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論文的摘要怎樣寫
摘要包括你的研究背景、內容概述及其成果簡介。簡單描述下你論文的內容即可
B. l論文的摘要和引言怎麼寫
1、論文摘要的寫法:
(1)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發生的研究》,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為了……,對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的發生進行了研究」。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於摘要的編寫。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2、論文引言的寫法:
(1)開門見山,不繞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講述歷史淵源和立題研究過程。
(2)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應過多敘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內容,確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時,只需以參考引文的形式標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觀點時,意思應明確,語言應簡練。
(3)回顧歷史要有重點,內容要緊扣文章標題,圍繞標題介紹背景,用幾句話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時,不要求寫出方法、結果,不要展開討論;雖可適當引用過去的文獻內容,但不要長篇羅列,不能把前言寫成該研究的歷史發展;不要把前言寫成文獻小綜述,更不要去重復說明那些教科書上已有,或本領域研究人員所共知的常識性內容。
(4)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在前言中,評價論文的價值要恰如其分、實事求是,用詞要科學,對本文的創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國內首創、首次報道」、「填補了國內空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本研究內容國內未見報道」或「本研究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等不適當的自我評語。
(5)前言的內容不應與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話,如「才疏學淺」、「水平有限」、「懇請指正」、「拋磚引玉」之類的語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論述,不要插圖、列表,不進行公式的推導與證明。
(6)前言的篇幅一般不要太長,太長可致讀者乏味,太短則不易交待清楚,一篇3000-5000字的論文,引言字數一般掌握在200-250字為宜。
(2)歷史類論文摘要怎麼寫擴展閱讀:
1、論文引言的注意事項:
(1)突出重點。在回顧前人所作的研究工作時, 不宜面面俱到, 應找具有代表性的、與本研究關系最密切的資料來闡述, 避免寫成文獻綜述。
(2)注意深度。在論述本人所作研究時, 一些普及的、為公眾所熟知的原理和知識, 不必一一贅述。如教科書中早已有的公式, 眾所周知的基礎理論等等。
(3)審慎評價。在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時, 切忌拔高或降低。比如一些詞彙: 「 國內首創」、「從未見報道」、「 國際水平」、「國內領先」、「填補空白」等, 都屬拔高的評價; 而諸如「不足之處敬請原諒」、「限於時間和水平」、「請讀者批評指正」等語言, 則屬大可不必客氣的俗語, 均應避免使用。只要如實報道自己的成果就行了, 質量高低讀者自會評價。
2、論文摘要應包含以下內容:
(1)從事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內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3)獲得的基本結論和研究成果,突出論文的新見解;
(4)結論或結果的意義。
C. 大學歷史論文要寫些什麼
大學歷史論文的寫作要求、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
D. 高中歷史論文怎麼寫
歷史論文的標准格式
⑴
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語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應避免使用的不常見的省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代號和公式,字數一般不宜超過20個題名用語.
⑵
作者姓名和單位,兩人以上,一般按貢獻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責自負;②記錄成果;③便於檢索
⑶
摘要:是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中文摘要一般不會超過300字,不閱讀全文,即可從中獲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實詞.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內容,使用方法;③總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見解,闡明最終結論.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⑷
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般3-7個,有專用《主題詞表》.
⑸
引言.回來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布局,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
⑹
正文
⑺
結論:是指全文最終的,總體的結論,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要求准確,完整,明晰,精練.
⑻
致謝:是對論文寫作有過幫助的人表示謝意,要求態度誠懇,文字簡潔.
⑼
參考文獻表(注釋),文中直接引用過的各種參考文獻,均應開列,格式包括作者,題目和出版事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頁碼)連續出版物依次註明出版物名稱,出版日期和期數,起止頁碼.
⑽
附錄:在論文中註明附後的文字圖表等.
E. 畢業論文摘要的寫法
畢業論文摘要的寫法
所謂論文摘要,主要是指作者對於論文整體的構成與主要內容的簡要摘抄,也是整個論文行文與建構的精華所在,可以為閱讀者提供一個「管窺而知全豹」的閱讀效果。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畢業論文摘要的寫法,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畢業論文摘要的寫法
一、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論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二、摘要必須符合「擁有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則。應重點包括4個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在這4個要素中,後2個是最重要的。在執行上述原則時,在有些情況下,英文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以及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三、摘要的句型力求簡單,通常應有10個左右意義完整,語句順暢的句子。
四、摘要不應有引言中出現的內容,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不用引文,除非該論文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發表的論文,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請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
畢業論文前言的寫法
引言也叫前言。引言作為醫學論文的開場白,應以簡短的文字介紹寫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關領域內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況,說明本研究與前人工作的關系,目前研究的熱點。存在的問題,以便讀者了解該文的概貌,起導讀的作用。引言也可點明本文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和研究方法,簡單闡述其研究內容。結果。意義和前景,不要展開討論。
具體要求:
①開門見山,不繞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講述歷史淵源和立題研究過程。
②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應過多敘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書中的常部分性內容,確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時,只需以參考引文的'形式標出文獻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觀點時,意思應明確,語言應簡練。
③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在論述本文的研究意義時,應注意分寸,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填補了國內外空白"。"首次發現"等不實之詞;同時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話,如"才疏學淺"。"水平有限"。"懇請指求"。"拋磚引玉"之類的語言。
④引言的內容不應與摘要雷同,也不應是摘要的注釋。引言一般應與結論相呼應,在引言中提出的問題在結論中應有解答,但也應避免引言與結論雷同。
⑤簡短的引言,最好不分段論述,不要插圖。列表,不進行公式的推導與證明。
⑥引言文字不宜過長,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
畢業論文的格式與寫法技巧
一、標題和正文格式
一般論文是分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的。一級標題也是章名稱,比如說「第一章緒論」,一級標題用三號黑體加粗並居中,上下各空一行。二級標題比如說「1.1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二級標題用小三黑體靠左(不加粗),上下各空一行。三級標題比如說「1.1.1課題研究背景」,三級標題用四號黑體靠左(不加粗並且上下不空行)。另外換章時必須換頁,正文為小四宋體,行距為固定值20磅。參考文獻內容為五號宋體。圖和表標題和內容用五號宋體,並且表格要用三線表,下面會介紹到怎麼製作三線表。
二、頁眉
這個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有點區別。研究生的話頁眉分奇偶頁。比如說在「第一章緒論」中,奇數頁就寫「第一章緒論」,偶數頁就寫「某某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本科生的話不分奇偶頁,一律在正文部分寫上「某某大學學士學位論文」。頁眉用的字體是五號宋體並居中。
下頁我詳細講一下研究生論文怎麼在奇偶頁寫上不同內容。比如說在「第一章緒論」中,首先在「第一章緒論」所在的前一頁的最後一行,點擊「插入」——「分隔符」,在「分節符類型」這一項中選擇「下一頁」。然後點擊「視圖」——「頁眉和頁腳」,在彈出的那個工具條中找到「頁面設置」這一標記,在「版式」選項卡上把「奇偶頁不同」這一項勾選上,然後就可以分別在奇數頁和偶數頁輸入不同的文字了。本科生的更簡單,本科生的話就不用把「奇偶頁不同」這一項勾選上。
研究生論文的話要記得在第一章都要設定分隔符,還要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讓「鏈接到前一節」這一標記處於非選中狀態,否則的話無法實現不同的章中寫上不同的內容,因為「鏈接到前一節」處於選中狀態的話,就代表著你輸入新的頁眉,前面的頁眉也會跟著變成一樣的頁眉。
三、頁碼
這個要分摘要和目錄和正文部分。摘要和目錄用的是i、ii等,而正文部分用的是1、2等。設置好頁眉後,比如說「第一章緒論」已經設置好頁眉了,在「第一章緒論」所在的第一頁點擊「插入」——「頁碼」,在對齊方式中,選擇「居中」,把「首頁顯示頁碼」勾選上,點擊「格式」,在「數字格式」中選擇「1,2,3……」,在「頁碼編排」選項中選中「起始頁碼」單選框,並輸入頁碼為1。而在第二章、第三章等章節中就在「頁碼編排」選項中選中「續前節」單選框就可以了。頁碼的字型大小的話使用word默認的就可以了。
在論文封面、任務書和畢業論文評語中無須設定頁碼。
四、目錄的製作
目錄的製作很簡單的,首先單擊「工具」——「自定義」,在「工具欄」選項卡中,把「大綱」選中,點擊「關閉」。然後在彈出的那行「工具欄」中,把一級標題設定為「1級」,把「二級標題」設定為「2級」,把「三級標題」設定為「3級」。把非標題設定為「正文文本」(這是默認的,基本上不用設定,除非你在寫論文的過程中不小心把某些正文文本設定為「n級」了。把標題都設定好後,就可以單擊「插入」——「引用」——「索引與目錄」,點擊「目錄」選項卡,再點擊「確定」。之後把彈出來的目錄內容選中(不要把「目錄」兩字選中,因為「目錄」兩字是設定為三號粗黑體居中並且上下各空一行的),首先設定為「宋體」,再設定為「timesnewroman」,把字型大小設定為「小四」 。 再把「目錄」這兩個字和目錄內容選中,右鍵單擊「段落」,在「行距」中把行距設定為固定值20磅。
五、參考文獻的寫法
參考文獻的話,就是首先寫上[*],*號代表的是數字序號,比如說[1]、[2]。因為在我的論文只用到三種:期刊、學位論文、書籍。所以我下面所說的也是這三種。
比如:
[2]冷雪峰.用authorware和flash製作多媒體課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XX,(9):27-44
[3]佟施,樂文行.多媒體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XX:3-6
[4]倪英.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多媒體cai課件設計及製作[d].燕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XX:3
[j]是代表期刊,[m]是代表書籍,[d]是代表學位論文。需要注意的是,中文文獻用的標點符號是宋體全形,句號的話就要改成圓點。而英文的話,就換成timesnewroman字體下的半形標點符號。
六、標點符號
中文標點符號用宋體全形,英文和數字用timesnewroman並且用半形。還是解釋一下全形和半形怎麼區分好啦,半形是一個「月亮」,全形是一個「太陽」,在字體工具條中可以看到的。
無論是中文摘要還是英文摘要,它們的關鍵詞都是用「;」號分開。
七、頁面設置
左右2.2cm,上下2.54cm。裝訂線在左邊。
八、三線表的製作
畢業論文的表格都是用三線表,設置也很簡單。選中整個表格,點擊滑鼠右鍵,彈出右鍵菜單,選擇「表格自動套用格式」,點擊「新建」,在名稱處輸入「三線表」,在「樣式基於」選擇「普通表格」,在「格式應用於」選擇「整個表格」,選擇「一又二分之一磅」,在田字框點擊其右邊的下拉箭頭,選擇「上框線」、「下框線」,點擊「確定」,再點擊「應用」。然後再選中表格,點擊滑鼠右鍵,選擇「表格自動套用格式」,在表格樣式中選擇「三線表」,點擊「修改」,在「格式應用於」選擇「標題行」,再選擇「二分之一磅」,在田字框點擊其右邊的下拉箭頭,選擇「下框線」,點擊「確定」,再點擊「應用」。
表格的表頭如表1-1一定要放在表格的上方,並居中。這與圖片是不一樣的,圖片是把圖片名稱比如說圖1-1放在圖片的下面。
九、論文寫作順序
依次是封面、任務書、畢業論文評語、摘要、abstract、目錄、第一章、第二章……第n章、參考文獻、致謝。
十、列印
本科生列印的封面用橙色封面,單面列印。研究生用藍色封面,雙面列印。
這些格式是根據本人的經驗寫的,可能有些學校的要求不同,如果自己學校的要求不同的話,盡量按自己學校的要求來設定畢業論文格式。
;F. 歷史學術論文如何寫
寫一篇歷史學術論文,不謹謹是要對歷史這方面熟悉,還要懂得論文的結構順序。下面是我整理的歷史學術論文如何寫,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歷史學術論文如何寫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 廣告 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 方法 、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 總結 、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歷史學術論文 範文
歷史理論與歷史教學
[關鍵詞]通史體例,歷史哲學,高中歷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 編號]0457-6241(2011)21-0003-03
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進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體例幾經變化。2007年,新編上海市高中歷史教科書採用了通史體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新教材要在高一、高二階段用於實現對學生基本的歷史觀念 教育 ,達到公民教育的目標。中學歷史課程不是要培養專業歷史工作者,而是要學生學習作為一名合格的公民所應該了解的中國歷史、世界歷史知識,而且這種歷史知識應該是成體系的,其理論基礎也應達到歷史哲學層次。通史體例有利於實現這一教育目標。另一方面,高中生也是接受通史教育最合適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能力理解並接受作為歷史哲學的通史觀教育,教學也可以在這個層面去強化。
綜合這兩方面看,高中歷史教材採用通史體例是合理的。同時,我們也借鑒了上海市編寫的前兩套高中歷史教材和國內外同類教科書的 經驗 ,採用中外歷史合編的通史體例,更加強化世界通史的整體結構,更好地體現中國歷史與外國歷史的聯系和互動,這樣既有助於學生理解從分散到整體的世界歷史進程及其階段性特徵,也能夠與初中教材在體例結構上有所區別。
從歷史哲學的角度,我們以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歷史理論作為教材的指導思想,這是通過比較各種歷史理論後做出的選擇。
目前通行的世界通史編纂體系大致可分為三種理論範式:
1.綜合―比較範式:認為歷史的整體性是一種歷史敘述的框架,即國別史的綜合與比較,不存在客觀的整體性世界歷史運動。這種世界通史體系建立在民族主義史觀的基礎上。
2.聯系―互動範式:認為歷史的整體性是人類社會不同空間單元之間的聯系與交流,隨著人類交往空間的擴大,世界史的范圍也隨之擴大,但並不改變人類社會的多元結構。這種世界通史體系建立在 文化 形態史觀的基礎上。
3.結構―演進範式:認為歷史的整體性是人類文明發展和社會形態演進的結果,客觀的世界史是社會生產方式發展到一定高度、使之有能力在世界意義上形成整體性結構的產物。這種世界通史體系建立在唯物史觀的基礎上。
近年來流行的“全球史觀”包含以上後兩種理論範式,因此衍生出不同歷史理論指導下的“全球史”體系。
從文化形態史觀的聯系―互動範式出發,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人們的交往史即“世界史”,因此,交往的歷史起點即世界史的發生。同理,在聯系和互動的意義上,“世界史”與“全球史”沒有本質的區別,如果從交往的空間范圍和聯系的緊密程度上區分,兩者也許可以作為表達階段性差異的概念:從局部的、有限的聯系和互動走向全球化的聯系和互動。
從唯物史觀的結構―演進範式出發,世界史的發生有賴於人類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及其方式需要並且能夠將分散的社會單元(民族、國家)通過各種聯系形式“聚合”為結構性的整體運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世界史不是過去一直存在的,作為世界史的歷史是結果”。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世界史的本質――整體性獲得了“結構”的內涵,而不是泛指的聯系和交往。因此,所謂“世界史”的發生史也就是人類社會整體性結構的起源。
從分散的、聯系和互動的人類社會到結構的、整體運動的人類社會,是通過一種特殊的歷史動力實現的,這就是“工業生產力”。所以,工業化的起點是與世界史的發生相一致的,第一個“工業社會”也就是世界史結構的原型。原型的擴展及其與其他社會的沖突、融合構成了過程性的世界歷史運動。在人類社會的整體性歷史運動(工業文明的全球化)進程中,早期的、尚具有明顯地域性結構特徵、單向度擴展的“世界史”逐漸向越來越具有“全球性”結構特徵、多向度融合的世界史(“全球史”)演進。顯然,這種發展的階段性表達的不僅是人們交往范圍的擴大和聯系程度的緊密,更重要的是結構意義上人類社會整體性的提升。
我們認為,“從分散到整體”的世界通史觀是對世界歷史宏觀進程的科學闡釋。我們這套教材以此為指導思想,以中外通史合編為基本體例,在內容上突出人類社會發展中的生產方式及制度演進線索,突出古代地域性文明向現代世界體系發展中縱向性因素與橫向性因素的互動作用,突出中國歷史進程中本土性因素與外部性因素的互動作用。當然,我們對編寫體例和指導思想的選擇並非僅僅是主觀偏好,而是吸取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已經成為史學界共識的、最新的、發展的世界通史觀。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史學界最突出的理論成果之一就是突破了蘇聯通史體系的束縛,對馬克思的世界歷史觀作出了比較完整的、合乎其本義的闡發。在這方面我國歷史學家吳於廑和羅榮渠作出了重要貢獻。吳於廑先生在國內率先提出要准確地理解和闡述馬克思的世界歷史觀,並按照這一觀念將人類社會的發展歸納為“從分散到整體的世界歷史進程”。羅榮渠先生在國內最早將現代化理論與歷史研究相結合,就現代社會的形成和工業革命以來的現代化世界進程展開研究。他們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史學界產生了很大影響,也體現在我們編寫的這套教材中。
我們認為,對世界歷史的認識應基於兩個基本觀點。第一,在文明發展的早期階段,它的地域性很強,多元的地域文明是古代歷史的特徵。第二,資本主義的興起和工業革命的發生是人類歷史進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從此人類擺脫了地域性條件的束縛,開始走向相互依存度不斷提高的整體性發展,直至進入“全球化”時代。所以,到了工業文明階段以後,人類社會的整體性發展應當成為歷史敘述的主線。如果不區分時間維度上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差異,只是在空間維度上強調地域文明的特殊性,就會陷入“文化形態史觀”的片面性。我們在編寫教材時,盡可能地將上述對世界歷史宏觀進程的認識貫穿於中外通史合編的框架體系中。
目前使用的上海市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第一到第三分冊是放在地域文明發展的大背景下來展開的,古代東方,古代歐洲、美洲、非洲,都是並行發展的。由於是中國的歷史教材,所以教材中中國史佔有較大的比重,但中國史內容的比重大並不代表歷史觀念上將中國歷史看作世界歷史的主線。正確的理解是,中國歷史是人類歷史上若干主要地域文明之一。我們提醒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古代歷史無論是說西歐主導還是中國主導都是不正確的。所以建議大家對第一到第三分冊――也就是工業革命以前的古代歷史的講解,應該把不同地域性文明的地理環境、歷史起源、生產方式、制度特徵、文化類型講解清楚,並作適當的比較。在古代歷史的教學中還應當注意各個地域文明發展的連續性和傳承性,以及各相鄰地域間文明因素的傳播和滲透。地域文明起源階段的社會結構演進過程及其特殊性尤應引起重視,因為在這一階段,原始血緣社會共同體向地域社會共同體的演進呈現出不同的類型,並由此衍生出不同的發展道路和不同的文化傳統。其中,西歐的古典文明和中世紀文明孕育了後來被稱作“現代性”的社會基因,為工業文明的發生提供了制度基礎和相應的觀念文化。所以,在引導學生進行古代地域文明的比較時,重點應放在社會結構和制度的差異上,而不僅僅是表現為多樣性的文化類型。在文明發展的時間軸上,制度的差異會表現出“先進”與“落後”,而在文明分布的空間軸上,文化的多樣性始終是人類社會的特徵。
第四分冊重點介紹西歐社會如何走向工業革命的歷程,並由此展開整體性世界歷史的進程。這一分冊的內容是人類歷史重要的轉折點,教師的講解應該把握住這一重點。在第四分冊中不僅出現了資本主義的概念、工業革命的概念,還有民族國家的概念、世界體系的概念。第四分冊最後一個單元的題目是“世界體系的形成”,我們認為在工業革命之前,整個世界的體系結構尚未形成,雖然有文化的交往、貿易的往來、武力的征服,但這些交流並未導致各文明區域走向整體性的發展道路。現代世界體系是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並通過殖民主義的強制啟動了世界整體性發展的進程。所以教師在使用第四分冊進行教學的時候,不要簡單地把它理解為僅僅介紹西歐歷史,而要把它放到走向整體性世界歷史的背景下去理解。
第五、第六分冊重點敘述在20世紀現代化世界進程中整體性與區域特殊性的關系及其進一步發展,並突出中國在此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紀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最充分地展示了具有內在統一性的世界歷史運動。這一百年間,大工業所開創的世界現代化進程決定性地超越了區域性發展階段,工業文明的全球普及和現代社會發展機制的全球擴散最終把世界各個區域聯成為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人類在經濟力量的驅動下,在伴隨著種種矛盾和沖突的歷史進程中,進入了全球性現代化的新階段。20世紀是世界體系經歷裂變和重組、向全球統一的世界市場過渡的時代,奠定了經濟全球化的基礎結構。以戰爭與革命為基本特徵的20世紀上半葉的歷史進程也就是以殖民主義為標志的世界體系初級形態的解構過程。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體系從解構走向重構的轉折點,世界主導力量的轉移和殖民體系的瓦解為世界體系的重新整合準備了條件。但是,二戰後出現的東西方冷戰格局推遲了統一的世界市場的形成,在國際政治層面的兩極結構影響下,世界體系一度表現出二元特性。實際上,這種二元性所反映的仍然是世界體系重構中的過渡性。作為世界體系基礎的世界市場的本質是由經濟運動的客觀規律決定的,所以,即使在冷戰過程中,世界體系的重構仍然按其固有的規律調整著世界歷史運動的各個層面,其中包括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國際政治朝多極化方向的發展,最後以二元結構的整合和兩極結構的崩潰結束了冷戰。冷戰後,世界市場的一元性和全球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市場經濟的運作機制也得到了普遍認同。世界體系的發展所提供的結構性要素與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技術性要素相結合,成為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的深刻根源。當然,全球化也帶來了諸多“全球性問題”,乃至演化為“全球性危機”,這是當今世界全人類必須面對的挑戰。對此我們在教科書中也做了必要的提示。
最後要強調的是,時空關系的處理是歷史教學的關鍵性環節。通史比較凸顯人類歷史的時間性,它是在時間的前提下來考察各個空間的具體發展道路及其歷史地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突出歷史的時間性非常重要。如果忽略時間的線索,就變成了各個不同地域空間和各種歷史事件的隨意或簡單組合,這就背離了唯物史觀和通史體例的宗旨。當然,在正確把握歷史時間的前提下,空間因素的表達也十分重要,因為豐富多彩的歷史敘事就是在人類生活的各個空間地域具體展開的,無論是文本書寫還是課堂教學,歷史敘事的建構者及其接收對象都是具有空間身份(民族、國家、地域)的人。
【作者簡介】余偉民,男,1951年生,上海人,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市高中歷史教科書主編。
看了“歷史學術論文如何寫”的人還看:
1. 關於大學歷史論文範文參考
2. 歷史教學學術論文
3. 學術論文寫作標准格式要求
4. 大學歷史論文範文參考
5. 本科學術論文引言部分寫法
G. 大學歷史論文如何寫
1 歷史論文的寫法最重要的是確定主題,根據主題列出寫作提綱,根據歷史論文的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使用所掌握材料,有計劃的依次成文。文章以提綱為構架卻不為提綱所割裂,它應是史事完整、氣勢貫聯,渾然一體的一個整體。寫好歷史論文要注意以下問題:(1)力求寓理論於敘述之中,做到史觀與史料的有機聯系與內在統一。要既防止空洞理論而缺少史實,流於社會學公式,又要防止堆砌史料,無理論分析。更要力避史論、史料兩張皮,我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引出規律性、找出事物的內部聯系。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佔有材料,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論。(2)歷史邏輯與語言邏輯的統一,歷史論文的語言應服務於、服從於歷史的真實性。要在保證史實正確、准確的前提下,講求語法修辭。歷史發展有其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客觀的歷史規律反映在人們的頭腦里,用歷史論文或著作表達出來,這就是歷史邏輯;體現這個歷史邏輯的實踐,是通過運用詞、句、文章的語言文字手段來完成的。但,「史實真、道理正」占第一位,「文章好」居第二位,要重視歷史論文的語言、文辭方面的質量,但不能因詞害義,本末倒置。在內容真實豐富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語言文筆的風采。這樣,才能成功地達到言以聲其心之所得。(3)文章要通暢、質朴、簡潔,在史學文章里,為了能「真實、凝練、生動」地表達人、事,也可以適當地「文白兼用」或所謂「
H. 歷史論文要怎麼寫
歷史論文的寫作要求、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