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寧夏在戰國屬於秦國嗎
不屬於,戰國時秦國疆域約佔有今陝西關中、漢中和甘肅東南部、四川省大部。直到秦一統六國後才將疆域擴展至河套平原,並設立九原郡。
秦國原是贏姓部族的一支,居犬丘(後稱西犬丘,在今甘肅天水市西南)。周平王封秦襄公為諸侯。春秋初,秦文公居西垂,擊敗西戎,「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從此秦國才發展成一個較象樣的諸侯國了。秦寧公二年,徙都平陽。[13]其後秦國先後滅了盪社、邦、冀等西戎的一些國或部落,使秦國的疆土有今甘肅天水市以東的渭水平原地區。秦德公元年(前677),遷都雍。秦穆公二十年(前40年)滅梁、丙,使秦疆土東擴至黃河。後又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但秦國地處偏僻,經濟發展遲緩,東方各國仍視其為「夷翟」,[14]戰國秦靈公時國都東遷至徑陽。秦獻公即位後二年(前383),又遷都棟陽。孝公時,精勵圖治,任用商鞍進行變法,其中之一便是在孝公十二年(前350年)把國都再遷至咸陽。經過商鞍二十年的改革,國力大振,使秦國成了「諸侯畏懼」的強國。秦孝公死後,秦惠文君即位不久稱王,進一步兼並鄰國,擴展疆土。秦惠文王後元九年(前316年)南下滅了蜀國及巴國,使秦之疆土擴至今四川中部。同時秦國向西北進軍,征服義渠,取得了徙徑等二十五城。四年以後,又攻取楚漢中地,使秦關中和巴、蜀連成一片。
秦昭王時,用范唯謀,採用「遠交近攻」的方針,以後就逐步吞並東方各國。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內史騰率兵攻韓,韓國滅亡。次年,秦將王剪等攻趙,第二年大破趙軍,俘趙王遷。公元前226年,秦攻下燕都薊。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貴攻魏,魏王假出降,魏國滅亡。秦王政二十三年,秦將王剪大破楚軍,楚將項燕自殺。次年秦軍攻人楚都壽春,俘楚王負當,楚亡。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將王貴攻取燕的遼東,俘燕王喜,燕亡。又攻取趙代郡,俘代王嘉,趙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將王貴從燕南攻齊,俘齊王建,齊亡。秦統一了六國。從此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⑵ 元朝寧夏是哪個國家
寧夏得名,始於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滅西夏後,改名「寧夏」,含有平定西夏,穩定西夏,西夏「安寧」之意。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亦以「朔方」代稱。北部屬河套灌區,占黃河水利,開發久遠,自古又有「塞北江南」的美譽
⑶ 古代的西夏國在今天哪個省
歷史上西夏在現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內,建都在銀川。在銀川市附近還有諸多西夏王陵。
西夏在中國西北部,「西夏」之名是北宋對於當時地處西北的黨項羌族政權的稱謂。西夏的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余里」,曾經橫跨現今的寧夏、甘肅、青海、陝西、內蒙古,當其國勢最強盛之際,已擴張到青海的西寧、新疆的哈密一帶了!
⑷ 寧夏屬於哪,和銀川是什麼關系
寧夏位於「絲綢之路」上,歷史上曾是東西部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作為黃河流經的地區,這里同樣有古老悠久的黃河文明。早在三萬年前,寧夏就已有了人類生息的痕跡,公元1038年,黨項族的首領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並形成了獨特的西夏文化。
寧夏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區之一,總面積為6.6萬多平方千米。寧夏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自古以來就是內接中原,西通西域,北連大漠,各民族南來北往頻繁的地區。
銀川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三區兩縣一市,即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永寧縣、賀蘭縣、靈武市,總面積9527.31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66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市總人口144.68萬人,其中回族人口37.27萬人,佔26%。
銀川東臨黃河,西依賀蘭山,三面為騰格里、毛烏素、烏蘭布和三大沙漠所環繞。域內高山、大漠、黃河、草原等多種自然景觀並存,田園如織、溝渠縱橫的水鄉景色與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塞北蒼涼交相輝映。神奇的自然組合形成了獨特的地貌、獨特的氣候和獨特的物產。銀川屬內陸乾旱型氣候,但境內天然湖泊眾多,自然水面近萬公頃,歷史上曾有「七十二連湖」的盛景。銀川地處緯度較高地區,但日照充足,夏熱較短無酷暑、冬寒漫長無奇冷。銀川平原屬自流灌溉區,自古「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區域內盛產甘草、麻黃素等名貴葯材,境內有煤炭、石灰岩、白雲岩等20餘種礦產,其中寧東煤田探明儲量約270億噸,水、電、煤、土地等組合優勢明顯,被確定為全國13個億噸礦區之一和西電東送電源點。
⑸ 寧夏歷史簡介 寧夏歷史內容
1、漢朝,屬朔方史部。西漢,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至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十六國,為匈奴鐵佛部首領赫連勃勃所建大夏國的領土。
2、北魏、北周,繼續推行移民興屯,再次得到有效開發,寧夏始稱「塞北江南」。唐朝,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天寶十四年(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登基,為唐肅宗。
3、北宋,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元朝,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設寧夏府路,寧夏由此得名。
4、明朝,初在寧夏設府,後改衛。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後衛。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
5、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准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於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
⑹ 宋朝時寧夏國是現在的那個地方
寧夏在宋朝時期被黨項人李元昊建立的西夏王朝所統治。西夏(1038—1227)是中國歷史上由黨項人在中國西部建立的一個政權。881年(唐朝中和元年),拓跋思恭占據夏州(今陝北地區的橫山縣),封定難節度使、夏國公,世代割據相襲。1038年,李元昊建國時便以夏為國號,稱「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西夏屬於番漢聯合政治,以黨項族為主導,漢族與其他族群為輔。制度由番漢兩元政治逐漸變成一元化的漢法制度。漠北的蒙古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1227年亡於蒙古。
⑺ 春秋時代寧夏屬於哪國
秦國 希望對你有幫助春秋時期,今固原地區為烏氏戎所居,今銀南地區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范圍。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攻取烏戎地,置烏氏縣(今固原縣南涇水北岸)轄今固原地區。之後又在鹽池縣境設立朐衍縣、轄今銀南地區。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272年)後,兩縣劃歸北郡管轄,這是寧夏地區有行政設置之始。
秦朝時寧夏為北地郡,郡治在甘肅寧縣。漢朝屬朔方史部。西漢時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至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
⑻ 寧夏屬於「燕趙魏秦韓齊楚」中的哪個國家
只有一部分屬於秦。寧夏歷史記載:商、周時期,境內有稱為胡(北狄)、羌(西戎),後又稱為鬼戎、獫狁(熏育、葷粥)的游牧部落活動。周宣王時,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帶)調查戶口,表明當時不僅已有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體制。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地區南部屬秦,其餘地區分別為義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