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理解人類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是指人類社會也像自然界一樣,是一個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其內容主要是:
(1)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一樣,都是客觀的物質體系.它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的一部分.
(2)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一樣,也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運動過程,是一個特殊的物質實體和物質運動形式,其物質承擔者是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物質過程,生產力的發展狀況是社會發展的客觀尺度.
(3)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一樣,是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是社會基本矛盾不斷運動和發展的歷史;人類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就是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客觀規律的表現.
B. 從歷史角度分析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起重要影響
地理環境(也稱自然環境)是指與人類生活所處的地理位置相聯系的各種自然物質條件的總和。它包括地理條件、氣候條件、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等。
地理環境是社會存在和發展所必要的物質前提,它對社會存在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第一,地理環境提供社會生產和生活資料的來源。
人類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是通過勞動取得的,但是如果只有勞動而沒有勞動對象,沒有地理環境,也不能創造出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所以,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的源泉,勞動本身不過是一種自然力即人的勞動力的表現」。
第二,地理環境通過對社會生產的不同影響,對社會的發展起加速或者延緩的影響作用。
一般說來,在其它條件大體相同而地理環境不同的情況下,地理環境優越的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就快一些,反之就慢一些。例如,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視頻資料:中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地理環境能夠影響生產部門的布局、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其發展方向。
例如,森林資源豐富的加拿大,木材工業就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草原遼闊的澳大利亞,畜牧業就特別發達;而國土狹小、資源缺短缺的日本,則憑借自己發達的交通運輸條件和高科技,從國外輸入原材料進行精加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加工工業。
第四,地理環境的生態環境平衡系統維持如何,也是制約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自然界的生態系統中,如果各種生態要素之間能夠進行正常的物質和能量,自然生態要素之間、人與自然之間能夠保持協調發展,則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反之,如果生態平衡系統遭到破壞,則會造成嚴重的惡果從而阻礙社會的發展。
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不起決定作用。這是因為地理環境不能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面貌,不能決定社會形態的更替。
C. 談談你對社會歷史規律與自然規律的區別的理解,並結合唯物史觀進行分析。
歷史是具有社會性質的,是在與人的結合以及有人創造的一種事物。歷史規律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自然規律體現的是一種必然性很強(或者說全部理解為必然趨勢)的客觀規律,它具有穩定性、客觀性、反復性、必然性等特點。而人類的歷史則具有很大偶然性的特點。正如所說:歷時要是沒有偶然性因素,那會變得很具有神秘色彩。正是再說其中的人為的社會因素的偶然性起作用,使得一個歷史通過偶然的事件來引起和代表,否則會變成一種因為要這樣所以要這樣的趨勢。這就是歷史規律的客觀性和社會性。
D. 從自然和社會角度分析海岸變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溫室效應使海平面上升,從自然的角度來講,影響我國的氣候,氣候異常增加自然災害;從社會角度來講,使人類生存環境惡化,阻礙社會發展。
但從一定意義上講,正是西沙東去才造就了中國低海岸的擴展,進而才有了天津、.上海成陸,使類似於津滬的東南地區經濟繁榮成長為經濟發展中心成為可能。
【拓展資料】
地理環境,或者說,社會發展的自然環境、自然條件、自然基礎,是社會物質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經常的必要條件。它包括在歷史上形成的與人類社會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條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土壤、水文礦藏、植物、動物,等等。人類創造歷史的活動是在一定的空間進行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地理環境就是人類環靜,起著類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
海岸線變化指地殼的運動造成海岸線後退或者前進。由於受地殼下降活動的影響,引起海水的侵入(海侵)或海水的後退現象,造成了海岸線的巨大變化。這種變化直到今天也沒有停止。海洋和陸地是地球表面的兩個基本單元,海岸線即是陸地與海洋的分界線,一般指海潮時高潮所到達的界線。地質歷史時期的海岸線,稱古海岸線。海岸線分為島嶼岸線和大陸岸線兩種,但海岸線不是一條線。這句話聽起來明顯地不合邏輯,但的確是海洋學家的一句口頭禪。海洋與陸地的不斷變化十分復雜。我們暫且假定陸地是固定不變的,海洋只有潮汐變化。海水晝夜不停地反復地漲落,海平面與陸地交接線也在不停地升降改變。假定每時每刻海水與陸地的交接線都能留下鮮明的顏色,那麼一晝夜間的海岸線痕跡是具有一定寬度的一個沿海岸延伸的條帶。
E. 試從自然、歷史和藝術審美的角度分析古埃及金字塔出現的原因
自然環境:埃及處於尼羅河谷地,屬於亞熱帶沙漠氣候,乾旱少雨
歷史:歷史悠久、古代工業技術雄厚完善,宗教得到充分發展並直接影響了人的價值觀和生死觀
藝術審美:大氣,作為法老死後靈魂升天的途徑,顯示出神權與王權的尊貴與震撼
埃及神話吧吧主回答
F. 從歷史的角度分析自然法理論與法律實證主義理論的區別
實證主義法學:主張法與道德是分離的.即:法律是主權者的命令,有怎樣的法律條文,就應怎樣去遵循,沒有特例.法實證主義是以權威性制定和社會實效來定義法的概念的.
自然法學:主張法律是人的理性的體現.在定義法的概念時除了權威性制定要素和社會時效性要素,必須要以內容正確性為定義要素.
實證法的理論來源於英國奧斯丁的實證主義法理學,其主要研究對象既不是法的哲學基礎,也不是法律與社會的關系,而是法律本身,法的規范分析、結構分析、法律解釋的技術、彌補法律空白的措施、法律淵源的等級結構、法的體系的內在統一性、法律關系的構成與種類、違法的構成要件、法律責任等。法實論證(實證法的理論)關注法律現象自身的構成、運作和技術,它是從事法律工作(包括審判、檢查、律師)必備的知識。
歷史上,不同的法學家基於各自的研究視角的不同提出了各種各樣法的概念,直到今日,中外的法學家仍然沒有達成共識。圍繞法的概念的爭論的中心問題就是關於法與道德之間的關系。依據人們在定義法的概念時對法與道德的關系的不同主張,我們大致可以將各種各樣法的概念區分為兩種基本立場,即實證主義的法的概念和非實證主義或者自然法的法的概念。
因此,法律實證主義在很多方面和自然法理論針鋒相對。最主要的區別就是,自然法認為在法律和道德之間存在著本質的關聯性,而法律實證主義則認為,法律的有效性和道德、公正無關。對於實證主義來說,"法是什麼"僅僅依賴於"什麼已經被制定"和"什麼具有社會實效"。而自然法堅持在定義法的概念時除了權威性制定要素和社會要素之外,還必須要以內容的正確性作為最主要的定義要素。
G. 如何從辯證法角度理解自然與歷史的關系
馬克思:歷史與自然的具體統一
歷史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
H. 如何分析歷史事實的背景和意義
首先,我們要學會分析歷史背景.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高中學生的閱歷還很淺,理性思維能力還相當欠缺.他們常常機械地記憶教材中有關歷史背景的大段內容,囫圇吞棗似的學習這些重點,結果導致考試時記憶混亂,張冠李戴,笑話百出.有很多學生為此極苦惱,感覺自己花了時間,費了精力,可效果就是不讓人滿意,以至對自己能否學好歷史感到很困惑.確實,歷史背景的分析(而不是機械記憶)需要學生具備相當的邏輯分析能力,對學生來說這確實有一定難度.
如何突破這一問題?筆者教學生是這樣理解的.歷史上每個事件的發生都事出有因,那些直接或間接導致事件在某一特定的時空里發生的所有因素都包含在廣義的歷史背景里.從中學歷史教材的編寫來看,歷史背景有時劃分為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因素(如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有時劃分為國內、國際因素(如五四運動的背景);有時歷史背景部分又包括歷史條件(如國共第一次合作)和導火線或借口(如兩次鴉片戰爭)……分析所有這些事件的歷史背景可以歸納發現:歷史背景雖然包羅方方面面的內容,但從導致事件發生這一角度看,它不外乎是提供了事件得以發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可以這樣理現實中存在對歷史行為實施者的不利因素,不解決這些問題,歷史行為的實施者將無法繼續其對歷史的影響,也就是不利的現實迫使他們不得不採取措施解決這些存在問題.比如:分析鴉片戰爭的必要性時,我們認為戰爭行為的主動者是英國政府,因此從英國政府的角度分析,其必要性就是「現實的不利因素是清政府實行閉關自守,這阻止了作為『世界工廠』的英國向它大量出口商品.英國政府必須採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再比如:分析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必要性時,歷史行為的實施者是中國共產黨,從執政黨的角度分析,必要性就是「現實的不利因素是『文革』中的『左』傾錯誤並未糾正,『兩個凡是』 繼續制約著人們的思想和言行,這使中國的前途仍令人堪憂.黨必須領導人民採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其它如中國近代各階層人士的抗爭、探索等大大小小的所有歷史事件,大到象太平天國運動的出現,小到如1975年鄧小平全面整頓的背景都可以套用此法.當然,歷史行為實施者認定的必要性不可避免地帶有主觀色彩,在分析時我們要注意辨別立場,區分正誤.如列強發動六次侵略戰爭時認定的必要性、毛澤東當初發動『文革』的必要性等等就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就犯有階級的或認識的錯誤.許多回答原因的題目都與必然性有關.
可能性則這樣理歷史事物的發展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轉化為現實,可能性就是提供了史實能夠順利實現的有利因素的現實.這些有利的現實因素中包含了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客觀條件是外在於歷史行為實施者、但對其是有利的社會因素;主觀條件自然就是歷史行為實施者自身具備的有利於歷史行為發生的主觀努力和准備.比如:分析鴉片戰爭的可能性時,從戰爭行為的主動者英國政府的角度考慮,可能性是:主觀方面「英國建立了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完成了工業革命,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強大.具備通過任何一種手段打開清朝大門的有利條件」;客觀方面「清朝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軍備廢弛,對外閉目塞聽.」同樣再看十一屆三中全會.可能性是「鄧小平復出,黨的工作出現前進.這是有利於黨召開一次重大轉折會議的推動力量和有利現實」.同樣,分析歷史上眾多的史實都可以套用.許多回答原因、條件、前提的題目與可能性相關.
再談談歷史意義的分析.教材中介紹歷史意義常常是洋洋灑灑,大篇幅出現者有很多.分析時我們同樣進行分解.所有的意義都不外乎包括這些內容:性質、作用、影響三方面.
性質反映的是史實的內部聯系,它是事物的本質,相當於人們對必然性或規律性程度的認識深度.它往往涉及到史實的階級屬性、民族屬性等深層次的內涵.比如:義和團運動是農民反帝愛國性質;抗日戰爭是中國各階層聯合進行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質;四五運動是人民反「左」擁鄧的群眾運動,等等.題目中的性質、本質、實質屬於一個類型.
作用主要指史實在當時對各派政治力量強弱對比的沖擊.教材中多用「打擊了,削弱了,增強了」等詞.比如:國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封建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也指史實在當時對社會發展的推動.如農村實行責任制的作用是「調動了農民積極性,解放了生產力」.
影響主要是指史實對未來產生的積極作用或消極影響(相當於後果).同樣如國民大革命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影響是「宣傳了共產黨的主張,擴大了共產黨的影響,使共產黨開始掌握部分武裝,使群眾普遍受到革命的洗禮」.再如二月抗爭被污衊為「二月逆流」,其後果是中央政治局被中央文革小組取代.
另外,意義中還可能包括特點、地位等內容.這些主要是將史實放在歷史長河中,與不同時期的同類史實相比較而言的.分析這部分內容,應注意在比較後識記.
I. 歷史的自然,自然的歷史怎麼理解
自19世紀起,現代政治思想開始將政治看作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這與亞里士多德將人視為政治的動物的古典政治哲學思想大相徑庭。在政治歷史化的過程中,現代自然法學說的「自然狀態」概念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霍布斯理解的「自然狀態」,是人性在沒有政治社會時所處的狀態,是一種人無法生活在其中的自相矛盾的處境。普芬多夫在修正霍布斯的概念,提出前文明的自然狀態時,開始將人類從前文明的自然狀態到政治社會的過渡理解為一種演進的過程。盧梭對霍布斯自然狀態學說提出批評,將「自然狀態」下的人性分解為原始狀態與社會狀態兩種處境,並將人從自然手中逐漸敗壞的社會進程作為分析政治社會的基本路徑。這一思想,最終在康德那裡,轉變為世界公民視野中的普遍歷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