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初中歷史如何講課才能吸引學生

初中歷史如何講課才能吸引學生

發布時間:2022-10-16 08:43:05

㈠ 怎樣培養學生初中歷史課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對初中歷史的學習興趣的方法:
1.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應以身作則,以德服人

擁有一個引以為豪、特別是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幽默詼諧、善於教學的老師,是學生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每個老師應以此為目標,努力做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只有這樣,學生才願意與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相互配合,共同進步。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以善教的藝術去折服學生,而且要以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教師在學生面前,樹立什麼樣的形象至關重要。小到穿著打扮,大到言談舉止,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與他們喜愛的老師和睦相處,可以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圍。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培養與學生的情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
師德如此高尚,學生的嘴角能不露出幾許微笑? 2.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必須以才感人
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也應該把歷史的魅力巧妙地表達出來讓學生也漸漸融入,因此教師還必須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比較淵博的知識。教學內容是否生動有趣,也是吸引學生,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因素。教師選擇一些典型生動的材料進行補充,使整個歷史教學內容血肉豐富,使描述的歷史人物栩栩如生,使敘述的歷史事件讓學生如臨其境。這就要求教師要熟悉教材,教學要目的明確,重點突出,要講求教學的方法藝術,啟發得當,形式新穎。同時教師在工作、生活中要做個有心人,平時看書、讀報、上網、看電視,總之要利用一切機會,多多收集歷史資料,精選一些典型材料,講課中適時拋出,既增加生動性,激發學生情緒,又頗顯學術氣,使學生由奇生敬,由敬生愛,由愛而主動學習。
教師如此博學,學生眼中能不露出幾絲欣賞的目光? 3.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必須做到可親、可敬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他始終處在教學活動的中心位置。只有教師可親可敬,才能強有力地吸引學生,積極有效地影響學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要可親,努力創建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上課要對學生充滿激情,要精神飽滿,面帶微笑,親切自然,努力創建和諧、寬松、平等、民主的課堂環境和學習氛圍,給學生施展才華的平台。這樣學生會覺得老師有親和力,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切不可冷冰冰,板起面孔,否則會得不償失。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時,總會出現回答不全面或回答不對甚至是答不上的現象,這都是很正常的。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無論對錯,教師應該積極引導,讓學生體會到一種收獲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其次,教師要可敬。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師德修養,能嚴於律己,虛心好學,敬業愛生,盡職盡責。同時,老師言談舉止要文明高雅,處處為人師表。教師尊重學生,學生才會尊敬老師。 教師如此可敬可親,學生心中能不多幾分感激? 4.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要寓教於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課堂上學生喜歡的事情會讓他們聚精會神、興致勃勃。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為學生創設快樂的學習環境,寓教於樂,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樂學。教師用豐富的知識,幽默的語言把學生帶進歷史課堂。在教學中,盡量營造快樂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愉快地進入最佳的學習和思維狀態。通過唱歌、講故事、演小品等多種文藝形式來結合教材知識進行情感的滲透,使之達到寓教於樂。
歷史課如此生動、有魅力,學生能不感興趣,學習能不刻苦?
5.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必須讓學生對學習有成功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有賴於成功。學習上,當學生克服了重重困難,突破了一道道難題,獲取了某種知識,心理就有一種成功的喜悅,越學越有興趣。否則,如果學生上課聽不懂,提問不會答,作業滿篇錯,學習完全在失敗中渡過,那麼,他對學習就會失去興趣。因此,課堂教學教師要努力讓學生嘗到學習成功的甜頭。
首先,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正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學習。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無法突破時,老師要循循誘導,幫助學生排除攔路虎,使他們從「山重水復」的無路之地走向「柳暗花明」的成功境界。這樣,學生就會消除畏懼心理,產生成功感,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其次,老師在教學中堅持多表揚原則,在課堂教學中,學習學得好,問題回答正確,老師固然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當學生對某一知識學習理解不全面不深刻,或者不很准確時,老師除了給以補充完善外,還要給學生適當的肯定和鼓勵。甚至有時學生對某一知識的理解完全錯誤,但只要他學習努力,老師也要對這種精神加以肯定。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成功感,培養學習興趣。
總之,歷史科教學要講究手段多樣化,教學中,老師要針對學生好說、好動、好參與的特點,做到講解與討論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本與社會相結合等,不斷變換教學方式,使學生從一種興奮狀態進入另一種興奮狀態,對教學充滿新鮮感,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以最大的熱情,濃厚的求知慾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㈡ 怎樣激發初中生對歷史課的學習興趣

一、上好起始課,誘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意味著成功的一半。「歷史是副科」,不少學生尚未學習就有此認識,帶著這樣的心態去學習怎麼能有起色呢?所以說要使初中歷史教學有一個好的起點和基礎,上好起始課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精心准備,在課堂上要深入地討論和講述學習歷史的目的和意義,糾正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的不正確的認識,引起學生應有的重視,這是誘發學生興趣的奠基性的工作。事實證明,如果教師能把起始課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橫生,容智怡情,賞心悅目的話,那將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把學生的心緊緊地栓住,使他們懷著無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去。我上起始課時,往往用圖片和錄像把學生有所了解的歷史人物展示出來,讓學生自由地討論和評價,然後我再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正本清源,幫助學生去偽存真,使學生深深地認識到「歷史並不是死記硬背的」。因此,一節精彩的起始課將會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二、 幽默的語言,觸發興趣
語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學手段,語言的魅力是一堂課的關鍵。一句幽默的話語,既像「興奮劑」一樣調動學生積極性,又像「調料」一樣調節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如講鴉片戰爭清朝的腐敗無能時,用幽默的語言講述「奕山馬桶御洋兵」的故事,既可以吸引學生聽講,又深刻地揭露了清朝的腐敗無能,官僚的愚昧無知,中國的封建落後。教師應有目的地藉助幽默地語言傳授歷史知識,啟迪思維,打破課堂的沉悶,讓學生在會心的笑聲中主動學習和思考。
三、 質疑設問,引發興趣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習新知識,實際上就是設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疑問,把它擺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先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後激勵他們去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學生找到「又一村」後,就會產生一種成功的快感,這種快感又能引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問題時,才能引起他們的思維的積極性,巧妙地質疑設問,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打開學生心靈之窗,從而引發學習的興趣。
四、運用歷史故事,激發興趣
歷史是一門有血有肉,內容豐富,同時趣味性又很強的學科。它包括一定時間,一定地點,一定條件下人物的動態和事件的發展。因此,它是有情節有過程的,是有善惡是非和喜怒哀樂的,歷史本身就含有構成故事的各種因素。初中歷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實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只有條條框框,不見情節和過程,那麼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對新鮮事物尤其感興趣。根據這一興趣特點,
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將歷史知識揉入故事情節中,把史實故事化,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與教材相關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這樣會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注意力集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最終將學生引入樂而忘返的勝境。例如在講授《春秋五霸》時,我插入了「老馬識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嘗膽」等成語故事,在講《戊戌變法》時,我穿插了「康有為如何擺脫慈喜太後追捕的」那段驚險刺激的歷史,學生興趣相當濃厚,從而輕松地掌握了這些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運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歷史內容忠於歷史的真實,不能隨意編制一些情節內容,以虛構和編造來換取學生的興趣。
五、 貼近生活,聯系現實,深化興趣
由於歷史學科所講述的內容大都遠離現實生活,而初中生知識范圍狹小,抽象思維能力較低,所以許多歷史問題是很難理解的,時間久了,他們總感到歷史教學老是陳年老帳,盡放馬後炮,中看不中用,會產生厭煩情緒。事實上歷史與現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歷史的延伸,是正在譜寫的歷史。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及時捕捉歷史教學與現實聯系的契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事實證明,一旦歷史與時事和現實生活相聯系,學生的情緒馬上會高漲起來,興趣被激發,學習氣氛變得非常活潑。

㈢ 淺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

歷史教學方法。1.講述法。此方法有利於學生了解歷史的過程和內容,適於向學生傳授新知識,也適於復習鞏固舊知識。可分為敘述、描述和概述三種具體方法。運用敘述時史實要確鑿。教師所述史實,應來自可靠的史料,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表象。敘述要具體生動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使學生如親臨其境,感受歷史真實場面。描述法能增強教學的形象性,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自然的領悟有關的歷史結論。對於教材中較為次要、但又必須講到的部分用概述的方式,以便勾勒出歷史的全貌和線索。2.講解法。講解歷史上的政治制度、經濟結構、法令條約和科技文化等內容。講解的具體方法主要有釋義說明、舉例論證、分析綜合、比較、對比。3.談話法。是師生雙方以談話或問答的形式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促使學生主動地思考、理解、掌握知識,還可培養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4.討論法。討論中促進學生參與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積極進取的態度等等。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最後通過具體史實向學生闡明正確觀點。

㈣ 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學生注意力

一、巧設導語,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有句古話"萬事開頭難",也就是說開好了頭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教師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在上課伊始就讓學生感到新奇、有懸念、願意學,當學生的求知慾望被激發起來後,作為教師則可以順利的傳授新課了,故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上課前的兩三分鍾,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編出小故事,設置情景難題、安排學生朗誦、播放短片等方式,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

㈤ 如何上好初中第一節歷史課

上好初中第一節歷史課具體方法如下:

1、在第一節歷史課上就樹立學生正確的歷史學習觀是學習好歷史的基礎

基於對造成學生歷史學習興趣不高的第一個原因是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認知偏差,通過第一節歷史課來糾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歷史教師的我們首先就要擺正對歷史課是所謂的「副科」的心態,只有這樣歷史教師的教學才能夠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

其次,在第一節歷史啟蒙課上我們就要明確告知學生學習歷史的意義所在。我在第一節歷史課上就會對學生說:歷史是一門社會學科,它涉及了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它是人類對自己過去的總結同樣也是認知現代的途徑。

我們不要把歷史單純的理解為「死記硬背」、「沒有什麼深奧學問的學科」。就這樣我通過告知學生歷史學習的意義,從入門就給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歷史學習觀。

2、在第一節歷史課上就捕捉學生興趣點是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方式

衡量一個優質課堂教學的標准就是能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一個活躍的課堂。捕捉學生的興趣點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動力是我上歷史課的一大法寶。結合第一節歷史課不易多深入講解知識點的特點,給學生講述一些歷史中的奇聞趣事來引發學生的興趣。

比如說學生普遍對考古非常有興趣,我就會講一些考古發現。秦始皇的暴政之一就是是徭役繁重,他曾經役使七十多萬人,在咸陽修阿房宮,在驪山營造自己的陵墓。結合著多媒體的圖片放映介紹驪山陵的內部結構以及現在一直沒有挖掘的原因。引人入勝的情節加上豐富直觀的圖片自然吸引學生一探究竟。

3、簡潔生動、語言幽默是開啟學生歷史學習興趣之門的關鍵

如果我們在有豐富情節的基礎上加上巧妙的課堂用語,那麼可以說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呆板的語言和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歷史老師在講授歷史知識的時候要結合著教授的內容做語氣上的變化。

比如說在講授二戰恢宏悲壯的歷史場景時,語氣就比較鏗鏘有力。在講授古代四大發明的時候語氣則充滿了自信與驕傲,較為輕快。這樣教師從書本教學轉變為情景教學,寓情於景,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

4、教師引導、個人魅力是開啟學生歷史學習興趣之門的保證

教師處事的態度和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因此一個有豐富歷史知識和高尚素質的教師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在講授「孔孟聖賢」的時候,如果教師有正確的禮儀情操就能給學生一個直觀的展現。這不僅是對中國古代歷史知識的學習同樣也是教師對學生形成禮儀、言行的正確引導。

(5)初中歷史如何講課才能吸引學生擴展閱讀

歷史教育的不足,其實已經在社會中有所反映。趙亞夫說,「比如近些年的民國熱,由於各種原因,存在美化民國時期和民國人物的傾向。這種現象就與歷史教育的缺失有一定的關系。我們的歷史教育只是簡單地傳授知識點,學生對一段歷史和人物缺乏縱向和橫向的比較認識,所以很容易被網路上熱炒的觀點左右,不少人成了民國熱的跟風者也就不奇怪了。」

1、激發興趣

如果教師僅僅照本宣科,學生收獲的只是一個個知識點,要跳出課本,引導學生感知鮮活的歷史

廣東省東莞市的歷史教師夏輝輝沒有想到,她在歷史課堂上虛構的一個人物「帕帕迪」會引起這么多的效仿與爭議。

在嶽麓版歷史教材中,《歷史(必修一)政治文明進程》的第六課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主要介紹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變遷。由於所涉歷史年代久遠,概念生疏,這堂課並不好講。

苦思冥想後,夏輝輝大膽虛構了一個叫「帕帕迪」的農民,以他的生活為線索帶學生進入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陶片放逐法、蘇格拉底之死、女性不享有民主權等概念被生活化地呈現,本來生澀的歷史知識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

為了讓這個虛構的人物更加貼近史實,夏輝輝在後續的教研工作中,又查閱了大量史料和研究著作,以確保最大程度地尊重歷史。

2、塑造史觀

學生在建構歷史觀時,面臨的主要問題,不是歷史知識的匱乏,而是在海量信息的沖擊下,難辨是非

2011年新修訂的《高中歷史新課程標准》中規定,掌握歷史知識不是歷史課程學習的唯一和最終目標,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養的基礎和載體。通過歷史學習,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看來,歷史教育僅僅有趣還不夠,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客觀理性地認識歷史,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㈥ 初中歷史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歷史的學習需要學生可以具有看待事物採取發展的觀念去對待,這樣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歷史發展觀,在研究歷史時其學習興趣必然會陡增不少,因為只有在歷史分析中看到了新舊事物發展的規律,其學習才會更加有趣,比如採用事物發展過程中所遵循的新舊事物原理,即新事物的產生必然是以舊事物的滅亡為基礎的,並且在面對特定歷史背景下歷史的發展過多或少是伴隨著一些人物的犧牲或者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事件和人物的產生去改變該時期的歷史進程。
一、初中歷史教學的基本現狀
1、學生的歷史學習只是停留在了解歷史問題的階段
歷史學習的首要問題是要了解某一階段的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地點、經過、結果以及基本意義等幾個基本要素,而要完全去理解這類歷史事件所帶來的歷史意義,如果只是單純地去分析一些孤立的事件是很難去理解對應歷史事件的基本意義的,因為歷史的發展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結果不可能突然就會冒出一些不想干法歷史事件。但是在初中的歷史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一般只是讓學生去記憶一些典型事件的發生事件和基本經過並沒有教會學生去分析這些歷史問題,因此初中學生的歷史學習很顯然只是停留在基礎階段,也不可能嘗到歷史學習的樂趣,因為歷史的學習最重要的是需要讓學生有良好的分析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只是了解問題,但沒有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2、歷史的學習缺少正確的分析方法
歷史的教學需要培養學生基本法歷史問題分析方法,特別是良好的歷史發現觀,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理論基礎,歷史發展觀的運用不僅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看清某些歷史問題的本質,並且學生還可以從歷史事件的發展中找到特定區域的社會發展以及人類文明變遷的基本規律,這對於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但是在當前的歷史教學中,首先教師的教學方法一般局限在讓學生去記憶一些歷史問題,然後去應付考試法要求,或者讓學生將歷史課本中的一些概念去針對抄錄學習,顯然這樣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對學生付諸必要的歷史學習方法的指導,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非常差,因此在初中階段,在學生有一定的知識體系和基本的分析問題的能力的時期必須培養學生基本的歷史學習方法和研究問題的技巧。
二、如何培養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1、在學習中要有聯動分析歷史問題的意識
歷史的學習看似枯燥無味,但是如果看到了歷史發展當中的基本脈絡,並且在分析一些歷史問題時注重將一些小事件聯系起來去看待,就會看到事件發生的必然性,這樣歷史學習的興趣點就會被找到,學生按照基本的分析方法,不僅可以看到每個歷史朝代更迭的基本規律,還可以在後續的分析看待問題上更加全面而且個人的思維能力也會得到增長,這樣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必然會被調動起來。比如在學習我國第一個封建主義的君主專制主義王朝秦朝的歷史時,雖然該朝代只有十四年但是,它存在的意義卻十分巨大,像車同軌、書同文加速了我國的大一統,但是由於統治者在修長城和陵墓的工程中徵收了大量的勞役使得民眾怨聲載道,最終造加速了滅亡的步伐,分析這種類型的事件時,學生可以將大澤鄉起義和項羽、劉邦的起義聯系起來,將起義的發生背景以及經過聯系起來看待,並且結合秦朝滅亡所發生的關鍵戰役,最後得出秦朝歷史短暫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歷史學習中,學生只需要注重將每一個時期的歷史時間聯動起來去看待就會發現更多的其實,秦朝滅亡後,漢朝初期統治者大多數會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這樣社會生產力在一定的時間里都會得到恢復,在漢朝的中期社會財富得到了一定的積累,土地兼並等社會矛盾就會逐漸凸顯出來,學生在學習這些歷史問題時需要結合這些社會背景去分析,包括西漢初期爆發的藩王叛亂都是由於王權與地方權力不平均導致的,所以要想很好地看待這些問題必須將西漢初期的政治政策以及社會狀況聯合起來去看待才能明白事件發生的原因。其實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的調動和培養主要是要讓學生去克服分析歷史問題的局限性也就是看待問題不能一成不變,而是要採取發展的態度去對待,這樣學生找到了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原有的枯燥態度就會得到緩解,教師長期去培養這樣意識,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會高漲起來。
2、分析歷史問題時注重對每個時間節點進行控制
我國的古代歷史根據時間順序主要有先秦時期、秦漢時期、隋唐時期以及宋元、明清時期。學生在學習每一個時期的歷史首先需要對特定階段進行時間節點的控制,比如在學習隋唐時期的歷史時可以將唐朝分為盛唐、中唐、晚唐幾個時期,大致的時間大概是7世紀初期到8世紀中期,中唐為8實際中期到9世紀中期晚期,晚唐則為9世紀中期到10世紀初,每一個階段的政治制度都有一定的區別,因此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對每個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對比分析,比如盛唐時期實行的是府兵制,中晚唐則是募兵制,這就造成了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的局面,加速了唐王朝的瓦解和衰落,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注重將這些規律很好地把握住,就需要看到每個時期政治制度下所影響的社會文化發展,比如唐朝的科舉制度將詩詞作為考察的重要標准,因此那時候吟詩十分流行,故而唐詩十分流行,這就是典型的例子。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必須在研究學習中國找到基本的關注點,比如對唐詩的關注自然就會找到唐詩所記錄的一些歷史事件或者是詩人坎坷的一生亦或是整個唐王朝的興衰史,這些內容都可以作為初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點,因此歷史學習的興趣應該從這些方面去培養。
總體來看,在初中的歷史教學中,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主要是從學生看待分析某些歷史事件的時間和空間發展規律去進行的,學生在分析這類類型的歷史事件時不能孤立地區看待這些問題,而是要將若干個歷史問題聯動起來去分析,這樣學生當初所覺得的苦衷單一的歷史問題就會變得連貫而富有生命,學生學習歷史自然就會覺得非常有趣,這就是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去注重的方面。

㈦ 自己是一名初中老師,怎樣給學生上一節生動有趣的歷史課

我是理科生,但我十分喜歡歷史。

接下來我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對學這門科目的一些想法。 我覺得對於老師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慢慢熱愛這門學科。我記得我們以前上歷史課老師很少給我們講課本上的知識,因為那些說白了只要死記硬背就行了,他總是用二十分鍾給我們講一些歷史故事,加之我們老師很有表演天賦,他的課堂總是伴隨著笑聲,平時愛睡覺的學生上他的課都是充滿了激情,然後剩下的二十分鍾給我們自己看歷史書上面的知識點,每次考試我們班歷史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最好能夠以故事的形式把所要講述的內容去告訴學生,這樣學生們越喜歡,自然課程也就越好上,而不至於一上課,先講不了課堂內容,就要和學生們鬥智斗勇。有的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說起來的講故事,你自己就要多讀書,多思考,只有自己積累的多了才能帶給學生們更多,照本宣科是行不通的。

最好在上課的時候能夠告訴指導學生們如何正確地去認識歷史,去尋找真正的歷史。用大腦去思考,用心靈去感受,這才是學習歷史。

㈧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歷史科目就是死記硬背,把知識點背下來,考試就會取得好成績。筆者以20年的歷史教學經驗和對近幾年中考的關注,發現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但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歷史考試越來越靈活,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雖然初中歷史被人們稱為「副科」、「小科」,而歷史教學任務很重,課時安排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要在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提倡高效課堂就太有必要了。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如何打造高效歷史課堂,我做了以下思考: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高效課堂的動力。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每節課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繫到這節課的成敗。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甚至成為催眠曲,因此必須講究開頭藝術。要盡可能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把學生吸引住。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如在上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2課的時候,開始我就問學生「中國歷史上有一位,而且是唯一一位女皇帝,你們知道她是誰嗎?」有的學生說是武則天,有的說是慈禧太後,等同學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後,我才開始講新課。
捷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說:「求知與求學的慾望應該採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們身上激發起來。」 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和途徑還很多,如巧講典故,以奇引趣;精讀詩詞,以詩牽趣;編寫歌謠,以歌導趣;設置圖表,以圖增趣等等,只要經過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充滿興趣的教學中,既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又增長知識,提高了教學質量,真正達到學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二、教師博覽群書是高效課堂的有力保障。
1、教師要熟悉歷史課標,能夠把握歷史課標,更好的運用歷史課標。 教師要有駕馭教材的能力。對考綱中註明的每章每節「清楚」,「明白」,「理解」,「掌握」「運用」熟記於心,知道每章每節在整個歷史這條長河中的地位,重要性。從而教師就能形成一種「刪繁就簡」的能力。這樣,在課堂上,教師才能夠就目前的考試,利用課堂僅有的40分鍾,強化重點。突破難點。
2、教師要盡可能多的研究試題,知道每個知識點的出題的方式、方法,以便在講課的時候把每一種問法告訴學生。如關於武則天的考點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是誰?「(最直接的問法).武則天為什麼受到後人的尊敬?(因為她繼續推行唐太宗發展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繼續向前發展)」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是指誰的統治?只有老師了解了每一種考法,在教學中才會得心應手。
3、教師本人要經常充電,做到「與時俱進」。教師要關心時事,關心熱點,做到以史為鑒。
三、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是高效課堂的基礎。
1、歷史課堂教學要注重歷史主幹,解讀課題,把握脈絡,理順關系。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隋唐時期的特點是繁榮與開放;宋元時期的特點是民族政權並立、民族融合加強;明清時期的特點是君權加強和社會危機。老師在授課時不能脫離這些主幹。每課的題目都很重要,老師須重點解讀: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說明隋朝的特點是繁榮而短暫。又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9課 民族政權的並立 遼、北宋、西夏、金、南宋政權的更替是難點,老師可以採用多媒體課件解決。
2、歷史教學要突出形象性、生動性與情感性的特點,引導學生的思維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針對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教師收集、編寫有針對性的故事、典故、寓言等。用耐人尋味的故事導入新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拓展思維,豐富聯想,開啟心智,而且還可以使學生領悟到人身哲理。如我在講「商鞅變法」一課時,用了「南門立木」故事導入。故事是: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實行變法,商鞅起草了一個改革的法令,但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就賞十兩黃金。」不一會,南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黃金?」還有人說:「這大概是左庶長有心開玩笑吧。」大夥兒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敢上去扛木頭的。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高到五十兩。沒有想到賞金越高,看熱鬧的人越覺得不近情理,仍舊沒人敢去扛。正在大夥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人跑出來,說:「我來試試。」他說著,真的把木頭扛到了北們。商鞅立即派人傳出話來,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沒少。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老百姓說:「左庶長的命令不含糊。」通過故事,同學們明白了誠信的道理,急切地想知道商鞅的新法令的內容,我趁機進入新課的學習。
四、好的課堂檢測形式是高效課堂的的保證。
歷史課課堂檢測應採取多種形式,教師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布置適當的課堂練習題。筆者在教學中嘗試了以下方法:寫小論文。如在學習了三次工業革命後,我布置學生寫論文「工業革命利大於弊」、」工業革命弊大於利」(每班分兩組,每組一個觀點),通過資料的收集、整理、辯論,學生明白了「工業革命是一把雙刃劍「的道理。老師還可以根據課文的不同,即興提問:如「穿過時光隧道,某同學來到唐朝的濟南地區,他要到京城去趕考,問他走水路會經過大運河的那幾段」這樣的題涉及兩個朝代,一種制度科舉制。對學生吸引力大。
通過以上兩種方式的檢測,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參與活動的能力,達到了雙重效果。

㈨ 初中歷史課怎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初中歷史教學是讓學生正確認識歷史,並積極吸取歷史經驗教學。歷史學科與其餘的課程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對於初中生來說,學好歷史最大的動機就在於興趣,對於沒有興趣的學生而言,要想提升他們的歷史知識水平很難。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歷史的獨特文化氛圍,以達到歷史教育的目的。
一、現階段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分析
1.外部因素歪曲歷史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與工作都受到了現代科技的影響,手機、電腦等現代化產品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現代媒體的快速傳播,學生在接收各方傳來的信息。雖然學生在歷史學習當中獲取了一些歷史信息,但是對歷史的認識仍然不夠全面。有些影視作品為了增加收視率,對其中涉及的歷史知識肆意篡改,導致學生長期處在歪曲歷史信息的渲染下,難以正確、全面地認識我國的歷史,造成心理上的錯誤認識。這是我國現代歷史教學當中十分不好的現象。
2.學生學習歷史方法不恰當,死記硬背較普遍
經過長期的調查和分析,我國大多數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中,不是因為對其有興趣,而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來應付考試。學生對歷史的學習,不是沒有興趣,而是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總是那麼枯燥無味,教師應該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出現這樣的狀況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對初中歷史的學習興趣,還會導致學生不能正確理解和認識歷史,陷入厭學狀態。
二、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經過實踐調查發現,很多的優秀教師,在課堂上和生活上都能跟學生成為很好的朋友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狀態,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興趣。以孔子為例,他在教學的過程中,與他的學生就是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正是這種理念的影響,朱熹的學生陳淳才能作出《北溪字義》。由此可見,教師對於學生的引導不僅僅體現在教學上。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才能充分發揮「教學」的意義。要想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作用,就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使得學生對教師教的內容產生興趣,教師才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信心。除此之外,教師在教授的過程當中,還要堅持師生平等的觀念,創建公平、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保障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能促進學生對於知識的不斷探索。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能讓教師成為影響學生一生的朋友。
2.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要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因此,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功底,還要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保持高尚的品質。初中歷史教師要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由衷地喜歡教師的引導,喜歡教師的教學風格。任何一個學校都有許多教師。其中,有些教學的成績較理想,有些教學水平一般。但是,最終對學生影響較大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都對學生較好,用心來教育學生。教師要多運用鼓勵性的話語來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學生只有感覺到教師在重視自己,才有學習的動力。
3.教學內容故事化
在我國的教育制度下,初中學生正好處於敏感的青春期,此時他們的興趣愛好已經形成,個性特點突出。教師要充分抓住他們的這一特點。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著手,將歷史教學與歷史典故相結合,還可以穿插歷史名人的事跡,來增加歷史課文的可讀性,營造一個故事性的歷史課堂。在輕松的環境當中,不知不覺地獲取歷史知識信息。例如,在講初中歷史當中「上古人類文明」內容時,教師可以查詢一些上古時期的神話,或者運用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來引出史前時代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必然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歷史知識點的講解營造氛圍。
4.有效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界已經引進了較為先進的教學設備,校園也已經成為數字化的校園。在多媒體教學下,不僅帶來了高效率的課堂,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引進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學生充分調動聽覺、視覺等感官,充分參與課堂。例如,教師可以提前准備一些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影視作品、圖片、游戲等,在課堂上播放,或者帶領同學來做。例如,教師在講「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環節的內容時,可以搜集一些關於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紀錄片,或者較為真實的影視作品,如《狼牙山五壯士》等。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歷史教學時,教師要時刻注意,選取的材料不僅要緊扣主題,還要具有真實性,不然會給學生產生誤導。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是引導學生認識歷史、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工具。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可以從學生的興趣著手,穿插歷史故事,建立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達到初中歷史教學的真正目的。

㈩ 初中歷史如何導入新課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是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它要求教師能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情境和課堂氛圍,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
上課伊始,學生的注意力還沒有充分集中,因為初中的學生活潑好動,課間十分鍾休息過後仍不能安定下來,一些偶發事件,更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加之學生自身對歷史不重視,還有家長的因素,因此對歷史老師來說,採用適當的精彩的導入,比如通過形象化的語言敘述、直觀性的視頻畫面和啟發性的問題等方式給學生一些恰當的、較強的信息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收斂與學習無關的思緒和活動,把興奮點轉移到新的學習任務上,迅速從非學習狀態進入學習狀態,調動其學習熱情和責任感,從而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下面我結合自己的體會,簡單介紹幾種導入新課的方法:
一、復習導入法
這是我平常上課採用的最多課堂教學導入方式,這種方法特別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它不僅有利於學生對舊知識的鞏固,而且能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例一:我在講授《第二次鴉片戰爭》一課時,設計的導入語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麼?這場戰爭的結果如何?這場戰爭後簽訂了一系列的條約,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有沒有達到完全打開中國市場的目的?學生回答完後,我總結: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法沒有達到完全打開中國市場的目的,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樣的導入語既達到復習了上一節內容,而且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把兩次鴉片戰爭的內在聯系緊密地結合起來,由此順利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當中。例二:在講《秦朝的統治》時,首先要求學生回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進行變法,主要內容有:①建立縣制,加強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②廢井田,開阡陌,以法律形式確立土地私有制;③統一度量衡,統一賦稅制度,促進封建經濟的發展。變法後,秦國逐步強盛起來,為實現統一奠定了基礎。設問:你們知道秦朝統一全國的原因除了商鞅變法的影響外,還有哪些原因?秦朝又是如何鞏固統一的?為什麼秦朝存在的時間會這么短?大家想知道秦朝的興衰歷史嗎?我們這節課就學《秦朝的統治》。
二、設問導入法
設問法是結合教材重點,把新課中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用設問存疑的形式誘導學生,給學生以極大的懸念,扣住學生的心弦,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如《秦的統一》一課中,我設計了「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誰嗎?」、「為什麼他要稱自己是皇帝呢?」、「為什麼秦朝要修建長城?」。這幾個疑問,像磁鐵一樣緊緊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地引入到新課中;再如講《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一課,可以這樣設問「你們知道人是怎麼來的嗎?我國古代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古代埃及人認為人是創造力之神努用水和泥土造出來的,基督教認為人是上帝造出來的,也有人認為是人由猴子變來的,這些都是不科學的。那麼人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經這樣一渲染,大家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下面所講的內容上。
設問法的最大優點是通過寥寥數語,就能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並且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一種渴求答案的強烈願望,從而產生自覺的主動的學習要求。
三、圖片導入法
圖片導入就是上課前把相關的歷史圖片出示給學生來增強歷史課的直觀性。例如我在講九年級上冊第四課我是先出示美國的國旗,讓學生觀察圖案有特點?上面的星星的橫條各代表什麼?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13條紅白相間的橫條帶象徵美國獨立前的13個殖民地,50顆小星星象徵美國現在的50個州,紅色象徵強大和勇氣,白色象徵純潔,藍色象徵警惕、堅韌不拔和正義。然後設問,如今美國是世界頭號強國,可200多年前它卻是英國的殖民地,北美13個殖民地是如何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而贏得獨立的呢?通過這樣導入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下面的內容,自然有著興趣。

閱讀全文

與初中歷史如何講課才能吸引學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