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西吉安市有哪些歷史名人
大家都對宋朝的文天祥之類比較熟悉,我來說個唐朝的美女,許合子,吉安人,對 就是多年前電視劇《大唐歌飛》里許合子和她青梅竹馬的戀人尹夢荷之間堅貞不渝的愛情故事的藍本。
大約1200年前,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殿樓下大宴各國使者和群臣,喧鬧之狀恨令人頭大。於是令人急忙找來一名歌女出場表演,史書說許合子「「撩鬢舉袂,直奏曼聲,至是廣場寂寂,若無一人」。大意就是她驚艷的歌聲令周圍的咋鬧頓時鴉雀無聲了,名聲絕響的許和子堪稱唐代王菲,是天後巨星了,甚至有史家把她列為中國 歷史 上第一位女音樂家但名氣與好嗓子沒有帶給她好運,舊時女子終逃脫不了 歷史 鐐銬而一生孤苦飄零。當然那是後話,有興趣多贊個我來寫長篇。
吉安是革命老區,先後走出了150多位開國將軍,為中國革命做出了貢獻。今天介紹幾位1988年以後吉安籍的解放軍將領,他們是:
劉曉江,江西吉安人,海軍上將軍銜。1949軍出生,1970年12月入伍,1971年11月入黨。歷任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部長、海軍政治部副主任、海軍副政治委員兼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海軍政治委員等職務,2011年7月晉升上將軍銜。
宋才文,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樟山鎮人,解放軍中將。1947年生,歷任軍長,廣州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廣州軍區聯勤部部長,廣州軍區裝備部部長,蘭州軍區副司令員,沈陽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2005年7月晉升中將軍銜。
杜克明,1955年生,江西吉安人。曾任北京軍區副參謀長。2005年7月晉升為少將軍銜。
李薈元,1936年生,江西吉安人。曾任第3軍醫大學校長,第4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整形中心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總後衛生部專家組成員。1990年7月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歡迎友友們補充介紹。
江西的 歷史 名人非常的下面就列舉部分。
自古江西才人出,滿朝文官廬陵生。宋、明朝為最多,現在我給大家列舉幾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一、解縉 [明] 明朝三大才子,明朝首輔 (1369 1415)
解縉(1369年-1415年),字大紳,縉紳,號春雨,喜易,謚文毅,漢族,江西吉安吉水縣人,解綸之弟。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解縉(xiè jìn )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 出生在吉水鑒湖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洪武二十一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 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1345)進士,授安福州判宮,遷太史院校書郎,除承務部、東莞縣尹,在元末戰亂中死於亂兵;父親解開,二魁胃監,五知貢舉,以父死節贈官參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從事著述、辦學,培養人才;母親高妙瑩,不但賢良淑慧,而且通書史、善小楷、曉音律。解縉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從小就受……
二、文天祥 [宋] 中國古代十大忠臣 (1236 1283)
南宋狀元郎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1236年生於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鄉富田村的一個地主家庭。其父愛讀書,也很重視孩子們的學業,設法聘名師就教。文天祥無論寒暑都要在貼滿格言警句的書齋中與弟弟一起誦讀、寫作、談古論今。 18歲時,文天祥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20歲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即中選吉州貢士,隨父前往臨安(今杭州)應試。 在殿試中,他作「御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被主考官譽為「忠君愛國之心堅如鐵石」,由理宗皇帝親自定為601名進士中的狀元。4天後父親不幸病故,文天祥歸家守喪3年。 宦海浮沉 後來,蒙古軍兩…
三、歐陽修 [宋] 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 (1007 1073)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參與纂寫《新唐書》《五代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代表,著有《醉翁亭記》《秋聲賦》等作品。歐陽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貶謫,剛勁正直,見義勇為,他的詩文和部分「雅詞」表現出其性格中的這個側面。歐陽修對有真才實學的後生極盡贊美,竭力推薦,堪稱千古伯樂,一生桃李滿天下。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時,歐陽修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當時他父親任綿州軍事推官,已經56歲了。3年後(大中祥符三年,10……
四、楊萬里 [宋] 南宋詩壇四大家,宋朝詞人 (1127 1206)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調零陵丞。十一年(1184),召為吏部員外郎。歷任樞密院檢詳官,尚書右、左司郎中,秘書少監。開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節。代表作品:《初入淮河四絕句》、《舟過揚子橋遠望》、《過揚子江》、《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等。楊萬里為官清正廉潔,不擾百姓,不貪錢物。江東轉運副使任滿時,應有餘錢萬緝,他全棄之於官庫,一文不取而歸。退休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區,僅避風雨。當時詩人徐磯稱贊他「清得門如水,貧惟帶有金」,正是他清貧一生的真實寫照。生平簡介楊萬……
五、胡廣 [明] 明朝首輔,明朝狀元 (1369 1418)
六、胡銓 [宋] 南宋四名臣 (1102 1180)
胡銓(1102年—1180年),字邦衡,號澹庵,吉州廬陵薌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值夏鎮)人。南宋文學家,愛國名臣,廬陵「五忠一節」之一,與李綱、趙鼎、李光並稱為「南宋四名臣」。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胡銓登進士第。初授撫州軍事判官,金人渡江南下,胡銓募鄉丁助官軍捍禦。後除樞密院編修官。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主和,胡銓抗疏力斥,乞斬秦檜與參政孫近、使臣王倫,聲振朝野。但遭除名,編管昭州,移謫吉陽軍。秦檜死,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復奉議郎,知饒州。歷國史院編修官、兵部侍郎,以資政殿學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卒,贈通議大夫,謚忠簡。有《澹庵集》……
七、彭時 [明] 明朝首輔,明朝狀元 (1416 1475)
彭時(1416年—1475年4月27日[1-2] ),字純道,又字宏道,號可齋。廬陵安福(今江西吉安市安福縣楓田鎮松田村)人 。明憲宗時名臣、內閣首輔。
歐陽修,曾鞏,晏殊,晏幾道,晏道剛。
本人是吉安人,下面說說我知道的 歷史 名人。
1、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吉州永豐人(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楊萬里,字延秀,號誠齋,吉州盧陵人(現江西吉安青原區),南宋大臣,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南宋四大家之一。
3、文天祥,字宋瑞,江西吉州盧陵人(現吉安青原區),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4、解縉,明代吉水(今吉安吉水)人,明朝內閣首輔,大學士,明朝第一才子,《永樂大典》總篡修。
5、李昌祺,明代小說家,盧陵人,著有《剪燈余話》等,是個才子。
6、楊士奇,名寓,字士奇,江西吉安泰和人,明代大臣,學者。
還有一些就不一一列舉啦。
楊萬里是吉水縣黃橋鎮人而不是吉安市的。
吉安第二位謚號:"文忠"的南宋名相周必大,今吉安縣永和鎮人。
胡栓,南宋名臣,在值下鎮大前樟樹渡村。
楊萬里是我的家鄉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
離開江右人的中國,一分不值,咸豐帝之後就是史鑒,,,
② 開國將軍出生的省份
中國第一將軍省---江西(325人)
江西是第二次國內戰爭的中心地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27年8月1日,周來等在這里領導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創建了人民軍隊;-1927年秋。毛東在湘贛邊界領導了秋收起義一。隨後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根據地。瑞金是著名的紅色故都,是中央蘇維埃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江西人民為中國**作出了巨大犧牲,全省有名有姓的烈士達25萬多人,無名烈士更是難以計數。在土地**戰爭時期,無數江西兒女積極投身**(僅贛南地區就有33萬人參加紅軍),成為中國**的一支重要力量。涌現了軍事家方誌敏和上將蕭華、陳奇涵、賴傳珠等325位開國將軍,是中國出將軍最多的省份(佔全國將帥總數的 20,l%)。江西籍將軍主要分布在贛西南地區的蓮花、永新、_吉水、吉安、泰和、興國、寧都、於都、瑞金一帶,其中的興國(54人)、吉安(46人)。永新41人)三縣均為中國十大將軍縣之一。
③ 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
簡單說一下我軍吧。
1955年,在懷仁堂舉辦了隆重的授勛授銜儀式。
被授予元帥銜10人,大將10人,上將55人,中將175人,少將802人。
其中上將和中將在1956年和1958年又各補授了2名。而少將人數在1965軍銜製取消時,通過晉升補授達到了1360名。到1965年為止,開國將帥總數為1614名。
在這1614名將帥中,原籍省份人數較多的前十名,我們稱之為十大將軍省:
1.江西省(327名):3名上將、38名中將和286名少將
2.湖北省(232名):元帥一名(林帥)、大將2名、上將14名、中將31名、少將184名。
3.湖南省(202名):元帥三名(彭德懷、賀龍和羅榮桓)、大將6名、上將19名、中將45名、少將129名。
4.安徽省(130名):上將2名、中將12、少將116名。
5.河南省(109名):上將1名、中將9名、少將99名。
6.四川省(98名):元帥四名(朱德、劉伯承、陳毅和聶榮臻)、大將1名、上將3名、中將3名、少將87名。
7.山東省(89名):中將3名、少將86名。
8.福建省(84名):上將3名、中將9名、少將72名。
9.河北省(81名):中將2名、少將79名。
10.陝西省(64名):上將3名、中將5名、少將56名。
由此可以看出四川是出元帥較多的省份。
湖南則是出大將、上將、中將較多的省份。
出少將多的省份則是江西省。
紅軍時期征戰,抗日戰爭浴血,解放戰爭馳騁,建國時涌現了1614名將軍,以下十個省最多。
第十名:陝西省。
將軍數量:63人。
上將:李達、張宗遜、閻紅彥。
中將:孔從洲、張達志、閻揆要、張達志、崔田民。
少將:賀晉年、張松平、王扶之,共55人。
籍貫分布:安定縣、子長縣、米脂、長安,36個市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陝北根據地。
第九名:河北省。
將軍數量:80人。
上將:無。
中將:孫毅、韓振紀。
少將:王蘊瑞、劉永源、王猛等,共78人。
籍貫分布:定州、大名、蠡縣,48個市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爆發過起義,部分老紅軍。抗戰時期,老八路,大多數。
第八名:福建省。
將軍數量:83人。
上將:楊成武、葉飛、劉亞樓。
中將:劉忠、 蘇靜、 張南生、 陳仁麒、 羅元發、 羅舜初、 袁子欽、 郭化若、 傅連暲。
少將:王集成、孫克驥、葉青山等,共71人。
籍貫分布:閩西地區,長汀縣、武平縣、上杭縣、永定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閩西暴動和中央蘇區「擴紅」時,參加革命。
第七名:山東省。
將軍數量:90人。
上將:無。
中將:孔慶德、劉興元、孫繼先。
少將:李耀文、仲曦東、劉振華,共87人。
籍貫分布:壽山、榮成、牟平、文登,49個市縣。
革命時期:抗戰時期,老八路,大多數。
第六名:四川省(含重慶市)。
將軍數量:99人。
元帥:朱德、劉伯承、陳毅、聶榮臻。
大將:羅瑞卿。
上將:張愛萍、陳伯鈞、傅鍾。
中將:畢占雲、吳瑞林、賀誠。
少將:任榮、胡炳雲、陳其通,共88人。
籍貫分布:川東地區,宣漢、達縣、平昌、通江、巴中、蒼溪、閬中等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參加起義,川陝根據地。
第五名:河南省。
將軍數量:108人。
上將:許世友。
中將:鄭維山、錢鈞、李雪三。
少將:蘇進、曹思明、尤太忠,共98人。
籍貫分布:鄂豫皖邊界,新縣、商城、光山、固始等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紅四方面軍。抗戰時期,老八路,少數。
第四名:安徽省。
將軍數量:128人。
上將:洪學智、李克農。
中將:皮定均、楊國夫、李耀、張賢約、陳先瑞、林維先、聶鶴亭、徐立清、陶勇、梁從學、曾紹山、滕海清,共12人。
少將:肖全夫、宋承志、查玉升等,共114人。
籍貫分布:鄂豫皖邊界,新縣、商城、光山、固始等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紅四方面軍。
第三名:湖南省。
將軍數量:202人。
元帥:彭德懷、賀龍、羅榮桓。
大將:粟裕、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許光達。
上將:蕭克、王震、鄧華、甘泗淇、朱良才、蘇振華、李濤、李志民、楊勇、楊得志、宋任窮、宋時輪、陳明仁、鍾期光、唐亮、陶峙岳、傅秋濤、彭紹輝,共18人。
中將:丁秋生、王子峰、方強、方正平、向仲華、湯平、劉志堅等,共45人。
少將:段蘇權、鍾偉、裴周玉等,共129人。
籍貫分布:湖南東部靠湘贛邊界,平江、瀏陽、酸陵、茶陵等縣市。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
第二名:湖北省。
將軍數量:235人。
元帥:林 彪。
大將:徐海東、王樹聲。
上將:韓先楚、王平、郭天民、周純全、陳再道、王宏坤、劉震、陳錫聯、陳士榘、王新亭、黃永勝、賀炳炎、謝富治、王建安,共14人。
中將:王必成、王近山、王尚榮、田維揚、成鈞、劉飛、劉昌毅、杜義德、楊秀山、李天煥、李成芳、吳先恩、余立金、張才千、張天雲、張仁初、陳康、陳慶先、周希漢、周志堅、胡奇才、饒正錫、秦基偉、聶鳳智、頓星雲、徐深吉、徐斌洲、黃新廷、韓偉、程世才、鮑先志、詹才芳,共33人。
少將:王誠漢、譚友林、唐金龍等,共187人。
籍貫分布:鄂豫皖邊界,大悟、紅安、麻城、黃陂等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紅四方面軍、南昌起義。
第一名:江西省。
將軍數量:325人。
上將:蕭華、陳奇涵、賴傳珠。
中將:王宗槐、王恩茂、王道邦、王輝球、鄺任農、匡裕民、朱明、朱輝照、劉西元、劉浩天、杜平、李作鵬、曠伏兆、吳克華、吳法憲、吳富善、邱會作、余秋里、張國華、周彪、周赤萍、周貫五、鍾漢華、饒守坤、袁昇平、黃火星、黃志勇、蕭望東、康志強、梁必業、梁興初、彭林、彭嘉慶、溫玉成、曾思玉、謝有法、蔡順禮、廖容標,38人。
少將:王誠漢、譚友林、唐金龍等,共187人。
籍貫分布:贛西南,蓮花、永新、吉水、吉安、泰和、興國、寧都、於都、瑞金等縣。
革命時期:紅軍時期,南昌起義、紅一方面軍。
④ 江西共有多少開國將帥興國最多嗎
中國第一將軍省——江西(325人)
江西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中心地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在這里領導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創建了人民軍隊;-1927年秋。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了秋收起義一。隨後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瑞金是著名的紅色故都,是中央蘇維埃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江西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犧牲,全省有名有姓的烈士達25萬多人,無名烈士更是難以計數。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無數江西兒女積極投身革命(僅贛南地區就有33萬人參加紅軍),成為中國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涌現了軍事家方誌敏和上將蕭華、陳奇涵、賴傳珠等325位開國將軍,是中國出將軍最多的省份(佔全國將帥總數的20.l%)。江西籍將軍主要分布在贛西南地區的蓮花、永新、吉水、吉安、泰和、興國、寧都、於都、瑞金一帶,其中的興國(54人)、吉安(46人)。永新41人)三縣均為中國十大將軍縣之一。
⑤ 江西有那些將軍
1.宋才文,中將,1947年生,江西吉安人。曾任第41軍師作訓科長、第41集團軍副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廣州軍區裝備部部長,2003年12月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2005年12月任沈陽軍區副司令員。
5.陳勇,1952年6月生,江西興國人。教授。1978年從事軍事教學工作,任裝甲兵學院戰術教員、教學組組長、教研室副主任、主任、訓練部副部長,裝甲兵指揮學院副院長,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兼元氏分院院長。2002年任南京陸軍指揮學院院長。少將軍銜。
6.曾慶源,1950- 江西吉安人。1999年7月晉升為空軍少將軍銜。1950年生,曾生第三子,曾慶紅之弟。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參加國防大學基本系第14期指揮員學習。曾任空軍後勤部政治部主任,1996年12月至2003年7月任空軍後勤部副部長,2003年7月任空軍後勤部政治委員。
7.高增基,江西南昌人。1952年生。1999年7月至2002年7月任空軍工程大學電訊工程學院政治委員,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任空軍第1軍政治委員,2003年12月至2006年7月任沈陽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2006年7月任濟南軍區空軍副政委。少將軍銜。
英雄城,江西南昌
江西省省會南昌市位於江西省北部、贛江下游。1927年8月1日,周恩來、朱德、賀龍、劉伯承、葉挺等在南昌領導武裝起義,開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新時期。因此,南昌有「英雄城」之稱。
南昌是江西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西全省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全國35個特大城市之一。南昌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眾多,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
南昌市內江河縱橫,湖泊星羅棋布,市區錯落著東湖、西湖、南湖、北湖四個人工湖,象四面明鏡鑲嵌在市中心,構成了美麗的城市風光。網路「江西南昌」
⑥ 中國那個省出的將軍最多什麼級別才稱將軍
江西將軍325人。
江西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中心地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創建了人民軍隊;1927年秋秋收起義,隨後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瑞金是著名的紅色故都,是中央蘇維埃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
江西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犧牲,全省有名有姓的烈士達25萬多人,無名烈士更是難以計數。涌現了軍事家方誌敏和上將蕭華、陳奇涵、賴傳珠等325位開國將軍,是中國出將軍最多的省份(佔全國將帥總數的 20.l%)。
江西籍將軍主要分布在贛西南地區的蓮花、永新、吉水、吉安、泰和、興國、寧都、於都、瑞金一帶,其中的興國(54人)、吉安(46人)。永新41人)三縣均為中國十大將軍縣之一。
將軍分上將、中將和少將。
上將、中將和少將為軍銜,一般來講,
大將——國家副職;
中將——大軍區,部,省,兵團的正副職,省部級;
少將——正,副軍級,正廳,正地級。
⑦ 吉水籍將軍何應紅生平
你要是找何運洪我可以告訴你,你要是找何應紅,我可以告訴你,沒有。
何運洪,江西省吉水縣人,1911年出生。1925年參加農民協會,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1928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特派員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師政治部保衛部科長、八路軍總部巡視團團長、師政治部保衛部代理部長、教導大隊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平型關、娘子關戰斗,後隨部隊東進魯南、泰西開辟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支隊政治委員,合江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東北軍政大學第三團、第二團政治委員,湖北省武漢市公安總隊政治委員等職,動員和發動群眾打擊國民黨土匪武裝,協助地方建立了各級政權。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軍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1950年率部入朝作戰,參加了抗美援朝第一至五次戰役和漢江南岸阻擊戰。回國後,他歷任河南省軍區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武漢軍區國防工業辦公室主任,武漢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他致力於部隊的全面建設和民兵工作,為國防工業建設和地方經濟建設,為加強部隊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何運洪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候補代表,全國政協第六、七屆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於2001年8月31日在武漢逝世,享年90歲。
⑧ 江西是新中國成立出將軍最多的省嗎
是的,十大將軍省是: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山東、福建、河北、陝西。
第一大將軍省--江西(325人),走出了蕭華、陳奇涵、賴傳珠等3位開國上將,梁興初、吳克華、王恩茂等38位開國中將,謝振華、曾克林、丁盛等284位開國少將。該省將軍佔全國將帥總數的20.l3%。江西籍將軍主要分布在贛西南地區的蓮花、永新、吉水、吉安、泰和、興國、寧都、於都、瑞金一帶。
第二大將軍省--湖北(235人),涌現了林彪1位開國元帥,徐海東、王樹聲2位開國大將,陳錫聯、王平、韓先楚等14位開國上將,秦基偉、聶鳳智、王近山等31位開國中將,王誠漢、譚友林、唐金龍等187位開國少將。該省將帥佔全國將帥總數的14.56%。湖北籍將帥主要分布在鄂豫皖邊界的大悟、紅安、麻城、黃陂一帶。
第三大將軍省--湖南(202人),涌現了彭德懷、賀龍、羅榮桓3位開國元帥,粟裕、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許光達等6位開國大將,蕭克、王震、楊得志等19位開國上將,廖漢生、張震、劉志堅等45位開國中將,段蘇權、鍾偉、裴周玉等129位開國少將。該省將帥佔全國將帥總數的12.52%,特別是中將以上高級將領居多,含金量很高,元帥占將近三分之一,大將超過一半,上將佔33.30%,中將佔25.4%。湖南籍將帥主要分布在湖南東部靠湘贛邊界的平江、瀏陽、酸陵、茶陵一帶。
第四大將軍省--安徽(128人),走出了洪學智、李克農2位開國上將,徐立清、皮定均、陶勇等12位開國中將,肖全夫、宋承志、查玉升等114位開國少將。該省將軍佔全國將帥總數的7.93%。安徽籍將軍大多出自紅四方面軍,從地域上主要分布在皖西大別山地區的霍邱、六安、金寨縣一帶。
第五大將軍省--河南(108人),孕育了許世友1位開國上將,鄭維山、錢鈞、李雪三等9位開國中將,蘇進、曹思明、尤太忠等98位開國少將。該省將軍佔全國將帥總數的6.69%。他們大多來自鄂豫皖邊界地區的新縣、商城、光山、固始一帶。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里曾是鄂豫皖蘇區地域,大批中原兒女涌躍參加紅軍,從而成長了一批威名赫赫的開國將領。
第六大將軍省--四川(含重慶共99人),涌現了朱德、劉伯承、陳毅、聶榮臻等4位開國元帥,羅瑞卿l位開國大將,張愛萍、陳伯鈞、傅鍾等3位開國上將,畢占雲、吳瑞林、賀誠等3位開國中將,任榮、胡炳雲、陳其通等88位開國少將,該省將帥佔全國將帥總數的6.13%。他們的含金量也很高,與湖南、湖北省一樣,是擁有從元帥到少將各個級別的三個省份之一。四川籍將帥大多來自川東地區的宣漢、達縣、平昌、通江、巴中、蒼溪、閬中等縣。
第七大將軍省--山東(90人),走出了孔慶德、劉興元、孫繼先等3位開國中將,李耀文、仲曦東、劉振華等87位開國少將。該省將軍佔全國將帥總數的5.57%。山東籍將軍大多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老八路,來自壽山、榮成、牟平、文登等49個市縣。
第八大將軍省--福建(83人),走出了楊成武、葉飛、劉亞樓等3位開國上將、郭化若、羅元發、傅連暲、等9位開國中將,王集成、孫克驥、葉青山等71位開國少將。該省將軍佔全國將帥總數的5.14%。福建閩西地區和江西贛南地區,在土地革命時期是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地域。福建籍的將軍們大多是閩西暴動和中央蘇區「擴紅」時參加革命的老紅軍,他們大多來自閩西地區的長汀、武平、上杭、永定一帶。
第九大將軍省--河北(80人),產生了孫毅、韓振紀2位開國中將,王蘊瑞、劉永源、王猛等78位開國少將,他們分別來自定州、大名、蠡縣等48個市縣,佔全國將帥總數的4.96%。他們中有部分人是土地革命時期參加紅軍的,大多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人民武裝的老八路。
第十大將軍省--陝西(63人),孕育了上將李達、張宗遜、閻紅彥等3位開國上將,孔從洲、張達志、閻揆要等5位開國中將,賀晉年、張松平、王扶之等55位開國少將,佔全國將帥總數的3.9%。陝西籍將軍來自安定、仔長、米脂、長安等36個市縣。
⑨ 中國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都有誰
55年授銜將軍籍貫統計
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時,除授予朱德、彭德懷等10位元帥外,共授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5名,少將800名。之後,晉升中將2名,少將560名,到」文革」前,共授少將以上將軍1614名。
在這1614名將軍中,如若按將軍們原籍所在的省份排列,前10位者如下:
江西,325名,占總數的20.1%;
湖北,234名,占總數的14.5%;
湖南,199名,占總數12.3%;
安徽,128名,占總數7.9%;
河南,106名,占總數6.6%;
四川,95名,占總數5.9%;
山東,87名,占總數5 .4%;
福建,83名,占總數5.1%;
河北,79名,占總數4.9%;
陝西,63名,占總數3.9%;
在這其中:
出元帥最多的省份為四川,4人,佔40%;
出大將、上將最多的省份為湖南,28人,占總數的36%。
若按將軍所在的原籍縣份統計,前10位的「將軍縣」依次為:湖北紅安、江西興國、安徽金寨、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湖北大悟、河南新縣、安徽六安、湖南瀏陽。
曾出過10位以上將軍的縣還有:福建上杭、湖南茶陵、湖北麻城、江西吉水、江西泰和、江西於都、安徽霍丘、江西寧都、湖北黃陂、湖北天門、江西蓮花、福建永定、福建長汀、四川達縣、江西瑞金、河南商城、四川巴中
⑩ 哪個省的將軍最多
江西將軍325人。
江西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中心地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創建了人民軍隊;1927年秋秋收起義,隨後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瑞金是著名的紅色故都,是中央蘇維埃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
江西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犧牲,全省有名有姓的烈士達25萬多人,無名烈士更是難以計數。涌現了軍事家方誌敏和上將蕭華、陳奇涵、賴傳珠等325位開國將軍,是中國出將軍最多的省份(佔全國將帥總數的 20.l%)。
江西籍將軍主要分布在贛西南地區的蓮花、永新、吉水、吉安、泰和、興國、寧都、於都、瑞金一帶,其中的興國(54人)、吉安(46人)。永新41人)三縣均為中國十大將軍縣之一。
(一)洪州(南昌)籍(少將3名,共3人)
1、南昌城區少將1名:周維
2、進賢縣少將2名:齊釘根梁家渡河東齊村(今屬進賢縣)、陶漢章。
(二)江州(九江)籍(少將1名,共1人)
1、德安縣少將1名:楊恬生於寶塔鄉梅橋村,祖籍河南省新縣千斤鄉楊店村,
(三)信州(上饒)籍(中將2人、少將7+1人,共10人)
1、弋陽縣
(1)中將1人:吳克華
(2)少將3人:方震(1911—)灣里鄉葛溪村人、汪東興清湖鄉、謝銳葛溪鄉湖西謝家村
2、橫峰縣少將1人:劉毓標葛源鎮
3、德興縣中將1名:鐃守坤
4、鉛山縣少將1人:陳仁洪(王繼祥)紫溪鄉淪頭村
5、萬年縣少將1人:黃玉庭盤嶺鄉封山裡村
6、廣豐縣少將1人:蔣潤觀
7、貴溪縣少將1人:劉亨雲泗溪鄉劉家村
(四)袁州(宜春)籍(中將3人、少將8+5人,共16人)
1、萬載縣
(1)中將2人:王宗槐、杜平
(2)少將3人:羅章、彭盛、謝勝坤
2、宜春縣中將1人:周赤萍
3、清江縣(今樟樹市)少將2人:楊樹根洲上鄉耐斗里村、張海棠
4、豐城市少將1人:李振邦
5、上高縣少將1人:汪祖美野市鄉
6、宜豐縣少將1人:黎同新
6、萍鄉縣少將5人:王六生:(1917.5-1995)萍鄉桐水上澗山村人、王耀南【1911—1984.11.3】,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上栗鎮勝利村人、吳烈造覺村吳家灣、羅桂華、黎新民。
(九)撫州籍(中將1人、少將2人,共3人)
1、樂安縣中將1人:黃火星
1、南豐縣少將1人:江含章
2、廣昌縣少將1人:廖鼎祥
(十)吉州(廬陵、吉安)籍145+13名(中將20+1名、少將125+12,)
1、吉安縣(中將13名、少將32人,共45人):
(1)中將13名:劉西元桐坪鄉社上村、李作鵬青原區天玉鎮流坊村、蕭望東安塘鄉淡江村、吳富善橫江鎮良梘村、余秋里敦厚鎮坪里村、周彪桐坪鄉上浮源村、周貫五敖城區介富村、袁昇平富田鎮鶩湖村、梁必業文陂鄉渼陂村、梁興初文陂鄉渼陂村、彭林官田鎮舉洲村、彭嘉慶、蔡順禮油田鎮金雞村。
(2)少將32名:王力生(1914-1999)廬陵縣(今吉安市)河東鄉廟山下村人、王茂全1911曲瀨鄉人、鄧龍翔(1913.2—1979) 永陽鎮鄧家窪子下邊村人、任昌輝(1916--1989)值夏鎮馬埠村人、劉 昂(1916.10~2002),原名劉孝德富田鄉江背村、劉世湘(1913--1993)東固鎮峰嶺大沙丘村人、劉華春指陽鄉水北村、劉華香富田鄉江背村、劉賢權富田鄉江背村、劉紹文長塘鄉上趙塘村、杜文達大沖鄉泉溪村、李元敖城區天河鎮白泥村、李銓(1912~1968),萬福鎮塘東村人、李木生值夏鎮思敬堂村、楊懷珠值夏鎮思敬堂鄉楊家村、蕭大荃橫江鎮仕洲村,生於橫江渡山下村、蕭榮昌敦厚鎮車頭村、張太生官田鄉西山村、羅 通雲樓鄉羅家村、羅文坊永和鄉橋頭村'、胡雲生北源鄉中胡家村、胡備文吉州區長塘鄉、錢 江青原區富田鄉橫坑村、郭延林固江鎮瑞溪郭家村、郭金林太沖鄉塘里村、梁仁芥文陂鄉渼陂村、舒行長塘鄉橋南村、曾光明油田鄉路西村、曾如清永和鄉鎮錦原村、謝斌禾埠鄉謝家村人、黎有章青原區東固鎮古竹村、歐陽家祥固江鎮小富村。
2、永新縣(中將4人、少將37人,共41人):
(1)中將4名:王恩茂、王道邦、曠伏兆、張國華
(2)少將37人:馬 輝(1915—1998)象形馬家村人、王學清(1914-1998.04.17)里田鎮洋湖村人(另說江畔鄉洋埠村)、左 齊【1911.2—1998】懷忠鎮泉塘村人、左 愛(1916.11.9——2008.8.31)蘆溪鄉社口村人、龍 潛(1913.10—1992)高溪鄉九陂江邊村、龍飛虎(1915.2-2000,乳名水寶)在中鄉斜陂村人、龍振彪(1914--2000)石橋鎮梅田村人、龍道權,(1913—2003)原名段士俊,字信發。在中鄉排形合頭村人、龍福才(1909—1965)在中鄉在中村人、劉義(1909—1996)在中鄉江坊村人、劉福(1913--1987)三門村人、劉子雲(1914--1992)懷忠鎮西塘村人、劉發秀(1916.9--2003)埠前街虎山村、劉鶴孔禾川鎮西門村、江燮元三灣鄉甑潭村、李 治坪津去龍源口鎮泮中村、李 真前漢區蓮洲鄉黃門坊、蕭森台嶺鄉南汶村、蕭思明澧田區台嶺鄉台嶺村、蕭新春台嶺鄉南汶村、吳融峰才豐鄉洲湖村、張銍秀懷忠鎮虹橋村、陳雲中廈坪鄉垇上村(今屬井岡山市)、陳信忠龍門鎮黃岡村、羅 斌龍源口鎮白口鄉白口村、周志飛、周志剛龍田鄉風山村、賀光華埠前鎮紫霧源村、賀慶積潞江區厚田(今沙市鎮)賀家村、賀振新象形鄉橋頭村、賀盛桂象形鄉梘口村、盛治華沙市鎮洛溪村、彭龍飛懷忠鎮市田村、彭清雲曲白鄉鐵滬下村人、彭富九高溪鄉梅花村、譚開雲高市鄉芳塘村、顏文斌
3、吉水縣(少將18人):王東保(1915-2000)尚賢鄉秧塘村人、李水清阜田鄉水南村、李景瑞文元村、李道之、楊(歐陽)家保、蕭文玖、何運洪水南區何家村、余致泉、宋景華八都區槎灘鄉山下村、張開荊、張文碧、羅仁全小沙村、羅文華、周長勝、姚國民、董永清、蔡長風富灘鄉藕塘村、戴潤生阜田鄉總溪村
4、泰和縣(少將17名):王英高(1913-2001)蘇溪鎮蘇溪村人、尹明亮(1915.4-1999)曾用名尹書馨、尹精光,劉興隆、嚴俊萬合鄉桑園村(逢源村)、蕭鋒南溪村、張濟民、陳雲開萬合鄉南坑村、陳德先萬合鄉南坑村.、林茂源萬合林家村、易耀彩萬合鄉林家村(另說螺崗村)、羅元炘、羅維道、袁 光、袁佩爵冠朝鎮橫江村(另說萬合鄉中埠村)、康 庄西關外官溪村、曾 威、蔡 永中龍鄉
5、永豐縣(少8人):劉輝山、湯光恢城西門外柏樹村7、蕭學林、張華沙溪鄉長潭村、金如柏恩江鎮湖頭村、周涌、郭林祥藤田區層山鄉鄒坊村、曾傳芳
6、安福縣(少將7人):王元和(1916—1997)塘邊高瑤村、毛少先(1908—1983)原名毛少軒、張瓊森、歐陽奕、黃厚上繩鄉柘田村、童炎生嚴田鎮磨下村、廖明
7、萬安縣(中3人、少4人,共7人)
(1)中將3人:王輝球、匡裕民、鍾華
(2)少將4人:蕭前梘頭鄉橫路村、蕭元禮窯頭鎮魯下村、黃榮海良口鎮澗田鄉、游勝華老虎塘村、
8、寧岡縣(少將1人):賴春風
9、新干縣(少將1人):李繼開大坑村9
10、蓮花縣(中將1人、少將12人,共13人):
(1)中將1人:朱輝照
(2)少將12人:甘祖昌(1905~1986)坊樓鄉橋頭沿背村人、龍炳初(1914-1975)坪里鄉桃嶺村社下人、朱雲謙(1919--1989)段山鄉文路村(另說荷塘鄉井下村)人、朱家勝(1914—2007),原名朱家盛,高洲鄉朱家村人、劉鎮(1914—2001)神泉鄉大灣人、江勇為坪里鄉上江村、李夫克琴亭鎮西邊村;、況開田升坊鄉泰嶺村長嶺、金忠藩三板橋鄉田南金家村、胡登高荷塘鄉路邊村、徐國賢琴亭鎮南門村、謝錫玉坊樓鎮奢下村
(十一)虔州(贛州、贛南)籍:134人
上將3人:(蕭華、陳奇涵、賴傳珠)、中將11人、少將120人
1、興國縣(上將2人、中將6、少將47人,共56人)
(1)上將2人:蕭 華、陳奇涵
(2)中將6人:朱 明、邱會作、吳法憲、康志強、溫玉誠、謝有法、
(3)少將48人:馬澤迎(1912--1974)永豐鄉茶石村人、王屏(李世髕)(1919-- )埠頭鄉鳳崗村人、毛會義(1914—1975)崇賢鄉霞光村人、鄧經緯(1914-98.5.12)龍口鎮、葉運高(1914-1979)高興鎮東崗面村人、劉涌(1914--1972)五里亭鄉人、劉玉堂(1913--1980),原名劉金啟長岡鄉合富村人、劉世洪(1913--1986)鼎龍鄉蕉嶺村人、劉耀宗鼎龍鄉背貫村、江學彬鎮營前村人、呂黎平(1917--2001),曾用名呂濟熙、呂繼熙、呂維先高興鎮樟坑村、李士才均福山區高寨、李呈瑞崇賢鄉東富厚村、李佐玉鼎龍鄉麥鵝村、李良漢、楊卓永豐鄉隘前村、楊漢林、邱先通高興鎮長逕村、邱會魁高興鎮長逕村、鄒衍、張英輝、陳熙、陳坊仁、陳遠波五里亭鄉瑤崗背、陳美福社富鄉稠村、歐陽平隆平鄉木梓坳村、周彬、鍾人仿、鍾文法、鍾生溢埠頭鄉垓上村、鍾發宗、鍾國楚埠頭鄉垓上村、鍾炳昌、黃文明埠頭鄉羊嶺下村、黃玉昆瀲江鎮瑤崗堖、黃有鳳東村鄉冷水坑、黃朝天東村鄉金星村、龔興貴鼎龍鄉長信村、曾美茶園鄉武壙村、曾克林東村鄉齊心村、曾昭墟、曾新泮、謝良長岡鄉塘石村、謝立全樟木鄉源坑村、謝國儀、雷永通、廖鼎琳、魏洪亮。
2、於都縣(少將16人):丁盛(1913~1999)綽號丁大膽,羅江鄉上水排村人、丁榮昌(1912-1996)新陂鄉中塅村圳背、方槐(1917—)原名賴芳槐,曾用名賴世祿銀坑平安寨人、葉蔭庭(1915.7—2006)靖石鄉黃沙村、劉友光(1917--1988)段屋嚴崗村人、李致遠橋頭鄉朱屋村、楊思祿曲洋鄉曲洋村(另說布頭村)、張耀祠曲洋鄉石灶村、鍾賢文仙下鄉富坑村、段德彰車溪鄉坳背村、黃經耀曲洋鄉桐溪村、康林新陂鄉覺村、曾慶良鐵山壠鎮大慶村、曾雍雅梓山鄉固院村、謝 明橋頭鄉中石村、謝正浩馬鞍石鄉大逕村。
3、寧都縣(中1人、少12人,共13人)
(1)中將1人:劉浩天
(2)少將12人:盧文新(1916.8--1993)洛口鎮南嶺村人、許 誠、張光華固厚鄉小洋旻村、陳 力田埠鄉王沙村、羅有榮東山壩鎮大布村、鍾輝琨、黃作珍長勝鎮長勝村、黃徑深黃石鎮大雅坪村、黃思沛竹笮鄉九塘村、梁玉振洛口鎮高排村、曾凡有湛田鄉坳下村、廖冠賢石上鎮湖嶺村。
4、瑞金市(少將13人):朱耀華(1917.11—2009),壬田鄉蓮塘村人、劉錦平九堡鎮、江擁輝葉坪鄉黃沙村(另說黃石區坡下村)、孫文彩大柏地鄉元坑村、嚴慶堤象湖鎮河背街、楊 力象湖鎮綿水村(另說上阻村)、楊俊生合龍鄉下吳坊(另說沙坪鄉吳坊村)、張雄、鄭旭煜武陽鄉羅石村、鍾輝黃柏鄉瑞蘭村、鍾發生雲石山鄉上坑村、梁達三雲石山鄉梅坑村、謝家祥武陽鎮凌田村。
5、贛縣(上將1人、中將1人、少將6人,共8人)
(1)上將1人:賴傳珠
(2)中將1人:廖容標
(3)少將6人:劉大煜(1906--1982)田村鎮蓮塘村人、吳保山石蕪譚鄉廣教寺村、羅亦經南塘鎮清溪村、徐光華古田鄉(今湖江鄉古田辦事處)古田村、游好揚吉埠鎮大溪村、謝鏜忠南塘鎮大都村。
6、南康市(少將6人):巫金鋒、袁淵、曹丹輝、曹光琳龍回鄉石子嶺村、曹傳贊、曹德連龍回鄉
7、信豐縣(中1人、少4人,共5人)
(1)中將1人:曾思玉同益
(2)少將4人:李長暐大小窩區劃船塘、彭壽生、童國貴、曾保堂
8、石城縣(少將4人):伍生榮1918年11月出生於珠坑鄉坪埠村、鄭三生、溫先星橫廖三坑、賴達元洋地鄉三坑村。
9、崇義縣(中將1人、少將 3人,共4人)
(1)中將1人:黃志勇
(2)少將3人:興中(賴)潭鄉左泉村2、餘光茂金坑鎮長嶺鄉余家村、謝振華梅隔村
10、上猶縣(少將4人):何家產、鍾元輝、黃振堂平富鄉、廖昌金。
11、尋烏縣(中將1人、少將1人)
(1)中將1人:鄺任農
(2)少將1人:曾征生於廣東惠陽,後流落到江西尋烏菖莆鄉五豐村
12、會昌縣(少將2人):宋玉琳西江鎮蓮石村瓦子塘(今屬瑞金市)、陳士法珠蘭鄉龍車村。
13、大余縣(少將1人):黃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