一夜之間強大起來;反動政權也不會在一夜之間就會完全崩潰。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斗爭,是一個漫長的漸變過程,由一次次的量變,才能達到質變。因此,在這種不斷的量變過程中,最終誰勝誰負的問題帶有許多不可知性。當然,最終革命肯定戰勝反革命、先進必然代替落後,這是客觀規律,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我所表述的不可知性,是在事物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質變之前、量變過程中的不可知性。歷史上許多農民起義都是在這種量變過程中失敗的,這種現象只是暫時的、表面的。這是因為統治階級的實質已經腐朽沒落,它走向滅亡是必然的,而農民革命斗爭雖暫時被鎮壓了下去,但新的一輪起義斗爭的力量將會更加強大,光明終將戰勝黑暗。
5、農民起義的勝利成果被篡奪、利用的原因。
在中國歷次上轟轟烈烈地農民起義史上,被鎮壓下去的不說,就是最終取得勝利的運動史上,其結果,領導權還是被篡奪、被利用。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一是起義農民首領之間的不團結,給別人以有機可乘;二是別有用心的人一開始就混在起義隊伍之中,並成為領導成員,一旦時機成熟,就奪取最高領導權。
中國特定的國情,造就了中國農民起義運動。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是農民運動最完美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最後能夠奪取政權,就是因為毛澤東同志深刻認識到了在中國,農民階級是中國革命的中堅力量。他親自組織和領導了秋收起義,並以此為中心,帶動了全國農民起義運動,並在以後的斗爭實踐中,吸取了農民運動的經驗教訓,創造性地提出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理論,為最終通過農民運動,武裝奪取政權奠定了基礎,也為中國農民運動史書寫了光輝的一頁。
I. 中國歷史上所有的農民起義
中國歷史上的20位農民起義領袖及其下場
1 陳勝、吳廣(為部下所殺)
2 王匡、王鳳(綠林軍,為內部劉玄所敗,投入赤眉軍)
3 樊崇(赤眉軍,敗於劉秀軍,失敗投降被殺)
4 張角(病死)
5 張魯(敗於東漢丞相曹操,投降,被封為列侯)
6 孫恩(敗於東晉劉裕,投海自殺)
7 盧循(敗於東晉軍隊,投水自殺)
8 葛榮(敗於北魏天柱大將軍爾朱榮,被俘就義)
9 竇建德(敗於唐天策上將李世民,被俘就義)
10 黃巢(敗於沙陀王李克用與叛徒朱溫,自殺)
11 王小波(戰死)、李順(敗於北宋西川招安使宦官王繼恩,失敗後不知所終)
12 方臘(敗於北宋宦官童貫,被俘就義)
13 楊幺(敗於南宋清遠軍節度使岳飛,被俘就義)
14 朱元璋(成功!明王朝太祖皇帝,開二百七十六年基業)
15 李自成(敗於清攝政王多爾袞,失敗後不知所終、一說被殺)
16 張獻忠(敗於清肅親王豪格,中箭身亡)
17 洪秀全(敗於清兩江總督曾國藩,病逝)
三位女性首領
1 陳碩真,唐高宗時農民起義領袖,自稱「文佳皇帝」,敗於揚州都督府長史房仁裕、婺州刺史崔義玄,被殺。
2 唐賽兒,明成祖時白蓮教起義首領,兵敗後詐降突圍,襲殺明都指揮僉事副總兵劉忠,其後下落不明。
3 王聰兒,清嘉靖時期白蓮教大起義八路兵馬總指揮,於鄖西卸花坡戰敗,跳崖自盡。 中國歷朝歷代基本都有農民起義,多不勝數,比較著名的有:
東漢末 黃巾
唐末 黃巢
元末 朱元璋
明末 李自成
清末 太平天國 黃巾起義(張角)
隋末農民起義(王薄,翟讓,李密)
唐末農民起義(王仙芝,黃粟)
元末農民起義(韓山童,劉福通)
明末農民起義(李自成,張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