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斯巴達300勇士歷史背景是什麼

斯巴達300勇士歷史背景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21 19:40:09

㈠ 誰介紹一下歷史上的斯巴達300勇士,謝了,急求知道!!!

斯巴達300勇士是溫泉關戰役的勇士。

溫泉關戰役

公元前480年,在希波戰爭(公元前500—前449)期間,希波雙方在溫泉關(塞爾莫皮萊山口,色薩利和中希臘交界處的山口,位於拉米亞城南)進行的一次交戰,又稱塞爾莫皮萊山口戰役。 公元前480年春,數萬波斯人的大軍和船隊在波斯王薛西斯統率下對希臘進行第三次聯合遠征;一部分軍隊從陸地進發,另一部分從海上運送。希臘各城邦成立了以擁有強大步兵的斯巴達(拉棲第夢)為首的防守同盟。斯巴達國王萊奧尼達率盟軍(約0.5萬人)在塞爾莫皮萊山口擋住了波斯人的去路。希臘人對企圖突破山口的強大的波斯軍隊進行了兩天的英勇抗擊。但波斯人在叛徒的幫助下夜間沿著迂迴的山間小道前出到希臘軍隊的後方。萊奧尼達獲悉這一情況後,命令各盟軍隊伍向雅典撤退,本人則和300名斯巴達人一起留守山口。斯巴達人四面受敵,英勇廝殺,在白刃格鬥中全部陣亡。塞爾莫皮萊山口交戰中約有2萬波斯人喪生,0.4萬希臘人犧牲。 點評:此戰是希波戰爭中著名的戰役,後來,塞爾莫皮萊山口英雄們的遺骸被合葬在一個墓中。在一座石獅紀念碑上鐫刻著詩人西莫尼達的詩句:「來自異邦的人啊,景仰拉棲第夢人吧!我們在此安息,始終信守法度。」英勇捐軀的這隊斯巴達人成為希臘人備受鼓舞的堅定無畏的榜樣。

㈡ 介紹一下《 斯巴達300勇士 》的故事原形

歷史上確有其事~... 這個故事是根據歷史改編... 300斯巴達勇士——血戰塞莫皮萊 勇猛頑強、視死如歸的戰斗精神永遠是軍人的靈魂。在鐵血拚爭的冷兵器時代,用300人抵抗百萬大軍並殲敵2萬,把戰斗精神詮釋得如此輝煌而悲壯,也許只有斯巴達戰士能夠做到,是他們創造了塞莫皮萊戰役的神話。 百萬大軍征希臘 公元前545年,新興的波斯帝國在居魯士大帝率領下,北疆域擴張到小亞細亞沿岸,直逼希臘各城邦。因為東北方向的外敵威脅,居魯士在位期間並未發動對希臘的戰爭。公元前529年,居魯士在征服馬薩格泰人的戰斗中陣亡,波斯帝國對希臘的威脅暫時消除了。 真正的威脅是從公元前499年開始的,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他的巨著《歷史》中記載,波斯皇帝大流士得知希臘城邦雅典一直在資助波斯的反對者後,暴怒不已。他將一支箭射向空中,仰天大喊:「我要好好懲罰一下雅典人!」當時,大流士每餐飯前,他的僕人都會提醒道:「主人,記住可惡的雅典人!」然而,盡管大流士將波斯帝國推向鼎盛,但他針對希臘的兩場戰爭均告失敗。公元前486年,大流士病死,他的兒子薛西斯繼承了父親征服希臘的遺願。 薛西斯精心准備了四年。他在波斯的每一個角落徵集士兵、囤積裝備和糧草,組織起了一隻數量龐大、但成分復雜的軍隊。在這支軍隊里,有頭戴軟帽、身著束腰衣甲,使用短矛、柳條盾牌和復合弓的波斯人、米底人、西卡尼亞人頭戴青銅頭盔,手持長矛、盾牌、短刀和兒兒狼牙棒的亞述人;有以弓箭和短矛見長的大夏人、帕提亞人、克蘭斯米亞人;有頭戴高尖角帽,擅使戰斧的斯基泰人;有身穿棉布長袍,裝備鐵箭簇弓箭的印度人;此外這支波斯大軍還有來自46個臣服國、100多個民族的士兵。由於人員龐雜、服裝和武器裝備五花八門,這支波斯大軍很像一次各族軍隊和軍備的大展覽。據希羅多德估計,這支軍隊規模空前——總人數高達260萬(包括90萬海軍和其它歐洲盟軍在內)。若再算上僕人、工匠以及其他似追隨者,人數更超過500萬。 在薛西斯的軍隊里,波斯人享有特權——他們有滿載著婦女和奴僕的大車伴隨行軍。波斯軍隊中,又以一支號稱「不朽軍團」的部隊最為精銳,該軍團由一萬名最有戰鬥力的波斯士兵組成,傷亡和病弱者會被立即替換。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大軍在小亞細亞薩爾迪斯完成集結,分為陸、海兩路開始各希臘進發。 希臘聯盟的迎戰 薛西斯可能根本沒有想過要與希臘戰斗,因為他的軍隊太強大了,薛西斯認為出征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接受投降。出發前,薛西斯派出信使,要求希臘人送出傳統的投降標志——泥土和水,否則將被消滅。 而對潮水般涌來的波斯大軍,大多數希臘城邦選擇了退讓,但有兩個希臘城邦——雅典和斯巴達對波斯人的最後通牒堅決予以回絕。派往雅典的信使被扔進一個深坑,而斯巴達人則將信使推進一口井裡——那是能夠找到泥土和水的地方。 強敵面前,希臘城邦暫時結束了內部紛爭,召開大會,試圖組織一個泛希臘聰明來共同防禦波斯大軍。會議上,斯巴達人倡議修建一道橫越科林斯地峽的城牆(斯巴達人自己的城邦是唯一沒有城牆的,他們依靠勇敢的公民進行防禦),以保護希臘最南部。而笠林斯以北的城邦則認為薛西斯可調動愛琴海周圍的部隊以北部攻擊希臘,因此應該在那裡建立早期防禦。會議採納了他們的戰略,並將戰線選擇在塞莫皮萊(也譯為溫泉關)。希臘人的意圖是通過在該處進行先期防禦,爭取時間使他們組成聯合艦隊與波斯船隊進行海上決戰。 從地形上看,希臘人將戰場選擇在塞莫皮萊是非常關鍵的決策,因為塞莫皮萊山口特別狹窄,又是波斯陸軍必經之地。這樣一來,從山谷另一邊突進的波斯軍隊在作戰時無法展開,數量優勢將無從發揮作用;波斯人不得不與希臘人進行後者擅長的近身格鬥。 然而,在薛西斯眼裡,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他的步伐。當暴風雨撕碎了波斯工匠們在赫勒斯滂海峽(連接馬拉馬拉海和愛琴海)建造的第一座索橋後,薛西斯下令將工匠們全部處死,大罵阻擋他前進的暴雨和大海,還命人鞭撻大海300下,之後,新調集的波斯工匠們又在赫勒斯滂海峽上架好了一座浮橋,共用了近700艘甲板船。這些船都用粗繩索相連,船上鋪設了兩條道,一條走人,另一條走騾馬。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波斯工匠能夠在不長的時間趕時里搭建好這樣一座浮橋,堪稱軍事工程學上的奇跡。當新的浮橋架好後,波斯大軍踏上希臘的土地。 與波斯軍隊龐大的數量相比,向塞莫皮萊山谷急行軍的希臘聯軍人數省得可憐,包括300名斯巴達人、80名邁錫尼人、500名泰基人、700名泰斯庇斯人在內,總兵力只有4900左右。當這支希臘聯軍出發後,雅典人開始為後面可能的作戰做著認真准備:適齡男子都上了戰船,婦女和兒童則被疏散到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安全地帶,負責保衛雅典衛城的財產和神廟。 對希臘來說,承擔最危險任務的是斯巴達國一利奧尼達斯。雖然每個城邦都指定了自己軍隊的將領,但利奧尼達斯卻被推舉為希臘聯軍的統帥,他要為保衛希臘流盡最後一滴血。當時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利奧尼達斯和他的300斯巴武士之所以慷慨赴死,是因為接到了一個神諭:斯巴達要麼推動一位國一,要麼看著自己的城邦被毀。 奇兵據險守邊關 塞莫皮萊地形險要,山口只有15米寬,可謂天險。希臘人重新修好了山口處損毀的城牆,不過在勘察地形時,他們發現山口雖然難以逾越,但整條防線上還隱藏著一個致使弱點:有一條羊腸小道能夠通過山脈,直通後山。如果波斯軍隊得知這條小道的情況,那麼就能從這里繞過塞莫皮萊山口,對希臘聯軍的後方實施包圍。意識到這個危險,利奧尼達斯國一迅速派遣1000名豐塞安人守衛小道,以防波斯軍隊發現後由此進行迂迴。不幸的是,豐塞安人覺得這條小道兩邊的山嶺上無險可守,防守任務太過艱巨,竟未做認真准備,而是寄希望於波斯人永遠發現不了這條山間小道。 薛西斯的大軍越來越近,一位執行偵察任務的波斯騎兵最先發現了希臘人的營地。但令波斯偵察兵驚訝的是,許多斯巴大人裸體進行訓練,而休息者則在平靜的梳著頭發。其實,對斯巴達人來說,戰前梳頭意味著在戰斗中將以死相拼。對這點,無論是波斯偵察兵還是薛西斯都是無法理解的。 這時,希臘人也收到了後主傳來的關於波斯軍隊規模的情報。在戰役開始前,波斯人對他們取勝充滿信心,並四處放言說光是他們弓箭手身出的密集箭雨就能遮住太陽。斯巴達將領迪埃尼斯聽後則風趣地回答:「如果波斯人放的箭遮住了太陽,那正好讓我們在蔭涼下作戰。」盡管迪埃尼斯和其他斯巴達武士有著無緣的勇氣和信心,但當波斯大軍越來越近的時候,其他希臘城邦部隊卻開始動搖。由各個城邦效仿組成的軍事委員會激烈地討論著是否撤退,最後利奧尼達斯說道:斯巴達人將履行他們的職責。見及於此,那些有動搖情緒的希臘城邦將領只好停止了爭論,同意在此堅決抗擊波斯人,直到援軍到來。 塞莫皮萊大血戰 波斯軍隊在距塞莫皮萊非常近的特拉齊斯城邦的平坦地帶扎營。在這里,薛西斯讓他的軍隊停留4天,謀求以強勢軍力震懾希臘人,使他們自動撤離。但等到第5天,即公元前480年8月17日,仍未見到希臘人有撤離的跡象,這位波斯國王就再也沒有耐心了——「放肆」的希臘人竟敢像赫勒斯滂海峽的暴風雨一樣公然挑戰他的意志。於是,他命令由米底人和西斯塞人組成的前衛部隊向希臘人發起第一波攻擊。 米底人和西斯塞人被希臘人擊退了,而且傷亡慘重。為了懲罰抵抗者,薛西斯再次命令發起強大的進攻。波斯軍隊潮湧般向前沖擊,但斬獲不大。 薛西斯並沒有意識到希臘人在塞莫皮萊的優勢。狹窄的戰場使波斯軍隊難以展開,也使他們平常訓練的戰法無從發揮。據說波斯男子只被教授三件事:騎馬、射箭和說實施。但在塞莫皮萊山谷,騎兵沒有充裕的地方發揮沖擊力;更要命的是,在狹窄的山谷里根本沒有地方組織數量眾多的弓箭手放出密集的箭雨。而希臘人則躲在山口他們修好的城牆後面,極難被發現又難以攻擊。 波斯軍隊即沒有受過肉搏的訓練,也沒有進行肉搏戰的裝備。他們更喜歡採取的戰術是在山谷里與希臘人拉開一定距離,由躲在柳條盾圍後面的射手放箭。他們幾乎沒有盔甲,進行肉搏戰的武器也只有短劍和短矛。希臘人則特別注重防護,他們全身掛甲,手勢3米長矛。在肉搏戰中,希臘重甲步兵可以有效抵禦波斯人的矛、劍攻擊,在那樣的戰場上,鎧甲防護對士兵的心理產生極大的慰藉。另一方面希臘長矛能在波斯人短劍、矛名夠著他們之前先刺中對手。此外,希臘人還有一個無形的優勢:他們是為保衛家園而戰,同仇敵愾;而且紀律嚴明,忠於職守。 在嚴重的人員傷亡面前,希臘人在塞莫皮萊山口抵擋住了波斯軍隊的攻擊。作戰中,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斯巴達武士從城牆後面躍出,勇猛地同波斯人戰斗,然後又假裝撤退,引誘波斯人進入陷阱後予以重大殺傷。據說薛西斯當天因為他的軍隊傷亡慘重、畏縮不前而3次跳腳。 對希臘人說,雖然他們的傷亡遠少於對手,但畢竟無法改變兵力劣勢的情況,他們的唯一希望就是在塞莫皮萊盡量將時間拖的久一點。然而,就在雙方軍隊僵持的時候,一個令希臘人絕對沒有想到的意外情況發生了:一個名叫埃菲阿爾泰斯的希臘叛國者告訴了薛西斯那條秘密小道。 得到這個情報後,薛西斯大喜過望,立即派出一支波斯軍隊在夜間通過這條小道。接近山頂的時,疏於防備的豐塞安人才被

㈢ 三百斯巴達勇士的具體歷史背景

16.「四千迎戰三百萬」

「四千個南方希臘人在這里抗擊過三百萬波斯軍。」

這是希臘著名詩人賽蒙尼提斯為了紀念公元前480年希臘溫泉關戰役而題寫的碑銘。

溫泉關之戰是馬拉松戰役之後第10年,波斯和希臘的又一次交鋒。

波斯王大流士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發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臘,洗雪馬拉松戰敗的恥辱。

薛西斯為遠征進行了4年准備。他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兵力,據說有500萬人。照詩人賽蒙尼提斯的說法,有300萬人。公元前480年的春天,薛西斯親自率領陸、海大軍向希臘進發,氣勢洶洶,不可一世。

波斯大軍走到赫勒斯邦海峽(現在叫達達尼爾海峽),薛西斯命令隨軍的奴隸和工匠馬上修起一座渡橋。橋剛修好,忽然狂風大作,把橋吹斷。波斯王大怒,不但殺掉了造橋的人,還命令把鐵索扔進海里,說是要把海鎖住。他還拿起鞭子痛擊海水,懲戒海水阻止他前進的罪過。這當然是十分幼稚可笑的舉動。但是,一些自命不凡的狂妄的帝王往往就是這樣可笑的人物。

渡橋最後還是造好了。工匠們把360艘船排列起來,用粗大的繩索和海岸相連,船面上還鋪了木板。船橋劃分成兩條路,一條走人,一條走騾馬。船橋的兩邊裝上了欄桿,以免人馬墜入海中。波斯王乘坐八匹白馬拉的戰車,由頭戴花環的1萬名「長生軍」保護著,浩浩盪盪通過渡橋。波斯全部軍隊用了七天七夜才過完。

波斯軍隊的士兵大都是強征來的,包括許多不同的民族。有人這樣描寫當時的波斯軍:有身穿五光十色長褂和鱗狀護身甲,攜帶短劍、長矛的波斯人和米堤亞人;有頭戴鋼盔、手拿亞麻盾牌、棍子的亞述人;有用弓箭和斧頭作為主要武器的帕提亞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長袍的印度人;有穿緊腰斗篷,右肩掛著長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獅子皮、用紅白顏色漆身的衣索比亞人,他們使用棕桐樹制的弓、燧石做的箭頭和鑲羚羊角尖的矛;還有色雷斯人,頭包狐狸皮,身穿鮮艷的長斗篷,手拿標槍和小盾;此外,還有高加索各族的人們,他們的帽盔上裝飾著牛耳,手執皮盾和短矛。波斯軍隊的人員這樣龐雜,武器裝備又是這樣五花八門,使得這支大軍很像一次各族軍隊和軍備的大展覽。

這時候,希臘各城邦為了擊退波斯的進攻,已經加強了他們之間的團結。30多個城邦組成了反波斯同盟,希臘聯軍由斯巴達人統帥。

公元前480年6月,波斯軍進到希臘北部的德摩比利隘口。這里傍山靠海,關前有兩個硫磺溫泉,所以又對「溫泉關」。關口很狹窄,只能通過一輛戰車,是從希臘北部通往中部的必經之道。正像詩人賽蒙尼提斯在碑銘中寫的那樣,希臘人在這里配置的兵力只有幾千人。當波斯軍臨近的時候,斯巴達國王到奧尼達帶了300人前來參戰。他為什麼不多帶些人來呢?因為當時正在舉行奧林匹克競技大會,按照希臘習俗,這期間是不興打仗的。

波斯王仗著兵多將廣,氣焰很囂張。他派人捎信威脅希臘守軍,說波斯兵多得沒法說,光是將士們射出的箭矢就能把太陽遮得暗淡無光。斯巴達人回答說:「那太好了,我們可以在陰涼地里殺個痛快!」過了兩天,波斯王派去偵探希臘人動靜的士兵回來報告說,斯巴達人把兵器堆在一邊,有人在做柔軟操,有人則在梳理頭發。波斯王聽了,真有些莫名其妙。一個投降過來的希臘人解釋說:「那是斯巴達人的習俗。每逢出戰以前,他們都要梳理頭發,准備戰死。」波斯王從鼻孔里哼了一聲,他沒有想到這幾百斯巴達人竟敢和他的百萬大軍對抗。他下了命令,要活捉守關的斯巴達人。

波斯軍大模大樣地沖上關去,他們以為斯巴達人一定會望風而逃。沒想到,迎接他們的卻是鋒利的希臘長矛。波斯兵將雖多,可是在狹長的關道上,用武之地太小,施展不開。守在關上的斯巴達人,顯示出他們訓練有素的戰斗本領,一個個如猛虎雄獅,撲向敵人。他們居高臨下,使用的長矛比波斯刀的威力大得多。波斯人一批一批地倒下。波斯王三次從他督戰的寶座上站起來,皺著眉頭,抖動著鬍子,氣急敗壞地吼叫不已。最後,他命令1萬名御林軍投入戰斗,還是攻不上去。

正當波斯王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個名叫埃彼阿提斯的希臘叛徒來報告說,有條小路可以抄到關口的後方。波斯王大喜,就命令這個叛徒帶路,引著一隊御林軍連夜趕去。他們過峽谷,渡小溪,攀山崖,越過一片橡樹林,接近了山頂。有1000佛西斯城邦的士兵守在那裡,波斯人以為是斯巴達兵,不敢上去交戰。當他們聽叛徒說出那些守軍不是斯巴達兵,才放心攻上去。守軍敗走了,波斯兵也不去追趕,繼續直插目的地——溫泉關。

斯巴達王列奧尼達得知叛徒通敵的消息,便把其他城邦的軍隊調到後方去,只留下他帶來的300士兵迎戰。700個塞斯比亞城邦的戰士自願留下同斯巴達人並肩作戰。

波斯人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向山上隘口猛撲。腹背受敵的斯巴達人奮勇迎戰。他們用長矛猛刺,長矛折斷了,就揮動利劍。忽然,斯巴達王受傷倒下了,波斯人擁了上來。斯巴達的勇士們殺退了敵人的四次進攻,拚死保護自己的統帥。他們的人越來越少,逐漸被壓縮到一個小山丘上。波斯兵盡管被殺死許多,可是沖上來的人越來越多,像是無窮無盡似的。他們用密得像飛蝗的箭矢向斯巴達人猛射。最後,隘口終於被攻佔了。溫泉關的英勇守軍全部犧牲。斯巴達王的屍體落到波斯人手中。波斯王下令把他的腦袋砍下來,挑在矛上示眾。

據說,戰事結束以後,陣地上只找到了298具斯巴達人的屍體。原來,有兩個斯巴達人沒有參加戰斗。一個害了眼病,無法上關作戰;一個因為奉命外出,在路上耽誤了時間,沒趕上戰斗。這兩個人活著回到斯巴達,家鄉的人都說他們是膽小鬼,用憤怒和鄙視的眼光看他們,誰也不跟他們講話。其中一個人受不了這種侮辱,自殺了。另一個在後來的戰斗中英勇殺敵,犧牲在陣地上。但是,斯巴達人還是拒絕把他安葬在光榮戰死者的墓地中。

後來,在德摩比利隘口建立了一尊紀念斯巴達王列奧尼達和他的部下的獅子石像,雕像上刻著;

「過往的客人,請帶話給斯巴達人,

說我們忠實地履行了諾言,長眠在這里。」

溫泉關一戰,斯巴達的勇士用他們的英勇戰斗延緩了波斯軍的攻勢,掩護了希臘聯軍主力的撤退。

波斯軍用傷亡慘重的代價佔領了雅典,但是,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波斯王一怒之下,放火燒毀了城市。

㈣ 請問誰又斯巴達300勇士的歷史背景詳細介紹(注意:和電影無關)

公元前485年,薛西斯繼承波斯皇位,成為波斯帝國的第四代皇帝。興起於中亞伊朗高原的波斯,是通過無止境的擴張而發展起來的。
然而,波斯皇帝對土地和財富的貪得無厭永遠無法滿足。薛西斯同他的先父大流士一世一樣,虎視眈眈地望著愛琴海彼岸欣欣向榮的希臘城邦。
這天,薛西斯突然召集各地總督、貴族舉行會議,在大談了一通先輩的光輝業績後,薛西斯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我決定繼承父皇的童志,派一支大軍討伐希臘人。這不僅可以使我們贏得聲名,而且可以得到一塊不次於我們的土地。我要在你們的幫助下,征服整個歐州,使太陽照耀下的土地不能有一塊在我們的疆界之外。」 薛西斯原以為自己的決定會得到眾人的一致贊成,可眼前等著他的只有一片沉默。過了好一會兒,薛西斯的叔父阿爾塔巴諾鼓足了勇氣說道:「陛下,閃光的東西並不都是金子。黃金的成色只能在試金石上才能加以鑒別,聽聽反對意見是有好處的。請記住當年馬拉松戰役吧!那個教訓不能忘記呀!」
一提起「馬拉松戰役」,眾人不由吸了一口涼氣,薛西斯的臉上則露出了令人捉摸不透的神態,似乎陷入了沉思。馬拉松戰役是希波戰爭的第一戰,也是波斯自開國以來的第一次大挫折。這一仗,雅典只傷亡了192人,波斯人卻留下了 6400具屍體,損失了7條戰艦,大流士一世因此而含恨終生。
薛西斯從往事的回憶中回到了現實,心想父親當年雖然吃了虧,但那是將帥無能造成的,只要自己御駕親征,何攻不克,何人不服,征服希臘人不是正好體現自己的能耐比父親更勝一籌嗎,
想到這里,薛西斯不由得渾身發熱,雄心萬丈,便不顧叔父的勸阻,隨即下令全力准備進攻希臘。
血戰溫泉關
時間一晃就到了公元前481年,這已經是薛西斯備戰的第4個年頭了。薛西斯一共向臣服於波斯的46個國家、100個民族徵集了25萬人的大軍,他的作戰計劃依然仿效的是大流士當年採取以陸上進攻為主的方式,穿越色雷斯、馬其頓,然後南下希臘。這條路雖長,卻比橫越愛琴海保險系數大,並有利於通過大量軍隊發揮波斯軍隊人多勢眾的優勢。
面對氣勢洶洶的波斯侵略軍,希臘人組織了從未有過的聯合行動,30多個城邦齊集科林斯,結成了反波斯同盟,發誓同仇敵愾,共御強敵。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被推舉為陸軍統帥,海軍統帥也由斯巴達人優里比阿德擔任。陸軍以最精銳的斯巴達軍為主力,海軍則以素有海上強國之稱的雅典為骨幹,全軍11萬人,戰艦400艘。
不過,全希臘動員起來的所有軍事力量與強大的波斯對手相比,又顯得單薄了許多。於是,聯軍將領們紛紛獻汁獻策,最後大家決定只有踞守溫泉關,兵力不足的希臘聯軍才能阻止波斯軍隊的進攻。
溫泉關是一個海岸邊的狹窄通道,東西走向,「中門」是溫泉關的關節所在,希臘人也在此集中了約7000名的重步兵,其中包括李奧尼達自己的300名斯巴達精銳國王衛隊。
溫泉關地勢險要,山道狹窄,大部隊不能展開行動,騎兵和戰車也派不上用場,薛西斯於是採取了重裝步兵輪番沖擊的強攻戰法,企圖利用人數的優勢打垮希臘聯軍。而李奧尼達卻利用溫泉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優勢,居高臨下,指揮部隊用鋒利的長矛兇狠地刺向手持波斯刀的敵人。波斯人倒下了一批又一批,攻打了一天又一天,卻沒能前進一步。薛西斯無奈,只好拿出最精銳的1萬名御林軍投入戰斗,但除了拋下大片屍體外, 還是攻不上去。見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從他督戰的寶座上站起來,皺著眉頭,抖動著鬍子,狂躁地吼叫不已。
這天傍晚,薛西斯正在大營中生悶氣,侍衛悄悄領進來一個人,原來是一個名叫埃彼阿提斯的當地農民。
這個希臘叛徒跪倒在地,卑微地說道:「皇帝陛下,我知道一條小路,可以讓您神不知鬼不覺地繞到希臘人的後方,只要您給我一筆酬金,我立刻領您的人去看。」
薛西斯一聽,大喜過望,立即命令這個希臘叛徒帶領御林軍沿著荊棘叢生的小道直插後山。本來李奧尼達在小路旁的山嶺上早已布置下1000餘名來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但因數日無戰事,他們便放鬆了警惕,直到寂靜的黑暗中傳來嘈雜的腳步聲時,他們才慌忙披掛上陣。波斯人已到跟前,羽箭像雨點般射來,佛西斯人敗走了。波斯人也不追趕,直向溫泉關背後襲去。
李奧尼達得知波斯軍已迂迴到背後,知道大勢已去。為保存實力,他把已無鬥志的其他城邦的軍人調到後方去,只留下他帶來的 300名士兵迎戰。波斯軍殺聲震天潮水般擁來,腹背受敵的斯巴達人奮勇迎戰。他們用長矛猛刺,長矛折斷了,又拔出佩劍劈砍,佩劍斷了,就沖上去用拳頭和牙齒同敵人肉搏。霎那間,整個戰場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苦戰中,遍體鱗傷的李奧尼達力竭氣絕倒了下去,仍在戰斗的斯巴達戰士也所剩無幾。他們逐漸被壓縮到一個小山丘上,盡管早已精疲力竭,但沒有一個人放下武器投降。殺紅了眼的波斯人將殘余的斯巴達人死死圍住,在口令聲中將雨點般的標槍投向他們,直到最後一個人倒下。至此,溫泉關才最終被攻佔了。
付出2萬名波斯士兵生命的溫泉關血戰,對薛西斯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一想到血戰到底、寧死不屈的斯巴達勇士,他就心驚肉跳地問左右:「斯巴達人是不是都是這樣的。」
薩拉米斯海戰一敗塗地
攻佔溫泉關以後,波斯軍隊長驅直人,直撲雅典城。然而雅典城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薛西斯大怒,下令放火燒毀了希臘這座最大、最富庶的城市。
原來,在當時的希臘,一直流傳著一個預言:希臘的命運要靠木牆才能拯救!可是,雅典傑出的海軍統帥提米斯托克利卻對古老的預言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希臘的未來在海上,預言中的木牆就是指大船。因此,他建議所有的婦女兒童都坐船到亞哥斯的特洛辛和本國的薩拉米斯島上去躲避,所有的男人則乘著戰船,集中到薩拉米海灣。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公民大會最終接受了他的建議。
就在波斯陸軍直撲雅典的時候,波斯海軍也繞過優卑亞島,掠過阿提卡,來到雅典的外港比里猶斯。他們水陸呼應,大有氣吞山河、踏平希臘之勢。9月23日凌晨,波斯艦隊完成了對希臘艦隊的合圍。薩拉米斯海峽西端,200艘埃及戰艦按時到達指定位置,堵住了希臘艦隊的退路;海峽東端,800多艘波斯戰艦排成三列,將海面封鎖得嚴嚴實實。
天剛破曉,海面上薄霧蒙蒙,志在必得的薛西斯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吩咐將鍍金的寶座搬到俯瞰海灣的埃加羅斯山—亡,他要親自觀看希臘艦隊滅亡的盛景。站在他身邊的,則是一位手拿紙筆的史官,准備如實記錄下波斯海軍的輝煌勝利。 被逼到絕境的希臘聯合艦隊在提米斯托克利的指揮下迅速展開了陣形:科林斯艦隊開往海灣西口,頂住埃及人的沖擊;主力艦隊集中在海峽東端,180艘雅典戰艦在左翼,16艘斯巴達戰艦在右翼,其他城邦的戰艦在中央,與波斯主力抗衡。
戰斗開始後,雙方戰艦在性能上的優劣也很快顯示出來。提米斯托克利發揮自己船小快速的優勢,機智地指揮雅典戰船不斷地向波斯戰船作斜線沖擊,利用船頭一根長約5米的包銅橫桿,先將波斯戰艦的長槳劃斷,然後調轉船頭,用鑲有銅套的艦首狠狠沖撞其腹部。波斯戰艦就這樣一艘一艘地被撞沉。
一番激戰後,波斯前鋒艦隊抵擋不住,被迫後撤。而正從後面增援的波斯戰艦並不知道戰況,它們笛鼓齊鳴,猛往前沖。由於正值順風,鼓成滿帆的後援戰艦沖人海灣,正好同後撤的前鋒艦只迎頭相撞,亂成一團。提米斯托克利見此情景,乘機指揮全軍四面出擊。希臘人越戰越勇,直打到殘陽如血的時候,海上漂滿破艦的碎片,波斯海軍已無心戀戰,丟下落在水中的戰友,灰溜溜地撤離了薩拉米斯海峽。
薛西斯在山頭上從頭至尾目睹了海戰的全過程,眼睜睜地看著波斯艦船沉沒的沉沒,被擒的被擒,他心如刀絞,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龐大艦隊失敗得如此之慘,不由得頓足捶胸,失聲慟哭,連自己華麗無比的皇袍也被扯得七零八落。幾天後,薛西斯除留下一部分兵力在希臘繼續作戰外,自己率領其餘部隊退回到了小亞細亞。
薩拉米斯海戰是整個希波戰爭中最重要的一次戰役,它扭轉了整個戰局。第二年,以斯巴達軍團為核心的希臘聯軍又在普拉提亞徹底擊敗波斯陸軍。從此,希波戰爭的主動權完全被希臘人所操縱,最後不僅將波斯人徹底趕出了歐洲,而且還解放了長久被波斯佔領的小亞細亞沿岸各希臘移民城邦。公元前449年,希臘軍隊在塞普勒斯島徹底打敗波斯,雙方訂立和約,希波戰爭宣告結束。

㈤ 電影《斯巴達300勇士》說的是那段歷史

伊朗古稱波斯,公元前400至500年是波斯帝國的興盛期,其後曾與希臘各城邦及亞歷山大大帝爆發戰事。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90年,波斯軍隊兩征希臘均遭失敗。新即位的國王薛西斯一世繼承先王遺志,積極擴軍准備更大規模的遠征。

公元前480年,薛西斯一世親率波斯軍數十萬人、戰船一千餘艘,分水陸兩路西進,迅速佔領北希臘,南下逼近溫泉關。希臘聯軍統帥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聞訊後,急忙率領先期到達的希臘聯軍約7000人,扼守地勢險要的溫泉關。此關卡實為依山傍水的一條狹窄通道,易守難攻。

波斯大軍一連幾次進攻都被希臘守軍擊退,薛西斯一世一籌莫展。不過,當地一希臘人背叛守軍,跑來指給波斯軍隊通往溫泉關背後的一條小路。波斯軍隊發動奇襲,打開關口。

列奧尼達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為保存實力,命令聯軍主力撤退,自己率領300名斯巴達人留下來拚死抵抗。最後,斯巴達人在波斯大軍前後夾擊下全軍覆沒,掩護了希臘聯軍主力的撤退。波斯大軍則損失了2萬人。斯巴達勇士面對數倍於己,裝備精良的波斯軍,所表現出來的勇氣被後人廣為傳頌,溫泉關戰役也成為一個弱勢面對強勢英勇無畏作戰的象徵,因此經常成文藝創作的對象。
希臘人為了紀念陣亡將士,在溫泉關立起了石碑,上刻著:過客啊,去告訴我們的斯巴達人,我們矢忠死守,在這里粉身碎骨。

2.希臘南部城市。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埃夫羅塔斯河右岸。人口1.4萬(1981)。是尤羅萊姆平原的工農業中心,水果、穀物、橄欖油、葡萄酒等貿易甚盛。公元前六世紀為以軍事稱雄的奴隸制城邦國家,建立伯羅奔尼撒同盟。公元前405年戰敗雅典,為希臘最強城邦。後受羅馬統治。公元396年為西哥特人所毀,拜占庭帝國時重建。今城建於1834年。1906-1910年, 1924-1929年兩次發掘遺址。為旅遊勝地。

斯巴達 Sparta (公元前7世紀末~公元396年)
古代希臘的重要城邦。史稱拉凱達伊蒙。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的拉科尼亞。
國家形成和早期發展
在邁錫尼文明時期(約公元前16世紀上半葉~前12世紀),拉科尼亞境內存在過國家。公元前1100年左右,多利亞人開始入侵拉科尼亞,經過長期斗爭消滅了原有國家。約公元前10世紀,多利亞人建立了斯巴達城。該城由 4個村莊組成,直到公元前4世紀末完全沒有城牆,到公元前8世紀末,斯巴達人建立起一個基本統一了拉科尼亞的城邦。約公元前 735~前 715年,斯巴達初步征服了西鄰美塞尼亞;繼而於公元前 7世紀末鎮壓了當地人的大規模起義,將該地區完全佔領。約在此過程中創立了斯巴達國家。公元前 9~前 7世紀,斯巴達在向外擴張的同時,內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原始公社逐漸解體,並逐步形成一整套有特色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傳統上把這些制度的產生歸功於傳說中的立法者利庫爾戈斯的改革。
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
斯巴達社會分為3個等級:
①斯巴達人。城邦中的全權公民,完全靠剝削奴隸勞動生活,最盛時約有9000戶。斯巴達成年男性公民加入一種軍事性質的所謂「平等者公社」,成為斯巴達國家的統治階層。
②「邊民」,一譯「庇里阿西」。被征服的邊區城市的居民,約有 3萬戶。為自由民,在本地有自治權,但是沒有斯巴達城邦的公民權。主要務農,也有的從事工商業。
③黑勞士。屬於斯巴達城邦所有的農業奴隸(見黑勞士制度)。
斯巴達國家的政體屬貴族共和政體。 城邦的主要政治機構包括:
①國王 2人,分別由兩個王室世襲。主要權力在宗教和軍事方面,平時主持國家祭祀和處理家庭法案件,戰時一個國王領兵出戰,另一個居守。由於兩個國王擁有平等的權力,往往互相牽制,使王權受到限制。
②長老會議。兩個國王是當然成員,另有成員28人。長老任職終身,出缺時從年逾60的公民中□選補足。長老會議為公民大會准備決議案,主持刑事審判,並處理國家行政事務。
③公民大會。由年滿30歲的全體斯巴達男性公民組成。公民可以在大會上參加議案的表決和官員的選舉,但不能提出議案。公民大會表決的方式,一般以與會者呼聲的高低為准,因此未必能真正表達公民意願。
④監察官 5人。每年改選一次,原則上每個斯巴達公民均有被選舉權。據說,監察官原是國王手下助理司法事務的官員。約在征服美塞尼亞之後,他們的權力逐漸增大,不僅可以監督斯巴達城邦的一切官員,而且後來竟然有權審判以至處死國王。每次國王出征都有兩名監察官隨行,實地監督。
為了鎮壓人數眾多而又反抗性很強的黑勞士奴隸,斯巴達城邦規定了嚴格的公民軍事訓練制度。公民的孩子出生後,經體格檢查合格才許收養。男孩 7歲就要離開家庭,編入兒童連隊,受初步的組織紀律訓練;12歲以後要受嚴格的軍事和體育訓練。男子成年結婚以後,平時必須生活在軍營中,參加聚餐和操練,直到60歲才可退伍。
公元前6世紀中葉以後的斯巴達
公元前6世紀中葉起,斯巴達逐步與伯羅奔尼撒半島大多數城邦組成伯羅奔尼撒同盟,成為希臘一個城邦集團的領袖。憑借這個同盟,斯巴達經常干涉雅典等邦內政。公元前 5世紀初,它沒有派兵支援小亞細亞希臘城邦反對波斯的起義。公元前480和前479年,斯巴達人在波希戰爭中曾任希臘諸邦盟軍統帥,與雅典等邦聯合反對波斯的侵略。此後,隨著提洛同盟的建立和雅典勢力的增長,斯巴達與雅典的矛盾日趨尖銳。公元前 464年大地震後,黑勞士乘機起義,為了挽救危局,斯巴達一度求助於雅典。公元前404年,在波斯的幫助下,斯巴達打敗雅典,成為延續27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勝利者和全希臘的霸主。它的暴虐統治很快引起各城邦的不滿和反抗。公元前4~前3世紀與雅典、忒拜、科林斯長期角逐,漸失優勢。斯巴達公民內部貧富分化加速,失去土地和公民權者日增,「平等者公社」趨於瓦解,公民兵日益削弱。公元前371年斯巴達入侵希臘城邦忒拜,大敗,國王戰死。隨後美塞尼亞獨立,伯羅奔尼撒同盟解體。公元前 3世紀後期,斯巴達的社會矛盾尤為激烈,亞基斯四世和克萊奧梅涅斯三世改革相繼以失敗告終。公元前 192年,斯巴達僭主納比斯被殺,斯巴達被迫加入阿哈伊亞同盟,實際失去了獨立。羅馬帝國征服伯羅奔尼撒半島後,公元396年斯巴達城為哥特人所毀。繼而拜占庭居民移入,以荷馬史詩中的拉凱達伊蒙稱此地。

㈥ 斯巴達300勇士 敘述的是什麼歷史背景下的事

在古希臘的國家結構里,城邦(Polis)是一種最常見的規模,城邦的腹地不大,基本上是城市國家的格局,而根據城邦的地理位置不同,也發展出了形形色色的各式城邦;臨近海岸地形的城邦,自然是所謂的商業城邦,科林斯、麥加拉這些領土狹小的城邦,依靠他們的有利貿易位置,積極地發展工商業;而較為內陸的平坦地區,由於有著較多的沃土,重點發展農業也是可預期的結果,早期的雅典、彼奧提亞等城邦便是此類代表。

可是斯巴達不一樣,它既不是商業城邦亦非農業城邦,它的領土廣闊,社會制度還保存著城邦不復見的農奴制,靠著奴隸農耕的所得,斯巴達幾乎可以自給自足,靠著強大的軍事力,斯巴達控制者鄰近邊陲的零散勢力,所以斯巴達不盡熱衷於城邦間的貿易往來活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里完全是一個自體循環的國家機器,當然斯巴達還算是希臘城邦聯盟的一員,但無論怎麼看,斯巴達總是特立獨行,驕傲地在絕世獨立的深谷中生存。

現今的斯巴達,周圍的高山在古時可是自然的天險

也許跟斯巴達人相信,他們是希臘神話人物海克力斯的子孫有關,彷佛在他們的血液里就有著戰斗民族的奮戰因子。斯巴達人對其他城邦里常見的自由思考意志似乎不屑一顧,他們仍然保存著君王政體,專制的社會階級制度雖然曾經引發下級奴隸的暴動,但是靠著優秀的軍力還是成功地維持了社會秩序,為了讓這樣反當時主流的國家機器運作下去,斯巴達在軍事上的特化影響到了全國的文化與風俗,這樣的與眾不同也許是斯巴達人驕傲的原因之一。

我們到斯巴達的街上走走吧!古希臘的街道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你幻想著海風徐徐地吹拂著沿岸的道路,市集里擺滿了來自海外各地的珍奇異寶,滿臉歡笑的水手把貨物從剛靠岸的大船上卸下...很抱歉,這是兩面臨海的科林斯風景,斯巴達可不是這麼陽光青春的地方,那裡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景象,彷佛蒙著一層灰色的沉重面紗。斯巴達人如果穿越時空,到了二三十年前的東德或蘇俄街頭,他們可能比想像中更感覺回到了家鄉,因為斯巴達完全是一個奉行共產的國家,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甚至更為殘酷不仁一點。

斯巴達全國上下都必須按照古老的法條生活與行事,所有人無有違背;剛出生的新生兒必須長老檢驗,如有任何不適生存的缺點,則立刻丟到專設的棄嬰場去,只有四肢健全、反應敏捷的小孩才能夠活下去。到了7歲,這些稚嫩的幼兒們將被放逐到毫無人煙的荒原去,赤身露體只帶著一件披風,那裡有著飢餓、寒冷與惡狼等著他們,靠著過去所學習到的簡單知識與訓練,他們不但要躲避狼群的攻擊,也需要讓自己化身成一頭狼,才能在這個艱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有些小孩耐不住痛苦,會潛入城市邊緣的農庄偷些食物,但主人們絕對不會寬待這些可憐的小偷,還會對他們無情地攻擊。

斯巴達王李奧尼達幼時與惡狼對峙

如果能夠有幸生還回到故鄉,他們的青少年生活也絕非輕松,所有青少年都被編入團隊(agele)之中生活,除了必須統一接受教育之外,平日還得接受粗重的社會勞動,斯巴達不傳授那些文學與藝術的"無用知識",他們認為,只有行動才有意義,沉默地執行屬於自己的工作,讓團體生存才有意義。

經過數年後,青少年便成為了斯巴達的成年公民,他可以領得一份領地與所屬的農奴,也可以擺脫過去年少時代參予的勞動,但他進入的是另一個屬於戰士的世界,所有成年公民都是軍人,徹底的"全民皆兵",公民每天都要接受軍隊操練,學習所屬攻防任務的知識,還有關於國家榮譽重於一切的所有概念。吃的是大鍋飯;每天起床就與同袍進行訓練;在街上沒有人會高歌吟詩,人們見面交談也會盡量壓低聲量;如果有任何外襲來臨,連瞎眼的阿公可能也會拔出拐杖中的劍准備應戰(變成盲劍客了XD),因此雖然斯巴達全盛時期時,國軍人數也約略祇有一萬人上下,但是其從小培育的戰斗實力實在不可輕忽。所以斯巴達不是一個國家,那是一支軍隊,那是一個全民用身體與意志構築的戰爭機器。

所以斯巴達在希臘諸城邦中是如此鶴立雞群,但也多虧了他們如此違反潮流地堅持生存下去,在日後的Greco-Persian Wars / 希波戰爭里,重視軍事的斯巴達成為了專精經濟的希臘方重要角色,終而獲得勝利,在希波戰爭後將近百年,斯巴達進而贏得了著名的伯羅奔尼薩戰爭,成為了全希臘權力的霸主。

㈦ 《斯巴達300勇士》這個電影歷史故事究竟是怎麼樣的

歷史背景
公元前492年,波斯王派遣使節前往希臘索取「土和水」,希望通過威壓令其歸順,但是希臘人將使節投入井內,叫他們自便,盡情取用「土和

水」。波斯王大怒興兵,但是他的第一批遠征軍在海上遇到風暴,全軍覆沒。當時的波斯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跨越歐亞非的大帝國,從居魯士起,已歷四世(居魯士、岡比西斯、Hystaspes、大流士一世)。而希臘世界則是一系列城邦國家的總稱,從來沒有統一過,最多是一些城邦結盟。希臘城邦不僅限於希臘半島,而且在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今天土耳其境內)也有。像此前1千多年的特洛伊戰爭中,特洛伊就是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希臘城邦。當時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都已經臣服於波斯帝國了。 (雅典、斯巴達、底比斯、馬其頓都屬希臘世界) 公元前490年,波斯統治下的希臘城邦叛亂,雅典出兵支持了這次叛亂。波斯帝國平息叛亂以後,派大軍討伐雅典。波斯王大流士派出另一支遠征軍在雅典西北面的馬拉松登陸,第一次希波戰爭的決定性戰役是馬拉松之戰。這一戰之前,波斯方實際上有很高明的戰略。他們和雅典城裡的主和派取得聯系,這些主和派希望與波斯軍隊合作奪取雅典的統治權,所以波斯軍隊沒有在雅典附近登陸,而是在離雅典有一段距離(實際上是42公里左右,現代馬拉松長跑的距離)的馬拉松海灣登陸,目的是把雅典軍隊引出城,而讓波斯在雅典城裡的第五縱隊佔領城市,然後再在野戰中消滅失去根據地的雅典軍。波斯方引蛇出洞的計策果然奏效,雅典陸軍在Callimachus指揮下向馬拉松進發,實力為1萬人,分10個團。但是波斯軍隊的戰術執行卻在戰場上出了紕漏:當雅典陸軍中計,前來迎擊波斯軍的時候,波斯軍(1萬5千人)開始執行他們的下一步

戰略計劃:重新上船向另一個地點登陸,准備猛撲毫無防備的雅典城。本來這是非常高明的連環巧計,但是雅典軍隊來得太快了,他們採取了這種形勢下唯一可行的對策:立即進攻波斯軍尚未登船的後衛。在當天的值日將軍米爾泰德斯(Miltiades)的指揮下,雅典軍實際上是擊其半渡,輕易贏得了馬拉松戰役。波斯軍損失6千7百人,希臘方陣亡192人,包括總司令 Callimachus 。戰後米爾泰德斯馬上派一名長跑健將趕回雅典城報信(現代馬拉松運動的起源),這個勝利的消息終於穩定了城裡動盪的局勢,使波斯的第五縱隊不敢亂動。長跑能手菲狄浦底斯征塵未洗便從戰場飛奔回雅典報捷,並因此過度勞累而死,這個事件就是當代的馬拉松長跑的來源。此役大大提高了希臘人的自信。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為實現父親的遺願,發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臘。為此,他精心准備了4年,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軍力。參加遠征的士兵來自臣服波斯的46個國家,100多個民族。有穿著五光十色的長褂和鱗狀護身甲、攜帶短劍長矛的波斯人、米底亞人;有頭戴銅盔、手持亞麻盾牌和木棍的亞述人;有用弓箭和斧頭作為主要武器的帕提亞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長袍的印度人;有穿緊腰斗篷,右肩掛著長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獅子皮、用紅白顏色身的衣索比亞人,他們的武器是棕櫚樹制的弓、燧石做的箭頭和鑲羚羊狐狸皮;身穿鮮艷的紅斗篷,手拿標槍和盾的色雷斯人;還有帽盔上裝飾牛耳、手執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軍隊的人員這樣龐雜,武器裝備又是這樣五花八門,使得這支大軍很像一次各族軍隊和軍備的大展覽。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全軍齊集小亞撒爾迪斯,號稱500萬,實則30—50萬人左右,分海、陸兩路,向希臘進發。波斯大軍走到赫勒斯邦海峽(現在叫達達尼爾海峽),薛西斯下令架橋。大橋很快架設起來,是兩座索橋,埃及人和腓及尼人各造一座。橋剛修好,忽然狂風大作,把橋吹斷。薛西斯大為惱怒,不但殺掉了造橋的工匠,還命令把鐵索扔進海里,說是要把大海鎖住。還命人用鞭子痛擊海水300下,懲戒大海阻止他前進的罪過。他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由此可見一斑。當然,橋最後還是造好了。不過由索橋變成了浮橋。工匠們把360艘戰船整齊排列,用粗大的繩索相連。船上用木板鋪出兩條路,一條走人,一條走騾馬。浮橋的兩邊又裝上欄桿,以免人馬墜入海中。這支波斯大軍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過海峽。有個親眼看到了這一切的當地人,驚恐地說:「宙斯啊,為什麼你變為一個波斯人的樣子,並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領著全人類來滅亡希臘呢?」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一向喜歡內部爭斗的希臘各城邦組織了從未有過的聯合行動。30多個城邦組成了反波斯同盟,同盟軍總統帥由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擔任。渡過赫勒斯邦海峽後,波斯大軍迅速席捲了北希臘,七八月間來到了德摩比勒隘口。該隘口是中希臘的「門戶」,依山傍海,關前有兩個硫磺溫泉,所以又叫「溫泉關」。關口極狹窄,僅能通過一輛戰車,是從希臘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這時希臘人正在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而在希臘,奧林匹克高於一切,運動會期間是禁止打仗的。 因此,希臘人在關上布置的兵力只有幾千人。當波斯人臨近的時候,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僅帶了300人來增援。波斯大軍在溫泉關不遠的平原紮下大

營以後,薛西斯首先展開了心理攻勢。他派人捎信給希臘守軍,說波斯兵多得數不清,光是射擊的箭矢就能把太陽遮住。勇敢的斯巴達人哪能被嚇著,他們嘲笑說:「那太好了,我們可以在蔭涼里殺個痛快」。過了兩天,薛西斯又派人去打探希臘人的動靜,回報說希臘人把武器堆在一邊,有的梳頭、有的做操,絲毫沒有打仗的樣子。薛西斯大為奇怪,問詢知情者後方知,戰前梳頭是斯巴達人的習慣,意味著將要玩命血戰。薛西斯又耐心地等了四天,見守關的希臘人沒有絲毫投降的樣子,便下了命令,用武力活捉這些不知好歹的希臘人。根據溫泉關地勢險要、山道狹窄,部隊不能展開行動,騎兵和車派不上用場的特點,薛西斯採取了派重裝步兵輪番沖擊的強攻戰法,企圖利用人數的優勢打垮斯巴達人。而斯巴達人卻利用溫泉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優勢,居高臨下,用鋒利的長矛兇狠地刺向手持波斯刀的敵人。波斯人倒下了一批又一批,攻打了一天又一天,卻沒能前進一步。薛西斯無奈,只好拿出最精銳的一萬名御林軍投入戰斗,但除了拋下大片屍體外,還是攻不上去。見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從他督戰的寶座上站起來,皺著眉頭,抖動著鬍子,狂躁地吼叫不已。正當薛西斯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個名叫埃彼阿提斯的當地農民來報告說,有條小路以通到關口的背後。薛西斯一聽,大喜過望,立即命令這個希臘叛徒帶領御林軍沿著荊棘從生的小道直插後山。他們穿峽谷,渡溪流,攀山崖。黎明的時候,越過一片橡樹林,接近了山頂。本來,列奧尼達在小路旁的山嶺上早已布置下1000餘名來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因數日無戰事,他們便放鬆了警惕,直到寂靜的黑暗中傳來嘈雜的腳步聲時,他們才慌忙披掛上陣。波斯人已到跟前,羽箭像雨點般射來,佛西斯人敗走了。波斯人也不追趕,直向溫泉關背後插了下去。斯巴達王列奧尼達得知波斯軍迂迴到背後時,知道大勢已去。為保存實力,他把已無鬥志的其他城邦的軍隊調到後方去,只留下他帶來的300士兵迎戰。因為按照斯巴達傳統,士兵永遠不能放棄自己的陣地。700名塞斯比亞城邦的戰士自願留下同斯巴達人並肩作戰。前後夾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撲向關口,腹背受敵的斯巴達人奮勇迎戰。他們用長矛猛刺,長矛折斷了,又拔出佩劍劈砍,佩劍斷了,波斯人擁了上來。斯巴達的勇士們殺退了敵人的四次進攻,拚死保護自己的統帥。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少,逐漸被壓縮到一個小山丘上。殺紅了眼的波斯人,將殘余的斯巴達人死死圍住,在口令聲中將雨點般的標槍投向他們,直到最後一個人倒下。至此,溫泉關才最終被攻佔了。付出兩萬波斯士兵生命的溫泉關血戰,對於薛西斯來說,就象是一場惡夢。一想到血戰到底,寧死不屈的斯巴達勇士,他就心驚肉跳地問:「斯巴達人是不是都是這樣的?」 據說,波斯人在打掃戰場時只找到了298具斯巴達人的屍體。原來,有兩個斯巴達人沒有參加戰斗。一個是因為害眼病,一個是因為奉命外出。戰後,他倆回到斯巴達時,家鄉的人都非常鄙視他們,誰也不理他們。其中一個人受不了這種屈辱,自殺了。另一個在後來的戰斗中犧牲,但斯巴達人還是拒絕把他安葬在光榮戰死者的墓地中。 波斯人破關後長驅直入,攻入並洗劫了雅典,但雅典海軍卻在城市附近的薩拉米斯灣擊潰了波斯艦隊,決定性地殲滅了波斯海軍,一舉扭轉戰局。薛西斯在希臘這樣一個多山的窮國里,沒有海軍運送補給,就無法維持一支龐大的陸軍力量,所以只好將入侵軍撤回波斯。但是第二次希波戰爭並未就此結束。薛西斯仍然在希臘半島北部留下了一支30萬人的陸軍(希羅多德的記載,劍橋古代史估計是10萬人),由大將馬多尼烏斯(Mardonius) 統率。 公元前479年,10萬希臘聯軍勇猛追擊與30萬敵軍在小亞細亞展開決戰,希臘聯軍陸軍由斯巴達國王普薩尼亞斯(Pausanias)率領,進攻波斯駐軍,於是爆發了這次戰爭中最後一次決定性的戰役,普拉提亞之戰。( 斯巴達的國王是選出的,同一時間總是有兩名國王並列)。這次戰役非常集中地暴露了敵對雙方的優缺點。戰役初期雙方有很長時間的對峙,曾經爆發過幾次小規模的遭遇戰和前哨戰。起初是波斯騎兵在不適於騎兵作戰的崎嶇地形中向希臘軍步兵發動進攻,結果損失慘重。而後波斯軍統帥吸取了教訓,利用騎兵機動靈活的特點,不斷地襲擾希臘軍的軍糧補給。另一方面,在與希臘軍的遭遇戰中,盡量不和希臘方陣作正面的步兵交鋒,而是利用己方聯合兵種的優勢,用弓箭手和投石兵的遠程火力優勢不斷殺傷希臘軍。兩軍相持的結果,希臘方占不到任何便宜,補給又發生了問題,只好准備撤退。普薩尼亞斯的撤退計劃,原本是全軍列陣,然後趁夜暗掩護,一部分一部分地撤退。但是計劃執行中發生了延誤,陣線中央撤退、右翼撤退了一半、左翼未動的時候,天亮了,行動被波斯軍發現,於是演變成一場生死大戰。交戰之初,希臘方的形勢非常危急,不僅是在機動中被迫迎戰,而且波斯統帥馬多尼烏斯採取了正確的戰術,以密集的遠程火力給希臘軍以重大殺傷。但是不久,馬多尼烏斯犯了一個戰術錯誤:他命令步兵主力集結在第一線弓箭手和騎兵身後,目的我猜測可能是准備躍出給希臘軍決定性的一擊,或者是准備追擊。 但是這樣一來,大量波斯軍猥集一團,第一線部隊就喪失了後退保持彈性的進退餘地。斯巴達王普薩尼亞斯抓住這個戰機,集合起希臘的裝甲步兵方陣,猛烈地向波斯軍沖上去。因為只要沖近了,波斯軍沒有作機動保持距離的餘地,投射兵和騎兵就發揮不了作用。在近戰和混戰之中,波斯士兵盡管也很勇敢,但是他們使用武器的技術(也就是武藝啦)沒有希臘戰士那麼訓練有素,個人防護也沒有希臘戰士好(沒有手盾)。即使如此,憑借波斯軍的數量優勢,他們也還是可能淹沒希臘軍的,但是這時候,波斯統帥馬多尼烏斯本人在混亂中被殺。因為波斯軍是各個民族組成的烏合之眾,並不齊心,指揮核心一死,全軍隨即潰散。這場戰役以後,希臘人基本上肅清了希臘半島境內的波斯侵略軍 。 公元前449年,波斯同意締結和約,第二次希波戰爭遂正式結束。
任務中 望採納

㈧ 斯巴達300勇士的歷史背景

1、斯巴達300勇士講的是哪段歷史?
答:講的是公元前480年,波斯軍第三次出征希臘,斯巴達國王里奧尼達率300勇士扼守溫泉關的歷史。

2、為什麼波斯人 擁有亞洲部隊??
答:古代伊朗以波斯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國。

3、波斯 是哪個國家?現在還有這個家國嗎??
答:古代波斯也就是現在的伊朗。

4、希臘人和波斯人 這場戰役 最終誰勝利了??
答:希臘取得了最終勝利,也就是一役定勝負的薩拉米斯戰役。

5、歐洲的歷史看什麼書可以清楚??
答:《歐洲古代史》,《世界通史》

希波戰爭 簡要 概述:
公元前6世紀,古代伊朗以波斯人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國。

公元前5世紀早期,波斯想控制愛琴海地區,三次出征希臘,挑起了希波戰爭。

公元前492年,波斯第一次出征,由於出世不利,還沒到希臘就退了回來。

公元前490年,波軍第二次出征,在馬拉松登陸。雅典急忙派兵到馬拉松迎戰敵人。雅典軍隊士氣高昂,以少勝多,一戰告捷。他們隨即派戰士菲迪皮茨返回雅典報告喜訊。他一口氣跑完全程,告訴雅典人,我們得救了!說罷倒地而死。為了紀念菲迪皮茨,今天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專門設立了馬拉松長跑運動項目。

公元前480年,波軍第三次出征希臘,在希臘半島上自北向南推進。斯巴達國王里奧尼達率領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最後他帶著300名斯巴達勇士扼守關口。由於眾寡懸殊,又由於奸細引路,守軍壯烈犧牲。波斯軍隊長驅直入,雅典危急,一面疏散老弱婦孺,一面調動海軍應戰。雅典雖然失守,但是希臘海軍在雅典以西的海峽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第二年,波斯軍隊全被趕出希臘。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4692.htm

㈨ 《斯巴達300勇士》這電影背景是不是真實的

斯巴達300壯士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在很多史書上都有記載。根據這個故事拍成的電影為了增加場面真實性和可看程度而動用了大量的
電腦特技
,還有很多因藝術美需要而對故事進行了改編,所以很多場景是假的,但是故事的基本內容是不變的。

㈩ 斯巴達 歷史背景

古代希臘最強大的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斯巴達第二。所謂城邦,就是一個國家,它以城市為中心,周圍是鄉鎮。斯巴達位於希臘半島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拉哥尼亞三面環山,中間有一塊小平原。「斯巴達」原來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種的平原」。約在公元前11世紀,一批叫做多利亞人的希臘部落,南下侵入拉哥尼亞,他們毀掉原有的城邦,在這里居住下來,這就是多利亞人的斯巴達城——不過它既沒有城牆,也沒有象樣的街道。斯巴達人就是指來到這里的多利亞人。
原來斯巴達確實是當時陸地上無敵的軍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斯巴達在創造了一個無敵戰士的種族。07年3月新片《斯巴達三百勇士》也卻有其事。公元前480年,溫泉峽之戰雖然技術上失敗,卻證明了他們是最勇敢的。溫泉峽是崇山之間的一條通道,斯巴達希望在這條峽道上阻止波斯大軍。三百個斯巴達人和他們的隨從們,抵擋了波斯大軍所有正面的進攻。但是最後,波斯人發現山裡有一條後路,於是繞過從兩面夾擊斯巴達人。每一個斯巴達人都戰死在他自己的崗位上。唯一與電影有區別的是,這場戰役中實際上還有兩個人因病假而不曾在現場,他們害著眼病,差不多等於暫時失明。其中一個堅持叫他的希洛特引他道戰場上去,最後在戰場上被敵人消滅了;另一個叫亞里士托德姆德,認為自己病重得無法作戰了,就沒有上陣。當他回到斯巴達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理睬他,管他叫懦夫。一年以後,他為了洗刷掉自己的恥辱,英勇的戰死在斯巴達人大獲全勝的普拉提亞之戰上。

戰爭過後,斯巴達人在溫泉峽的戰場上樹立了一塊紀念碑,上面只寫著:「過客們,請寄語拉西第蒙人,我們躺在這里,遵照他們的命令」。
參考資料:http://hi..com/%BA%A3%C4%C9%B0%D9%B4%A8%D0%C4/blog/item/729ce7199c082d7bdab4bdbb.html

閱讀全文

與斯巴達300勇士歷史背景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