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絲綢之路已有幾余年的歷史
絲綢之路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貿易通道,形成於於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幹道。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於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項目。
❷ 絲綢之路已有幾年的歷史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於是張騫率領使團,帶著上萬頭牛羊和大量絲綢,訪問西域的許多國家。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曰趨頻繁。
從公元前119年到現在,2131年了。
❸ 中國絲綢的歷史
在古代,絲綢就是蠶絲(以桑蠶絲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蠶絲和木薯蠶絲)織造的紡織品。現代由於紡織品原料的擴展,凡是經線採用了人造或天然長絲纖維織造的紡織品,都可以稱為廣義的絲綢。而純桑蠶絲所織造的絲綢,又特別稱為「真絲綢」。
絲綢是中國的特產。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並大規模生產絲綢製品,更開啟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史稱絲綢之路。從西漢起,中國的絲綢不斷大批地運往國外,成為世界聞名的產品。那時從中國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歐洲人稱為「絲綢之路」,中國也被稱之為「絲國」。
上古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取絲」[2-3]
,但現實中絲綢究竟是何時被發明尚具爭議。
專家們根據考古學的發現推測,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期,中國便開始養蠶、取絲、織綢了。真正能夠說明蠶繭得到利用的是1926年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發掘到的半個蠶繭。據考古學家李濟和昆蟲學家劉祟樂的研究,斷定為桑蠶繭。繭殼長約1.36厘米,幅寬約1.04厘米,是用銳利的刀刃切去了繭的—部分。西陰村所處的時代為仰韶時期(距今約5600—6000年),為人們研究絲綢起源提供了實物。
絲集網回答
❹ 絲綢之路距今有多少年了
絲綢之路主要是從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開始的,也就是2146年左右了
❺ 絲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絲綢是從距今530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開始有的。
上古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取絲」,但現實中絲綢究竟是何時被發明尚具爭議。
專家們根據考古學的發現推測,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期,中國便開始養蠶、取絲、織綢。真正能夠說明蠶繭得到利用的是1926年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發掘到的半個蠶繭。據考古學家李濟和昆蟲學家劉祟樂的研究,斷定為桑蠶繭。繭殼長約1.36厘米,幅寬約1.04厘米,是用銳利的刀刃切去了繭的—部分。西陰村所處的時代為仰韶時期(距今約5600—6000年),為人們研究絲綢起源提供了實物。
在河姆渡遺址中人們已發現了紡織工具,藉此可以推斷絲綢的使用至少不遲於良渚文化。最具影響力的說法,是中國科學家在1958年的考古發現,距今530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絲綢織品。
(5)絲綢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絲綢織品技術曾被中國壟斷數百年,由於其編制技術在當時是一種復雜的工藝,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澤備受人們的關注,因而絲織品成為工業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國際貿易物資。最早絲綢織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絲綢業的快速發展令絲綢文化不斷的從地理上、社會上滲透進入中華文化。並成為中國商人對外貿易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高級物品。
起初中國嚴密控制著絲綢織造業和養蠶業的技術流傳,並禁止其流向外國。但朝鮮則在中國移民的協助下,與前200年成功實現養蠶技術的突破。此外,西域和田河流域(前500年—前300年)與印度(300年之前)成功實現養蠶。不過羅馬帝國則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蠶種並發展養蠶技術。
唐代的絲綢貿易十分發達,陸上絲綢商道更多採用一條偏北迂迴的道路。海上絲綢之路也在這一時期興起,絲綢產品通過東海線和南海線,分別輸往朝鮮半島、日本和東南亞、印度乃至由阿拉伯商人傳播到歐洲。絲綢貿易的興盛導致了絲綢技術的外傳,至7世紀,東起日本,西至歐洲,西南到印度均有絲綢生產,基本奠定了日後蠶絲產區的格局。
❻ 絲綢歷史有幾千年
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說法,是中國科學家在1958年考古發現的,距今530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絲綢織品。
❼ 我國編織絲綢的歷史到底有多久
上古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取絲」 ,但現實中絲綢究竟是何時被發明尚具爭議。
專家們根據考古學的發現推測,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期,中國便開始養蠶、取絲、織綢了。真正能夠說明蠶繭得到利用的是1926年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發掘到的半個蠶繭。據考古學家李濟和昆蟲學家劉祟樂的研究,斷定為桑蠶繭。繭殼長約1.36厘米,幅寬約1.04厘米,是用銳利的刀刃切去了繭的—部分。西陰村所處的時代為仰韶時期(距今約5600—6000年),為人們研究絲綢起源提供了實物。
在河姆渡遺址中人們已發現了紡織工具,藉此可以推斷絲綢的使用至少不遲於良渚文化 。最具影響力的說法,是中國科學家在1958年的考古發現,距今530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絲綢織品。
絲綢織品技術曾被中國壟斷數百年,由於其編制技術在當時是一種復雜的工藝,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澤備受人們的關注,因而絲織品成為工業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國際貿易物資。最早絲綢織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絲綢業的快速發展令絲綢文化不斷的從地理上、社會上滲透進入中華文化。並成為中國商人對外貿易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高級物品。
起初中國嚴密控制著絲綢織造業和養蠶業的技術流傳,並禁止其流向外國。但朝鮮則在中國移民的協助下,與前200年成功實現養蠶技術的突破。此外,西域和田河流域(前500年—前300年)與印度(300年之前)成功實現養蠶。不過羅馬帝國則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蠶種並發展養蠶技術。 商代農業有了很大發展,蠶桑業亦形成了一定規模。考古發現的商代絲織品盡管數量有限,但已出現了提花絲織物,這說明當時的織造技術已達到相當水平。
西周時期,統治者對手工業生產已有了嚴格的組織與管理,絲綢生產技術比商代有所進步。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期,生產力和社會經濟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蠶桑絲綢業也受到重視,發展農桑成為各國富國強民的重要國策。
戰國時期,農業與手工業相結合的農戶成了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手工業成為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絲綢生產的專業化分工更加明顯,有些技術世代相傳,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產絲綢,絲綢的花色品種也豐富起來,主要分為絹、綺、錦三大類。錦的出現是中國絲綢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把蠶絲優秀性能和美術結合起來,不僅是高貴的衣料,而且是藝術品,大大提高了絲綢產品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影響深遠 。此時中國絲綢也傳進了印度,印度政治家、哲學家考底利耶(Kautilya)的《政事論》(又譯《治國安邦術》) 一書中有cinapatta一字,意思就是「中國的成捆的絲」。另外,從梵文的許多字中也可看出,古代印度人民對蠶絲的認識要比希臘人和羅馬人准確得多,他們知道絲是蟲子吐的,絲是繭(舊n)抽成的。 秦漢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處於初步鞏固與發展的時期,秦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為漢代的強盛奠定了基礎。漢初實行「與民修養」政策,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規模宏大的官營絲綢業建立起來,其產品主要滿足宮廷與官府的需求;民營絲織業也有了較大發展,有的作坊形成了自己的產品特色和知名度。絲綢產區較商周時期有所發展。西漢時期絲綢的生產重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從東漢時期開始,西南地區的蜀錦成為全國聞名的絲綢產品。
秦漢時期,絲織業不但得到了大發展,而且隨著漢代中國對外的大規模擴展影響,絲綢的貿易和輸出達到空前繁榮的地步。漢武帝時期北擊匈奴,控制了通向西域的河西走廊。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中原內地通向西域並連貫歐亞大陸的道路。貿易的推動使得中原和邊疆、中國和東西鄰邦的經濟、文化交流進一步發展,從而形成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這條路從長安出發,經甘肅、新疆一直西去,經過中亞、西亞,最終抵達歐洲。前126年,在漢武帝的西進政策下,中國的蠶絲與絲綢源源不斷地通過絲綢之路輸往中亞、西亞並到達歐洲,絲綢之路沿途出土的大量漢代絲綢織物就是當時貿易繁榮的物證。中國的絲綢生產技術也在這一時期傳播到中亞地區。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連綿不絕,國家長期分裂,政權頻繁更替。劇烈的社會動盪、復雜的政治格局、持續的民族交融、廣泛的國際往來,令絲綢生產雖發展艱難,但內涵豐富,面貌多樣。這一時期,北方仍然是絲織品的主要產區,四川成都地區絲綢業一向發達,江南地區由於三國時的相關政策,開發絲綢業有了新的起色,經過南朝的經營而進一步得到發展,為唐代中期以後江南絲織業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長期戰亂,造成對黃河流域經濟的嚴重破壞,到了隋代,中國蠶桑絲綢業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了長江流域。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高峰,總的來說國家強盛、經濟發達、商業繁榮,尤其是文化上的開放,顯示了這一時代雍容大度、兼蓄並包的風格。絲綢業也在這一社會基礎上出現了發展高潮。當時重要的絲綢產區有三個:一是黃河流域,以河北、河南兩道為主體;二是四川巴蜀地區,劍南道和山南道的西部可以劃入本區;三是長江下的東南地區,基本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安史之亂後,江南地區的重要性大大增強。此外,西北地區絲綢的發展在邊遠地區中首屈一指,並表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
唐朝是絲綢生產的鼎盛時期,無論產量、質量和品種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絲綢的生產組織分為宮廷手工業、農村副業和獨立手工業三種,規模較前代大大擴充。同時,絲綢的對外貿易也得到巨大的發展,不但「絲綢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條,而且貿易的頻繁程度也空前高漲。絲綢的生產和貿易為唐代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唐代的絲綢貿易十分發達,陸上絲綢商道更多採用一條偏北迂迴的道路。海上絲綢之路也在這一時期興起,絲綢產品通過東海線和南海線,分別輸往朝鮮半島、日本和東南亞、印度乃至由阿拉伯商人傳播到歐洲。絲綢貿易的興盛導致了絲綢技術的外傳,至7世紀,東起日本,西至歐洲,西南到印度均有絲綢生產,基本奠定了日後蠶絲產區的格局。 宋元時期,隨著蠶桑技術的進步,中國絲綢有過短暫的輝煌。不但絲綢的花色品種有明顯的增加,特別是出現了宋錦、絲和飾金織物三種有特色的新品種,而且對蠶桑生產技術的總結和推廣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北宋絲綢生產以黃河流域、江南地區和四川地區為重要產區,中晚期生產重心已轉移至江南地區,但北方在高檔絲織品生產上仍保持優勢。南宋時,絲綢產區基本集中在長江流域,江南地區絲綢生產占絕對優勢,浙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絲綢之府」。遼在奪取燕雲十六州後開始發展蠶桑絲綢生產,金代統治區域的絲綢業雖遭破壞,但也維持了一定規模。
宋朝的官營絲綢生產作坊有相當規模,在京城少府監屬下設置綾錦院、染院、文思院和文綉院,同時還在重要絲綢產區設置官營織造機構。東京的綾錦院,真宗年間有織機400多張,潤州織羅務年產量萬匹,新興絲織業中心城市婺州,號稱「衣被天下」。太湖流域「繭簿山立,繰車之聲連甍相聞」 。兩宋民間絲織業十分發達,除作為農村傳統手工業以外,城市中的絲織作坊大量涌現,民間機戶的力量不斷增長。對外貿易方面,由於陸上絲綢之路被阻斷,海上絲綢貿易有了長足的發展,中國的生絲與絲綢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輸往世界各地。
元代絲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元初絲綢生產遭遇戰爭的破壞,但產區仍有一定規模,以中書省所轄的「腹里」地區和江浙行省所在的長江下游為最盛,歷史上第一部官方編纂的農書《農桑輯要》也在全國發行。元代中期以後,產區格局有較大變化,北方地區的絲綢生產衰落,江南地區變得更為重要。其原因一方面是氣候變冷使北方不宜於蠶桑生產,另一方面是棉花的種植也使得蠶桑業趨向集中。由於蒙古貴族對貴重工藝品的特殊愛好,元代設置了大量官營作坊,集中了全國大批優秀工匠,征調蠶絲原料,進行空前規模的大生產。龐大的官營織造體系是元代絲綢生產的重要特色,對民間絲綢生產有一定抑製作用。 明清兩代,由於資本主義的萌芽與發展,絲綢的生產與貿易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絲綢生產的商品化趨勢日漸明顯,絲綢的海外貿易發展迅速。江南蘇湖一帶成為最重要絲綢產地,發展了一批典型的絲綢專業市鎮,官營織造也日趨成熟,此時,中國絲綢發展到了最活躍的時期。
明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重農崇儉,蠶桑絲綢業的產區范圍有所縮減,但形成了以江南為中心的區域性密集生產,其中蘇、杭、松、嘉、湖為五大絲綢重鎮。明代中期以後,社會風氣漸趨奢靡,在商品經濟與專業分工經營條件下,江南地區的絲綢工商業獲得了極大繁榮。
明代官營織造業規模較大,除在南京與北京設立中央染織機構外,還分別在絲綢產區的蘇州、杭州及全國二十多處地方設立地方織染局,供應宮廷和政府每年所需的段匹。生產方式有「局織」和外發「領織」兩種,局織是輪班徭役制,領織為民間機戶,工匠的人身依附關系較元代有所鬆弛。明代實行海禁,對外貿易為政府控制下的朝貢貿易,絲綢產品以朝廷賜賞的形式流入周邊國家和地區。明中期以後,海禁漸開,中國生絲與絲綢大量銷往日本和經由澳門地區銷往歐洲。
清初絲綢業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康熙時採用了鼓勵措施,絲綢生產獲得較快發展,在地域上進一步向環太湖地區和珠江三角洲集中,特別是江南地區在規模和水平上成為全國絲綢業的中心。
清代官營織造體系廢除了明代的匠籍制度,原料也以采買為主,總體規模比明代有所縮減,重要的有江寧織造局、蘇州織造局和杭州織造局,合稱「江南三織造」,負責供應宮廷和官府需要的各類絲織品。民間絲織業生產規模有所擴大,專業性分工和地區性分工更加明顯,涌現出一批繁榮的絲綢專業城鎮,產品種類繁多,內銷市場繁榮。在對外貿易方面,清厲行海禁,加強了對外貿易的限制,實行一口通商。盡管如此,中國對日本的生絲出口和對歐洲各國的生絲與絲織品出口仍然達到了相當規模。
晚清時中國絲綢業在苛捐雜稅和洋稠傾銷的雙重打擊下,陷入了十分可悲的境地。
❽ 絲綢最早起源在什麼時期
絲綢為絲織物的代稱。根據出土實物和文獻記載,新石器時代晚期,古代勞動人民就已知種桑養蠶,亦會制織絲織物了。在仰韶文化各地遺址中,多處發現了骨針、骨錐、陶紡輪、石紡輪等用於織布的工具。1927年在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個半截的蠶繭,蠶繭被鋒利的工具切去一半。1960年在山西芮城縣西王村仰韶文化遺址晚期地層發現陶蠶蛹。1958年浙江吳興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一批中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絲織品,包括未炭化而呈黃褐色的絹片,已炭化但仍有一定韌性的絲帶、絲線等。經測定原料是家蠶絲,絹片是平紋組織,經緯密度為48根/cm2根。這一發現表明,中國原始社會末期已能進行絲織品的生產,並已掌握了較高水平的繅絲和織絹技術。在紡織技術方面,各地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用於紡紗的紡輪,特別是在陝西西安半坡和華縣等地出土的陶器上印有麻布印痕。在染色工藝方面,陝西華縣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發現朱紅色麻布殘片,說明了當時的織物已開始染色。原始絲織品的出現,給人們提供了舒適、耐用、保暖、美觀的服飾材料,從而改變了人們用獸皮草葉蔽體的種種缺陷,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一個文明的新階段。
❾ 一帶一路中提到的絲綢之路距今有多少年歷史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中國運的)。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①北線由長安沿渭河至虢縣(今寶雞)過汧縣(今隴縣),越六盤山,沿祖厲河,在靖遠渡黃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較短,沿途供給條件差,是早期的路線。
②南線由長安沿渭河過隴關、上邽(今天水)、狄道(今臨洮)、枹罕(今河州),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寧,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張掖。
③中線與南線在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今蘭州),渡黃河,溯庄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南線補給條件雖好,但繞道較長,因此中線後來成為主要干線。
南北中三線會合後,由張掖經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蔥嶺(今帕米爾)或怛羅斯(今江布爾)。
所以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距今220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