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封面一是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嗎
不用懷疑肯定是它。
⑵ 中國歷史九年級下冊第3次印刷和第4次印刷的區別
第一次印刷」,這叫初版。
第一次出版印刷的書寫有「某年某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這叫初版,如內容不變動,第二次印就註明第一版第二次印刷,這種書叫重印書。如第三次印刷發行時內容經過。
第一版實際上是最初的一個版本,後面的第幾版就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的修正版本;第幾次印刷指的是同一版本的第N次印刷,這N次印刷的版本是一樣的,沒有修改。
《中國歷史》版次
1985年的《中國歷史》初中課本第四冊,本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次印刷。本冊內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下半部分,即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扉頁彩色插圖,本收共分為四大部分,共19章。
第一部分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一章五四愛國運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根據原來中國歷史分期的劃分,五四運動為中國現代史的開始,五四之前為近代史,五四之後為現代史。現的教科書有所改編,將近代史延長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⑶ 誰有九年級下冊歷史書,人民出版社的,封面是一艘綠色的船,是綠色的
去淘寶上看看,應該能找到
⑷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
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與政治學科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隨著教學改革研究的深入發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與政治學科整合勢在必行。教學過程要時刻 反思 。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梳理歸納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 九年級歷史 上冊知識點
1、人類的形成
⑴人類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變而來;
⑵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⑶會製造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
⑷勞動創造了人;
⑸原始社會解體的原因或標志:
私有制的出現、階級的產生、國家的產生
⑹三大人種形成於晚期智人時期;人種的差異是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等眾多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人種的差異只是生理特徵的差異,而沒有優劣之別;
⑺原始社會經歷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兩個階段;這兩個社會階段的主要區別在於女性在母系氏族社會佔主導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會佔主導地位;母系氏族發展到父系氏族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國
亞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發源地:
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羅河流域(前3500年)
②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兩河流域(前3500年)
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進500年)
④中國的古代文明:黃河流域(前2100年)
3、亞非古代四大文明發源地的共同特徵
都發源於大河流域;都位於北緯20度-40度之間;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氣候濕潤,光線充足,地勢平坦,適合人類生存;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積雪的融化,導致河水的定期泛濫,泛濫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這些都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4、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含義:尼羅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
5、對金字塔的認識
①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徵;
②金字塔是埃及國王法老的陵墓;
③金字塔是埃及國王權利和地位的象徵;
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
⑤金字塔是埃及奴隸主殘酷剝削、壓迫奴隸的歷史見證。
⑥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權制的君主專制的標志
6、對漢謨拉比法典的認識
①是古巴比倫王國的國王漢謨拉比制定的;
②內容:處處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強化奴隸主階級專政。
③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和目的:是一部嚴格保護奴隸主階級的私有財產,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④漢謨拉比法典是中央集權制的君主專制的標志
⑤歷史意義:是現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7、對種姓制度的認識
①形成:是雅利安人在向奴隸制國家過渡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嚴格等級的制度;
②內容:社會全體成員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等級不同,權利與義務也不同,婆羅門和剎帝利是統治階級、特權等級;吠舍和首陀羅是被統治階級,地位悲慘。
③種姓制度是中央集權制的君主專制的標志
④種姓制度的實質:印度的等級制度嚴格維護了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是印度中央集權專制政治的體現⑤種姓制度的影響:種姓制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並對後來印度社會的發展有不良影響。
8、西方文明之源
⑴西方文明源於古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
⑵雅典的發展:
①公元前8c建立城邦,
②公元前6c成為共和國,
③公元前5c後半期達到全盛。
⑶雅典的全盛:
①時期:公元前5c後半期(希波戰爭之後)
②當政者:伯利克里(政績)
發展民主政治,擴大公民權利,把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鼓勵學術研究,發展文藝,重視 教育 。
③雅典達到全盛的表現:
a、經濟上,經濟繁榮;
b、 文化 上,文化昌盛,重視教育,人才輩出;
c、政治上,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⑷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①進步性:它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條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成為一種典型範例,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②局限性:奴隸主民主政治的實質是奴隸主階級對奴隸的專政,民主權利只是占人口少數的奴隸主階級才享有。⑸羅馬的發展:
①公元前8c建立城邦
②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國
③公元前2c羅馬成為地中海的霸主,繁榮強盛
④公元前27年屋大維稱帝,建立羅馬帝國
⑤2世紀,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
⑥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
⑦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志西歐奴隸社會的結束,封建社會的開始。
⑧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
第3課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臘早期文明——愛琴文明發祥於克里特島;
二、雅典城邦的繁榮
1、經濟: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業發達;2、政治:伯利克里擴大公民的全力,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權利機構公民大會;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勵學術研究,發展文藝,重視教育。
三、斯巴達城邦的繁榮
1、經濟:斯巴達地處內陸,以農業為主;2、政治:少數奴隸主貴族專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軍事訓練。
四、羅馬共和國的興亡(建立時間: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戰爭:
①時間: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②原因:爭奪地中海霸權;③對戰國家:羅馬?迦太基
2、西羅馬的滅亡和羅馬帝國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紀,羅馬發生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共和制再也無力統治,奴隸主企圖建立獨裁統治,以穩固政權;
②過程:公元前49年,凱撒奪取政權?屋大維在公元前27年獨攬國家大權,成為實際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被羅馬帝國所取代。
五、羅馬帝國的分裂及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①395年,內外交困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②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被日耳曼人廢掉,西羅馬帝國滅亡了,標志著西歐的奴隸社會歷史隨之終結。
第4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紀前後,日本開始出現奴隸制國家。大和不斷征服擴張,於5世紀統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時間:7世紀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改革勢在必行。
2、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3、意義: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三、阿拉伯國家的建立和伊斯蘭教的誕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爭奪水源和牧場,部落間相互仇殺。在內部矛盾叢生、商路不暢,引起商業衰落、生產停滯和外部勢力入侵。在這種形勢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
2、過程: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並在麥加傳教?622年,穆罕默德帶領教徒出走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630年,穆罕默德兵臨麥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
一、等級森嚴的歐洲封建社會
1、法蘭克王國的興起: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人在它的廢墟上建立起法蘭克王國。
2、查理?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級制度
內容:8世紀前期,查理?馬特任宮相時,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為封主服兵役。
3、特點:西歐封建社會雖有等級貴族制,但在不同等級的貴族之間,沒有嚴格的上下級制約關系。
4、羅馬教會的地位及影響:西歐封建社會時期,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興起於交通便利、相對安全、容易獲得廉價原料和銷售產品的地方。
2、代表城市:義大利的威尼斯、英國的牛津、英國的曼徹斯特。
3、意義: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准備了條件。
三、拜占廷帝國(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1、繁榮:拜占廷帝國的商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在這里保存下來。的聖索非亞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築和藝術成就的結晶。
2、衰落:①帝國窮兵黷武,四處征討,造成國庫空虛,財盡民窮;②外族入侵;③專制統治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
3、滅亡:15世紀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軍攻陷,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國終於滅亡了。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知識點
1、文藝復興
時間:14世紀前後
地點:義大利
原因:最早出現資產階級生產關系
思想:人文主義思想
實質:資產階級文化運動
人物、成就:但丁[義大利]詩人(《神曲》)
達芬奇[義大利]藝術大師(《最後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亞[英國]文學巨匠(《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利葉》)
意義: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新航路開辟
根本原因: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經濟的出現
過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亞士從葡萄牙往東航行,到達好望角。
(2)1492年,哥倫布(義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資助,到達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葡萄牙支持)到達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完成了環球航行。
影響:
(1)新航路開辟以後,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對世界影響)……
(2)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資本主義發展影響)
(3)資本主義市場開始形成
(4)證明了地圓學說(同學補充,非重點)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背景: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了新興的階級——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時間:1640—1688
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開始標志:1640年議會的召開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文獻:《權利法案》(革命後頒布)
結果: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國家
意義: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產階級掃清了障礙,推動了世界的歷史進程。
革命特點:時間長、過程曲折、妥協(不徹底)
4、美國獨立戰爭
原因:
(1)英國希望北美殖民地永遠做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竭力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
(2)殖民地人民強烈不滿,反抗情緒日益高漲。
(3)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主要原因)
時間:1775—1783
開始標志:來剋星頓槍聲
導火線:波士頓傾茶事件
:北方的工業資產階級和南方的 種植 園主
結束標志: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文獻:《獨立宣言》(革命中頒布)《美國憲法》(革命後頒布)
結果:建立了聯邦制資本主義國家
意義: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動作用。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
世界古代史
(一)人類的形成
1.人類的出現:猿類——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2.現代人類可能是從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發展而來,南方古猿屬於「正在形成中的人」。
(二)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四大文明古國:
古埃及(前約3500年)——尼羅河流域——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權力與尊嚴的象徵
古巴比倫(前約3500年)——兩河流域(「新月沃地」)——漢謨拉比法典、空中花園
古印度(前約2500年)——印度河、恆河——種姓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古中國(前約2070年)——黃河、長江流域——分封制
(三)西方文明之源
1.愛琴文明:克里特文明、邁悉尼文明。
2.古希臘繁榮的成邦:雅典、斯巴達。
3.斯巴達成邦:崇尚武力,實行嚴格的軍事訓練制度。
4.羅馬共和國的興亡。
5.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6.伊斯蘭教的產生: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622年在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國家。
(五)中古歐洲社會
1.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日爾曼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
2.8世紀,宮相查理?馬特進行改革,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
3.改革結果: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農民。
4.公元1世紀,耶穌創立了。
(六):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希波戰爭:為紀念希波戰爭—— 馬拉松 戰役中的 長跑 英雄菲迪皮茨設立了馬拉松賽跑。
⑴古代文明之間交往的方式:暴力沖突與和平交往。
⑵古代世界的三大戰爭:希波戰爭、亞力山大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
(七)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阿拉伯數字;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人。
2.亞歐商業往來的途徑:絲綢之路。
3.阿拉伯的輝煌文化:創立完整的代數學;巴格達醫院院長阿齊斯寫成外科醫學著作《醫學集成》;醫生依本?西拿著有《醫典》。
4.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典型人物:馬可?波羅完成《馬可?波羅行紀》。
(八)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
1.文字的出現: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腓尼基人。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時間:1640—1688年領導階級:資產資級和新貴族
性質:資產階級革命結果: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在英國確立下來
(三)美國的誕生
時間:1775—1783年
性質:既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又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結果:建立聯邦制國家,實行總統制
(四)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
1.法國大革命
爆發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性質:資產階級革命結果: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
2.拿破崙帝國:1799年,軍人出身的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奪取政權。1804年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對內頒布《法典》,對外發動戰爭。
(五)「蒸汽時代」的到來(第一次工業革命)
重要發明成果:①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了手搖紡紗機「珍妮機」,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②1785年,英國機械師瓦特改進的蒸氣機投入使用,這極大地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③1825年,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機車「旅行者號」。④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製造除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動力船「克萊蒙號」。
(六)血腥的資本積累
1.罪惡的「三角貿易」:(1)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銳減,種植園主急需黑人勞動力。(2)線路:從歐洲出發到非洲,俘獲黑人運往美洲出賣,然後把美洲的金銀和工業原料運回歐洲。(3)時間:延續了三百多年。(4)影響:非洲喪失了近億精壯勞力,給黑奴帶來了悲慘的命運;血腥的資本積累促進了當地資本主義的發展。
2.新航路開辟以後,最早進行奴隸貿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但英國人後來居上,成為「三角貿易」的主要經營者。
二、備考建議
1.夯實基礎,狠抓細節
初中階段考試的一大特點就是重點照顧細節知識點,且考試時題量大,每題的分值不高。同學們往往一點一點把分數丟掉,成績就不太理想了。所以我們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抓好細節知識點的掌握,爭取不漏掉細節的分數。
2.溫故知新,注重對比
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初一、初二的知識,歷史知識是要常翻常看,才能點滴積累,取得進步。另外,在學習中,注重古今對比、中外對比,把自己的思維放在特定的時空考慮問題。
3.多練多看,強調創新
在北京今年首次進行歷史中考後,一個趨勢是注重對同學們自主創新能力的考察。往往沒有標准答案,例如:讓同學們設計一次展覽,並根據主題選區歷史資料等等。這就需要同學們在調動歷史基礎的同時,有自發的動手能力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部編版
★ 九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 九年級歷史第六單元知識點上冊
★ 統編教材九年級歷史該怎麼學?
★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政治知識點整理
★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整理,期中期末考試必備
★ 人教部編版初三歷史下冊書知識點
★ 人教版初中歷史核心知識點總結
★ 部編版初一歷史各單元資料,初一上冊歷史知識點記憶方法
★ 初一部編版歷史重要地名復習資料
⑸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書上的船叫啥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⑹ 九年級下冊歷史書人教版
不經歷凜冽的寒風,不會有梅花的怒放;不經歷素裹的寒霜,不會有翠竹的堅韌,不經歷厚重的白雪,不會有青松的挺直;不經歷寒冷的冬天,不會有明媚的春天!歷史課上我們就學會了前人的這些優秀品質。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梳理歸納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歷史 下冊知識點 總結
第五課、法西斯勢力的猖獗
(1)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恐怖統治。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製造「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黨:掀起猶太人的狂潮。
(2)1936年日本軍部內部的少壯派軍官發動兵變失敗。但此後日本軍部法西斯專政建立起來。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了。
(3)義大利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權的國家。
第六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的首腦在德國的慕尼黑開會,史稱「慕尼黑會議」會議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讓給德國。
影響:該協定是英國綏靖政策的產物。它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綏靖政策:英法等西方大國以犧牲小國的利益來安撫侵略者,達到求得自己一時太平的外交政策。
實質:縱容法西斯,達到推動法西斯進攻蘇聯的目的。
2、大戰的爆發:
(1)、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2)、德國進攻蘇聯:1941年6月,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二戰進一步擴大。
3、日本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製造了珍珠港事件。美國對日宣戰。二戰達到規模。
第七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1、《聯合國家宣言》: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反法西斯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保證將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聯合起來,徹底打敗法西斯國家。作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終形成。
2、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了會議。會議決定要徹底打敗德國要對德國實行軍事佔領,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同時,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決定對日作戰。
3、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作用: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4、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6日,美英盟軍在法國北部的諾曼底實施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5、攻克柏林戰役:1945年4月,蘇聯軍隊對柏林發動了總攻。迫使德國在5月8日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結束了。
6、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結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二戰結束。
性質:這是一場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和啟示:
(1)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①、這場戰爭的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義戰爭;②、反法西斯國家建立了同盟;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過了法西斯國家的力量。
(2)啟示:帝國主義是戰爭的根源;團結起來力量大;正義必將戰勝;戰爭給人類帶來了沉重災難,我們要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等。
第8課美國經濟的發展
1.概述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持續發展;70年代,危機與滯脹時期;80年代,恢復與緩慢發展;90年代,新經濟時代的出現。
2、20世紀70年代,由於中東產油國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引發了1974-1975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美國經濟受到嚴重打擊,經濟地位下降。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成為世界上負債國。
3、新經濟的出現:主要特徵:信息化和全球化。
第9課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
1、20世紀60年代,法國和聯邦德國等西歐國家成立了「歐洲共同體」組織;1993年,西歐在歐共體的基礎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1999年初,歐盟各國使用單一的貨幣——歐元。
作用:歐盟成立以後,歐盟成員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於經濟的發展。歐盟成為世界上的經濟體。
3.簡述戰後日本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強國的主要史實。
(1)原因:戰後美國在日本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朝鮮戰爭後,美國推行扶持日本政策。同時,日本政府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發展 教育 和開心技術,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
(2)表現: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的近二十年間,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80年代中以後,日本實行「科技立國」政策,促進了經濟的發展。80年代下半期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3)、對中國的借鑒:要積極對外開放,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成就;要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
第10課蘇聯的改革與解體
1、赫魯曉夫的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赫魯曉夫上台。他針對斯大林時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經濟、政治方面採取了一些改革 措施 。他的改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並未從根本上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戈爾巴喬夫改革:1985年,戈爾巴喬夫接任蘇共中央___。針對經濟發展停滯局面,首先把經濟改革作為重點,但沒有取得成果。後又進行政治改革。此後,蘇聯的政治體制發生了急劇變化。
蘇聯解體:1991年8月19日,蘇聯高級官員發動政變,戈爾巴喬夫實際失去領導權,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控制了全局,1991年底,蘇聯解體。
2、蘇聯解體的原因:僵化的政治經濟體制;嚴重的經濟危機所引發的社會危機;戈爾巴喬夫所實行的錯誤改革路線、方針和政策;社會矛盾和的激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政策等。
3、蘇聯解體給我們的歷史啟示:要始終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要妥善解決民族問題,堅持各民族平等,加強民族團結;要時刻警惕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鞏固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先進的社會制度必然會戰勝落後制度,我們要充滿信心
第11課、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1、二戰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進行經濟建設,先後進行了改革,以推動經濟的發展。其中以匈牙利改革較為突出。通過改革,政治經濟形勢逐步穩定,但也走了不少彎路。
2、東歐劇變:從1989年下半年開始,東歐各國風雲突變。在一年之內,執政四十多年的各國共產黨紛紛喪失了政權,社會主義制度也發生了改變。
3、東歐劇變的原因:①長期實行的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導致國家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困難;②日益嚴重的經濟困難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危機;③蘇聯放鬆了對東歐各國的控制。
4、東歐劇變給我們的啟示:①要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方針和政策;②要成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要加強黨的建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維護黨的領導地位;④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國。
第12課亞非拉國家的奮起
亞洲、1、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但決定把原來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實行印巴分治。
2、二戰後非洲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最先在北非展開。1952年,埃及以納賽爾為首的革命力量發動武裝起義,贏得獨立。1956年埃及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
4、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後有三十多個國家取得獨立。僅1960年就出現17個獨立國家,因此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
5、七八十年代,非洲獨立運動深入發展。1993年3月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的歷史結束帝國主義統治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拉美:6、1959年,古巴武裝斗爭,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7、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巴拿馬人民為從美國手中收回巴拿馬運河的主權,展開不懈的斗爭。到1999年底,終於收回運河的全部主權。
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
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九下P27-28)
1、形成國家:日本; 政黨:軍部。
2、形成標志:1936年軍部法西斯建立,世界大戰的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了。
3、表現: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2年「一二八」事變;
1937年「七七」事變;1937年「八一三」事變。
十三、慕尼黑陰謀(九下P34)
1、時間:1938年9月;地點:德國的慕尼黑;
與會國:德、意、英、法。
2、內容: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台德區等地割讓給德國。
3、影響:①犧牲弱小國家利益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②禍水東引,把德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4、後果:養虎為患,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5、意義:標志著綏靖政策的頂峰。
十四、二戰的全面爆發(九下P35)
1、時間:1939年9月1日
2、標志:德國軍隊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
3、影響:英法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十五、蘇德戰爭的爆發 (九下36)
1、時間:1941年6月
2、標志:德軍發動了對蘇聯的侵略戰爭。
3、重大戰役: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領導)
十六、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九下P37)
1、時間:1941年12月7日凌晨
2、標志:日本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即珍珠港事件。
3、影響: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十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九下P39)
1、時間:1942年1月1日
2、地點:華盛頓
3、參加國:美中蘇英等26國
4、標志:《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十八、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九下P40)
1、時間:1942.7——1943.2
2、意義: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
十九、雅爾塔會議(九下P39)
1、時間:1945年2月
2、會議目的:為了協同作戰,盡快打敗法西斯。
3、會議代表: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
4、會議地點:蘇聯的雅爾塔。
5、主要內容:①會議決定打敗德國以後,要對德國實行分區佔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
②同時決定成立聯合國。
③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
二十、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九下P41)
1、時間:1944年6月6日
2、標志:諾曼底登陸,標志著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
3、意義:配合蘇聯東西夾擊德國,加速其滅亡。
二十一、德國投降 (九下41)
1、時間:1945年5月8日
2、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的結束。
二十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九下P42)
1、時間:1945年9月2日
2、戰爭結束的標志: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二戰結束。
3、加速日本無條件投降的事件:
①1945年8月8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
②蘇聯也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
③中國軍隊也展開大反攻,發動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擊。
二十三、二戰的影響(九下P42)
1、影響:是一場空前的浩劫;徹底改變了世界面貌,影響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2、啟示:①加強友好合作,團結互助;
②遏制霸權主義、新殖民主義、恐怖主義;
③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促進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促進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
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
洋務運動
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內外交困。
2.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屬於:地主階級洋務派)
4.目的: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5.主張( 口號 ):師夷長技(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後期:以求富為口號)。
6.洋務派的主要活動:
①前期創辦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後期創辦民用工業(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③籌建三支海軍(南洋、北洋、福建);
④興辦新式學堂(第一所新式學堂是京師同文館)。
7.性質:一場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8.破產標志:甲午中日戰爭中,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9.失敗原因:沒有觸動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評價: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 經驗 ,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戊戌變法
1.背景:民族危機的加重(表現為:《馬關條約》簽訂);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2.時間:十九世紀末的1898年(舊歷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
4.主張: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制,進行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以挽救民族危亡。
5.過程:公車上書(揭開維新變法序幕)、成立強學會(維新派政治團體形成標志)、頒布《定國是詔》(變法開始)、戊戌政變(變法失敗)。
6.失敗原因:一是脫離群眾,僅依靠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二是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7.意義: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有利於資產階級思想 文化 傳播,具有愛國和進步作用。
8.啟示:說明資產階級君主立憲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9.性質:資產階級維新派發起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條約》簽訂,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迅速
2.時間:1911年(舊歷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孫中山等
4.主張:以三義(民族、民權、)為綱領,試圖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5.革命活動:1894年成立興中會;1905年建立中國同盟會(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政黨),提出較為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三義(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1911年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的標志);1912年建立中華;頒布《臨時約法》。
6.失敗標志:袁世凱就任中華臨時大總統
7.意義:辛亥革命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它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8.啟示:辛亥革命的失敗,證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當時中國是行不通的。
新文化運動
1.開始時間:1915年
2.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3.兩面旗幟:「」和「科學」。
4.主要陣地:《新青年》。
5.主要內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對」(提倡,反對;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
6.對象:封建的尊孔復古思想。
7.性質: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後來。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五四愛國運動:(1919年5月4日)
(1)背景: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也是導火線)。
(2)斗爭中心:北京(前期)上海(後期)
(3)主力:學生工人(6月初)
(4)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
(5)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6)結果:取得初步的勝利,北洋軍閥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的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7)性質: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8)意義: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主義革命的開始。(工人階級參加斗爭並起了巨大的作用。)
2.中共一大的召開
(1)時間:1921年7月
(2)地點:上海
(3)標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4)主要內容: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選舉成立了以陳獨秀為書記的中央局。
(5)中共一大(中共誕生)的意義:中共的誕生是中國歷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北伐戰爭
1.黃埔軍校的建立:
1924年創辦的黃埔軍校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2.北伐勝利進軍
(1)時間:1926年
(2)目的: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3)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4)主要戰場:湖南、湖北;
(5)主要戰役:汀泗橋、賀勝橋、武昌戰役;
(6)勝利進軍:在兩湖戰場消滅了吳佩孚主力;在江西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1927年初,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3.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人民革命運動
九年級下冊歷史書人教版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
★ 人教部編版初三歷史下冊書知識點
★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歸納
★ 初三歷史下冊書知識點與初三歷史復習提綱
★ 初中歷史課本
★ 九年級下冊歷史綜合測試題及答案
★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知識點
★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整理,期中期末考試必備
★ 初三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 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知識點總結
⑺ 九年級下冊川教版歷史書封面是什麼歷史事件
分析這副封面,左邊一個士兵手舉蘇聯共產黨的紅色黨旗,站在德國國會大廈屋頂上,這是柏林戰役勝利,蘇聯軍隊佔領德國國會大廈的場景,標志德國法西斯的失敗。
右邊是一個火箭剛剛起飛的情況,很有可能是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起飛的情景,中國從此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具有跨時代意義。
⑻ 九年級下冊的人教版歷史書封面是哪樣的
我們今天剛發了新書,封面以紅色為主,上半部分的背景圖是一個圓形的談判桌,大概是這一冊要學的巴黎和會或華盛頓會議吧,下半部分是一艘軍艦,封面上還印著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
⑼ 五年級下冊科學書封面的船是什麼船
五年級下冊科學書封面的船是一艘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
「科學」號科考船是我國首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深遠海探測與研究能力的4000噸級綜合科考船,具有全球航行能力,集多學科、多功能、多技術手段為一體,其綜合海洋環境立體探測范圍涵蓋全球99.2%的海域。投入使用6年來,「科學」號聚焦西太平洋深遠海,統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太平洋船時項目等海上作業需求,在航1500多天,累計航行21萬多海里,有力支撐了我國涉海海洋機構深海裝備體系、技術體系、人才隊伍體系建設和深遠海科學研究。
⑽ 九年級下冊歷史書第一課內容,速度!!!!!
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考綱知識點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時間:公元前五世紀後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內容:擴大公民的權利;鼓勵學術研究、重視教育、發展文藝;
4、作用:使雅典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頂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時間:7世紀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內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國家,以才選官
②經濟方面: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化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4、影響:它是日本從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過度的標志。
三、文藝復興(九上P58-59-60)
1、時間:14世紀—17世紀上半葉
2、最先興起的國家:義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義
4、實質: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國別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義大利 創作長詩《神曲》,率先批評教會
達?芬奇 義大利 創作名畫《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
莎士比亞 英國 創作劇本《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四、新航路的開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歐洲商品經濟日益發展和擴大;西歐國家對東方財富的強烈渴望;奧斯曼帝國對東亞商路的控制。
2、客觀條件:指南針的應用;地圓學說的深入人心;航海技術的發展。
3、開辟的過程
航 海 家 哥倫布 迪亞士 達?伽馬 麥哲倫
開辟新航路 發現美洲新大陸 進入印度洋 到達印度 環球航行
4、影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開辟了歐洲人殖民擴張活動的道路;造成了亞非拉國家和地區的殖民災禍。
5、比較哥倫布等人的航海與中國鄭和的遠航,有什麼不同?(提示學生從規模、目的、性質、影響等方面分析比較)
航海家 規模 目的 性質 影響
鄭和 船多
人多 宣揚國威加強聯系 友好交往義舉 促進國家友好和經濟文化交流
哥倫布等 船少
人少 開拓市場掠奪財富 殖民擴張活動 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造成殖民災禍
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克倫威爾: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克倫威爾率領的議會軍隊打敗了國王軍隊,取得了最後勝利。1649 年,在英國建立了共和國,年就任「護國主」,實行有利於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軍事獨裁統治。1658年克倫威爾去世。
3、1688年宮廷政變:(P69)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專制統治,另立國王。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
4、《權利法案》(P69)①時間:1689 ②目的:限制王權
③作用: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國王不能濫用權利,為所欲為。
④意義:標志著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P69)
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英國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六、美國的誕生或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九上72-76)
1、根本原因:英國殖民統治嚴重阻礙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來剋星頓槍聲:1775年4月,標志北美獨立戰爭開始。
3、華盛頓:美國獨立戰爭的領導人,出生在弗吉尼亞一個種植園主家庭,一直反對英國的殖民侵略。獨立戰爭爆發後,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是司令,並領導美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越的斗爭,直至勝利。1787年憲法制定後,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並連任第二屆,退休後回到自己的農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獨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宣告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標志美國誕生。
5、薩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6、《1787年憲法》:1787年美國制定,規定美國為聯邦制國家,實行總統制,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權和司法大權。華盛頓當選為第一屆總統。
7、性質:具有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質
8、意義: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 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推動了歐洲和拉美革命的開展。
七、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專制統治嚴重阻礙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人權宣言》:制憲會議發表。它宣稱人們生來是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體現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思想。打擊了法國封建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推動了革命的發展。
3、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①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
②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
③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4、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拿破崙建立,又稱拿破崙帝國。
5、《法典》: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後,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拿破崙頒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崙戰爭:
①拿破崙的早期戰爭是為了打退歐洲的反法同盟對法國的干涉,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性質;後期乘勝擴大法國的疆域,控制了歐洲很多地方,則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
②拿破崙把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帶到了法軍所到之處,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具有積極意義。但是,拿破崙戰爭也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激起當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崙的失敗表明,在當時的歐洲大陸,封建勢力遠遠大於資產階級勢力。
八、「蒸汽時代」的到來(九上P88-90)
1、珍妮機:18 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一種稱為「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的發明標志著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
2、瓦特與蒸汽機:1785年以後,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機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3、汽船:美國人富爾頓製造。
4、火車的誕生: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機車。1825 年,這列名為「旅行者號」的機車在英國試車成功.
5、工業革命完成:19 世紀上半期
6、工業革命的影響:
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九、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九上P107-108)
1、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
2、《共產黨宣言》
①時間:1848 年
②起草人: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
③作用:《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人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十、美國南北戰爭或美國內戰(1861-1865)(九上P111-114)
1、根本原因: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和南方種植園經濟)即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2、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動就是領導了南北戰爭,頒布了《解放黑人奴 隸宣言》和《宅地法》,解放了黑人奴隸,為廢除奴隸制而獻身。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做出了重大貢獻,為美國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是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
3、《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2年頒布。規定從1863年元旦起,廢除叛亂各州的奴隸制,並允許奴隸作為自由人參加北方軍隊。宣言的發表,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廣大黑人歡慶解放,踴躍報名參軍,北方軍隊因此獲得雄厚的兵源。
4、性質: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5、影響:經過這場戰爭,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十一、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九上P117-118)
1、時間 :1861年
2、沙皇: 亞歷山大二世
3、性質 :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4、影響:①農奴制的廢除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改革雖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殘余,但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③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十二、日本明治維新(九上P118-120)
1、內容:①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②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③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2、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3、意義:①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
②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③日本強大後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十三、人類邁入「電氣時代」(九上P124-127)
1、「電氣時代」的到來:19世紀70年代,人類歷史進人了「電氣時代」。
2、「發明大王」愛迪生:1879年研製成功耐用碳絲燈泡。
「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
3、汽車:德國人卡爾?本茨在1885年試制汽車成功,被稱為「汽車之父」。汽車的大量使用,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田,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4、飛機:1903年12月美國的萊特兄弟製成飛機,並試飛成功。
十四、兩大軍事侵略集團(九上P131-134)
1、 形成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
2、 形成原因: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發展不平衡
3、 「三國同盟」由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組成;
4、 「三國協約」由英國、法國、俄國組成。
5、 形成後果: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1、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發展不平衡
2、 戰爭的性質:帝國主義國家的掠奪戰爭
3、 導火線: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
4、戰爭的結束:1918年11月,德國投降,一戰結束。
5、戰爭的影響:
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規模空前。戰場由最初的歐洲擴大到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先後有三十多個國家捲入戰爭。
②這場帝國主義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參戰各國共死傷二干多萬人,其中被戰爭、飢俄、疾病等奪去生命的人超過一千萬。
十六、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九上P138)
1、18世紀的法國
2、主張: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開明的君主執政,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啟蒙思想的影響(九上P139)
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許多啟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紹到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促進了這些國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頓力學理論體系(九上P139)
1、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2、牛頓在天文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在17世紀下半期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3、在數學上主要的貢獻是微積分的創建;
4、在力學上,牛頓建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休系。其中,力學三定律,也稱「牛頓三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影響最大。
十九、達爾文與「進化論」(九上P140)
1、英國科學家達爾文 2、著作:《物種起源》
3、思想:他提出了「進化論」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法則中發展的。
4、作用: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物種起源》的出版,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沉重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
二十、愛因斯坦與相對論(九上P140)
1、出生在德國的科學家,是20世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2、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20世紀初提出的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