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黑死病"中歐洲死亡了多少人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占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以國家而論,在這次大瘟疫中,義大利和法國受災最為嚴重;而少數國家如波蘭、比利時,整體上較僥幸地成了漏網之魚。在城市中,受災最為慘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鄉佛羅倫薩: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
在親歷者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中,佛羅倫薩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間地獄: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
(1)歷史上鼠疫致死多少人擴展閱讀
黑死病的病因:
當人類被攜帶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後,鼠疫菌經皮膚進入人體後,首先沿淋巴管到達局部淋巴結,在其中繁殖,引起急性淋巴結炎,極度腫脹,即為「腺鼠疫」。如果此期得不到及時治療,將繼續沿著淋巴系統擴散,侵犯其他淋巴結。
鼠疫菌及內毒素,也可經淋巴循環系統進入血循環,引起敗血症,出現嚴重中毒症狀,包括嚴重的皮膚黏膜出血、趾端壞死等表現(故鼠疫曾被稱為「黑死病」),然後侵入肺組織引起繼發性肺鼠疫。當人類與肺鼠疫患者密切接觸,吸入一定數量的鼠疫菌後,可引發原發性肺鼠疫。
Ⅱ 黑死病一共死了多少人
歷史上的三次鼠疫大流行共致死一億三千五百萬人左右。鼠疫是一種危害嚴重的烈性傳染病,曾被稱為黑死病,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均會引起死亡。
1、第一次鼠疫大流行
從6世紀中葉開始至8世紀消失,在歐亞奪走上億條生命。疫情起源於埃及的西奈半島,542年開始在君士坦丁堡爆發。當時的君士坦丁堡是全世界范圍內人口最多的城市,很多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的商隊、船隊在此聚集。因疫情爆發適逢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故此次瘟疫被後人稱為「查士丁尼瘟疫」。
其影響范圍隨地中海而向西延展,使眾多地中海岸的國家和地區飽受疾病折磨之苦,因此有時又稱其為「地中海瘟疫」。但是在那時,人們不知道這是鼠疫。
2、第二次鼠疫
從14世紀中葉開始,持續近300年,歐洲大陸喪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歐洲人普遍認為傳染源是蒙古人帶來的。1348年疫情又傳到法國、西班牙和英國,1348年~1350年再東傳至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最後在1351年傳到俄羅斯西北部。此後,在十五、十六世紀黑死病多次再次侵襲歐洲。
此次鼠疫流行前後此起彼伏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歐洲死亡兩千五百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義大利和英國死者達其人口的半數。
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達兩千人,一個月後竟達八千人。直到幾個月後一場大火,燒毀了倫敦的大部分建築,老鼠也銷聲匿跡,鼠疫流行隨之平息。這次鼠疫大流行在歷史上稱為「黑死病」。整個歐洲大陸因此喪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3、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從19世紀末期開始,20世紀30年代以後結束,全世界因鼠疫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從中國南部、孟買開始,最後匯聚於當時的北滿地區。其後有山西鼠疫,東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歐亞非其他地區的鼠疫,直到20世紀30年代以後才銷聲匿跡。這次疫情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個國家,全世界因鼠疫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此次疫情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這次流行的特點是疫區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區,家養動物中也有流行。
(2)歷史上鼠疫致死多少人擴展閱讀:
鼠疫的症狀體征
1、輕型:有不規則低熱,全身症狀輕微,局部淋巴結腫痛,偶可化膿,無出血現象,多見於流行初、末期或預防接種者。
2、腺型最多見,常發生於流行初期。急起寒戰、高熱、頭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皮膚淤斑、出血。發病時即可見蚤叮咬處引流區淋巴結腫痛,發展迅速,第2~4天達高峰。腹股溝淋巴結最常受累,其次為腋下、頸部及頜下。
3、肺型可原發或繼發於腺型,多見於流行高峰。肺鼠疫發展迅猛,急起高熱,全身中毒症狀明顯,發病數小時後出現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轉為大量鮮紅色血痰。呼吸困難與發紺迅速加重。肺部可以聞及濕性啰音,呼吸音減低,體征與症狀常不相稱。未經及時搶救者多於2~3天內死於心力衰竭、休克。臨終前高度發紺,皮膚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稱。
4、敗血症可原發或繼發。原發者發展極速,全身毒血症症狀、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及出血現象嚴重。迅速進入神志不清、譫妄或昏迷、搶救不及時常於24小時至3天內死亡。
Ⅲ 黑死病被稱為「最致命的病毒」,它到底要了多少人的命
“黑死病”又稱“鼠疫”,最早爆發於14世紀的歐洲,它的病原體攜帶者為嚙齒動物,比如老鼠,但是作為百毒不侵的老鼠來說,這個病毒在它身上並不會立馬顯現,而是長期存在於他的體內,帶老鼠的活動空間和活動范圍又比較廣泛,因此,老鼠的傳播速度要快許多,第二個病原體就是跳蚤,跳蚤在感染以後,由於體積較小,而它體內的細胞又被破壞,因此,跳蚤會很容易感到飢餓,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怎麼吃也吃不飽的情況,那麼我們人類自然就成為了跳蚤的食物源,和現在的病毒感染一樣,鼠疫的傳播也是經過呼吸道以及血液的傳播。
Ⅳ 歐洲中世紀黑死病爆發時間和死亡人數是多少呢
黑死病(歐洲中世紀大瘟疫)從1347至1353年,持續了大約七年。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占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引起鼠疫的鼠疫桿菌直到1894年方被發現,而感染鼠疫的嚙齒動物(如鼠類)由蚤叮咬傳染給人,這個經由鼠類、蚤類傳染的途徑也遲至1898年方大白於天下。故14世紀的歐洲人對鼠疫這種烈性傳染病,肯定是毫無招架之力的。
這場災難的影響:
以國家而論,在這次大瘟疫中,義大利和法國受災最為嚴重;而少數國家如波蘭、比利時,整體上較僥幸地成了漏網之魚。在城市中,受災最為慘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鄉佛羅倫薩: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親歷者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中,佛羅倫薩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間地獄: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
在慘狀前,薄伽丘驚呼:「天主對人類殘酷到了極點。」與佛羅倫薩相比,在它北面的另一大城市米蘭卻分外幸運:在黑死病黑雲壓城般的包抄中,竟然奇跡般地安然無恙。當然,像米蘭、布拉格這樣幸運的城市只構成少數的例外。大部分城市都無法倖免於難。
歐洲大傷元氣,因大瘟疫傳播而引起了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大變動。大瘟疫引起了大飢荒,盜賊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極度沉重的打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歐洲中世紀大瘟疫
Ⅳ 歷史上三次鼠疫大流行共死了多少人
歷史上的三次鼠疫大流行共致死一億三千五百萬人左右。鼠疫是一種危害嚴重的烈性傳染病,曾被稱為黑死病,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均會引起死亡。
1、第一次鼠疫大流行
從6世紀中葉開始至8世紀消失,在歐亞奪走上億條生命。疫情起源於埃及的西奈半島,542年開始在君士坦丁堡爆發。當時的君士坦丁堡是全世界范圍內人口最多的城市,很多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的商隊、船隊在此聚集。因疫情爆發適逢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故此次瘟疫被後人稱為「查士丁尼瘟疫」。
其影響范圍隨地中海而向西延展,使眾多地中海岸的國家和地區飽受疾病折磨之苦,因此有時又稱其為「地中海瘟疫」。但是在那時,人們不知道這是鼠疫。
2、第二次鼠疫
從14世紀中葉開始,持續近300年,歐洲大陸喪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歐洲人普遍認為傳染源是蒙古人帶來的。1348年疫情又傳到法國、西班牙和英國,1348年~1350年再東傳至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最後在1351年傳到俄羅斯西北部。此後,在十五、十六世紀黑死病多次再次侵襲歐洲。
此次鼠疫流行前後此起彼伏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歐洲死亡兩千五百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義大利和英國死者達其人口的半數。
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達兩千人,一個月後竟達八千人。直到幾個月後一場大火,燒毀了倫敦的大部分建築,老鼠也銷聲匿跡,鼠疫流行隨之平息。這次鼠疫大流行在歷史上稱為「黑死病」。整個歐洲大陸因此喪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3、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從19世紀末期開始,20世紀30年代以後結束,全世界因鼠疫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從中國南部、孟買開始,最後匯聚於當時的北滿地區。其後有山西鼠疫,東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歐亞非其他地區的鼠疫,直到20世紀30年代以後才銷聲匿跡。這次疫情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個國家,全世界因鼠疫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此次疫情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這次流行的特點是疫區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區,家養動物中也有流行。
(5)歷史上鼠疫致死多少人擴展閱讀:
鼠疫的症狀體征
1、輕型:有不規則低熱,全身症狀輕微,局部淋巴結腫痛,偶可化膿,無出血現象,多見於流行初、末期或預防接種者。
2、腺型最多見,常發生於流行初期。急起寒戰、高熱、頭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皮膚淤斑、出血。發病時即可見蚤叮咬處引流區淋巴結腫痛,發展迅速,第2~4天達高峰。腹股溝淋巴結最常受累,其次為腋下、頸部及頜下。
3、肺型可原發或繼發於腺型,多見於流行高峰。肺鼠疫發展迅猛,急起高熱,全身中毒症狀明顯,發病數小時後出現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轉為大量鮮紅色血痰。呼吸困難與發紺迅速加重。肺部可以聞及濕性啰音,呼吸音減低,體征與症狀常不相稱。未經及時搶救者多於2~3天內死於心力衰竭、休克。臨終前高度發紺,皮膚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稱。
4、敗血症可原發或繼發。原發者發展極速,全身毒血症症狀、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及出血現象嚴重。迅速進入神志不清、譫妄或昏迷、搶救不及時常於24小時至3天內死亡。
Ⅵ 人類歷史上都有過哪些大的瘟疫這些瘟疫害死過多少人
武漢加油!一線奮斗的醫護人員加油!祝願所有患者都能提前康復!
最近全國都被新型冠狀病毒鬧得沸沸揚揚,可以說新型冠狀病毒就是這庚子鼠年禍亂世間的“年獸”。
結語
還是要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野生動物不吃為好,人群密集地方不要湊熱鬧,在家多陪親人,開開心心過年。
Ⅶ l歷史上三次鼠疫大流行共死了多少人
歷史上的三次鼠疫大流行共致死一億三千五百萬人左右。鼠疫是一種危害嚴重的烈性傳染病,曾被稱為黑死病,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均會引起死亡。
1、第一次鼠疫大流行
從6世紀中葉開始至8世紀消失,在歐亞奪走上億條生命。疫情起源於埃及的西奈半島,542年開始在君士坦丁堡爆發。當時的君士坦丁堡是全世界范圍內人口最多的城市,很多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的商隊、船隊在此聚集。因疫情爆發適逢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故此次瘟疫被後人稱為「查士丁尼瘟疫」。
其影響范圍隨地中海而向西延展,使眾多地中海岸的國家和地區飽受疾病折磨之苦,因此有時又稱其為「地中海瘟疫」。但是在那時,人們不知道這是鼠疫。
2、第二次鼠疫
從14世紀中葉開始,持續近300年,歐洲大陸喪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歐洲人普遍認為傳染源是蒙古人帶來的。1348年疫情又傳到法國、西班牙和英國,1348年~1350年再東傳至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最後在1351年傳到俄羅斯西北部。此後,在十五、十六世紀黑死病多次再次侵襲歐洲。
此次鼠疫流行前後此起彼伏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歐洲死亡兩千五百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義大利和英國死者達其人口的半數。
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達兩千人,一個月後竟達八千人。直到幾個月後一場大火,燒毀了倫敦的大部分建築,老鼠也銷聲匿跡,鼠疫流行隨之平息。這次鼠疫大流行在歷史上稱為「黑死病」。整個歐洲大陸因此喪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3、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從19世紀末期開始,20世紀30年代以後結束,全世界因鼠疫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從中國南部、孟買開始,最後匯聚於當時的北滿地區。其後有山西鼠疫,東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歐亞非其他地區的鼠疫,直到20世紀30年代以後才銷聲匿跡。這次疫情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個國家,全世界因鼠疫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此次疫情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這次流行的特點是疫區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區,家養動物中也有流行。
(7)歷史上鼠疫致死多少人擴展閱讀:
鼠疫的症狀體征
1、輕型:有不規則低熱,全身症狀輕微,局部淋巴結腫痛,偶可化膿,無出血現象,多見於流行初、末期或預防接種者。
2、腺型最多見,常發生於流行初期。急起寒戰、高熱、頭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皮膚淤斑、出血。發病時即可見蚤叮咬處引流區淋巴結腫痛,發展迅速,第2~4天達高峰。腹股溝淋巴結最常受累,其次為腋下、頸部及頜下。
3、肺型可原發或繼發於腺型,多見於流行高峰。肺鼠疫發展迅猛,急起高熱,全身中毒症狀明顯,發病數小時後出現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轉為大量鮮紅色血痰。呼吸困難與發紺迅速加重。肺部可以聞及濕性啰音,呼吸音減低,體征與症狀常不相稱。未經及時搶救者多於2~3天內死於心力衰竭、休克。臨終前高度發紺,皮膚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稱。
4、敗血症可原發或繼發。原發者發展極速,全身毒血症症狀、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及出血現象嚴重。迅速進入神志不清、譫妄或昏迷、搶救不及時常於24小時至3天內死亡。
Ⅷ 鼠疫在明朝的時候究竟多麼恐怖,有多少人喪命呢
明代萬曆和崇禎時期,出現過2次大規模的鼠疫。
一般認為,常年的乾旱是導致鼠疫的原因。大量老鼠無法生存,被迫攜帶著鼠疫向四面高速擴張。
學者認為,萬曆和崇禎年間的鼠疫,造成華北3省高達1000萬以上人口的死亡。
要知道,明末中國人口2億,其中北方人口不過幾千萬。
鼠疫造成1000萬以上死亡,是多麼驚人的數字。
當時的資料記載:崇禎「七年八年,興縣盜賊殺傷人民,歲饉日甚。天行瘟疫,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城為之空」。「朝發夕死」、「一家盡死孑遺」。
鼠疫加劇了社會的動盪和解體,造成明朝北方社會的崩潰。
《明史》記載,崇禎十四年,鼠疫傳到北京大名府。那年春天開始,大名府就沒下過一滴雨,地里的麥苗被蝗蟲吃光,加上鼠疫大行,餓死人無數。
督催漕運的戶部給事中左懋第心急如焚,在途中給朝廷上疏說,他從靜海抵山東臨清,見人民餓死者三成,因瘟疫而死者三成,剩下的四成只好為盜,米價瘋長,一石米竟然要二十四兩銀子,人死後馬上就成了活人的食物。
具體就北京來說,鼠疫幫助李自成拿下來北京。
谷應泰在《明史紀事本末》卷78中說「崇禎十六年,上天降災,北京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傳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數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門逐戶,無一保全。……一人染疫,傳及闔家,兩月喪亡,至今轉熾,城外遍地皆然,而城中尤甚,以致棺蒿充途,哀號滿路。」
等到第二年李自成大軍殺來時,北京城軍民遭遇無心抵抗。
大明官方文件寫到:「北京城死亡枕
Ⅸ 歷史上的三次鼠疫大流行共致死多少人
歷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發生於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流行中心在近東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經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陸海商路傳至北非、歐洲,幾乎殃及當時所有著名國家。這次流行持續了五六十年,極流行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一億人。這次大流行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發生於公元14世紀,其起源眾說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續近三百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歐洲死亡兩千五百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義大利和英國死者達其人口的半數。據記載,當時倫敦的人行道上到處是腐爛發臭的死貓死狗人們把它們當作傳播瘟疫的禍首打死了然而沒有了貓鼠疫的真正傳染源——老鼠,就越發橫行無忌了。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達兩千人,一個月後竟達八千人。直到幾個月後一場大火(史稱「倫敦大火災」),燒毀了倫敦的大部分建築,老鼠也銷聲匿跡,鼠疫流行隨之平息。這次鼠疫大流行在歷史上稱為「黑死病」。
第三次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發的,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此次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這次流行的特點是疫區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區,家養動物中也有流行。
Ⅹ 歷史上的三次鼠疫大流行共致死多少人
3次共一億三千五百萬人左右1第一次在公元6世紀,這次流行持續了五六十年,極流行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一億人。
2第二次是著名的黑死病,時間持續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歐洲死亡兩千五百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3第三次是1894年,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