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書籍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

書籍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

發布時間:2022-10-21 20:53:13

❶ 書本的歷史

書的歷史

圖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類交融感情,取得知識,傳承經驗的重要媒介,對人類文明的開展,貢獻至鉅。所以,無論古今中外,對於圖書,人們總給予最高的肯定與特別的關懷。 手工精製的紙特別適合中國書畫之用,分生宣和熟宣兩種。
人類許多偉大的創造,大都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過程,並聚合無數人的心力,時刻成長、壯大,圖書也不例外。以我們中國為例,它至少已有叄千五百年以上的發展歷史,其間人們所投入的智慧與勞力,更無與倫比。圖書在迭次的經過創造改進,才有今天的面貌。大體來說,歷史上,除了某些為特殊目的所製作的圖書之外,書籍的發展,略有脈絡可尋。最早人們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時,可能只藉手勢或音量做為媒介。其後,從經驗的累積,進而確定一些固定的音節,來代表某種特定的意義,於是人類跨出了有聲無言的時代,邁入到有言無文的社會。
有了語言,人類往往藉助於記憶力,把聽到的話,牢牢記住,再對別人復述出來;或將心中的理想,個人的經驗,借語言加以傳播。這種目的及辦法,與日後圖書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稱之為口傳的活書。 人類的記憶到底有限,有時更會走樣,口傳的活書,必然有許多缺陷,聰明的人類,於是起而發明許多幫助記憶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結繩。以結繩的大小、松緊、多寡及塗上不同顏色等方式,來表示各種不同的意義,我們可稱之為繩書。
繩書能傳到遠方,也能長期保存,比起語言,自有某些長處。然而終因其式樣變化有限,無法滿足快速進步中人類社會的需要。於是,人類再著手改進,乃從模仿天性里,描繪外界形像加以簡化,使之蛻變成為簡單的圖像,再用它來做為意象的符號。這種圖畫,已有文字的雛形,一般人稱之為文字畫。之後,經過再改良演進,漸漸成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經過長時期的發展,終於成就了無數的字體,供人們應用。文字的出現,既為人類文明開拓了嶄新境界,也為圖書奠下堅實的基礎。
活字版
有了文字,首先需要尋找寫刻的材料。最早書寫材料都取自於自然界,如:石塊、樹皮、樹葉、獸皮、獸骨及動物的甲殼等等,都是其例。但這些材料,各有缺陷,無法充分發揮文字的紀錄功能。春秋戰國時代,知識日漸普及,著書立說,大行其道,為應需要,簡書和帛書乃相繼產生。「簡」是用竹或木製成狹長的條片,書寫時,由上而下,一片一片接續下來,然後再依順序由右而左的排列,並以繩索加以編連,這樣一部著作,便能連貫而完整。帛書是絲織品寫成的圖書,由於帛性柔軟又輕便,攜帶及閱讀均感便利。只是簡書笨重,帛書昂貴,都不利於知識的普及及圖書的長期發展,因而人們又發明紙張來取代它們。
紙的出現,約在西漢時期,史書正式的紀錄是公元一○五年。由於紙張具有輕柔及低廉的長處,因而,很快的成為生產圖書最主要的材料。紙出現以後,雖然解決了圖書生產方面的許多問題,但是生產圖書,猶停留在逐字逐本的抄寫,既費時又費力,還是欠缺方便。人們遂從長期使用印章和捶拓碑碣文字的經驗中,啟發了雕版與印刷技術的結合使用,便捷快速的生產圖書方法,終於發明。以古法示範造紙過程。
雕版印刷術約在初、盛唐時代出現,由於它是手工業時代生產圖書的好方法,因此很快被推廣利用,成為五代、兩宋以後生產圖書的主力。為了使印刷技術更便捷與美觀,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一○四一~一○四八)又有人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而元朝末年,更進步到彩色套印的印刷領域。從此之後,印刷技術不但成熟周全,印刷成品更是鮮麗動人。
圖書除了文字、紙張、印刷之外,如何裝潢?也是要件之一。自竹木簡策之後,我國圖書的裝潢技巧,即不斷的改良提升,其演進的方向,大都朝向簡便實用、美觀大方的原則。歷代以來,圖書裝潢型制約有:卷軸、冊葉、經摺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多種演進過程。近代的圖書,雖然采機械操作裝訂成平裝、精裝等形式,但有些影印出版的古書,還常用線條來增加古意,頗能引發思古之幽情。 在中國早期即有了護書用的銅制護套。
然而無論生產圖書方法如何改變,其基本原理,卻都脫離不了舊日的方式。今日製版、印刷、造紙等製作圖書要件,可以說無一不是從國人舊有的發明中蛻變而來的。所以當我們緬懷人類文明的進步及圖書發展的歷史時,總難抑制住一股無名的興奮與榮耀的心情。當然,如何自勵自省,紹續先人光輝遺緒,或將更具有意義。

❷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

詞目:歷史 拼音:lì shǐ 英文:history 德文:geschichte 俄語:История 越南語:Lịch sử歷史(1張) 韓語: 역사 日語:歴史 れきし ローマ音:rekishi 西班牙語:Historia
編輯本段基本解釋
1.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 沿革,來歷 3. 過去而不能改變的事情
編輯本段詳細解釋
1. 過去事實的記載。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納 魯肅 於凡品,是其聰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吳書》:「[ 吳王 ]志存經略,雖有餘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2. 指已過去的事實。 毛澤東 《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資本主義絕種,要使它……變成歷史的東西。」 3. 經歷。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這便是野雞道台的歷史了。」 清 黃人 《<錢牧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變化,隨其一生之歷史而自為風氣。」 老舍 《駱駝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會留著個知道她的歷史的僕人。」 4. 指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進程。 金一 《文學觀》:「從古帝王之業,真能赤手開創而無所憑藉者,歷史上,多不過三四人。」 毛澤東 《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中國 的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菡子 《源遠流長》:「歷史在發展著,豐富著。」 5. 指歷史學科。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學問,待從新整理者甚多,即如歷史,就該另編一部。」
編輯本段詞語意義
廣義歷史: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編輯本段史學評價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編輯本段詞源出處
「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也有人認為「歷」乃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輔助義,其意味著人類所經歷過的事情,在意義上其概括范圍遠較「史」字為之大。 在西方,多數語言的「歷史」一詞源出自希臘語「historia」,原義為「調查、探究」,出自「歷史之父」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歷史》(Historia)一書。
編輯本段詞語含義
對於歷史的含義和性質,有很多中不同的詮釋,以下列舉其中一些。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柯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梁啟超:「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也。」 《大英網路全書》(1880年版):「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後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 《蘇聯大網路全書》:「1、自然界和社會上任何事件的發展過程。宇宙史、地球史、各個學科史——物理史、數學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這一含義。2、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具體的和多樣性的過去之學科,以解釋人類社會具體的現在和未來遠景作為宗旨。」 歷史並不是歸類於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中,而是其間的橋梁,合並了兩大領域的研究方法。一般來說,史學家通過研究各種書面文字但並不局限與此,努力並嘗試解答和歷史有關的問題。歷史知識的原始資料分為三種:文字記載的、口頭流傳的、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通常歷史學家會綜合三種方法進行研究,而文字記載經常被作為強調的重點,因為它普遍紀錄了發展的時間。這種強調引申出了一個新領域,史前史,也可稱為史前學,研究的是沒有書面紀錄的那一個時期。由於世界各地文字出現的時間各不相同,所以史前史和歷史的主要區別是根據具體的論題而決定。學者們為了易於研究,根據過去人類的范圍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劃分過去的方法繁多,包括按年代分類,按文化習俗分類,按不同主題分類。這三種分類經常會有重疊,比如「阿根廷的勞工運動的演變,1930-1945」。 盡管歷史研究傾向於一些專門的地點、時間和主題,歷史學家也同時會關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內容。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歷史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通的詞語,就是研究過去人類的所有事情,甚至於現在更興起了一門所謂的廣義歷史。過去研究歷史都是為了應用或者理論的目的,而現在還多了一條:那就是對人類過往的好奇。
編輯本段歷史學科
歷史學 以歷史為認識對象所形成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一詞代表。歷史學的本質其實是把實際發生的事件轉換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歷史的過程和方法。關於歷史學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討,在西方屬於歷史哲學的范疇,歷史哲學的出現和發展,意味著歷史學從單純的歷史紀錄發展成為對歷史的解釋和對歷史規律的探求階段。一開始,歷史哲學僅僅關心如何改進歷史研究的方法,但認為被研究和記錄的歷史就是真實的歷史。在新康德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的影響下,人們對自身的認識過程有了重新的理解,哲學家開始重新定義歷史學。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提出「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的命題,認為往事只有在當代人生活中發揮作用才成為歷史,否則是「死的歷史」,即編年史。因此,同樣的歷史在不同的時期會被不斷的改寫。英國哲學家柯林武德又進一步認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即歷史是歷史學家思想的反映,不僅因時代而異,也因人而異。而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事件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則是歷史學家主觀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由於人主觀的局限性,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是有限的,主觀的認識不能完全符合客觀的歷史,因此只有不斷改進逐漸逼近,這一過程同自然科學的過程一致。這種歷史學稱為「歷史科學」。 史學史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完備的國家,其對歷史的記錄不僅時間長,而且內容精確詳細。中國歷史自傳說中的黃帝以來已經有五千多年,而自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以來歷史記錄精確到年,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以來則精確到月日。中國的歷史記錄(史書)還分為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等不同體裁。與歷史學不在西方文明中佔主流地位相反,中國將「史」列為四種基本學科分類「經、史、子、集」之一(清紀曉嵐等,《四庫全書》)。魁奈說:「歷史學是中國人一直以其無與匹倫的熱情予以研習的一門學問。沒有什麼國家如此審慎地撰寫自己的編年史,也沒有什麼國家這樣悉心地保存自己的歷史典籍。」 原始社會中人類通過諸如結繩記事和口傳等方法記錄歷史,例如中國上古傳說「黃帝戰蚩尤」、「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國家出現後,則開始有掌管祭祀的「巫」,他們同時擔任記錄時事、起草公文和掌管文書等工作,可以說是最早的史官。之後才出現了獨立職能的史官,專門記錄歷史事件。在這個時期,中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史書《尚書》,內容是歷代政治文件匯編,並無特定的歷史記錄體裁。從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起,中國有了按年記載的編年史,從此有了連續不斷的歷史紀錄,而且差不多每年都有史可查。這在世界各國范圍內也是極其罕見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史學家如孔子(編訂《春秋》)和左丘明(著《左傳》)等重視人類社會活動,從而使歷史基本擺脫了神學和宗教的影響。 西漢時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撰寫了《史記》,創建了紀傳體的歷史記錄體裁,《史記》的規模在當時世界范圍內是空前的,之後東漢時班固著《漢書》,延續發展了《史記》的體例,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這兩部歷史著作,奠定了中國古典史學的基礎,後來的歷史學家沿用《史記》和《漢書》的體裁,將各個朝代的歷史匯編成書,組成了「二十四史」。除斷代史之外,唐宋期間中國還出現了通史,如唐末杜佑的《通典》,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其中《資治通鑒》是敘事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編年體通史,是中國史學史上的奇葩。 西方的歷史學開始於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在《歷史》(又名《希波戰爭史》)一書中記錄了希臘與波斯之間的希波戰爭,歷史從此自神話和文學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學科。希羅多德也因此被羅馬哲學家西塞洛(Cicero)稱為「史學之父」。但希羅多德的記錄中真實事件與虛構事件混雜,並不是純粹的歷史。20多年後古希臘人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治學態度嚴謹,歷史記載翔實,才是西方第一部「信史」。前2世紀,希臘歷史學家波里比阿在《通史》(又名《羅馬史》)中記錄了前218年至前146年73年間羅馬帝國周圍地中海沿岸各國、各民族的歷史,是第一部「世界」通史。
編輯本段歷史學家
歷史學家:研究和記錄歷史的人。 正史:即二十四史,延伸含義為可信的歷史。 野史:正史之外帶有傳說性質的「歷史」。
編輯本段學科分類
歷史學:對歷史的研究和記錄 歷史哲學:對歷史學方法、目的、規律的研究和探討 年代學:確定歷史事件發生時間的學科 文獻學:對資料文獻的管理和檢索等的研究 古文字學:研究古代的文字、手稿的學科 新聞學:報告事件發生,社會現象,政治時局等的學科 社會學:研究現代(當代)人類社會與社會生活的學科 考古學:發掘和調查古代遺物和文獻 心理史學:研究歷史事件背後的心理激勵作用 家譜學:研究家庭及其歷史淵源 未來學:對未來的預測和研究 古代天文學:對太空的觀察,計算星象
編輯本段歷史體裁
共分為四種: 1.編年體:以時間為順序編撰和記述歷史 2.紀傳體:以人物傳記的方式記敘歷史 3.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中心,每事各詳記起止,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前後連貫,又不重復。把人物在歷史上活動的年代和所起的具體作用結合具體的歷史事件加以敘述,使讀者既詳其事件的原委,又了解人物在事件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4.政書體: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的體例,起源於「三禮」。按時間分為貫通歷代和斷代的;按體例分為典志體和會要體。
編輯本段歷史分類
當今各國歷史:當今世界各國和地區歷史的主題列表 按地域分:世界歷史 | 亞洲史 | 歐洲史 | 非洲史 |中國歷史 按時代分:史前史 | 古代史 | 近代史 | 現代史 按學科分:哲學史 | 宗教史 | 思想史 | 史學史 藝術史 | 電影史 | 美術史 | 建築史 | 廣告史 文化史 | 文學史 | 教育史 | 博物館史 經濟史 | 農業史 自然科學史 | 數學史 | 醫學史 | 交通史

❸ 歷史是什麼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

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

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

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3)書籍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擴展閱讀

史書共分為七種類型:

(1)編年體:以時間為順序編撰和記述歷史 ;例如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2)紀傳體:以人物傳記的方式記敘歷史 ;例如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編纂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中心,每事各詳記起止,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前後連貫,又不重復。把人物在歷史上活動的年代和所起的具體作用結合具體的歷史事件加以敘述,使讀者既詳其事件的原委,又了解人物在事件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4)政書體: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的體例,起源於「三禮」。按時間分為貫通歷代和斷代的;按體例分為典志體和會要體。

(5)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例如西漢劉向整理的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戰國策》。

(6)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例如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的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7)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❹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

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所謂歷史,就是之前發生的事情。每一個歷史事件的知曉,來自於前人遺留下來的書籍、口耳相傳的言語、甚至只是某個模糊的剪影。
然而,歷史的真實只存在於當時。
只有真的存在於當時的人才能真的知道歷史。
也許有人會說,那要是是親歷者所說也不能所是真實的嗎?是的,那還是不一定。人類是天生的說謊高手,也許出於被迫、無奈或某些其他目地,任何事情都可以是假的。
可是誰又能說多數人認同的歷史就一定是歷史的本來面目呢?
我們所做的研究,只能說是在追求無限接近史實,而不能稱之為真實的歷史。
要不世界又怎麼會有那麼多未解之謎?
所以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對的。
歷史上多少君主、掌權者、領導階級,為了自己的某種目地,屠殺、強制更改歷史的記錄,在一些趕盡殺絕的手段下,總是有被掩埋的史實。每一個朝代,每一位上位者,都希望只剩下有利於自己的言論,因為他們知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所以為了他們的「名垂青史」,不惜冒著有朝一日萬一被揭發的的「臭名昭著」去更改歷史。在這種情況下,後人所接觸的歷史就是已經被「打扮」過、「整容」過的歷史。就這樣,一層又一層,歷史被掩蓋上的不僅僅是時間的灰塵,更多的是人為的「胭脂粉墨」。久而久之,原始的歷史長什麼樣已經無從知曉。

❺ 為什麼總是有一些貶明褒清思想,尤其是《歷史是個什麼玩意》中對明朝的描寫,把明朝寫得一無是處!

我看到明朝那段也挺郁悶,他基本就不說好的,只講壞的,差點就把明說成是從古至今最邪惡的朝代,官場腐敗,民不聊生,皇帝無能昏庸,其實明朝比他說的要好很多。首先明朝皇帝在素質上確實不能和清朝比,但是也是有好皇帝的,比如朱元璋(算是吧。。),朱棣,朱佑堂,朱由檢這幾個都不錯,其他的皇帝雖然差點,但是絕不是暴君,最多隻能算碌碌無為。最為人詬病的朱厚照也只不過是愛玩,不像北齊那些是變態。
然後就是大臣,由於皇帝不作為,明代政壇很大的舞台是留給內閣的,這跟清朝有很大不同,清朝皇帝是絕對權威,文人是奴才;而明朝有將近100年皇帝不上朝(嘉靖-萬曆)主持朝政的重擔就落在內閣身上。明朝內閣不像清是擺設,他們中出了很多彪炳史冊的人物,比如明初的三楊,成化弘治年間的李賢,商輅,劉健,李東陽等。正德皇帝愛玩,可是他有強悍的老師楊廷和;嘉靖年間嚴嵩當道,可是又有高拱徐階張居正,隆慶萬曆初年是張居正的時代,隨後申時行等;末年東林清流當政,可惜不容於宦黨。說句不好聽的要不是有這些文人,明朝早一百年就歇菜了。
然後說下經濟文化,明朝是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很多人都說明朝後期國家窮沒錢所以輸給了女真,對的是沒錢,但那是沒白銀,白銀的產量遠遠落後於市場需求,這是民間經濟發達才會有的現象,如果明也像現在銀行一樣厚黑發債券,用紙幣,結局猶未可知。文化上只說幾個名字解縉,楊慎,徐渭,唐寅;思想界上王守仁,李贄。終清朝200餘年有幾個比得上?
其他還有很多啦,軍事上明末其實戰鬥力還是很強悍的,要不是內外交困絕不會讓異族人佔了便宜,只能說天意如此。。
明代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設宰相,導致宦官專權,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再就是土地兼並,這是封建統治有史以來從未解決的問題,農民無土地便成為流民,明實亡於流民。然後刑法過重,對文人缺乏尊重寬容,但是這些跟清比是小巫見大巫,當然和宋是沒得比的。

❻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2讀後感

1.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 沿革,來歷 3. 過去而不能改變的事情,而且具有一定的價值 4.於事件的載體
編輯本段詳細解釋
1. 過去事實的記載。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納 魯肅 於凡品,是其聰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吳書》:「[ 吳王 ]志存經略,雖有餘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2. 指已過去的事實。 毛澤東 《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資本主義絕種,要使它……變成歷史的東西。」 3. 經歷。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這便是野雞道台的歷史了。」 清 黃人 《<錢牧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變化,隨其一生之歷史而自為風氣。」 老舍 《駱駝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會留著個知道她的歷史的僕人。」 4. 指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進程。 金一 《文學觀》:「從古帝王之業,真能赤手開創而無所憑藉者,歷史上,多不過三四人。」 毛澤東《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中國 的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菡子 《源遠流長》:「歷史在發展著,豐富著。」 5. 指歷史學科。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學問,待從新整理者甚多,即如歷史,就該另編一部。」
編輯本段詞語意義
廣義歷史: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編輯本段史學評價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編輯本段詞源出處
「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也有人認為「歷」乃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輔助義,其意味著人類所經歷過的事情,在意義上其概括范圍遠較「史」字為之大。 在西方,多數語言的「歷史」一詞源出自希臘語「historia」,原義為「調查、探究」,出自「歷史之父」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歷史》(Historia)一書。
編輯本段詞語含義
對於歷史的含義和性質,有很多中不同的詮釋,以下列舉其中一些。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柯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梁啟超:「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也。」 《大英網路全書》(1880年版):「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後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 《蘇聯大網路全書》:「1、自然界和社會上任何事件的發展過程。宇宙史、地球史、各個學科史——物理史、數學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這一含義。2、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具體的和多樣性的過去之學科,以解釋人類社會具體的現在和未來遠景作為宗旨。」 歷史並不是歸類於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中,而是其間的橋梁,合並了兩大領域的研究方法。一般來說,史學家通過研究各種書面文字但並不局限與此,努力並嘗試解答和歷史有關的問題。歷史知識的原始資料分為三種:文字記載的、口頭流傳的、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通常歷史學家會綜合三種方法進行研究,而文字記載經常被作為強調的重點,因為它普遍紀錄了發展的時間。這種強調引申出了一個新領域,史前史,也可稱為史前學,研究的是沒有書面紀錄的那一個時期。由於世界各地文字出現的時間各不相同,所以史前史和歷史的主要區別是根據具體的論題而決定。學者們為了易於研究,根據過去人類的范圍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劃分過去的方法繁多,包括按年代分類,按文化習俗分類,按不同主題分類。這三種分類經常會有重疊,比如「阿根廷的勞工運動的演變,1930-1945」。 盡管歷史研究傾向於一些專門的地點、時間和主題,歷史學家也同時會關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內容。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歷史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通的詞語,就是研究過去人類的所有事情,甚至於現在更興起了一門所謂的廣義歷史。過去研究歷史都是為了應用或者理論的目的,而現在還多了一條:那就是對人類過往的好奇。
歷史就是這個玩意兒,明白了吧,轉自網路,希望能夠幫助到你。請給力!

❼ 什麼事歷史類書籍謝謝!

顧名思義,就是與歷史有關的書籍唄,有是純粹描寫歷史的,也有是包含豐富的歷史背景的小說,總之就是以歷史為主線的書籍就是歷史類書籍。包括網路上那些架空歷史的也是歷史類小說。其實,歷史類書籍這個說法並沒有什麼硬性的規定,只是在一些特殊的領域內作為分類劃別的標准罷了,有的時候歷史類也是軍事類也是穿越類,不是太正規的。

❽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1~4TXT電子書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yzkcyAxHromSKyTFUGSSPA

提取碼: g2yt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作者是袁騰飛。該書主要講述了中國的歷史。

閱讀全文

與書籍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