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楚國是怎麼滅亡的
前263年,楚考烈王繼位,任用春申君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趙國解邯鄲之圍,又領兵滅魯國,楚國一度復興。但前241年,春申君組織東方國家最後一次合縱,但被秦軍所敗,楚考烈王怕秦國報復,再次遷都至更東面的壽春。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後,春申君門客李園發動政變殺害春申君,楚國國力更加一蹶不振。秦王政親政後,知楚將項燕擅戰,先遣李信為將,領二十萬兵馬,欲滅楚,慘敗。再遣老將王翦,統秦師六十萬,前223年,大敗楚軍,俘虜楚國國君。到了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土地,楚國徹底滅亡。
2. 楚國為什麼會滅亡
楚國會滅亡的原因是奸臣與昏君結合導致楚國吏治敗壞,楚國後期的內政腐敗,貴族把持特權,制度僵化保守,楚國君臣貪圖享樂的風氣已蔚然形成,到楚頃襄王時,國勢頓衰,民心渙散。
楚昭王幼年繼位,權力掌握在令尹子常手中。楚頃襄王時代,秦國多次伐楚,拔西陵、巫、黔中等地。楚考烈王死後,春申君門客李園殺害春申君,楚國國力更加一蹶不振。前223年,大敗楚軍,俘虜楚君負芻。項燕扶持的熊啟也很快被俘殺,楚國滅亡。
3. 楚國是怎樣滅亡的越簡短越好
楚國(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1]楚國在周文、武之世開始崛起,[1]奄有江漢,史稱「大啟群蠻」。前704年,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楚成王時,楚國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顯強盛。楚莊王時,任用虞邱子、孫叔敖等賢臣,問鼎中原、邲之戰大敗晉國而稱霸,開創春秋時期楚國最鼎盛的時代。進入戰國,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一時間兵強馬壯,初露稱雄之勢。楚宣王、楚威王時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時期。楚懷王時期滅越國,但因為懷王用人不當以及秦相張儀欺詐導致國勢漸衰。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滅亡。前209年,楚地起義軍將領項梁起事,在薛城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新「楚懷王」,重新建立楚國,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派人殺死楚懷王熊心。項羽在楚漢戰爭中兵敗自殺,劉邦建立漢朝。
4. 楚國是怎麼滅亡的
這是我找到的答案
王立群讀《史記》秦始皇之23:秦滅楚國
畫外音:秦王嬴政在攻下韓、趙、魏,等中原國家之後,就把統一的矛頭對准了南方大國楚國,楚國地域遼闊,歷史源遠流長達八百年之久。秦王嬴政對於這個國家早已垂蜒三尺,可是楚國勢力非常強大,尤其是距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一百年前,楚國兵強馬壯,橫掃中原,已經露出了爭雄之勢。到了秦王嬴政時期,楚國的勢力依然不可小視,尤其是楚國還有一個著名的將領,那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父項燕,楚國在大將項燕的保護下,秦國也一時奈何不了楚國,可是當秦王嬴政派出了大將王翦進攻楚國之後,秦楚對峙的局勢立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用了三年時間,強大的楚國就被秦軍攻陷,那麼秦國最終是依靠怎樣的謀略把楚國消滅的呢?楚國滅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楚國可不是一個一般的小國,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一個相當大的國家,楚國的地理位置大概就從現在河南的中部向南,都屬於楚地,很大的一片地方,而且秦王嬴政手下曾經有一個大臣說過兩句非常有名的話,橫成則秦帝,縱成則楚王,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連橫成功了,那麼秦國的國君可以稱帝,如果合縱成功了,那麼楚國的國君可以稱王,是把秦楚並列的。可見楚國是一個相當強大的國家,秦王嬴政他是怎麼滅楚的呢?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派大將軍王翦和蒙武帶領秦國的六十萬軍隊,去滅楚。王翦是秦王嬴政手下最得力的戰將,王翦是秦國傑出的軍事家。他與兒子王賁在輔佐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立有蓋世奇功。除韓國之外其餘的五個國家都是被王翦父子所滅的。結果王翦到了楚地以後,並沒有對楚軍發動進攻,而是把他的六十萬軍隊待在兵營裡面,天天好吃好喝,還有非常漂亮的淋浴設備,就是不打仗。而這時候楚國知道秦軍來滅楚的時候,楚國是動員了全國的軍隊,集中起來進攻,就是主動向王翦挑戰。王翦不打,這個局面就是秦軍來了住下來就是休息,楚軍是主動挑戰,但秦軍不應戰,這種狀況持續了一年,就是滅楚之戰是這樣開始的。其實王翦是要挫一挫楚軍的銳氣,所以他就不打,然後過了一年以後,王翦就問他手下人,士兵們現在整天干什麼?他手下的人告訴他,說咱們的士兵現在天天吃飽了、喝足了,就在那兒扔石塊,看誰扔得又遠又准,王翦聽了很高興,他覺得他那個士兵,可以說一年好吃好喝不打仗,這一年養精蓄銳,夠了。也就在這個時候,楚軍因為挑戰了一年,這個仗打不成,楚軍開始調防,把部隊向東移動。王翦就趁楚軍軍隊移動的時候,突然調集他的精兵追擊,這一仗把楚軍打敗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3年,王翦和蒙武攻入了楚國最後一個都城,當時叫壽春,也就是今天安徽的壽縣。把最後一個楚王負芻給抓住了。這樣楚國基本上就滅了,但是還有一個人叫項燕,這個人就是我們過去講過的那個項羽的祖父,項燕。在淮南又擁立了一個楚王的後裔,叫昌文君,重新起兵反秦,然後王翦跟蒙武又帶兵到淮南和項燕作戰,結果昌文君被殺,項燕是兵敗自殺,這可以說楚國的最後力量消耗殆盡。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22年,王翦最後又降伏了越君,因為楚國的南部,是越族人居住的地方,用了三年,公元前224年、223年、到公元前222年算是徹底平定了楚地。在楚地設立了三個郡,楚國被徹底滅亡了。
畫外音:滅楚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疲敵制勝的典型戰例。秦國大將王翦採取了養精蓄銳,伺機出擊的作戰方針,而楚軍求勝心切,但與秦軍總是交不上鋒,最終鬥志逐漸消失殆盡,這場秦楚之間的戰役,成為秦國消滅楚國的轉折點,然而熟悉楚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楚國在戰國七雄中是最早實行變法圖強的國家之一,它甚至比秦國的商鞅變法還要早,那麼幅員遼闊、實力強大的楚國,為什麼會在短短三年之內,就被秦王嬴政給消滅了呢?王立群將教授帶領我們,從楚國興衰的歷史脈絡中搜尋楚國滅亡的深層原因。看一看楚國在歷史上為秦王嬴政滅楚,究竟提供了怎樣的可乘之機?
我覺得楚國的滅亡,具體來講就是三點,第一,改革不利。第二政治腐敗。第三,不明大勢。這三個原因是導致楚國滅亡的最根本的原因。我們先說改革,戰國時期,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捲入了改革。我們知道戰國時期,第一個強大的國家是誰呢,是魏國。因為魏國的開國之君,魏文侯最早實行變法,他用李悝變法,魏國的變法最早。而且魏文侯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年,他的這種變法的力度和時間之長,是戰國時期所少有的。所以魏國首先強大起來,因為它是變法以後,它強大起來了,楚國的變法並不算晚。楚國的變法是在楚悼王時期,這個時候魏國有一個名將到楚國來,這個人就是我們前面講魏國滅亡的時候,提到的一個人物,這個人叫吳起。吳起本來是魏國名將,吳起在魏國待不下去以後,吳起就來到楚國,到了楚國以後,他先做了一年邊地郡的太守,一年以後楚悼王發現他非常有才,就提拔他做了楚國的令尹,令尹就是宰相了。讓他主持變法,吳起的變法,從時間上來說,比秦孝公的商鞅變法還早二十年。吳起的變法包括四項內容,第一,廢除世卿世祿,這個世卿世祿是指,有一些貴族家庭在政治上,可以繼承他的爵位,在經濟上可以繼承俸祿,這就是世卿世祿。這種制度是西周時期,非常普遍的政治制度,這種制度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就是,當代的那些傑出人才,由於他的祖先沒有立功,他沒有繼承權,沒有政治上的特權,經濟上的特權繼承不了。這些人才對國家有很大的貢獻,但是他得不到應得的報償,所以這些人才沒有積極性。吳起變法的做法,就是均爵平祿,均爵平祿的具體做法是什麼呢?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封君,就是封在一個地方,享受俸祿的這些貴族,他的子孫只要到了三代,就把他的爵位和俸祿收回來,這在當時就是很了不得了,那些封君是老幹部啊,他們的子孫要享受他的先輩立功,那個爵位跟俸祿,但是到了第三代就要收,收回來給誰呢?給那些在當代立功的人,這是很重要的一條。
第二條叫整頓吏治。楚國的吏治也就是官員制度,楚國的吏治有兩大毛病,大臣太重,封君太重。就是大臣跟封君太多,這些人享受了國家大量的俸祿,但是就不能為國立功,所以吳起改革,就是要廢除他們這些人享有的特權。要減少這些大臣和封君,這是第二點整頓吏治。
第三點,獎勵耕戰。因為那個時代,一個國家的強大,其實就是兩點。第一,農業,這就是耕。第二,軍事,這就是戰。吳起變法非常重視對耕和戰的獎勵,那就是調動農民和士兵,這兩部分人的積極性,這樣國家有糧,戰鬥力增強,這是吳起變法的第三點。
第四點,廣闢土地。楚國是個大國,他不象三晉,韓、趙、魏三國,特別是像韓國、魏國處在中原,他那個土地非常狹窄。楚國的土地本來就廣闊,再加上楚國滅了一些國家以後,他土地更多,吳起就建議讓一些貴族去開荒,這樣一來楚國的土地擴大了,糧食的收成增加了,國家就富裕了,我們從上面這四個方面來看,吳起變法的廣度、力度相當大,如果這個變法能夠持續下去的話,楚國是可以成為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
秦國有一個相國叫蔡澤,他在評價吳起變法的時候,說過兩句話,兵震天下,威服諸侯。可見吳起變法,是相當可觀的。但是最終吳起的變法失敗了,這個失敗的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兩條,一個,楚悼王去世。再一個,反對派強大。因為在那個時代,一個大臣實行的改革,比如商鞅變法也好,吳起變法也好,他最根本的是需要,得到國君的支持。而商鞅得到的支持是相當大的,因為秦孝公是二十一歲繼位,一繼位就重用商鞅,所以年輕的秦孝公對商鞅的支持力度很大。所以我們看當時那些改革能不能成功,取決於君王支持的力度,而君王支持的力度又取決於君王生命的長度,活得長,支持的時間就長,所以秦孝公一死,繼位的秦惠文王就把商鞅給殺了。吳起的運氣,趕不上商鞅,吳起變法,有一個很致命的弱點,是楚悼王的晚年,晚年實行變法。變法剛剛開始楚悼王死了。他一死就在靈堂之上,因為吳起變法觸及了很多人的利益,主要是一些貴族、大臣的利益,在楚悼王的靈堂之上那些大臣、宗族們就拿著箭要射殺吳起,吳起沒有辦法就跑到楚悼王的屍體上把身子伏在楚悼王的屍體上,然後亂箭把吳起射死了。當然吳起很聰明,他最後趴在楚悼王的遺體上被射死的。這些箭有些是有些是射中了吳起,有些是射中了楚悼王的屍體、遺體,所以等安葬儀式結束以後,在查處這個案件的時候,新繼位的楚君就把射中楚悼王屍體的這些宗族,給滅族了。這一次牽連的有多少人呢?有七十多家,你可見,那還有一些沒有射中的呢,射到吳起身上沒射到屍體上,光查屍體上射的箭,光滅族滅了七十多家,你想想射吳起的箭有多少。這箭有多少你就可以知道,反對他的家有多少。那麼為什麼這么多人反對他呢,觸犯了既得利益,你看吳起的這些做法,廢除世卿世祿,這些貴族們,他們的後代特權沒有了。整頓吏治,要裁那些庸官,受到傷害的還是他們。讓貴族去開荒,那些貴族心裡不願意,還是怨恨吳起。所以吳起最後是死於反對派之手,這樣一來,改革就失敗了。這是楚國最後滅亡的,第一個原因。
畫外音:一個國家的興衰,固然有好多原因,但是我們縱觀歷史,政治腐敗可以說是很多國家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曾經很早就變法圖強的楚國,也難於逃脫政治腐敗這個頑疾的困擾,尤其是在楚國的末期,一位被冠以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人,成為楚國腐敗的焦點。那麼這個人是誰呢?從這個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楚國內政是怎樣的腐敗。
楚國的政治腐敗,主要是表現在用人之上,楚國的用人,前期主要用的是公族,就是國君的這些親族,中期它用的是屈、召、景三大姓,屈原就是屬於屈姓,屈、召、景三大姓,晚期他重用了一個人,這個我們要重點講一下,就是春申君黃歇。而黃歇是誰呢?黃歇是楚國頃襄王的弟弟,他也屬於公族。應當說,楚國在用人上,主要用的是公族和一些大姓人家。這種制度有它的好處,就是他信得過,但也有很大的一個弊端,就是其他家庭出身的,那些傑出人才,沒有個出頭之日。一般的平民,你沒有出頭之日,我們知道秦國強大用了很多六國之人,這些人,很多人出身並不是貴族,被秦國歷代國君所用,你看我們講過商鞅、講過范雎,講過很多六國的人到秦國都立了功,而楚國用的主要是公族和貴族。
我們說說這個春申君,春申君是戰國時期的四公子之一,他和平原君、孟嘗君、信陵君並被稱為戰國四公子。我們先看看春申君的生活,他生活上十分奢侈,春申君開始在淮北被封了十二個縣,叫封君。有十二個縣,後來他又提出,這十二個縣離齊國太近了,又改封到江南,在原來吳國的都城,又建了自己的豪宅,這個春申君晚年的豪宅,在《史記春申君列傳》最後有一個太史公曰,那個太史公曰實際上就是寫《史記》的司馬遷,當然個別的是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所寫的,他曾經寫了這么幾句話,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什麼意思呢,說我到楚國去,看到了春申君當年那個豪華的住宅,太漂亮了,春申君晚年修建的住宅,一直完好地保存到西漢中期,司馬遷還看到了那個時候,已經過了那麼多年,司馬遷看到,還覺得那個宮殿蓋得太奢侈了,可見他的生活腐化到什麼程度。
我們再看看春申君政治上十分糊塗,當時楚國國君楚考烈王,考烈王執政能力很差,而且考烈王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就是沒有生育能力,他後宮的嬪妃非常多,但是個個無子,就是沒有生育能力。所以春申君為這個事情想了很多辦法,《史記春申君列傳》記載了一件事,這個事是說,當時楚國有一個人叫李園,李園有一個長得非常漂亮的妹妹,他想把他的妹妹獻給考烈王,但是他又聽說楚考烈王沒有生育能力,他把他妹妹直接獻上去以後啊,將來因為沒有孩子會失寵,他走了這么一條路,他怎麼辦呢?他先投到春申君門下做了一個門客,然後他請假回去了,該返回的時候他有意拖延了幾天,等誤了期回來以後,他直接去找春申君解釋,見面以後春申君就問他,你為什麼誤期了?他說我有一個妹妹非常漂亮,他說我回家的時候,剛好趕上齊王來我們家提親,想娶我的妹妹,因為這個事兒,所以我耽誤了,誤期回來了。他說了半拉子的話,春申君一聽就比較感興趣,就問啊,齊王娶你妹妹的事,最終的結果怎麼樣啊?他說這事兒我沒答應,沒讓我妹妹出嫁。春申君就問,你妹妹連齊王都想娶,那能不能叫我見一見啊?李園說可以啊,可以讓你見一見。然後李園就安排他妹妹入宮,跟春申君見了一面,這一見面,春申君就非常喜歡,笑納了,笑納以後不久,春申君有生育能力啊,所以李園的妹妹很快就懷孕了,懷孕以後深得春申君的寵愛。這個時候,李園的妹妹和李園,他們兄妹兩個人又商量了一下,商量完了以後,李園的妹妹就跟春申君說了,她說楚考烈王很信任你,你在楚國做了二十多年的相國了,國君對你的信任超過對他兄弟的信任,現在國君無子,萬一國君下世了,他沒有孩子不能傳位,只能傳給他的兄弟,他的兄弟繼承王位以後,用他們信任的人,你這二十多年的相國可能就保不住了。眼下有一個辦法,她說第一,我懷了你的孩子。第二,咱們兩個結合時間很短,外人都不知道。她說,你不如把我獻給楚考烈王,考烈王不是沒有生育能力嗎?我現在懷了你的孩子,你再把我獻進宮,將來萬一生了個兒子,肯定是太子,他將來一繼位,你不就成了國君的父親嘛,你何愁你的相位不保呢。這個話說完以後,史書記載有這么一句話,春申君大然之,就是春申君認為這個話,說得非常有道理,然後就趕快不敢讓這個懷孕的愛妾住在宮里了,找了一個高級賓館把李園的妹妹先安排在賓館裡面,讓她單獨住。然後向楚考烈王推薦,楚考烈王雖然沒有生育能力,但是還是很願意見,見了以後也很喜歡。這樣就把懷孕的李園的妹妹,獻給了楚考烈王。入宮以後,到了生孩子時期,生下來了一個孩子,是個兒子。楚考烈王就把這個兒子,立為太子,然後把李園的妹妹,立為皇後,這事兒都辦齊了,然後李園也受到重用了。因為李園的妹妹做了王後嘛,他就成了皇親,作為國君的公族的親戚了,所以他也受到重用了。
畫外音:歷史上的春申君,是貴族後裔,他為了自己進一步得寵,在李園和他妹妹的蠱惑之下,春申君把李園的妹妹獻給了楚考烈王,這可以說是春申君一生之中最大的敗筆。這一事件不僅造成了楚國政權的更迭,也為春申君一家帶來了滿門抄斬的厄運。而這場改變楚國命運的災難,原本是可以避免的,那麼春申君為什麼,最終還是走向了這條不歸路呢?春申君在這個事件的處理,顯示出他怎樣的弱點呢?
也就是在這個當口,楚考烈王病危,在楚考烈王病危的時候,有一個人去見春申君了,這個人見了春申君以後,一張口就說了三個問題,他說你有三個想不到。第一,你有想不到的福。第二,你有想不到的禍。第三,你有想不到的人。這三句話,把春申君說愣了,春申君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就問他,什麼叫想不到的福呢?這個門客就對春申君說了,他說你想想,你所了二十五年楚國的相國,名義上相國,實際上你是楚王,你掌握了楚國的實權。現在楚王如果病故以後,太子太小,繼承王位以後,實際上是你在掌權。你既可以輔佐這個幼子,你也可以把這個王位奪過來你自己當,這不是就是想不到的福嗎。春申君又問了第二個了,那什麼叫想不到的禍呢?他說你想想這個繼承王位的人,實際上是你的孩子,據我所知李園豢養了一批刺客就等著謀殺你呢。楚考烈王一死,李園就會搶先入宮,等到你入宮的時候就會在宮里把你殺掉,這是你想不到的禍。第三,春申君就問他,還有什麼叫意想不到的人呢?他說意想不到的人,就是我。我能給你解這個危難,怎麼解呢?你把我送到王宮的衛隊中間,去做個下層職務。楚王一去世,李園就入宮,李園一入宮,我就把李園給殺了,我把李園殺了,你啥事兒都沒有了,這就是你意想不到的人,三個意想不到。春申君聽完以後,大不以為然,他不相信。他說有兩點,第一,李園是個很軟弱的人,他做不了這種事。第二,我對李園很好,他不可能這么來殺我。結果這個門客,一見春申君不聽他的忠言相告,就知道春申君會被殺,自己在這兒待著,也會受連累,然後連夜他就逃了。這個門客說完走了以後,只停了十七天,楚考烈王死了,考烈王一死,李園就入宮了,把刺客准備好,然後春申君也入宮,春申君一入宮,李園就讓刺客把春申君給刺殺了。然後緊跟著,把春申君全家給滿門抄斬,全殺了。《史記春申君列傳》就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春申君把李園的妹妹送入宮,這件事已經足以說明,楚國政治的腐敗了。我們講楚國政治腐敗了,春申君是楚國晚期最受重用的人,春申君被殺那一年,是公元前238年,也就是秦王嬴政九年,離秦王嬴政發動統一六國戰爭的公元前230年,只剩下八年時間,就在秦王嬴政發動統一六國戰爭的前八年,春申君被殺,你想想,春申君實際上是楚國最後一段時間,做了二十五年國相的一個人。這么一個人,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竟然不惜做出這樣的事情。應當說,這是楚國用人上非常失敗的一點。
畫外音: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在楚國末期大權獨攬,生活奢靡,苟且偷安,無所作為,最後造成了楚國的政治腐敗,楚國後期的統治者就沿著這樣腐敗的軌道,最終走向了滅亡。而這種腐敗的局面,是有歷史淵源的,從楚國歷史上看有很多人才,都得不到使用,比如說熱情來投的異邦人吳起,摻遭殺害。才華橫溢,富有政治抱負的屈原,被貶抑。楚人李斯反而去異國他鄉,為秦國的統一出謀劃策。王立群教授認為,除了楚國的政治腐敗之外,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導致了楚國的滅亡。而這個原因,是當時六國所犯的一個通病,那麼這個通病又是什麼呢?
楚國滅亡,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不明大勢。所謂不明大勢就是,不了解戰國發展的大趨勢,春秋時期的大趨勢是爭霸,所以有春秋五霸之說。戰國時期的大趨勢,就是統一。如果明白戰國時期的大趨勢的話,要麼讓楚國強大起來,讓自身足夠強大起來,由楚國統一天下。要麼看清大勢,把最強大的國家給抵制住。結果楚國沒有強大起來,當時最強大的是誰呢?是秦,對秦應當怎麼辦呢?應當遏制。我們舉兩件事,可以看一看楚國的國君,是不是意識到這件事了。第一件事,邯鄲之戰,我們講趙國滅亡,專門講過邯鄲之戰,長平之戰結束以後,秦國的大軍就圍住了邯鄲,想把趙國一舉滅掉,結果呢?由於平原君搬來了救兵,一個是信陵君,從魏國竊符救趙,一個是春申君派軍隊去救趙。結果趙國、魏國、楚國,三國聯軍把圍攻邯鄲的秦軍打得大敗而歸。這是戰國晚期的一次非常重大的戰役,這個戰役說明合縱的力量,還是相當強大的。而秦國戰敗以後,山東六國的國君最需要做的事情,是盡快聯手對付秦國,一步一步削弱秦國,阻擋秦國各個擊破六國。結果發生什麼事情,燕國認為趙國的壯年人都死於長平,燕國去進攻趙國,趙國不修養生息,連續四年攻打燕國。魏國呢,也跟著去打燕國。楚國呢,楚國國君也不了解這個大勢,楚國的國君趁機把魯國給滅了。只有這么一個短暫的休息時間,就是秦國一來,大家趕快聯手,應付一下秦國。秦國一退,然後這六國之間開始相互吞並,沒有一國的國君是了解這個天下大勢的。足於說明楚國的國君糊塗啊,不了解大趨勢。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史記春申君列傳》還記載了一篇,非常長的上疏,這是一個楚國的使者給秦國,最後的那幾位國君的某一位國君的一封上疏。它代表了當時楚國的一種觀點,這封上疏的內容最重要的是兩點,第一,伐楚不如善楚。就是你討伐楚國,不如跟楚國聯合起來。第二,滅楚不如滅韓、魏。你去滅楚國,不如你去滅韓、魏。這個上疏說穿了,最重要這么兩點內容。但是這兩點內容,實際上我們從兩點內容可以看出來,這一封上疏很明顯是嫁禍於人,希望秦國把這個矛頭指向它國,韓國、魏國,你別打我這個楚國。這封上疏說明一點,沒有戰略眼光,只看到局部利益。楚國可能暫時免除了被破滅,但從長遠上看,這個上疏只能夠讓秦國的國君更清楚地懂得,遠交近攻的政策,是正確的。所以我們舉這兩個例子,邯鄲之戰以後,楚國滅了魯國。我們又舉了,所謂春申君的一封上疏,從這兩點都可以看出來,楚國的國君不了解大勢,只顧眼前利益。所以最終楚國在各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滅亡了。楚國的滅亡意味著,秦王嬴政的統一戰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5. 楚國是被誰滅的啊
秦國名將王翦滅的。
楚國,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周成王時期(一說即前1042年~1021年),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楚莊王時,任用虞邱子、孫叔敖等賢臣,問鼎中原、邲之戰大敗晉國而稱霸,開創春秋時期楚國最鼎盛的時代。
楚懷王時期攻越國,盡得越國故吳地,越國因此而分崩離析,但因為懷王用人不當以及秦相張儀欺詐導致國勢漸衰。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正式滅亡。
文學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
6. 楚國怎麼滅亡的
楚國滅亡的原因是楚國後期的內政腐敗,貴族把持特權,制度僵化保守,派系的斗爭激烈,造成嚴重內耗,給楚國造成重大創傷,楚國君臣貪圖享樂的風氣已蔚然形成。
楚國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楚懷王時期攻越國,盡得越國故吳地,越國因此而分崩離析。但因為懷王用人不當以及秦相張儀欺詐導致國勢漸衰。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正式滅亡。
7. 楚國是被誰滅亡的
楚國最後是被王翦滅了。
秦昭王時期,張儀欺楚,而後白起破楚,灌鄢郢,焚夷陵,楚國被迫遷到壽春。
嬴政統一時,派李信率軍二十萬伐楚,結果被項燕,也就是項羽的爺爺殺了個大敗。嬴政起用王翦,動用六十萬大軍,攻破壽春,楚王負芻被俘後廢為庶人。項燕在江南奉昌平君為楚王。最後項燕在蘄南戰死,楚國滅亡。
楚國歷史:
楚國,又稱荊、荊楚,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金文中為嬭姓)、熊氏(金文中為酓氏)。周成王時期(一說即前1042年~1021年),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
據《清華簡·楚居》記載,楚人立國之初,在鄀國盜牛祭祀一事,說明建國之初的貧弱狀況。經過幾百年發展,楚國在春秋時楚成王之世開始崛起,奄有江漢,不斷兼並周邊各小諸侯國,周天子賜胙,命楚國鎮守中南。
前704年,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楚莊王時,任用虞邱子、孫叔敖等賢臣,問鼎中原、邲之戰大敗晉國而稱霸,開創春秋時期楚國最鼎盛的時代。
進入戰國,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一時間兵強馬壯,初露稱雄之勢。楚宣王、楚威王時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時期。
楚懷王時期攻越國,盡得越國故吳地,越國因此而分崩離析。但因為懷王用人不當以及秦相張儀欺詐導致國勢漸衰。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正式滅亡。
8. 楚國 楚國是怎麼走向滅亡
楚國在楚威王時期還是強國,到楚懷王時,張儀騙楚懷王,使楚國喪師失地,從此楚國開始走向衰落。到楚頃襄王時,楚頃襄王不思進取,不重用屈原,導致秦國攻佔楚國包括郢都在內的大片土地,從此以後,楚國一蹶不振,一直走向滅亡。
9. 春秋時期的楚國是現在的哪裡,昌盛的楚國是怎麼滅亡的
春秋時期的楚國的疆域大概是現在的湖北省全境,安徽省絕大部分地區,湖南省和江西省北部,貴州省西北部,重慶市東南部。到了戰國楚國鼎盛時期,吞並了越國之後,楚國的疆域再次擴大,佔領了現在的湖南省、江蘇省和江西省全境,廣東省和浙江省北部。
後來春申君擔任令尹的時候,楚國國勢曾經有過復興,然而沒過多久春申君的門客李園發動政變殺害春申君,楚國從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再度復興的可能。秦國嬴政繼位之後,先是派李信帶領二十萬軍隊攻打楚國,失敗之後再派王翦帶領六十萬軍隊,大敗楚軍,攻破楚王都,楚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