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有多少年歷史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大約5000年。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升華的果實。
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後算起,之前的時期稱之為「史前時代」。史前時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 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黃帝時期:
黃帝(姬軒轅)是4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聯盟首領。他提倡種植五穀、馴養牲畜,促使這個部落聯盟漸漸強大。他曾率領部落打敗黃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北方的蚩尤部落。
後來,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在黃河流域長期生息、繁衍,構成了以後華夏族(漢族古稱)的主幹成分。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這就是把中華民族稱為炎黃子孫的由來。
黃帝是三皇五帝之中的傑出代表,奠定中華魂,是現在中國人70%的祖先。其餘30%也大多可以追溯到燧人氏。
Ⅱ 中國有多長時間的歷史
中華文明始於三皇五帝,距今大概6000年。
夏,商,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東漢,三國(魏蜀吳)東西晉,五代十國,隋,唐,南北朝,北南宋,元,明,清,民國,共和國。這就是中國的進程。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紀,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Ⅲ 中國的文字有多少年歷史
中國的文字有8000多年歷史。
中國的文字演變歷史:
中國文字的演變,大體經歷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階段。這是符合文字的發展由繁到簡,由不規范到規范的規律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稱篆書。那麼,篆、隸、楷、行、草書便構成了中國書法的五種字體。
1、賈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號稱賈湖刻符。有的學者認為只是刻符,有的認為是文字。
2、雙墩刻符
七千多年前的蚌埠雙墩遺址,發現630多刻劃符號,豐富多樣,就同期國內外文化遺存來說,都十分罕見,驚人。雙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為表意、戳記、計數三大類。雙墩刻符已經具備了原始文字的性質,是漢字源頭之一。
3、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屬於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的陶缽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種刻劃符號,即半坡陶符,於省吾認為「是文字起源階段所產生的一些簡單文字」。其中一些是數字。
4、青墩刻符
屬於長江下游區域良渚文化的江蘇省青墩遺址,距今5000年前,有數字刻符。
5、庄橋墳刻符
屬於長江下游區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橋墳遺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連字成句了。
6、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獸骨上刻畫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在山東集中發現(赤峰、關中等地也有發現),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
7、陶寺朱文
山西省襄汾縣的陶寺遺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其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遺址中發現一片扁壺殘片,殘片斷茬周圍塗有紅色,殘片上朱書兩個文字,其中的一個字為「文」,另外一個字專家們有「堯」「易」「命」等多種解釋。
8、夏代水書
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個水書文字。一種比較折衷的意見認為中國文字「形成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則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後期。當然,這不是公認看法,因為夏代出土的文字還少。
9、甲骨文
1959年,在山東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邊刻有一些符號,可以看成是早期(約公元前4300年)的雛形文字。但如今看到的,已經初具規模、比較完備的文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發現了許多龜甲和獸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興趣,並把這種文字叫作甲骨文。
10、金文
從殷商到秦統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金文是銅器銘文的通稱,古代的銅器多為鍾鼎,所以也叫鍾鼎文。
11、大小篆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文字統一為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呢,就稱為大篆。
12、隸書
相傳隸書的創始人是程邈,因他得罪了秦始皇,下了監獄,在獄中用了十年的工夫,整理出一套應用簡便的新字體,被後人稱為隸書。到了漢代,隸書逐漸成熟,占據了主要地位。
13、楷書
隸書進一步演化而成為楷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用的字體,它比隸書更豐富而完備。
14、草書
草書並不是在楷書出現以後才有的。作為一種專門的字體,是漢代才有的。到漢末,草書才大為風行,先為章草,又為今草,最後發展為狂草,還有小草。草書種類繁多。
15、行書
這是介乎楷、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東漢之末。真正繁榮時期是東晉,被稱為書聖的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就是行書。由於行書比較實用,書寫比楷書更為便利,又不像草書那樣難認,所以直到今天仍是最常用的字體。
(3)中國文天多久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文字的起源: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Ⅳ 中國文明史多少年
中國文明史5000年.
中國有5000年文明史的提法,是把這些都當成了中華文明史也即「中國」誕生史的一部分。其認知脈絡是,這些人類群團在相互交流、碰撞的文化互動中,逐漸形成了一個鬆散的交互作用圈,這也就奠定了後世中華文明的基礎。
隨著1970年代末期以來一系列重要發現的公布,中國在三代王朝文明之前即已出現了城市和國家,它們是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重要線索的觀點得到了普遍認同。
源遠流長,單線進化,從未間斷,成為中國學術界在中國文明起源問題上的主流看法。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從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到隋唐佛學、儒釋道合流、宋明理學,經歷了數個學術思想繁榮時期。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產生了儒、釋、道、墨、名、法、陰陽、農、雜、兵等各家學說,涌現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韓愈、周敦頤;
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魯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
中國古代大量鴻篇巨制中包含著豐富的哲學社會科學內容、治國理政智慧,為古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據,也為中華文明提供了重要內容,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
Ⅳ 中國五千年歷史是從那一年開始算起的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這個只是傳統的說法,事實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來說這個五千年是從大禹治水那時算起的。
距今4200多時,不過五千年文明之說早已有之,以當時的學術水平自然不能考證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說五千年了為什麼說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
一般講文明史,是以城、青銅和文字為標志的。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計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發現了黃帝時代的骨刻文字,專家認為這才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頭山遺址發現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壇。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遺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證實中國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5)中國文天多久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Ⅵ 中華上下五千年,已證實的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多少年呢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由於商朝存在於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那麼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經有3000多年。
除甲骨文這本活史書以外,商朝也是青銅時代,銅鼎也成為了商朝文字記載歷史的載體。在銅鼎之上,商人會鐫刻一些精美的圖案和文字,記錄當時的社會風貌,反應當時的等級制度。
總之,商朝開辟了我國用文字記錄歷史的先河。
Ⅶ 中華文明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
五千年。
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而有據可查的歷史只限定在距今四千年,之前的一千年即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由於缺乏考古實據一直廣受質疑。位於遼寧、內蒙古、河北三省區交界的牛河梁大型史前祭祀遺址群的出現,以確鑿而豐富的考古資料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證。
「然而,由於歷史文獻典籍的漏記與空白,歷史考古界對紅山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的特殊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郭大順不無遺憾地指出,「一些有影響的通史性著作中,對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這一罕見的考古證據和豐富多彩的內容所提甚少甚至隻字不提。」
(7)中國文天多久歷史擴展閱讀:
在浙江良渚遺址,發現了建於距今約5000年前,面積近300萬平方米的內城和更大規模的外城。為了防止北邊山洪對城的侵害,古人在修建之前先修了一個長3.5公里、寬十幾米的巨型水壩。
經考古勘測,該遺址目前發現最大規模的城址總工程量,初步估算是1200萬立方米,這樣的工程量如果動用1萬個勞動力也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
其工程量在全世界同時期的建築中首屈一指。除高等級的宮殿之外,高等級的墓葬也在祭壇上修建。所以說這是一個階級分化相當嚴重的社會,是一個產生王權的社會。
在山西陶寺遺址和陝西石峁遺址,分別發現了面積在280萬乃至400萬平方米的巨型城址。這些城址內社會分化嚴重,高等級建築周圍有高高的圍牆圍繞。
這一時期,墓葬中反映的階級分化非常明顯,小墓一無所有,或者僅有一兩件武器或陶器;大型墓葬隨葬品可達到上百件,不僅製作精美,而且表明等級身份。
「像這樣的社會,顯然不再是原來我們認為的部落聯盟,應該已經進入到國家階段。」探源工程負責人之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巍說,「所以我們覺得,在距今5000年前後,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包括西遼河流域等一些文化和社會發展比較快的區域,已經率先進入到文明階段。」