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豫劇的由來,最好在50字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
豫劇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調、河南謳,豫西山區則稱之為靠山吼。它是我國梆子聲腔劇種中極為重要的一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主要流行於河南省,在全國各地都有流傳。
豫劇傳承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已成為河南很有影響的戲曲劇種。豫劇在生成和發展時期,汲取了崑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聲腔劇種的藝術因素,同時廣泛吸收河南民間流行的音樂、曲藝說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樸直淳厚、豐富細膩、富於鄉土氣息的劇種特色。
『貳』 五大劇種各有多少年歷史
五大劇種分別是京劇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豫劇,黃梅戲有百年的歷史。評劇100多年的歷史。,越劇150年的歷史。。
『叄』 豫劇起源於什麼時候豫劇代表作品有哪些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豫劇代表作品有黃鶴樓》《三拂袖》《滌恥血》《天地配》《鍘美案》《龍鳳令》《紅珠女》《劈山救母》《金山寺》《雷峰塔》《血淚仇》《秦香蓮》《赤葉河》《志願軍的未婚妻》等等。
最後說到豫劇不得不提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她也是豫劇藝術的傳播者,也曾經在很多地方演出,所飾演的一些劇也被稱作為經典。
『肆』 咱河南的豫劇有幾百年的 歷史
豫劇的歷史背景和演變
文字豫劇是我國梆子腔劇種中重要的一支。其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乾隆十年(1745年)編纂的《杞縣志》卷七《風土風俗》篇,清朝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書的《歧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縣志》所記載,當時本地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合班演出,又被稱為"梆羅卷"。
傳統認為豫劇產生於明末清初,初時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因而發展非常迅速。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說法不一。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
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戲,豫劇在形成之後的流傳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流派,大致有四支:開封一帶的祥符調,商丘一帶的豫東調(又稱東路調),洛陽一帶的豫西調(又稱西府調或靠山簧)以及漯河一帶的沙河調(又稱本地梆)。唱腔主要分慢板、二八板、流水、飛板等板路。主要流派分為豫東調與豫西調。豫東調的男聲高亢激越,女聲活潑跳盪,擅長表現喜劇風格的劇目。豫西調的男聲蒼涼、悲壯,女聲低回婉轉,擅長表現悲劇風格的劇目。 辛亥革命以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當時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梆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等因此而活躍一時。此後,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城市相繼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在農村,則每逢迎神賽會必演雙在一些地區,所演多屬河南梆子。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時期,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永樂、永民、同樂四個河南梆子劇場,許多著名藝人如陳素真、王潤枝、馬雙枝、司鳳英、李瑞雲、常香玉、趙義庭、彭海豹等,雲集於開封。1935年初,以樊粹庭為首成立了豫聲戲劇學社,改永樂舞台為豫聲劇院,陳素真所在的杞縣戲班和趙義庭所在的山東曹縣戲班均參加了該學社。豫聲戲劇學社革除了舊戲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對表演和舞台美術等進行革新,並演出由樊粹庭創作的《義烈風》、《霄壤恨》、《塗血》等劇目。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采"醒獅怒"之意,改學社為獅吼劇團。
豫劇的班社最早始於何時何地,今無可考。據老藝人傳說,過去的豫劇演員大多出於乾隆年間的蔣門和徐門兩家的科班,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而開封的"老三班":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傳說都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 從抗日戰爭開始到建國前,西安也出現了不少豫劇團體,如樊粹庭領導的獅吼劇團,常香玉為首的香玉劇社,毛蘭花為首的鳳麟劇團,崔蘭田為首的蘭光劇社。還有孫老七創辦的河南災童戲劇學社(原西藏豫劇團前身)等。
建國後,於1956年成立了河南豫劇院。豫劇院擁有一批專業和業余的編劇人才,其中成就突出的有楊蘭春等。之後,河南及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普遍建立豫劇演出團體。1962年舉行了"豫劇名老藝人座談會演",1980年舉行了"豫劇流派匯報演出"。這一劇種已成為我國流布較廣的戲曲劇種之一。 楊蘭春(1921年生,河北省武安人),先後改編和創作(有的是與他人合作)了《小二黑結婚》、《人往高處走》、《劉胡蘭》、《朝陽溝》、《冬去春來》、《朝陽溝內傳》等。同時他還導演了不少現代戲和傳統戲。如《血淚仇》、《赤葉河》、《志願軍的未婚妻》、《秦香蓮》、《唐知縣審誥命》等。
『伍』 豫劇劇己有多少年的歷史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中原地區(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資料證實,特別是相關人員在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專家進行廣泛調查和論證,得出豫劇最早的誕生地是在古都開封和周邊各縣的結論。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明確記載,北宋東京開封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勾欄瓦舍遍布全城,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當時在開封已經演出了大型雜劇《目連救母》。
豫劇(英文:Yu Opera)發源於中國河南省,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在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戲曲劇種之一。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豫劇從清末民初時期至今已經形成五大聲腔,即祥符調(以開封為中心)、豫東調(以商丘為中心)、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沙河調(以沙河流域為中心,即河南東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和高調(以濮陽、菏澤為中心)。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借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據文化部統計,中國由文化部門直接管理在編的豫劇表演團體就有220多個,豫劇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地方劇種之一。 除河南省外,京、鄂、皖、蘇、魯、冀、晉、陝、甘、蜀以及新疆、台灣等省市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布,業余豫劇團不計其數。豫劇在台灣舞台上與歌仔戲、京劇呈三足鼎立局面。
2006年,豫劇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陸』 豫劇的由來
1924年,王義成在《京報》副刊《戲劇周報》上發表《豫劇通論》一文,文章中的豫劇是對河南省所有劇種的統稱。1947年秋,洛陽、開封、蘭州、西安四地的民間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1947年末,豫劇教育家李戰在蘭州組建甘肅第一個豫劇表演團體「新光豫劇團」。1948年,創辦豫劇歷史上第一所學校「私立新光豫劇學校」,這是最早使用「豫劇」名稱的組織機構。
豫劇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調、河南謳,豫西山區則稱之為靠山吼。它是我國梆子聲腔劇種中極為重要的一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主要流行於河南省,在全國各地都有流傳。豫劇傳承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已成為河南很有影響的戲曲劇種。
豫劇在生成和發展時期,汲取了崑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聲腔劇種的藝術因素,同時廣泛吸收河南民間流行的音樂、曲藝說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樸直淳厚、豐富細膩、富於鄉土氣息的劇種特色。
『柒』 河南豫劇的由來,豫劇起源於什麼時候
豫劇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山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為台,當地稱為「靠山吼」。因為河南省簡稱「豫」,所以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
產生於明末清初,多以清唱為主,其風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善於表演大氣磅礴的大場面戲,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濃郁,質朴通俗、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節奏鮮明強烈,矛盾沖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福調」;以商邱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豫劇音樂豐富多采,唱腔屬板腔體。唱詞通俗易懂,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獨特的板式結構和比較完整的音樂程式。可分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飛板四大板類。
在聲腔上,豫劇屬梆子腔系,豫劇劃分主要有五大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
流行於豫東南的稱「沙河調」,又叫「本地梆」;建國後,在楊蘭春等的領導下,對豫劇四大地域流派唱腔進行了綜合吸收和大幅改革,運用科學的發音,融入了歌劇元素,形成了「現代調」,又稱「現代戲流派」。
【結束語】豫劇最初也只是民間的戲劇,並不是像如今的河南戲曲劇種代表。改為豫劇也是因為河南簡稱為「豫」,豫劇的起源歷史也是不短的。
『捌』 豫劇起源簡介
豫劇舊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由於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曾叫「河南謳」。「豫劇」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劇種,直到1947年秋,開封、蘭州、西安三地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
新中國成立後,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經過幾代老藝術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正式更名為「豫劇」。標志著豫劇藝術產生了質的飛躍,也標志著一門成熟的戲曲藝術開始全面繁榮。
所以,河南梆子是豫劇的前身,兩者的概念不盡相同。
豫劇流行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湖北、陝西、甘肅、新疆、台灣等十幾個省區,是我國最有影響的劇種之一。
在聲腔上,豫劇屬梆子腔系,豫劇劃分主要有五大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 ;流行於豫東南的稱「沙河調」,又叫「本地梆」;建國後,在楊蘭春等的領導下, 對豫劇四大地域流派唱腔進行了綜合吸收和大幅改革,運用科學的發音,融入了歌劇元素,形成了「現代流派」,又稱「現代戲流派」。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豫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
豫劇前身河南梆子的起源已經很難考證。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一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河南梆子的班社最早始於何時何地,今無可考。據老藝人傳說,過去的演員大多出於乾隆年間的蔣門和徐門兩家的科班,而開封的「老三班」: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傳說都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
義成班,據1916年2月15日《河聲日報》載:「省內義成班,原為開封縣署民壯總役於建清所組建,歷年以來一般梨園子弟在各處演唱,頗享盛名。」義成班於1926年,在開封相國寺的火神廟內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組織管理分前、後台、前台,主要負責管理劇院內的各種雜務,如售票,接待觀眾,供應茶水;後台,主要負責演出方面的事務,如確定演出劇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天興班,原是封丘辦的科班,歷史比較悠久,不少豫劇名演員出自該班。清末民初曾不斷到開封演出。知名演員有李劍雲(小名壯丑,工旦)、閻彩雲(工旦,1982年去世),其他主要演員有時登科、張治林、聶二妮、孔憲玉、李玉仙、張廷華、李法魁等。
杞縣的"六班"、"捕班"(縣衙辦的)以及馬、武、鄭、郝、劉、常六姓聯辦的"六姓家班"等,均為辛亥革命後的著名班社,演員水成、一陣會、田苟、何運、金成等,均為當時名角。
清朝時期
據清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書的《岐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縣志》記載,當時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合班演出,稱為「梆羅卷」。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於道光年間(1821-1850)河工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早已存在。
這些記述與藝人間的傳說相符。據一些老藝人追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蘭封(今並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並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據藝人相傳,河南梆子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
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以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當時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梆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等因而活躍一時。此後,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城市相繼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在農村,則每逢迎神賽會必演戲,在一些地區,所演多屬河南梆子。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時期,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永樂、永民、同樂四個河南梆子劇場,許多著名藝人如陳素真、王潤枝、馬雙枝、司鳳英、李瑞雲、常香玉、趙義庭、彭海豹等,雲集於開封。
1935年初,以樊粹庭為首成立了豫聲戲劇學社,改永樂舞台為豫聲劇院,陳素真所在的杞縣戲班和趙義庭所在的山東曹縣戲班均參加了該學社。豫聲戲劇學社革除了舊戲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對表演和舞台美術等進行革新,並演出由樊粹庭創作的《凌雲志》、《義烈風》、《霄壤恨》、《滌恥血》、《三拂袖》等劇目。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采"醒獅怒"之意,改學社為獅吼劇團。
1936年,常香玉隨周海水班社到開封,演出於醒豫舞台。1937年成立中州戲曲研究社,演出由王鎮南編寫的《六部西廂》、《哭長城》等古裝戲和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罪行的現代戲《打土地》。《打土地》是豫劇演編現代戲的開始。與此同時,永安舞台的王潤枝、馬雙枝、鼓海豹、楊金玉等也演出了不少傳統劇目。名角雲集,促進了豫東調、豫西調的合流,促進了河南梆子的發展和提高。
1938年日本侵略軍佔領開封後,獅吼劇團、周海水的泰乙班,以及常香玉等團體和演員先後到西安,並以西安為中心,在西北城鄉演出,擴大了河南梆子的影響和流行地區。從抗日戰爭開始到建國前,西安也出現了不少河南梆子團體,如樊粹庭領導的獅吼劇團,常香玉為首的香玉劇社,毛蘭花為首的鳳麟劇團,崔蘭田為首的蘭光劇社。還有孫老七創辦的河南災童戲劇學社(原西藏豫劇團前身)等。
新中國時期
新中國成立後,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經過幾代老藝術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正式更名為「豫劇」。標志著豫劇藝術產生了質的飛躍,也標志著一門成熟的戲曲藝術開始全面繁榮!
1956年成立了河南豫劇院(後來解體為現在的省一、二、三團),1962年舉行了豫劇名老藝人座談會演,1980年舉行了「豫劇流派匯報演出」,逐漸形成各大豫劇流派,出現了不少描寫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這次匯演有著重大意義,從藝術和影響力上確立了常香玉為首的、常陳崔馬閻五大旦角流派。1990年後又舉行了「93十大名旦」的評選和舉辦了中國豫劇藝術節,同時豫劇從河南周邊向西北、西南、東北等地傳播,最盛時北到黑龍江,南到貴州,包括西藏等省、區、市都有專業劇團的分布。據1984年統計,豫劇專業劇團數量達到239個,業余劇團總量則在7千個以上,成為梆子腔大家族最有生命力的一支。
進入21世紀,豫劇事業在新一代領軍人物的努力下,新作品屢次獲得國內國際大獎,並且多次出國演出,使豫劇又有了新的發展。
台灣豫劇
豫劇做為中原文化典型代表在台灣得到大力發揚,但該政時期,大力推行本土文化,豫劇環境受到影響。
1950年陸軍政戰文工體系在高雄鳳山排出台灣第1批豫劇公演。
1951年中華民國空軍成立以毛蘭花為核心的業余豫劇團(大鵬豫劇隊)。
中華民國空軍業余豫劇團開辦了台灣史上第1個豫劇科班:中華民國空軍業余豫劇團學生班(大鵬豫劇隊學生班),招收第1期學生8人,第2期學生4人,第3期學生8人後停辦。
中華民國陸軍有黃龍豫劇隊、虎賁豫劇隊、捷豹豫劇隊,1962年整並成立陸光豫劇隊。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有飛馬豫劇隊;聯勤有四四豫劇團。
1959年開辦的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學生班是台灣史上維持最久的豫劇科班(後來改成國立國光劇藝實驗學校豫劇科),停辦前共培養出9期學生。
台灣第3個豫劇科班是還沒有培養出畢業生就隨劇隊停辦的中華民國陸軍陸光豫劇隊學生班(在讀生轉到飛馬豫劇隊學生班)。
1965年起台灣軍方政戰體系開始逐個解散各軍種的豫劇團隊,空軍業余豫劇團1966年在屏東走進歷史(聯勤四四豫劇團已先散班),1971年陸光豫劇隊解散,只有1965年獲時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蔣經國下令特別照顧(時任副隊長張岫雲越級向小蔣力爭,小蔣定調後,張在1968年退休)的飛馬豫劇隊留下。
1973年台灣最後1個民營豫劇團:鳳麟豫劇團散班(此前還有1個民營的捷音豫曲團已經先散了),從此台灣只有公營的飛馬豫劇隊1個豫劇戲班,1990年代中期,台灣軍方決定不再經營戲曲劇隊,1996年1月1日飛馬豫劇隊從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移到中華民國教育部下,改成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它就是現在的國營台灣豫劇團(2008年3月6日脫離國光劇團獨立,同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下)。
『玖』 豫劇又稱為河南梆子,在全國地方戲里有著怎樣的地位
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居全國數百地方劇種之首。《花木蘭》、《穆桂英掛帥》、《七品芝麻官》、《朝陽溝》等劇目風靡全國,家喻戶曉。可以說豫劇是每一個河南人的驕傲,也是從小耳濡目染的家鄉味道。
豫劇不僅提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也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增強貢獻了厚重的藝術力量。作為河南兒女,真心為家鄉有如此優秀的豫劇文化感到驕傲,也期待更多的家長和同學能夠深入了解豫劇,喜歡豫劇,傳播豫劇。
『拾』 河南豫劇有多少年歷史
豫劇前身河南梆子的起源已經很難考證。
河南梆子的班社最早始於何時何地,今無可考。據老藝人傳說,過去的演員大多出於乾隆年間的蔣門和徐門兩家的科班,而開封的「老三班」: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傳說都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